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學年黑龍江省大慶五十一中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五四學制)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注意:本試卷包含Ⅰ、Ⅱ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所有答案必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中相應的位置。第Ⅱ卷為非選擇題,所有答案必須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答案寫在試卷上均無效,不予記分。一、單選題1、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人們散步時的速度大約1m/sB.學生用文具盒長2.1cmC.夜間人們睡覺時的聲音分貝應在65分貝左右D.你正在答的試卷寬2.68cm 2、可以用圖象來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如圖所示,表示物體運動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3、長江三峽雄奇險秀,滔滔江水奔流到海。酈道元的詩篇《三峽》中寫道:“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文中所寫船的平均速度約為()A.5m/s B.10km/h C.50km/h D.100km/h 4、下列關于聲的關聯表述,錯誤的是()A.隔墻有耳--固體能傳聲 B.響鼓也要重錘敲--振幅越大響度越大C.震耳欲聾--音調高 D.聞其聲知其人--根據音色判斷說話人 5、對于聲音的描述,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A.通常人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B.我們能分辨出各種不同樂器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的音調不同C.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D.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6、噪聲嚴重污染人類環境,下列的具體措施中屬于控制噪聲聲源的是()A.城市規定禁鳴機動車喇叭 B.人耳戴上防噪聲罩C.植樹造林,綠化城市 D.在車輛往來多的道路兩側設立隔音屏障 7、如圖所示為A、B兩個小球向右運動過程的頻閃照片。它表示兩小球在相等的時間間隔所處的位置,則對A、B兩個小球的運動情況,判斷正確的是()A.小球A做變速運動,小球B做勻速運動 B.小球A做勻速運動,小球B做變速運動C.小球A、B都做勻速運動 D.小球A、B都做變速運動 8、甲、乙、丙三輛汽車在一條寬闊的馬路上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每小時通過72km,乙每2s通過20m,丙4s內通過4800cm.若甲車通過某一路標后,丙車再經2s、乙車再經1s方能通過這一路標,那么在繼續運動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能與丙相遇,不能與乙相遇 B.乙能與丙相遇C.甲能與乙相遇,不能與丙相遇 D.甲能在不同位置與乙、丙相遇 9、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A.2.1m B.2.5m C.4.6m D.5m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月亮是一個巨大的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規律 11、下列哪兩個物體可以認為是保持相對靜止的()A.地球和太陽B.沿平直軌道行駛的列車中的一號和五號車廂C.人行走時左腳和右腳D.火箭發射離開地面時的火箭與地面 12、古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鄉音無改”主要是指沒有改變()A.音調 B.響度 C.方言、土話 D.音色 13、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靜的水面下有一靜止的物體,如圖,如果他想用一束強光照亮物體,則應瞄準()A.看到的物體 B.看到的物體的下方 C.看到的物體的上方 D.看到的物體的前方 二、填空題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一部分以______為參照物,后一部分以______為參照物。2、甲乙丙三人騎車勻速向東行駛,甲感覺順風,乙感覺無風、丙感覺逆風,則當時刮的是______風,騎車速度最大的是______。3、如圖所示,在上海世博會某場館里,演奏員正用樂器演奏樂曲。編鐘發出的音樂聲是由于編鐘______而產生的;聽眾能從同一樂曲中分辨出是二胡還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為它們發出聲音的______不同。三、綜合題1、教室里各處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跡,是因為光發生了______;但有對也有部分同學感覺黑板“反光”,為了避免此現象,同學們往往會采取“掛窗簾”的辦法。“掛窗簾”可以減弱“反光”的道理是______。______2、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甲和乙,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所用時間之比為2:3,則甲、乙兩物體速度之比為______;若他們通過相同的路程,則它們所用時間之比為______。四、作圖題1、完成光路______2、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______五、計算題1、如圖所示,將一只通電的小電鈴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玻璃罩內,請回答下列問題:(1)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將會發現:______。(2)此實驗說明了______,進一步推理可得______。(3)此實驗應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六、實驗探究題1、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桌面上己給出的器材有:帶支架的玻璃板,鉛筆各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A、B,白紙一張,火柴一盒。(1)為完成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______。(2)放置玻璃時,應該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______。(3)選擇玻璃板代替鏡子進行實驗的目的是______。(4)小心地移動蠟燭B,發現某位置B蠟燭可以與A蠟燭的像重合,由此可說明:______。(5)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收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選填“虛”或“實”)。(6)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大小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______2、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由圖可知,物體的長度是______cm。______3、我校冬季運動會百米賽跑時,一終點計時員是在聽到起跑槍聲才開始記時,他記錄下的成績是12.7s,求運動員實際成績多少時間?______4、一輛汽車以30m/s的速度向大山方向行駛。它鳴笛后4s聽到回聲。求汽車鳴笛處距大山的距離。(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______
