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2文言文閱讀
06《曹劌論戰》
(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誦詩,受業長安。時光武亦游學京師,禹年雖幼,西見光
武知非常人,遂相親附。及聞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鄴。光武見之甚歡,謂曰:“我得專封拜,
生遠來,寧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日:“即如是,何欲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
敢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于今之計,莫如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惫馕浯髳?,
常與定計議。禹每有所舉者,皆當其才,光武以為知人。
建立及委曲直莫送遁王匡等合軍十余萬,復共擊禹,禹軍不
利。今日暮,戰罷,諸將見兵勢已摧,皆勸禹夜去,禹不聽。明旦,匡悉軍出攻禹。禹令軍中無得妄動,
既至營下,因傳發諸將藜而并進,大破之。
(節選自《后漢書?鄧寇列傳》)
【乙】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目:“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
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可望之,日:"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勇氣也。一孽作氣,再而衰,三而羯。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節選自《曹劌論戰》)
1.下列對材料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B.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C.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D.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而見光武知非常人"與乙文中"登軾而望之"的"而"用法不同。
B."禹得效其尺寸"與“恐托付不效"(《出師表》)兩句中的"效"含義不同。
C."會日暮"與"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兩句中的“會”含義相同。
D.甲文中“因傳發諸將鼓而并進"與乙文中"一鼓作氣"的"鼓"用法相同。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鄧禹和曹劌都具有卓越的軍事智謀與指揮才能,善于選擇有利的作戰時機,取得戰爭的勝利。
B.甲文中鄧禹深得光武帝信任,君臣同心建立偉業;乙文以曹劌的鎮定自若反襯魯莊公的急躁冒進。
C.甲、乙兩文都通過對戰爭場景和人物對話的詳細描寫,烘托出戰事的緊迫,表現兩位將領的果敢。
D.甲文先寫鄧禹結交光武帝,向他獻策舉賢,再寫征戰有功;乙文所選片段先寫交戰,后寫論戰。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禹每有所舉者,皆當其才,光武以為知人。
(2)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2024?河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用焉?"劌日:"肉食
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日:"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停。"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
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戰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目:“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
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
【乙】員畔人竽于蒲騷②,將與隨、線、州、蓼伐楚師。莫敖?患之,曰:"盍④請濟師于王?"斗廉⑤對
日:“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⑥,君之所田也。成軍⑦以出,又何濟焉?"莫敖曰:"卜之?"對日:
"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遂敗邨師于蒲騷。
(摘選自《左傳,桓公H^一■年》)
【注釋】①耶(yun):古國名。②蒲騷;哪國地名。③莫敖:楚國官職名,掌管軍旅之事。④盍:何不。
⑤斗廉:楚國大夫。⑥商、周之不敵:商不敵周。據史書記載,商紂王軍事實力遠超周武王,結果卻被周
武王所滅。⑦成軍:整頓軍隊。
5,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思確的一項是
A."又何間焉"中的"間"是"參與"的意思,與"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間"意思不同。
B."必以信"中的"信"是"實情"的意思,與"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中的"信"意思不同。
C."軍"有"軍隊""軍隊駐扎""攻擊”等義項,根據語境推測,"那人軍于蒲騷"中的"軍"是"攻擊"的意思。
D."聞"有"聽到""聞名""名聲""傳播"等義項,根據語境推測,"君之所聞也"中的"聞"是"聽到"的意思。
6.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7.作戰時,智者能抓住機會,巧者能果斷決策。你認為曹劌是"智者"和"巧者"嗎?請結合甲文第二段和第
三段的內容簡述理由。
8.曹劌認為"可以一戰",斗廉認為不必請求增援,他們作出判斷的依據分別是什么?這些依據中蘊含的共
同道理是什么?
