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7常見的酸和堿考點過關練考點01酸堿指示劑1.在pH=2的白醋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變()A.紫色 B.紅色 C.無色 D.藍色2.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酚酞變紅色,則該溶液()A.一定是堿性溶液 B.一定是堿溶液C.一定是酸性溶液 D.一定是酸溶液3.酸堿指示劑:(1)能跟或的溶液起作用而顯示的試劑。常見的指示劑有:和。(2)變色規律:①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成,遇堿性溶液變成。②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遇堿性溶液變成。(3)注意:①酸堿指示劑與酸或堿的溶液作用時,變色的是,而不是酸或堿的溶液,并且“酸或堿的溶液”是指溶液,指示劑變色屬于變化;②酸溶液一定顯酸性,顯酸性是酸溶液;堿溶液一定顯堿性,顯堿性是堿溶液??键c02常見的酸的物理性質4.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質量會減少的是()A.濃鹽酸 B.大理石 C.濃硫酸 D.氫氧化鈉5.下列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A.鹽酸可以除去鐵銹 B.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C.濃鹽酸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 D.鹽酸遇金屬鐵會放出氣體6.濃硫酸和濃鹽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質量都增加 B.瓶口都會出現白霧C.溶質質量分數都減少 D.都沒有任何變化7.下列關于濃硫酸的描述正確的是()A.有脫水性可以作干燥劑 B.與氧化鐵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氫氣C.有吸水性可以用來干燥氨氣 D.稀釋濃硫酸時,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中考點03酸的化學性質8.鹽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廣,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反應。下列物質與鹽酸反應時,能觀察到白色沉淀的是()A. B.C. D.9.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質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稀H2SO4與紫色石蕊試液反應后,溶液變藍B.若能與X反應制取H2,則X是CuC.和金屬氧化物反應,有鹽和水生成D.若與Y發生中和反應,則Y一定是NaOH10.氧化銅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時,容器中溶液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該實驗是將稀鹽酸逐漸加入到盛有氧化銅的容器中B.
m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C.
m點和n點對應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不相等D.
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成分相同11.室溫時,隨著向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忽略溶液的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a點溶液中有兩種溶質 B.b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 C.c點燒杯內液體的pH=7 D.d點溶液中有較多的Ba2+、OH-、SO42-、H+12.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驗證硫酸的性質時,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一)濃硫酸稀釋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圖一實驗中,觀察到用石蠟固定在銅片下的乒乓球脫落,此現象說明濃硫酸溶于水_______。(實驗二)溶液濃度對硫酸化學性質的影響。圖二實驗中,觀察到很快變黑的是濾紙_______(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濃度不同,腐蝕性不同。(實驗三)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小組同學按圖三進行實驗。(1)試管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試管2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試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無明顯現象,要證明二者已經發生反應,可選用_______(填字母序號)繼續進行實驗,以達到實驗目的。A酚酞溶液 B氯化鋇溶液 C硫酸銅溶液(4)小組同學將4、5兩支試管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同一潔凈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和白色沉淀。同學們對白色沉淀的成分產生了興趣,繼續進行實驗。(提出問題)白色沉淀的成分是發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BaSO4、BaCO3(實驗與結論)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白色沉淀與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成立。實驗結束后,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對廢液缸中的固體物質進行了回收。在檢驗廢液時發現硫酸過量,為防止其污染環境,從實驗成本的角度考慮,向該廢液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填一種具體物質),處理后再排放。13.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鹽酸的化學性質,做了如下實驗:(1)試管①中的現象是,反應后試管②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寫離子符號)。(2)試管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實驗中發現試管④中固體全部溶解,試管⑤中產生白色沉淀,接著向試管⑤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2所示。則試管④中的溶質有;圖2中a~b段對應溶液中一定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键c04常見堿的物理性質及用途14.有關NaOH說法錯誤的是()A.NaOH固體能吸收水蒸氣而潮解 B.濃NaOH溶液可用于吸收CO2C.NaOH是所有氣體的干燥劑 D.NaOH包裝箱上張貼的標識是15.下列關于堿的描述,正確的是()A.氨水(NH3·H2O)屬于堿B.難溶性的堿都是白色的C.堿都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D.堿都能使酚酞溶液變成紅色16.下列關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錯誤的是()A.用Ca(OH)2制波爾多液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檢驗CO2 D.用NaOH固體干燥某些氣體考點05堿的化學性質17.(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探究堿的化學性質時,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實驗探究一】Ⅰ、向滴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鹽酸(如圖1所示),邊滴加邊振蕩,測得試管①中最終溶液的pH=2。Ⅱ、分別稱取0.5g氫氧化鈣粉末置于兩支試管中,各滴加2mL水,振蕩;再向試管②中加入2mL水、試管③中加入2mL稀鹽酸(如圖2所示)。振蕩并觀察現象。Ⅲ、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④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振蕩。靜置后測得上層清液的pH=12,繼續向其中滴加幾滴稀鹽酸(如圖3所示),試管⑤中無明顯現象。(1)實驗Ⅰ中,能證明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化學反應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管①最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酚酞除外)___________。(2)實驗Ⅱ中用水作對照實驗,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試管④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討論】甲同學通過“試管⑤中無明顯現象”得出“鹽酸不能與Cu(OH)2發生反應”的結論。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正確,于是繼續開展如下探究。【實驗探究二】取試管①反應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試管⑤中,直至過量,邊加邊振蕩。(4)實驗探究二中依次觀察到的現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窘Y論】鹽酸能與Cu(OH)2發生反應。【交流反思】最終試管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有___________。18.(2022年陜西省中考B卷)學習小組同學用下圖所示實驗探究完堿的化學性質后,將甲、乙、丙中的無色溶液均倒入潔凈的廢液缸,發現廢液明顯變渾濁且呈紅色。