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致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
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僅供參考,大家
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1
教師:同學們有沒有過跟冢人一起在田野散步的經歷呢?
學生:(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
教師:沒有也不要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么一篇文章,題目叫什么?
學生:散步。
教師:作者呢?
學生:莫懷戚。
教師:很好(板書題目、作者),那么今天可不是我來上課,我們將有幸請到三位小老師,
請他們來為我們解疑答惑,一起學習,共同交流。大家說,好不好?
學生:好
教師:那么有請我們的第T立4老師「
學生:熱烈鼓掌
小老師T:我們先進行第TB分,首先我們一起來朗讀預習單上的生字詞,準備好了沒有?
學生:準備好了。
(學生跟著小老師朗讀)
小老師T:好,那么現在請大家在這些詞中挑出兩個或兩個以上,來造一E殳話,準備1分鐘
時間?
(思考1分鐘)
小老師T:好了,同學們應該都可以了,誰來?
學生A:我用"煎熬"和"嫩芽"來造句,我的句子是春天的小草經過了冬天的煎熬,冒出
來嫩芽。
小老師T:很好,不錯,請坐,還有誰來?
學生B:我用"一霎時"和“水波粼粼"造句,有一天我去河邊玩耍,丟了一塊石子進去,
一簍時水波粼粼。
教師:這個句子有點不通M哦,最好說一霎時,整個湖面水波粼粼,這樣更遍II頁些.
小老師T:大家都預習了這篇文章,那么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呢?誰來說說?
(學生C舉手)好,你來回答。
學生C:講述了"我"和一家人去散步的事情。
小老師T:能不能講具體一點呢?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情呢?(示意學生C做下,讓舉
手的學生D起來回答)
學生D:本文主要講"我"和一家人在冬日的田野里散步的時候,遇到了兩條路,母親要走
大路,因為大陸平坦,而兒子要走小路,因為小路有意思,"我"聽從母親選擇了大路,而后來
母親因為兒子改變了想法而一家人選擇了小路,最后到了一處我背起母親,妻子背起兒子一起走
在小路上。
小老師T:非常好,大家說她概括的好不好?給他點掌聲鼓勵。
學生:好(鼓掌)
小老師T:好,那么大家能不能歸納一下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呢?也就是說作者想表達什么
呢?請大家小組討論2分鐘。
(討論2分鐘)
小老師T:好了,哪位同學愿意來回答?
學生A:這篇文章主要表達了尊老愛幼的家庭美德。
小老師T:很好,請坐。但是這篇文章主要要表達的是尊老還是愛幼?
學生:尊老。
小老師T:對,這篇文章其實主要表達就是我們中國古代常說的"百善以孝為先”的家庭美
德(打出幻燈片)
小老師T: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教師:讓我們用熱烈掌聲謝謝T同學給我們帶來的精彩的講課,接下來我們請出第二位小
老師Z同學,有請。
小老師Z:(走上講臺)接下來我們將一起來共同賞析這篇文章,請大家看預習單上的第二
部分的第一題,請同學們先思考2分鐘,可以小組互相交流,然后來說說你的看法。
(小組交流2分鐘)
小老師Z:好,誰先來?(學生E舉手)好,你來。
學生E:我覺得他們的家庭是溫暖的,"我"是有責任心的……
小老師Z:(打斷)先告訴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文章中有沒有哪里體現出來呢?
學生E:例如文章第6段,"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
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我從這里看出來,這個家庭很
團結,給我的感覺很溫暖。
小老帥Z:很好,那么"我"為什么是有責任心的呢?
學生E:也是在第6段,接下來一句"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小老師Z:很好。
教師:可能很多同學都體會不到,這么T牛事可能在我們看來很微不足道,但是"我"卻感
覺到了"責任的重大",因為他時時刻刻把誰放在了心頭?
學生:母親
教師:很好,所以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我"的什么特點?
學生:孝順
教師:非常好。(示意小老師繼續)
小老師Z:那么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F:通情答理。
學生G:慈愛
小老師Z:都很對,那么從文章哪里能夠看出來呢?
學生G:從母親摸了摸兒子的小腦瓜,然后改變了主意可以看出來母親是一個疼愛孑小子非常
慈祥的一位老人。
小老師Z:非常的好,請坐.這位母親就是中國典型的慈母的形象。
小老師Z:那么還剩兩個人物,"我"的妻子和兒子又是什么形象呢?
學生B:妻子很賢恿,兒子很聽話。
小老師Z:很好,那同樣能不能從文中找出證據呢?
學生B:妻子賢惠是因為這一句"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小老師Z:很好
教師:還有嗎?光聽丈夫話就是賢惠嗎?那要是丈夫犯了法,妻子不聞不問,對丈夫言聽計
從,這也是賢思嗎?(學生笑)能不能從文中找出更有代表性的句子?
