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教學教案_第1頁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教學教案_第2頁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教學教案_第3頁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教學教案_第4頁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教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內容一、防火常識

二、滅火常識

三、常用滅火器材

一、防火常識1、“預防為主”就是在消防的指導思想思想上,把預防火災放在首位,貫徹落實各項防火的行政措施,從根本上預防火災的發生和發展。“防消結合”是指預防和撲救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一旦生成火災,能迅速有效地給予補救,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造成的人身傷亡和物質損失。3、防火基本原理

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

控制和消除點火源

防止火勢擴散蔓延

4、電氣防火

照明燈具的防火安全

燈具火災危險性:〈燈泡表面溫度高、燈泡破碎、鎢絲引燃、鎮流器過熱〉

照明燈具的防火安全措施:照明燈具及其他各種燈具距可燃物之間應保持適當距離。燈泡上不能用布或紙等可燃材料作燈罩,燈泡應設置在安全妥善的地點,在燈泡下不宜堆放易燃物品,日光燈的鎮流器不宜安裝在可燃建筑物件上。

電熱器具的防火安全

電熱器具的火災危險性:〈功率比較大、溫度高;在通電后或剛斷電的一段時間內只可接觸可燃物就有燃燒可能。〉

電熱器具的火災預防措施:為了防止電爐、電燙斗、取暖器長時間使用烤著可燃物,應安放在不導熱的非燃燒體基座上,遠離可燃建筑構件和可燃物。平時要經常檢查防止絕緣導線芯裸露或插頭破損造成短路,使用電熱器具必須嚴格遵守安全制度,電熱器接通電源后,一定要有人看管,用電后必須拉閘斷電,停電時也要切斷電報源。

5、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和火源、電源的管理

對于各種焊接、切割及其他使用明火作業,都要嚴格管理,選擇安全地點,保持必要的防火間距或采用防火分離,健全看管和操作制度。

6、加強對倉庫的防火安全管理

倉庫內不要設辦公室或休息室

倉庫內不要安裝采暖設備,不能架設臨時天線

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并經常保持清潔

庫房內不準使用日光燈、電熨斗、電視機等電器設備,燈頭與物品應當保持安全距離。

打火機、火柴等火種嚴禁帶入庫房內,庫房內嚴禁吸煙。

二、滅火常識

1、報警

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發現火災時,都應迅速準確地撥報火警(119)并積極參加撲救,這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報警早,損失少,一旦發生火災,利用現場滅火器材及時補救,同時及時報警,以便調來足夠力量,盡早地控制和撲滅火災。

報火警的方法、內容

使用手動報警設備報警

大聲呼喊報警

使用有線廣播報警

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在撥打火(119)電話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時必須講清以下內容:火災單位或個人的詳細地址,(包括路名、門牌號碼、靠近何處、高層建筑要講清第幾層等)

起火樓層,以便消防部門根據情況派出相應滅火車輛火勢情況

報警人姓名及使用電話號碼,以便消防部門電話聯系

報警后,還應派人到路口接應消防車

2、初起火災的撲救方法

初起火災的撲救原則:

“救人第一”的原則

“先控制,后消滅”的原則

“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

初起火災的撲救基本方法

冷卻滅火法

隔離滅火法

窒息滅火法

抑制滅火法

電氣路線和設備起火,滅火時的安全處置

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著火現場,以免發生觸電傷亡事故

迅速切斷電源,保證滅火的順利進行

正確選用滅火劑進行撲救,撲救電氣火災的滅火劑通常有干粉滅火、鹵代烷滅火器和二氧化碳滅火器等

采取安全措施帶電滅火。

3、安全疏散

火災時,在場人員有煙氣、中毒、窒息,以及被熱輻射燒傷的危險,因此發生火災后,首先要了解火場被困人員及其被困地帶和搶救的通道,以便進行安全疏散。

能見度差,魚貫地撤離;煙霧較濃,做好防護,低資撤離;樓層高層著火,冷靜處置,利用有利條件,不盲目跳樓;自身著火,快速撲打,不能奔跑

保護疏散人員的安全,防止再入火口

物資的安全疏散

三、常用滅火器材

1、滅火器的分類常用滅火器CO2滅火器ABC滅火器1211滅火器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撲救電器設備、木材、精密儀器、燃燒液體、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