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020
CCSC04
備案號:81655-2021DB11
北京市地方標準
DB11/T1864—2021
醫療機構臨床營養技術導則
Technicalguidelinesforclinicalnutritioninmedicalinstitutions
2021-06-22發布2021-10-01實施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11/T1864—2021
醫療機構臨床營養技術導則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醫療機構對營養篩查與評估、腸內、腸外營養及治療膳食配制方面的相關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各類、各級醫療機構。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WS/T427臨床營養風險篩查。
3術語和定義
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營養不良malnutrition
能量、蛋白質或其他營養素缺乏或過量,對機體功能(包括免疫力、體能下降)乃至臨床結局造成
不良影響的一種疾病。營養不良包括營養不足及營養過剩。
3.2
營養篩查nutritionscreening
應用營養篩查工具判斷患者營養相關風險的過程。
3.3
營養評估nutritionalassessment
由營養專業人員綜合病史、膳食調查、實驗室檢查,人體測量等指標,對患者的營養代謝、機體功
能等進行全面的評估,用以評價患者是否有營養支持的適應證和可能的副作用,并據此制訂營養治療方
案。
3.4
腸內營養enteralnutrition(EN)
通過胃腸道途徑為人體提供代謝所需營養素的營養支持方法。
3.5
1
DB11/T1864—2021
腸外營養parenteralnutrition(PN)
通過胃腸外(靜脈)途徑為人體代謝提供基本營養素的營養支持方法。
3.6
營養治療膳食nutritiontherapydiet
根據疾病治療的需要,通過調節食物的性狀或種類、數量及搭配、烹調方法,以達到輔助臨床治療
及改善機體代謝功能紊亂的一類膳食。
4基本要求
4.1制度要求
4.1.1醫療機構應制定臨床營養流程的相關制度。
4.1.2醫療機構應制定腸內營養治療、腸外營養治療、營養治療膳食的相關制的操作流程。
4.2人員要求
4.2.1從事臨床營養工作的醫師應當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過營養方面專業培訓并考試合格。
4.2.2從事臨床營養工作的技師應當具有衛生或食品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經過營養方面專業培訓并
考試合格。
4.2.3從事臨床營養工作的護士應當具有執業護士資格,經過營養方面專業培訓并考試合格。
5臨床營養流程
5.1營養篩查
營養篩查宜按照WS/T427執行。
5.2營養評估
營養篩查結果陽性的患者應進行個體化營養評估,包含是否存在營養不良及嚴重程度、胃腸道消化
吸收功能,經口攝食能力等方面。
5.3營養干預治療
5.3.1根據個體化營養評估的結果進行相應的營養治療,包含腸內營養、腸外營養及營養治療膳食或
聯合應用。
5.3.2應進行動態營養監測并根據結果及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營養治療方案。
6腸內營養
6.1適用人群
對于胃腸道有一定消化吸收功能者,且符合以下情況者宜使用腸內營養:
a)有營養支持指征,經營養篩查及評估有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且經口攝食不能、不足且無營養支
持禁忌者宜首選使用腸內營養;
b)應根據病情合理選擇給予腸內營養的時機。
2
DB11/T1864—2021
6.2配制操作要求
配制操作要求參照附錄A操作流程配制腸內營養液。