小老師Z:(學生C舉手)你來
學生C:文章最后一段,我背起母親,妻子也背起兒子,慢慢的,穩穩的,走得很仔細,好
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里就可以看出來妻子是一個賢惠的好妻子。
小老師Z:很好,找的很準確,請坐。
小老師Z:來看一下老師的答案是不是和你們一樣。(放幻燈片)
小老師Z:看來同學們都概括的非常準確,那么我們就繼續賞析第二部分內容,請大家看預
習單。當發生分歧時,為什么"我"順從了母親而沒有遷就兒子呢?
小老師Z:誰來回答呢?
學生B:"我"不選兒子是因為"我陪伴他的時間還長"。
老師追問:你從文章那里看出來的呢?
學生B:文章第6段倒數第二句。
小老師Z:很好,找的很準確。那么作者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學生B:......(思考,回答不出來,小老師A的提問太過籠統了)
小老師:也就是說“我"陪伴母親的時間怎么樣?(意識到問題了)
學生B:不多了
小老師Z:很對,那么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學生B:孝敬父母,把盡孝道看的特別重。
小老師Z:非常好,大家說他答的對不對?
學生:對。
小老師Z:掌聲鼓勵這位同學,答得非常好。
(這時可能是由于比較緊張的緣故,小老師沒有按照準備時的安排更深入的探討為什么"我"
把孝放第一位,而準備直接跳過去進行下一個環節了。這時我只好插入。就勢提問:”為什么大
家贊同‘我‘去盡一個兒子的本分,但‘我’同時也是一個爸爸啊,難道我就不要盡一個爸爸的
本分了嗎?")
(這時,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可能是怕說錯,也沒有人舉手了,整個課堂陷入了沉默。我有
點后悔打斷小老師的上課步驟。)
小老師Z:請大家小組討論3分鐘。(隨機應變,很好。)
(小組討論了3分鐘)
小老師Z:討論結束了,哪個小組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C(舉手)
小老師Z:你來。
學生C:我覺得文中的"我”認為孝順母親比疼愛兒子重要。
(下面的同學就有不同意見了)
小老師Z:是這樣嗎?讓我們來聽聽其他小組的看法。
學生D:我覺得母親和兒子對"我"來說一樣重要,但因為選擇大路可能對兒子來說只是少
了一點玩耍的樂趣,而對于母親則意味著我的孝子之心,二者的意義就不一樣了.(非常好,很
準確,同學恍然大悟。)
小老師Z:大家同意嗎?
學生:同意
小老師Z:非常好,我也卮意你的看法,因為母親為了我付出了太多,作為兒子的我在她有
生之年,能夠滿足她的事情一定會滿足她。(打出幻燈片)
小老師Z:(進一步導入下一個問題)好,那么我們來試想一下,"如果‘我‘遷就兒子選
擇小路,長此以往,試想會有什么影響?"。
學生B:長期這樣下去的詁,兒子會被"我"寵壞。
小老師Z:對,兒子這樣會被“我"的嬌慣而寵壞,那么母親呢?她會有什么樣的想法呢?
很好,請坐。
學生E:會逐漸的不高興。
小老師Z:對啊,兒子久而久之會被寵壞,變得驕縱;而母親雖不會計較太多,但畢竟還是
不舒服。(打出幻燈片)所以這很明顯的就體現了尊老愛幼的家庭美德對于一個家庭有無比重要
的意義。(時間花的多,有點著急了。)
小老師Z:好,我就^大家探討到這里,謝謝大家
學生:熱烈鼓掌
教師:謝謝Z同學給我們帶來的精彩的講課,現在我們請出最后T立小老師H同學繼續給
我們上課,有請。
小老師H:(走上講臺)親情是美好的,溫馨的,能夠讓我■比住一輩子的,讓我們來看一
下課后練習的這篇文章《三代》,來看一下這篇文章講的是怎么樣的'一種親情?請大家一起拿
起書本有感情的來朗讀一遍。
(朗讀,3分鐘左右)
教師:我發現剛才讀的時候出現了幾個錯字,有沒有同學注意到了是那兩個字讀錯了?
學生:(經過引導)腳踝、蹣跚。
小老師H:(板書"踝"和"蹣"的拼音.)
小老師H:好,有哪位同學來說一說這篇文章是通過什么樣的T牛事來表現親情的?
學生E:通過一件很小的交通事故來表現的。
小老師H:很好,那么跟《散步》比較一下,有什么共同點呢?
學生E:都是一件很小的事。
小老帥H:嗯,非常好,都通過一件小事來表現濃濃的親情,這個在與作手法上叫做什么呢?
學生:以小見大
小老師H:非常好。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現在請小組交流一下,說說這兩個故事哪個更感
動你呢?
(小組討論3分鐘)
小老師H:討論結束,現在誰來談一談?
學生F:我覺得散步更感動我。
小老師H:為什么呢?
學生F:因為散步這件事情比交通事故更小,更不引人注意,而“我”卻想到了很多,而《三
代》我覺得在遇到這樣的事時,很多人都會做出下意識的反應。所以我覺得《散步》更感動我。
小老師H:很好,說的很精彩。還有誰要來表達自己的看法的?
