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押題猜想卷(南京卷)(全解全析)_第1頁
2025年中考物理押題猜想卷(南京卷)(全解全析)_第2頁
2025年中考物理押題猜想卷(南京卷)(全解全析)_第3頁
2025年中考物理押題猜想卷(南京卷)(全解全析)_第4頁
2025年中考物理押題猜想卷(南京卷)(全解全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考前押題密卷(南京卷)

物理.全解全析

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2分,共24)

1.在物理學發展的漫長歷程中,許多物理學家嘔心瀝血,堅持不懈,為推動科學進步、人類文明發展做出

了卓越的貢獻。下列陳述符合物理學發展實際的是()

A.法拉第通過實驗發現電流的磁效應,揭示了電現象和磁現象之間的聯系

B.牛頓對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提出質疑,通過理想實驗研究了力與運動的關系

C.奧斯特經過多年科學探究發現了“磁生電”的現象

D.阿基米德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主要有關于浮力的問題和杠桿的平衡問題

【答案】D

【解答】解:A、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說明了電可以生磁,故A錯誤;

B、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提出質疑,通過理想實驗研究了力與運動的關系,故B錯誤;

C、法拉第經過多年的實驗探索發現了磁生電現象,故C錯誤;

D、阿基米德發現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和杠桿原理,故D正確。

2.請你想象一下,如果“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變為0.1m/s”,小華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遠處等他,于

是一邊奔跑一邊對著小李大聲喊道:“我來也。”此時發生的情況是()

A.和正常時一樣B.小華先追上小李,然后聽到“也來我”

C.小李什么也聽不到D.小華先聽到“我來也”,然后追上小李

【答案】B

【解答】解:小華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遠處等他,于是一邊奔跑一邊對著小李大聲喊道:“我來也”,因

為聲速小于小華追小李的速度,所以小華先追上小李,然后聲音才慢悠悠地傳播過來;

因為聲速小于小華追小李的速度,則在小華追上小李后,他先聽到的是后發出的聲音,后聽到的是先發

出的聲音,因此他聽到的聲音是“也來我”。

3.下列說法符合實際的是()

A.人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0.8sB.中學生步行上樓的功率約為1500W

C.一本蘇科版物理教材重約25ND.家用掛壁式空調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約為1A

【答案】A

【解答】解:A.人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0.8s,故A符合實際;

B.根據一個中學生的平均體重約500N,每層樓的高度約為3m,從一樓到三樓約為6m,爬樓的時間大約

為30s,功率的公式可知P=此0,代入計算可得,他爬樓的功率約為100W,故B不符合實際;

tt

C.一本蘇科版物理教材的質量約為250g=0.25kg,其重力G=mg=0.25kgX10N/kg=2.5N,故C不符合

實際;

D.家用掛壁式空調的功率約為1000W,1=與=吧邛"A,故D不符合實際。

U220V

4.“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的青睞。下列對詩句中涉及的

熱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已是懸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斜月沉沉藏海霧”,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D.“霜葉紅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答案】A

【解答】解:A、冰是水的凝固現象,凝固放熱,故A正確;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液化放熱,故B錯誤;

C、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液化放熱,故C錯誤;

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凝華放熱,故D錯誤。

5.央視春晚節目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用舞蹈語言復活了國寶級文物《千里江山圖》,圖示為演員臨水起

舞的畫面,下列關于演員在水面“倒影”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A.“倒影”是實像B.“倒影”比演員的身形小

C.“倒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D.“倒影”大小不隨演員距水面距離遠近而改變

【答案】D

【解答】解:ABC、平靜的水面如同平面鏡,舞蹈演員通過平靜的水面成像,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

知,該現象屬于光的反射現象,倒影是演員所成的正立的、與演員等大的虛像,故ABC錯誤。

D、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體大小相等可知,“倒影”大小不隨演員距水面距離遠近而改變,故D正

確。

6.“金陵金箔”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打造的金箔輕薄柔軟,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正確拿取的方

法是:手持羽毛輕輕掃過紙墊,如圖甲所示;再將羽毛靠近工作臺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將金箔吸住,

如圖乙所示。羽毛掃過紙墊的結果和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別是()

A.摩擦使得羽毛和紙墊帶異種電荷;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B.摩擦使得羽毛和紙墊帶異種電荷;帶電物體吸引輕小物體

C.摩擦使得羽毛和紙墊帶同種電荷;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D.摩擦使得羽毛和紙墊帶同種電荷;帶電物體吸引輕小物體

