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四會市高三畢業班綜合模擬測試(一)語文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2011年9月19日晚,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在互聯網上風生水起的網絡文學,多少顯得有些“落寞”。這一屆茅盾文學獎首度吸納網絡文學作品參與評選,一共有7部作品,結果無一斬獲,僅僅是在176部作品名錄上露了一下臉而已。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在茅盾文學獎中同臺競技,從目前的情形看是難有勝算的。究其原因,從評獎性質上看,國內各大文學獎項說到底還是屬于“專家獎”的范圍,其評選機制和遴選標準都是基于文學傳統和社會期待而設置的。如茅盾文學獎的評選,要求作品擁有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注重思想的深刻內涵,要有切入社稷民生的歷史擔當和人性溫暖,以及藝術審美的精致與創新等。這些顯然不是網絡文學的強項?!白詩室詩嗜恕钡木W絡寫作,其長處不在于精致和深刻,而在于市場、大眾、草根的認同和廣泛參與。從《詩經》算起,我國傳統的精英文學已經走了兩千多年,而漢語網絡文學的成長期還不到二十年。兩種文學的創作方式、功能模式、發展水平和品相質地都存在較大差異,現在卻要求用同一個評價標準去衡量,網絡文學顯然處于弱勢。且不說這次參評的幾部作品是否真能代表浩如煙海的網絡小說的創作實績,單就本次參評作品要求必須是已經完成并公開出版的紙質出版物而言,這個前提就基本上預設了網絡小說的“命運”。因為網絡小說可以是超文本和多媒體的,可以連載和續寫,其生命活力永遠存活于網上,點擊率才是網站、寫手和網民品評作品的基本“標的”。于是,就難免出現這樣的質疑:既然參評的網絡小說都沒有走得更遠,茅盾文學獎是否過于“陽春白雪”了?是的,茅盾文學獎就是文學界陽春白雪式的“專家獎”或“精英獎”。吸納網絡小說參與這種評獎是必要的,作為數字傳媒時代最具大眾趣味的網絡文學落選于這樣的獎項也屬正常。需要關注的也許是網絡文學參評茅盾文學獎背后的意義,即對于優化當今文學生態的意義和對網絡文學本身發展的意義。茅盾文學獎對網絡文學敞開大門,意味著傳統文學對網絡新媒體文學的身份認可,有助于改變兩者彼此觀望、不相往來的格局,實現兩種文學相互交流、切磋砥礪、融合互補,促進網絡寫手學習傳統文學,也引導傳統作家和評論家走近網絡文學,從而改善和優化媒介融合語境中的文學生態,讓兩種文學在有些低迷的文學市場上“抱團取暖”,共創繁榮。
當代文學經歷的“網絡洗禮”,既能使陷入瓶頸的傳統文學獲得重現輝煌的機遇和力量,亦能使泥沙俱下的網絡文學提升審美與文化素質。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通過茅盾文學獎這個比對平臺,讓傳統文學意識到,文學有關人的心靈從來可以由不同的道口進入,網絡霸權不好,媒介歧視也不對,應該對網絡寫作投以理性的目光,給予必要的關注和激勵。對于網絡文學而言,也可以在這個機會均等的評審中檢視水平,看出差距,意識到作品未能入圍,不在于它是否出自網絡或有網絡的特征,而在于少了一些文學的品質。這樣,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就可以從昔日的觀望、對視走上了解、交流、融通和互滲互補之路。這對于整個中國文壇來說,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統計表明,我國網民總數已超過4.85億,網絡文學的寫手人數、原創作品存量、在線閱讀人群和文學網站的訪問量屢創新高。同時也不能不看到,今天的網絡文學雖然在“量”上已經占據文壇的大半壁江山,但在“質”上還無法與傳統文學抗衡。網絡文學要成為人類文學史上一個有價值承載的歷史節點,在贏得受眾的同時贏得尊重,進而從點擊率、注意力走向影響力和文學創新力,還需要消除自身的一些局限。(摘編自歐陽友權《網絡文學,離茅盾文學獎有多遠?》)材料二:中國網絡文學是源于中國傳統通俗文學、承接中國現當代通俗文學發展而來的通俗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一種文類,傳統通俗文學已形成自己的美學范式。網絡文學承接傳統通俗文學的美學范式進行創作,具有通俗化、類型化、故事敘事等特征。由于具有后發優勢,傳統通俗小說中的“典型情節”常被網絡小說化用。作為一種文學類型,從敘事類型和敘事模式上分析中國網絡文學對現當代通俗文學的傳承應更有說服力。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延續著傳統通俗文學而來的現當代通俗文學,形成了新的類型和敘事模式。社會小說、武俠小說、偵探小說、歷史小說、言情小說和科幻小說是現當代通俗文學的六大類型。網絡文學承接這六大類型繼續向前發展。例如,網絡玄幻小說可看作現當代武俠小說和神魔小說的結合體。網絡文學繼承了張恨水、瓊瑤式的言情浪漫,然而,這種浪漫情愫已不是道德評判標準或人生終極理想,而只作為一種青春的線索存在于個人情感的抒發和人生目標的追求中。歷史環境、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也是網絡歷史小說的創作素材,但歷史的真實這一曾被歷史小說視為生命的元素,卻在某種程度上被網絡歷史小說懸置起來。(摘編自湯哲聲《中國網絡文學屬性再思考》)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茅盾文學獎的評選機制體現了某種文學傳統,網絡文學創作與這一傳統的距離是無法改變的。B.網絡文學作品終究無緣茅盾文學獎,在作者看來,這雖是意料中的事,但依然讓人很難接受。C.茅盾文學獎吸納網絡文學作品參與評選,這對繁榮傳統文學和提升網絡文學質量都是有益的。D.出自網絡或有網絡特征,追求市場、大眾、草根認同,決定了網絡文學難以入圍茅盾文學獎。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網絡文學并非無根之木,而與中國傳統通俗文學相比,它有著一定的后發優勢。B.作為網絡時代新生事物的網絡文學創作,它屬于通俗文學創作,有著類型化特征。