(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入。"對日:"小惠未遍,民弗從
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目:"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號i,雖不能察,
必以情。"對日:“忠之屬也??梢砸粦?。戰則請從?!?/p>
(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
凡與敵戰,士卒蹈萬死一生之地,而無悔懼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三國魏明帝自征蜀,遣司馬懿督
張郃諸軍,雍、涼①勁卒二十萬,港軍密進,窺向劍閣工蜀相諸葛亮時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合
兵交換,在者八萬。參佐咸以賊眾強盛,非力不制,宜權停下兵里一月,以并聲勢。亮日:“吾統武行師,
以大信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裝以待期,妻子鵠立④而計日,雖臨征難,義所不廢?!苯源吡?/p>
去。于是,去者皆悅,愿留一戰;征者奮勇,思致死命。臨戰之日,莫不拔劍爭先一戰大克信之由也。
(節選自《百戰奇略,信戰》,有刪改)
【注】①雍、涼:雍州和涼州(今均屬甘肅武威)。②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北,古時為軍事要隘。③下
兵:換下來的士兵。④鵠立:像天鵝一樣伸長脖子站著,引申為殷切盼望。
9.請用"/"給下面的語句斷句。(斷兩處)
莫不拔劍爭先一戰大克信之由也
10.根據提示的方法,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詞語方法義項、例詞及例句釋義
獄查工具書①爭訟②訴訟案件③罪,過失④牢房,監獄
潛關聯成語潛移默化
會課內遷移會天大雨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士卒蹈萬死一生之地,而無悔懼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
12.【甲】【乙】兩文都提到了"信",從中可以看出"信"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曹劌認為得到"信"的途徑
是,諸葛亮堅守"信"的原則是O
(請用原文回答)
13.請結合選文內容分別談談你對曹劌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物的認識。
(2023?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曹劌論戰(節選)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目:“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日:“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δ浚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眨骸靶〈?/p>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之屬也??梢砸粦?。戰則請從。”
【乙】
蕭穎士風節
蕭穎士為唐名人,后之學者但稱其才華而已。予反復考之,穎士有風節之士也。為集賢校理①,宰相
李林甫欲見之,穎士不詣,林甫怒其不下已。后召詣史館,又不屈,愈見疾,至免官,更調河南參軍。時
安祿山寵恣,穎士陰②語柳并日:“胡人③負寵而驕,亂不久矣。東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祿山反,穎
士往見郭納,言御守計,納不用。嘆目:“肉食煮必兒戲御劇賊"一座矣裁節度使源海④欲退保江陵,穎
土日:“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公何遽?輕土地,取天下笑乎?”消乃按甲不出。
(選自《容齋隨筆》有刪改)
注:①集賢校理:官名。②陰:暗地里。③胡人:指安祿山。④源涌w百:人名。⑤遽:匆忙。
14.下列加點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后之學者俚稱其才華而已/但微頷之B.穎士不呼/及郡下,遍太守
C.穎士陰謂柳并曰/此中人謂云D.前不久矣/無絲竹之機耳
15.翻譯畫波浪線的語句。
肉食者以兒戲御劇賊,難矣哉!
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何以戰"的問題,魯莊公在曹劌的啟發下,最終意識到民心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B.甲文語言簡潔,駢散結合,錯落有致;人物對話增強了敘事寫人的生動效果。
C.乙文畫橫線句子"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斷句正確。
D.乙文蕭穎士分別從客觀形勢、退兵后果這兩方面說服源消按兵不動,固守襄陽。
17.結合甲、乙兩文內容,探究蕭穎士和曹劌形象的共同之處。
(2023?山西?中考真題)經典古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班級舉辦了"學習先賢美德?體悟生命
意義,,專題學習活動。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目:“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蹦巳胍?。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目:“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選自《曹劌論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
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選自《出師表》
【曉其意?體會先賢形象】
18.兩軍陣前"公將尊之",魯莊公①—的舉止凸顯曹劌的從容不迫;亂世之中"三顧草廬",劉備三次到草
廬②—的謙恭引發諸葛亮的耿耿忠心。(根據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填空)
19.從文中或鏗鏘有力,或感人肺腑的言語中,可以讀出人物深沉的情感。"肉食者鄙”的意思是①――體
現了曹劌對國事的憂慮;"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的意思是②-—體現了諸葛亮對先帝的感念。
【明其志?探究精神力量】
20.主動請戰的曹劌,鞠躬盡瘁的諸葛亮,捐軀報國的文天祥,他們都是名垂千古的仁人志士?!哆^零丁
洋》中哪一聯詩既是文天祥的自述心志,同時也道出無數仁人志士的心聲?請寫出該聯詩句,并說說
你的理解。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詩句:_______
理解:_________
21.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延續民族文化的血脈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你從曹劌或諸葛亮身上學到
