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紀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新世紀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新世紀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新世紀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新世紀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新世紀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A.干旱地區與濕潤地區的界線B.棉花生產區與非生產區的界線C.農區與牧區的界線D.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2、如圖為“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題。

圖中甲、乙、丙、丁四區域()A.是按照綜合指標劃分的B.邊界有實有虛C.屬不同層次的區域D.相互間的區域特征差異較大3、下圖是我國某地區經緯網圖。該地區西部有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有關該地理分界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旱地耕作區、水田耕作區的分界線B.亞熱帶、暖溫帶和常綠林、落葉林分界線C.季風區、非季風區和農耕區、牧區的分界線D.第一、二級階梯和農耕區、牧區的分界線4、下列關于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自然條件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南方地區平原面積廣闊,北方地區以山地、丘陵為主形B.北方地區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南方地區以熱帶雨林為主C.與北方地區相比,南方地區的自然土壤更加肥沃D.與北方地區相比,南方地區水熱資源豐富5、讀圖;加快該地區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有效途徑有()

①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

②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③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

④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區域的基本特征,錯誤的是()A.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B.有一定的面積和形狀C.有一定明確的界線D.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有深刻的影響7、下列區域間的邊界相對明確的是()A.行政區B.干濕地區C.氣候區D.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8、我國臺灣省蘭嶼島,島上居民營造了一種“地窖式”民居。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2米處,屋頂用茅草覆蓋,條件好的用鐵皮,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該房子的建設主要是為了

A.防地震B.防旱災C.防寒潮D.防臺風9、下列關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A.作物可一年兩熟到三熟B.廣泛分布大量的黑土和黑鈣土C.各省都為甘蔗的重要產區D.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0、城市的輻射功能。

(1)含義:城市各項功能對其所在區域的________和發展帶動力。

影響城市輻射功能的強弱:

a影響因素城市的規模等級高低。

b城市的功能。

影響城市輻射能力的大?。撼鞘械腳_______范圍11、黃河的調沙減淤主要措施。

(1)對中游地區的水土流失。

a._________是減少人黃泥沙的根本措施。

b因地制宜進行綜合治理。

。措施。

具體做法。

生物措施。

_________;退耕還林還草等。

耕作措施。

沿_________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

工程措施。

修建_________和水平溝;打壩淤地、挖魚鱗坑等。

(2)對下游地區的河道淤積:利用水庫對黃河_________是一種有效的工程措施12、完成下列填空。

(1)區域的空間尺度可體現為區域的層級____。

(2)較高層級的區域往往與____對應。

(3)較大尺度的區域可包含若干____的區域。13、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

。國家或地區。

影響。

轉出國或地區。

減少國內的_________,常常引起_________人口的增加。

轉入國或地區。

緩解_________

14、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1)國際產業轉移使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或地區根據自己的_________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

(2)形成產品生產過程的分工與_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5、流域的自然背景決定了流域利用方式和開發方向。(_____)A.正確B.錯誤16、濕地屬陸地與水體之間的過渡地帶,其在干旱地區沒有分布。(_____)A.正確B.錯誤17、人們劃分區域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各區域之間的差異。(_____)A.正確B.錯誤18、黃土高原東臨太行山,西接日月山,南俯長江,北靠秦嶺____A.正確B.錯誤19、長江上游落差大,水能豐富,發電是三峽工程的首要功能。(_____)A.正確B.錯誤20、工業化是珠三角地區城市化的主要推動力____A.正確B.錯誤21、珠三角地區由于在發展之初缺乏城市規劃,因此導致重復建設現象突出。(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綜合題(共3題,共30分)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嶺之沖”的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東連江西,南鄰廣東,作為湖南的南大門,郴州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是我國首批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之一。下圖是湖南省略圖。讀圖回答問題。

(1)郴州成為我國首批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之-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2)你是否贊成“十三五”期間郴州應加強高新技術產業的引進;為什么?