C.網絡歷史小說無視歷史真實,這種很不嚴肅的創作態度,勢必會影響其質量和發展。D.中國網絡文學是對現當代通俗文學的傳承和發展,比如它的玄幻小說就體現了這一點。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能支持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A.網絡小說《誅仙》的序章通過講述天下玄理來引入正文。B.金庸小說在報紙上連載前出版了需要付費提前閱讀的“爬頭本”。C.張恨水《啼笑因緣》的結尾是眾多讀者通過來信共同參與的。D.網絡小說《盜墓筆記》中有大量作者都無法自圓其說的情節。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5.結合兩則材料,探究網絡文學讀者的閱讀偏好。(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故鄉的花開劉漢俊讀過一篇英語小散文。大意是,作者幼時父親送他一棵櫻桃樹,灼灼的花、燦燦的果,結在他童年的記憶樹上。若干年過去了,遲暮之年的他考慮再三,決定和妻子到郊區買一處房子。他們舉著傘,在雨中踽行了多時,找不到家的感覺,漸感失望。突然,在一處庭院前,他一下子頓住了:院里立著一棵開著密密花兒的櫻桃樹!老兩口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處房子,從此住在了這里。我能夠理解這位老人的心情。他輾轉了大半輩子,童年的某個情結一直潛植在他的心底。暮之將至,心靈的翅翼渴望回棲在初春的枝頭。那棵樹,樹上的花,拴住了他。一旦情思被具化,思路被連通,心靈的底片便即刻清晰起來。于是,簡單而豐富、曲折而筆直的人生路上,呼嘯的高鐵就戛然停住,下車。這位老人的櫻桃樹,催生了我心底上那一片的李樹、梨樹、桃樹、棗樹、棠棣樹,那一樹的花開,一片的花香……我的老家是鄂東南赤壁市大田畈的蓮花塘劉家。蓮花塘的桃花澗山腰上,有一片竹林圍著的菜園。園中央一棵梨樹,長勢雄健茂盛,枝干根根向上。晚春時節,梨樹開花,風吹梨花雨,落地一片白。菜園是我家的,梨樹當然也是我家的。由于怕孩子們等不及果實成熟就糟蹋它,大人早早地用刺蓬圍住了主干。直到闊葉間成熟的梨兒肚皮撐白了,早饞得不行了的孩子們踮起腳,用長竹篙東一個西一個地敲得差不多了。棗樹是沒人爬的。赭色的尖刺堅硬而鋒利,扎進肉里,有一種徹心徹骨的痛。因此,棗們在沒成熟的時候逃避了許多蹂躪。只有鴿子不怕它,還敢在樹冠里做窩,這件神奇的事一直困惑著我的童年。后來有人說,鴿子是為了躲避人的侵犯,才在荊棘叢中尋找安樂窩的,這叫最危險處最安全。黃黃的棗花在密密的荊棘中燦燦地開著,誰也不敢惹它?;ǘ喽?,棗兒們總是等不到臉兒紅就給打光了。蓮花塘水草豐沛,果子樹成片成林,最多的當數李樹。山沖屋后,婀娜的李樹依依叢叢,素凈的李花擠擠密密,黑色的樹干粗糙皸裂如網,虬枝離奇,枝丫交疊。抓住某根粗枝一頓狂搖,便下起了李花雨,天上一陣雨,地上一片白;真正果實累累的李樹,多生在港汊澤畔、塘邊井口;青的綠的紅的黃的李子們成串、滿枝,點綴在茂密的枝葉之間,把枝條都壓彎了。
蓮花塘的桃樹數量不多,幾乎生長在最好的位置。樹態有些矜持,枝干精致光潔如同打了一層防護蠟。與梨樹的團葉、李樹的短葉相比,桃樹的葉兒略長略窄。茂密的樹冠,像少婦頂著剛燙的發?;ㄆ谝坏?,枝放艷麗,蕊吐芬芳,滿枝的桃花放肆地開,難見幾片綠葉了。滿溪滿溝地簇擁,漫山漫坡地綻放,是綠水青山間的霓裳少女,用粉紅點燃了春天的風情。桃花多而密,果兒卻不多,但只要有果,就一定是綠葉不掩丹霞。有一年天熱了,我和小伙伴竄進誰家的院墻,吱溜溜地爬上桃樹冠,突然吱呀呀一聲,木門開了,誰家老奶奶搬了竹椅在樹蔭下歇著。這可苦了我們,不敢下樹,摘的幾個毛桃塞在短褲背心里,毛茸茸的奇癢難耐。終于等到老太瞇著了,趕緊如猿猴探澗般躡手躡腳地溜之大吉。跳進蓮花塘,衣褲一褪,蘸著塘水啃青桃,嘻嘻哈哈,得意忘形。桃紅李白梨兒青,幼時貪戀的是果,記憶里留存的卻是花,尤其是雨中的花。第一次看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場景,才七八歲。記得是一大早走過嶺上,前夜走過的梨樹下一夜之間變成一片白,白得像老師的白粉筆,雨意迷迷蒙蒙地浸漬著,感覺空氣都是梨花味,像是明清的一幅寫意畫。有時一場夜雨,大人會說,睡吧,明兒早起看桃雨。果然,第二天清早上學的路上、村口、山坳里花粉瀟瀟,落紅一片,踩著的,是一腳春泥。年復一年,花開花落,果熟果落,村里沒人在意,沒有林妹妹“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感嘆。沒有崔護“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惆悵。就像村里的莊稼、村里的毛頭小子,一茬又一茬在成長,留不顯跡,走無漣漪。我應該也算是其中的一茬,只不過移栽到了北方的京城,但根須依然連著水草肥美的南方,枝丫依然向著遙遠的山沖,仍然是蓮花塘的味道。我奢望著,什么時候能擁有一處屬于自己的院落,院里亭立著幾株桃、李、梨、棗樹,一叢的蘭草花,一樹的梔子花,讓我在靜謐中,聽那夜夜的花開。(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英語小散文中的老夫妻因為院中開花的櫻桃樹而找到了家的感覺,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只看了一次的房子,作者對此深表理解。B.“那棵樹,樹上的花,拴住了他”,實質上是童年的某個情結潛植內心,在遲暮之年,有關童年的記憶卻逐漸清晰起來。C.老家的樹種類多樣,花開花落都印刻著“我”童年的美好回憶,每一幀畫面清晰而親切,細節真實,令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D.村里無人在意花開花落、果熟果落,也沒有文人對此感嘆或惆悵,這是一種遺失的美好,更是“我”對鄉村文化沒落的反思。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標題“故鄉的花開”精準概括了文章內容,“花”用以寄托思鄉的情感,“花開”營造出一種美好溫馨的氛圍。