學生G:我覺得《三代》更好,正因為是下意識的反應才說明"我"把"我"的父親和"我"
的小孩看的特別的重要,才會做出下意識的反應,不然一猶豫就不會這樣的反應。所以我覺得《三
代》更感動我。
(學生自發鼓掌)
小老師H:說得非常好,讓我們來聽聽老師是怎么說的。
教師:其實無論是《散步》還是《三代》都很感人,只不過他們側重的方面不同,《散步》
側重于"我"對母親的孝心,當母親和兒子只能二選一時,“我”沒有猶豫的選擇了母親,因為
“我"想到了這樣做無論是對母親還是兒子都好,"我"意識到了尊老爰幼的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而《三代》則側重于"我"對整個家庭的責任感,就算犧牲"我"也要保護全家。總之兩篇文章
都很感人,我希望大家能夠從文中好好體會。
小老師H:我就和大家學習到這里,謝謝大家。
教帥:很好,謝謝H同學,今大這三位同學的表現都很好,讓我們冉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
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精彩的內容。好,同學們,現在請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幅幅呈現在我們眼前
的感人的畫面:是誰在日落黃昏,倚在窗前,焦急的盼望著我們回家?又是誰在我們出門時細細
的叮嚀著我們一切小心?
學生:是父母。
教師:對,是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爺爺奶奶,夕匕外婆。同學們,親情不單是靠今天課堂
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
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一個和美的家庭需要我們用愛去經營,需要我們用責任去支撐。希望
大家能夠從這節課中真正有很多收獲,回到家里,能夠多幫父母做點事情。謝謝大家.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2
教學目標:
L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品味積累文章精美語言。
2、過程與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材簡析:
《散步》是一篇清新優美的散文,作者在選材上頗具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輝映
太陽的光輝"的道理,精心選材,以小見大,文章只是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
來寫,就表現了一個重大主題:中華民族尊老爰幼的有傳統在新的時代的得到了發揚光大。結合
實際生活,體會身邊的親情,培養尊老爰幼的人文素養是本節課的重點。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是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二、整體解」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
2、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3、用一句話說說本文寫了T牛什么事;
4、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能換個角度為本文再擬一個題目,并
說說理由嗎?
品味探究
(一)朗讀鋪墊
1、指名學生范讀
2、學生自主評價,總結朗讀要領。
3、學生相互挑戰讀
4、教師范讀片段,學生評價。
(二)學法指引
①教師示范,提問題,學生解答
②教師引導學法"問題探究法”
(三)、深入探究
①學生分組探究學習
②全班集體交流
交流引導的重點:
A、理解主題,感悟親情
B、感悟積累精美語言
(四)、拓展延伸
1、匕瞰閱讀:學生分組合作討論交流
讀文章《三代》,與課文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在生活中,你覺得目己
應該怎樣做到尊老愛幼。
2、說說你知道的關于尊老愛幼的故事、成語、諺語、俗語、歌曲、詩歌、美文。
(五)、小結:談談本節課學習的收獲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3
知識目標
1.積累”分歧、信服、霎時、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詞語,掌握它們的
讀音及詞義,《散步》教案。
2.品讀課文中具有對稱美的句子及含義豐富的語句。
3.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逐步提高閱讀能力特別是品評鑒賞能力,讓他們成為閱讀的主體。
3.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德育目標
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和歡樂名屯真的情,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
情感。
1.引導學生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
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2.指導學生把握本文獨特的寫法,學習運用選取描寫親情的獨到角度。
1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如何發現美、品評美,逐步提高賞讀美文的能力。
2.課文中幾個人物的形象分析,悟讀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1.朗讀教學法。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3.品讀法。
多媒體課件
1課時
一、故事導入。
有一個人,一心想尋找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他詢問他見到的每一個人:"世界上最寶貴的
東西是什么?"黃金,鉆石,權力,地位…眾說紛紜。因為他弄不清真正的寶貝是什么,這個人便
決定走遍天涯海角去尋找。許多年過去了,他窮了,老了,病了,卻一無所獲,也無一絲快樂,
只好失望地回家了。回到家中,看著溫暖的燈光,家人關切的面孔,這個人終于明白,原來世界
上最寶貴的就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溫暖的家呀!
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大家帶著這家的溫情,攙扶著家人,一起走近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
次心靈的散步!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示范朗讀。(幻燈片)思考:從文中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和美)
2.自由讀,識字明詞,了解文章內容。
師:讓我們也融入到這個和美的家庭,隨著舒緩的音樂,放聲讀起來,體味文中蘊含的.濃
濃親情。
幻燈片出示"閱讀提示?: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排除字詞障礙。
2.思考:課文向我們講了何事?何人?何景?讓一個平凡的家庭如此和美。
完成幻燈片出示閱讀問題:
1.注音寫字:fenqixinfuchaisan
霎時水波粼粼熬過
2.試著說出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各得其所
3.檢查閱讀效果:課文向我們講了何事?何人?何景?
(問:“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成否改成.我們一家四口在田野散
步"?)
