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八章《運動和力》單元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訓練范圍: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8章。2、g=10N/kg。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所示,將重為10N的物體A放在重20N的物體B上,對物體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物體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A與物體B之間沒有摩擦力 B.物體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地面對物體B的摩擦力大小為8N D.物體B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30N【答案】C【詳解】A.用水平拉力F拉著A,A相對于B有向右運動的趨勢,所以會受到B對A向左的摩擦力,故A錯誤;BCD.將AB看成整體,整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地面給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兩個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地面對物體B的摩擦力大小f=F=8N地面對物體B的摩擦力和物體B對地面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物體B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8N,故BD錯誤,C正確。故選C。2.如圖所示,重10N的物體A在40N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豎直墻壁上。當力F減小為20N時,物體A恰好沿豎直墻壁勻速下滑。此時物體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A.10N B.40N C.5N D.20N【答案】A【詳解】當水平推力減小為20N時,物體A恰好沿豎直墻壁勻速下滑,物體勻速下滑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是平衡力,豎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10N。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的兩側沿水平方向各加拉力并使其保持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A. B. C. D.【答案】C【詳解】由題知,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受的力均為2N,處于靜止狀態,即處于平衡狀態,掛鉤一端受的力為2N,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等于掛鉤一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故選C。4.如圖所示,是小強爸爸挑水時的場景,若扁擔重15N,每只桶總重均為200N,當扁擔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時,扁擔受到肩的支持力約為()A.215N B.415N C.200N D.400N【答案】B【詳解】扁擔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說明扁擔受力平衡,扁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桶給的豎直向下的拉力和肩給的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則支持力為故選B。5.2023年5月21日,中國羽毛球隊發揚永不放棄、頑強拼搏的團隊精神,第十三次捧起蘇迪曼杯,如圖所示。在比賽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球拍發生了形變產生的B.羽毛球被擊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C.在空中飛行的羽毛球運動到最高點時受平衡力的作用D.靜止在場地上的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與它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A【詳解】A.彈力是由于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力,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為球拍發生了形變產生的彈力,故A正確;B.羽毛球被擊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B錯誤;C.在空中飛行的羽毛球運動到最高點時,受重力和空氣的阻力作用,兩個力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D.靜止在場地上的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與它對地面的壓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6.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車最終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B.小車每次要從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C.小車在棉布表面上運動的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D.小車在木板表面上速度減小得最慢,它的慣性最大【答案】B【詳解】A.小車最終停下來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A錯誤;B.為了讓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等,實驗時要控制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自由下滑,故B正確;C.小車在棉布水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速度越來越慢,不是平衡狀態,故C錯誤;D.小車在木板表面上速度減小得最慢,是因為受到的阻力最小,而慣性的大小只和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D錯誤。故選B。7.沾上灰塵的衣服,用手輕輕拍打一下,就干凈多了。小剛用下面的四句話解釋了這一過程:①灰塵與衣服分離落向地面,衣服變干凈了②手拿著沾有灰塵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輕輕拍打③灰塵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④衣服受力后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由靜止變為運動這四句話最合理的排列順序是()A.③②④① B.③①④②C.④①②③ D.②④③①【答案】D【詳解】沾上灰塵的衣服,用手輕輕拍打一下,就干凈多了,是因為灰塵具有慣性:②手拿著沾有灰塵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輕輕拍打;④衣服受力后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由靜止變為運動;③灰塵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①灰塵與衣服分離落向地面,衣服變干凈了,所以合理的排列順序是:②④③①,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8.如圖所示,冰球是冬奧會比賽項目之一,關于冰球說法正確的是(