B.文章形象生動地描寫了記憶中故鄉花開時的美景,將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有機融合,文筆優美、情感真摯。C.“讓我在靜謐中,聽那夜夜的花開”,這一句意蘊悠長,借助想象,激發讀者對畫面的聯想,從而與作者共情。D.文章以作者讀過的一篇英語小散文開篇,引出自己心底上的花開與花香,行文構思巧妙,易激起讀者閱讀興趣。8.寫景文章的語言藝術值得細細品味,請從修辭角度對文中畫線句子進行賞析。(4分)
9.本文與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在選材、抒情方式、文化內涵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這兩篇文章做簡要賞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張綱少明經學,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舉孝廉不就,司徒辟為侍御史。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綱??粐@曰:“穢惡滿朝,不能奮身出命掃國家之難,雖生,吾不愿也。”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貍!”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時,廣陵賊張嬰等眾數萬人,殺刺史、二千石,寇亂揚、徐間,積十余年,朝廷不能討。以綱為廣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請單車之職。既到,乃將吏卒十余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貪暴,故致公等懷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為之者又非義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祿相榮,不愿以刑罰相加,今誠轉禍為福之時也。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豈不危乎?若不料強弱,非明也;棄善取惡,非智也;去順效逆,非忠也;身絕血嗣,非孝也;背正從邪,非直也;見義不為,非勇也;六者成敗之幾,利害所從,公其深計之?!眿肷罡形颉C魅?,將所部萬余人與妻子面縛歸降。綱乃散遣其部眾,任從所之。親為卜居宅,相田疇。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綱,而嬰等上書乞留,乃許之。綱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攜,詣府赴哀者不可勝數。張嬰等五百余人制服行喪,負土成墳。(節選自《后漢書·張綱傳》)材料二:
張綱單騎詣賊壘,諭張嬰而降之,言弭盜者侈為美談。然綱卒未幾,嬰復據郡以反,綱何嘗能弭東南之盜哉!民行為盜,無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順之交,翱翔而終思矯翮;抑且寵而榮之,望其悔過自懲而不萌異志,豈能得哉?張綱者,以緩一時之禍,而不暇為國謀也,何足效哉?。ü澾x自王夫之《讀通鑒論》)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皆耆儒A知名B多歷C顯D位E唯綱年少F官G次H最微。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之,到,與《赤壁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中的“之”用法相同。B.信,確實,與《蘭亭集序》“信可樂也”中的“信”意思相同。C.絕,斷絕,與《勸學》“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中的“絕”意思不同。D.幾,關鍵,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幾”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張綱是官宦子弟,年輕時就通曉經學,曾被舉薦孝廉卻不赴命,后來做了侍御史。他曾表明為國家掃除災難而不惜獻出生命的決心。B.朝廷選派張綱巡視各地的風氣民情,張綱在洛陽都亭停車不行,指責當政者如豺狼一般暴虐,引起皇帝不滿,因此不愿意重用張綱。C.張嬰等人反叛,時任廣陵太守的張綱率領差吏士卒十多人徑直造訪張嬰營壘,詢問疾苦,申明利害,成功勸服張嬰等投降歸順朝廷。D.張綱四十六歲時逝世,百姓老幼相扶,紛紛前往張綱府邸吊唁。張嬰等五百多人穿著喪服為張綱操辦喪事,并且背負泥土壘筑墳墓。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請單車之職。(4分)
(2)明日,將所部萬余人與妻子面縛歸降。(4分)
14.王夫之強調張綱“何足效也”,你同意王夫之的觀點嗎?請簡要說明理由。(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贈
別
