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第二中學高一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1頁
2019-2020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第二中學高一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2頁
2019-2020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第二中學高一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3頁
2019-2020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第二中學高一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4頁
2019-2020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第二中學高一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第二中學2019-2020學年高一政治下學期期中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7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根據西周禮制,在家族范圍內,人人皆要親其親,長其長,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人人都應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不能以上凌下,以疏壓親。這里的“禮”()。①是人們社會生活實踐的產物②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③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④對人們價值觀的形成起決定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中國書法的構成上有許多符合道德要求的因素和原理,其形體結構有著豐富的美感和耐人尋味的情趣,可以發現蘊含其中的德育因素,體現其厚重的中華傳統思想。美國人費正清、賴肖爾在他們的《中國:傳統與變革》一書中贊嘆:“中國書法在東亞乃至世界都是一種偉大的藝術!”下列對中國書法理解正確的是()。A.可以透視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修養B.作為凝固的藝術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C.是世界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D.對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3.在古代,“文化”指“文治教化”,用一整套的禮樂典章制度和人文學說去教化人、改變人,從而達到社會治理之目的,即所謂“文治”。這體現了()。①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教育和培養人②文化可以離開物質形態而獨立存在③人的文化素養是接受文化教育而培養出來的④文化主要是指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近期,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熱播,電影中的哪吒等卡通人物形象受到網友追捧。在網上電商平臺上,有不少商家售賣關于影片的周邊產品,在T恤衫、手機殼、抱枕上印有電影中的哪吒形象,售價幾十到一百多不等。這說明()。A.文化是經濟的派生物B.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D.文化是人民社會實踐產物5.韶山是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是聞名遐邇的紅色圣地。改革開放以來,韶山人民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傳統、利用紅色資源,用雙手寫下紅色圣地從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發展為富裕繁榮新城市的巨變。材料體現的文化生活知識正確的是()。A.文化決定經濟,文化發展帶來經濟發展B.文化反作用于經濟,給予經濟重大影響C.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D.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韶山紅色文化的繁榮6.老者逝去,一曲《秦雪蓮吊孝》吹得你梨花帶雨,添一份孝道;新人盈門,一首《抬花轎》聽得你神清氣爽,增一份喜氣。這告訴我們()。①文化現象無處不在②文化能悄然地影響人的身心③特定的文化應與特定的環境相適應④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孟子小時家住在墓地旁,因而與同伴經常學祭祀。孟母于是把家搬到街市住,于是孟子又學商人做起買賣來。后來孟母又搬到學堂邊,于是孟子又學起了讀書人的樣子。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持久深遠的 B.文化對人的影響是積極向上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有階段性的 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8.近日,《我愛你,中國》《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和我的祖國》等優秀歌曲書目通過電視臺、互聯網、新媒體移動端、公交地鐵電視等平臺播放,唱出了中華兒女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澎湃熱情,有力激蕩了百姓的愛國情懷,這表明()。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②人們對先進文化的接受是積極主動的③優秀文化作品具有獨特的感染力和感召力④大眾傳媒是現階段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某校通過“學習十九大報告”“記錄身邊好人”等一系列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堅定人生理想信念,努力成為勇于擔當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①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有益于健全人格的塑造③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④對人的健康成長起決定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有關部門積極作為,將中華文化傳承與重大節慶相結合,抓住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契機,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以人倫情義熔鑄新節俗,獲百姓稱贊。之所以要將中華文化傳承與重大節慶日相結合,是基于()。