(高清版)DB37∕T 3001-2017 栒子育苗技術規程  _第1頁
(高清版)DB37∕T 3001-2017 栒子育苗技術規程  _第2頁
(高清版)DB37∕T 3001-2017 栒子育苗技術規程  _第3頁
(高清版)DB37∕T 3001-2017 栒子育苗技術規程  _第4頁
(高清版)DB37∕T 3001-2017 栒子育苗技術規程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DB37DB37/T3001—2017枸子育苗技術規程2017-082017-08-2017-09-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IDB37/T3001—2017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山東省林業廳提出。本標準由山東省林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林木種質資源中心、山東省林木種苗和花卉站。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臧德奎、吳其超、解孝滿、解荷峰、邢樹堂、馬燕、杜明蕓。1DB37/T3001—2017本標準規定了山東省枸子育苗的種子采集、調制與貯藏、播種、扦插、苗期管理等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山東省枸子的播種苗、扦插苗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772林木種子檢驗規程GB6000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GB7908林木種子質量分級GB/T23473林業植物及其產品調運檢疫規程3苗圃選址與整地3.1苗圃地選擇苗圃地應選擇在交通方便,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地塊,宜選棕壤、褐土、潮土,PH值6.0~7.5,有機質1.0%~2.0%,水源無污染,地下水位2m以下。3.2整地作床結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00kg/667m2~3000kg/667m2、復合肥50kg/667m2,深耕30cm,耙平。苗床分為平床和高床,平床床面寬100cm~120cm,床埂高20cm;雨水多的地區應制作高床,床寬100cm~120cm,兩側溝深15cm左右,床面平整細致。育苗前對土壤要進行消毒和殺蟲處理。4播種育苗4.1種子采集、調制與貯藏選擇5年生以上生長發育良好的母樹,于9月~10月果實呈紅色成熟時及時采摘。經堆漚、揉搓搗爛、漂洗、去除果肉,選取飽滿干凈的種子,風干至安全含水量,然后裝入布袋或編織袋,并注明種批、產地、采種日期,然后置于室內通風處干藏。種子質量檢驗和分級執行GB2772、GB7908。4.2催芽于封凍前在室外背陰、地勢高燥處開挖深60cm~80cm、寬50cm~100cm的層積溝,長度視種子數量而定,四周用磚塊砌邊,底部鋪10cm干凈河沙。層積前將種子用30℃~40℃水浸泡24h,按種沙比1:5的比例將種子與濕沙混均并置于其中。沙子濕度應不大于飽和含水量的60%,以“一握成團,一2DB37/T3001—2017觸即散”為宜。中間埋草把以便于通氣,頂部近地表20cm處用濕沙覆蓋,上覆土起堆,防止雨水或雪水灌入層積溝中。種子量較少時,可將種沙混勻后裝入透氣的編織袋或泥瓦花盆中層積。次年3月經常檢查種子發芽情況,發現有三分之一左右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種子層積催芽期間,注意檢查溫度、濕度,防止霉爛。4.3播種4.3.1播種時間一般采用春播,應在春季地溫達到5℃以上時可播種。4.3.2播種方法采用條播,土壤墑情好時可直接播種,方法是邊開溝、邊播種、邊覆土,行距30cm~40cm,播種間距3cm~5cm,覆土厚1cm左右,播后覆蓋地膜。土壤墑情不好時,應先苗床灌水造墑,待墑情適宜時再播種。4.3.3播種量根據種粒大小、種子純度、發芽率、育苗量以及圃地環境條件、育苗技術和經驗確定。枸子種子千幼苗高5cm~10cm時及時分批間苗,定苗株距20cm~2插床設陽光充足、靠近水源和電源的地方。插床寬1.2m~1.5m,外圍用磚砌高30cm~40cm,選用潔凈的河沙、腐殖土、蛭石等作為基質,基質厚約25cm。