同學們很好奇,于是接著進行了下列的拓展學習與探究?!痉此冀涣鳌浚?)小組同學做甲圖所示實驗時,當溶液恰好由紅色變為無色,即停止了滴加稀鹽酸,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乙圖所示實驗時,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廢液呈紅色,說明廢液顯___________性。廢液變渾濁,是因為傾倒前丙中的溶液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就卣箚栴}】使廢液變成紅色的物質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2CO3猜想二:只有NaOH猜想三:NaOH和Ca(OH)2猜想四:NaOH和Na2CO3你認為以上猜想中,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掘炞C猜想】靜置一段時間后,取少量廢液缸中的上層紅色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靜置后,發現試管中的上層清液仍為紅色,由此證明了猜想___________成立??键c06堿的變質探究19.實驗室有一瓶長期放置的氫氧化鈉固體,某興趣小組同學欲對該固體變質情況進行探究.Ⅰ、固體的成分分析【提出問題】該瓶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變質情況如何?【查閱資料】①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容易變質但不會轉化為NaHCO3;②CaCl2溶液的pH=7,碳酸鈉溶液的pH?7③CaCl2+Na2CO3═CaCO3↓+2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④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提出猜想】猜想Ⅰ:固體未變質猜想Ⅱ:固體全部變質猜想Ⅲ:固體部分變質【原因分析】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進行實驗】小聰同學取少量樣品于燒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確,但其他同學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為了進一步得出結論,組內其他三位同學分別取小聰實驗后的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表所示實驗.同學小紅小美小伍實驗操作加入適量氫氧化鈣溶液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加入過量稀硫酸【實驗結論】小紅、小美的實驗中都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紅色,于是他們都得出猜想Ⅲ正確.【反思評價】(一)老師指出,僅憑小紅的實驗操作和現象無法確定猜想Ⅲ正確,理由是.(二)根據小美的結論推測小伍實驗現象是.Ⅱ、固體中各成分含量【提出問題】如何測定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進行實驗】化學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①小明同學認為通過測定裝置I中反應前后B的質量差,再通過相應計算,就可測定Na2CO3的純度,小組內同學通過討論認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②小剛同學在大家討論的基礎上,設計了裝置II.請分析:裝置II中A的作用;若無裝置C,對測定結果造成的影響是(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實驗結論】稱取10g樣品于圓底燒瓶中,實驗結束后,測得裝置D增重2.2g,請你計算出樣品中Na2CO3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反思評價】①聯想到空氣中有CO2,所以實驗室中的氫氧化鈉應保存.②若將上述5g氫氧化鈉固體全部溶解在45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氫氧化鈉質量分數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2022年四川省涼山州中考)農場需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為了確保改良效果,需要對庫存的熟石灰是否變質進行檢測。農場實驗室取了一定量的熟石灰樣品,對其成分進行如下探究。[提出問題]熟石灰樣品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CaCO3和Ca(OH)2猜想三:CaCO3[資料查閱]氫氧化鈣微溶于水[實驗步驟與現象]步驟操作現象1取lg樣品于試管中,加入10ml蒸餾水充分振蕩得到上層清液和下層固體2向步驟1后的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變紅3向步驟2后的試管中逐滴滴加稀鹽酸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固體物質消失,并產生氣泡[實驗分析](1)實驗人員根據步驟I認為猜想三正確。其實該結論并不嚴密,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釋步驟3有氣泡產生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論]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猜想_________________正確。[評價與反思]熟石灰存放時應密封保存。農業上使用庫存較久的熟石灰時要檢測其成分。21.(2022廣西桂林中考)實驗室里有一瓶未蓋瓶塞的堿石灰,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堿石灰成分和性質”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任務一:查閱資料認識堿石灰Ⅰ、制堿石灰的流程:Ⅱ、Ca(OH)2的分解溫度是580℃;NaOH受熱不分解。(1)煅燒石灰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制得的堿石灰主要含有NaOH、______和少量水。任務二:探究未蓋瓶塞的“堿石灰”樣品的成分【作出猜想】樣品中的成分可能有下列幾種:猜想1:Ca(OH)2、NaOH猜想2:CaCO3、Ca(OH)2、NaOH猜想3:CaCO3、NaOH、Na2CO3猜想4:CaCO3、Na2CO3【實驗探究】該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實驗步驟現象結論①取5g“堿石灰”樣品于燒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攪拌后,靜置燒杯底部有白色固體猜想1不正確②?、贌猩蠈忧逡荷僭S,加入試劑X無明顯現象猜想2不正確③取①燒杯中上層清液少許,滴2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猜想3正確,而猜想4不正確④?、圩兗t的溶液,加入過量BaCl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反思評價】(3)實驗①方案不嚴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試劑X可選用______(填字母序號)。A.氯化鐵溶液 B.稀鹽酸 C.碳酸鈉溶液任務三:測定未蓋瓶塞的“堿石灰”樣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小組同學另取“堿石灰”樣品10.00g,加入100.00g水,充分攪拌、過濾后,按如圖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表。濾渣質量活塞關閉時整個裝置總質量(儀器+藥品)打開瓶塞和活塞反應完成后整個裝置總質量(儀器+藥品)8.00g442.64g442.20g【結論與評價】(5)根據數據可計算原樣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其中NaOH的質量分數是______。(6)該小組同學按上述實驗規范操作,測得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氫氧化鈉露置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提出問題】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沒有明顯現象,從哪些視角可以證明CO2與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作出猜想】猜想一:從生成物的視角;猜想二:從的視角;猜想三:從能量變化的視角……【實驗探究1】第一組同學分別取反應后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按如下四種方案實驗:A.滴加酚酞試液,若變紅則說明沒發生反應;B.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發生了反應;C.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發生了化學反應;D.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若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說明發生了反應。①該小組同學通過討論,一致認為方案是不正確的,原因是。②若方案B正確,請寫出此方案涉及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緦嶒炋骄?】第二組同學利用壓強傳感器和CO2傳感器設計了如圖甲、乙兩個實驗裝置,并進行實驗,得到了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丙)①設計圖乙實驗的目的是。②圖丙中曲線(填I或者II)表示CO2和NaOH溶液的反應。【實驗探究3】化學反應常常伴隨著能量的變化,第三組同學利用溫度傳感器獲得了實驗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曲線III為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曲線IV為CO2與水的反應。