①民族節日具有展示民族文化的功能②精神活動與物質活動相互不可分離③文化融合的過程就是文化創新的過程④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曾侯乙編鐘體現的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結構力學、冶金鑄造、雕塑等方面,都給人以震撼。它不可辯駁地表明,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樂器已經有了七聲音階,能夠旋宮轉調,有良好的音樂表現性能。也正是有了曾侯乙編鐘,中國先秦樂鐘的“一鐘雙音”才被世人普遍認可。這表明文化遺產()。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對研究人類文明具有重要意義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④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本國掀起了觀看熱潮,也受到世界各國觀眾的如潮好評,父女之間的愛和對摔跤的執著感動著每一個觀眾。由此可見()。A.文化既是民族,也是世界的B.印度文化的對外滲透力增強C.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差異性D.印度文化要優越于中國文化13.故宮“特展”,萬人爭睹,即便是幸運的觀眾,也需要排隊5個小時,才能看上匆匆5分鐘。而電視紀錄片《國家寶藏》為觀眾將看不到的故事細細還原,一下子讓國寶“活”了起來、“近”了起來。這給我們的啟示是()。①要以大眾傳媒取代舊的傳媒②要看到科技是文化創新的源泉③要積極推動文化傳播方式創新④要認識到科技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高中自2008年起開設中文課程,目前選修人數已拓展至11個班。2019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該校學生,勉勵他們為增進中美人民友誼作出貢獻。此前,該校學生用中文寫信給習近平,表示他們喜愛中國的語言文字、音樂和美食,希望有機會來中國參觀訪問。這說明()。①中華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②中華文化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③教育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④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為政貴在行”的思想,今天仍顯現于我們改進黨的工作作風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在全黨上下興起了“少說空話、多干實事”的蔚然新風。這表明()。A.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B.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C.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能夠因時而變D.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大于消極作用16.結婚彩禮是我國古代相沿至今的一種民間習俗。然而,近年來受奢侈攀比之風的影響,農村結婚彩禮習俗日漸變味。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到,要對“天價彩禮”不良社會風氣進了治理。對此,以下理解正確的是()。①傳統習俗具有繼承性,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②傳統習俗若一成不變,會起阻礙社會進步的消極作用③傳統文化若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必須“移風易俗”④需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近年來,從教育部提出“書法進課堂”,到編纂“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從語文教材中加大融入傳統文化教育比例,到各種以傳統文化建設鄉村的實踐,國家越來越重視追尋中華文化血脈。這旨在()。①提高國民文化素質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③變革文化傳播途徑④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2019年8月10日,主題為“傳承創新、融合賦能、共建共享”的首屆全國中醫藥互聯網大會在昆明舉行,大會設“互聯網+中醫醫療創新發展”“互聯網+中醫傳承教育”“互聯網+中藥傳播品牌建設”等多個論壇,來自全國的500余名專家學者圍繞互聯網技術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進行深入探討。舉辦該活動的文化意義在于()。①創新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基本理念②為傳統中醫藥文化注入時代內涵③推動傳統中醫藥文化傳播形式創新④增強中醫藥文化認同,實現中西醫融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陳家溝太極拳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而創編,新拳法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后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和式、吳式、孫式等多家流派。由此可見()。①文化在繼承中發展②文化在發展中繼承③博采眾長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④優秀傳統思想為太極拳衍變提供源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保護文物離不開專業知識,更要有敬畏之心。基于發展的建設性破壞和出于好心的破壞性修復,都與文物保護背道而馳。對文物筋骨的傷害,對文物氣質的荼毒,后果是一樣的。這表明()。①文物作為文化的載體,蘊含著獨特的文化氣質②文物修復應保持原貌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③文化需要發展,只有開發才能讓文物“活”起來④文化具有自身傳承性,越“舊”的文化越有價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2019年8月以來,滬劇《敦煌女兒》在全國多個城市巡演,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轟動,作為近年來“上海出品”舞臺力作,滬劇《敦煌女兒》歷時8年創作、數易其稿,期間主創團隊更曾6次奔赴敦煌“深入扎根”,才在舞臺上呈現出敦煌之神韻、莫高窟人之精神。該劇的成功對文藝創作的啟示是()。①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②要滿足人民群眾的各種文化期待③要深入基層,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養分④要提升人民群眾的文藝鑒賞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一針一線中,繡出了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高樓林立的陸家嘴,還有梵高的《星空》、米勒的《牧羊女》……以西洋繪畫和攝影作品為藍本,通過多種針法、技法表現,將中國刺繡藝術與西方美術有機融合,形成了上海絨繡這一獨特繡藝。