6.3腸內營養使用要求
6.3.1腸內營養:應根據胃腸道功能、疾病情況選擇合適的營養制劑,包含要素膳、整蛋白全營養制
劑以及特定疾病全營養制劑等。
6.3.2腸內營養輸注途徑:應根據患者疾病情況、喂養時間長短、精神狀況和胃腸道功能選擇以下腸
內營養輸注途徑:
a)口服;
b)鼻胃(腸)管;
c)胃(腸)造口術。
6.3.3腸內營養輸注技術應符合以下要求:
a)根據患者營養需要量及耐受程度選擇營養液輸注時間;
b)營養液輸注宜遵循由慢到快、由低滲到等滲、由少量到足量的原則。
6.4并發癥監測及處理
需監測的并發癥及相應處理方式詳見表1。
表1并發癥監測及處理對應表
需監測的并發癥處理方法
1鼻、咽及食管損傷,喂養管堵塞,喂養管拔出困難,選擇適宜質地、尺寸的喂養管,必要時更好喂養管或選擇
造口并發癥等機械性并發癥其他輸注途徑。
2惡心、嘔吐、腹瀉、腹脹等胃腸道并發癥調整能力供給及制劑的種類、濃度、溫度、輸注速度。
3水、電解質及酸堿代謝異常,糖代謝異常,微量元調整制劑種類,根據代謝異常調整對應的水、電解質及營
素代謝異常,維生素及脂肪酸的缺乏等代謝性并發養素等。注意保證營養素供給適當,完善檢查和管理。
癥
4吸入性肺炎、艱難梭狀桿菌感染等感染性并發癥控制感染、防止誤吸等措施。
7腸外營養
7.1適用人群
7.1.1對于有營養支持指征但無法實施腸內營養,符合且不限于以下臨床情況可考慮使用腸外營養:
a)因衰竭、嚴重感染或手術后消化道麻痹所致的嚴重腸功能障礙;完全性腸梗阻;
b)無法經腸道給予營養超過3天~5天,包括嚴重嘔吐、腹瀉等;高流量小腸瘺;
c)如果病人營養不足或預計病人超過7天不能進食,就應開始給予營養支持,如果預計食物攝入
不足60%,超過10天,應開始腸外營養;
d)重癥活動期炎癥性腸病等情況。
7.1.2對于存在嚴重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休克、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者不考慮使用腸外營養。
7.1.3對于胃腸功能已經恢復,能夠經胃腸道消化吸收滿足生理需要量者應停用腸外營養。
7.2配制操作要求
參照附錄B操作流程配制腸外營養液。
3
DB11/T1864—2021
7.3腸外營養使用要求
7.3.1腸外營養藥品:應根據代謝情況、疾病情況選擇合適的腸外營養藥品;
7.3.2應根據患者疾病情況、血管條件、輸液時間長短、腸外營養液滲透壓等選擇以下腸外營養輸注
途徑:
a)經外周靜脈輸注:適用于接受較低滲透壓(<900mOsmol/L)腸外營養液短期治療的患者;
b)經中心靜脈輸注:又分為經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經皮穿刺中心靜脈置管、隧道式中心
靜脈置管、輸液港等。適用于接受較高滲透壓(3900mOsmol/L)腸外營養液或進行較長期靜
脈治療的患者;
c)動靜脈瘺:在某些血透合并營養不良患者經動靜脈瘺也可進行腸外營養治療。
7.3.3腸外營養輸注技術應符合以下要求:
a)腸外營養液宜現用現配,在24h內輸注完畢。如需存放,應置冷藏冰箱內,復溫后再行輸注;
b)輸注前應檢查有無懸浮物或沉淀,并注明開始輸注的日期及時間;
c)應使用獨立輸液器勻速輸注;
d)在輸注的腸外營養液中不應添加任何其他藥物;
e)應注意觀察患者對輸液的反應,及時處理并發癥并進行記錄。
7.4并發癥監測及處理
需監測的并發癥及相應處理方式詳見表2。
表2并發癥監測及處理對應表
需監測的并發癥處理方法
1導管堵塞、氣胸、血胸、空氣栓塞、置管失敗、導應拔出導管,以減少機械性損傷。
管移位或錯位、導管斷裂等機械性并發癥
2導管相關靜脈血栓、血栓性靜脈炎等發生導管相關靜脈血栓者,應在抗凝條件下緩慢拔除導
管。
3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導管相關感染和腸源性感染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等感染性并發癥
4水、電解質紊亂、高血糖、低血糖、高脂血癥和脂癥應調整水、電解質及營養代謝紊亂,做好監測和評估,
肪超載綜合征、腎前性氮質血癥、淤膽和肝功能損盡早過渡腸內營養
