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142-2023 應急避難場所 場址及配套設施_第1頁
DB11-T 2142-2023 應急避難場所 場址及配套設施_第2頁
DB11-T 2142-2023 應急避難場所 場址及配套設施_第3頁
DB11-T 2142-2023 應急避難場所 場址及配套設施_第4頁
DB11-T 2142-2023 應急避難場所 場址及配套設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1.120.25

CCSP15

DB11

北京市地方標準

DB11/T2142—2023

應急避難場所場址及配套設施

Emergencyshelter—Siteanditsfacilities

2023-09-25發布2024-01-01實施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11/T2142—2023

應急避難場所場址及配套設施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應急避難場所的場址要求及其配套設施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建設、管護和使用。

本文件不適用于兼做應急避難場所的人防工程。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5001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763無障礙設計規范

GB51143防災避難場所設計規范

GB55019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

GB55036消防設施通用規范

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應急設施emergencyfacilities

避難場所配置的,用于服務保障應急避難的建筑或者部件、系統,通常不(可)移動。

3.2

避難建筑shelterbuilding

可供應急避難使用的建筑。

3.3

疏散通道evacuationroute

為保障應急避難場所內人員緊急聯系和疏散的道路。

3.4

應急集散設施emergencydistributionfacilities

1

DB11/T2142—2023

避難場所中用于應急避難人員集中避險或疏散轉移的功能設施。

4基本原則

4.1場址選擇應按照“緊急應急避難場所就地疏散”“短期應急避難場所就近避難”“長期應急避難

場所集中安置或長期避難”的原則確定場所位置、面積、布局。

4.2應急設施應按照“避難需要、平急結合、安全實用、優化配置”的原則,以實現避險避難、臨時

生活安置為目的,結合場所平時功能、特定人群需求以及資源優化要求等進行配置。

5場址要求

5.1場址選擇

下列場址可作為應急避難場所:

a)公園、綠地、廣場、體育場、曬谷場等室外空曠場地;

b)體育館、學校、公共服務機構、文化活動中心、會展中心、村(社區)辦公用房、酒店賓館

等公共室內場所。

5.2場址安全性要求

5.2.1選址安全

選址安全應符合下列規定:

a)避開地震斷裂帶和地質災害、洪澇災害等威脅區域;

b)避開高壓輸變電線路等設施對人身安全可能產生影響的區域;

c)避開易燃、易爆、有毒危險物品存放點、嚴重污染源以及其他易發生次生災害的區域,距次

生災害危險源的距離應滿足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對重大危險源和防火的要求,有火災或爆炸危

險源時,應設防火安全帶,距易燃易爆工廠倉庫、供氣廠、儲氣站等重大火災或爆炸危險源

的距離不應小于1000m;

d)避開高層建筑物、高聳構筑物的垮塌范圍影響區,避讓距離符合GB51143要求;

e)場所內重要功能區應避開穩定年限較短的地下采空區,當無法避開時應對采空區的穩定性進

行評估并制定利用方案;

f)避開長輸天然氣管道、輸油管道鋪設區;

g)周邊或內部林木分布較多的應急避難場所,宜通過防火樹林帶等防火隔離措施防止次生火災

的蔓延。

5.2.2設防要求

場所設防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急避難場所抗震設防應符合GB50011要求,避難建筑應避開地震斷裂帶,避讓距離不應小

于500m;

b)防洪避難場所的設定防御標準應高于按當地防洪標準和流域防洪要求所確定使用情景下的淹

沒水位,且避洪場地的應急避難區與安全臺地面標高的安全超高不應低于0.5m;

c)應急避難場所應采取排水防澇工程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避難場所建筑屋面排水設計重現期不應低于5年,室外場地不應低于3年,

2)短期應急避難場所及其周邊區域的排水設計重現期不應低于3年,

2

DB11/T2142—2023

3)長期應急避難場所及其周邊區域的排水設計重現期不應低于5年;

d)避難建筑防火要求應符合GB55037相關規定;

e)避難建筑防雷要求應符合GB50057相關規定。

5.3場址適宜性要求

應選擇便于基礎配套設施接入的地段,考慮場所與服務人群的避難聯系、交通便利程度和特定人群

需求等,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a)優先選擇便于電力、通信、給排水等市政配套設施接入的地段;

b)優先選擇周邊交通便利、道路暢通,便于人員疏散、物資運送、車輛進出的地段,并應考慮

下列因素:

1)緊急應急避難場所應選擇距離人員密集區域就近就地的、小型面積的公共空間和公共設

施,便于附近人員短時間內到達和緊急集散;

2)短期應急避難場所應選擇在交通便利、避難面積充足、能與行政區內人口密集點建立安

全避難聯系、便于人員進入和疏散的地段;