2018-2019學年黑龍江省大慶五十一中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五四學制)參考答案一、單選題第1題參考答案:A解:A、人散步時,走兩步的距離大約是1m,時間差不多是1s.故此項估測比較接近事實。B、文具盒長度與手掌張開差不多,應該在20cm左右。故此項不符合題意。C、從課本中列出的噪聲標準中可以看到,65分貝是工業中心區白天的噪聲大小,故此項不符合題意。D、試卷寬度與手掌張開差不多,應該在20cm左右。故此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估測的題目,需要你對身邊的相應物理量大小或是課本中提供的物理量大小有個概念,再與題目提供的物體進行比較。比如長度,你可以用手掌張開的長度大約是20cm來對比。估測也是新課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題型,課本中講到一個新的物理量時,往往都會提供幾個常見物體的大小來建立一個印象,要注意這些內容,就比較方便解題。---------------------------------------------------------------------第2題參考答案:B解:(1)由甲圖可知:縱軸表示路程,橫軸表示時間。從圖象來看,物體經過的路程與時間是成正比的,由v=\dfrac{s}{t}可知,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成正比,因此可知物體做勻速運動。v=\dfrac{s}{t}=\dfrac{30m}{6s}=5m/s(2)由乙圖可知,縱軸表示速度,橫軸表示時間,表示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3)由丙圖可知,縱軸表示速度,橫軸表示時間,圖象中是一條平行于t軸的直線,表示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v=3m/s。(4)由丁圖可知,縱軸表示速度,橫軸表示時間,圖象中是一條平行于t軸的直線,表示做勻速直線運動,v=5m/s。故選:B。運用圖象法解答問題的一般步驟是:(1)明確圖象中橫縱坐標表示的物理量分別是什么;(2)注意認清橫坐標和縱坐標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數值大小和單位;(3)明確圖象所表示的物理意義;(4)根據圖象對題目提出的問題作出判斷,得到結論圖象法可以直觀的反映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是一條直線,反映了路程與時間成正比;v-t圖象中是一條平行于t軸的直線,表示做勻速直線運動。---------------------------------------------------------------------第3題參考答案:C解:v=\dfrac{s}{t}=\dfrac{600km}{12h}=50km/h≈13.89m/s;A、5m/s不符合題意;B、10km/h不符合題意;C、50km/h符合題意D、100km/h不符合題意;故選:C。求平均速度應當知道路程和時間,文言文中“其間千二百里”是指1200里即600千米,“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是指一天,即12小時。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白文言文的意境,體現了學科之間的滲透。---------------------------------------------------------------------第4題參考答案:C解:A、聲音可以通過墻傳播出去,說明固體可以傳聲,故A正確;B、用力敲鼓時聽到聲音大,同時觀察到鼓面上的物體彈起的高,即鼓的振幅大,故B正確;C、這是聲音很大的意思,故C錯誤;D、能分辨出不同的人說話,是音色不同,故D正確。故選:C。(1)隔墻有耳,是怕墻另一側的人聽到說話聲,從物理學角度要分析聲音是通過什么傳過去的;(2)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用力敲鼓,聲音大,如果在鼓面放一些物體,可以利用轉換法知道鼓面的振幅;(3)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4)不同的人說話要區分聲音的主要特征。本題是一道綜合了多個知識點的題目,做題時要對照相關的物理知識,仔細分析每一種情況的對錯。---------------------------------------------------------------------第5題參考答案:B解:A、我們能夠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因為每種樂器發聲的材料或結構都不相同,因此會發出不同音色的聲音,所以可以通過音色辨別樂器,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不同材料的物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解決此題需要掌握: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解決此類問題要會根據響度、音色和音調的定義區分樂音特征的三個因素。---------------------------------------------------------------------第6題參考答案:A解:A、這是防止噪聲的產生,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B、這是防止噪聲進入耳朵,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C、樹木花草可以吸聲,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D、隔音屏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選:A。防治噪聲污染可以從噪聲的產生、噪聲的傳播及噪聲的接收這三個環節進行防治。本題考查學生對減弱噪聲具體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結合防治噪聲的途徑方法進行分析解答。---------------------------------------------------------------------第7題參考答案:A解:A球頻閃照片中兩點間距越來越大,故做的是變速運動;B球頻閃照片中兩點間距一直不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小球A做變速運動,小球B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在頻閃照片中暗含的物理信息是每相連的兩個點間的時間間隔相等,可根據兩點間距變化判斷做的是什么運動。頻閃照片的原理和打點計時器一樣,即每隔相同的時間打一個點,可直接同兩點間距的變化判斷做的是什么運動。---------------------------------------------------------------------第8題參考答案:B解:甲車的速度V_{甲}=\dfrac{S_{{甲}}}{t_{{甲}}}=\dfrac{72km}{1h}=\dfrac{72000m}{3600s}=20m/s,乙車的速度V_{乙}=\dfrac{S_{{乙}}}{t_{{乙}}}=\dfrac{20m}{2s}=10m/s,丙車的速度V_{丙}=\dfrac{S_{{丙}}}{t_{{丙}}}=\dfrac{48m}{4s}=12m/s,甲車速度最快,甲車在前面通過后,永遠不會與乙車、丙車相遇,故A、C、D錯誤,乙車經1s能通過這一路標,丙車再經2s通過這一路標,丙車在乙車的后面,但是丙車的速度比乙車的速度快,所用丙車能與乙車相遇。故B正確。故選:B。已知甲乙丙在一定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根據公式V=\dfrac{S}{t}求出三輛汽車的平均速度,比較速度的大小,即可得出結論。本題考查速度的計算,關鍵是速度公式的應用,還考查追擊相遇問題,這是本題的難點。