杜牧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續輪蹄似水流。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蘇秦六印歸何日?潘岳雙毛去值秋。莫怪分襟銜淚語,十年耕釣憶滄洲。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用夸張的比喻描寫車馬就像流水一樣不斷,進一步突出了離別之人很多。B.頷聯使用反向假設,將他人的離愁疊加到詩人自己身上,加深了自己的離愁。C.頸聯化用典故,詩人感嘆友人的離開,反襯自己官職在身、無法歸去的憂傷。D.詩歌直抒胸臆,語言直白,情感真摯;虛實相間,寫法獨到,境界雄渾開闊。16.賞析尾聯“銜”和“憶”的表達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荊軻刺秦王歷來為人稱道,但北宋的蘇洵卻不以為然,他在《六國論》中認為“”即荊軻的這一行為加速了燕國的滅亡。(2)山水泉林是古代文人鐘愛的意象,在靜謐的環境中棲息靈魂是理想的生活境界,王維《山居秋暝》中用白描的手法描摹了這一美景:“”。(3)“燈”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個充滿溫馨的意象。古人多以此來烘托環境氛圍,寄托情思,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累點”低,似乎已成為現代人的常態。比如,白天
A
,夜晚卻輾轉難眠;思考問題條理清晰,話到嘴邊卻忘得一干二凈……這些都是疲勞的信號。如何緩解疲勞?除了大家熟知的運動、休息等方式,你可能想不到,清淡飲食也能抗疲勞。日本一項研究發現,清淡飲食,即烹飪法較單一,少油、少糖、少鹽、不辛辣的飲食,更具抗疲勞功效。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年齡在21至69歲之間的健康人分為兩組,一組提供為期三周的清淡飲食,另一組則維持普通飲食。每日晚餐后,研究人員都會對參與者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以比較其抗疲勞效果。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甲);另外,他們在安靜狀態下交感神經的活性降低,壓力得到緩解,整個人變得
B
。
研究人員表示,(乙),因此,緩解疲勞要對這些細胞及時采取修復措施,必要時換上“新配件”。清淡飲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品中的營養物質,食品中的營養物質作為新配件的原料,不僅可以抗氧化,還能夠提供人體能量。改善日常飲食結構,不僅有助于預防慢性疲勞,還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清淡飲食不等于素食主義。①極端的清淡飲食不僅會讓人生病,而且更容易導致體質下降。②如果不吃肉、雞蛋和豆制品,就會造成蛋白質缺乏,③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④油脂攝入不足,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⑤便會引起脂溶性維生素A、D、E的缺乏,引發干眼、骨質疏松等癥狀的出現。從營養角度講,清淡飲食是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合理搭配營養,將動物性食物、食用油和調味品限制在合理范圍內。18.下列句子加點詞中“點”字的意義和用法,與文中“累點”的“點”相同的一項是(3分)A.不論電視還是互聯網,真人秀大有“霸屏”之勢,然而,“槽點”也不少,比如:明星表演成分過重,缺乏“真實”和“真誠”。B.說到用戶思維,很多人都在談如何抓住用戶的痛點。一旦抓住痛點,便有了和用戶進行互動的切入點,有了搞好用戶關系的通行證。C.人的先入之見常在無意中發揮作用,使人容易對約定俗成之事熟視無睹,這是很可怕的,司空見慣的常識會產生盲點,是常有之事。D.笑點高的人,不是對幽默免疫,而是對平庸的笑話持有更高的要求,他們渴望那些能讓人深思后發笑的瞬間,那些融合智慧與巧思的幽默。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
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
22.該文段被網站轉載時,小編將下劃線內容“‘新配件’”輸入成了“‘新’配件”,分析二者在語意上的不同。(5分)
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凱文·凱利在《寶貴的人生建議》中說:“每個月嘗試一次,換條路回家,換個門進家,換把椅子吃飯。”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題號123671011121518
答案CCADBBEFABDD4.首先從網絡文學在第八屆茅盾文學獎上無所獲這一事件出發,明確網絡文學很難獲得傳統文學獎項的觀點;接著分析了網絡文學作品難獲大獎的原因;然后闡述了吸納網絡文學參評茅盾文學獎的意義;最后強調網絡文學應提升自身的質量。
5.喜歡閱讀通俗文學作品;講求作品的娛樂性;根據點擊率取舍作品。4.①畫線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②將雨后的梨樹花落比喻成明清的一幅寫意畫。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雪白的梨花在迷蒙的春雨中飄零,在濕潤的空氣中留香,給人以美的享受。5.①都選取了生活中的小事物來展示故土的特點。《故都的秋》中,郁達夫通過描繪秋晨的院落、秋槐的落蕊等具體景象,來展現故都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而本文則通過回憶故鄉的梨樹、棗樹、李樹、桃樹等花木,以及與之相關的童年趣事展示故鄉的豐澤、安然與美麗。②都借助具體的景物來寄托作者的情感?!豆识嫉那铩分校暨_夫通過對故都秋景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都之秋的熱愛與贊美,以及向往和眷戀之情;同時也流露出作者憂郁、孤獨的心境。而本文中,作者通過回憶故鄉的花木和童年生活,寄托了對故鄉的無限思念、依戀和向往之情。③都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豆识嫉那铩吠ㄟ^對故都秋景的描繪,展現了北平獨特的文化氣息和歷史底蘊。而本文中,作者通過回憶故鄉的花木和童年生活,也展現了鄂東南地區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13.(1)先前派遣的郡守,大都向朝廷請求很多兵馬,唯獨張綱請求輕車簡從赴任。(2)第二天,張嬰率領部下一萬多人和妻子兒女,雙手反綁歸順投降。
