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多媒體基礎自學考試大綱_第1頁
計算機多媒體基礎自學考試大綱_第2頁
計算機多媒體基礎自學考試大綱_第3頁
計算機多媒體基礎自學考試大綱_第4頁
計算機多媒體基礎自學考試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

課程名稱:計算機多媒體基礎課程代號:05698

第一部分課程的性質與設置目的

一、課程性質與特點

計算機多媒體基礎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計算機游戲軟件開發專業(本科)的

專業基礎課程,也可作為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為培養和檢驗應考者

的計算機多媒體基本原理、多媒體軟件的應用能力及開發方法而設置的專業主干

課程。

經過十幾年的不斷摸索和研究,人們對“多媒體”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在有

關多媒體的概念、定義、媒體類型、多媒體系統的特征等方面逐漸達成了共識,

并推出了大量多媒體應用系統,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多媒體計算機已經

變成了家用計算機的代名詞。計算機多媒體基礎是一門理論聯系實際,操作性和

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多媒體技術及其產品是當今計算機產業發展的新領域和信息

化的重要內容,是時代特征極其鮮明的一項多學科交叉領域。多媒體技術使計算

機具有綜合處理聲音、文字、圖像和視頻的能力,它以形象豐富的聲、文、圖信

息和方便的交互性極大的改變了人們工作、生活和娛樂的方式。本課程從理論知

識和實用技能兩方面著手,使應考者系統的認識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理論體系,

并學會使用相關的多媒體軟件,實現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綜合性應用。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和實驗,掌握計算機多媒體技

術的相關概念、原理、方法和應用,打好理論基礎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

題的能力。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如下:熟悉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概念、應用及發展趨勢;

熟練掌握音頻文件、視頻文件、圖形文件的信息的表示與編碼;掌握常用的多媒

體數據壓縮技術;掌握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軟硬件組成;掌握多媒體應用系統的

設計與制作;理解流媒體的相關概念和技術應用等。

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分工和區別

本課程在計算機游戲軟件開發專業中為專業基礎課,是一門綜合應用軟硬件

知識的課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需要直接或間接地調用操作系統,不了解操作系

統,要搞清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組成以及信息編碼和數據壓縮是困難的。因此,學

習本課程應有操作系統概論和II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作為支撐。所以,學習本課

程前應己學過先導課《計算機網絡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特別是其中的

Windows操作系統的使用知識。

第二部分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概述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考生掌握多媒體計算機的定義、分類,以及多媒體計算

機的關鍵技術;了解通訊、娛樂和計算機融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了解多媒體技

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本章重點是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難點

是多媒體數據庫與多媒體信息檢索。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概念

媒體在計算機領域中的兩種含義,一是指用以存儲信息的實體,二是指信息

的載體。媒體的分類:感覺媒體,表示媒體,表現媒體,存儲媒體,傳輸媒體。

多媒體計算機的定義。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具有信息載體多樣性、集成性和交互性。

多媒體計算機的分類。多媒體計算機的關鍵技術:視頻音頻信號獲取技術、多媒

體數據壓縮編碼和解碼技術、視頻音頻數據的實時處理、視頻音頻數據的輸出技

術。

第二節多媒體促進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

多媒體技術促進了通訊、娛樂和計算機融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所謂

通訊、娛樂和計算機的融合,即把消費類電子產品,如電話、電視、傳真機、音

響、錄像機與計算機融為一體,由計算機完成視頻信號的采集、壓縮和解壓縮,

實時處理視頻和音頻,從而形成新一代的產品,為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全新的

信息服務。多媒體技術是解決常規電視數字化及高清晰度電視切實可行的方案。

多媒體技術常用于視頻文件及光盤的制作。

第三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歷史,最早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多媒體技術目前

的應用領域主要有各類電子出版物、各種教材、視頻點播、演示系統、信息查詢

系統、參考書、導游地圖、醫藥衛生、商業手冊、游戲娛樂節目等。多媒體數據

庫與多媒體信息檢索。多媒體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智能化、立體化、個性化、

數據壓縮新技術、虛擬實現技術、多媒體數據挖掘技術等。

三、考核知識點

第一節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概念(重點)