3)長期應急避難場所應選擇與外部有可靠交通連接、易于傷員轉運和物資運送、并與周邊

應急避難場所有疏散道路聯系的地段。

5.4出入口要求

場所出入口應符合下列要求:

a)緊急應急避難場所和短期應急避難場所應至少具備2個不同方向的主要出入口;

b)長期應急避難場所應至少具備4個不同方向的主要出入口。

5.5面積要求

5.5.1緊急應急避難場所有效避難面積應不低于100m2,人均有效避難面積不低于0.5m2。

5.5.2短期應急避難場所有效避難面積應不低于500m2,人均有效避難面積不低于1.5m2。

5.5.3長期應急避難場所有效避難面積應不低于5000m2,人均有效避難面積不低于3m2。

5.6服務半徑

5.6.1緊急應急避難場所服務半徑應不超過500m。

5.6.2短期應急避難場所服務半徑應為500m~1500m。

5.6.3長期應急避難場所服務半徑應根據實際需求合理確定。

6配套設施要求

6.1基本要求

6.1.1應急避難場所應結合避難時長設置應急集散、應急宿住、衛生盥洗、應急排污、醫療救治、垃

圾儲運、物資儲備、應急通訊、應急供水、應急供電、應急照明、應急消防、應急停車、直升機起降等

基本功能,可增設文化活動、臨時教學、公共服務等功能,并根據不同功能需求配置相應應急設施。

6.1.2各類應急避難場所設施配置應按照表1進行。

6.1.3應急設施配置清單可參考附錄A。

3

DB11/T2142—2023

表1應急避難場所設施配置基本要求

短期應急避難場所

序號應急設施緊急應急避難場所長期應急避難場所

2d~3d2d~7d2d~14d

1

應急集散設施?????

2

應急宿住設施—????

3

衛生盥洗設施?????

4

應急排污設施—????

5

醫療救治設施?????

6

垃圾儲運設施?????

7

物資儲備設施?????

8

應急通訊設施?????

9應急供水設施?????

10應急供電設施?????

11應急照明設施?????

12應急消防設施?????

13應急停車設施——???

14直升機起降設施————?

15餐飲服務設施———??

16文化活動設施———??

17臨時教學設施————?

18公共服務設施————?

19避難場所標志?????

20無障礙設施?????

注1:“?”表示應設的應急設施;

注2:“?”表示宜設的應急設施;

注3:“—”表示可視需求情況選擇設置的應急設施。

6.2具體配置要求

6.2.1應急集散設施

6.2.1.1應配置緊急情況下可供避難人員快速集散的安全場地。

6.2.1.2可視情況增設桌椅板凳等臨時休息設施。

6.2.2應急宿住設施

應急宿住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a)配置宿住專用場地或宿住用房,宜按照性別、家庭或特殊需求等分設不同宿住單元;

b)根據場所空間類型配置應急宿住設施,并考慮避難時長需求:

1)室外型短期應急避難場所(2d~3d)應搭設帳篷,并配置可供2d~3d臨時宿住使用的防

潮墊、睡袋等;

4

DB11/T2142—2023

2)室外型短期應急避難場所(2d~7d)(2d~14d)和長期應急避難場所應配置簡易活動房,

并配置折疊床、被褥等;

3)室內型應急避難場所應配置宿住用房、床及被褥等;

c)宿住物資應按照可避難人數儲備,保障緊急情況下可隨時調用。

6.2.3衛生盥洗設施

衛生盥洗設施包括應急廁所、盥洗池、應急洗浴設施和化糞池,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急廁所分固定廁所和移動廁所,固定廁所應具備沖水功能并滿足環境保護和衛生防疫要求;

b)應急廁所應按照每50人~100人一個坑位設計,分區設置時女廁位數量多于男廁位數量的1.5

倍,混合設置時專用女廁位數量應按占總廁位數量20%以上的要求設置,宜結合應急廁所配

置用于洗漱清潔的盥洗池等設施;

c)室外型場所的應急廁所應設置在場所下風向,距離應急宿住功能區30m~50m;

d)長期應急避難場所宜附設或單獨設置化糞池,容量按照每人每日1.2kg設計;

e)短期應急避難場所(2d~14d)和長期應急避難場所應設置應急洗浴設施,洗浴設施宜結合應

急廁所的位置進行設置。

6.2.4應急排污設施

應急排污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設置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和避免造成環境污染的排放管線、簡易污水處理設施;

b)應急排污系統可與市政管道相連接或設立獨立排污系統。

6.2.5醫療救治設施

醫療救治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a)緊急應急避難場所應按照避難人數比例配置醫療急救包;