由此證明CO2與NaOH反應是反應(填:“吸熱”、“放熱”)【拓展延伸】查閱資料,Na2CO3溶液與CO2也會發生反應:Na2CO3+CO2+H2O═2NaHCO3當10g8%的NaOH溶液通入一定體積的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Na2CO3和NaHCO3,則參加反應的CO2的體積范圍(該狀況下,CO2的密度為2g/L)【實驗探究4】第四組同學對二氧化碳的性質再探究。實驗步驟如下:(1)圖1所示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三個250mL的燒瓶內收集滿CO2氣體,三個注射器內各裝有85mL的液體(分別是水、飽和石灰水、40%的氫氧化鈉溶液)。連接好裝置和壓強傳感器。(2)三位同學同時迅速將注射器內85mL的液體(水、飽和石灰水、40%的氫氧化鈉溶液)注入各自燒瓶中,關閉活塞。(3)一段時間后,三位同學同時振蕩燒瓶。觀察燒瓶內氣壓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2)①導致曲線1中CD段氣壓急速減小的操作是。在不改變裝置和藥品的情況下,進一步降低E點的方法是。②曲線2中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③曲線2與曲線3差異較大的原因是。④對比曲線1、2、3,不能得出的結論是(填序號)。A.CO2能與水發生反應B.1體積水約溶解1體積CO2;C.CO2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D.檢驗CO2用飽和澄清石灰水較合適E.吸收CO2用NaOH溶液較合適07溶液的酸堿度---pH2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部分水果及飲料的pH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西瓜汁顯堿性 B.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變紅C.蘇打水顯酸性 D.胃酸過多的人應該少飲檸檬水24.(2022年百色市中考)芋頭皮上含有一種叫皂角素的堿性物質,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生活中的下列物質可用來止癢的是()A.牙膏(pH=9.0) B.食醋(pH~2.5) C.肥皂(pH=10.0) D.洗潔精(pH~7.5)25.為測定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向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錐形瓶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邊滴邊振蕩、室溫下用pH計測得錐形瓶中溶液pH變化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錐形瓶中溶液為無色時其pH=7 B.a點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C.b點時鹽酸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 D.c點溶液的溶質有NaCl和NaOH考點08中和反應及應用26.(2022·山東青島·中考真題)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下列是某些藥物的主要成分,其中不能用來治療胃酸過多的是()A.Mg(OH)2 B.Al(OH)3 C.MgCO3 D.FeSO427.(2022·廣西貴港·中考真題)如圖是氫氧化鉀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A.生成的氯化鉀由離子構成 B.反應前后氯離子的數目不變C.反應的實質是OH-與H+結合生成H2O D.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K+、Cl28.中和反應在生活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A.蚊蟲叮咬后涂抹肥皂水止痛消腫 B.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 D.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殘留硫酸29.(2022·四川眉山·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裝置,同學們借助傳感器監測溶液pH和溫度的變化情況來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圖乙為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圖丙為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的變化曲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由圖丙可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C.圖乙曲線的c點表示該反應恰好完全反應 D.圖乙曲線的d點溶液中溶質為NaCl考點09中和反應的探究30.(2022年山東省泰安市中考)在學習了常見的酸和堿后,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在老帥引導下開展實驗探究活動,請你參與下列活動?!緦嶒炋骄俊繉溲趸浫芤号c稀硫酸混合,觀察不到明顯現象,為證明氫氧化鉀溶液與稀硫酸發生了反應,三位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1)測定溶液pH變化的方法甲同學在實驗過程中測得pH變化如圖1所示,則該同學是將_______(填字母序號)。a.氫氧化鉀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氫氧化鉀溶液中(2)測混合過程中的溫度變化乙同學在實驗過程中測得反應混合溶液的溫度變化如圖2所示,說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鉀溶液發生的反應是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圖2中B點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3)借助于酸堿指示劑丙同學通過圖3所示實驗,他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也證明氫氧化鉀溶液與稀硫酸發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問題】針對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大家紛紛提出了猜想?!静孪肱c假設】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進行實驗】為了驗證猜想,學習小組選用Fe2O3粉末、BaCl2溶液,進行如下探究:實驗方案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方案一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Fe2O3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確方案二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②產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確【實驗結論】通過探究,同學們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驹u價與反思】(4)丁同學針對上述方案提出疑問,認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同學們經過反思與討論,最后認為方案一中的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質代替,也能得到同樣的實驗結論,請你選出可用藥品的字母序號_______。A.MgB.CuOC.KClD.Na2CO3(6)分析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要考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在研究“酸堿中和反應”時,某興趣小組同學想證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進行了如下探究:(1)在盛有氫氧化鈉的溶液的燒杯中入幾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如圖一)。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前后的溫度變化情況(如圖二)。由實驗現象和曲線變化情況分析可知,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并(填“吸收”或“放出”)熱量。(2)從微觀角度分析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由如圖可知,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交流討論】同學們討論后認為,如果鹽酸和氫氧化鈉減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質生成,都能證明反應已經發生。(3)探究實驗后燒杯中溶質的成分。步驟現象結論實驗1:取燒杯中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硫酸銅溶液證明沒有NaOH實驗2;另取燒桿中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證明含有HCl實驗3:再取燒杯中的溶液少許于蒸發皿中,加熱蒸干有產生證明有NaCl生成【得出結論】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發生了中和反應。【評價反思】Ⅰ.有同學認為,僅通過實驗2出“溶液中含有HCl”證據不足,理由是。Ⅱ.運用中和反應,可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工廠用氨水(NH3?H2O)處理廢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種氮肥一硫酸銨,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Ⅲ.多角度認識化學反應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真題實戰練1.(2023年甘肅省白銀市中考)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質量會減少是()A.氫氧化鈉 B.濃硫酸 C.濃鹽酸 D.食鹽2.(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下列關于硫酸的說法錯誤的是()A.濃硫酸有強烈的腐蝕性B.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水注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攪拌C.稀硫酸可用來除鐵銹D.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劑3.(2023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備氫氣的實驗中,下列裝置和實驗操作正確并規范的是()A.量取濃硫酸
