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護理醫(yī)學培訓 獻血科普知識講座課件_第1頁
醫(yī)療護理醫(yī)學培訓 獻血科普知識講座課件_第2頁
醫(yī)療護理醫(yī)學培訓 獻血科普知識講座課件_第3頁
醫(yī)療護理醫(yī)學培訓 獻血科普知識講座課件_第4頁
醫(yī)療護理醫(yī)學培訓 獻血科普知識講座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獻血科普知識講座獻血科普知識講座一、血液生理知識二、血型知識三、獻血的意義四、獻血與健康五、獻血程序六、獻血注意事項七、獻血反應預防與處理八、獻血相關(guān)政策血液的重要作用血液可以說是生命的載體,沒有血液在體內(nèi)的循環(huán),新陳代謝就不能進行,輸送血液的心臟停止跳動,生命也就終結(jié)了。失血過多,生命垂危,就要輸血,把血補足。人生了病,一般都要驗血,因為血液中可以查出病變的信息。血細胞生成圖譜血液生理知識血液的生成造血干細胞黃骨髓紅骨髓

5%參與造血活動95%休眠狀態(tài)

血液生理知識血液的組成血液

血漿55%血細胞45%水蛋白質(zhì)無機鹽其他有機物質(zh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血液生理知識血液成分的主要作用紅細胞:O2CO2白細胞:抵御細菌、病毒和其他異物侵襲血液血漿:營養(yǎng),運輸,參與免疫,參與凝血和抗凝血

血細胞

血小板:止血血液生理知識為什么是血型?血型是人類的一種遺傳標記。人們把血液中的紅細胞分成各種類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血型。1901年發(fā)現(xiàn)A、B、O血型。

我國漢族人口總的血型比例順序為:

O(34.11%)﹥B(28.98%)﹥A(28.29%)﹥AB(8.69%)。血型知識人有幾種血型?目前發(fā)現(xiàn)的人類血型系統(tǒng)有ABO、RH、MN、P等二十多個血型系統(tǒng)。與我們關(guān)系最大的是ABO和RH血型系統(tǒng)。理論上除同卵雙胎外沒有兩個人的血型相同。血型知識父母血型與子女血型有什么關(guān)系?血型知識父母血型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子女不可能有的血型O+OOA、B、ABA+OA、OB、ABA+AA、OB、ABB+OB、OA、ABB+BB、OA、ABA+BA、B、AB、O---AB+OA、BO、ABAB+BA、B、ABOAB+AA、B、ABOAB+ABA、B、ABO為什么要獻血?

目前血液還不能人工制造,不能用其他的藥品來完全替代血液治療某些疾病,只能靠人類相互獻血來救人。輸血大多是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用來救命的,如果沒有血液,就只能看著本來可以救活的病人,可惜地死去。因此,獻血在一定意義上說是救死扶傷的偉大壯舉,是用你的血讓其他人的生命得到延續(xù)。獻血的意義為什么要獻血?

目前血液還不能人工制造,不能用其他的藥品來完全替代血液治療某些疾病,只能靠人類相互獻血來救人。輸血大多是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用來救命的,如果沒有血液,就只能看著本來可以救活的病人,可惜地死去。因此,獻血在一定意義上說是救死扶傷的偉大壯舉,是用你的血讓其他人的生命得到延續(xù)。獻血的意義為什么要獻血?

獻愛心、構(gòu)建和諧社會,沒有什么比獻血更能負有標致性的。因為,我們所說的治病救人,藥物是可以生產(chǎn)的,但是血液的整體功能,或者說具有整體功能的血液,只有人才是生產(chǎn)者,所以它必須通過捐獻才能得到。獻血的意義為什么要無償獻血?