【答案】B

【解答】解:手持羽毛輕輕掃過紙墊,羽毛與紙墊摩擦,根據摩擦起電的原因可知,羽毛和紙墊帶上了

異種電荷;羽毛帶了電,靠近金箔,由于帶電體會吸引輕小物體,故羽毛即可將金箔吸住,故B正確,

ACD錯誤。

7.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

中正確的是()

A.物體A對B的摩擦力與物體B對A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地面一定是粗糙的

【答案】D

【解答】解:A、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AB之

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故AB間沒有摩擦力,故A錯誤;

B、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

D、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這兩個力相互平衡,貝Uf=F,故地面一

定是粗糙的,故D正確。

8.如圖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彈性小球被彈出后,經過A點和B點后落到地面,又被多次彈起,圖中虛

線為小球的運動軌跡。下列有關小球的運動,描述正確的是()

A.小球反彈經過D點時動能為零

B.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機械能不斷減少

C.若將彈性小球表面涂黑,則會在C、F兩點留下等大的黑色圓斑

D.小球經過E點的機械能大于經過G點的機械能

【答案】D

【解答】解:A、從軌跡來看,小球既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又有豎直方向的速度,小球在最高點時,豎直

方向速度為零,水平方向速度不為零,則小球在D點的動能不為零,故A錯誤;

B、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因光滑桌面沒有摩擦阻力,小球處于平衡狀態,其速度大小不變,

又高度不變,所以動能和重力勢能不變,故機械能不變,故B錯誤;

C、彈性勢能大小與彈性形變程度有關,黑色圓斑的大小能反映小球彈性形變程度,圓斑越大,形變越

大,在C點與在F點時,小球的動能與重力勢能都為零,而每次小球反彈到的最高點都比上一次的最高

點低,說明小球受到空氣阻力作用,機械能逐漸變小,所以小球在C點的機械能大于在F點的機械能,

故小球在C點的彈性勢能大于在F點的彈性勢能,小球在C點的圓斑要大于在F點的圓斑,故C錯誤;

D、小球在多次彈起過程中,機械能逐漸變小,而E點在G點之前,故小球經過E點的機械能大于經過

G點的機械能,故D正確。

9.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采用了電磁彈射新技術,它是利用直線電動機將艦載機進行彈射的裝置。下

列四幅圖中用來演示該原理的是()

【答案】C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電磁彈射器的彈射車與飛機前輪連接,并處于強磁場中,當彈射車內的導體

通以強電流時,即可受到強大的推力由此可知其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其原理與電動機

相同。

A.該圖說明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故A錯誤;

B.圖中沒有電源,是探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是發電機的原理圖,故B錯誤;

C.圖中有電源,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力而運動,是電動機的原理圖,故C正確;

D.圖是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著磁場,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什么有關,這是電流的磁效應,故D

錯誤。

10.甲、乙、丙圖分別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比較質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

和“探究電阻對電流產生熱量多少的影響”的實驗裝置。對比三個實驗有以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1)甲、乙、丙中被加熱物質的質量都要相同

(2)甲、乙、丙中除了圖中的器材,還都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天平和秒表

(3)把丙圖中的一個燒瓶里的液體換成等質量的另一種液體,就可以完成圖甲實驗

(4)乙丙實驗中都是通過溫度計升高的示數來比較放熱多少

A.(1)(2)B.(2)(3)C.(1)(4)D.(3)(4)

【答案】C

【解答】解:甲中控制沙子和水的質量相同、吸收的熱量相同,同時記錄溫度升高的數值,吸收相同的

熱量通過相同的酒精燈火焰加熱相同的時間實現,故需要天平和秒表;乙中控制酒精和碎紙片的質量相

同、燒杯中的水的質量相同,需要天平,通過溫度計溫度升高的多少表示燃料放出的熱量多少,兩種燃

料必須燃燒干凈,不需要秒表;丙中控制電流相同、被加熱液體的種類和質量相同,由于兩電阻串聯加

熱時間相同必相同,故需要天平,不需要秒表,綜上可知,(1)正確,(2)錯誤;

丙中換另一種等質量的液體后,還需要更換兩電阻絲的阻值相同才能保證相同時間產生相同的熱量,故

(3)錯誤;