B.稀釋濃硫酸
C.制取氫氣
D.干燥氫氣
4.(2023年安徽省中考)硫酸是實驗室常用的化學試劑。下列有關硫酸的說法,錯誤的是()A.稀硫酸和鋅反應制取氫氣 B.含硫酸的廢液可用熟石灰中和處理C.稀硫酸的密度比水小 D.蘸取濃硫酸的木棍會變黑5.(2023年天津市中考)人體內一些液體的正常pH如下,其中堿性最強的是()A.胰液(pH:7.5~8.0) B.唾液(pH:6.6~7.1)C.膽汁(pH:7.1~7.3) D.胃液(pH:0.9~1.5)6.(2023年重慶市中考A卷)硫酸和鹽酸是工農業生產中重要的兩種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①它們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②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可觀察到白霧,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③將兩瓶濃溶液敞放在空氣中,溶液質量都減小④稀硫酸和氯化鋇溶液發生復分解及應生成鹽酸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7.(2023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常溫下,將10mL5%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mL5%稀鹽酸(含2滴酚酞)的錐形瓶中,邊滴邊振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滴加過程中,錐形瓶內溶液中的數目不斷增加B.滴加過程中,溶液恰好由無色變為紅色時,溶液pH為7C.滴加過程中,錐形瓶內溶液溫度不斷升高D.滴加結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體是NaCl8.(2023年吉林省中考化學真題)下列實驗,不能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化學反應的是()A.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鹽酸C.取稀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體D.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并不斷測定混合溶液的pH9.(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題)常溫下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實驗,下列能說明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的是()A.加入碳酸鈣粉末,有氣泡產生B.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C.加入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D.測定溶液的pH,pH=710.(2023·內蒙古包頭·中考真題)常溫下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測得水的質量、氯化鈉的質量隨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乙表示的物質為氯化鈉B.加入b克NaOH溶液時,恰好完全反應C.加入c克NaOH溶液時,所得溶液中的陰離子為Cl-D.NaOH溶液由a克遞增到b克,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漸減弱11.(2023·福建·中考真題)為完成“自制酸堿指示劑”實踐性作業,學習小組開展如下活動。【查閱資料】某品種菊花的色素提取液具有如下特性:色素提取液變色情況滴入酸中滴入水中滴入堿中紫色紅色紫色黃色【動手操作】取該品種菊花的新鮮花瓣放入研缽中搗爛,移入容器中,加入乙醇,攪拌后浸泡約10min,再加入等體積蒸餾水混合并過濾,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即為自制酸堿指示劑。(1)“攪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若在實驗室開展過濾操作,下列玻璃儀器無需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標號)。(3)為驗證自制酸堿指示劑在酸、堿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效果,可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緦嵺`應用】(4)用自制酸堿指示劑檢驗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酸堿性。①用上圖所示裝置制備二氧化碳。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應選擇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填“濃鹽酸”或“稀鹽酸”)。c.將塊狀石灰石放入試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將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一段時間,向所得溶液滴入自制酸堿指示劑,溶液變_______色。12.(2023年重慶市中考B卷)微型化學實驗,因節能環保備受青睞。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圖1、圖2兩個微型實驗,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所示:在直徑約為1.5cm的水滴兩邊,同時放少量硫酸銅晶體、氫氧化鈉固體。已知: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微粒運動越慢,反之越快。實驗中在______(填“A”或“B”)區域會先出現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圖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變色規律。步驟1:向點滴板1~6號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圖2所示的試劑,再分別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號孔穴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2:將步驟1中所得的1號溶液和4號溶液互滴后溶液顏色發生明顯變化,選出下列組合中互滴后溶液顏色有明顯變化的是______(填序號)。A.1號、5號 B.1號、3號 C.3號、4號 D.4號、5號步驟3:重復步驟1,用吸管向5號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氣體,溶液表面出現白膜,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023·山西·中考真題)以典型物質為核心,進行問題的設置與整合,是我們全面認識物質性質及應用的有效途徑小明同學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對氫氧化鈉的相關問題,以結構圖的形式進行了如下梳理聯系實際,解決問題:(1)氫氧化鈉在生活中可用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吸水后的熱量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氫氧化鈉使用時必須十分小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檢驗氫氧化鈉溶液的酸堿度,最簡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3·廣西·中考真題)化學興趣小組進行稀硫酸化學性質的探究?;卮鹣铝袉栴}:(1)將稀硫酸分別加入圖中的試管中,無明顯現象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要證明該試管中已發生了化學反應,以下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填數字序號)。①滴入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
②測得試管中溶液的pH小于7③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