上海絨繡技藝的形成表明①中西文化同根同源,二者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②推出融合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離不開文明互鑒③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④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實現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魯迅的《狂人日記》名字來自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說,但揭示的是中國人的靈魂;英國拜倫的《曼弗雷德》,雖有德國文學家歌德《浮士德》的影子,但作品中洋溢著英國精神,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文化在交流中傳播②文化創新應博采眾長③文化競爭并不排斥文化合作④各國文化在借鑒和融合中走向同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詩經·小雅·鶴鳴》記載:“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可以借助外力來提高自己的見識,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文化生活》依據是()。①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②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是文化創新的根基③文化交流、借鑒和融合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④發展文化要克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錯誤傾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求生欲”、“安排”、“涼涼”……一個年度的熱詞,是一個年度的縮影。正是記錄與傳播尋常瑣事的樸素發愿,使上古先民結繩記事,催化了文字誕生。而今天,熱衷于網上沖浪的社會人,每日每刻都在輸出生動多彩的語言智慧,將古老的中文解構、翻新和改造。材料旨在說明A.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漢字文化創新B.體現時代精神是漢字文化創新重要追求C.漢字記錄了歷史軌跡、使得人類文明得以傳承D.網絡傳媒在漢字文化創造性轉化中起決定性作用26.意境是中國古代詩歌最重要的審美特征,是我們祖先首創的一個十分豐富的美學范疇。王國維說,“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從我國古代詩歌的意境中,我們可以()。①透視中國古詩歌作者的精神世界②領略中華文化無可比擬的優越性③體味古代文學鮮明而獨特的風格④看到中國古詩歌兼收并蓄的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我國秦代建造的靈渠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譽。靈渠水位高出湘江,但其建造者利用“陡門”閘水,通鏵嘴、大小天平石堤、南渠、北渠和秦堤等工程,使原屬殊途的湘漓二水連通一氣。這佐證了()。①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②我國古代水利技術是人們智慧的體現③我國古代水利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懷④我國古代水利技術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8.安徽省戲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有20個本土劇種。其中,流行安慶一帶的黃梅戲,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委婉流暢,長于抒情,被譽為“中國的鄉村音樂”。流傳青陽、貴池一帶的徽劇,唱腔高亢激越,擅長舞劇,被視為京劇的前身。它們對研究我國古代戲曲、文化、風土人情等都有一定的價值。這體現安徽戲曲文化()。①具有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點②具有求同存異,兼收并蓄的特點③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中華民族的驕傲④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的特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9.韓劇制作精良、美劇邏輯嚴謹,這些外國劇吸引著國內觀眾的眼球,也不斷促使著國劇的轉型創新。國內影視業應學習其他國家優秀作品的長處,提高制作水準以實現國內開花國外更勝的局面。這表明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需要()A.以開放的襟懷接收一切外來文化 B.保持民族特色,以我為主、為我所用C.以平等的態度尊重一切外來文化 D.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30.讓文字走出古籍,隨創意進入生活,美化世界,是中國優秀的文化基因與現代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傳承方式,也是博物館發揮社會教育職能的有效舉措。下列關于文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①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②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③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規模較大存留之豐④它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1.我國的文化典籍之浩瀚,世所罕見。遺憾的是,面對如此豐厚的優秀文化資源,我們基本上還是用“小生產”的方式從事大型富礦的“開采”。為此,我國高度重視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這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中華民族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②優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護傳統文化④文化典籍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法國巴黎圣母院發生的火災,為文物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2019年4月16日,國家文物局通報了近期文物火災事故情況,要求各地切實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堅決避免文物火災事故發生。