速度快的在前面運動,速度慢的在后面運動,它們永遠不會相遇;速度慢的在前面運動,速度快的在后面運動,它們在一定時間內會相遇,解題過程中還要注意單位的換算與統一。---------------------------------------------------------------------第9題參考答案:C解:由圖示可知,視力表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2.5m,被測者與視力表之間的距離為0.4m,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與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可得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視力表之間的距離為2.5m+2.5m=5m,則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5m-0.4m=4.6m。故選:C。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結合圖示,先求出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視力表之間的距離,然后減去被測者與視力表之間的距離即可得到答案。牢記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解答此題的關鍵所在,解答此題時要注意認真審題(包括圖示),搞清題干的問題和各已知條件的關系。---------------------------------------------------------------------第10題參考答案:C解:A、月亮本身不能發光,它反射的是太陽光,因此不是光源,故該選項說法錯誤;B、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故該選項說法錯誤;C、影子、日食、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該選項說法正確;D、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該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1)光源: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水母、螢火蟲、電燈等;(2)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10^{8}m/s;(3)光的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兩種類型,無論是哪種,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光速和光的反射知識的掌握情況,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第11題參考答案:B解:A、地球和太陽之間的位置會發生相對的變化,因此以對方為參照物,另一個是運動的,不符合題意;B、一列沿平直軌道行駛的列車的一號車廂和五號車廂,它們之間的位置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保持相對靜止,符合題意;C、人行走時的左腳和右腳交替前進,相對位置不斷發生變化,因此以對方為參照物,另一個是運動的,不符合題意。D、火箭發射離開地面時,火箭與地面之間的位置不斷變化,因此以對方為參照物,另一個是運動的,不符合題意;故選:B。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論。---------------------------------------------------------------------第12題參考答案:D解: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每個人的音色是不同的,古詩中的“鄉音無改”就是指此人的音色沒有改變。故選:D。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古詩的意思,然后將物理知識與古詩相結合,題目比較新穎,同時也考查了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第13題參考答案:A解:我們看到水中的物體,是物體的光經水面折射以后進入我們眼睛形成的,如果用一束光照此物體,根據光傳播路徑的可逆性,只要逆著光傳播的方向照射就可以;故選:A。根據人眼能看見物體的原因和光的可逆性解答此題。此題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規律和成像原因,以及光線傳播的可逆性,屬于基礎題。二、填空題---------------------------------------------------------------------第1題參考答案:青山
竹排
;解:竹排相對于青山的位置不斷變化,則“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為參照物;兩岸的青山相對于竹排的位置不斷變化,則“青山兩岸走”是以竹排為參照物。故答案為:青山;竹排。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確定一個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否則是運動的。知道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變了則物體是運動的,位置不變則物體是靜止的,這是解題的關鍵。---------------------------------------------------------------------第2題參考答案:西
丙
;解:以風做參照物,甲乙丙三人騎車勻速向東行駛,甲感覺順風,說明則當時刮的是西風,乙感覺無風,丙感覺逆風,則說明甲的速度小于風速,乙的速度等于風速,丙的速度大于風速;即騎車速度最快的是丙。故答案為:西;丙。參照物是在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所選的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熟練運用參照物的知識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速度大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第3題參考答案:振動
音色
;解:當演員敲擊樂器時,樂器由于振動會發出聲音;因為不同樂器的發聲結構不同,所以會發出不同音色的聲音,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音色辨別是何種樂器;故答案為:振動,音色。解決此題需要掌握: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此題考查了對聲音的產生及其特征的辨別,要會利用聲音的特征解釋生活現象。三、綜合題---------------------------------------------------------------------第1題參考答案:漫反射
減弱入射光的強度從而減弱反射光的強度
解:光照到黑板上發生漫反射,反射光向各個方向傳播,教室里各處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跡。黑板反光是指在一定位置的同學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其原因是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射到這里發生了鏡面反射,反射光線朝著同一方向射出,位于反射光線方向的同學則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掛上窗簾可以減少入射光的強度,從而減少反射光的強度,不再使由于發生鏡面反射而反射的光太強,避免“反光現象”的發生。故答案為:漫反射;減弱入射光的強度從而減弱反射光的強度。光照到黑板上,發生漫反射,教室各處的學生都看到了字。如果黑板較光滑,光射在上面發生鏡面反射,就是我們所說的反光。本題考查了漫反射與鏡面反射,這兩種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們要會應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第2題參考答案:9:4