無償獻血是為了保證血液質(zhì)量。無償獻血者的血是最安全的,質(zhì)量是有保證的。獻血的意義為什么要持續(xù)不斷的獻血?血液離開人體后保存的有效期只有35天,因此要持續(xù)不斷地,有計劃地采集血液,采多了會造成浪費,采少了不能滿足醫(yī)院用血。因此,每天或每周要有一定數(shù)量的市民獻血,才能源源不斷地保障臨床醫(yī)院用血,不耽誤醫(yī)院搶救病人。血液貯存最好的地方是人體內(nèi)。獻血的意義獻血可預防心血管病獻血可以降血脂和膽固醇的濃渡,降血液粘稠度,起到稀釋血液,加快血流速度,改變心,腦等重要器官的供血。科學規(guī)律地獻血,能使血脂,膽固醇下降,血流加速,血液中的脂肪,重金屬等物質(zhì)就不容易沉積,粘附在血管臂,可防血管彈性下降,硬化,起到防治高血壓病,血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獻血的意義血粘稠度下降有益健康芬蘭對獻血1~12次的1532名獻血者跟蹤觀察,結(jié)果僅1人發(fā)生急性心肌梗塞,發(fā)生率為0.065%.同時對未獻過血的2306人進行對照觀察,有226人發(fā)生急性心肌梗塞發(fā)生率高達9.8%。獻血的意義血粘稠度下降有益健康芬蘭對獻血1~12次的1532名獻血者跟蹤觀察,結(jié)果僅1人發(fā)生急性心肌梗塞,發(fā)生率為0.065%.同時對未獻過血的2306人進行對照觀察,有226人發(fā)生急性心肌梗塞發(fā)生率高達9.8%。獻血的意義血粘稠度下降有益健康

青島醫(yī)學院的專家以“關(guān)于多次獻血者血液稀釋狀態(tài)與動脈壓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關(guān)系”為課題,對多次獻血者127例、高血壓患者87例、缺血性中風患者60例進行了血液流變學對照性研究。

結(jié)果表明,獻血對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有積極的預防作用。獻血的意義血粘稠度下降有益健康

1984-1989年,芬蘭科學院院士薩洛寧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組,對2682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了調(diào)查分析,結(jié)果表明,獻過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沒有獻過血的低86%。獻血的意義血粘稠度下降有益健康

美國堪薩斯大學醫(yī)學中心對655名獻過血的人和約3000名未獻過血的人進行跟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過去3中獻過血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是未獻過血人的1/2。獻血的意義獻血可防癌鐵元素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也是骨髓造血的主要元素之一。鐵含量過低易患貧血,過高則同樣會影響健康。《國際癌癥》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男人獻血可以預防癌癥.如果男性體內(nèi)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癥的機率會增加。獻血的意義獻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獻血后,由于血細胞數(shù)量減少,對骨髓產(chǎn)生反饋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的生成,經(jīng)常按規(guī)定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獻血的意義獻血可延年益壽國外也曾有學者對66歲以上的332人(獻血者)與同年齡、性別的399人(未獻血者)作前瞻性對照研究,結(jié)果顯示:獻血組平均壽命為70.1歲,高于未獻血組的平均67.5歲;獻血的意義獻血可促進、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jīng)、體液、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有益于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凈化,心靈得到慰藉,工作與生活更加充實。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實際上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這是健康長壽的重要要素。獻血的意義獻血無損健康獻血與健康血細胞的壽命紅細胞:120天白細胞:9-14天血小板:7-9天獻血與健康骨髓造血能力紅細胞:20×1010個/天粒細胞:11.5×1010個/天血小板:12×1010個

/天這些血細胞的總重量約200g,即一個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細胞相當于人體重量的1.5倍。獻血與健康血液的代謝新生成熟死亡衰老每天約有1/120,即4800/120=40ml左右衰老的血液消失,又有等量的新鮮血液制造出來,加入血液循環(huán)。獻血與健康人體的血液總量

成人血液總量大約是體重的7~8%,或相當于每公斤體重70-80ML,如體重大約60公斤的成人,約有4800ml血液。同樣體重的人,瘦者比肥胖人的血量稍多一點,男人比女人的血量要多一些。