之所以重視文物安全,是因為①文物作為歷史的物質遺存,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的重要見證②文物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③重視文物安全有利于展現文化的多樣性④重視文物安全根本上在于發掘其經濟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3.祠堂是古村落的重要組成部分,祠堂里的祖訓、族規是古村落的靈魂。幾乎每個古村落祠堂里的祖訓、族規中都包含“勤學耀祖”“節約”“睦鄰”等對族人的要求,甚至有的族規中都具體規定到使用的器物,如:筷子擺放要直、要齊、要和等,這些祖訓、族規教化著民眾,影響深遠。由此可見①傳統文化在維系社會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②要認同其它民族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③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一脈相承④對祖訓、族規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發展的基礎上繼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34.2019年7月,在大連夏季達沃斯年會期間,中國作為主辦方集中展示了中國書法、剪紙、面人等傳統文化項目,同時舉辦中醫、京劇、茶藝等中國傳統文化項目的體驗,讓國外嘉賓真切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引起積極反響。這表明①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推動中華文化發展②中國傳統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繼承和回歸傳統,促進文化的傳承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獨特魅力和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5.在歷史上,中醫藥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中醫藥在現實生活中仍是我們解除病痛的一個重要選擇。對中醫藥科學的尊重,就是對我們民族歷史文化的尊重。之所以要尊重中醫藥文化,是因為①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粹之一②尊重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③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④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30分)3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3月,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習近平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作用與影響的有關知識,說明“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的原因。3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成舞劇,不生硬、不尷尬的太少了,《醒·獅》做到了雅俗共賞,做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情懷完美結合。”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國際舞蹈季于2019年6月25日啟幕,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同根同源歷史底蘊的舞劇《醒·獅》作為開場舞蹈再次贏得了觀眾的認可。《醒·獅》是我國第一部以國家級“非遺”項目廣東醒獅為主題的大型民族舞劇,2018年公演以來,好評如潮的《醒·獅》已成為新時代傳承嶺南文化、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名片。隨著《醒·獅》公演場次和觀眾好評的疊加,傳統非遺項目醒獅也再次煥發新的生機。“醒獅文化生生不息,醒獅氣脈代代承傳。我們一直想做醒獅題材的舞劇,但直到2013年在一次采風調研中才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明確了以醒獅表現民族覺醒的核心主題。”廣州歌舞劇院院長、總導演史前進表示,如何將傳統非遺的魅力通過舞臺劇的形式表現出來是舞劇編創的難點所在,為此他們花了不少心思。南獅、南拳、蔡李佛拳、大頭佛、英歌舞、嶺南曲風、廣東獅鼓、木魚說唱……《醒·獅》中的舞蹈設計幾乎都能找到其文化“出處”。此外,該劇還將民族舞蹈與廣東獅舞相融合,將南拳馬步和廣東醒獅特有的騰、挪、閃、撲、回旋、飛躍等技巧融入舞蹈語言,大開大合、剛柔相濟,炫酷的觀感體驗無不體現著編創人員的智慧。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創新知識,說明舞劇《醒·獅》的成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啟示。38.馮洪錢是一名基層獸醫工作者。1959年,當地民間老獸醫用一味草藥治好了20多頭病豬,這使年輕的馮洪錢深受震撼。他立志傳承發展傳統獸醫藥事業,編撰《民間獸醫本草》,滿足社會的需要。他訪問過數百個獸醫站,拜訪了成百上千位老獸醫、老藥農,廣泛收集民間處方,查閱古醫書、古農書、地方志,追蹤國外最新科技成果,創辦中草藥百草園、中草藥制藥廠,與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寶素等10多種中草藥制劑,治愈了數以萬計的疫病牲畜。經過千辛萬苦,歷時半個世紀,馮洪錢終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間獸醫本草》,共計638萬字,插如圖幅。書中收錄3505種中草藥,附方40000多則。《民間獸醫本草》“匯古今獸醫本草之大成,集民間獸醫經驗之精華”,馮洪錢被譽為“當代的李時珍”,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創新的知識,說明馮洪錢是如何在獸醫中草藥領域取得重大創新成果的。政治試題答案1、【答案】B【詳解】①③:西周禮制規定,在家族范圍內人人都應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不能以上凌下,以疏壓親。這里的“禮”是人們社會生活實踐的產物,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①③正確。②:“禮”的內涵中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其作用具有兩面性,排除②。④:“決定作用”的表述過于夸大了“禮”的作用,排除④。故本題選B。2.【答案】A【詳解】A:中國書法的構成上有許多符合道德要求的因素和原理,其形體結構有著豐富的美感和耐人尋味的情趣,可以發現蘊含其中的德育因素,體現其厚重的中華傳統思想,這意味著通過中國書法可以透視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修養,A項符合題意。B:傳統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而題目中表述的是中國書法,排除B。