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整合教學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整合教學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整合教學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整合教學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整合一、學問結構認讀[認讀要領]一大核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建設。四個時期:過渡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二、重大歷史線索1.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的發展歷程(1)1949—1956年,過渡時期。①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面臨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經過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國民經濟得到復原和發展。在經濟復原和發展的基礎上,為了把我國建成一個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1953年,中國共產黨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途,依據總路途的精神,制定了第一個五年安排,我國有安排的經濟建設由此拉開了序幕。②特點:中國借鑒蘇聯的閱歷,做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確定,強調處理好重工業、輕工業、農業之間的關系;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基本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③措施:1953年起先實施第一個五年安排,同時,起先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④結果: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生產資料全部制的深刻變革,社會主義改造取得確定性成功,從而基本上奠定了社會主義制度,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1956—1966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①背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但尚未相識到我國仍舊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乏閱歷。在這種狀況下,中國共產黨起先了艱難的探究。②特點: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究中曲折前進,有正確的探究,也有重大的失誤。③措施:正確的探究包括中共八大、20世紀60年頭對國民經濟的調整;錯誤的探究有總路途、“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等。④結果:由于“左”傾錯誤的發展,我國在探究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遭到嚴峻挫折。但從總體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頂住了國際反華勢力的壓力,堅持自食其力、艱苦奮斗,戰勝了巨大困難,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究中曲折前進。(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爆發的“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經濟領域,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被廢除,國民經濟受到嚴峻影響。1971年、1975年,周恩來、鄧小平分別主持中心日常工作,使國民經濟有所好轉。(4)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①背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②特點:由高度集中的安排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③措施:對內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對外實行開放政策。④結果: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提高,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邁進。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重大變革變革緣由內容結果土地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封建的土地全部制嚴峻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實行愛護富農和小土地出租者,穩定民族資產階級,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剝削的土地全部制,實行農夫的土地全部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農業生產的發綻開拓了道路農業合作化小農經濟難以滿意國民經濟發展的須要革命時期的成功閱歷證明依靠合作社的統一經營可以形成新的生產力本著自愿互利的原則,主動發展穩步前進的方針,通過典型示范,逐步推動,把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變為公有制,實行集體經營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力人民公社化黨的一些領導人認為農業合作化的規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進生產力發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擴大公有化規模嚴峻挫傷了生產者的主動性,破壞了農村的生產力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黨中心正確總結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閱歷教訓,做出了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決策在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作為農村的一項長期經營制度穩定下來極大地調動了農夫的生產主動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大發展三、題型應用體驗揭示本質類選擇題【題型解讀】1.從選取的素材看:多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現,標記性詞語為“本質”“實質”“從根本上”等。2.從考查的功能看:著重考查學生對歷史事務、歷史現象本質或實質的理解和闡釋實力。【典型例題】有人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農村土地政策歸納為四個步驟:給農夫土地——土地收歸公有——給農夫土地經營權——種地給農夫補貼。這種改變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調動農夫生產主動性,以增加農夫收入B.滿意農夫土地要求,推動農村經濟發展C.調整農村生產關系,以促進生產力發展D.農業是關乎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技法攻略】審題干→審題干有效信息:“農村土地政策”“給農夫土地—土地收歸公有—給農夫土地經營權—種地給農夫補貼”。析題肢→本題涉及農村土地改革,A項是表面現象,B項只適合于給農夫土地階段,D項與題意無關。辨本質→題干材料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土地改革到農業合作化再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轉變,從本質上反映的是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明答案→題干現象反映的本質問題是調整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故選C項。【針對訓練】1.“一五”安排期間,我國住宅建設占基本建設投資額的比重不斷削減,其他非生產性建設投資也起先受到抑制。這表明我國()A.致力于奠定工業化基礎B.國民經濟結構臻于平衡C.大力壓縮基本建設投資規模D.城市化的進程趨于緩慢解析:“一五”安排實行集中力氣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進而導致我國住宅建設占基本建設投資額的比重不斷削減,其他非生產性建設投資也起先受到抑制,故A項正確。答案:A2.據1985年北京青年經濟學會對429家國有工業企業的調查,1984年這些企業的平均自銷率(即自銷產量占全部銷售產量的比率)為30.08%,而1985年1月~6月升到了43.8%。此改變說明()A.國有工業企業改制取得成效B.工業企業的自主權日益擴大C.安排經濟體制已經基本廢止D.對外開放程度逐步得到加強解析:材料在肯定程度上能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