獻血與健康失血量與血液循環(huán)失血量不超過總血量的10%,可經(jīng)機體代償不出現(xiàn)明顯的異常表現(xiàn);急性失血10-15%時,出現(xiàn)輕度心慌,脈搏增加;急性失血>20%時,出現(xiàn)明顯的異常表現(xiàn),如血壓下降等;失血量超過總血量的30%,將危機生命。獻血與健康人體的血液總量±80%:在血管中流動,維持人體生理正常生理功能±20%:不參與血循環(huán),儲存在肝、脾、肺及皮膚毛細血管,失血或劇烈運動時被動員參與循環(huán)血量獻血與健康獻血對身體有沒有危害?根據(jù)科學統(tǒng)計:我們一個人一次出血600-800ML不需要輸血,只要補充一些鹽水,現(xiàn)在臨床上把出血在500ML以下的手術(shù)稱作“無創(chuàng)傷性手術(shù)”,也就是不需要輸血的手術(shù)。健康人在獻血后,血管外的液體會被吸引到血管內(nèi),使血管內(nèi)保持一定的血容量,不使血壓下降。獻血與健康獻血后機體的血量補充一次獻血200~400ML,占總血量的1/10~20。健康人出血占總血量的1/10時,只要補充一些水或液體,血容量馬上就會恢復,只是血液稍許稀釋了一點。獻血400ml,血色素下降約1克。對于成人13~15克的血色素來說,對身體的新陳代謝沒有很大的影響.血液的全部恢復大約需要一周(主要是紅細胞)。獻血與健康獻血會不會傳染疾病?這是大家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在保證一次性采血器材干凈和無菌的前提下,獻血絕對不會傳染疾病。獻血時血液是往外流的,只要采血器的針頭是一次性的、干凈無菌的,就不會傳染疾病;以前大家聽說的獻血會傳染疾病,都是由“血頭”組織的地下買血場所,使用不干凈和重復使用的針頭進行采血,或重復使用不干凈的采血器進行血漿采集。獻血與健康如何保證輸入的血液安全?血站所有從事采血工作人員,是具有執(zhí)業(yè)資格的衛(wèi)生技術(shù)人員,血液采集全部使用一次性全封閉器材,并有國家批準的文號、生產(chǎn)單位、生產(chǎn)日期、有效期獻血前化驗所用的針、試劑、棉球等耗材都是一次性的,使用后,按規(guī)定銷毀血液采集后,還要化驗谷丙轉(zhuǎn)氨酶(ALT)、梅毒、艾滋病抗體、丙型肝炎抗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項目,而且每個項目要初檢、復檢查兩遍,以防這些傳染病經(jīng)過輸血傳播給用血病人。獻血與健康獻血基本要求年齡:18~55周歲(需出示身份證等)體重:男性≥50Kg女性≥45Kg身體健康,無嚴重慢性疾病和重要臟器切除史睡眠充足禁飲酒避免空腹無暈血、暈針史獻血程序獻血基本要求獻血量:全血:200~400ML成分血(單采血小板):保存24小時——125~200ML

保存5天——250~300ML獻血程序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對每次獻血量的規(guī)定美國450±45西德500英國450法國400--450加拿大450瑞典450芬蘭400--450瑞士450荷蘭500澳大利亞430

日本200韓國320馬來西亞300--450阿爾及利亞500緬甸350泰國300菲律賓250中國大陸200--400中國香港300--430中國澳門400中國臺灣250--500

獻血程序獻血基本要求全血與全血≥6個月單采成分血與單采成分血≥4周單采成分血與全血>4周獻血間隔:全血與單采成分血≥6個月獻血程序?qū)τ讷I血年齡與間隔期的規(guī)定對于獻血年齡的規(guī)定,加拿大、英國等國家,規(guī)定獻血年齡為18~65周歲,美國則為17~65周歲,亞洲國家日本,獻血年齡也是18~65周歲,與我國相比延長了10年;對于獻血間隔時間的規(guī)定,國際上普遍為3~4個月,我國則為6個月。獻血程序獻血程序咨詢