)A.用球桿打擊靜止的冰球,冰球向遠處滑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B.以靜止的冰球為參照物,向冰球滑行的運動員是運動的C.冰球能夠繼續向前滑動是因為受到慣性D.冰球在冰面滑動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答案】B【詳解】A.用球桿擊打靜止的冰球,冰球向遠處滑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A錯誤;B.以靜止的冰球為參照物,向冰球滑行的運動員與冰球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所以運動員是運動的,故B正確;C.冰球能夠繼續向前滑動是因為冰球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故C錯誤;D.冰球在冰面滑動時運動速度和方向都在不斷變化,處于非平衡狀態,他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B。9.物理學的發展是建立在代代物理學家的鉆研與探索之上的,許多物理學家做出了杰出貢獻。在下列物理學家中,首先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科學家是()A.愛因斯坦 B.伽利略 C.牛頓 D.楊振寧【答案】C【詳解】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不是愛因斯坦、伽利略和楊振寧,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0.如圖所示,物塊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之間用一根輕質彈簧連接,當用12N的水平拉力F使物塊A和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它們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A∶fB=1∶3,且整個過程中,彈簧一直在彈性限度內,則()A.此時彈簧沒有發生形變B.彈簧對B的拉力大小為9NC.B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為9ND.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為9N【答案】C【詳解】當用12N的水平拉力F使物塊A和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整體處于平衡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對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整體受到向右的拉力、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則AB受到摩擦力之和已知它們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則且這兩個摩擦力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左的;以B為研究對象,B受到向右的拉力F、向左的摩擦力和彈簧的拉力,根據力的平衡條件知道所以彈簧對B的拉力等于對A的拉力等于A的摩擦力彈簧有彈力,則必然發生彈性形變,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1.小惠周末跟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在超市里,小惠用水平方向的力推著裝滿生活用品的購物車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購物車所受推力與地面對購物車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購物車自身所受重力與地面對購物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購物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購物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購物車所受重力與購物車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C【詳解】A.購物車所受推力與地面對購物車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B.購物車自身所受重力與地面對購物車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C.購物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購物車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和不同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D.購物車所受重力與購物車對地面的壓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C。12.如圖所示是小梅騎自行車上學的情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小梅騎車向左勻速轉彎時,其運動狀態發生改變B.停止蹬腳踏板自行車繼續前進,是因為自行車受到慣性作用C.自行車轉動部分裝軸承是為了減小摩擦D.小梅用力捏閘是靠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答案】B【詳解】A.小梅騎車向左勻速轉彎時,運動方向發生改變,即運動狀態改變,A正確,故A不符合題意;B.停止蹬腳踏板自行車繼續前進,是由于自行車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是物體的屬性,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B錯誤,故B符合題意;C.自行車轉動部分裝軸承,變滑動為滾動,減小摩擦力,C正確,故C不符合題意;D.小梅用力捏閘是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D正確,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3.如圖所示,當人推墻時,人將向后退,對此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后退的過程中始終受到墻的作用力B.人離開墻后還能退一段距離是因為人具有慣性C.人對墻的力大于墻對人的力D.人對墻的力與墻對人的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B【詳解】A.當人推墻時,人將向后退,人離開墻后不再受到墻的作用力,故錯誤;?B.人離開墻后,由于人具有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能后退一段距離,故正確;?C.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人推墻時,手對墻的作用力與墻對手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錯誤;?D.人對墻的力與墻對人的力不作用在一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是相互作用的力,故錯誤。?故選。14.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擲實心球的場景,圖中虛線表示球的運動軌跡,球從a點上升到最高點b后下落到地面c點,然后繼續運動到d點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球在b點時,若所有力消失,將直接掉下來B.球從a點上升到b點,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C.球從b點下落到c點過程中,運動狀態不斷改變D.球最終到d點停止,說明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答案】C【詳解】A.球在b點時,若所有力消失,球將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球從a點上升到b點,慣性是一種性質,不是力,不能說慣性的作用,故B錯誤;C.球從b點下落到c點過程中,運動的速度與方向不斷改變,運動狀態不斷改變,故C正確;D.球最終到d點停止,是因為阻力的作用,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不能說明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故D錯誤。故選C。15.2023年5月21日,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錦標賽中,中國隊員全力以赴,實現驚天逆轉挺進決賽,最終勇奪三連冠。如圖所示為羽毛球比賽中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球拍對球的彈力,是球拍發生形變產生的B.球拍擊球過程中,球是受力物體但不是施力物體C.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D.