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二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二練案三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二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二練案三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二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二練案三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二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二練案三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二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二練案三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練案三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1)~(2)題。(9分)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張九齡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寫瀑布從高山半空中直瀉而下的情狀,是從湖口遠望所見廬山瀑布的全景。B.“萬丈”狀瀑布之長,“紅泉”狀瀑布之壯,“落”字似不著力卻自有翻天覆地之勢。C.頷聯承“紅泉落”,借雜樹、重云等景物襯托瀑布直瀉而下時沖決一切的氣概與力氣。D.尾聯渲染岀廬山天空水汽合而為一的空靈意境,表達了詩人渴望歸隱山林的超逸襟懷。(2)(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請結合全詩,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簡要賞析詩的頸聯。(6分)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1)~(2)題。(9分)夏日途中[注] 李廓樹夾炎風路,行人正午稀。初蟬數聲起,戲蝶一團飛。日色欺清鏡,槐膏點白衣。無成歸故里,自覺少光輝。注此詩作于李廓落第回家途中。(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首句交代歸來時行走在樹木夾道的路上,“炎”字表明風是熱的,點明詩歌題目“夏日途中”。B.頸聯寫陽光照在鏡子一般的水面上,就像槐膏點在白衣上,斑斑點點的,襯托出途中的清靜。C.尾聯直抒胸臆,寫自己一事無成回家,心里慚愧,表達了詩人回鄉途中因落第而忐忑的心情。D.前六句寫景敘事。寫景著重突出夏日景物特征,形象傳神;敘事簡潔,語言質樸,如敘家常。(2)(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頷聯是如何描寫景物的?請簡要分析。(6分)3.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第(1)~(2)題。(9分)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 趙嘏①杜若②洲邊人未歸,水寒煙暖想柴扉。故園何處風吹柳,新雁南來雪滿衣。目極思隨原草遍,浪高書到海門③稀。此時愁望情多少,萬里春流繞釣磯④。注①趙嘏: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唐代詩人。②杜若:香草名。③海門:河流入海之處。④釣磯:釣魚時坐的巖石。(1)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作者首聯寫“人未歸”“想柴扉”,緊承題目“懷”字,足見其雖身處曲江之畔,但思念江南家鄉的心情。B.“水寒、煙暖”等意象點明早春季節,寫出作者眼中所望之春景,為后三聯表達感情烘托了氣氛。C.頸聯作者極目遠望,思念之情隨離離原草而更顯邈遠,風浪阻隔使投遞之信也愈顯稀有。D.尾聯詩人發問“愁情不知多少”,轉而以萬里春江的宏闊氣概消解愁苦,以此收束,提升了詩歌的格調。(2)(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后人讀此詩頷聯,言有“楊柳依依,雨雪霏霏”之感。請就此賞析頷聯的描寫角度。(6分)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1)~(2)題。(9分)夕次蒲類津① 駱賓王二庭②歸望斷,萬里客心愁。山路猶南屬,河源自北流。晩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龍庭但苦戰,燕頷③會封侯。