④滴入CuCl2溶液無藍色沉淀出現(2)上述實驗結束后,化學興趣小組繼續探究。實驗步驟實驗現象步驟1:將試管A中物質全部倒入試管E中產生氣泡且白色沉淀增加步驟2:過濾,得到濾液/步驟3:向濾液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開始無明顯現象,一段時間后出現白色沉淀①步驟2濾液中,溶質的所有可能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②步驟3中,產生白色沉淀之前,一定會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5.(2023年遼寧省營口市中考化學真題)學習完NaOH的性質后,某興趣小組對KOH的性質展開了如下探究:【查閱資料】①KOH為白色固體,水溶液為無色;②下表是部分物質的溶解性表(室溫)說明:“溶”表示該物質可溶于水,“不”表示該物質不溶于水。OH-K+溶溶Cu2+不溶【設計實驗】如圖所示,同學們用KOH溶液進行了下列實驗:(1)A實驗測得KOH溶液的pH7(填“>”“=”或“<”);(2)B試管中的現象是。(3)C試管中無明顯現象,為了證明二者發生反應,同學們又設計如下實驗:①步驟Ⅱ中若觀察到,可證明C中發生了化學反應;②試寫出步驟Ⅱ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同學們猜測反應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X,可選擇加以證明?!镜贸鼋Y論】(4)KOH與NaOH化學性質相似,原因是。重難創新練1.有A、B兩種酸堿指示劑,常溫下,它們顯示的顏色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它們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顯示的顏色如表,下列判斷錯誤的是()溶液甲乙A黃色藍色B無色粉紅色A.甲溶液的pH可能為5B.乙溶液一定呈堿性C.只用B指示劑就可鑒別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餾水三種液體D.在滴有A指示劑的甲溶液中不斷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可能呈藍色2.兩種化學酸堿理論:①酸堿電離理論: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電離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堿。②酸堿質子理論:任何能給出質子(H+)的物質(分子、原子或離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質子(H+)的物質(分子、原子或離子)都是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酸堿電離理論認為酸堿是兩種不同的物質B.根據酸堿電離理論,NaHSO4屬于酸,Cu?(OH)?CO?屬于堿C.酸堿質子理論認為酸和堿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離子D.酸堿質子理論擴大了酸和堿的范圍,不再具有局限性3.下列幾種氣體可用右圖所示裝置干燥、收集的正確組合是()
?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⑥NH3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4.溶液的堿性強弱跟溶液中OH–的數量有關。一定體積的溶液中OH–數量越多,則溶液堿性越強。10%的NaOH溶液與10%的KOH溶液(密度均為1.1g/cm3)相比較,堿性更強的是()A.NaOH B.KOH C.一樣強 D.無法比較5.生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鐵釘放入盛有稀鹽酸的密閉容器中,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ab段的化學反應:Fe+2HCl═FeCl2+H2↑B.bc段的化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C.影響cd段壓強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溫度D.d點時恰好完全反應,且d點溫度高于a點6.在圓底燒瓶中充滿CO2,通過注射器向瓶中分別加入同體積水和NaOH溶液。利用傳感器得到的氣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曲線②表示NaOH與CO2發生的反應B.該實驗不能證明NaOH與CO2發生了化學反應C.剛開始壓強增大是因為加入液體后氣體被壓縮D.800s時,曲線①表示的溶液顯酸性7.在“創新實驗裝置”的競賽中,某些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下圖是四位同學對實驗中的部分現象進行的預測,預測正確的是()A. B.C. D.8.學了酸的化學性質,某同學以稀硫酸為主題,繪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維導圖。(1)若用Cu(OH)2實現②,會得到色溶液,該溶液中可能有的溶質是(填名稱)。為驗證該物質是否存在,你認為可采用以下哪些物質可用來進行實驗驗證。A碳酸鈉溶液B金屬銅C酚酞試液D氯化鋇溶液E氧化銅粉末(2)若想實現③,得到淺綠色溶液,可選用的單質是(填化學式)。(3)若選用BaCl2溶液實現⑤,這個反應(填“屬于或“不屬于”)酸的通性。(4)在生活中,稀硫酸可以用來除鐵銹,反應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9.硝酸(HNO3)是實驗室常見的一種酸。實驗小組對硝酸的某些性質進行研究。(1)Ⅰ、揮發性(實驗1)取一瓶質量分數為68%的濃硝酸,打開瓶蓋,遇潮濕的空氣,瓶口可以看到,原因是。(2)Ⅱ、不穩定性(查閱資料1)硝酸是無色液體,見光或受熱分解生成紅棕色的NO2氣體、氧氣及一種無色液體硝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3)(實驗2)取3份濃度和體積均相同的濃硝酸分別放入3支試管中,塞好塞子,放置在室外陽光充足的地方(氣溫為26℃)。記錄溶液上方的氣體顏色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實驗編號①②③實驗條件實驗現象6分鐘出現淺紅棕色15分鐘紅棕色比較明顯30分鐘紅棕色非常明顯60分鐘無明顯變化3分鐘出現淺紅棕色6分鐘紅棕色比較明顯10分鐘紅棕色非常明顯實驗①、②對比是研究對濃硝酸穩定性的影響。實驗①、③對比可得出的結論是。(查閱資料2)硝酸能夠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實驗3)向氧化銅粉末中加入硝酸,能夠看到的現象是。IV、氧化性(查閱資料3)濃硝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木炭發生反應:C+4HNO3eq\o\ac(\s\up7(△),\o(====,====))2H2O+CO2↑+4NO2↑(實驗4)如圖所示,將紅熱的木炭伸到濃硝酸上方,觀察到有紅棕色氣體產生。請解釋生成該紅棕色氣體的原因可能是。10.實驗室常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CO2,石灰水也能與CO2反應。(提出問題)實驗室可否用石灰水來吸收CO2呢?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展開探究。(1)(提出猜想)小明:可用飽和石灰水吸收CO2;小亮:不可用飽和石灰水吸收CO2。小明提出猜想的理是氫氧化鈣與CO2反應。小亮提出猜想的理由是氫氧化鈣溶液中溶質的含量低,因為。為了驗證他們的觀點,同學們設計了1實驗裝置并用數字傳感器記錄數據。(2)(進行實驗)①連接儀器,。②按要求裝入藥品。夾緊K1、K2,打開壓強傳感器繪制初始波形圖至a點(圖2)。③打開K1,向裝置中注入50mL飽和石灰水,完畢后再微微振蕩裝置。④等曲線平衡后,打開K2,向裝置中注入50mL氫氧化鈉溶液,記錄波形圖。(3)(分析與結論)①ab段壓強增大的原因是。②注入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③通過兩點的比較,說明小明的猜想不成立。通過數字化實驗,同學們明白了實驗室不能用石灰水來吸收CO2。(4)(交流與評價)①實驗中最好用氫氧化鈉(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②小燕認為de段壓強明顯減小的原因也可能是CO2溶于水造成的,請分析整個波形圖,說說你的觀點。③若在波形圖上出現e后,再微微振蕩裝置,波形圖會繼續下降,理由是。
專題07常見的酸和堿考點過關練考點01酸堿指示劑1.在pH=2的白醋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變()A.紫色 B.紅色 C.無色 D.藍色【答案】B【解析】白醋的pH=2,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故選B。2.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酚酞變紅色,則該溶液()A.一定是堿性溶液 B.一定是堿溶液C.一定是酸性溶液 D.一定是酸溶液【答案】A【解析】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可以是堿溶液,比如氫氧化鈉溶液,也有可能是某些鹽溶液,比如碳酸鈉溶液,故該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答案:A。3.酸堿指示劑:(1)能跟或的溶液起作用而顯示的試劑。常見的指示劑有:和。(2)變色規律:①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成,遇堿性溶液變成。②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遇堿性溶液變成。(3)注意:①酸堿指示劑與酸或堿的溶液作用時,變色的是,而不是酸或堿的溶液,并且“酸或堿的溶液”是指溶液,指示劑變色屬于變化;②酸溶液一定顯酸性,顯酸性是酸溶液;堿溶液一定顯堿性,顯堿性是堿溶液。【答案】(1)酸堿不同顏色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2)紅色藍色不變色紅色(3)酸堿指示劑酸性或堿性化學不一定不一定【解析】(1)能跟酸或堿的溶液起作用而顯示不同顏色的試劑。常見的指示劑有:紫色石蕊溶液和無色酚酞溶液;(2)①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成紅色,遇堿性溶液變成藍色;②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成紅色;(3)①酸堿指示劑與酸或堿的溶液作用時,變色的是酸堿指示劑,而不是酸或堿的溶液,并且“酸或堿的溶液”是指酸性或堿性溶液,指示劑變色,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②酸溶液一定顯酸性,顯酸性不一定是酸溶液;堿溶液一定顯堿性,顯堿性不一定是堿溶液??键c02常見的酸的物理性質4.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質量會減少的是()A.濃鹽酸 B.大理石 C.濃硫酸 D.氫氧化鈉【答案】A【解析】A、濃鹽酸具有揮發性,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揮發出氯化氫氣體,則溶液質量會減少,符合題意;B、大理石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質量幾乎不變,不符合題意;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則溶液質量會增多,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鈉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會潮解同時會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而變質,則質量會增加,不符合題意;故選:A。