在空中飛行的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一定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A【詳解】A.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球拍對球的力是由于球拍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故A正確;B.球拍擊球過程中,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所以球是受力物體的同時也是施力物體,故B錯誤;C.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球受力不平衡,其運動的方向、速度發生改變,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故C錯誤;D.空中飛行的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它一定沿力消失瞬間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不一定沿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故選A。16.關于慣性現象和慣性,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將衣服上的灰塵拍打掉,利用了灰塵的慣性B.高速上車速越快,越難以剎車,是因為車速越大,慣性越大C.第一個推翻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原因的科學家是牛頓D.外太空物體處于失重狀態,物體沒有慣性【答案】A【詳解】A.將衣服上的灰塵拍打掉,當拍衣服時衣服運動,灰塵因為具有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會和衣服分離,即利用了灰塵的慣性,故A正確;B.高速上車速越快,越難以剎車,是由于車具有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速度越大,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長,慣性與速度無關,故B錯誤;C.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法第一個推翻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原因,故C錯誤;D.慣性的大小與質量有關,外太空物體處于失重狀態,仍然具有慣性,故D錯誤。故選A。第Ⅱ卷非選擇題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7.如圖所示用手握住礦泉水瓶靜止不動,此時礦泉水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為(選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某同學通過甩動裝水的礦泉水瓶來制造“龍卷風”。在甩動礦泉水瓶過程中,礦泉水瓶由于受到不易轉動,而水由于在甩動玻璃瓶過后依舊轉動從而形成“龍卷風”。【答案】豎直向上阻力慣性【詳解】[1]水瓶在空中靜止不動,此時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手對瓶子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一對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則摩擦力的方向豎直向上。[2][3]在甩動礦泉水瓶過程中,礦泉水瓶受到阻力(摩擦力)的作用不易轉動,由于水具有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在甩動玻璃瓶過后水依舊轉動,所以形成“龍卷風”。18.有甲、乙兩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其路程—時間圖像如圖。則這段時間內甲受的作用、乙受的作用(選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答案】平衡力平衡力【詳解】[1][2]由圖像可知,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和靜止都是平衡狀態,受平衡力,所以這段時間內甲受平衡力的作用,乙也受平衡力的作用。19.如圖是瀏陽體育中心全BA籃球賽的比賽場景,運動員3分線外出手投籃命中籃框;籃球從手中投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籃球離手后能在空中繼續飛行是因為其具有。【答案】運動狀態慣性【詳解】[1]籃球從運動員手中投出,籃球因受到力的作用,由靜止變為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籃球離開手后,由于具有慣性,籃球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運動。20.汽車沿平直公路行駛,牽引力為1200N,所受阻力為1200N,可以判定汽車做運動,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力。一個做圓周運動的物體,若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則物體將。【答案】勻速直線平衡力做勻速直線運動【詳解】[1][2]汽車沿平直公路行駛,牽引力為1200N,所受阻力為1200N,此時汽車所受的阻力和牽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且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所以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運動的汽車在這一對平衡力的作用下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原理是運動的,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一切外力消失,將保持外力消失那一刻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21.如圖所示,文具盒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運動,F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0~2s內,文具盒做勻速直線運動,此過程中它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選填“左”或“右”),大小為N;3~4s內,文具盒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N。【答案】左22【詳解】[1][2]文具盒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圖可知,0~2s內,推力為2N,所以,此過程中它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2N。[3]3~4s內,文具盒對水平面的壓力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文具盒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變,仍為2N。22.引體向上是體育學業水平考試項目,如圖所示,臂力小的小明借助彈力帶進行訓練,他用腳蹬彈力帶,彈力帶由于發生從而對小明施加力的作用,隨著小明身體上升,彈力帶對他向上的力(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圖示位置時,單杠對小明的拉力與小明受到的重力一對平衡力(選填“是”或“不是”)。【答案】彈性形變變小不是【詳解】[1]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產生彈力,彈力帶由于發生彈性形變從而對小明施加力的作用。[2]隨著小明身體上升,彈力帶的彈力形變變小,彈力帶對他向上的力變小。[3]在圖示位置時,單杠對小明的拉力與小明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同,不是一對平衡力。三.作圖題(共2小題,共6分)23.(1)如圖所示是一個用細繩系于地面飄飛的氫氣球。請畫出此時氫氣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圖。(2)如圖所示的避險車道內鋪有厚厚的碎石,失控車輛一旦沖入就會因陡坡、碎石摩擦而快速停下,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駕乘人員和車輛的安全。正因如此,避險車道被稱為高速公路上的“救命道”。請在簡化圖中畫出失控車輛沖入避險車道減速滑行時的受到斜面的力的示意圖。