扦插前先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基質進行消毒。5.2扦插時間3月中下旬。5.3插穗采集0.5cm,修去側枝,在中部截取8cm~10cm作插穗,要求上切口平剪,距上芽1cm,下切口斜剪,距下芽0.5cm。按粗度分級、捆扎。5.4插穗貯藏選擇地勢高燥、背風、排水良好的地方開溝貯藏。溝深60cm~80cm,寬100cm~120cm,溝底鋪一層厚5cm~10cm的濕沙,其上放一層捆好的插條,再鋪一層5cm的濕沙,再放一層插條,每隔1m插入直徑10cm的草把便于通氣,凍土層以上覆蓋濕沙,最后覆土呈屋脊形,四周開好排水溝。翌年3月中下旬插穗下端開始產生愈合組織,即可組織扦插。也可于秋末冬初進行,插穗可不經冬季貯藏催根處理,隨采集隨扦插,冬季要進行保溫和保濕處理,一般采用塑料拱棚和草簾覆蓋。3DB37/T3001—20175.5扦插方法直插或斜插,斜插時插穗最上端芽要朝上,株距5cm,行距10cm。5.6插后管理苗高達到20cm~25cm時即可移植,移栽宜在傍晚或陰天進行。按30cm×40cm株行距定植于苗圃中,栽后立即澆透水,一周后澆第二次水。6嫩枝扦插6.1插床準備插床設置同硬枝扦插,基質采用河沙。應安裝全光照噴霧設施實現自動間歇噴霧。溫室扦插應配置風機與濕簾自動控制溫度濕度,溫度不超過35℃,濕度90%。6.2扦插時間6月上旬至7月下旬。6.3插穗采集選擇當年生半木質化新梢,截取8cm~10cm作插穗,摘除下部葉片,頂部保留1~2片葉,隨采集隨扦插。6.4插穗處理將插穗基部約2cm~4cm用濃度100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20min~30或用濃度500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速蘸后扦插。6.5扦插方法采用沙床直插法,隨采集、隨處理、隨扦插。按照株行距插入苗床,上部留2cm,扦插后及時噴水。6.6扦插密度6.7扦插后管理扦插后至生根前,每天噴霧時間為8:30~18:00,每15min噴12s~15s,陰雨天減量。3周后插穗生根長出新梢,停止噴霧,進行練苗。苗高20cm~25cm時即可移植,移栽宜在傍晚或陰天進行,按30cm×40cm株行距定植于苗圃中,栽后立即澆透水,一周后澆第二次水。7苗期管理7.1松土除草生長季節根據苗圃地雜草情況及時采用人工方法清除雜草;下雨后或灌溉后要及時劃鋤松土。7.2追肥4DB37/T3001—20175月~6月幼苗期用濃度為0.3%的尿素進行葉面噴肥,每周一次;7月~8月分別追肥一次,7月追施尿素10kg/667m2~15kg/667m2,8月追施復合肥15kg/667m2~20kg/667m2。追肥可以肥水澆灌,也可以開溝施肥。7.3灌溉生長季節根據土壤墑情和苗木生長狀況及時澆水。當土壤明顯缺水或苗木中午出現輕度萎蔫狀態后就應及時灌溉。灌溉宜在早晨、傍晚或陰天進行,灌溉2d~3d后松土劃鋤。7.4蟲害防治苗期主要蟲害為蚜蟲,發生時采用吡蟲啉500倍液或50%殺螟松噴灑枝葉。8苗木出圃8.1起苗時間起苗宜在休眠期,春季苗木開始萌動前或秋季落葉后至封凍前均可。8.2起苗方法及根系要求人工起苗,以苗干為中心進行挖掘,休眠期小規格苗木均可裸根起苗。非休眠期或冠徑60cm以上的大苗宜帶土球。8.3苗木質量分級苗木質量分級執行GB6000。8.4包裝運輸8.4.1標識苗木出圃應帶有明顯標識牌。標識牌上標注內容:苗木名稱、拉丁學名、起苗日期、批號、數量、苗木檢疫證號和發苗單位。8.4.2檢疫跨縣、市運輸的苗木,應附有當地森林病蟲害檢疫機構開具的苗木檢疫證書。檢疫執行GB/T23473。8.4.3包裝苗木分級、統計后,要嚴密打捆包裝,大規格苗要對土球進行包裝,防止運輸途中破損,裸根苗可采用根部蘸泥漿法。包裝材料有草繩、稻草片、紙箱、塑料袋、編織袋、麻袋等。要根據苗木、環境條件、存放與運輸條件及時間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包裝材料。運輸過程中,要用帆布將苗木包嚴,遮擋風吹日曬,嚴防失水,長途運輸和運輸時間長時還要注意通風散熱,防止苗木受熱傷害。8.4.5假植5DB37/T3001—2017起苗后如不能及時栽植或運輸應進行假植。臨時假植可在背陰處挖溝用濕土或濕沙將根部填埋嚴實;超過一周以上應視為長期假植,苗木根系應用濕土或濕沙埋實并灌水澆透,用濕土或濕沙覆蓋根頸部位至少20cm以上,提倡解捆假植,做到每株苗木根部都要見土,不留空隙。9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