5.下列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A.鹽酸可以除去鐵銹 B.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C.濃鹽酸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 D.鹽酸遇金屬鐵會放出氣體【答案】C【解析】A、鹽酸可以除鐵銹,是因為HCl和Fe2O3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屬于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B、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是因為生成了顯紅色的物質,屬于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C、濃鹽酸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是因為濃鹽酸易揮發,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形成鹽酸小液滴,屬于物理性質,符合題意;D、鹽酸遇金屬鐵會放出氣體,是因為鹽酸和鐵反應生成氫氣,屬于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故選:C。6.濃硫酸和濃鹽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質量都增加 B.瓶口都會出現白霧C.溶質質量分數都減少 D.都沒有任何變化【答案】C【解析】A、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的質量會減少,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使質量增加,A不符合題意;B、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溶于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鹽酸小液滴而出現白霧,濃硫酸屬于難揮發性酸,瓶口不會出現白霧,B不符合題意;C、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溶質的質量會減少,溶質質量分數減少,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使質量增加,但溶質質量不變,溶質質量分數減少,C符合題意;D、綜上所述,D不符合題意;故選C。7.下列關于濃硫酸的描述正確的是()A.有脫水性可以作干燥劑 B.與氧化鐵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氫氣C.有吸水性可以用來干燥氨氣 D.稀釋濃硫酸時,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中【答案】D【解析】A、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以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故錯誤;B、濃硫酸與氧化鐵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故錯誤;C、濃硫酸有吸水性,不可以用來干燥氨氣,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氯化氫等氣體,故錯誤;D、稀釋濃硫酸時,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中,防止液體飛濺,故正確。故選D??键c03酸的化學性質8.鹽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廣,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反應。下列物質與鹽酸反應時,能觀察到白色沉淀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A、稀鹽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故選項錯誤;B、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會觀察到鐵銹逐漸溶解、溶液變黃色,故選項錯誤。C、稀鹽酸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能觀察到白色沉淀,故選項正確。D、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但無明顯現象,故選項錯誤。故選:C。9.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質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稀H2SO4與紫色石蕊試液反應后,溶液變藍B.若能與X反應制取H2,則X是CuC.和金屬氧化物反應,有鹽和水生成D.若與Y發生中和反應,則Y一定是NaOH【答案】C【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變紅,遇堿溶液變藍,說法錯誤;B、稀硫酸與X反應制取氫氣,實驗室常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則X是鋅,說法錯誤;C、硫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說法正確;D、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若與Y發生中和反應,則Y是堿,不一定是氫氧化鈉,說法錯誤;答案:C。10.氧化銅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時,容器中溶液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該實驗是將稀鹽酸逐漸加入到盛有氧化銅的容器中B.
m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C.
m點和n點對應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不相等D.
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成分相同【答案】C?!窘馕觥緼、因為溶液的總質量起點為0,所以該實驗是將稀鹽酸逐漸加入到盛有氧化銅的容器中,選項A正確;B、m點是曲線的轉折點,此后溶液質量增加的幅度比m點前小,說明氧化銅已反應完,因此m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選項B正確;C、m點時氧化銅與稀鹽酸已恰好完全反應,此后只是向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溶液中氯化銅的質量不再增加,所以m點和n點對應溶液中氯化銅質量應相等,銅元素的質量也相等,題中所述m點和n點對應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不相等,說法錯誤。選項C錯誤;D、雖然n點對應溶液中含鹽酸,但鹽酸具有揮發性,蒸發時揮發出去,所以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成分相同都是氯化銅,選項D正確。故選C。11.室溫時,隨著向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忽略溶液的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a點溶液中有兩種溶質 B.b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 C.c點燒杯內液體的pH=7 D.d點溶液中有較多的Ba2+、OH-、SO42-、H+【答案】C【解析】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A.a點溶液中只有硫酸一種溶質,不符合題意B.b點酸過量,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不符合題意;C.c點燒杯內液體為水,pH=7,符合題意;D.C點硫酸完全反應,過C后的點,溶質只有氫氧化鋇,d點溶液中有較多的Ba2+、OH-,不符合題意;選C12.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驗證硫酸的性質時,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一)濃硫酸稀釋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圖一實驗中,觀察到用石蠟固定在銅片下的乒乓球脫落,此現象說明濃硫酸溶于水_______。(實驗二)溶液濃度對硫酸化學性質的影響。圖二實驗中,觀察到很快變黑的是濾紙_______(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濃度不同,腐蝕性不同。(實驗三)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小組同學按圖三進行實驗。(1)試管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試管2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試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無明顯現象,要證明二者已經發生反應,可選用_______(填字母序號)繼續進行實驗,以達到實驗目的。A酚酞溶液 B氯化鋇溶液 C硫酸銅溶液(4)小組同學將4、5兩支試管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同一潔凈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和白色沉淀。同學們對白色沉淀的成分產生了興趣,繼續進行實驗。(提出問題)白色沉淀的成分是發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BaSO4、BaCO3(實驗與結論)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白色沉淀與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成立。