了什么優秀品格?請結合選文作答。
(2023?遼寧大連?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呼敗績。
公將馳之。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目:“可矣?!彼熘瘕R師。
(1)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癸亥,大軍至白團衛村?下營。人馬俱渴,營中掘井,及水輒壞,兵士取其泥絞汁而飲,敵眾
圍繞,漸束其營。是日,東北風猛,揚塵折樹。契丹主坐車中歲眾日:“漢軍盡耒另有此耳仝日無可生擒
然后平定天下?!绷钕埋R拔鹿角②,飛矢雨集。軍士大呼日:“招討使③何不用軍,而令士卒虛④死!”諸將
咸請擊之,杜威曰:“俟風勢稍慢,觀其進退。"守貞日:“此風助我也,彼眾我寡,黑風之內,莫測多
少,羊俟風止,我輩無囑類⑤矣。”即呼諸軍齊力擊賊,張彥澤、符彥卿、皇甫遇等率騎奮擊,風勢尤猛,
沙塵如夜,敵遂大敗。寸步騎齊進,追襲二十余里。至陽城東,賊軍稍稍成列,(2)我騎復擊之,乃渡河
而去。
(節選自《舊五代史》)
【注釋】①白團衛村:契丹主帶兵攻打后晉,杜威等迎戰于白團衛村。②鹿角:指樹障。③招討使:官
職名。④虛:白白地。⑤喔(jiao)類:這里指活著的人。
2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齊對敗績(2)吾視其轍亂(3)若俟風止
2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公與之乘呼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
B.劌日:"可矣。"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C.契丹主坐車中謂眾曰太守自謂也(《醉翁亭記》)
D.町步騎齊進元方町年七歲(《陳太丘與友期行》)
24.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漢軍盡/來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
B.漢軍盡來/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
C.漢軍盡/來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
D.漢軍盡來/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
25.用現代漢語翻譯兩文中畫直線的句子。
26.曹劌和守貞都善于把握迎戰時機,但抓取的戰機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27.(2023?四川達州?中考真題)【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入。"對日:"小惠未遍,民弗從
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目:"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必以情。"對曰:“思之屬也??梢砸粦?。戰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目:“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
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羯。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曹劌論戰》)
【乙】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
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轂弓弩,
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日:“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日:“將軍令日'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
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
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目:“介胄之士
不拜,請以軍禮見?!碧熳訛閯?,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
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周亞夫軍細柳》)
⑴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盾無何(經過)以其境過清,不可久盾(停留)
B.又何回焉(參與)數月之后,時時而回進(間或,偶然)
C.使人稱謝(致意,表示問候)長跪而謝之(道謝)
D.其將囿可襲而虜也(必,一定)汝心之囿(頑固)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稱善者久之公將鼓之
B.可以一戰靜以修身
C.下視基轍基真不知馬也
D.成禮則去濯清漣頂不妖
⑶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p>
譯文:曹劌說:"當權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B.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譯文:祭祀用的牲畜、玉和絲織品,不敢隨意增加,一定按照實情報告給神靈。
C.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譯文:天子被感動,表情嚴肅起來,扶著車前橫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D.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譯文:將軍周亞夫手執兵器行禮說:"穿戴著盔甲之將不行跪拜禮,請允許我用軍禮參見。”
⑷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寫的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長勺之戰。此文節選自《左傳》(《春秋左氏傳》)?!蹲髠鳌?,
儒家經典之一,是我國古代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B.甲文詳細地記敘了戰爭的整個過程,它生動地說明:政治上取信于民、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和掌握戰機,
是取勝的必要條件。
C.乙文節選自《史記》。《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后世的傳記文學有深遠的影響。魯迅先生
稱此書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D.甲文中魯莊公禮賢下士,虛心聽取意見;乙文中文帝深明大義,識才敬才。兩位君主都有值得肯定之處。