乙實驗中兩個燒杯中裝有相同質量的同種液體,丙實驗中兩個燒瓶內也裝有相同質量的同種液體,乙和

丙實驗中的都是通過溫度計升高的示數來判斷放熱的多少,應用了轉換法、控制變量法,故(4)正確。

綜上可知(1)(4)正確,(2)(3)錯誤。

11.如圖所示,同一小瓶內裝入質量不同的水,將小瓶浸沒在水中松手后,發現小瓶在甲圖中上浮,在乙

圖中下沉。待小瓶靜止后,小瓶在甲、乙中受到水的浮力分別為F甲和FL,則()

甲乙

A.F甲>Fz,B.F甲=Fz,C.F甲<F乙D.無法比較

【答案】C

【解答】解:同一小瓶內裝入質量不同的水,將小瓶浸沒在水中松手后,發現小瓶在甲圖中上浮,最終

漂浮在水面上,排開水的體積小于小瓶的體積,在乙圖中小瓶下沉,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小瓶的體積,所

以待小瓶靜止后,乙圖中小瓶排開水的體積大,根據F浮=p〃gV排知乙圖中小瓶受到的浮力大,即FT

<F乙,故C正確。

12.每年進入汛期,多地會發生強降雨,導致河流水位上漲。某校科技小組設計了一個監測水位的裝置如

圖甲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o為定值電阻,R滑是豎直放置的起滑動變阻器作用的電阻裝置

(最大阻值40Q),浮子可帶動金屬滑桿AP即滑動變阻器滑片豎直上下移動,當電流表的示數達到某一

數值時提醒小組成員水位達到警戒值。R滑接入電路的阻值R隨水位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與之對應

的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變化關系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水位升高時,電壓表的示數減小

B.該電路工作時總功率最小值為0.3W

C.水位變化過程中,滑動變阻器功率最大時水位為20cm

D.當水位達到警戒水位時,電壓表的示數為3V

【答案】C

【解答】解:A、閉合開關,兩電阻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測Ro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通過電路的電流,

由圖甲可知當水位升高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滑動變阻器分得的電壓變小,根據串聯分

壓原理,Uv=U-U滑可知電壓表示數變大,故A錯誤;

B、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0時,電路為定值電阻的簡單電路,根據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通過電

路的電流最大,由丙圖可知通過電路的最大電流為0.3A,電壓表示數為就為電源電壓U=6V;此時Ro

-^-=-^-=2011,由圖丙可知通過電路的最小電流為0.1A,該電路工作時的最小總功率:P=ur

I大0.3A

=6VX0.1A=0.6W,故B錯誤;

2

uu_TyT

C、水位變化過程中,滑動變阻器最大功率P=I2R=

----------K.—ozo

R+RoR+RoR+R/+2R0R

R

u2

2,當區=口)=20。,滑動變阻器的的功率最大,接入電路的阻值隨水位的變化關系如圖

(R-R0)

~R-+4R°

乙,由乙圖可知10cmXk+b=40C,30cmXk+b=OC,

兩式聯立可得:k=-2C/cm,b=60H,則R=-2O/cmXh+60。,當R滑=200,代入數據:20。=-20/cm

Xh+60fl,得h=20cm,故C正確;

D、當水位達到警戒水位25cm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2C/cmX25cm+60C=10。,

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阻之和,根據歐姆定律可得通過電路的電流:U_6V

I"-

R+Ro10O+2QQ

0.2A,串聯電路的電流相等,電壓表示數就為U'=0.2AX20(l=4V;故D錯誤。

故答案選:Co

二.填空題(共7小題,每空一分,共20分)

13.如圖是小明用發卡制作的發卡琴,發卡琴發出的聲音是由發卡振動產生的,彈奏時一手壓緊發卡,

手感到痛是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把制作發卡琴的過程錄制成視頻,用手機發到班級

群中進行分享交流,發布視頻是利用電磁波完成的。

【答案】振動;相互;電磁。

【解答】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發卡琴發出的聲音是由發卡振動產生的;

(2)彈奏時一手壓緊發卡,手給發卡一個力,發卡會給手一個反作用力,手感到痛是由于物體間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

(3)手機通信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小明把制作發卡琴的過程錄制成視頻,用手機發到班級群中進行

分享交流,發布視頻是利用電磁波完成的。

14.2023年5月28日,中國東方航空使用中國商飛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機,從上海虹橋機場飛往

北京首都機場,開啟了國產大飛機C919的全球首次商業載客飛行,如圖所示。飛機在升空過程中,乘

客行李箱的慣性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乘客相對于座椅是靜止(選填“靜

止”或“運動”)的;此時機翼上方(選填"上”或“下”)的空氣流速快,壓強小;隨著海拔高度

的升高,外界大氣壓強變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不變;靜止;上;變小。

【解答】解:飛機在升空過程中,乘客行李箱的質量大小不變,則慣性不變;