莫作蘭山④下,空令漢國羞。注①這首詩大約寫于薛仁貴兵敗大非川以后,詩人隨軍征戰到蒲類津就地宿營時有感而發。蒲類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類縣,今屬新疆。②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③燕頷:指班超,相士認為他相貌威猛,有封侯之相。④蘭山:蘭皋山。李陵倒戈匈奴的地方。(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其次句中的“愁”既指個人的思親、念友、戀鄉,更是對斗爭進展不順而產生的憂慮之愁。B.三、四兩句以山路和河源一南一北兩個典型場景表達了詩人進退兩難的沖突。C.五、六兩句中的晚風、朔氣、新月、邊秋等意象,渲染了邊塞悲凄、肅殺的氛圍。D.七、八兩句中“通”字表現出營壘相接、大張旗鼓的場景,“上”字體現了戰火之緊急。(2)(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最終四句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1)~(2)題。(9分)題弟侄書堂 杜荀鶴[注]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注杜荀鶴:晚唐詩人。曾經驗黃巢之亂。(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句兩個“窮”字含義不同。前者指“生活貧困”;而后者則作“窮盡”講。B.頷聯上下兩句形成對比,以戰亂中社會的紛擾反襯了弟侄靜心好學尚禮。C.尾聯是對侄子的勸勉之辭,作者以長輩的身份勸弟侄莫荒廢時間、學業。D.這首詩語言上通俗淺近,平易自然,仿佛從詩人心中流出,沒有雕琢的痕跡。(2)(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詩歌頸聯情景交融,請簡析其妙處。(6分)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1)~(2)題。(9分)送東萊王學士無競① 陳子昂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懷②君萬里別,持贈結交親。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已矣將何道,無令白首③新。注①王學士無競:即王無競,東萊人,性情剛烈耿直,仕途坎坷,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同羅、仆固叛亂,王無競與陳子昂隨喬知之北征。此詩作于陳子昂為王無競送行之時。②懷:想到,惦念。③白首:亦作白發。(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寶劍是建功立業的象征,詩人把其送給遠行的友人,表現了對摯友的激勵與期望。B.詩歌借寶劍側面贊揚了王無競的才志和品行,送劍則表明詩人與他是志趣相投的知己。C.詩歌結尾寫友人遭受的不公待遇雖已成事實,但是不行虛度年華,讓頭上增加白發。D.該詩屬于贈別詩,贈物與贈言相輔相成,在對友人的勉勵中也干脆表現出自己的憤慨。(2)(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詩歌頸聯為后世稱道,請從手法角度賞析其精妙之處。(6分)7.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完成第(1)~(2)題。(9分)宿集慶寺① 仇遠半生三宿此招提②,眼底交游更有誰。顧愷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賦玉華詩③。旋烹紫筍猶含籜,自摘青茶未展旗。聽徹洞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注①集慶寺:建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輪奐極其靡麗”。元末建筑都毀于戰火,還留存宋理宗御容一幅、燕游圖一幅。②招提:指寺院。③維摩詰又稱“金粟如來”,東晉顧愷之曾在南京瓦官寺繪《維摩詰示疾壁畫》。《玉華宮》是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描寫唐代舊宮的凄涼景象。(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頷聯通過“金粟影”和“玉華詩”,寫出了集慶寺當年的繁盛輝煌。B.頸聯寫在園中烹調嫩筍、摘取新茶,表現了春天的寺園中的蕭條冷落。C.尾聯通過靜夜洞簫聲營造出一幅凄清的夜景圖,寄予心中諸多感懷。D.整首詩風格清雅委婉,含蓄蘊藉,體現了作為末世文人的家國情懷。(2)(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仇遠在詩中運用多種手法抒發情感,請聯系全詩簡要分析是如何抒發的。