實驗結束后,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對廢液缸中的固體物質進行了回收。在檢驗廢液時發現硫酸過量,為防止其污染環境,從實驗成本的角度考慮,向該廢液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填一種具體物質),處理后再排放?!敬鸢浮浚▽嶒炓唬┓艧幔▽嶒灦〣(實驗三)(1)Zn+H2SO4=ZnSO4+H2↑(2)紅棕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為黃色(3)A(4)BaSO4(實驗與結論)有氣泡產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熟石灰【解析】[實驗一]圖一實驗中,觀察到用石蠟固定在銅片下的乒乓球脫落,石蠟受熱熔化,此現象說明濃硫酸溶于水放熱;[實驗二]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將濾紙碳化,而稀硫酸不能,圖二實驗中,觀察到很快變黑的是濾紙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濃度不同,腐蝕性不同;[實驗三](1)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H2SO4=ZnSO4+H2↑;(2)試管2稀硫酸和氧化鐵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氧化鐵是紅棕色固體與稀硫酸酸反應,紅棕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為黃色;(3)A、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再滴加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證明二者反生反應;B、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氯化鋇溶液,氯化鋇與氫氧化鈉不反應,再滴加稀硫酸溶液,稀硫酸與氯化鋇反應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C、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與硫酸鈉,再滴加稀硫酸,氫氧化銅溶解,不能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答案:A;[做出猜想]碳酸鉀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硝酸鉀和碳酸鋇沉淀,硫酸鉀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硝酸鉀和硫酸鋇沉淀,所以猜想一:BaSO4;[實驗與結論]猜想一、二都有硫酸鋇,只需證明有碳酸鋇即可,碳酸鋇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有氣泡產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證明猜想而成立;在檢驗廢液時發現硫酸過量,為防止其污染環境,從實驗成本的角度考慮,向該廢液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硫酸與氫氧化鈣發生中和反應,產物不會污染環境,處理后再排放。13.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鹽酸的化學性質,做了如下實驗:(1)試管①中的現象是,反應后試管②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寫離子符號)。(2)試管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實驗中發現試管④中固體全部溶解,試管⑤中產生白色沉淀,接著向試管⑤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2所示。則試管④中的溶質有;圖2中a~b段對應溶液中一定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答案】(1)溶液變為紅色;Fe2+;Fe2O3+3H2SO4═2Fe2(SO4)3+3H2O;(2)H2SO4、Fe2(SO4)3;(3)2NaOH+H2SO4═Na2SO4+2H2O?!窘馕觥浚?)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故試管①中的現象是溶液變為紅色;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后試管②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亞鐵離子,符號為:Fe2+;(2)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試管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H2SO4═2Fe2(SO4)3+3H2O.(3)試管⑤中產生白色沉淀,接著向試管⑤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開始沒有生成沉淀,說明硫酸過量,是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所以試管④中的溶質有硫酸鐵和硫酸??键c04常見堿的物理性質及用途14.有關NaOH說法錯誤的是()A.NaOH固體能吸收水蒸氣而潮解 B.濃NaOH溶液可用于吸收CO2C.NaOH是所有氣體的干燥劑 D.NaOH包裝箱上張貼的標識是【答案】C【解析】A、氫氧化鈉固體具有吸水性,能夠吸收水蒸氣而潮解,故A說法正確;B、氫氧化鈉能夠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故濃NaOH溶液可用于吸收CO2,故B說法正確;C、氫氧化鈉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但是不是所有氣體的干燥劑,氫氧化鈉顯堿性,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故C說法錯誤;D、氫氧化鈉具有強腐蝕性,屬于腐蝕品,故張貼腐蝕品的標簽,故D說法正確;故選C。15.下列關于堿的描述,正確的是()A.氨水(NH3·H2O)屬于堿B.難溶性的堿都是白色的C.堿都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D.堿都能使酚酞溶液變成紅色【答案】A【解析】A、氨水(NH3·H2O電離時陰離子是氫氧根離子,它屬于堿,此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難溶性的堿氫氧化銅為藍色,此選項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鋁可以,其它強堿不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此選項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D、不溶性堿不能使酚酞溶液變成紅色,此選項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6.下列關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錯誤的是()A.用Ca(OH)2制波爾多液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檢驗CO2 D.用NaOH固體干燥某些氣體【答案】C【解析】A、氫氧化鈣在農業上可用于制波爾多液,故選項說法正確;B、氫氧化鈣具有堿性,可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反應,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選項說法正確;C、因為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這一反應無明顯現象,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檢驗CO2,故選項說法錯誤;D、氫氧化鈉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于干燥某些氣體,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考點05堿的化學性質17.(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探究堿的化學性質時,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實驗探究一】Ⅰ、向滴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鹽酸(如圖1所示),邊滴加邊振蕩,測得試管①中最終溶液的pH=2。Ⅱ、分別稱取0.5g氫氧化鈣粉末置于兩支試管中,各滴加2mL水,振蕩;再向試管②中加入2mL水、試管③中加入2mL稀鹽酸(如圖2所示)。振蕩并觀察現象。Ⅲ、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④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振蕩。靜置后測得上層清液的pH=12,繼續向其中滴加幾滴稀鹽酸(如圖3所示),試管⑤中無明顯現象。(1)實驗Ⅰ中,能證明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化學反應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管①最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酚酞除外)___________。(2)實驗Ⅱ中用水作對照實驗,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試管④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痉治鲇懻摗考淄瑢W通過“試管⑤中無明顯現象”得出“鹽酸不能與Cu(OH)2發生反應”的結論。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正確,于是繼續開展如下探究?!緦嶒炋骄慷咳≡嚬堍俜磻蟮娜芤褐鸬蔚稳朐嚬堍葜校敝吝^量,邊加邊振蕩。(4)實驗探究二中依次觀察到的現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窘Y論】鹽酸能與Cu(OH)2發生反應。【交流反思】最終試管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有___________?!敬鸢浮浚?)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氯化鈉和氯化氫(2)證明鹽酸和氫氧化鈣發生了化學反應(3)2NaOH+CuSO4=Na2SO4+Cu(OH)2↓