1、媒體的概念和分類。

2、多媒體計算機的定義、特點和分類。

3、多媒體計算機的關鍵技術。

第二節多媒體促進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次重點)

1、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

2、電視數字化及高清晰度電視的可行方案。

3、多媒體技術常用于視頻文件及光盤的制作。

第三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重點)

1、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歷史、目前的應用領域。

2、多媒體數據庫與多媒體信息檢索。

3、多媒體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

四、考核要求

識記:媒體、感覺媒體、表示媒體、表現媒體、存儲媒體、傳輸媒體。多媒

體技術的定義。多媒體技術常用于視頻文件及光盤的制作。

理解:多媒體計算機的特點。電視數字化及高清晰度電視的可行方案。多媒

體技術的應用領域。多媒體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

應用:多媒體計算機的關鍵技術。感覺媒體,表示媒體,表現媒體,存儲媒

體,傳輸媒體的表現形式。多媒體數據庫與多媒體信息檢索。

第二章音頻信息和聲卡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介紹音頻媒體的相關知識,通過本章的學習,使考生掌握模擬音頻與數

字音頻的區別及音頻的采樣和量化;了解數字音頻文件格式和音頻信號處理的特

點;了解聲卡的工作原理、功能和分類;掌握音頻媒體文件編碼的標準及編碼解

碼原理;了解語音合成及語音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

本章重點是音頻編碼基礎和標準;難點是音頻編碼解碼原理。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多媒體中的音頻信息

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一種連續的波,是人們用來傳播信息的一種方式,是

攜帶大量信息的及其重要的媒體。聲音分為語言、音樂、音響三類,有音調、音

色、音強三個要素。模擬音頻與數字音頻的區別及音頻的采樣和量化。模擬聲音

在時間上是連續的,而以數字表示的聲音是模擬聲音經采樣、量化和編碼后得到

的,在時間上只能是斷續的。A/D和D/A變換。音頻文件的格式主要有:WAV、

VOC、PCM、CD、MIDI、AIF、RMEMP3、OGG等。音頻信號處理的特點。

第二節聲卡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聲卡的工作原理。聲卡功能主要有錄制、編輯和回放數字聲音文件、控制聲

音源的音量、混合后再數字化、在記錄和回放數字聲音文件時進行壓縮和解壓縮、

文語轉換和語音識別、MIDI接口和音樂合成等。聲卡的技術指標。聲卡的組成

和分類。聲道的概念。

第三節音頻編碼基礎和標準

語音信號存在多種冗余,主要從時域和頻域來考慮。音頻編碼的分類:基于

音頻數據的統計特性進行編碼(波形編碼)、基于音頻的聲學參數進行參數編碼、

混合編碼、基于人的聽覺特性進行編碼。音頻編碼標準及編碼解碼原理。

第四節語音合成與語音識別

語音合成的概念。語音合成的兩種實現途徑(語音合成的方法)。文語轉換

技術。語音合成系統包括三個主要的組成部分:文本分析模塊、韻律生成模塊、

聲學模塊。常用的語音合成技術主要有:共振峰合成、LPC合成、PSOLA拼接合

成和LMA聲道模型技術。語音識別技術的原理、分類和應用。

三、考核知識點

第一節多媒體中的音頻信息(重點)

1、聲音的概念、分類和要素。

2、模擬音頻與數字音頻的區別。

3、采樣和量化。

4、A/D和D/A變換。

5、音頻文件的主要格式。

6、音頻信號處理的特點。

第二節聲卡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一般)

1、聲卡的工作原理。

2、聲卡的主要功能。

3、聲卡的技術指標。

4、聲卡的組成和分類。

5、聲道的概念。

第三節音頻編碼基礎和標準(重點)

1、語音信號冗余度。

2、音頻編碼的分類。

3、音頻編碼標準。

4、音頻編碼解碼原理。

第四節語音合成與語音識別(次重點)