三、品讀文中佳句.
我為什么選擇春天陪母親散步?寫了什么景色?(集體朗讀,并做評價,即讀出初春的生機及
散步的情趣。)
精讀第三、四段。找同學朗讀,品讀詞句:太遲、挺、總算、熬、隨意、鋪、密、沽沽、生
命(呼喚的語氣);說出喜歡的語句。
讓學生簡談文中寫景的作月。(點明散步的原因及走小路的原因,也是對生命的禮贊,同時
渲染一種和諧而充滿生機的氛圍。)
四、品賞本文語言特色.
師:文中有一句話老師非常喜歡,你能說說我為什么喜歡嗎?1■我的母親老了,他早已習慣聽
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句式整齊,互相映襯,很有情趣,寫出了一家人的和諧、溫馨。)
提問:這句話在句式上有何特點?默讀課文,你還能找出類似的句子嗎?
朗讀這些語句,找一名學生領讀。(幻燈片)
1.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2.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3.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4.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5.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五、研討課文,領悟主旨。
師:在散步的時候發生了T書十么事兒?(瀏覽第六、七段)
(1)合作探究:在解決分歧過程中,誰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誰的權力最大?
(可以說每個人做得都好,因為我:孝順善良;母親:慈愛親切;妻子:溫柔賢惠;兒子:
聰明乖巧。研討中對每個人物作簡要的分析并讓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注意品評,讀出感情。)
(家庭成員之間不存在權力的大小,他們之間好像構成了一個循環的關系鏈,那是因為有--
親情。作者在字里行間都表達這種永恒的情感。表達了一個重大主題―(學生回答)互敬互愛、珍
愛親情、珍惜生命,教案《《散步》教案》。)
(2)師:這樣平常的小事兒,作者卻能反映出一個重大的主題,這樣的寫法就是“以小見大"。
找出文中有預示性的句子。
”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一生命。”.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隱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司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
世界。"(提問: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談談你的理解。)在反復朗讀中注意體會。
(明確:這句話表達文章主旨.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
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這個形象有象征意義,人到中年,肩上負著的是承
前啟后的責任,既要贍養老T弋,又要撫養下T弋,更突出了一人“孝"1字,表現了一家的和諧。
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師:為了反映這樣一個主題,用《散步》為題好不好?還可以用其他的題目嗎?
六、、感悟親情,書與親情。
師:親情不僅僅是聲情并茂的述說,它更應該是落到實處的行動。家的溫磬與和睦靠大家,
家的親情建設我們也應盡一份義務。看到別人一家人溫馨和諧,互敬互愛,想必同學們心中也撥
動了感情的弦,有千言萬語想時親人傾訴。
請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溫馨語句,寫在賀卡上送給你的親人。
七、布置作業并小結.
1、作業:完成《研討與練習》第3題:比較閱讀《三代》;
完成親情賀卡,把這份厚重的、特殊的禮物送給你的父母。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習《散步》一文,感受這篇散文在語言、構思與立意等方面的好處;培養學生學生善于
發現(挖掘)生活中的可供寫作的素材;
2、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3、提高散文的閱讀能力和對寫作的興趣,進一步堅定寫好作^的信心。
教學重點
品味細節,感受課文的人性美;
教學難點
在學習中理解(而不作理性地講解)"小""大"其文是f的東西,"大"(思想、情感、立
意、主旨)是蘊含在"小"(故事、細節、情節)里面的東西,二者是不可分離的。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談話:發現家庭生活中的寫作素材
教師盡可能不看痕跡地同學生交談,以引出今天的學習內容一一家庭題材作文的寫作。在
談詁中,教帥可以從以下等方面設問:
你們一家住在一起的有幾個人?都喜歡些什么?有沒有你們都喜歡的事?
看電視——幾臺電視機?不爭不搶嗎?服從誰?意見真的統一嗎?哪一部片子給你們的印象較
深?大家對劇中的人物評價完全一致嗎?
飯后散步一一般都誰去?喜歡去什么地方?意見一致嗎?記憶中爭執最激烈的一次是怎樣
有]的?結果呢?
設計理念:閱讀為寫作服務。既然是寫作指導課,那么這堂課的重點與中心就不應該是《散
步》一文,因為課文無非是用以指導寫作的“例子”而已,課堂的重點與中心就應該是“寫作"
的指導,而“寫什么",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最好的寫作素材?就成了一堂課的第一個需要解決
的問題。所以,教師先"隱藏"意圖,與學生"聊天",既減輕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又有意無意
間讓學生發現許多自己身上身邊的寫作題材。因為關于選題,我學到的最好的一點是設法讓每個
學生都發現他自己身上的有意義的話題。前幾年,當我說"你們來寫什么"時,我并沒有意識到
我已經向學生傳遞了錯誤的信息,現在我知道應該說:"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什么?有那些值得細
細品味的小事呢?“所有的學生都有好的話題,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去發掘這些話題。而家庭生活
是寫作最重要的一個話題庫,因為所有的學生都帶各自豐富的家庭故事來到學校。因此這一步的
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到探索到家庭故事的豐富性。
二、轉入范文的學習:導人范文《散步》
教師作轉語:一家人有分歧,到底怎樣解決?有一位莫老師也遇到這類似的事,而且他還拿
出了一篇文章,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看看他是如何解決的?我們又能得到什么樣的啟示?[板書
課題]
三、整體感知范文一朗讀指導
1.要學好一篇散文,最重要的是有感情地朗讀,這既是一種對好文章的品嘗,也是一種理解
得對不對的證明。而要朗讀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確定它的感情基調:是歡愉還是悲哀,是輕快還是
沉重等等。這篇課文感情基調是怎樣的?
