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21課新文化運動[課程標準]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背景(1)政治:民國初年,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2)經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發展。(3)思想: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入中國。(4)階級:資產階級力氣壯大,劇烈要求在中國實行eq\o(□,\s\up3(01))民主政治。(5)干脆緣由:袁世凱倒行逆施,掀起eq\o(□,\s\up3(02))尊孔復古逆流。2.概況興起標記eq\o(□,\s\up3(03))1915年,eq\o(□,\s\up3(04))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指導思想西方的民權、同等思想和達爾文的進化論陣地《eq\o(□,\s\up3(05))新青年》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活動中心北京高校3.影響:《新青年》的誕生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eq\o(□,\s\up3(06))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喚起廣闊青年的覺悟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其帶動下,宣揚新文化運動的刊物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思維點撥為什么新文化運動的活動中心在北京高校?其主要緣由是蔡元培擔當北京高校校長后,以“兼容并包”為宗旨,提倡“學術思想自由”等措施。從表面上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這一方針不偏不倚,事實上有利于新思想的傳播。因為在專制盛行的當時,它為新思想學者供應了一個相對穩定、寬容的環境?!八枷胱杂?、兼容并包”的實質是激勵各種學術觀點自由發展,讓新思想去搶占文化思想的陣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德先生”與“賽先生”——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和迷信(1)“德先生”——民主①政治民主:指人民享有主權,政府由人民投票選舉產生、權力制衡等。②民主理念:反專制反特權的共和、憲政、人權、自由、同等、博愛等理念。(2)“賽先生”——科學①內容:主要指與迷信、蒙昧無知相對立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以及詳細的科學技術與科學學問,同時還包括反對迷信、反對偶像崇拜,宣揚進化論、唯物論、無神論等內容。②影響:科學學問漸漸得到普及,崇尚科學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思維點撥正確相識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民主與科學(1)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2)這一口號反映了資產階級對民主政治改革和革命運動的反思,深化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潮。(3)這一口號的目的是喚醒民眾的民辦法識和科學思維,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但它不能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更不能從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存在局限性。2.“打倒孔家店”與批判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1)表現:對以孔子和eq\o(□,\s\up3(01))儒家學說為代表、維護專制制度的舊禮教舊道德,發動了猛烈的攻擊。(2)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①陳獨秀連續發表《憲法與孔教》《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等文章。②魯迅發表《eq\o(□,\s\up3(02))狂人日記》《我之節烈觀》等文章。(3)實質:是對統治中國幾千年的意識形態、思想體系、文化傳統的全面清算。思維點撥樹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緣由(1)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孔子漸漸變成維護君主專制制度和禮教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2)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康有為反對共和,以及其他帝制余孽的倒行逆施,都打著尊孔的旗號來蠱惑人心。(3)新文化運動要反對專制,就必定要批判作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3.胡適與白話文——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1)胡適發表《eq\o(□,\s\up3(03))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2)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一文,使文學革命的旗幟更加顯明。4.文化平民化(1)背景①民國初年,通俗教化和社會教化的初步發展。②新文化運動的不斷深化,形成了平民教化的思潮。(2)表現①平民教化的發展。②白話文不斷得到推廣。劉半農《相隔一層紙》、胡適《孔丘》等白話詩。(3)影響: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普及和旺盛;進一步促進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思維點撥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三項內容之間的關系(1)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2)新道德是民主與科學的前提。(3)新文學是民主與科學的傳播載體。三、新文化運動的影響1.實質:是辛亥革命在eq\o(□,\s\up3(01))思想文化領域的持續,是一場民主主義的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2.主動性(1)在政治和思想上給專制主義以空前沉重的打擊,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2)對促進中國人民,特殊是eq\o(□,\s\up3(02))青年學問分子覺醒起了巨大的作用。(3)促使人們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為eq\o(□,\s\up3(0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建了有利的條件,推動了eq\o(□,\s\up3(04))五四運動的發生。3.局限性: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存在確定確定或確定否定傾向;未能發動廣闊人民群眾。思維點撥1.如何理解新文化運動的“新”(1)新領導: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是資產階級激進派。(2)新基礎:中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為其奠定了經濟基礎。(3)新思想:新文化運動后期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4)新內容:前期以宣揚民主和科學為突破口;后期以宣揚馬克思主義為主要內容,提出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5)新成果: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比較歐洲啟蒙運動和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相同點(1)背景:其封建專制制度都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其封建思想文化都禁錮了人們的思想。(2)內容:都反專制、反封建,追求政治民主。(3)性質:都是一次空前的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運動。(4)作用:都極大地批判了封建思想,都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當之無愧地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靈巧識記新文化運動一大根源: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兩個階段:前期:民主與科學;后期:馬克思主義。三大內容: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化。四大人物:陳獨秀、魯迅、胡適、李大釗。主題一eq\o(\s\up7(全面相識新文化運動),\s\do5(ZHUTI))材料一孔教與共和乃確定兩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廢其一,此義愚屢言之,張、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猶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蓋以孔子之道治國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惇毿恪稄捅倥c尊孔》材料二我還記得從前的醫生的爭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慢慢地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于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憐憫;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于西方醫學的事實。