1、語音合成的概念。

2、語音合成實現途徑。

3、文語轉換技術。

4、語音合成系統的組成。

5、語音合成技術。

6、語音識別技術的原理、分類和應用。

四、考核要求

識記:聲音的概念。音調、音色、音強。采樣、量化、采用頻率。音頻信號

處理的特點。聲道的概念。聲卡的技術指標。音頻編碼標準。語音合成的概念。

理解:聲音的分類和要素。模擬音頻與數字音頻的區別。A/D和D/A變換。

聲卡的工作原理。聲卡的主要功能。語音信號冗余度。音頻編碼解碼原理。語音

合成實現途徑。語音合成技術。

應用:音頻文件的主要格式。音頻編碼的分類。語音識別的應用。

第三章圖像信息處理技術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介紹了圖像顏色表示的基本概念和圖像處理技術。通過本章的學習,使

考生掌握圖像彩色空間的表示及轉換;熟練掌握常見圖像文件的格式及格式轉

換;掌握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的基木使用技術。

本章重點是彩色空間表示和轉換和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應用;難點是圖

像處理軟件Photoshop的基本使用技術。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彩色空間表示及其轉換

顏色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要素:色調、亮度、飽和度。三基色(RGB)原

理。彩色空間表示和轉換。RGB色彩模型、YUV和YIQ色彩模型、HIS色彩模型、

CMY色彩模型、YCrCb色彩模型。靜態圖像和動態圖像。

第二節圖像文件格式及其轉換

矢量圖與位圖的概念、聯系、區別。位圖圖像重要參數:分辨率、顏色深度、

圖像數據量。圖像顯示與圖像的表示方式。圖形、圖像文件格式主要有:BMP、

GIF、JPG、JPEG、TIF、PSD、TGA、PCX、PNG、WMF、DXF等。圖像的獲取與史理,

包括文件格式的轉換、色彩的調整、亮度、對比度的變化及變形、縮放等。

第三節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的應用

Photoshop是由美國Adobe公司開發的圖像設計軟件,它支持真彩色和灰度

模式的圖像,可以針對圖像進行多種操作,可廣泛地應用于美術設計、廣告設計、

計算機圖像處理、旅游風光展示等領域。Photoshop的使用:選取工具、繪畫工

具、修復畫筆工具、橡皮擦工具、填充工具、編輯、模糊與銳化、修飾、色彩調

整、圖層、通道、分色與濾鏡、畫面合成等。

三、考核知識點

第一節彩色空間表示及其轉換(重點)

1、顏色的基本概念。

2、色彩的三要素。

3、三基色(RGB)原理。

4、彩色空間表示和轉奐。

5、靜態圖像和動態圖像。

第二節圖像文件格式及其轉換(重點)

1、矢量圖與位圖的概念、聯系、區別。

2、位圖圖像重要參數。

3、圖像顯示與圖像的表示方式。

4、圖形、圖像的文件格式。

5、圖像的獲取與處理。

第三節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的應用(重點)

1、Photoshop是由美國Adobe公司開發的圖像設計軟件。

2、Photoshop軟件的應用領域。

3、Photoshop的關鍵使用技術。

四、考核要求

識記:色調、亮度、飽和度、真彩色、分辨率、顏色深度、圖像數據量。RGB

色彩模型、YUV和YIQ色彩模型、HIS色彩模型、CMY色彩模型、YCrCb色彩模型。

Photoshop是由美國Adobe公司開發的圖像設計軟件。

理解:靜態圖像和動態圖像。矢量圖與位圖的概念、聯系、區別。位圖圖像

重要參數。Photoshop軟件的應用領域。

應用:圖像顯示與圖像的表示方式。圖形、圖像的主要文件格式。圖像的獲

取與處理。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的應用,包括選取工具、繪畫工具、修復畫

筆工具、橡皮擦工具、填充工具、編輯、模糊與銳化、修飾、色彩調整、圖層、

通道、分色與濾鏡、畫面合成等。

第四章視頻信息處理技術

?、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介紹了視頻信息的相關概念和視頻信息處理技術。通過本章的學習,使

考生掌握模擬視頻的概念及模擬視頻數字化的方法;熟練掌握常見的視頻文件的

格式;了解視頻卡的功能和應用;掌握視頻信息處理軟件Premiere的基本使用

技術。

本章重點是視頻技術基礎;難點是視頻信息的獲取和處理。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視頻技術基礎