(3)郴州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可能產生的影響有哪些?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蘇伊士運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運河之一。圖一示意蘇伊士運河及周邊區域概況。2021年一艘超大型集裝箱運輸船“長賜”號堵塞事件,影響了全球的經濟和運輸時間長達一周(圖二)。

材料二:埃及戰略位置重要,具有優越的外貿投資環境,與歐、非、亞、北美等都有合作協議。2015年,埃及政府提出“振興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發展戰略,并將蘇伊士運河及周邊地區全部劃為蘇伊士運河經濟特區,大力推進本國工業化進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提出《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并在該經濟特區的荒漠中建立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埃及當前唯一完成全方位配套、企業可直接入駐的工業園區。入駐企業享受投資成本核減的優惠政策,來自中國、埃及及世界各國的知名企業紛紛入駐。圖三為泰達合作區周邊區域示意圖。

(1)你認為埃及“振興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發展戰略可以進行哪些工程建設項目。

(2)簡述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的地理位置優勢。

(3)從成本角度簡析我國機械制造企業落戶經貿合作區的原因。2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印度尼西亞為東南亞跨洲國家,素稱千島之國;各島處處青山綠水,是世界上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印尼總人口約2.25億,2005年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中,服務業占45.3%,其次是制造業(40.7%)和農業(14.0%),但農業就業人口占44.3%,產業結構單一,國內工業欠發達;材料二:2009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這一決定促使美國輪胎生產商將廠房轉移到其他低成本的國家。材料三:印度尼西亞略圖,蘇門答臘島地形圖,折翼雨林—印尼原始森林圖。

(1)指出蘇門答臘島山脈的走向并說明判斷理由。

(2)結合地理位置特征;分析印度尼西亞動植物種群豐富的原因。

(3)美國對中國進口輪胎實行懲罰性關稅后;美國輪胎產商將可能把廠房轉移至印度尼西亞,簡析印度尼西亞承接轉移的區位優勢。

(4)印尼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日益增加,2013年印尼批準《東盟服務框架協議》第八個一攬子協議,此舉將深化印尼服務業對外開放。你是否贊同印尼服務業深度開放?說明理由。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試題分析:秦嶺—淮河與800mm等降水量線和冬季0°C等溫線重合;故為我國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A錯誤;棉花適宜分布于亞熱帶和暖溫帶,B錯誤;濕潤半濕潤地區是我國主要的農耕區,C錯誤;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以北為暖溫帶,D項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的主要地理分界線。

點評:本題難度低,學生只要掌握我國的區域差異,并結合選項逐一分析即可。2、D【分析】【分析】

【詳解】

由圖可知,圖中甲、乙、丙、丁四區域是按照自然帶劃分的,不是按綜合指標劃分的;由于是自然界線,其邊界是虛的;屬同一層次的區域;每一區域同層次的區域對應一種典型自然帶,故相互間的區域特征差異較大,據此選D。3、C【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圖中經緯度位置可知,該地區位于我國東北地區,該區域西部為大興安嶺。該山脈是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也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半濕潤區與半干旱區(農耕區和牧區)的分界線,C正確。A、B項中的分界線應是秦嶺—淮河一線;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為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青藏高原周圍的山脈為昆侖山、祁連、橫斷山脈,D錯誤。故選C。4、D【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方地區平原面積廣闊,南方地區以山地;丘陵為主,A錯誤;北方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形成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的植被類型,南方地區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面積最大,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B錯誤;與北方地區相比,南方地區因具有高溫多雨氣候,土壤中有機質容易分解,自然土壤較貧瘠,C錯誤;與北方地區相比,南方地區緯度低、降水量大,因此南方地區水熱資源豐富,D正確。故選D。

【點睛】5、A【分析】【分析】

【詳解】

加快該地區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有效途徑有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改變重工業為主的結構,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①②對。該地區水資源短缺,不適宜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③錯。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減少高耗能產業,④對。A對,B、C、D錯。6、C【分析】【分析】

【詳解】

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區域內部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區域之間具有差異性,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和形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ABD表述正確,區域具有一定的界線,有些是明確的,如行政區界線,有些不明確,如植被區;氣候區,C表述錯誤,故選C。