以座椅為參照物,乘客與座椅之間的位置沒有改變,故乘客相對于座椅是靜止的;

在飛機升空時,即飛機受到向上的升力,此時對于機翼來說,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而機翼

下方飛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故飛機在較大的向上的升力的作用下升空。

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外界大氣壓強會變小。

15.2024年3月20日上午8時31分28秒,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

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發射升空。

(1)在火箭加速上升的過程中,火箭上衛星的機械能增大(選填“減小”"增大”或"不變”);

(2)若這次發射過程中火箭發動機的效率是50%,所需要的有用功至少為3.5X1012J,則發射前工程師

至少向火箭加注50t熱值為1.4Xdj/kg的液態氫(假設液態氫在發射過程中完全燃燒)。

【答案】⑴增大;(2)500

【解答】解:(1)在火箭加速上升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和高度增加,動能和重力勢能增大,火箭

上衛星的機械能增大。

W有w巖oRx1nT

(2)根據效率公式有:1]=—5_X100%;液態氫的質量為:m=一————型T-----=50000kg

Q放hq50%X1.4X10bJ/kg

=50t。

16.如圖所示,是為了搬運建筑材料而使用的簡單機械。某次用該機械勻速起吊600kg的物體時,物體上

升5m用時3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則所做的有用功是3X1Q4J,總功的功率是1.25義0

W。若用該裝置提升質量更大的物體,其機械效率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

取10N/kg)

r-T

B

X二

【答案】3X1041.25X104;變大。

【解答】解:有用功為:\¥有=611=111811=6001^><10?^^義5m=3義10打;

根據口=77且可知,總功為:W總~”_」_=3.75義10打,

V怠T180%

*375X10

總功的功率為:P=-A=-1=1.25X104W5*;

t3s

若用該裝置提升質量更大的物體時,額外功不變、有用功增大,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變大,機械效率變

大。

17.如圖所示電路,電阻Ri標有“5。1.4A”,R2標有“3Q2A”,電流表Ai、A2的量程均為0?3A,電壓

表量程。?15V,在a、b間接入電壓可調的直流電源,閉合開關S后,將電源電壓調為3V,電流表Ai

示數為1.6A,為保證Ri、R2及電表均不損壞,則允許加的電源電壓不得超過5.625V。

【答案】1.6;5.625o

【解答】解: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并聯,電流表Ai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R2支路的電流,電壓

表測電源的電壓。

(1)電源電壓調為3V時,通過兩電阻的電流分別為:

因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所以,干路電流表Ai的示數:

I=Ii+l2=0.6A+lA=1.6A;

(2)由1=2■可得,兩電阻兩端允許所加的最大電壓分別為:

K

5=11大Ri=1.4AX5Q=7V,U2=l2大R2=2AX3Q=6V,

因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

所以,為了保護電阻R1,電源電壓不能超過6V;

此時干路電流為:1=5+12大=祟+2人=3.2人>3人,

R15?2

所以,為保證電流表Ai不損壞,干路電流最大為3A,

根據并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可得電源電壓最大為:

18.燃燒秸稈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原因之一,為保護環境,在市郊建起了加工秸稈制成秸稈煤發電的工廠。

完全燃燒0.5kg的秸稈煤可放出1.05X107J的熱量;若這些熱量被質量為100kg,初溫為20℃的水

吸收,則在標準大氣壓下可使水溫升高到45℃。該電廠年發電量可達9Xl()7kw?h,與發電效率20%

的同等規模的火電廠相比,除可減少CO2的排放量,每年還能節約5.4X107kg標準煤。(q秸稈煤=2.1

X107J/kg,q標準煤=3.0Xl()7j/kg)

【答案】1.05X107;45;5.4X107。

【解答】解:(1)秸稈煤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

Q放=m秸稈煤q秸稈煤=0.5kgX2.1X107J/kg=1.05X107Jo

(2)由題意可知,水吸收的熱量為:Q吸uQinnLOSXlcfj,

由Q吸=cm△t可得,水升iWi的溫度:

At—Q吸—1.05X1()7J_25C,

由4.2X103J/(kg-Dx100kg

在標準大氣壓下可使水溫升高到:

t=to+At=20℃+25℃=45℃;

(3)秸稈電廠每年可提供電能:

W=9X107kW-h=9X107X3.6X106J=3.24X1014J,

由n=4義io。%可得,標準煤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

Q放

J_=3.24XM4J=

T\20%

由Q放=mq可得,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的質量:

_Q放—1.62X1015J.,

m---------=--------------=5.4vXi1n07kgo

q標準煤3.ox107/kg

19.如圖甲所示是微重力恒溫感應杯墊和杯子,感應杯墊有高溫和低溫兩個加熱擋,其內部簡化電路如圖

乙所示,Ri、R2都是加熱電阻,S為重力開關,當杯子放到杯墊上時,開關S自動閉合,Si為單刀雙擲

開關。若想用低溫擋加熱,Si應接b(選填"a”或"b”),現用高溫擋將杯子內0.2kg的飲品從20℃

加熱至50℃[c飲品=4X1()3J/(kg-c)],則飲品吸收的熱量是2.4X104J,高溫擋加熱功率是20W,

若不計熱量損失,此加熱過程需要的時間是1.2X1Q3so

【答案】b;2.4X104;1.2X103O

【解答】解: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當開關S接b時,Ri、R2串聯,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由

p=I4T"可知,電路中的總功率最小,感應杯墊處于低溫擋;

當開關S接a時,只有Ri工作,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總功率最大,感應杯墊處于高溫擋;

飲品吸收的熱量:

(2吸=(:飲品m(t-to)=4X103J/(kg?℃)X0.2kgX(50℃-20℃)=2.4X104J,

不計熱量損失,W=Q吸=2.4義10勺,由p=:可得,此加熱過程需要的時間:

三.作圖題(共3小題,每題2分,共6分)

20.如圖是小明在家對著鏡子做健身操時的情景。請在圖中畫出小明看到鏡中自己膝蓋上A點的光路圖。

【答案】

【解答】解:根據平面鏡的特點在平面鏡的另一側作出膝蓋上點A的對稱點A',即為其在平面鏡中的

像;

連接像點與眼睛B點與鏡面相交于一點O,即為入射點,連接AO、OB,則AO是入射光線,OB為反

射光線,如圖所示:

21.在水平向右行駛的小車車廂頂端安置一個水平儀,小車水平地板上放置一物塊A,從某時刻起,發現

水平儀中的氣泡向右擺動,如圖所示,請畫出此時物塊A受力的示意圖。

【答案】

【解答】解:分析可知,物塊A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水平

儀中的氣泡向右擺動說明其中的液體由于慣性向左運動,即小車在加速運動,因而A由于慣性也有向左

運動的趨勢,而摩擦力與相對運動趨勢相反,故物塊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如圖

所示:

22.如圖所示,閉合開關S后小磁針沿順時針方向偏轉90。后靜止,請在圖中括號內標出電源的“+”

極,并標出通過通電螺線管外A點的磁感線的方向。

【解答】解:(1)由題意可知,閉合開關S后小磁針沿順時針方向偏轉90°后靜止,則小磁針N極指向

右端,S極指向左端,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通電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左端為S極;

(2)因為在磁體外部,磁感線總是從N極發出,回到S極,所以圖中磁感線的方向是指向左的;

(3)根據安培定則,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指向螺線管的N極(即右端),則四指彎曲所指的方向為電流的

方向,所以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則電源的左端為正極,右端為負極,如圖所示。

——電源1

(+)(-)

四.實驗探究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35分)

23.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如圖甲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將小車扭轉一定角度后,松手發現小車旋轉后

又恢復原狀,這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選填“物體”或“直線”)上,物體才能平衡。

(2)如圖乙所示,向玻璃管中吹風,U形管A管中的液面將上升(選填“上升”或“下降”)。

(3)如圖丙所示,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的A點,當彈簧測力計由位

置1轉至位置2的過程中,測力計示數變化情況是先變小后變大(選填“變小”“變大”“先變小后

變大”“先變大后變小”或“不變”)。

【答案】(1)直線;(2)上升;(3)先變小后變大

【解答】解:(1)將小車扭轉一定角度后,這樣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小車將無法在這個位置平衡,

所以松手后發現小車旋轉又恢復原狀,這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物體才能平衡;

(2)吹風時,空氣流量相等,A管上方橫截面積小,空氣流速大壓強小,B管上方橫截面積大,空氣流

速小壓強大,A管中的液面將上升,B管中的液面下降;

(3)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的A點,當彈簧測力計由位置1轉至位置2的過程中,動力臂先變大后變小,

因為阻力、阻力臂不變,故測力計的拉力先變小后變大。

24.南南想知道實驗室配制鹽水的密度,于是利用實驗器材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實驗前,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游碼移到標尺的“0”刻度線處,指針靜止在如圖1

