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5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5.3“蒸汽”的力量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5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5.3“蒸汽”的力量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5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5.3“蒸汽”的力量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5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5.3“蒸汽”的力量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5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5.3“蒸汽”的力量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16“蒸汽”的力氣時間:45分鐘一、選擇題1.幾位歷史愛好者聚集在一起探討一個有關近代英國的話題,以下是他們談話內容的片段:甲:英國通過對殖民地的無情掠奪和奴隸貿易,從海外獲得了遠超他國的財寶乙:在英國避難的加爾文教徒敢于創新,他們中涌現出很多企業家和獨創家丙:英國逐步確立了以議會制和內閣制為主要特征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丁:被剝奪了土地的勞動者淪為乞丐和流浪者,他們為了糊口,進入城市找尋工作請問他們探討的話題是(C)A.英國殖民帝國地位確立的緣由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C.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D.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解析:甲的信息是殖民掠奪和奴隸貿易帶來資金,乙的信息是企業家和獨創家的出現,丙的信息是代議制確立政治前提,丁的信息是圈地運動供應了勞動力。乙丁的信息與英國殖民帝國地位的確立并無干脆關系,故A項錯誤;早期的殖民掠奪與圈地運動在時間上要早于資產階級革命,故B項錯誤;從甲乙丙丁綜合信息可知,是工業革命的條件,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顯示資本主義制度缺陷,故D項錯誤。2.“英國的社會結構不像歐洲大陸那樣僵硬不變。沒有因襲的社會風尚去阻撓擁有土地的士紳經營工業或做買賣;沒有法律上的障礙會阻擋一個工匠的社會地位上升。”這主要說明(A)A.英國具備進行工業革命的必要條件B.圈地運動變更了英國的傳統農業C.傳統道德觀念對英國社會束縛較少 D.工場手工業在英國獲得不斷發展解析:依據“沒有因襲的社會風尚去阻撓……經營工業或做買賣;沒有法律上的障礙會阻擋一個工匠的社會地位上升”可知,材料的主題圍繞工業發展的條件綻開,故A項正確;材料未提及圈地運動,故B項錯誤;材料探討的中心不是英國社會的問題,故C項錯誤;材料并未詳細講解并描述當時英國手工業的詳細經營形態,故D項錯誤。3.1830年,曼徹斯特已發展為英國最重要的新興經濟中心,其主導產業是(B)A.畜牧業 B.棉紡業C.毛紡業 D.種植業解析:畜牧業、毛紡業、種植業是傳統行業,依據“新興經濟中心”,故A、C、D三項錯誤;依據史實,當時的曼徹斯特棉紡織業是支柱產業,故B項正確。4.視察下圖,依據所列年頭與數據推想圖表中曲線表示的是(B)A.英國輸華鴉片總量 B.英國全國煤炭產量C.英國掠奪白銀總量 D.英國輸華棉紗總量解析:依據圖表的時間:1770~1850年,即可解除A、C兩項,再依據鴉片斗爭后的史實,鴉片斗爭后英國輸入中國的商品由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抵制事實上輸入量不會激增,所以解除D項。由于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英國的煤炭產量激增。故選B項。5.英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舉例說:“美國西北部的農夫其居住地離優良的機械商店或許有幾百里之遙,放心運用困難的機械,因為他們知道,用電報告知機械的號碼和所損害的機械上的部件號碼,下一班火車就能帶來一件新的機械部件,他自己就能夠將它安裝上。”這一舉例主要是說明(B)A.工業革命的重要性B.標準化生產的優越性C.火車給人們出行帶來便利D.電報便利人們溝通聯系解析:從材料看,盡管農夫離機械商店較遠,但由于機器零部件的標準化生產,他們不必擔憂機械的損害,因為各地的機器零部件都能與機械配套的,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并非突出工業革命的重要性和說明火車給人們“出行”帶來便利,也并非側重人們之間的“溝通”,故A、C、D三項都不正確,均解除。6.閱讀“世界工業生產相對份額(1750~1880年)”對比表,對數據解讀正確的是(D)世界工業生產相對份額(1750~1880)(單位:%)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英國1.94.39.519.922.9美國0.10.82.47.214.7中國32.833.329.819.712.5A.制度創新是各國工業發展的共同緣由B.獨立斗爭促進了美國工業的迅猛發展C.閉關鎖國造成了中國工業的嚴峻落后D.