b)短期應急避難場所應具備成立臨時醫療救治點的能力,按照避難人數比例配置醫療急救箱、

擔架等物資;

c)長期應急避難場所應設置專門的醫療救治區可用于建立臨時醫療救治室,按照避難人數比例

配置醫療急救箱、擔架等物資;

d)應配置防疫消殺設備,并應儲備醫用口罩和消毒液等衛生防疫物資。

6.2.6垃圾儲運設施

6.2.6.1應設置固定或可移動的垃圾儲運設施,配置衛生清掃工具、垃圾桶、垃圾收集點等。

6.2.6.2有醫療救治設施的場所應設置單獨的醫療垃圾收集點。

6.2.7物資儲備設施

物資儲備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a)避難時長在3d以下的場所應具備臨時物資儲備設施,用于臨時存放被褥、食物、飲用水等物

資,或通過協議方式與周邊商超簽訂合同保障應急物資的調用;

b)避難時長超過3d的場所應設置專門的物資儲備區,配置儲備倉庫用于儲備應急物資等。

6.2.8應急通訊設施

應急通訊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5

DB11/T2142—2023

a)應急廣播應覆蓋整個應急避難場所,能隨時在可能預計到的危險條件下持續工作,并可根據

避難過程需要能夠分區域進行尋呼或廣播;

b)圖像監控范圍應覆蓋場所內的主要通道,并應覆蓋各功能區、各出入口、主要道路、重要應

急設施等區域;

c)應配置衛星電話等通信設備;

d)應鋪設有線網絡,并預留網絡(弱電)接線箱,便于定時擴展和使用信息網絡。

6.2.9應急供水設施

應急供水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a)設置供水管網、供水車、蓄水池、水井、機井等兩種以上供水設施;

b)按照每100人至少設置1個水龍頭,每250人至少設置1處飲水處配置供水設施;

c)根據當地水質配置用于凈化自然水體成為直接飲用水的凈濾水設備,生活飲用水應符合GB

5749要求;長期應急避難場所應配備臨時貯存設施,如儲水罐、貯存水桶等。

6.2.10應急供電設施

6.2.10.1應設置保障照明、醫療、指揮、通信用電的具有電網供電系統或太陽能供電系統,配置可移

動發電機設施。

6.2.10.2供、發電設施應具備防觸電、防雷擊保護措施。

6.2.10.3短期、長期應急避難場所應配置可供手機等終端設備或車輛使用的應急充電樁、充電設備等。

6.2.11應急照明設施

6.2.11.1應根據場所功能區和疏散通道配置常用照明和備用照明設施。

6.2.11.2照明標準值應符合GB51143中照明的要求。

6.2.12應急消防設施

6.2.12.1場所內應按照功能區合理配置消防通道、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

6.2.12.2配置消防設施應符合GB55036要求。

6.2.12.3消防用水量及消防通道應符合GB51143要求。

6.2.13應急停車設施

應急停車場應設置在場所內或周邊100m內,設置可用于消防車、救護車、應急救援車等車輛的停

車位,停車場出入口寬度和高度滿足應急救援車輛通行。

6.2.14直升機起降設施

應設置專用于直升機起降的空曠區域,直升機起降設施的使用面積、寬度及周邊環境要求應符合直

升機起降設施建設設計的相關標準要求。

6.2.15餐飲服務設施

餐飲服務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a)配置用于餐飲服務的廚房和公共就餐區域,并配置干凈衛生的爐具、炊具、餐具、餐桌椅等;

b)結合餐飲服務功能,配置餐具清潔消毒、食物貯存保鮮、通風排煙和廢棄物存放等設施。

6.2.16文化活動設施

6

DB11/T2142—2023

宜視情況配套用于文化活動的場地或用房,設置圖書閱覽室和健身活動區,可配置書報架、健身器

材、休閑娛樂設施等。

6.2.17臨時教學設施

宜視情況配套用于臨時教學的場地或用房,配置課桌椅、黑板、教具等臨時教學設施。

6.2.18公共服務設施

宜視情況設置用于提升滿足避難人員生活需要和治安管理需求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但不限于售貨

站、心理咨詢室、洗衣房、警務室、寵物安置設施等。

6.2.19避難場所標志

避難場所標志應符合下列要求:

a)場所服務半徑內應設置人員疏散主干道,路口應設置指示標志、人員疏導標志;

b)場所內各類應急功能區和應急設施應設置明顯標志;

c)主要入口處應設置場所導覽圖、功能介紹圖版和疏散路線圖;

d)危險建筑潛在倒塌影響區,古樹、名木、文物保護核心區和重要建筑的保護范圍,災害潛在

危險區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到避難人員安全的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

e)所有標志應使用規范漢字和外語標示場所名稱、場所導向、設施用途等;

f)場所內重要應急功能區出入口處標志牌、衛生間標志牌應設置盲文標識。

6.2.20無障礙設施

應結合場所情況設置無障礙坡道、無障礙通道、無障礙樓梯、無障礙衛生間等設施和字幕等獲取信

息無障礙設備,無障礙設施按照GB55019和GB50763設計,宜配備輪椅、拐杖、呼救器、盲人語音導

航系統、盲文標識等,以保障和服務傷病員、老人、孕婦、嬰幼兒、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生活需求。