生:(歡愉而深沉)
2."我"的語氣、語調該怎樣把握?提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①"我"是個中年男子。③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③散步中,處處表現“我"
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設計理念:閱讀感知是最必要的一步,能體現學生的個體對文章的理解。這種理解本來就沒
有一定的客觀標準,如果能讀到"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教學目的也就基本達到
了。"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以讀代講或多讀精講的效果絕不應低估,"熟讀成
誦""背熟記牢”應該大力提倡。
如果說真有什么最優化的語文教學法,那就是直接地熟練地閱讀文本,達到心與言謀,神與
文通。所以,拿到課文的第一步,是朗讀。
四、以問解文,分析范文的語言、結構和內涵
問題一:要你說說,你看這一家子四口人中,誰的權力最大,誰有真正的.決定權?
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具體結合多媒體進行推進。
(1)"我"聽母親的:
(2)母親聽孫兒的:
⑶妻子聽“我”的:
(4)兒子聽"我"的:
那么究竟聽誰的呢?一由“愛"決定,這個"愛",對長輩來說,是“愛幼";對子女來說,
是"尊老"。
問題二:文中說"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這是不是小題大作了呢?
參考——我是一家之主,在母親和兒子發生爭執時必須處理得當,否則就會影響家庭成員
的感情,這是一種使命。作為一個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任,既要愛幼,更要尊老,生活
的沉重使命使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問題三:文章最后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夸張了
呢?
參考——“我”背的是母親,妻子背的是兒子。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
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如今,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
背上前行,正是背負著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產生了一種深沉、莊嚴的感覺,這正是家庭生
活中、人類社會中承前啟后的T弋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在處理以上大問題時,有可能隨意地出現以下小問題:
①文章一開頭就開門見山,寫我們在田野散步,第二段筆頭T,卻寫母親本不愿出來,這
樣寫的作用是什么?(交代散步的原因。)
②母親為什么不愿出來?(老了,走遠了會累)為什么又出來了呢?(兒子勸她該出來走走)從中
可以看出兒子對母親怎樣?(兒子孝順關心母親)母親對兒子怎樣?(母親也很聽話)
母親聽話和兒子聽話有什么不同?(小時侯我聽話出于依賴和尊敬,母親聽話出于信任和尊
重。)
③"我決定委屈兒子"是不是我不在乎孩子的意見?
"我決定委屈兒子“并非不愛兒子。只是拿母親和兒子比較來看,母親年事已高,在世時日
已短,今后像這樣的“散步"很難說還有幾回了。"我"十分孝敬母親,想盡最大的努力滿足母
親的愿望,這種孝心是難能可貴的。
④最后,我打算怎么辦?(委屈兒子.)
為什么?(大路方便老人,為了照顧母親,我打算走大路。)
■■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隱含了一層什么意思?(母親年老體弱,我陪她的日子不多了)
最后走大路了嗎?為什么?(沒有母親改變了主意。走小路小孩子感興趣,母親愛孫子,想讓
孫子高興)
這反映了母親什么樣的情感?(對晚輩關心愛護,對孫子真心喜愛)
哪一個動作表現了母親的這種感情?(摸摸)
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二人背得吃力嗎?(不,因為母親兒子都很輕。)
⑤那么,為什么我們要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
是整個世界”呢?