14.示例一不同意。張綱單騎勸降,表現了過人的膽識,愛護百姓的仁慈,為國為民不惜以身犯險的擔當,能言善辯、以理服人的智慧,值得后人學習、效仿。示例二同意。張綱對叛賊仁慈心軟,沒有考慮到叛賊的反復、易變的本性;以恩寵、榮耀感化敵人,可能有一時之效,但不能徹底轉化敵人;緩解一時的災禍,卻未能為國家作長遠謀劃。所以不值得效仿。
16.①“銜”指含著淚水,細節化地呈現了詩人和友人分別的情形,突出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的不舍和感傷。②“憶”表達了詩人對出仕前的十年隱居生活及隱居之地的懷念。③一“銜”一“憶”,詩人看似勸慰朋友不必為離開而難過,實則滿含別離之痛。17.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19.昏昏欲睡;神清氣爽(或輕松自如)
20.清淡飲食組普遍感到疲勞感減輕;疲勞可以看作是細胞損壞所致
21.①改為:極端的消淡飲食不僅會導致體質下降,而且更容易讓人生病。⑤改為:便會引起脂溶性維生素A、D、E的缺乏,引發干眼、骨質疏松等癥狀。
22.①原文“‘新配件’”中引號的用法為特殊含義,將細胞比作裝配機械的零部件,生動形象地寫出細胞對于身體健康運行起到的重要作用。②“‘新’配件”中引號的用法為突出強調,強調換新的重要性。23.
因時而變,奔赴山海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謀發展、抓改革、促創新,必須主動適應時與勢的變化。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青少年當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勇毅前行。因時而變,奮進新征程;奔赴山海,建功新時代。察時變,成天下,增長識變之智——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1930年冬天,當有人質疑紅旗到底能打多久時,毛澤東同志以非凡的遠見,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這樣描繪未來勝利的前景:“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痹谶@種識變之智的指引下,共產黨人“拼”來了革命勝利。在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吾輩青年也應以“拼”的精神,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從而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莫要刻舟求劍,掌握應變之方——掬水月在手,以創造奔赴。今天的中國,到處都有生動活潑的創新創造,呈現日新月異的發展進步。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太空之家”遨游蒼穹,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新時代,中華大地上譜寫著盛世詩篇,涌動著澎湃的變革動能。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正是因為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堅持與時俱進,我們增強了應變能力,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吾輩青年當切實增強各方面本領,做好自己的事,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才能謀定而后動、厚積而薄發。
勇求變,變則新。以“實”的作風,涵養求變之勇——云程始發軔,未來月滿樓。“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歷史不會辜負實干者?!痹谇笞兊恼鞒躺?,實干是最質樸的方法論。這“實干”,不需要驚天動地,而需要腳踏實地。它可能只是駐村干部在老百姓炕頭的一句家常,是外賣小哥為之奔跑的一份訂單,是教師手中灑落的粉筆末,是焊接工人點燃的那一串火星,是辦事窗口里那一句溫暖的“您好”……吾輩青年雖也只是微小的個體,也當用努力投入生活的洪流,如水滴投入奔涌的大潮。我們以“實”的作風,涵養求變之勇,定能凝聚起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發展的榮光。展望未來,我深信: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迷茫最好的回應,就是篤定前行。往事作序,來日為章。今年的中國,希望與挑戰并存。新征程上,我們當順應時代潮流,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在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中,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奮躍而上、真抓實干,創造新的不凡業績。