工業革命的完成使英國工業領跑世界解析:當時的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制度創新落后于英國和美國,故A項錯誤;獨立斗爭導致美國社會的動蕩,不會促進美國工業的迅猛發展,故B項錯誤;清朝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但直到1860年前中國仍舊領先英國和美國,故C項錯誤;1840年前后英國工業革命完成,使英國在1860~1880年工業超過中國和美國,領跑世界,故D項正確。7.工業革命后,19世紀中后期的英國“貴族每天酗酒賭博來消磨時間,結果負債累累;一個年薪100鎊的下院書記官一年受賄5000鎊;新興的工廠主階層一心只想如何發財,有了錢就在自卑驅使下舍命講排場”。對該材料理解正確的是英國社會(A)A.生產力發展了,社會道德卻日益淪喪B.追求物質享受,政治腐敗不堪C.貧困階層日益擴大D.階級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動解析:19世紀中后期的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生產力發展,創建了巨額的社會財寶,貴族酗酒、下院官員貪污、新興的工廠主階層追求奢侈享受,反映出整個社會道德的日益淪喪,故A項正確;追求物質享受、政治腐敗不堪只是當時英國社會的一部分,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貧困民眾的生活狀況,故C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階級的對立,故D項錯誤。8.19世紀英國政府頒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限制蒸汽機和爐灶排煙法》;1855年,《有害物質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A)A.工業革命造成嚴峻污染 B.工廠發展規模須要限制C.多種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B.英國社會普遍重視立法解析:由題目中“1843年,《限制蒸汽機和爐灶排煙法》;1855年,《有害物質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可知,工業革命造成嚴峻污染,致使英國政府加強了環境方面的立法,故A項正確;工業革命以來,工廠規模不斷擴大,導致生產與資本高度集中,最終形成了壟斷組織,故B項錯誤;多種疾病的發生和流行由工業革命造成嚴峻污染所致,與題目中的信息“主要背景”不符,故C項錯誤;英國社會普遍重視立法與題目中的環境污染無干脆因果關系,故D項錯誤。9.錢乘旦、許杰明合著的《英國通史》中說:“……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計算……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起先要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這一現象最早應起先于(D)A.16世紀B.17世紀 C.18世紀D.19世紀解析:依據題干中“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可知,這一現象出現的時間應當在火車出現之后。16世紀火車還并未獨創,故A項錯誤;17世紀火車也還未獨創,故B項錯誤;18世紀火車也還未獨創,故C項錯誤;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獨創蒸汽機車,所以19世紀時火車已經出現,故D項正確。10.美國某學者認為,18世紀中葉以前的中國與西歐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區分,只是此后煤的廣泛運用和西歐與新大陸的關系,這兩項突破才使西歐勝出。在這里,作者強調的是(D)A.中國不重視煤的運用和與新大陸的關系B.能源開發與新航路開拓對西歐發展的重要性C.蒸汽機的應用和殖民掠奪變更了西歐D.工業革命開展和市場擴大是西歐“勝出”的關鍵解析:材料中學者認為,中國與西歐出現差距是由于第一次工業革命和歐洲殖民擴張引起,正因為這些才使西歐領先世界,而中國起先落伍。A項說法不成立;B項錯誤,學者強調的是工業革命和殖民擴張,而非能源開發與新航路開拓;C項未全面體現材料內容。本題選D項。11.某論文把巴拿馬運輸河開通、印度向英國出口棉花、華工赴美參加修建鐵路、法國向俄國輸出資本等作為重要證據,該論文的主題最可能是(D)A.美國經濟的崛起B.工業革命在歐洲的擴散C.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解析:從材料內容看,材料涉及交通運輸、商品輸出、勞務輸出、資本輸出等內容,涉及國家有英國、美國、法國等,A、B、C三項的說法都不能涵蓋全部內容,只有D項可包含全部內容,可作為論文的主題,故答案為D項。12.19世紀中后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漸漸成熟。其主要標記是(D)A.英國完全限制印度和中日被迫開放 B.交通革命擴大工業文明的影響C.工業革命逐步在歐美及亞洲的擴展 D.