【答案】(1)(2)【詳解】(1)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上,方向豎直向下。因此,在畫氫氣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圖時,我們首先要確定氫氣球的重心(對于形狀規則且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在其幾何中心),然后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線段的起點在重心上,箭頭表示重力的方向。如下圖:(2)失控車輛沖入避險車道減速滑行時受到的斜面的力,是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阻力,這兩個力的作用點可畫在車的重心上,沿二力的方向分別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分別在線段末尾標上相關字母,如圖所示:24.一輛小車上固定一個鐵桿,鐵桿頂端焊接一個鐵球,當整體勻速向右運動時,請對鐵球進行受力分析。【答案】【詳解】鐵球與車一起向右做勻速運動,處于平衡狀態,受平衡力,所以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桿的彈力,兩個力大小相等,作用點都在球的重心上,如圖所示:四.實驗題(本題共4小題,共28分)25.小華將一根橡皮筋的左端固定在墻上,用彈簧測力計拉其右端來探究兩個分力與合力的關系。(1)實驗中使用的彈簧測力計如圖甲所示,該彈簧測力計的一大格刻度是,一大格之間有10個刻度均勻的小格,則其分度值為;(2)如圖乙所示,當使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橡皮筋之前,應該在方向對彈簧測力計進行校零;(3)小華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一起沿水平相同方向作用于橡皮筋上使其拉到A點,此時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小華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把該橡皮筋也水平拉到A點,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的作用效果與、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為和的合力,這種探究物理規律的方法是(選填“轉換法”或“等效替代法”);(4)小華在實驗中突發奇想,將兩彈簧測力計相互垂直作用在橡皮筋上拉到B點,記下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然后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把該橡皮筋也拉到B點,如圖丙所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根據你對合力與分力的理解,判斷(選填“是”或“不是”)、的合力,你的判斷理由是。【答案】0.2水平等效替代法是、的合力的作用效果與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詳解】(1)[1]該彈簧測力計的一大格刻度是2N,一大格之間有十個刻度均勻的小格,則其分度值為0.2N。(2)[2]因為需要測量水平方向上拉力的大小,所以實驗前首先應按水平方向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即測力前要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3)[3]實驗中,F的作用效果與、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為和的合力,該實驗方法為等效替代法。(4)[4][5]由圖可知,、的合力的作用效果與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是、的合力。26.如圖所示是小華物理學習小組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1)如圖所示的三次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沿水平方向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等于木塊受到的摩擦力。(2)①對比甲、乙實驗可知:壓力一定,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②對比實驗可知: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仔細觀察乒乓球拍會發現其上有凹凸不平的橡膠膠粒,這可用結論(選填“①”或“②”)來解釋。(3)在實驗后交流的過程中,小華發現有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丁所示,實驗時,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的砝碼,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請回答下列問題:為了測木塊滑動摩擦力,需要測量物理量是()A木板的質量m1
B木塊的質量m2C砝碼的質量m3
D托盤和砝碼的總質量m4②木塊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用已知和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③小華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觸面的面積有關。于是,他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繼續進行實驗,測得的滑動摩擦力變小。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她的探究過程存在的問題是。正確的做法是:小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只要將,就可以進行實驗并得出正確結論。【答案】(1)勻速直線(2)大甲、丙①(3)D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切下的部分疊放在剩余部分上面【詳解】(1)在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此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等于木塊受到的摩擦力。(2)[1]對比甲、乙實驗,壓力一定,乙的接觸面更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更大,即滑動摩擦力更大,說明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2]圖甲和丙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圖丙中,壓力更大,測力計的示數更大,說明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更大,所以可得: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乒乓球拍上有凹凸不平的橡膠膠粒,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這可用結論①來解釋。(3)[1]為了測木塊滑動摩擦力,需要測量的是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這個拉力等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由于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拉力等于托盤和砝碼對木塊的總重力,因此需要測量的是托盤和砝碼的總質量m4?。故選D。[2]托盤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4,則兩者的總重力,木塊的滑動摩擦力木塊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3][4]小華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接觸面的面積有關時,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正確的做法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還要將切下的部分疊放在剩余部分上面,這樣壓力大小就不變,只改變了接觸面積,就可以進行實驗并得出正確結論。2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選擇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把小卡片兩端細線繞過滑輪,并掛上鉤碼。(1)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并通過調整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實驗中根據松手后小卡片是否來判斷作用于小卡片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以10g的小卡片為研究對象,為了探究兩個力滿足什么條件才能平衡,所掛鉤碼質量最合適的是;A.15g