【點睛】7、A【分析】【分析】

【詳解】

行政區域之間的界線明確;A正確;自然區域之間的界線具有一定的過渡性,氣候區;干濕地區屬于自然區域,BC錯誤;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是自然分界線,D錯誤。故選A。

【點睛】

區域具有一定的邊界,有的邊界是明確的,如行政區;有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即邊界是模糊的,如干濕地區。8、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臺灣島多臺風;“地窖式”民居高度低,能夠有效的防臺風,但對防地震作用不大,A不對,D對。該地降水較多,旱災較少;該地緯度較低,受寒潮影響?。籅C不對。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

【點睛】9、A【分析】【詳解】

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為我國南方地區,南方地區熱量條件優越,作物可一年兩熟再三熟,A正確;南方地區地帶性土壤以紅壤等酸性土壤為主,廣泛分布大量的黑土和黑鈣土的地區是我國東北地區,B錯誤;南方地區只有熱量條件更好的廣西、云南、廣東、海南、四川和臺灣等省區為甘蔗的重要產區,其它省區不是甘蔗的重要產區,C錯誤;南方地區目前已經不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全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是東北地區,D錯誤。故選A。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綜合影響力腹地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1)水土保持?封山育林等高線梯田。

(2)調水調沙1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1)高低。

(2)較大尺度。

(3)較小尺度13、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就業機失業就業壓力14、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1)優勢條件。

(2)合作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5、√【分析】【分析】

【詳解】

流域的自然背景決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開發方向。比如;流域的降水量,植被覆蓋率,土地資源,地形地勢,河流流向等決定了利用程度的高低和利用方式的差異。

【點睛】16、×【分析】【分析】

【詳解】

"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區,包括各種咸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涂、河邊洼地或漫灘、濕草原等,干旱地區的河流、湖泊也屬于濕地資源。

【點睛】17、×【分析】【分析】

【詳解】

區域是指在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是人們在地理環境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劃分出來的具有明確的區位特征,其內部某些特征相對一致,并與其他區域有所區別,所以區域劃分的目的是體現區域差異性,進行生態功能區劃,主要目的是進一步了解區域差異,進而因地制宜地對區域進行開發利用,本題敘述錯誤。

【點睛】18、×【分析】【分析】

【詳解】

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所以該說法錯誤。

【點睛】19、×【分析】【分析】

【詳解】

三峽工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恰位于長江峽谷區的末端,使其能有效扼住上游洪水的“咽喉”,能直接控制荊江河段洪水來量的95%,武漢以上洪水來量的67%。防洪,是三峽工程的首要功能,也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點。

【點睛】20、√【分析】【分析】

【詳解】

珠三角地區工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眾多的就業機會;吸引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使得珠三角地區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所以工業化是珠三角地區城市化的主要推動力,故該說法正確。

【點睛】21、√【分析】【分析】

【詳解】

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區域內各個城市的定位重疊問題較為嚴重,這就導致了其內部重復建設較多;產業結構同構問題嚴重、經濟合作深入不足等問題。珠江三角洲地區內部的城市彼此之間的整合不足,廣州在珠江三角洲區域的中心地位雖然凸顯,但廣州也僅僅局限于點的發展,并沒有形成拓展和輻射作用,從而限制了廣州作為中心城市的延伸,降低了中心功能,城市認同感和凝聚力縮小。判斷正確。

【點睛】四、綜合題(共3題,共30分)22、略

【分析】【分析】

本題考查工業發展的區位條件;產業轉移的原因,產業轉移的影響等知識點??疾閷W生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水平和綜合思維能力。突出考查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和人地協調觀的核心素養。

(1)

結合圖文材料“‘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嶺之沖’,東連江西,南鄰廣東”說明地理位置優越,臨近珠三角地區;根據圖中礦產資源分布可知,礦產資源豐富;據圖可知,鐵路網完善,交通便利;材料提到“是我國首批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之一”所以有政策支持。

(2)