國際經濟溝通基本準則的確立解析:“英國完全限制印度和中日被迫開放”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的標記,故A項錯誤;“交通革命擴大工業文明的影響”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技術條件,故B項錯誤;“工業革命逐步在歐美及亞洲的擴展”是工業革命的表現,與世界市場的成熟無關,故C項錯誤;允許資本的自由流淌、平安和增值,取消關稅愛護等國際經濟溝通基本準則的確立,標記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日益成熟,故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或技術革命,與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內急風暴雨式的社會制度變革不同,工業革命是經過較長時間內由分散和個別的發覺、獨創和變革起先,漸漸和緩慢地積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專制統治,而工業革命則徹底改造了英國社會。在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相輔相成下,引發了經濟、社會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變革,使英國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實力產生了巨大變革。大部分經濟學家如克拉克、錢納里等人認為工業化引起了經濟增長和結構變更,從而導致經濟發展,發展中國家只有走工業化的道路,才能使國民經濟進入更為有效率的運行軌道。也有經濟學家認為工業化會帶來嚴峻的社會動蕩、貧富分化等社會弊病,工業發展產生的一些新工藝不顧人的需求,使人變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著貶抑人性的后果。——據《對工業化的重新相識及其現實意義》等(1)依據材料和所學學問指出,英國工業革命首先起先于哪一生產領域。與之相關的獨創成就有哪些?(2)工業革命對英國社會的變革是多方面的。結合所學學問,簡述工業革命給英國社會所造成的變革性影響。答案:(1)領域:棉紡織業。獨創: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紡織機、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或萬能蒸汽機)等。(2)影響:經濟方面,機器大生產取代手工操作;蒸汽機動力普遍應用于工業領域;工業結構發生了變更;城市化進程加快。社會方面: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成為社會的兩大階級;工人運動興起。政治方面: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英國代議制度進一步發展。國際地位方面: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國,“日不落帝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步確立。解析:(1)考查英國工業革命首先起先的生產領域以及與之相關的獨創,依據課本學問回答即可。(2)依據材料“引發了經濟、社會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變革,使英國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實力產生了巨大變革”,從政治、經濟、社會、國際地位等方面回答即可。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工業……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須要的滿意都依靠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殲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材料二:為什么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起先?……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中。各種族集團事實上以完全與世隔絕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干脆的交往。從那時起,它們才最終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南非的布須曼人、有教養的中國官吏,還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亞人。——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世界與西方的沖突至今已經持續了四、五百年。在這場沖突中,到目前為止,有重大教訓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擊,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擊——狠狠的打擊。——阿諾德·J·湯因比(1)材料一、二關于“世界歷史”的開創(起先)提出了怎樣不同的看法?(2)依據材料三,分析“世界與西方”的沖突指的是什么?這種沖突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怎樣的主動影響?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西方為什么能夠“狠狠的打擊世界”?(3)結合上述材料,歸納世界近代歷史的基本特點。答案:(1)看法:材料一認為大工業開創了世界歷史,材料二認為世界歷史起先于世界各地區、各種族集團由隔絕走向聯系和交往。(2)沖突:西方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殖民侵略和經濟擴張。主動影響:加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