(4)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然后由紅色慢慢又變成無色,接著藍色沉淀逐漸消失,溶液變為藍色鈉離子、氯離子、氫離子、硫酸根離子、銅離子【解析】【實驗探究一】(1)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色,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會觀察到溶液的顏色由紅色變成了無色;故填: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因為測得試管①中最終溶液的pH=2,說明鹽酸過量,所以試管①最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酚酞除外)有反應生成的氯化鈉和過量的氯化氫。(2)實驗Ⅱ中用水作對照實驗,其目的是證明氫氧化鈣是與鹽酸反應了而不是溶于水了;(3)試管④中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uSO4=Na2SO4+Cu(OH)2↓;【實驗探究二】(4)因為試管⑤中的溶液顯堿性,說明存在氫氧化鈉,隨著試管①反應后的溶液的酸性溶液的加入,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溶液慢慢變成中性后,繼續滴加試管①反應后的溶液,鹽酸會與氫氧化銅沉淀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過量后,溶液顯酸性,因此會觀察到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然后由紅色慢慢又變成無色,接著藍色沉淀逐漸消失,溶液變為藍色。【交流反思】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硫酸鈉;若測得試管⑤清液的pH=12,說明溶液顯堿性,存在氫氧化鈉,向試管⑤中滴加的幾滴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了中和反應,還沒有來得及與氫氧化銅沉淀反應,所以沒有觀察到難溶性的氫氧化銅溶解,所以試管⑤中存在的溶質是氯化鈉、硫酸鈉、氫氧化鈉;試管①中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最終溶液的pH=2,鹽酸過量,所以試管①中的溶質是氯化鈉和過量的氯化氫;取試管①反應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試管⑤中,直至過量,邊加邊振蕩,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后與氫氧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所以試管⑤中的溶液最終存在溶質:氯化鈉、硫酸鈉、氯化銅、氯化氫,故最終試管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有鈉離子、氯離子、氫離子、硫酸根離子、銅離子。18.(2022年陜西省中考B卷)學習小組同學用下圖所示實驗探究完堿的化學性質后,將甲、乙、丙中的無色溶液均倒入潔凈的廢液缸,發現廢液明顯變渾濁且呈紅色。同學們很好奇,于是接著進行了下列的拓展學習與探究?!痉此冀涣鳌浚?)小組同學做甲圖所示實驗時,當溶液恰好由紅色變為無色,即停止了滴加稀鹽酸,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乙圖所示實驗時,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廢液呈紅色,說明廢液顯___________性。廢液變渾濁,是因為傾倒前丙中的溶液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就卣箚栴}】使廢液變成紅色的物質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2CO3猜想二:只有NaOH猜想三:NaOH和Ca(OH)2猜想四:NaOH和Na2CO3你認為以上猜想中,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静殚嗁Y料】CaCl2溶液呈中性?!掘炞C猜想】靜置一段時間后,取少量廢液缸中的上層紅色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靜置后,發現試管中的上層清液仍為紅色,由此證明了猜想___________成立?!敬鸢浮俊痉此冀涣鳌浚?)HCl+NaOH=NaCl+H2O
小氣球逐漸變大
(2)堿
Ca(OH)2
【做出猜想】一
【驗證猜想】四【解析】反思交流:(1)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做乙圖所示實驗時,由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裝置內的氣體減少氣壓降低,因此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小氣球變鼓,故現象是小氣球逐漸變大;.(2)因為廢液中有酚酞試液,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變紅,因此此時溶液顯堿性;由于實驗乙中生成了碳酸鈉,而碳酸鈉能和丙中的氫氧化鈣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因此說明傾倒前丙中的溶液含有剩余的氫氧化鈣,故填:Ca(OH)2;做出猜想:甲中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氯化鈉和水,因當溶液恰好由紅色變為無色,即停止了滴加稀鹽酸,所以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甲中有酚酞和氯化鈉。乙中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鈉過量,則乙中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根據反思交流可知,丙中氫氧化鈣過量,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丙中是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則混合后(除酚酞外)一定有不發生反應的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可能有一種剩余。氫氧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鈣都為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所以使廢液變成紅色的物質一定有氫氧化鈉,所以不合理的是猜想一。驗證猜想:根據正確的猜想可知,一定有氫氧化鈉,只需判斷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鈉或氫氧化鈣即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不能共存,如判斷存在其中的一種則一定沒有另外一種。根據題意加入氯化鈣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鈉,碳酸鈉能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由此證明猜想四成立??键c06堿的變質探究19.實驗室有一瓶長期放置的氫氧化鈉固體,某興趣小組同學欲對該固體變質情況進行探究.Ⅰ、固體的成分分析【提出問題】該瓶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變質情況如何?【查閱資料】①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容易變質但不會轉化為NaHCO3;②CaCl2溶液的pH=7,碳酸鈉溶液的pH?7③CaCl2+Na2CO3═CaCO3↓+2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④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提出猜想】猜想Ⅰ:固體未變質猜想Ⅱ:固體全部變質猜想Ⅲ:固體部分變質【原因分析】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進行實驗】小聰同學取少量樣品于燒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確,但其他同學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為了進一步得出結論,組內其他三位同學分別取小聰實驗后的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表所示實驗.同學小紅小美小伍實驗操作加入適量氫氧化鈣溶液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加入過量稀硫酸【實驗結論】小紅、小美的實驗中都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紅色,于是他們都得出猜想Ⅲ正確.【反思評價】(一)老師指出,僅憑小紅的實驗操作和現象無法確定猜想Ⅲ正確,理由是.(二)根據小美的結論推測小伍實驗現象是.Ⅱ、固體中各成分含量【提出問題】如何測定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進行實驗】化學小組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校園水溝清理協議書
- 委托代理報稅協議書
- 重慶工傷賠付協議書
- 酒吧營銷培訓協議書
- 商行轉讓轉租協議書
- 投資合作租賃協議書
- 簡易機械租賃協議書
- 增量分紅合伙協議書
- 酒席訂金協議書范本
- 鉆石購買保密協議書
- 與信仰對話 課件-2024年入團積極分子培訓
- 2024《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全文課件
- 三級安全教育登記表
- CA6140車床主軸加工工藝設計
- 個人勞動仲裁委托書(5篇)
- 新教材 人教B版高中數學必修第四冊 第十一章 立體幾何初步 精品教學案(知識點考點匯總)
- 10t單梁起重機安裝方案
- 鋼軌探傷技術及規則PPT課件
- 市政工程給排水全套資料表格模版(113頁)
- 波峰焊工程師面試試題集
- 普通車床主軸變速箱設計及主軸箱設計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