贊成。郴州位于我國中部;承接東西,連通南北,資源豐富,有利于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郴州發展迅速,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有利于促進郴州的產業升級;郴州地區多山地,過度開發資源,可能帶來生態環境問題,所以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有利于改善郴州的生態環境等;同時加快人才引進,促進郴州科技的發展。(或不贊成。由圖可知,郴州的城市等級較低,高校少,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可能會面臨科技實力弱,人才不足的問題,郴州位于河流上流山區,水運不便,南部有南嶺阻隔,交通條件相對較差,開放程度低;資金不足等問題。)

(3)

根據材料“是我國首批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之一”和所學知識;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有利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促進產業分工與合作;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吸引周邊農村人口的移入,加快城市化進程;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同時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影響勞動力和就業的空間分布;不利影響:據材料“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的承接”,再由于郴州城市等級低,人才少,移入的產業多是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的傳統產業,這些產業對環境和生態影響往往較大,可能加劇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點睛】【解析】(1)地理位置優越;臨近珠三角地區;礦產資源豐富;鐵路網完善,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2)贊成。郴州發展迅速;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有利于促進郴州的產業升級;有利于改善郴州的生態環境等;促進郴州科技的發展。(或不贊成。郴州的城市等級較低;高校少,科技實力弱,人才不足;交通條件相對較差,開放程度低;資金不足。)

(3)有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促進產業分工與合作;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影響勞動和就業的空間分布;

不利:可能加劇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23、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蘇伊士運河及周邊區域概況為材料;涉及產業發展措施;地理位置描述、產業轉移的原因及影響因素等相關內容,設置三個問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點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學生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

【詳解】

(1)由于運河屬于早期修建;其運河深度;寬度早已不在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故其運河走廊可能進行的工程建設項目在基建方面,可拓寬、加深、延長蘇伊士運河,改造更新運河;同時完善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完善交通建設;為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工業園區建設;促進物流中心建設,利用運河帶動經濟發展。

(2)本題可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鄰位置等角度進行作答。從圖三中可知,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地處亞非歐三大洲、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地帶,屬于亞洲通往歐洲重要通道;結合材料,地處一帶一路沿線的樞紐位置,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位于蘇伊士運河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坐落于蘇伊士運河經濟特區,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享有埃及優惠的政策;可以從圖中看到離各城市港口距離都不遠,緊鄰蘇伊士運河,距周邊港口、鐵路、機場都很近,水陸空交通便利,有利于擴大國際市場;同時從該國自身來看,距蘇伊士城、首都較近,有利于深入國內市場。

(3)從成本角度分析,埃及周邊多荒漠,土地成本低,地租相對廉價;埃及屬于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低;埃及位于中東地區,石油資源豐富,能源多,能源成本低;該國政策大力支持合作區發展,相關政策優惠,企業稅收成本低;同時經貿區基礎設施完善,減少企業相關投入,投資建設成本低。綜合成本低,利于落戶。【解析】(1)拓寬;加深、延長等蘇伊士運河改造(更新)工程;鐵路、公路、港口、機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建設;物流中心(園區)建設。

(2)地處亞非歐三大洲;印度洋(紅海)和大西洋(地中海)的交匯地帶;地處一帶一路沿線的樞紐位置;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位于蘇伊士運河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或坐落于蘇伊士運河經濟特區),享有埃及優惠的政策;緊鄰蘇伊士運河,距港口、鐵路、機場都很近,水陸空交通便利,有利于擴大國際市場;距蘇伊士城、首都較近,有利于深入國內市場。

(3)周邊多荒漠,土地(價格)成本低;發展中國家,勞動力(廉價)成本低;石油豐富,能源成本低;政策優惠,企業稅收低;經貿區基礎設施完善,投資建設成本低。24、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印度尼西亞區域特征為資料;涉及了地形判斷;物種豐富和產業區位的知識,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基本原理及地理基本規律的能力。

【詳解】

(1)山脈是河流的分水嶺;根據圖中的河流流向,島上兩側河流的源頭處為分水嶺即山脈,根據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判斷,山脈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

(2)印度尼西亞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主要原因是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帶,終年高溫多雨,氣候適宜生物生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