害、代謝性骨病等代謝性并發癥
8營養治療膳食
8.1適用人群
符合且不限于以下臨床情況可考慮使用營養治療膳食:
a)對于能夠進食但普通膳食不能滿足機體營養需要者;
b)因疾病治療需要改變膳食的營養素配比或食物加工方法者;
c)常見但不限于:能量-蛋白質營養不良、胃腸道疾病、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征、腎臟疾病、肝臟
疾病、遺傳代謝性疾病、圍手術期等患者。
8.2配制技術要求
常見營養治療膳食應根據不同疾病狀況開具膳食醫囑,并配制相應的營養治療膳食食譜,見附錄C。
4
DB11/T1864—2021
8.3適用要求
8.3.1開具營養治療膳食食譜
應根據營養治療膳食醫囑的營養要求,設定食譜的能量及各種營養素供給量;根據膳食能量及營養
供給量及食物形狀的要求,設定每日每餐的各類食物、食物數量配比、烹調加工方式和餐次;各種營養
治療膳食食譜在達到營養和膳食性狀要求的基礎上,宜增加食物品種,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食物選
擇需求。
8.3.2配制營養治療膳食
配制營養治療膳食時,應根據食譜對食物原料的凈生重以及主要調味品(比如鹽、油、糖等)進行
稱重;烹調方式(比如:蒸、煮、燴、抄、拌等)應根據食譜落實;配制所用的原料及調味品應選用新
鮮、無變質、無毒、無害食品;膳食制作的所有流程減去控制管理應符合相關規定。
8.4營養治療膳食監測
需監測營養治療膳食醫囑及膳食營養供給量,詳見表3。
表3營養治療膳食醫囑及執行要求
膳食醫囑內容膳食醫囑執行要求
1患者姓名、病例號、病房床號、膳食醫囑核對醫囑各項要求,包含膳食能量及營養供給量、餐次、限
定食用時間。
2根據營養治療膳食營養標簽分發患者的每餐飯將營養標簽粘貼或標準在膳食外包裝上。
菜
3應對每日三餐的各種食品分別放入專用盒中進每種樣品不少于250g,并在專用盒上標注品名、時間、餐別、
行留樣采樣人。
4留樣盒放置于0℃-4℃冰箱儲存時間不少于48h。
5
DB11/T1864—2021
AA
附錄A
(資料性)
腸內營養配制
A.1配制人員應清潔洗手;換清潔拖鞋,更衣,戴口罩、帽子,配制時應戴無菌手套。
A.2配制前應對配制室空氣環境、地面、臺面以及配制用容器、攪棒、漏斗和濾器等進行有效消毒。
配制后,應將配制臺面及配制器具進行清潔。
A.3應嚴格按醫囑配制并仔細核對腸內營養制劑。
A.4配制完成后,應將醫囑標簽粘貼在腸內營養輸液瓶或袋上,便于核對信息。
A.5腸內營養液宜現用現配,一次不能使用完的營養液應放入冰箱內冷藏儲存(溫度≤5oC;相對濕度
80%~90%),限24h內使用。
A.6應嚴格履行留樣制度,留樣不少于30ml待檢,存放入冰箱內冷藏儲存,存放時間不少于72h。
A.7應記錄患者信息及醫囑配方并留存備案,操作人員簽字。
A.8每月將配制所需器具進行細菌培養,并登記結果,留存備案。
6
DB11/T1864—2021
BB
附錄B
(資料性)
腸外營養配制
B.1環境準備
B.1.1每天清潔擦拭配制工作臺面等環境,再用75%酒精進行擦拭消毒。
B.1.2每天配液前需提前30min開啟層流臺的循環風機和紫外燈。30min后,關閉紫外燈,用75%酒精擦拭
層流潔凈操作臺順序為從上到下,從里到外進行消毒。
B.2物品準備
B.2.1準備配液所需一次性注射器、無菌紗布、輸液網套、配液筐、酒精、含碘消毒劑等物品。
B.2.2腸外營養藥物、一次性腸外營養袋等應在有效期內,包裝完整無破損。
B.2.375%酒精擦拭待配制的腸外營養藥物,并與配液處方核對,放置于配液筐內。
B.3人員準備
B.3.1配制者應洗手,第一次更衣,換清潔拖鞋,戴口罩帽子。
B.3.2第二次更衣,再次換清潔拖鞋,穿消毒隔離衣,戴無菌手套。
B.4藥物準備
B.4.1葡萄糖:供能比例50%~60%;每天用量200g~300g為宜。
B.4.2脂肪乳:供能比例20%~40%,還提供必需脂肪酸;對于脂代謝障礙患者,可限制在總能量的15%~
20%。
B.4.3氨基酸:正常人每日氨基酸生理需要量約0.8g/kg~1.0g/kg,而疾病時需要量增加至1.0g/kg/
d~1.5g/kg/d,甚至可達2g/kg;多數患者適宜的熱氮比(100~200):1。