(2022?遼寧營口?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目:“肉食者鄴,
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δ浚骸靶』菸幢?,
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玻匾孕??!睂δ浚骸靶⌒盼礌?,神弗福也。"公日:“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稹饎t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目:“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日:“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閏月,遜將進攻漢軍,諸將并目:“攻備當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守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已
固守,擊之必無利矣?!边d日:“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
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持?角此寇,正在今日?!蹦讼裙ヒ粻I,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
遜目:“吾已曉破之之術。”乃茗各持一把茅,以火攻,埃之;二爾贊威通吏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
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營。漢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
(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持(ji):牽制
28.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酗)
(2)小信未孚()
(3)乃歌各持一把茅()
(4)以火攻,球之()
2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兵疲意沮,計不復生。
30.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
31.諸將認為"攻備當在初......擊之必無利矣”,陸遜卻認為“持角此寇,正在今日",陸遜如此判斷的依據是
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32.甲、乙兩文主要通過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甲文中的曹劌和乙文中的陸遜在指揮作戰方面有哪些共同
點?
(2022?遼寧盤錦?中考真題)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目:“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目:“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眨骸靶〈?/p>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目:“忠之屬也??梢砸粦?。戰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判目:“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目:“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目:“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甚。對日:“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羯。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選自《曹劌論戰》)
【乙】
二師①陳于柏舉。闔廬之弟夫概王,晨請于闔廬目:“楚瓦②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
又日:“而后大師③繼之,必克?!狈蚋磐跻云澍B五千,先擊子常年卒。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子常
奔鄭。吳從楚師,及清發④,闔廬將擊之。夫概王曰:“困獸猶斗?,況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敗我。
若使先濟者知免,后者慕之,無有斗心矣。半濟而后可擊也?!标H廬從之。又敗之。楚人為食⑥,吳人及之,
楚師奔。敗諸雍瀛,五戰及郢⑦。
(選自《左傳》,有刪改)
【注釋】①二師:楚軍和吳軍。②瓦:子常。③大師:吳國大部隊。④清發:水名,今湖北安陸。⑤斗:
戰斗。⑥為食:做飯。②郢:楚國都城。
3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必以早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十二章》)
B.公問其政政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C.夫概王以其展五千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D.先擊子常之卒行道之人弗受(《魚我所欲也》)
34.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若使先濟者知免,后者慕之,無有斗心矣。
35.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
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子常奔鄭
36.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列各題。
(1)從【甲】文中"曹劌請見""戰則請從"能看出曹劌具有情懷。
(2)人心向背是作戰的基礎,【甲】文民心的重要性體現在"【乙】文中""
印證夫概王也懂得這個道理(均用原文句子回答)。
(3)曹劌和夫概王都能夠掌握作戰時機,請從追擊時機這一點,結合【甲】【乙】兩文分別進行分析。
(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曹劌論戰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目:“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玻匾孕??!睂δ浚骸靶⌒盼存?,神弗福也。”公日:“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目:“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目:“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乙】楚將伐齊
楚將伐齊,魯親之,齊王患之。張丐曰:“臣請令魯中立?!蹦藶辇R見魯君①。魯君曰:“齊王懼乎?”