模擬視頻的概念。光柵掃描及其主要參數。逐行掃描與隔行掃描。彩色電視

信號及制式:NTSC制、PAL制、SECAM制。模擬視頻信號經過取樣、量化、編碼

形成數字化信號。常見的數字視頻的文件格式有AVI文件、FLIC文件、MOV文件、

MPEG文件、DAT格式、RM、、SWF、ASF等。

第二節視頻卡及其應用

視頻卡是多媒體計算機用來獲取圖像的關鍵性的硬件。視頻卡的功能和種

類:視頻采集卡、壓縮卡、解壓縮卡、視頻輸出卡、電視轉換卡。視頻卡的選擇

和安裝。

第三節視頻信息的獲取和處理

采集視頻信息的主要方法有三種:利用攝錄像機直接拍攝得到的素材;利用

計算機上專門的工具軟件產生的彩色圖形、靜態圖像和動態圖像;通過掃描儀將

照片、文字稿件輸入計算機中生成的數字圖像。視頻信息處理軟件Premiere的

使用方法。視頻信息的輸出。多媒體視頻與音頻的同步。

三、考核知識點

第一節視頻技術基礎(重點)

1、模擬視頻的概念。

2、光柵掃描及其主要參數。

3、逐行掃描與隔行掃描。

4、彩色電視信號及制式。

5、模擬視頻信號數字化。

6、數字視頻的文件格式。

第二節視頻卡及其應用(次重點)

1、視頻卡是多媒體計算機用來獲取圖像的關鍵性的硬件。

2、視頻卡的功能和種類。

3、視頻卡的選擇和安裝。

第三節視頻信息的獲取和處理(重點)

1、視頻信息的主要采集方法。

2、視頻信息處理軟件Premiere的使用方法。

3、視頻信息的輸出。

4、多媒體視頻與音頻的同步。

四、考核要求

識記:模擬視頻的概念。彩色電視信號制式NTSC制和PAL制。視頻卡是多

媒體計算機用來獲取圖像的關鍵性的硬件。視頻卡的功能和種類。

理解:光柵掃描及其主要參數。逐行掃描與限行掃描。模擬視頻信號數字化。

視頻信息的輸出。多媒體視頻與音頻的同步。

應用:數字視頻的文件格式。視頻卡的選擇和安裝。視頻信息的主要采集方

法。視頻信息處理軟件Premiere的使用。

第五章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技術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是多媒體計算機的重要文術。通過本章的學習,使考生

了解多媒體數據壓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掌握多媒體數據壓縮方法和分類;掌握

基本的壓縮方法及壓縮編碼的國際標準。

本章重點是多媒體數據壓縮的重要性、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的國際標準、

JPEG標準及MEPG標準;難點是編碼的原理、編碼和解碼過程。

二、課程內容

笫一節多媒體數據壓縮的重要性和分類

多媒體數據壓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常見的圖像數據冗余有:空間冗余、時

間冗余、結構冗余、知識冗余、視覺冗余、圖像區域的相同性冗余、紋理的統計

冗余等。多媒體數據壓縮方法的分類。

第二節編碼方法介紹

預測編碼的概念、原理、編碼和解碼過程。變換編碼的基本原理、K-L變換

和DCT變換、焰編碼(哈夫曼編碼和算術編碼)。

第三節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的國際標準

國際標準化協會(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ISO),

國際電子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ElectronicsCommittee,IEC),國際電信

協會(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等國際組織,于20世

紀90年代領導制定了多個重要的多媒體國際標準。JPEG標準:連續色調、多級

灰度、靜止圖像的數字圖像壓縮編碼方法。MEPG標準;多媒體運動圖像和伴音

的數據壓縮編碼標準。MEPG1標準、MEPG2標準、MEPG4標準、MEPG7標準、MEPG21

標準。

三、考核知識點

第一節多媒體數據壓縮的重要性和分類(重點)

1、多媒體數據壓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圖像數據冗余。

3、多媒體數據壓縮方法的分類。

第二節編碼方法介紹(次重點)

1、預測編碼的概念、原理、編碼和解碼過程。

2、變換編碼的基本原理。

3、蠟編碼。

第三節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的國際標準(重點)