填寫《獻血登記表》《健康情況征詢表》

體格檢查

不合格

拒絕獻血合格血液初篩獻血休息十分鐘不合格

拒絕獻血合格

領(lǐng)獻血證獻血程序獻血登記表姓名性別年齡國籍身份證號碼職業(yè)民族通訊地址或工作單位郵編文化程度戶口所在地婚否已/未獻血形式組織/自愿證件類別出生日期聯(lián)系電話手機:

宅:

辦:

其它:

獻血次數(shù)第次上次獻血時間年月日個人聲明我的年齡在18—55周歲,身體健康,自愿捐獻全血200m□400ml□簽名我以后自愿擇期捐獻機采成分血液是□否□我希望六個月后提醒我再次獻血是□否□填表日期年月日獻血程序《健康情況征詢表》獻血程序永久不宜獻血的病癥患有麻風病、性病、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病毒有吸毒史、同性戀史及多個性伴侶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慢性胰腺炎、慢性痢疾急慢性腎炎、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癥曾患肝炎或肝炎檢驗陽性獻血程序永久不宜獻血的病癥癌癥、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結(jié)核病慢性呼吸道疾患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病、高血脂病過敏性疾病獻血程序永久不宜獻血的病癥慢性皮膚病或皮膚感染腦外傷后遺癥、暈厥、癲癇、意識喪失嚴重神經(jīng)衰弱、貧血及出凝血疾病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獻血程序暫緩獻血的一些病癥五年內(nèi)曾經(jīng)輸血或血液成分一年內(nèi)紋身半年內(nèi)患過肺炎、痢疾一年內(nèi)患過傷寒、甲型肝炎三年內(nèi)患過瘧疾獻血程序暫緩獻血的一些病癥五天內(nèi)口服阿司匹林類藥物半月內(nèi)拔牙或做過其他小手術(shù)半年內(nèi)曾做過較大手術(shù)一周內(nèi)曾患感冒、急性腸胃炎一月內(nèi)患過急性泌尿道感染很快我就可以獻血了……獻血程序暫緩獻血的一些病癥婦女月經(jīng)期或妊娠期;流產(chǎn)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三個月內(nèi)曾做過闌尾、疝修補、扁桃體手術(shù)近一年內(nèi)被狂犬咬傷接受血清免疫注射或四周內(nèi)其他預防注射三個月內(nèi)有不明原因的消瘦、持續(xù)性發(fā)熱、腹瀉不止、淋巴結(jié)腫大望穿秋眼,終于到我獻血了獻血程序獻血前后的檢查項目體格檢查一般情況:如詢問病史、體重、休息狀況、是否空腹等血壓和脈搏聽診心肺的情況獻血程序獻血前后的檢查項目血液初篩ABO血型鑒定血色素測定乙肝表面抗原快速檢測谷丙轉(zhuǎn)氨酶快速檢測(抽檢)獻血程序獻血前后的檢查項目血液采出后檢測的項目ABO血型再次鑒定(正反定型)Rh血型鑒定丙氨酸氨基轉(zhuǎn)氨酶(ALT)檢測乙肝表面抗原(HBsAg)檢測獻血程序獻血前后的檢查項目血液采出后檢測的項目丙肝抗體(HCV-Ab)檢測艾滋抗體(HIV-Ab)檢測梅毒抗體(TP-Ab)檢測復檢上述七項檢查獻血程序獻血前注意事項1、了解獻血知識,放松精神,保證充足的睡眠。2、應把手臂特別是肘部清洗干凈,最好洗一次澡。3、獻血前兩餐不要吃特別油膩的食物。4、不要喝酒、不要在自我感覺身體不適及吃藥期間獻血。5、獻血前一餐應吃些清淡飲食,不要空腹獻血。6、不要穿緊袖衣服。