甲所示位置,此時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或“右”)調節,使天平水平平衡。

(2)將盛有適量鹽水的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天平重新平衡時,右盤所加祛碼及游碼位置如圖1乙所示,

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76g;將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觀察到量筒內的液面如圖1丙所示,測得

空燒杯的質量為30.0g,則量筒內鹽水的體積為40cn?,配制鹽水的密度為1.15義1()3kg/n?。

(3)實驗后,經過小組討論發現實驗誤差較大,于是又利用電子秤、燒杯、細線(質量和體積不計)和

一個實心鋁塊(p鋁=2.7g/cm3)等器材,再次對該鹽水的密度進行測量。

①在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放置在電子秤上(如圖2甲);

②將系好細線的鋁塊緩緩浸沒在鹽水中保持靜止(如圖2乙),鹽水未溢出;

③將鋁塊緩慢沉底后松開細線(如圖2丙)。

該次測得鹽水的密度為1.08g/cm3,對前后兩次實驗進行分析,發現這次所測鹽水密度的結果更接

近真實值,造成第一次密度測量結果誤差較大的原因可能是將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時,沒有倒盡,

使得鹽水的體積偏小。

(4)回家后,南南借助玻璃容器、保鮮盒、細線和記號筆等器材,對家里土豆的密度(已知p土豆〉p水)

進行測量,具體做法如下:

①將用細線拴住的土豆放入保鮮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標記出水面的位置;

②將土豆取出浸沒在水中(保鮮盒仍然漂浮),標記出水面的位置;

③只將土豆取出,標記出水面的位置,并向容器中加水至標記點A;

④打開閥門向量筒中放水,待水面下降到B點時,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V1,繼續向這個量筒中放水,待

水面下降到C點時,再次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V2;

⑤圖3中A、B、C是南南標記的水面位置,其中A點是步驟②的標記點,則所測土豆的密度p土豆

P水丫2

=““(用字母Vi、V2、p水表示)。

一叼力一

【答案】(1)水平;右;(2)76;40;1.15X1O3;(3)1.08;將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時,沒有倒盡,

P水’2

使得鹽水的體積偏小;(4)A;—。

V2'V1

【解答】解:(1)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

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發現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

要使橫梁水平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2)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mi=50g+20g+5g+lg=76g,

根據題意,量筒里鹽水的質量是:m=mi-m2=76g-30g=46g,

由圖知,量筒中鹽水的體積是V=40mL=40cm3,

則鹽水的密度p=^=—返彳=1.15g/?!?=1.15xGkg/i/;

V40cm3

(3)①由圖2的甲知燒杯和鹽水的質量為mJ=230g,

②由圖2的乙知,燒杯、鹽水以及排開鹽水的質量之和為m2'=240.8g,

則排開鹽水的質量為m排=m2'-mi'=240.8g-230g=10.8g=0.0108kg,

排開液體的重力為:G排=m排g=0.0108kgX10N/kg=0.108N,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知F浮=6排=O.1O8N,

③由圖2甲丙知,鋁塊的質量為m鋁=m3-mJ=257g-230g=27g,

鋁塊的體積為:V鋁=——=---—―-=10cm3,

P鋁2.7g/cm3

根據F浮=「sgV排得鹽水的密度:

p液==-------0-108N~-——=1.08X103kg/m3=1.08g/cm3;

63

gV排10N/kgXIQX10~m

造成在學校測量結果與真實值的差異較大的原因可能是將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時,沒有倒盡,使得鹽

水的體積偏小,根據p=g可知,測量的鹽水的密度偏大;

(4)在①中,土豆和保鮮盒處于漂浮狀態,F浮=G土豆+G盒,受到浮力最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排開

水的體積最大,故A點是步驟①的標記點;

F+百G+曰m-i-a

故V1=工——V土豆二土――丫土豆二^^一丫土豆,

P水gP水gP水

繼續向這個量筒中放水,待水面下降到A點時,再次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V2;

故V土豆=V2-Vi,

由上面兩式得:m土豆=p水V2,

m球_P水丫2

土豆的密度:「土豆=而-^7

25.曉霞在幫媽媽做飯時發現,向鍋中燒開的水中加一勺鹽,水面就不再翻滾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曉霞在實驗室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試管中裝有酒精,溫度計插入試管中。每隔一段時間記