日:“非臣所知也,臣來吊②足下。"魯君日:“何吊?”曰:“君之謀過?矣。君不與④勝者而與不勝者,
何故也?”魯君日:“子以齊、楚為孰勝哉?”對曰:“鬼且不知也?!薄叭粍t子何以吊寡人?”日:“齊、
楚之權敵也,不用有魯與無魯。足下豈如令眾而合⑤二國之后哉!楚大勝齊,其良士選卒必殖⑥,其余兵亡⑦
以待?天下;齊為勝,其良士選卒亦殖。而君以魯眾合戰勝后,此其為德也亦大矣。”魯君以為然,身退師。
(節選自《戰國策》,有刪改)
注:①魯君:魯國國君。②吊:悼念死者。③過:錯誤。④與:幫助。⑤合:聯合。⑥殖(yi):死。
⑦亡:沒有。⑧待:防備,抵御。
37.下面對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小信未孚,神弗磺也福:賜福,保佑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獄:監獄
C.楚將伐齊,魯親之,齊王審之患:憂慮,擔憂
D.魯君以為然,身退師身:親自
38.下面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乃入見乃為齊見魯君
B.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子以齊、楚為孰勝哉
C.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君之謀過矣
D.下視其轍,登軾則望之君不與勝者則與不勝者
39.下面對甲、乙兩個文段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通過記敘齊魯長勺之戰的經過,表現了曹劌忠君愛國的精神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刻畫了一位出
身下層而深謀遠慮的謀士形象。
B.乙文通過敘述張丐主動出使,勸說魯國國君撤兵的故事,表現了他高超的外交才能。
C.甲、乙兩文都是關于戰爭題材的文章,甲文強調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術才能取得戰爭勝利,乙
文則說明只有獲得別國的幫助才能取勝的道理。
D.甲、乙兩文都運用對話描寫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甲文中主要描寫曹劌與魯莊公對
話,乙文中主要描寫張丐與魯君對話。
(2022?四川廣安?中考真題)【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
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
人。"對日:"小惠未褊,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目:"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戰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目:"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
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選自《曹劌論戰》)
【乙】楚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日:“何故?"對日:"其城郭高,溝
湎②深,蓄積多也。"寧國③目:"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致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
漁深,則民力罷④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注:①陳:國名。②源護城河③寧國:楚國大臣。④罷:通"疲"
40.請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
(1)雖不能窣(2)夫大國,難啰也______________
(3)其城郢高(4)則民怨上矣
4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便人視之安陵君因使唐雎便于秦
B.夫陳,小國也,加蓄積多狼亦黠矣,畫頃刻兩斃
C.何以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興兵伐書,陳可取也輟耕本壟上
4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43.請閱讀選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兩個小題。
(1)【甲】文第一自然段中曹劌認為魯莊公憑借""(用原句回答)能取得戰爭的勝
利;【乙】文中陳國因為""(用原句回答)導致戰爭的失敗。
(2)魯莊公和楚莊王最終取勝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2?遼寧?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目:“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目:“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選自《曹劌論戰》)
【乙】
“民無常勇,亦無常怯。有氣①則實②,實則勇;無氣則虛,虛則怯。怯勇虛實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
則戰,怯則北③。戰而勝者,戰其勇者也;戰而北者,戰其怯者也。怯勇無常,倏忽往來,而莫知其方,惟
圣人獨見其所由然。”此《呂氏春秋?決勝》篇之語,予愛而書之。
(選自《容齋隨筆》)
【注釋】①氣:精氣。②實:充實。③北:敗北,退敗。
44.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般網的一項()
A.公問其政敢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B.軍其旗靡軍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記》)
C.戰基勇者也再真無馬邪(《馬說》)
D.而莫知其方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4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2)此《呂氏春秋,決勝》篇之語,予愛而書之。
46.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怯勇虛實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47.【甲】文中曹劌做了哪兩件事?請概括出來。
48.【甲】文中表明作戰中勇氣變化的句子是:;【乙】文中也有類似的句
子:o
(2022?遼寧錦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甲】【乙】兩個語段,完成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δ浚骸靶』菸幢椋?/p>