1、JPEG標準。

2、MEPG標準。

3、MEPG1標準。

4、MEPG2標準。

5、MEPG4標準。

6、MEPG7標準。

7、MEPG21標準。

四、考核要求

識記:空間冗余、時間冗余、結構冗余、知識冗余、視覺冗余、圖像區域的

相同性冗余、紋理的統計冗余。預測編碼、變換編碼、蠟編碼的概念。K-L變換

和DOT變換。

理解:多媒體數據壓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多媒體數據壓縮方法的分類。預

測編碼的原理、編碼和解碼過程。JPEG標準。MEPG標準。MEPG1標準、MEPG2

標準、MEPG4標準、MEPG7標準、MEPG21標準。

第六章三維動畫制作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動畫是一種老少皆宜的藝術形式,本章介紹制作動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

過本章的學習,使考生了解動畫的視覺原理;掌握動畫文件的基本格式;掌握三

維動畫制作工具3DStudioMAX的基本操作方法。

本章重難點是三維動畫制作工具3DStudioMAX的基本操作。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動畫設計概述

動畫的視覺原理。動畫的分類、特點。動畫文件的基木格式有:AV1格式、

GIF格式、FLIC格式、SWF格式、DIR格式。

第二節3DStudioMAX介紹

3DStudioMAX是當今運行在PC上較流行的三維動畫和建模軟件。3DStudio

MAX軟件界面包括: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工作視圖、命令面板、動畫時間

控制欄、狀態欄、提示欄、捕捉控制、動畫控制、視圖控制、信息欄。使用3DStudio

MAX進行三維動畫制作:創建和修改三維模型、建立燈光、編輯材質、制作和生

成三維動畫。

三、考核知識點

第一節動畫設計概述(重點)

1、動畫的視覺原理。

2、動畫的分類、特點。

3、動畫文件的格式。

第二節3DStudioMAX介紹(次重點)

1、3DStudioMAX是進行三維動畫制作和建模的軟件。

2、3DStudioMAX軟件界面。

3、使用3DStudioMAX進行三維動畫制作的關鍵技術。

四、考核要求

識記:動畫的分類、特點。3DStudioMAX是進行三維動畫制作和建模的軟

件。

理解:動畫的視覺原理。

應用:動畫文件的基本格式。使用3DStudioMAX進行三維動畫制作

第七章多媒體計算機系統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考生了解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掌握多媒體計算機的軟

硬件環境;理解多媒體系統的層次結構;了解常用的多媒體設備的作用與指標;

了解多媒體芯片。

本章重點是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的概念、特征、功能和多媒體系統的層次

結構;難點是理解多媒體系統的層次結構。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

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的概念、特征、規格標準。MPC的硬件組成和軟件環

境。MPC的功能:對音頻信號的處理能力、圖形功能、圖像處理、視頻處理。多

媒體個人計算機MPC的應用:教育培訓、信息咨詢、商業服務、銷售演示、家庭

教育和娛樂。

第二節多媒體設備

常用的多媒體設條如I/O設備、存儲設備及USB設備等的作用與指標。

第三節多媒體系統

多媒體系統的層次結構:硬件平臺、多媒體輸入/輸出控制及接口、多媒體

核心系統、創作工具系統、應用系統。典型的多媒體系統有CD-1、DVI、Amiga.

Hypercard等。將多媒體和通訊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中。

三、考核知識點

第一節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重點)

1、多媒體個人計算機VPC的概念、特征、規格標準。

2、MPC的硬件組成和軟件環境。

3、MPC的功能。

4、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的應用。

第二節多媒體設備(次重點)

1、常用的多媒體設備及其作用與指標。

第三節多媒體系統(重點)

1、多媒體系統的層次結構。

2、典型的多媒體系統。

3、將多媒體和通訊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中。

四、考核要求

識記:MPC的硬件組成和軟件環境。常用的多媒體設備及其功能與指標。

理解: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的概念、特征、規格標準、功能。多媒體系統

的層次結構。將多媒體和通訊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中。

應用: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的應用。

第八章多媒體應用系統的設計與制作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考生掌握多媒體電子出版物的創作過程、應用領域、制作

過程;掌握多媒體創作的特點、步驟、基本要素;了解多媒體創作工具的分類。

本章重點是多媒體電子出版物的創作;難點是電子出版物的設計與實現。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多媒體應用系統的制作過程