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A.“網絡文學創作與這一傳統的距離是無法改變的”說法錯誤,原文在材料一第二段“從目前的情形看是難有勝算的……其評選機制和遴選標準都是基于文學傳統和社會期待而設置的……這些顯然不是網絡文學的強項”,說的是目前難有勝算,并沒有說距離無法改變。B.“但依然讓人很難接受”,原文為材料一第四段“且不說這次參評的幾部作品是否真能代表浩如煙海的網絡小說的創作實績,單就本次參評作品要求必須是已經完成并公開出版的紙質出版物而言,這個前提就基本上預設了網絡小說的‘命運’。因為網絡小說可以是超文本和多媒體的,可以連載和續寫,其生命活力永遠存活于網上,點擊率才是網站、寫手和網民品評作品的基本‘標的’”,可見作者只是客觀的分析,并沒有說結果讓人很難接受。D.“出自網絡或有網絡特征,追求市場、大眾、草根認同,決定了網絡文學難以入圍茅盾文學獎”,原文在材料一第三段“‘自娛以娛人’的網絡寫作,其長處不在于精致和深刻,而在于市場、大眾、草根的認同和廣泛參與……兩種文學的創作方式、功能模式、發展水平和品相質地都存在較大差異,現在卻要求用同一個評價標準去衡量,網絡文學顯然處于弱勢”,“追求市場、大眾、草根認同”是其中的原因,但并不是決定性因素。
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C.“網絡歷史小說無視歷史真實,這種很不嚴肅的創作態度,勢必會影響其質量和發展”于文無據。原文是說“歷史環境、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也是網絡歷史小說的創作素材,但歷史的真實這一曾被歷史小說視為生命的元素,卻在某種程度上被網絡歷史小說懸置起來”并沒有說“勢必會影響其質量和發展”。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網絡文學承接傳統通俗文學的美學范式進行創作,具有通俗化、類型化、故事敘事等特征。由于具有后發優勢,傳統通俗小說中的‘典型情節’常被網絡小說化用”主要講中國網絡文學是源于中國傳統通俗文學、承接中國現當代通俗文學發展而來的通俗文學。A.從材料看傳承的是故事、敘事類型和敘事模式,符合材料二的觀點。B.是經營模式:C.是寫作模式;D.是網絡文學的局限性。故選A。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共十段。第一段“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在互聯網上風生水起的網絡文學,多少顯得有些‘落寞’。這一屆茅盾文學獎首度吸納網絡文學作品參與評選,一共有7部作品,結果無一斬獲”,首先引入網絡文學在第八屆茅盾文學獎上無所獲這一事件。第二段“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在茅盾文學獎中同臺競技,從目前的情形看是難有勝算的。究其原因……”,明確網絡文學很難獲得傳統文學獎項的觀點。并證明了自己的觀點。第三段“‘自娛以娛人’的網絡寫作,其長處不在于精致和深刻,而在于市場、大眾、草根的認同和廣泛參與”第四段“且不說這次參評的幾部作品是否真能代表浩如煙海的網絡小說的創作實績,單就本次參評作品要求必須是已經完成并公開出版的紙質出版物而言,這個前提就基本上預設了網絡小說的‘命運’”,分析了網絡文學作品難獲大獎的原因。
第五段“既然參評的網絡小說都沒有走得更遠,茅盾文學獎是否過于‘陽春白雪’了”,由問句過度到下文的觀點。第六段“吸納網絡小說參與這種評獎是必要的,作為數字傳媒時代最具大眾趣味的網絡文學落選于這樣的獎項也屬正常。需要關注的也許是網絡文學參評茅盾文學獎背后的意義,即對于優化當今文學生態的意義和對網絡文學本身發展的意義”第七段“意味著傳統文學對網絡新媒體文學的身份認可,有助于改變兩者彼此觀望、不相往來的格局,實現兩種文學相互交流、切磋砥礪、融合互補……”第八段“當代文學經歷的‘網絡洗禮’,既能使陷入瓶頸的傳統文學獲得重現輝煌的機遇和力量,亦能使泥沙俱下的網絡文學提升審美與文化素質”,闡述了吸納網絡文學參評茅盾文學獎的意義。第九段“對于網絡文學而言,也可以在這個機會均等的評審中檢視水平,看出差距,意識到作品未能入圍,不在于它是否出自網絡或有網絡的特征,而在于少了一些文學的品質”第十段“網絡文學要成為人類文學史上一個有價值承載的歷史節點,在贏得受眾的同時贏得尊重,進而從點擊率、注意力走向影響力和文學創新力,還需要消除自身的一些局限”,強調網絡文學應提升自身的質量。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二第一段“中國網絡文學是源于中國傳統通俗文學、承接中國現當代通俗文學發展而來的通俗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一種文類,傳統通俗文學已形成自己的美學范式。網絡文學承接傳統通俗文學的美學范式進行創作,具有通俗化、類型化、故事敘事等特征。由于具有后發優勢,傳統通俗小說中的‘典型情節’常被網絡小說化用”可知網絡文學是通俗文學,網絡文學讀者應該喜歡閱讀通俗文學作品;由材料一第三段“‘自娛以娛人’的網絡寫作,其長處不在于精致和深刻,而在于市場、大眾、草根的認同和廣泛參與”可知講求作品的娛樂性;由材料一第四段“因為網絡小說可以是超文本和多媒體的,可以連載和續寫,其生命活力永遠存活于網上,點擊率才是網站、寫手和網民品評作品的基本‘標的’”可知根據點擊率取舍作品。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對鄉村文化沒落的反思”錯,村里無人在意花開花落、果熟果落,也沒有文人對此感嘆或惆悵,表現的是一種樸素、自然的生活態度。故選D。