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對目:“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之屬也??梢砸粦?。戰則請從?!?/p>
(選自《曹劌論戰》)
【乙】
荊①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曰:“何故?”對日:“城郭高,溝油②
深,蓄積多也。”寧國③目:“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海深,
則民力罷④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選自《呂氏春秋》)
【注釋】①荊:古代楚國的別稱。②溝泣(X。):指護城河。源溝渠。③寧國:楚國臣子。④罷:通"疲",
疲乏,疲勞。
49.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②神弗福也
③芍日
④遂取陳焉
50.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A.忠之屬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后(《桃花源記》)
B.何敢敢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C.興兵伐之水陸草木書花(《愛蓮說》)
D.必以信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51.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②荊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
52.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
53.【甲】【乙】兩文共同揭示出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是o
參考答案
1.D
2.C
3.C
4.(1)鄧禹每次舉薦的人都稱得上人才,光武認為他有識人之術。(2)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
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
誦讀加以驗證。
這個句子的大意是:建武元年正月,鄧禹自箕關將要進入河東郡,河東郡都尉把守關隘不開城門,鄧禹連
攻十天,破關。"建武元年"是時間狀語;"禹自箕關將入河東"句意完整,寫鄧禹的行動;"河東都尉守關不
開"句意完整,寫河東都尉的防守;"禹攻十日",是鄧禹的行動;"破之",是鄧禹的行動結果。據此斷句為:
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故選Do
2.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理解。
C.有誤,"會日暮"中的"會"是"正趕上"的意思;"遷客騷人,多會于此"中的"會"是"聚集"的意思。二者含義不
同;
故選C。
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分析。
C.有誤,【乙】文對戰爭場景描寫得比較簡略,并沒有詳細描寫戰爭場景;
故選Co
4.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
(1)重點詞:舉,推舉;皆,都;當,相稱;知,識別。
(2)重點詞:視,看;靡,倒;故,所以;逐,追逐、追擊;之,他們。
【點睛】參考譯文:
【甲】
鄧禹字仲華,南陽郡新野縣人。十三歲時,能誦讀詩歌,在長安從師學習。當時光武帝劉秀也在京師
游學,鄧禹雖然年幼,但見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人,于是與他親近交往。等到聽說光武帝安定了河
北,鄧禹就騎馬北渡,追到了鄴縣。光武帝見到他非常高興,對他說:“我可以獨立任免官員,你從遠方趕
來,難道是想做官嗎?"鄧禹說:"不想。"光武帝說:"假如是這樣,你想做什么呢?"鄧禹說:"(我)只希
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廣施天下,我能夠為您盡一點力,在史書上流傳功名罷了。當今之計,不如招納英雄,
努力取悅民心,建立高祖的功業,挽救百姓的性命。"光武帝非常高興,常常一起商定計策。鄧禹每次舉薦
的人都稱得上人才,光武認為他有識人之術。
建武元年正月,鄧禹自箕關將要進入河東郡,河東郡都尉把守關隘不開城門,鄧禹連攻十天,破關。
王匡等集結軍隊十多萬人,再次共同攻擊鄧禹,鄧禹軍形勢不利。恰逢日暮,戰事結束,諸將看到兵力受
損,都勸鄧禹乘夜離去,鄧禹不聽。第二天早晨,王匡全軍出擊進攻鄧禹,鄧禹命令軍中人不得任意行動,
等到王匡軍到了軍營里,鄧禹趁機傳令諸將擊鼓并進,大破王匡軍。
【乙】
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
"現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饼R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
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
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庇谑亲窊酏R軍。
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
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
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
那里設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5.C
6.魯莊公和曹劌共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
7.曹劌是"智者"和"巧者"。他在齊軍三鼓后,見齊軍士氣衰竭,而魯軍士氣正盛,立即下令進軍;他在齊
軍潰敗時,判斷齊軍沒有埋伏,立即下令追擊。他能抓住機會并果斷決策,是"智者"和"巧者"。
8.曹劌的依據是魯莊公能誠心處理大大小小的案件,是盡了職分,能得民心。斗廉的依據是作戰取勝在
于軍隊上下一心,不在于人多,楚軍能做到上下一心。蘊含的共同道理是"人和"很重要。
【解析】5.本題考查文言字詞。
C."那人軍于蒲騷"意為:哪國人的軍隊駐扎在蒲騷。軍:軍隊駐扎;
故選C。
6.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重點字詞:
公與之乘:魯莊公和他共坐一輛戰車。之,指曹劌;于:在。
7.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根據甲文第二段"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R師敗績",第三段"一鼓作氣,再而
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可知,當齊軍三次擊鼓進攻時,魯軍并未急于出戰,而是在曹劌的建議下
堅守陣地,等待最佳時機。而當齊軍三次擊鼓后士氣低落時,曹劌果斷下令出擊,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正