(中年人肩負承前啟后的責任,母親和兒子是生命中最重的磋碼,在每位兒子眼中,母親便
是全部,在每位父親眼中,兒子同樣是生命中最重的)
⑥另:散步前,文章還有一段對初春的描寫。找出來,看看這段描寫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4段是對初春的描寫。新綠、嫩芽、咕咕的冬水,寫出春的氣息。在這樣的氣息中,使
人感覺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喚。正是因為感受到冬去春來,氣候轉暖,生機萌動,全家人才
一起出來散步。這是對全文的鋪墊。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調由深沉變得歡愉起來。)
設計理念:問題是思維的發動機,要引導學生細讀課文,必須既要教師用問題加以引導,又
要學生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所以這里雖然設計了一些框架性的問題,卻沒有具體的一步一
步的推進程式,因為過程不應該是完全被設計、被預料的。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5
知識與技能:
疏通全文,識記并積累"熬、霎、粼"等字詞,感知親情。
方法與過程:
掌握文中的寫作技法--如尸門見山、細節描寫等,并讓學生能理解和運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學生體驗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重整體感知、品味。
2、學以致用、課堂遷移。
[教學設想]
力圖以此文為例,教給學生學習此類美文的基本方法--感知內容、美點追蹤;而且,教學中
將以學生為主體,采取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等學習方法;教師只在適當之時作必要的點撥、
指導。
[教學平臺展示]
一、話題談說,導入新課。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遞給孩子,一只遞給老人;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遞給朝露,一只遞給晚霞;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遞給歷史,一只遞給未來;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遞給早春,一只遞給金秋;
你有過如此“愛的感動”嗎?請把你家里最令你心動的愛的鏡頭展示出來,與大家共享!(讓
學生自由談說,時間在2分鐘左右)
當然,如此之鏡頭,定然不勝枚舉--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家是愛的港灣,乍看平平淡淡的生
活,往往滿溢親情的濃漿,縱然是一次極平常的散步,也能讓人體會溫馨的親情。現在就讓我們
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相親相愛、和和美美……
二、聽讀課文,感知內容
(一)要求:
L注意朗讀的字音、停頓、抑揚頓挫,輕重緩意。
2、能就你對文章內容的額口,從你喜愛的或理解的角度給文章擬個副標題并簡述理由嗎?
(二)明確
1、字音認讀
熬ao粼lin霎sha咕gu
2、讓學生自由重擬標題,并讓學生點評。
如Q)親情(2)三代(3)溫馨的家庭(4)一家人
三、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1、點撥:美點尋蹤即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寫得最恰當、最生動形象的給人以強烈美感、給
人以有力感染,給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內容,以及文章自身語言、結構特色等方面的內容。
(可用句式:"文章.?????美,美在……"說話)
2、示范:文章的開頭美,美在“開門見山",T始就是"我們在田野上散步”這個詩意
的鏡頭。
3、學生討論、美點尋蹤
4、學生發言,加以明確
(以下舉一些學生發言的例子)
例1:你看,這里其實有一幅令人遐想的“全家福":一家人散步是多么輕松、多么愜意,
甚至可以說是多么浪漫、多么幸福;再有這初春的美景:那有濃有淡的大塊小塊的新綠,那樹上
逐漸顯密的嫩芽,那咕咕地起了水泡吟唱著春天即將來臨的冬水……一切構成了美麗而溫馨的圖
畫,可以說就不止是一個家庭的世界了嗎?
例2: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魚塘,你看......
例3: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4:美在那無言的細節;你看: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
……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這就是愛,這就是家庭。
四、學法實踐:感知內容、美點尋蹤
要求:速讀《三代》一文,試著實踐(1)重擬標題;(2)美點尋蹤
1、讓學生思考、自由討論。
2、讓學生自由發言,在發言中加以評點明確。
以下是一些同學的發言:
如:重①交叉路口
擬②家
標③感人的畫面
題④責任
⑤遲緩的背影
(注:發言時可讓學生稍加解釋重擬此標題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又如:美點尋蹤
你看,那感人的畫面真美-一位先生一手牽著一個剛會走路模樣的小男孩,一手拿著一個步
履蹣跚的年老中風病患者,三個腳步遲緩的背影……讓我覺得"家"的偉大的力量。
五、小結
同學們,剛才你們自由地談了家里最令你心動的鏡頭;又在課文的指引下,感受了兩家祖孫
三代那溫髻的親情以及對美點進行了尋蹤一其實,對十一般的美文,我們一般要這樣去學習:先
感知內容,再尋蹤美點,這也是我們學習美文的一般方法。望同學們今后能按此方法進行美文欣
賞學習。
六、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課后搜集一篇有關“親情"的文章,摘錄或記誦其中令你感動或心動的地方。
示例:這里是一位回家探望母親的大學的一段感人的話:
……我身在城市,心卻總是不由自主地飛回屬于掰口母親的田地里,飛回母親育我養我的那
兩間茅屋里,飛回母親刃曜弱的身旁……坐火車回來時,天還未亮,不顧路途的疲勞,心急火燎
地趕著山路,進入我祖居的村子。母親不在,茅屋的門鎖著,我盼目頓時流出來,那是酬辣的
淚,那是滾燙的心……
希望同學們今后養成搜集、摘錄或記誦的好習慣,習慣養成的話,一定對你們的寫作會大有
益處的。那時的你們,一定“文采飛揚"!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6
重點:
1.理解通過傳神有趣的細節,表現一家人互敬互愛、相處和睦的生活情趣的寫法。
2.通過朗讀,體會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和曉暢素雅的語言美,加強學到寸文字的感悟能力。
難點:
1:文中僅有的兩處景物描寫所提供的美妙背景。
2:對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輕聲讀《散步》。
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音的字,注音。(具體操作參照致法建議1)能把課文順暢地讀
下來之后,放聲朗讀。
二、請一位同學朗讀一遍課文。
大家從兩方面評議:
1.有沒有讀錯字音的情況。
2.有沒有讀破句子的情況。
三、分組討論:朗讀這篇課文時該怎樣把握語氣、語調?