多媒體應用系統又稱為多媒體應用軟件。多媒體應用系統的分類。多媒體創

作的特點。電子出版物的應用類型。多媒體應用系統的制作過程主要有:制定目

標、生成腳本、設計框架、制定標準、素材準備和制作、制作合成、編程調試、

測試和發行。

第二節準備和集成各種多媒體素材

準備圖像數據。準備視頻和動畫數據。準備音頻數據。準備文本資料。多媒

體創作工具的分類:以圖標為基礎的多媒體創作工具、以時間為基礎的多媒體創

作工具、以頁為基礎的多媒體創作工具、以傳統程序設計語言為基礎的多媒體創

作工具。多媒體創作工具Authorware的操作界面、Authorware的功能特點。

第三節電了出版物的設計與實現

多媒體電子出版物的創作過程:創作隊伍的組織和管理、選題、組織資源、

編寫多媒體腳本、編輯資源、系統制作、產品的測試與優化、生產與發行等。

三、考核知識點

第一節多媒體應用系統的制作過程(重點)

1、多媒體應用系統的概念。

2、多媒體應用系統的分類。

3、多媒體創作的特點。

4、電子出版物的應用類型。

5、多媒體應用系統的制作過程。

第二節準備和集成各種多媒體素材(重點)

1、準備圖像數據。

2、準備視頻和動畫數據。

3、準備音頻數據。

4、準備文本資料。

5、多媒體創作工具的分類。

6、多媒體創作工具Authorware的功能特點。

第三節電子出版物的設計與實現(重點)

1、多媒體電子出版物的創作過程。

四、考核要求

識記:多媒體應用系統的概念和分類。電子出版物的應用類型。

理解:多媒體創作的特點。多媒體創作工具Authorware的功能特點。

應用:多媒體應用系統的制作過程。準備和集成各種多媒體素材。多媒體創

作工具Authorware的使用。多媒體電子出版物的創作。

第九章流媒體技術及應用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介紹流媒體的關鍵技術以及應用。通過本章的學習,使考生掌握流媒體

的概念、流媒體編碼;了解流媒體發布、播放的原理和過程;了解流媒體的應用

領域。

本章重點是流媒體的概念和流媒體技術的工作原理;難點是使用ASFTools

軟件進行流媒體編輯。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流媒體概述

流媒體的概念。流媒體技術傳輸的兩個基本特點、傳輸協議。流媒體技術的

工作原理。常見流媒體文件格式。流媒體的播放和編碼。

第二節流媒體編輯軟件ASFTools

ASFTools是用來對WindowsMedia流媒體文件進行一些基本編相處理的一

款非常實用的軟件,其文件非常小,對系統資源的占用也相當小,同時能實現很

多常用功能。使用ASFTools軟件進行流媒體編輯:文件的生成、文件的剪輯和

拼接、文件的修復、文件格式的轉換等。

第三節流媒體文件的發布與Web應用

流媒體的發布。MMS協議和MSBD協議。ASI'文件和ASX文件。RealNetworks

流式媒體解決方案。流媒體在Web頁面中的應用有兩種基本方式:頁面鏈接、頁

面嵌入。流媒體的應用領域主要有:遠程教育、寬帶網視頻點播、互聯網直播、

視頻會議等。

三、考核知識點

第一節流媒體概述(次重點)

1、流媒體的概念。

2、流媒體技術傳輸的恃點及傳輸協議。

3、流媒體技術的工作原理。

4、流媒體文件格式。

5、流媒體的播放和編碼。

第二節流媒體編輯軟件ASFTools(一般)

1、ASFTools是用來對流媒體文件進行編輯處理的軟件。

2、ASFTools軟件的特點。

3、使用ASFTools軟件進行流媒體編輯的關鍵技術。

第三節流媒體文件的發布與Web應用(次重點)

1、流媒體的發布。

2、MMS協議和MSBD協議。

3、RealNetworks流式媒體解決方案。

4、流媒體在Web頁面中的應用方式。

5、流媒體的應用領域。

四、考核要求

識記:流媒體的概念。流媒體文件格式。ASFTools是用來對流媒體文件進

行編輯處理的軟件。

理解:流媒體技術傳輸的特點及傳輸協議。流媒體技術的工作原理。流媒體

的播放和編碼。ASFTools軟件的特點。MMS協議和MSBD協議。RealNetworks

流式媒體解決方案。流媒體在Web頁面中的應用方式。流媒體的應用領域。

應用:使用ASFTools軟件進行流媒體編輯。流媒體的發布。

第三部分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本大綱是根據專業自學考試計劃的要求,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而確定的。其