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有機融合”錯,本文是一篇記敘性散文,沒有使用“說明、議論”的表達方式。故選B。8.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章的修辭和語言的能力。①首先判斷修辭,畫線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②“前夜走過的梨樹下一夜之間變成一片白”,可見本體是雨后的梨樹花落,喻體是“明清的一幅寫意畫”。劃線句描寫的是雨意迷蒙中雪白的梨花飄落的美好景象,顏色淡雅,加上雨的迷蒙,以及空氣中的梨花味兒,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雪白的梨花在迷蒙的春雨中飄零,在濕潤的空氣中留香的情景,給人以美的享受。9.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章選材、抒情方式及文化內涵的能力。①都選取了生活中的小事物來展示故土的特點?!豆识嫉那铩分?,郁達夫選取了五幅圖畫來描寫故都的秋景,分別是“小院靜觀圖”“秋槐落蕊圖”“秋蟬殘聲圖”“閑話秋雨圖”和“勝日秋果圖”,都是尋常景物,描寫細膩,來展現故都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而本文則以“故鄉的花開”為線索,回憶了故鄉的梨樹、棗樹、李樹、桃樹等花木,描寫它們開花的勝景,落花的詩意,以及與之相關的偷梨、偷桃、打棗等童年趣事展示故鄉的豐澤、安然與美麗。②都借助具體的景物來寄托作者的情感。《故都的秋》中,郁達夫通過對故都秋景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都之秋的熱愛與贊美,以及向往和眷戀之情,比如閑話秋雨圖,以秋日里的一場秋雨為背景,畫面中,或許有幾個人在屋檐下躲雨,閑聊著家常瑣事,給人一種溫馨而寧靜的感覺;文中不少地方也流露出作者憂郁、孤獨的心境,比如小院景觀圖中那靜對著的牽牛花的藍朵,那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都透露出一種故都悲涼的心境。而本文中,作者通過回憶故鄉的花木和童年生活,寄托了對故鄉的無限思念、依戀和向往之情,比如描寫雨中梨花落的美麗,說它“像是明清的一幅寫意畫”,比如寫偷了桃子躲到樹上,偏有個老奶奶搬了竹椅在樹蔭下歇著,只等她瞇著我們才敢偷溜下來“蘸著塘水啃青桃,嘻嘻哈哈,得意忘形”。③都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郁達夫通過描繪故都的秋景,展現了北平作為古都的獨特魅力和深厚的歷史底蘊;而本文則通過回憶故鄉的花木和童年生活,展現了鄂東南地區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這種文化傳承不僅增強了文章的歷史感和文化價值,也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使者大多是年老而德高的儒者和知名人士,大多先后擔任要職,只有張綱年紀輕,官位最低?!敖躁热逯笔桥袛嗍拐呱矸莸呐袛嗑?,其后B處斷開;“歷顯位”是動賓結構,其后E處斷開;“綱年少”是主謂句,“官次”是下句主語,F處斷開?!肮俅巫钗ⅰ笔侵髦^結構,不斷開。故選BEF。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一詞多義的能力。A.錯誤。動詞,到/助詞,的。句意:其他人都奉命到位。/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B.正確。句意:太守確實有罪。/實在很快樂。C.正確。斷絕/橫渡。句意:自己斷送了子孫的性命。/不是能游泳,卻能橫渡長江黃河。D.正確。關鍵/什么。句意:這六方面是關系到你們成敗、利害的關鍵因素。/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故選A。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引起皇帝不滿”錯,“因此”于文無據。原文“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沒有說到皇帝不滿,也并說因為他在洛陽都亭停車不行,指責當政者如豺狼一般暴虐而不重用他。故選B。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率”,大都;“獨”,唯獨;“之”,到,赴。(2)“明日”,第二天;“將”,率領;“妻子”,妻子兒女;“面縛”,雙手反綁。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人物形象,評價文中觀點態度的能力。示例一:不同意。文中說張綱“將吏卒十余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勸說中既表現出誠信,又有勸說的智慧,首先肯定“前后二千石多肆貪暴”,接著指出“然為之者又非義也”,勸他們趁著皇帝想要以文德招降的機會趕快投降,否則就會讓自己處于危險之中,并用一組排比句“若不料強弱,非明也;棄善取惡,非智也;去順效逆,非忠也;身絕血嗣,非孝也;背正從邪,非直也;見義不為,非勇也”,從六個方面為他們分析,成功說服張嬰??梢姀埦V單騎勸降,表現了過人的膽識,愛護百姓的仁慈,為國為民不惜以身犯險的擔當,能言善辯、以理服人的智慧,值得后人學習、效仿。