說明:要邊討論,邊練習朗讀,邊評議。
1.明確本文朗誦的感情基調:歡愉而深沉
2.明確我的語氣、語調:
①我是個中年男子。
②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③散步中,處處表現了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3.完成討論之后,練習朗讀。每組推舉一位代表,在班上朗讀,大家評議。評議過程中,教
師指導學生注意把握語速、重音。
4.再請幾位同學朗讀課文,然后全班根據前面所明確的朗讀的方法進行評議,選出一名朗讀
最好的同學。
四、交流本文的心得。
下面題目供參考,可以選擇其中一兩個題目談。(可用幻燈演示題目)
1.這篇課文哪些描寫最令你感動?舉一兩處為例談談。(人物描寫、景物描寫等)
2.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整體感知)
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4.這篇課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整體感知)
5.你最喜歡課文中哪些語言?為什么?(對語言的品味)
說明:這些問題,不要求都回答,更不宜規定統一答案。學生只要能對其中一兩個問題有所
認識就可以了。注意讓學生發言時不要脫離課文。教師仍然需要注意自己導的地位,注意傾聽學
生發言,及時給予點撥和激勵評價。這項練習中1、2、4小題可在課堂討論的基礎上落實在作
業本上,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比較閱讀。
手段:以朗讀訓練為基本形式
設計思想: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同時,重視識字、寫字、
積累詞語的訓練.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7
L能正確、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課文中具有對稱美的句子及含義豐富的語句。
3、感受文本字里行間的濃濃親情與生活責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4、學習課文"以小見大"的寫法。
1、悟讀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2、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摯愛的樸文純真的親情。
1、在朗讀中發現美、品評美,逐步提高賞讀美文的能力。
2、理解"我”對生活的使命感。
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伴隨著輕悠的鋼琴曲《愛的協奏曲》(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背景音樂),在春
光爛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高興地散步(背景畫面)。
教師朗誦:詩歌《散步》(多媒體顯示)
"散步的時候/我走直路/兒子卻故意/把路走彎
我說/把路走直/就是捷徑
兒子說/把路走彎/路就延長"
請學生看畫面,回憶與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說說留在自己記憶深處的散步時的精彩瞬間.
(2—3名學生回答)
"今天,我們一起跟著莫懷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這個四口之家的濃濃的親情。”(板
書課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示范朗讀,學生用D感受:"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
(聽讀后,請幾位學生談談個人的感受)如幸福、溫馨、和諧、和美等。
2、學生有選擇地朗讀課文語句,教師指導。
試一試,將文中最能體現親情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你能讀出其中濃濃的親情嗎?
3、復述內容
請一二名學生以小男孩的身份來復述課文內容,其他學生點評。
4、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基本線索。(以小男孩的身份)
爸爸勸奶奶散步一全家人一塊散步一走大路與走小路的分歧一奶奶依從了"我"一在不好
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媽媽背起"我"。
三、探討質疑,感受親情
1、”在散步的時候,小男孩一家發生了什么事兒?"學生默讀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
合作探究問題。
(1)在解決分歧的過程中,誰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誰的權力最大?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來,
畫出來,讀一^讀,品一品。
(可以說每個人都做得好,因為爸爸孝順奶奶,奶奶慈愛親切,媽媽溫柔賢惠,“我"聰明
乖巧。)
("我"家成員之間不存在權力的大小,“我"聽爸爸的,爸爸聽奶奶的,奶奶聽"我"的,
媽媽聽爸爸的,大家之間好像構成了一個循環的關系鏈,那是因為有親情一互親互愛。)
"那么究竟聽誰的呢?"一由"愛"決定,這個"愛",對晚輩來說,是"尊老";對長輩
來說,是"愛幼"。
(2)在面對分歧時,爸爸為什么"一霎時""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爸爸是家庭的頂梁柱,現在"我"與奶奶發生了“歧路之爭’,大家都聽爸爸的,處理好
了,全家高高興興,處理不好,別別扭扭,還會影響家庭的和諧,所以爸爸會"一霎時""感到
了責任的重大"。)
(3)文中說"我決定委屈兒子",是不是爸爸不在乎"我"的意見?
("我決定委屈兒子”并非表明爸爸不愛兒子,只是拿奶奶和"我”比較來看,奶奶年事已
高。可見,爸爸十分孝敬奶奶,想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奶奶的愿望,這種孝心是難能可貴的。)
(4)展開想像,體驗感受一下,假如爸爸毫不猶豫地依從了"我"走小路,那么,奶奶會怎
樣想?
(5)第七段描寫奶奶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它寫出了春的氣息,是春天在召喚我們,生命在呼喚我們,表明了“我”走小路的原因。)
2、學生集體朗讀第八段,思考:作者為什么把“我”背母親,妻背兒子描寫得那么鄭重其
事呢?文章最后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夸張了呢?