C:中國書法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C錯誤。D:優秀文化對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題目中沒有涉及到該知識點,排除D。故本題選A。3.【答案】A【詳解】①③:在我國古代,所謂“文化”是指用一整套的禮樂典章制度和人文學說去教化人、改變人,從而達到社會治理之目的,即所謂“文治”。這體現了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教育和培養人,人的文化素養是接受文化教育而培養出來的,①③正確。②:文化離不開一定的物質載體,不能獨立存在,排除②。④:文化包括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和非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④表述錯誤。故本題選A。4.【答案】B【詳解】A: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是對經濟、政治的反映,文化不是經濟的派生物,A錯誤。B:在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熱播后,哪吒等卡通人物形象受到網友追捧。在電商平臺上,有不少商家售賣印有哪吒等卡通人物的產品,這說明了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B正確。CD:這兩項表述均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排除C、D。故本題選B。5.【答案】B【詳解】A: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而且,文化有優秀與糟粕之分,只有優秀的文化才能對經濟的發展起促進作用,該選項表述錯誤,排除A。B:改革開放以來,韶山人民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傳統、利用紅色資源,使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發展為富裕繁榮新城市,這意味著文化反作用于經濟,給予經濟重大影響,B正確。C:該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排除C。D:材料未體現經濟發展對文化的影響,排除D。故本題選B。6.【答案】C【詳解】①④:材料未體現文化現象無處不在,也沒有體現文化對人的思維方式的影響,排除①④。②③:題目中,老者逝去,一曲《秦雪蓮吊孝》吹得你梨花帶雨,添一份孝道;新人盈門,一首《抬花轎》聽得你神清氣爽,增一份喜氣,這說明了特定的文化應與特定的環境相適應,文化能悄然地影響人的身心,②③正確。故本題選C。7.【答案】D【詳解】A不合題意,D符合題意,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不能說明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持久深遠的;B說法錯誤,只有優秀文化對人的影響是積極向上;C不合題意,材料不涉及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有階段性的。故選:D。8.【答案】B【詳解】①③:優秀歌曲書目通過電視臺、互聯網等平臺播出,唱出了中華兒女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澎湃熱情,有力激蕩了百姓的愛國情懷,這表明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優秀文化作品具有獨特的感染力和感召力,①③正確。②:人們對先進文化的接受并非都是積極主動的,排除②。④: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排除④。故本題選B。9.【答案】A【詳解】①②:該校通過一系列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堅定人生理想信念,努力使他們成為合格的接班人,可見,通過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有益于健全人格的塑造,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①②正確。③: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核心,排除③。④:“決定作用”表述錯誤,排除④。故本題選A。10.【答案】B【詳解】①④:我國抓住春節、元宵節等契機,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以人倫情義熔鑄新節俗,獲百姓稱贊。之所以要將中華文化傳承與重大節慶日相結合,是基于民族節日具有展示民族文化的功能,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動,①④正確。②: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但物質活動可以離開精神活動,排除②。③:文化融合不一定伴隨著文化創新,該選項表述錯誤,排除③。故本題選B。11.【答案】C【詳解】①: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排除①。②④:通過文化遺產我們能夠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根據題目的表述可以得知,文化遺產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②④正確。③: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排除③。故本題選C。12.【答案】A【詳解】A: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本國掀起了觀看熱潮,也受到世界各國觀眾的如潮好評,這表明了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A項符合題意。B:題目中沒有涉及到文化滲透的相關知識,B排除。C:題目中表述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而不是強調個性,排除C。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一律平等,D錯誤。故本題選A。13.【答案】D【詳解】①:不能用大眾傳媒取代舊傳媒,各種傳媒都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①錯誤。②: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排除②。③④:電視紀錄片《國家寶藏》為觀眾將看不到的故事細細還原,一下子讓國寶“活”了起來、“近”了起來,這啟示我們要認識到科技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要積極推動文化傳播方式創新,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14.【答案】D【詳解】①:該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題目中沒有涉及到中華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的相關知識,排除①。