是“智者"所具備的,善于抓住機會。
根據甲文第二段"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熘瘕R師",第三段"夫大國,難測也,
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可知,在戰爭過程中,曹劌表現出了果斷的決策能力,在攻擊
勝利后,他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在判斷對方沒有設伏之后才下令追擊,這種能夠根據戰場形勢靈活調整戰
術,果斷作出決策的能力,正是"巧者”所必備的。
綜上所述,曹劌在戰前能夠準確判斷局勢,選擇最佳時機出擊;在戰爭中又能根據戰場形勢靈活調整戰術,
果斷作出決策。這些表現都充分證明了他既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位"巧者"。
8.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根據甲文"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可知,曹劌認可魯莊公作戰
的理由一一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據誠心(合理裁決),覺得這是盡了本職一
類的事,能夠贏得民心,所以可以一戰。
根據乙文“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君之所聞也“,可知,斗廉認為軍隊的勝利在于內部的團結和
協作,而不是人數的多少。他進一步指出,商朝和周朝的戰爭并不是因為人數的多少而決定勝負的。他認
為楚軍能做到軍心團結,就可以取得戰爭的勝利,自然不必求援。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關于戰爭是否取勝,他們判斷依據是君主是否得民心,軍隊上下是否士氣高漲、團結
一心,所以共同強調的是“人和”的重要性。
【點睛】參考譯文:
【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
"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
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
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辈軇セ卮鹫f:“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
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回答
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濒斍f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
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誠心(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梢裕☉{借這個條
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钡鹊烬R軍
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
行?!闭f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
“可以追擊了?!庇谑亲窊酏R軍。
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
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
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
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乙】哪國人的軍隊駐扎在蒲騷,準備和隨、絞、州、蓼四國一起進攻楚國軍隊。莫敖擔心這件事。莫敖
說:"何不向君王請求增兵?"斗廉回答說:"軍隊能夠獲勝,在于團結一致,不在于人多。商朝敵不過周朝,
這是您所知道的。整頓軍隊而出兵,又增什么兵呢?"莫敖說:"那我們占卜一下(看看結果如何)?"斗廉
回答說:"占卜是用來解決疑難的,既然沒有疑惑,為什么還要占卜呢?"于是就在蒲騷打敗哪國軍隊。
9.莫不拔劍爭先/一戰大克/信之由也
10.獄:指訴訟事件(訴訟案件)或②;潛:秘密地、偷偷地(暗中);會:適逢,恰巧遇到
11.(1)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夸,一定以實情相告。(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
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2)士卒們踏上萬死一生的戰場,卻無后悔畏懼之心的,
都是誠信不欺的命令使他們這樣做的。
1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以大信為本或雖臨征難,義所不廢
13.①曹劌具有政治上的遠見卓識。他非常重視戰前的政治準備,認為"民從"才是戰爭取勝的重要保證;
曹劌能在國家危亡的時候挺身而出,積極向莊公出謀獻策,說明他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獻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設備維修服務合同范本
- 2025長沙市“雙百計劃”申報合同書
- 2024年廈門醫院招聘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真題
- 軸承供銷合同范本
- 2024年嘉興國際商務區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2024年安徽玉成汽車職業學校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2024年安徽合肥技師學院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水壩工程合同范本
- 研學旅行與學校簽訂合同(2025年版)
- 浙江省杭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 英語 含解析
- x-y數控工作臺機電系統設計
- 《地基基礎-基樁靜荷載試驗》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電子物證專業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質量檢驗控制流程圖
- 人教版音樂三年級下冊知識總結
- 2022年江蘇對口單招市場營銷試卷剖析
- 【課件】第7課 西方古典美術的傳統與成就 課件高中美術魯美版美術鑒賞
- 同等學力工商管理綜合復習資料(全)
- 外科學教學課件:骨盆及髖臼骨折
- 關鍵過程(工序)和特殊過程(工序)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