(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刃走得/如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
經不起摔跌的,非穩當不可。它實際含蓄地寫出了在一個家庭中我們父母的責任,他們特有的心
理感受,既要贍養老T弋,又要撫養下T弋,起著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一個"世界",很有象
征和比喻意義,突出了我們父母那種深沉、莊嚴的感覺,生活的使命感,表現了一家的和諧.-
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3、教師小結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
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后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這種"尊老
愛幼”的傳統倫理道德就會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播放公益廣告視頻《媽媽洗腳》):一位年輕的母親端著一盆熱水去為年邁的婆婆洗腳,年
幼的兒子看在眼里,也端來一盆水,說:"媽媽,我也為您洗腳......"
四、品賞語言,學習寫法
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精彩優美的語言?為什么?(學生分小組學習、自由討論,教師從旁指導)
(教師特別提示)課文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找出來,讀一讀,體會它的對稱美。
(多媒體顯示)學生齊讀:
有的濃,有的淡。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帥生共同品賞"她現在很聽我的詁,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詁一樣"。
2、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兒,作者卻能反映出一個重大的主題,這樣的寫法就是“以小見大"。
你能找出文中有預示性的句子嗎?
(學生交流、回答)
"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
個世界。"
(教師闡釋)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選擇道路時有了分歧,也沒有什么可奇怪
的。可作者卻有一雙慧眼,從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諧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
老愛幼的中華美德,文中處處流露著濃濃的.親情它是一幅溫磬的親情圖,是一首歡快的親情曲,
是一篇美妙的親情詩。
3、為了反映這樣一個主題,用"散步"為題好不好?你還可以用其他的題目嗎?
學生交流、討論,相互評判,鼓勵創意。如責任、深沉的愛、和美的一家等。
教師小結:
同一篇文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擬定標題。只要標題符合文章內容,都是值得肯定的。不
過,本文用"散步”作標題很好,一是樸實,二是題目不太大,三是不過于直白地點明中心。
五、聯系實際,提升親情
1、生活中親情的體現,不是轟轟烈烈、驚天憾地,而是點點滴滴,如春雨般悄悄滋潤著我
們的生命。請大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發生在自家的充滿親情的故事(某個細節)。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交談。
2、假如有這樣的分歧也同樣出現在你的家里,想一想,你該怎么辦?
吃完晚飯,全家人聚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想看戲glJ,父親想看新聞,母親想看連續劇,
而你想看動畫片,此時,如果遙控器掌握在你的手中,而全家人都聽你的。
六、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播放背景歌曲《人間第一情》)
1、教師總結
世間有愛,家中有情。親情是人間第一情。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成為避風的港灣;家,
因為有了濃濃的情而成為幸福的搖籃。今天,我們一起用心靈陪同莫懷戚先生一家三代做了一次
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散步,他們一家使我們懂得了,一個和諧與溫馨的家庭,需要每一個家
庭成員共同用爰心來營造,當彼此的利益和愿望發生沖突時,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和體諒,學會忍
讓和寬容,要有一種保護幼小,善待老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多媒體顯示)一幅對聯: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
下聯:祖孫三代風雨牽手相依偎
橫批:互親互愛
2、課夕M乍業(任選2~3題)侈媒體顯示)
Q)比較閱讀
A、本文與《羚羊木雕》有相似性,又有區別,試比較閱讀。
B、讀《三代》這篇短文,與課文匕徽,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
(2)美文推薦:《牽著母親過馬路》
(3)搜集20xx年全國道德模范"孝老愛親模范"人物事跡材料。
(5)請以“感恩父母"為主題,擬寫一段60字以內的溫馨語句,通過手機短信發送給你的父
母。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三、課前準備。
L學生: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
題。
2、教師:
(1)準備課前說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
(2)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內容。
(1)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2)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一親情。其
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一直都沐浴著親情。
哪位同學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
學生舉例回答,教帥予以肯定。
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
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
《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出示學習目標并板書課題。)
(二)感知課文內容。
1、檢有生字詞.
2、教師可配樂范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有感情。
4、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2)在散步過程當中發生了什么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三)教師導學。
"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
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四)教師小結。
文中描繪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為紐帶組建起來的。散步過程當
中所發生的事,只要意思對即可,給予肯定。用文中一個詞來概括“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工程鋼筋施工合同
- 房地產居間中介服務合同
- 車綠本抵押貸款合同
-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我們崇尚公平課件-4
- 除塵布袋供貨合同范本
- 沼氣服務合同范本
- 2025教師資格考試高中地理標準預測試卷答案及解析6-10
- 口腔合作合同范本
- 解除賣買合同范本
- 鐵路管理紅線培訓課件
- 簡約喜慶元宵節介紹模板 教學課件
- 西藏林芝嘉園小區項目可研(可研發)
- 喪假證明模板
- summary-writing-概要寫作-優質課件
- 按期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承諾書
- T∕CIC 049-2021 水泥窯用固體替代燃料
-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單元導讀》教學設計
- 第五章 學校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課堂教學
- 大會—冠脈微循環障礙
- 《辦公自動化》教學教案
- 動物檢疫學講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