②: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高中自2008年起開設中文課程,目前選修人數已拓展至11個班,這意味著中華文化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②正確。③: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途徑,③錯誤。④:美國該高中學生用中文寫信給習近平,表示他們喜愛中國的語言文字、音樂和美食,希望有機會來中國參觀訪問,而后,習近平主席復信該校學生,勉勵他們為增進中美人民友誼作出貢獻,這表明了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④正確。故本題選D15.【答案】B【詳解】A:題目中沒有體現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A排除。B:我國傳統文化中有“為政貴在行”的思想,今天仍顯現于我們改進黨的工作作風中,這充分體現出了我國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特點,B正確。C: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能夠因時而變,C錯誤。D:傳統文化如果能夠順應時代的變化,做到與時俱進,那就會對社會起積極作用,如果傳統文化一成不變,則會社會的發展起消極作用,不能說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大于消極作用,D排除。故本題選B。16.【答案】B【詳解】①:結婚彩禮是我國古代相沿至今的一種民間習俗,說明傳統習俗具有繼承性,①符合題意。②:傳統習俗若一成不變,未必一定會對社會的發展起消極作用,②排除。③:近年來受奢侈攀比之風的影響,農村結婚彩禮習俗日漸變味,這說明了天價彩禮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必須“移風易俗”,③符合題意。④:該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排除④。故本題選B。17.【答案】A【詳解】①②:從教育部提出“書法進課堂”,到編纂“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從語文教材中加大融入傳統文化教育比例,到各種以傳統文化建設鄉村的實踐,國家越來越重視追尋中華文化血脈。這旨在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①②正確。③:文化傳播的途徑沒有改變,題目中沒有涉及到該知識點,③排除。④:題目中沒有涉及到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④排除。故本題選A。18.【答案】C【詳解】①:材料中沒有強調創新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基本理念,①排除。②③:在該次大會上,設“互聯網+中醫醫療創新發展”“互聯網+中藥傳播品牌建設”等多個論壇,眾多的專家學者圍繞互聯網技術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進行深入探討,舉辦該活動有利于為傳統中醫藥文化注入時代內涵,推動傳統中醫藥文化傳播形式創新,②③正確。④:認同的是本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該選項表述不當,排除④。故本題選C。19.【答案】A【詳解】①②:陳家溝太極拳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而成,而后,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后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等多家流派,這說明了文化在繼承中發展,文化在發展中繼承,①②正確。③: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排除③。④: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排除④。故本題選A。20.【答案】A【詳解】①:保護文物離不開專業知識,更要有敬畏之心,這是基于文物作為文化的載體,蘊含著獨特的文化氣質,①正確。②:對文物筋骨的傷害,對文物氣質的荼毒,后果是一樣的。這表明文物修復應保持原貌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②正確。③:只有開發才能讓文物“活”起來的表述錯誤,排除③。④:越“舊”的文化不一定越有價值,排除④。故本題選A。21.【答案】B【詳解】①③:滬劇《敦煌女兒》在創作期間,主創團隊曾6次奔赴敦煌“深入扎根”,才在舞臺上呈現出敦煌之神韻、莫高窟人之精神。該劇的成功對文藝創作的啟示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深入基層,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養分,①③正確。②:“各種文化期待”表述不妥,排除②。④:該選項不屬于對文藝創作的啟示,排除④。故本題選B。22.【答案】C【詳解】②③:以西洋繪畫和攝影作品為藍本,通過多種針法、技法表現,將中國刺繡藝術與西方美術有機融合,形成了上海絨繡這一獨特繡藝。上海絨繡技藝的形成表明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②③符合題意。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西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但不同根同源,①錯誤。④:立足于社會實踐是實現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④錯誤。故本題選C。23.【答案】A【詳解】①②:魯迅的《狂人日記》名字來自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說,但揭示的是中國人的靈魂;英國拜倫的《曼弗雷德》,雖有德國文學家歌德《浮士德》的影子,但作品中洋溢著英國精神,這表明了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啟示我們文化創新應博采眾長,①②正確。③:材料未反映文化競爭,該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排除③。④:“走向同一”表述錯誤,排除④故本題選A。24.【答案】D【詳解】①:該選項夸大了文化多樣性的作用,排除①。②: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是文化創新的根基,排除②。③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指可以借助外力來提高自己的見識,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其文化生活依據在于文化交流、借鑒和融合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發展文化要克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錯誤傾向,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25.【答案】B【詳解】A:該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排除A。B:正是記錄與傳播尋常瑣事的樸素發愿,使上古先民結繩記事,催化了文字誕生。