4:9
;解:因為S_{甲}:S_{乙}=3:2,t_{甲}:t_{乙}=2:3;所以V_{甲}:V_{乙}=\dfrac{S_{{甲}}}{t_{{甲}}}:\dfrac{S_{{乙}}}{t_{{乙}}}=\dfrac{3}{2}:\dfrac{2}{3}=9:4;又因為路程相等時,速度與時間成反比,所以時間之比為:4:9。故答案為:9:4;4:9。已知路程和時間之比,根據V=\dfrac{S}{t}求出速度之比;再根據路程相等時,速度和時間成反比,即可求出時間之比。本題考查速度和時間的計算,關鍵會靈活應用速度的計算公式,會利用速度的計算公式計算比值關系。四、作圖題---------------------------------------------------------------------第1題參考答案:解: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在法線右側作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根據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此題主要考查了反射光路的畫法,關鍵是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難度不大。---------------------------------------------------------------------第2題參考答案:解:先作出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可以先作出物體A、B端點AB的像點A′、B′,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本題考查了如何作出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在作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時,注意先作出端點或關鍵點的像點,用虛線連接就能得到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一定要掌握這種技巧。五、計算題---------------------------------------------------------------------第1題參考答案:電鈴聲逐漸變小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理想實驗法
解:當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時,聲音傳播所靠的介質逐漸減少,所以聲音逐漸變小;反之,聲音將逐漸變大;(2)此實驗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進一步驗證了聲音不能再真空中傳播。(3)理想實驗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規律。故答案是:(1)電鈴聲逐漸變小;(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3)理想實驗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此題主要考查聲音傳播的條件,屬于基礎知識。六、實驗探究題---------------------------------------------------------------------第1題參考答案:刻度尺
垂直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不能
虛
不變
解:(1)刻度尺可以測量物體的距離,刻度尺的作用是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2)如果玻璃板不豎直,后面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樣操作都不會重合的,因此也就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所以放置玻璃板時,應該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垂直;(3)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4)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發現:物像大小相等。(5)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6)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蠟燭大小不變,根據物像大小相等,所以蠟燭像的大小不變。故答案為:(1)刻度尺;(2)垂直;(3)便于確定像的位置;(4)像與物的大小相等;(5)不能;虛;(6)不變。(1)本實驗要研究平面鏡成像時,物體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物與像的大小關系等平面鏡成像規律,要用到測量工具;(2)像與物關于玻璃板對稱,玻璃板的擺放角度要能夠使后面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同時能看到鏡前物體的像,又能看到物體的像,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4)當蠟燭B和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判斷: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5)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5-2寄存器2-74194的應用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精美課件
- 新疆師范大學《臨床技能與思維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北方科技學院《商務英語寫作(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阿拉伯語精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醫療與康復機器人》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五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模擬試題(二)化學試題含解析
- 廈門大學《給排水管道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利辛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答案
- 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2024-2025學年初三第五次中考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14-10 投資項目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 《湖南省醫療保險“雙通道”管理藥品使用申請表》
- 脫掛式客運索道報價說明(單線循環脫掛抱索器車廂式索道)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調研數學押題卷(蘇教版)
- 老年人抑郁癥的診斷和治療
- 20KV及以下配電網工程建設預算編制與計算規定
- 為什么是中國
- APQP可行性分析報告
-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課件 第四單元 分數乘法第2課時 簡便運算
- 碧螺春的主要制作工藝
- 學弈 全國公開課一等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