錄一次溫度,并持續一段時間。獲得實驗圖像如圖乙所示。

(1)根據圖像可知,酒精的從第3分鐘起開始沸騰,沸點是78℃;

(2)實驗過程中能夠聞到酒精的味道,這是因為酒精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3)試管中的酒精沸騰時,燒杯中的水沒有沸騰,說明水的沸點比酒精高。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100℃,相同氣壓下,鹽水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所以向鍋中燒開的水中加一勺鹽,水不再沸騰。

【答案】(1)3;78;(2)酒精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100℃;高。

【解答】解:(1)根據圖像可知,從第3min時,酒精持續吸熱、溫度不再變化,此時的溫度為78℃;

說明酒精的從第3分鐘起開始沸騰,沸點是78℃o

(2)實驗過程中能夠聞到酒精的味道,這是因為酒精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是擴散現象。

(3)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相同氣壓下,在液體中加入雜質,液體的沸點發生變化,鹽水

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所以向鍋中燒開的水中加一勺鹽,水不再沸騰。

26.如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1)如圖所示位置得到了清晰的像。

①保持圖中蠟燭、光屏位置不變,將透鏡移至光具座50cm處,可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②將一眼鏡片放在燭焰和透鏡之間,光屏上的像變模糊,向右移動蠟燭可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則所加眼

鏡片為凸透鏡。

(2)小明想繼續用該裝置探究平面鏡的成像特點,保持圖中的元件位置不變,僅將凸透鏡更換為玻璃板,

眼睛應該在蠟燭(填“蠟燭”或“光屏”)一側觀察蠟燭的像。為驗證平面鏡成的是虛像,還應進

行的操作是當作為像的蠟燭與作為物的蠟燭所成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時,撤去作為像的蠟燭并在它的位

置放一與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并直接觀察光屏上是否有蠟燭的像。

(3)下列關于凸透鏡成像和平面鏡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Ao

A.都可以成正立的像

B.人觀察到虛像時,沒有光線進入人眼

C.實像有放大的有縮小的,虛像都是與物等大的

D.實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1)①50;②凸;(2)蠟燭;當作為像的蠟燭與作為物的蠟燭所成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時,撤去

作為像的蠟燭并在它的位置放一與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并直接觀察光屏上是否有蠟燭的像;(3)A

【解答】解:

(1)①由圖可知此時物距u=35cm-20cm=15cm時,像距等于65cm-35cm=30cm,而在蠟燭和光屏

位置都不變的情況下,根據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的性質,若原來的物距變為現在的像距,原來的像距變

為現在的物距,即將凸透鏡移至光具座50cm刻度處,可再次得到清晰的燭焰像;

②向右移動蠟燭,光屏上再次出現清晰的像,此時物距變小,像距將變大,說明眼鏡片對光線有會聚作

用,使像距變小了,因此該眼鏡片是凸透鏡;

(2)平面鏡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作為物的蠟燭發出的光線經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

像,故眼睛變為物的蠟燭所在這一側;

當作為像的蠟燭與作為物的蠟燭所成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時,撤去作為像的蠟燭并在它的位置放一與玻璃

板平行的光屏,并直接觀察光屏上是否有蠟燭的像;

(3)A、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而凸透鏡成像中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由此可知

都可以成正立的像,故A正確;

B、虛像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得到的,所以人眼觀察到虛像時,也是有光線進入人眼,故B錯

誤;

C、平面鏡成的是等大的虛像,但凸透鏡成像中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2f>u>f時,成

倒立、放大的實像,而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由此可知實像有放大的有縮小的,虛像并不是一

定與物等大的

,故C錯誤;

D、光的直線傳播可以形成實像,光的折射可以形成實像,也可以形成虛像,故D錯誤。

故選:Ao

27.小龍發現力學中有很多相似的實驗,他找了如下器材:表面平整的長木板(帶斜面)、刻度尺、小車、

木塊、毛巾、棉布、鉤碼。

(1)如圖1,小龍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讓同一小車每次從斜面的相同(選

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靜止滑下,發現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車運動距離越長,推理得出:運動的

物體如果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2)在十六世紀末,伽利略也進行過上述相關研究,如圖2是他實驗和推理的示意圖,其中屬于推理的

是乙(選填“甲”或“乙”)圖。

(3)在圖1丙的基礎上,再增加木塊,可進行“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讓同一小車

從斜面上不同(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靜止滑下撞擊木塊,通過木塊滑行距離判斷動能

的大小,可以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答案】(1)相同;勻速直線;(2)乙;(3)不同;速度。