示例二:同意。“抑且寵而榮之,望其悔過自懲而不萌異志,豈能得哉?”張綱對叛賊仁慈心軟,沒有考慮到叛賊的反復、易變的本性;“然綱卒未幾,嬰復據郡以反”,以恩寵、榮耀感化敵人,可能有一時之效,但不能徹底轉化敵人;“以緩一時之禍,而不暇為國謀也,何足效哉!”,緩解一時的災禍,卻未能為國家作長遠謀劃。所以不值得效仿。參考譯文:材料一:張綱年輕時就通曉經學,雖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卻磨礪平民的節操,被舉薦孝廉,他卻不赴命,后來司徒征召他做了侍御史。當時順帝縱容宦官,有識之士都憂懼擔心。張綱慨然嘆息說:“污穢丑惡之人聚滿了朝廷,如果不能挺身而出獻出生命,為國家掃除災難,即使活著,也是我所不愿意的。”漢安元年,朝廷選派八位使者巡視各地的風氣民情,使者大多是年老而德高的儒者和知名人士,大多先后擔任要職,只有張綱年紀輕,官位最低。其他人都奉命到位,只有張綱卻在洛陽都亭停車不行,說:“豺狼一般暴虐的人當政,怎么還要查問像狐貍一樣奸佞的壞人!”皇帝雖然明白張綱說話真率,但最終還是不愿意重用他。當時,廣陵的張嬰等人率領數萬人反叛,他們殺了刺史、太守,在揚州、徐州一帶劫掠作亂已經有十多年,朝廷卻一直不能討伐征服他們。于是,讓張綱擔任廣陵太守。先前派遣的郡守,大都向朝廷要求很多的兵馬,唯獨張綱卻請求輕車簡行赴命任職。到任以后,就率領差吏兵卒十多人,徑直造訪張嬰營壘,來安撫慰問,要求與頭目會見,表明國家的恩惠。張嬰起初非常吃驚,見到張綱的誠信后,才出來拜見。張綱請他坐在上座,詢問疾苦。于是曉諭(曉示,勸導)他說:“前任太守大多肆虐貪婪殘暴,所以致使你們各位心懷憤怒聚到了一起。太守確實有罪,然而你們這樣做也是不合道義的。如今皇上仁慈圣明,要憑借文德使反叛之人服從,所以派我前來,想以爵祿使你們榮耀,不想用刑法懲罰你們,現今實在是轉禍為福的好時機啊。如若聽聞仁義卻不順服,一旦天子赫然發怒,派遣的大軍云集于此,難道不危險嗎?如果不能正確估量雙方力量的強弱,就是不明智;冒充美善而趨從邪惡,就是不聰明;放棄順服而效仿叛逆,就是不忠誠;自己斷送了子孫的性命,就是不孝順;違背正道而走向邪路,就是不正直;明白正義而沒有作為,就是不勇敢;這六方面是關系到你們成敗、利害的關鍵因素,你可一定要仔考慮?!睆垕氡簧钌畹馗袆硬⑿盐?,第二天,率領部下萬人和妻子兒女,雙手反綁投降歸順。張綱就遣散了張嬰的部下,讓他們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親自為他們挑選宅子,察看田地。想要當差的,都把他們召來。于是人們喜悅信服,南州一片安定。皇上嘉獎贊美他,想提拔張綱,而張嬰等人上書乞求留任張綱,皇上才應允了。張綱在郡守位上一年,四十六歲時逝世。百姓老幼相扶,到張綱府邸吊唁的人多得數不盡。張嬰等五百多人穿著喪服為他操辦喪事,背負泥土為他壘筑墳墓。材料二:張綱單車獨騎到叛賊營壘,勸諭張嬰并使他降服,主張安撫盜賊的人都把這夸作美談。然而張綱死后沒多久,張嬰又占領郡地而反叛,張綱哪里能消除東南的盜賊??!民眾一旦做了盜賊,就會無法自容于世,處在既非叛逆又非順服的狀態下,徘徊之中始終想著展翅高飛;況且讓他受到恩寵,得到榮耀,期望他悔過自懲而不再萌生反叛的意向,難道能夠做到嗎?張綱這樣的人,只能用來緩解一時的災禍,卻來不及為國家作長期的謀劃,哪里值得效仿呢!
1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D.“直抒胸臆”錯。首聯以生動的比喻描繪了人生中的不斷離別與相聚;頷聯以假設形式表達對離別之苦的無奈與反思;頸聯借用兩個典故,都是在說人生短暫,年華易逝;只有尾聯是直抒胸臆,表達對離別的不舍和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眷戀。故選D。16.本題考查學生詩歌鑒賞之煉字的能力。煉字題需要先解釋字的本義,再放入句中理解句意,然后看有無修辭手法,再結合情感分析效果。①首先理解字的本義,“銜”意思是“含著”,“銜淚”指含著淚水,這是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態描寫,細節化地呈現了詩人和友人分別的情形,“淚”是不舍的情感的具象,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有線領夾式麥克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純氮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數控打圈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精密沖模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新疆科信職業技術學院《鄂南竹木工藝文創》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生物三:生態系統的結構第課時導學案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三:第一單元測驗題
- 新疆科信職業技術學院《智慧物流設施與設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商務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烏魯木齊市2025屆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答案
- GB/T 4008-2024錳硅合金
- 鰲蝦和蝗蟲的比較解剖專家講座
- 2024年個人信用報告(個人簡版)樣本(帶水印-可編輯)
- 2024急性腦梗死溶栓規范診治指南(附缺血性腦卒中急診急救專家共識總結歸納表格)
- 《鴻門宴》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DZ∕T 0202-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鋁土礦(正式版)
- 2024年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數學模擬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能源英語面面觀 知到智慧樹網課答案
- 經典導讀與欣賞-知到答案、智慧樹答案
- 運動損傷與康復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數學建模與系統仿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