B.4.4水:成人每天生理需要量約2000ml~2500ml,或按照30~40ml/Kg補充。
B.4.5礦物質:包括電解質和微量元素,比如鉀、鈉、氯、鈣、鎂、磷;以及鐵、碘、鋅、銅、硒、
鉻、錳等微量元素,需在監測下進行調整。
B.4.6維生素:包含成人每天推薦生理需要量的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
B.5配制順序
B.5.1將磷酸鹽加入氨基酸或葡萄糖中。
B.5.2將其他電解質、微量元素加入葡萄糖、0.9%氯化鈉、氨基酸等注射液中,不能與磷酸鹽加入到同
一稀釋液中。
B.5.3用脂溶性維生素溶解水溶性維生素后或用10ml生理鹽水溶解12種多種維生素制劑加入脂肪乳劑
中。
7
DB11/T1864—2021
B.5.4將氨基酸先導入一次性腸外營養輸液袋內,后將葡萄糖、0.9%氯化鈉、葡萄糖氯化鈉等液體依次
導入一次性腸外營養輸液袋內混合。
B.5.5將含鈣鹽的溶液導入一次性腸外營養輸液袋內混合。
B.5.6目視檢查一次性腸外營養輸液袋內有無渾濁、異物、變色以及沉淀生成。
B.5.7將脂肪乳劑導入一次性腸外營養輸液袋中。應輕輕震蕩,使藥液混合均勻。
B.5.8配制完畢后,排盡袋中空氣,懸掛,以觀察是否出現開裂、滲漏、沉淀、異物、變色等異常情況。
B.5.9配制完成的營養液應用標簽注明患者信息、包含藥物名稱、劑量、配制日期和時間等。
8
DB11/T1864—2021
CC
附錄C
(資料性)
常用營養治療膳食的配制
表C.1常用營養治療膳食配置
常用營養治療膳食配制及使用要求
1、適用于消瘦、甲亢、消耗性疾病等需要增加膳食能量供給的患者。
2、每日膳食能量達到2500kcal以上,其中蛋白質能占比為10%~20%,脂肪能占比為25%~30%,其
它營養素供給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日參考攝入量》。
高能量膳食
3、各類食物配比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多選擇高能量密度食物。
4、應增加餐次達到每日4餐以上。
5、使用時應監測患者營養狀態。
1、適用于貧血、結核病、低蛋白血癥等消耗性疾病,需要增加膳食蛋白質供給量并肝、腎功能正
常的患者。
2、在膳食能量供給充足的條件下增加蛋白質供給量,蛋白質能占比達到20%以上,其中優質蛋白質
高蛋白膳食
比例達到50%以上。其它營養素供給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日參考攝入量》。
3、在平衡膳食食物配比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蛋類、奶類、瘦肉類、大豆制品、優質蛋白粉等食物。
4、使用時應監測患者的肝、腎功能和內臟蛋白等營養狀況。
1、適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肝性腦病等需要限制膳食蛋白質攝入量的患者。
2、在膳食能量供給充足的條件下減少蛋白質供給量,蛋白質能占比低于10%。其它營養素供給參考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日參考攝入量》。
低蛋白膳食
3、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蛋白質供給以優質蛋白質食物為主,限制植物性蛋白質食物。肝性腦病患者
的蛋白質供給則以植物性蛋白質食物為主,限制動物性蛋白質食物。
4、使用時應監測患者蛋白質營養狀況。
1、適用于高脂血癥、急、慢性胰腺炎、急性肝炎等需限制膳食脂肪攝入量的患者。
2、在膳食能量供給充足的條件下脂肪能占比低于20%,或每日膳食脂肪供給量低
于40g。其它營養素供給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日參考攝入量》。
低脂膳食
3、在平衡膳食食物配比的基礎上,減少富含脂肪的食物攝入,比如:不用油炸、油煎、肥肉、動
物內臟等高脂肪食品,膳食烹調使用蒸、煮、燉、燴、拌等少油方式。