B.10g
C.100g
D.任意質量均可(3)“將小卡片向下拉”(可以/不可以)探究一對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原因是;(4)某小組同學發現自己在利用圖示裝置探究時,左右支架上的兩個滑輪沒有安裝在相同的高度,該裝置(能/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5)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答案】(1)相反鉤碼數量(2)靜止C(3)不可以沒有控制兩個力方向相反(4)能(5)剪開小卡片【詳解】(1)[1][2]如圖,小卡片兩端受到的線的拉力方向相反,拉力大小等于線下端鉤碼重力大小,即可以通過調整懸掛的鉤碼數量來調整拉力的大小。(2)[1]因為小卡片開始是靜止的,如果受力是平衡的,則松手瞬間小卡片應保持靜止,故實驗中根據松手瞬間小卡片是否靜止來判斷作用于卡片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2]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拉力盡量大一些,這樣可以減小小紙片質量對實驗的影響,故選C。(3)[1][2]“將小卡片向下拉”,雖然兩個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但沒有控制兩個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將小卡片向下拉”不可以探究一對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原因是沒有控制兩個力方向相反。(4)因為左右兩側各通過一個定滑輪,定滑輪的位置雖然不等高,但是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時,小卡片還是處于靜止狀態,照樣能完成實驗。(5)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可將卡片剪成兩半,變成兩個物體,此時不能平衡,所以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剪斷卡片。28.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和木板;讓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如圖1所示,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大小(選填“相等”或“不相等”)(2)實驗中是通過改變來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的。(3)實驗中發現: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選填“快”或“慢”)。(4)推理:本實驗中,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5)在此基礎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請問:牛頓第一定律(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6)本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的整個過程中速度變化量的大小(選填“相等”或“不相等”。)(7)通過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如下的問題,如圖2所示,擺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到右側最高點C時,如果擺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則擺球將(選填“往回擺”“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1)靜止相等(2)水平面的粗糙程度(3)慢(4)勻速直線運動(5)不能(6)相等(7)靜止【詳解】(1)[1][2]本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為了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大小相等,需要每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2)本實驗通過在水平面鋪上毛巾、棉布等方法,即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來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3)本實驗中毛巾表面粗糙,阻力大,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木板表面較光滑,阻力小,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離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4)本實驗中,在實驗現象的基礎上,可推理出: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一直運動下去,做勻速直線運動。(5)本實驗采用實驗推理法,在實驗的基礎上推理得出結論,牛頓也是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不是由實驗直接得出的結論,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6)本實驗中小車剛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最后全部靜止,速度為零,因此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的整個過程中速度變化量的大小相等。(7)擺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到右側最高點C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牧飼料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與優化考核試卷
- 磷肥產品標準與檢測方法考考核試卷
- 紡織原料的綠色采購與可持續利用考核試卷
- 干部休養所服務質量管理考核試卷
-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鋼琴基礎(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粵劇藝術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酒泉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與社會方法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充科技職業學院《西班牙語精讀五》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老區職業技術學院《生物醫學傳感檢測系統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野縣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審計審查重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屋面防水施工的施工工藝
- 國家民政部所屬單位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石油政工師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二建-水利-簡答200問
- 專題03 古今中外科技成就(測試)(解析版)
- 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內容
- 2025天津市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設計服務費用合同(2025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