(6分)練案三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1.(1)DD項,“渴望歸隱山林的超逸襟懷”屬于過度解讀,不符合文本實際內容。尾聯贊美瀑布與天地相接的雄偉境界。詩中在描摹和贊美廬山瀑布壯麗景色的同時,蘊含著詩人豪放的風度和開闊的胸襟,說明詩人激情滿懷,壯志凌云。這首詩濃墨重彩而又繁簡得當,毫不煩冗。(2)參考答案運用比方的修辭手法描寫瀑布的色調和聲響。晴日照射下瀑布幻化出七彩霓虹般的繽紛色調,絢麗瑰奇;天清氣朗之時,本無風雨,但萬丈紅泉直瀉而下發出巨大聲響,給人以疾風驟雨般雜沓的聽覺感受。“虹霓似”“風雨聞”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欣賞廬山飛瀑時似真似幻的視聽感受,表達了詩人對廬山瀑布壯麗、秀麗景象的寵愛之情。解析詩歌的頸聯運用了比方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瀑布的神采聲威。陽光照射,遠望瀑布,若彩虹當空,神采高瞻;天氣晴朗,又似聞其響若風雨,聲威遠播。陽光照射上去像一條彩色的虹霓,在這晴朗的天氣里,又似乎聽到風雨的聲響。2.(1)BB項,“襯托出途中的清靜”錯,結合“欺”和注解可知,應為襯托了作者的失意。(2)參考答案①視聽結合,聽蟬鳴,觀蝶飛,畫面靈動活潑。②以動襯靜,蟬鳴蝶飛反襯出路途的靜。③以樂襯哀,初蟬數聲,戲蝶一團,喧鬧的場景反襯出詩人內心的哀傷。解析頷聯“初蟬數聲起,戲蝶一團飛”,“聲”與“飛”是視聽結合地描寫動態、樂景;結合首聯“樹夾炎風路,行人正午稀”的環境之熱,可知頷聯以動襯靜;結合寫作背景“落第回家途中”可知頷聯以樂襯哀。3.(1)DD項錯誤。尾聯“此時愁望情多少,萬里春流繞釣磯”,所表達的是愁苦如萬里春江,繞磯遠去,使得思鄉之情更加綿長濃郁,而非消解;“萬里春流繞釣磯”,以景結語擴大意境,并未提升格調。(2)參考答案虛實結合,今昔對比;上句想象,身在異鄉春風乍起,想故園何處風吹柳拂,回憶當年“楊柳依依”之往事;下句寫實,遠離故人,忽見南來大雁盡著風雪,實感嘆己身“雨雪霏霏”之風霜;兩句虛實結合,今昔對比,表達了對故人與家鄉的思念之情。解析寫作此詩時詩人身在異鄉,懷念故土,“故園何處風吹柳”應當是想象的故園之景,為虛寫;“新雁南來雪滿衣”是寫忽見南來大雁盡著風雪,為眼前實景;頷聯虛實結合。回憶當年“楊柳依依”之往事,感嘆己身“雨雪霏霏”之風霜,由快樂轉入傷感哀愁,今昔對比,更能突出對故人與家鄉的思念之情。4.(1)BB項,“表達了詩人進退兩難的沖突”錯誤,從詩中來看,“山路猶南屬,河源自北流”表現的是征人不論奔到哪里,心里始終系念著祖國家園。(2)參考答案①用典和對比;②以班超建立功勛的威猛和李陵倒戈匈奴的可恥形成對比;③表達了詩人渴望建功、崇尚勇武、至死不屈的英志氣概。解析倒數三、四句運用班超建立功勛的典故,最終兩句運用李陵倒戈匈奴的典故,因此表現手法是運用典故。兩個典故前后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渴望建功、崇尚勇武、至死不屈的英志氣概。5.(1)AA項,“窮”并非指生活的貧苦,而是指境遇的窘況。“居窮道不窮”指處于窮困之境仍要注意修養。(2)參考答案①綠竹搖曳影落書案,泉水潺潺聲來耳邊,“竹影”與“泉聲”表現了弟侄書房周遭景致的清幽。②在紛亂的斗爭環境下弟侄仍能靜心讀書,清幽的景致也是弟侄清靜內心的體現。③詩人借此表達了對弟侄勤勉專注求學看法的贊美之情。解析題干要求簡析詩歌頸聯情景交融的妙處,作答時應先初步解讀詩歌頸聯兩句“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的意思,然后抓住關鍵詞體會手法。如“竹影”與“泉聲”,詩人分別從視覺和聽覺角度表現弟侄書房四周景色的清幽、靜謐;而“書案”與“硯池”則表現了弟侄“在干戈地”仍能靜心讀書。一切景語皆情語,弟侄書房四周景色的清幽、靜謐正是主子公心境的體現。6.(1)DD項,“干脆表現出自己的憤慨”理解有誤,詩人對友人遭受不公的憤慨之情是從詩意中隱隱流露出來的。(2)參考答案①“晚歲”一語雙關,指一年將盡,也暗含大器晚成的意思,用此激勵對方,不要因眼前挫折而丟失信念,應像孤松一樣經得起風霜。②運用象征(比方)手法。“孤松”傲岸不屈,鐵骨錚錚,象征具有高尚節操的人,以此贊揚王無競;“眾木”象征失掉本心、趨炎附勢的人。③通過孤松和眾木的對比,表現了對失掉本心、趨炎附勢的人的鄙視和對友人真摯情義的褒揚。解析解答此題,先要理解詩句的含義,然后指明手法,最終分析表達效果。頸聯的意思是,一般的花草樹木都寵愛在春天里爭芳斗艷,只有高高山峰上的孤松,在一年將盡的冬季,不避風刀霜劍與寒冷搏斗,更顯出它那堅韌的性格和高尚的節操來。“晚歲”一語雙關,“眾木”和“孤松”既是比方又是對比。7.(1)AA項,“寫出了集慶寺當年的繁盛輝煌”分析錯誤。頷聯上句“顧愷漫留金粟影”中“漫”的意思是“模糊”。正用顧愷之的典故含蓄地點出如今的集慶寺已遭毀棄,唯有理宗的畫像空留、徒然無用。下句“杜陵忍賦玉華詩”中的“忍”的意思是“怎能”,反用杜甫的典故借古懷今,就算杜甫來到這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