目的是對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課程考試命題進行指導和規定。大綱明確了課程

學習的內容以及深廣度,規定了課程自學考試的范圍和標準。為了使本大綱的規

定在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考試命題中得到貫徹和落實,茲對有關問題作如下說

明,進而提出具體實施要求:

一、考核目標的能力層次表述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按照“識記”、“理解”、“應用”三個能力層次規定其

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各能力層次為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

礎上,其含義是:

識記: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含義,并能正確認識和表達,是低

層次的要求。

理解: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

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聯系學過的

多個知識,在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二、教材

指定教材:《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基礎及應用》.高林等編.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年1月版.書號ISBN115-11907-4/TP.3739

(教材1一6章為考核重點,7—11章可以不作為考試要求)

參考教材:

1.《多媒體技術與應用》.阮新新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版.書號

ISBN7302136246

2.《多媒體應用技術》.姚怡等編.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年2月版.書號

ISBN978-7-113-06754-9(國家H—五規劃教材)

3.《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薛為民等編著.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年6月版.書

號ISBN978-113-07420-3/TP.2040

4.《3dsmax7教程》.彭國安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版.書號

1SBN7307058345

5.《新一代多媒體技術與應用》.曹加恒等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書號1SBN307-04854-X

6.《多媒體技術教程》朱潔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2月版.書號ISBN

978-7-111-18221-9

7.《多媒體技術及應用》彭波孫一林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3月版.

書號ISBN978-7-111-18522-6

8.《多媒體技術實驗教程》彭波孫一林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3月版.

書號ISBN978-111-18825-X

三、自學方法指導

計算機多媒體基礎是一門理論與應用并重的專業基礎課,理論指導應用,而

應用將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為了幫助大家提高自學效果,下面提幾點意見供參考。

1、在開始閱讀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閱大綱中有關這一章的考核知識

點及對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和考核目標,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

的放矢。

2、閱讀教材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個知識點,

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對基本理論必須徹底弄清,對基本方法必須牢固掌握。

3、在系統學習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本課程內容

涉及計算機多媒體應用的各個方面,知識范圍廣泛,各章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很大

區別,有的還有相對獨立性。自學應考者應首先全面系統地學習各章,記憶應當

識記的基本概念、名亙,深入理解基本理論,弄懂基本方法內涵。要認識各章之

間的聯系,注意區分相近的概念和相類似的問題,并掌握它們之間的聯系。在全

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掌握重點,有目的地深入學習重點章節,但切忌在沒有全面

學習教材的情況下孤立地去抓重點。

4、在自學過程中,既要思考問題,也要做好閱讀筆記,把教材中的基本概

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這可從中加深對問題的認知、理解和記憶,以利于

突出重點、并涵蓋整個內容,可以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5、完成書后作業和適當的輔導練習是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分

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做練習之前,應認真閱讀教材,按

考核目標所要求的不同層次,掌握教材內容,在練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

的回顧與發揮,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題時應注意培養邏輯

性、針對問題圍繞相關知識點進行層次(步驟)分明的論述或推導,明確各層次(步

驟)間的邏輯關系。

6、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所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每個應考者可根據學習中遇

到的問題,在輔導教師指導下選學一些參考資料。閱讀參考資料的目的是為了加

深對教材基本內容的理解。

7、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密切結合我國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并進行實踐

學習。本課程闡述的內容,與我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發展密切相關。自學應考者

在學習中應把課程的內容同我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發展變化聯系起來,進行對照

比較、分析研究,以增強感性認識,更深刻地領會教材的內容,將知識轉化為能

力,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提出的總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能力層次,并深刻理解對各知識點的考核目標。

3、輔導時,應以考試大綱為依據,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不要隨意增刪內容,

以免與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宜提倡“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

材,主動爭取幫助,依靠自己學通”的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對考生提出的問題,不要有問即答,要積

極啟發引導。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考生逐步學

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解決問題。

7、要使考生了解試題的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

力層次中會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8、助學學時:本課程共3學分,建議總學時54學時。其中助學課時分配如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