而今天,熱衷于網上沖浪的社會人,每日每刻都在輸出生動多彩的語言智慧,將古老的中文解構、翻新和改造,體現出時代精神是漢字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B符合題意。C:文字記錄了歷史軌跡,使得人類文明得以傳承,C錯誤。D:網絡傳媒在漢字文化創造性轉化中起重要的作用,而不是決定性作用,排除D。故本題選B。26.【答案】B【詳解】①③:意境是中國古代詩人們首創的美學范疇,體現了古代文學鮮明而獨特的風格,也能從中透視創作者的精神世界,①③符合題意。②:世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②錯誤。④:材料中的表述不體現中國詩歌兼收并蓄的特點,排除④。故本題選B。27.【答案】A【詳解】①②:題目中,秦代建造者在建設靈渠時,利用南渠、北渠和秦堤等工程,使原屬殊途的湘漓二水連通一氣。這佐證了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我國古代水利技術是人們智慧的體現,①②正確。③④:這兩項說法在材料中沒有得到體現,排除③④。故本題選A。28.【答案】A【詳解】①③:安徽省戲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黃梅戲在安慶一帶比較流行,徽劇在青陽、貴池一帶比較流行,它們對研究我國古代戲曲、文化、風土人情等都有一定的價值。這體現安徽戲曲文化具有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點,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中華民族的驕傲,①③正確。②: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而題目中沒有體現該知識點,排除②。④:該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排除④。故本題選A。29.【答案】D【詳解】A:以開放的襟懷吸收外國優秀文化成果,但不是接受一切外來文化。A錯誤。B:材料反映要學習其他國家優秀作品的長處,沒有強調保持民族特色。B不選。C:對外來文化要具體分析,尊重外來優秀文化,抵制外來腐朽文化。C錯誤。D:材料反映要學習其他國家優秀作品的長處,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促進國劇轉型升級。D正確。故本題選D。30.【答案】C【詳解】①: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故①不選。③: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規模較大存留之豐,故③不選。②④: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它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故②④正確。故本題選C。31.【答案】B【詳解】①③:我國高度重視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這是因為它是中華民族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護傳統文化,故①③正確。②:文化典籍需要通過實踐才能轉化為物質力量,故②說法錯誤。④:文化遺產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32.【答案】B【詳解】①③:我國之所以重視文物安全,是因為文物作為歷史的物質遺存,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的重要見證,重視文物安全有利于展現文化的多樣性,①③符合題意。②: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②說法錯誤。④:重視文物安全根本上在于保護其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而不是發掘其經濟價值,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33.【答案】B【詳解】祠堂是古村落的重要組成部分,祠堂里的祖訓、族規是古村落的靈魂。這些祖訓、族規教化民眾,影響深遠。這表明傳統文化在維系社會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一脈相承,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認同的是本民族的文化,理解其它民族文化,②錯誤;應是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④顛倒了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說法錯誤。故本題答案選B。34.【答案】C【詳解】②④:中國傳統文化屬于中華民族,具有民族性,引起積極反響,體現了文化的世界性,表明中國傳統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說法正確;“中國主辦方集中展示中國書法、剪紙、糖人、面人等傳統文化項目,同時舉辦中醫、京劇、茶藝等中國傳統文化項目的體驗”“引起積極反響”,表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獨特魅力和價值,④說法正確。①:材料未涉及“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①排除。③:“回歸傳統”說法錯誤,排除③。故本題選C。35.【答案】B【詳解】①③:中醫藥文化是民族之魂寶,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①③符合題意。②:材料不涉及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且該選項與尊重中醫藥文化之間不構成因果關系,排除②。④: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④將中醫藥文化等同于民族文化,觀點錯誤,排除④。故本題選B。二、非選擇題36.【答案】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開好思政課,能夠引導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②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開好思政課,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夠有效抵御文化霸權主義,維護國家安全。③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開好思政課,能夠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良好的文化環境。④文化塑造人。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能夠厚植青少年的愛國情懷,激發青少年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分析】本題以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對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詳解】本題屬于原因類主觀分析試題。答題的知識范圍限定為文化的作用與影響的有關知識。材料中,開好思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