6.3其他要求

6.3.1應結合當地氣候條件,配置降溫設施或采暖設施等。

6.3.2通風不暢的室內場所應增設應急通風設施,新風量應不少于每人每小時30m3。

6.3.3宜為高齡老人、孕婦、嬰幼兒等需要特殊關愛的人群提供康復鍛煉室、親子活動室、母嬰室、

兒童床和兒童座椅等,以保障和服務生活需求;

6.3.4各類應急避難場所除應按照本文件要求進行應急設施配置外,還應綜合考慮區域范圍內其他災

害影響,視情況增設滿足防災減災需求的應急設施。

A

B

7

DB11/T2142—2023

附錄A

(資料性)

應急設施配置清單

應急設施配置清單見表A.1。

表A.1應急設施配置清單

具體配置要求

序號應急設施緊急應急短期應急避難場所長期應急

避難場所2d~3d2d~7d2d~14d避難場所

室外場地或室外場地或室外場地或室外場地或室外場地或

1應急集散設施

室內空間室內空間室內空間室內空間室內空間

宿住區、帳篷(室宿住區、簡易活動宿住區、簡易活動宿住區、簡易活動

2應急宿住設施—外)、睡袋、床、被房(室外)、床、房(室外)、床、房(室外)、床、

褥被褥被褥被褥

廁所、盥洗池、廁所、盥洗池、

3衛生盥洗設施廁所(可選)廁所、盥洗池廁所、盥洗池

洗浴設施化糞池、洗浴設施

排放管線、簡易

4應急排污設施—排放管線排放管線排放管線

污水處理設施

臨時醫療救治室、

醫療急救箱、擔臨時醫療點、醫療

醫療急救箱、

5醫療救治設施醫療急救包醫療急救箱架、衛生防疫急救箱、擔架、

擔架、衛生防疫

用品衛生防疫用品

用品

垃圾收集點,垃圾垃圾收集點,垃圾垃圾收集點,垃圾

衛生清掃工具垃圾桶、衛生清掃工

6垃圾儲運設施桶及衛生清掃桶及衛生清掃桶及衛生清掃

(可選)具

工具工具工具

臨時物資儲備

臨時物資儲備設施/

7物資儲備設施設施/采取協議儲備倉庫儲備倉庫儲備倉庫

采取協議儲備

儲備

廣播、圖像監控、

廣播、圖像監控、廣播、圖像監控、

8應急通訊設施廣播廣播、衛星電話有線網絡、衛星

衛星電話衛星電話

電話

2種及以上供水方

2種及以上供水方2種及以上供水方式(如供水管網、

2種及以上供水方式

式(如供水管網、式(如供水管網、供水車、蓄水池、

(如供水管網、供水

9應急供水設施瓶裝水供水車、蓄水池、供水車、蓄水池、水井、機井)、飲

車、蓄水池、水井、

水井、機井)、飲水井、機井)、飲水設施、凈濾水設

機井)、飲水設施

水設施水處、凈濾水設備備、儲水罐或

儲水桶

8

DB11/T2142—2023

表A.1(續)

具體配置要求

序號應急設施緊急應急短期應急避難場所長期應急

避難場所2d~3d2d~7d2d~14d避難場所

電網供電系統或電網供電系統或電網供電系統或

電網供電系統電網供電系統或太

太陽能供電系統、太陽能供電系統、太陽能供電系統、

10應急供電設施或太陽能供電陽能供電系統,發電

發電機(可選)、發電機、充電樁、發電機、充電樁、

系統機(可選)

充電樁、充電設備充電設備充電設備

11應急停車設施——應急停車場應急停車場應急停車場

12直升機起降設施————直升機起降坪

廚房、就餐區,爐廚房、就餐區,爐

灶、炊具、餐具、灶、炊具、餐具、

餐桌椅、清潔消毒餐桌椅、清潔消毒

13餐飲服務設施———

設備、食物貯存保設備、食物貯存保

鮮、通風排煙和廢鮮、通風排煙和廢

棄物存放設備棄物存放設備

圖書閱覽室或健圖書閱覽室或健

14文化活動設施———

身活動區身活動區

臨時教室,課桌

15臨時教學設施————

椅、教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