【解答】解:(1)小明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時,選擇的器材如圖1所示。由控制變量法,

讓小車每次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靜止開始滑下。發現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車運動距離越長,經過推理得

出: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力,小車通過的距離無限長,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2)實際中不受力的物體不存在,甲圖是實驗現象,圖乙是伽利略的推理示意圖;

(3)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根據轉換法,通過木塊撞擊后通過的距離來判斷動能

的大小;物體的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研究動能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

個因素不變;讓小車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靜止開始滑下撞擊木塊,小車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不同,就可

以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28.小王同學按照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進行了“測量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電功率”的實驗。已知小燈泡的

額定電壓為2.5V、電源電壓恒為4.5V、滑動變阻器R“20(1,1A”、電流表、電壓表等。

(1)請根據圖甲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的實物連接成完整電路(導線不能交叉)。

(2)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不亮,而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指針偏轉到最右端,則故

障可能是小燈泡斷路(選填“短路”或“斷路”)。

(3)排除故障后小王繼續實驗。閉合開關,移動滑片,電壓表示數為2.2V,在甲電路圖中,若要燈泡

正常發光,則應向A(選填"A”或"B”)端移動滑片;若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流為0.4A,則小燈

泡額定電功率為1Wo

(4)在圖丙中,根據實驗數據描繪的通過小燈泡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關系的圖像正確的是③(選

填“①”“②”或“③”)。

(5)某實驗小組由于電壓表被損壞,又想出一種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的方法,電路設計如圖丁所示,其

中Ro為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請將以下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S、Si,斷開S2,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直至電流表示數為L時,小燈泡正

常發光;

②滑動變阻器滑片不動,閉合開關S、S2,斷開Si,讀出電流表的示數為12;

③小燈泡的額定功率P額=IiRo(I2-I1)(用Ro、11、12表示)。

【答案】(1)見解答圖;(2)斷路;(3)A;1;(4)③;(5)②閉合開關S、S2,斷開Si;③IiRo(12

-11)。

【解答】解:(1)將電壓表并聯在燈泡兩端;由圖甲可知,當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阻值變大,故圖

乙滑動變阻器選用左下接線柱與燈泡串聯在電路中,如下圖所示:

(2)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不亮,而電流表無示數,說明電路可能斷路,電壓表指針

偏轉到最右端,說明電壓表與電源連通,則與電壓表并聯的電路以外的電路是完好的,則與電壓表并聯

的電路斷路了,即故障可能是小燈泡斷路;

(3)排除故障后小王繼續實驗。閉合開關,移動滑片,電壓表示數為2.2V,小于燈泡額定電壓2.5V,

若要燈泡正常發光,應增大燈泡兩端電壓,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規律,應減小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根據

分壓原理,應減小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故應向A端移動滑片;

若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流為0.4A,則小燈泡額定電功率為:

PL=ULIL=2.5VX0.4A=1W;

(4)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不是一個定值,故通過燈的電流隨電壓的變化圖象為一曲線,且向

電壓方向靠近,故選③;

(5)實驗步驟:

①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S、Si,斷開S2,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直至電流表示數為h時,小燈泡正

常發光,根據并聯電路電壓特點結合歐姆定律可知,小燈泡額定電壓為U額=Uo=IlRo;

②滑動變阻器滑片不動,閉合開關S、S2,斷開Si,讀出電流表的示數為12;

③在步驟①中,燈泡和Ro并聯,電流表測定值電阻的電流,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直至電流表示數為L

時,小燈泡正常發光,;

在步驟②中,電流表測燈與Ro并聯的總電流為12,因電路的連接關系沒有改變,各電阻的大小和通過的

電流不變,燈仍正常發光,根據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燈的額定電流:

I額=12-11)

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P額=U額I額=IiRo(I2-Il)o

五.計算題(共2小題,29題7分,30題8分,共15分)

29.河南素有“中原糧倉”之稱。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收割機已成為我省收割小麥的主要工具。

為了防止對耕地過分壓實影響秋作物的播種,收割機對耕地的壓強一般不超過80kPao已知空載收割機

的質量為1000kg,輪胎與耕地的總接觸面積始終為0.2n?。

(1)若收割機的正常收割時前進的速度為lm/s,則10分鐘收割機前進多少米?

(2)收割機對地面的最大壓力為多少?

(3)則收割機儲糧倉中的小麥不能超過多少千克?(g取10N/kg)

【答案】⑴10分鐘收割機前進600m;

(2)收割機對地面最大壓力為lexiO'N;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