4、使用時應監測患者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癥狀。
1、適用于高膽固醇血癥、冠心病、膽囊疾病等需限制膳食膽固醇攝入量的患者。
2、每日膳食中膽固醇含量低于300mg。其它營養素供給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日參考攝入量》。
低膽固醇膳食3、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減少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比如:肥肉、動物油、動物內臟、魚籽、蟹黃
等高膽固醇食物。
4、使用時應監測患者血膽固醇、血脂水平。
1、適用于腹瀉、消化道出血后、胃腸道手術后等需限制膳食中帶刺、堅硬、多渣、富含粗纖維等
食物攝入的患者.
2、每日膳食營養供給量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日參考攝入量》。
少渣膳食
3、各種食物制作成軟食狀、泥狀、糊狀、半流體狀或流體狀;免用多油食物,免用辛辣等刺激性
調味品。
4、使用時應監測患者的能量-蛋白質營養狀態,防止營養缺乏。
9
DB11/T1864—2021
表C.1(續)
常用營養治療膳食配制及使用要求
1、適用于便秘、肥胖、糖尿病等需要增加膳食纖維的患者。
2、每日膳食營養供給量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日參考攝入量》。
高纖維膳食3、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增加每日膳食纖維供給量達到25g~40g,增加富含膳食纖維食物,比如:
粗糧、麥麩、雜豆、甘薯、蔬菜、水果、膳食纖維補充劑等。
4、使用時需要監測患者營養狀態,預防營養不良。
1、適用于心力衰竭、慢性腎臟病、高血壓等需要限制食鹽攝入的患者。
2、每日膳食中鹽供給量為<3g(包括醬油,一般5ml醬油相當于1g鹽)。其它營養素供給參考《中
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日參考攝入量》。
低鹽膳食
3、在平衡膳食基礎上還需減少高鈉食物的供給,比如:腌制食品、咸菜、高鈉調味品,高鈉包裝
食品等;烹調加工多選用蒸、煮、燴、拌等方式。
4、使用時應監測患者血鈉水平。
1、適用于肝豆狀核變性患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精致裝修辦公室租賃合同
- 2025租房合同授權委托書
- 會計助理面試真題及答案
- 2025設備拆除安全施工合同
- 中國水果收購合同范例
- 借款追加合同范例
- 仁壽房產買賣合同范例
- 會展投資合同范例
- 農村買房建房合同范例
- 丁河小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中國兔子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全景、發展歷程回顧及市場前景預測
- 10以上20以內加減法
- 急產分娩應急演練方案
- JBT 11699-2013 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使用技術規程
- 24春國家開放大學《離散數學》大作業參考答案
-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適應性測試(九省聯考)化學試題(適用地區安徽)(試卷)
- 新能源綜合能源系統的設計與優化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全)
- 乳腺結節課件
-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二年級上冊《彩蛋不倒翁》公開課教學課件
- 2023發電企業運行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