獻血注意事項獻血時注意事項1、入座后配合采血護士核問,回答姓名、年齡、血型。2、將要采血的手臂肘部露出,水平放置扶手上。3、在采血時,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全身放松,避免造成皮膚或肌肉收縮而影響進針所產(chǎn)生的過度痛感。4、在進針時要保持握拳動作,手臂不要隨意擺動5、可向護士咨詢有關(guān)獻血方面的知識,以分散注意。6、在獻血中須保持適度的安靜。獻血注意事項獻血時注意事項7、倘若出現(xiàn)心慌、氣悶、出冷汗、口渴或坐不住等感覺時,應立即告訴采血護士或巡回醫(yī)生。8、在整個采血過程中,手要做松拳、握拳動作。9、因血管較細或血流不暢時,需按護士要求予以積極配合。10、采血結(jié)束拔針時,應伸直前臂,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壓針眼處及上方5分鐘。

獻血注意事項獻血后注意事項1、采血結(jié)束后,不要急起。2、拔針后不要揉搓針眼,拔針后不要屈肘止血。3、要注意穿刺針眼處的清潔衛(wèi)生,以防感染。4、獻血后不要參加劇烈運動或通宵娛樂活動,也不宜用力。5、2~3天內(nèi)注意防暑和御寒。6、當天適當多喝點兒水。7、獻血后不要馬上去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獻血注意事項獻血后飲食注意事項1、添加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如瘦肉類、蛋類、魚類和豆類等

。2、糖類的供給也要適當增加,以每日400—500g為宜

。3、多吃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肉類和魚類等

。4、獻血后要注意少飲茶

,可以水果汁如桔子汁、橙汁代替。5、切忌暴飲暴食

。6、最好不要飲酒。獻血注意事項獻血反應的預防和處理獻血反應是獻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環(huán)境以及醫(yī)務人員的態(tài)度和操作技術(shù)等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劇下降及植物神經(jīng)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綜合征。約占獻血人次的0.2%。獻血反應預防與處理引起獻血反應的原因有哪些?

1、精神過度緊張。

2、空腹獻血。

3、過度疲勞或夜間睡眠差。

4、采血不順利。

5、暈車后獻血獻血反應預防與處理獻血反應的表現(xiàn)及分度1、輕度—獻血時或獻血后出現(xiàn)面色蒼白,頭暈目眩。2、中度—除上述癥狀外還有胸悶、惡心嘔吐,皮膚濕冷。3、重度—有明顯腦缺血癥狀,暈厥、抽搐,低血壓,心動過緩。獻血反應預防與處理獻血反應的預防1、了解獻血知識,放松精神。2、餐后獻血。3、休息好后及暈車緩解后再獻血。4、采血護士提高靜脈穿刺技術(shù)和服務態(tài)度。獻血反應預防與處理獻血反應的處理1、立即停止獻血,平臥,抬高下肢、松解衣領(lǐng)。2、針刺人中、合谷,意識清醒后給熱飲。3、癥狀不改善可靜脈輸注高滲糖50~100毫升。獻血反應預防與處理河北省獻血條例第?條獻血者本人及其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配偶的父母(以下簡稱親屬)臨床用血,應當享受返還用于血液的采集、儲存、分離、檢驗等事項費用的待遇。獻血相關(guān)政策獻血條例由市中心血站采血的,市中心血站按下列規(guī)定返還:獻血者本人臨床用血,自獻血之日起的五年內(nèi),全部返還前款規(guī)定的費用;累計獻血量達到6000毫升的,終身全部返還前款規(guī)定的費用。獻血者親屬臨床用血,自獻血后30日起的兩年內(nèi),可返還與獻血量等量用血的前款規(guī)定的費用。獻血相關(guān)政策獻血條例無償獻血者或其親屬臨床用血后,憑《無償獻血證》、住院用血證明、身份證以及能夠確定獻血者與用血者親屬關(guān)系的有效證件或者證明材料,到市中心血站辦理返還費用手續(xù)。在市中心血站獻血,在外地就醫(yī)臨床用血后,可回市中心血站按本條規(guī)定辦理返還費用手續(xù)。

獻血相關(guān)政策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

第三條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分為金、銀、銅獎,分別獎勵自愿無償獻血達四十次、三十次、二十次的無償獻血者。

獻血量的計算以全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