——魯迅《呼喊》自序問題探究:依據上述材料,總結新文化運動有哪些特點?提示特點:主見實行民主共和,堅決反對孔教。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確定否定和確定確定的看法?!疽c剖析】1.新文化運動的特點(1)以民主與科學為旗幟,有了相對統一的走向。(2)有思想戰線和文學戰線兩條戰線,其目的是為實現民主政治而營造新文化氛圍。(3)存在著對西方文化確定確定和對東方傳統文化確定否定的局限性。(4)它與當時關系到中華民族之生死攸關的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親密地聯系在一起。(5)以五四運動為界,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宣揚資產階級文化;后期以宣揚馬克思主義為主流。2.新文化運動的評價(1)進步性①猛烈沖擊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②前期弘揚民主和科學思想,中國學問分子受到了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后期傳播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成為挽救國家的思想武器,對五四運動起了宣揚動員作用。(2)局限性①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確定確定或確定否定。②新文化運動局限在學問分子的圈子內,新思想沒有普及到工農群眾中去。主題二儒家思想在維新變法和新文化運動中的不同命運ZHUTI材料一在中國歷史上,孔子一再被“神化”,而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和“文化大革命”時期,孔子又被“鬼化”?!獡哆x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教材整理材料二《論語·八佾》記錄了孔子的話:“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庇腥藫苏J為孔子是個保守派;近代維新思想家康有為則說孔子是個改革派。問題探究:(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學問,簡要指出歷代統治者“神化”孔子和新文化運動“鬼化”孔子的緣由。提示緣由:孔子思想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尊孔復古是復原帝制的先聲。(2)閱讀材料二,并結合孔子的思想體系,您更贊同哪一種相識?假如選擇“保守派”,請說明理由。假如選擇“改革派”,請指出康有為該著作名稱,并說明康有為此舉的目的。提示贊同“保守派”:孔子認為周代借鑒了夏、商二代,制度最為完善,主見復原周禮,贊許西周的禮樂文明,孔子思想中充溢懷舊色調。贊同康有為:《孔子改制考》,康有為借孔教名義宣揚變法,以減輕變法阻力?!疽c剖析】儒家思想在維新變法和新文化運動中的不同命運維新變法新文化運動命運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同傳統儒家思想相結合全面否定儒家思想緣由(1)封建頑固勢力比較強大,為了削減變法的阻力(2)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3)與康有為等人的家世、教化和經驗有關(1)北洋軍閥企圖利用孔子達到復辟帝制的目的(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起先深化人心(3)陳獨秀等人的思想和經驗目的利用孔子的權威來論證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的合理性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掃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礙不足之處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懦弱性全盤否定儒家傳統道德和中國傳統文化實質宣揚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和發展資本主義相識思想解放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必定結果本課小結學問點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苦痛?!杂栌^之,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終之覺悟?!币陨涎哉撟钣锌赡艹鲎?)A.《民報》發刊詞 B.《青年雜志》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革命軍》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苦痛”可知共和制度名存實亡,由材料“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終之覺悟”可知主見思想革命,故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立《青年雜志》掀起了新文化運動,B項正確?!睹駡蟆钒l刊詞是“驅除韃虜,復原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主見推翻清政府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與材料不符,解除A項;《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于1912年3月,是近代中國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國家臨時大法,與材料不符,解除C項;《革命軍》為鄒容所著,宣揚革命排滿和民主共和思想,與材料不符,解除D項。學問點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2.“吾寧忍過去國粹之消亡,而不忍現在及將來之民族,不適世界之生存而歸殲滅也?!瓏硕撁擅習r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痹诖擞^念的干脆影響下興起了()A.維新變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答案C解析材料中“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對應“科學”和“民主”,此觀念對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起到干脆影響。故答案為C項。維新變法運動是通過改革確立君主立憲制,解除A項;辛亥革命是通過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解除B項;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斗爭,解除D項。3.有學者曾大力提倡八事:“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爛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睋?,該內容出自()A.《孔子改制考》 B.《變法通議》C.《文學改良芻議》 D.《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提出“文學革命”八事,即“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等內容,故C項正確。A項是康有為著作,B項是梁啟超著作,D項是李大釗著作,均與材料不符,故解除。學問點三新文化運動的影響4.有學者謂,蔡元培主持北京高校前,“全國的出版界,幾乎沒有什么說得上探討兩個字的”。“在民國八九年之間,北京高校的幾種雜志一出,若干種書籍一經印行,而全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民族與文化地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五一職業技術學院《臨床微生物學檢驗(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懷化學院《文化哲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涿鹿縣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綿陽市江油市2025屆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湖南省瀏陽市瀏陽河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年級模擬考試(一)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閔行區24校聯考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中練習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新鄉醫學院《鑄造工藝與裝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采購合同履行合同管理標準更新重點基礎知識點
- 2025年工人個人工作總結范文(12篇)
- 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大全-中(多選題)
- 初中地理實驗設計案例
- 讀《孟嘗君傳》課件
- 2024AHA心肺復蘇指南解讀
- 2025年4月自考03009精神障礙護理學押題及答案
- 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1.2.2《數軸》訓練習題(有答案)
- 建筑工程《擬投入本項目的主要施工設備表及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表》
- (新版)制絲操作工(二級)理論考試復習題庫-上(單選題匯總)
- 醫院醫保季度分析報告總結
- 新生兒口腔運動干預
- 波司登品牌營銷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