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粵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粵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粵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粵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版選修5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在宋朝的官方史書中,聲稱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前,是沒有預謀的。但是,近代許多史學家認為,從趙匡胤即位后竟無須再出征遼兵即“自行遁去”、《遼史》也沒有“是年南寇”的記錄以及京師汴梁在兵變前不久即謠傳“點檢作天子”、再加上現成黃袍之預備、禪位詔之事先草擬等,說明陳橋兵變是有預謀的政變。這表明A.歷史真相無法清楚B.歷史記述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C.歷史真相可以掩蓋D.宋朝的官方史書沒有真實內容2、“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下列選項與以上論述相符合的是A.“歷史是‘博古史’,是基于‘密謀與隱私的傳奇’”B.“歷史發展的核心在于國家和精英層面的推動”C.“歷史研究必須是計量的,才能是科學的”D.“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3、昌邑王劉賀是漢武帝劉徹之孫,5歲即繼承王位,后被扶上帝位。《漢書·霍光傳》記載劉賀“既至,即位,行淫亂”,因而被大將軍霍光廢黜。近代史學大家呂思勉不同意班固的觀點,認為“史所言昌邑王罪狀,皆不足信”。這反映出A.歷史觀點往往很難達成一致B.劉賀是根據嫡長子繼承制繼位C.呂思勉的說法才是真實歷史D.班固作為漢朝人其記載更可信4、夏朝沒有留下直接的文獻史料,有關記載多為轉手材料,有些具有傳說性質,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學者的懷疑。二里頭遺址發現后,懷疑的看法逐漸減少。這是因為A.該遺址的發現證明夏的傳說有一定真實性B.該遺址的考古發現與有關夏的文獻記載一一對應C.該遺址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夏的存在D.該遺址的考古發現屬于原始材料5、法國史學家謝和耐說,中國“是一個面積可與整個歐洲相匹,具備近3000年有記載歷史的國度”,“任何對它的有效論述都必須涉及確切的時間和地點,再不許奢談什么‘永恒不變’中國了”。他強調的是()A.中國歷史比歐洲歷史更加復雜B.中國有確切記載的歷史長達3000年C.中國歷史不存在任何不變的成分D.研究中國歷史要注意時空的復雜性6、下表為不同史籍關于亞圣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史料出處顏子既云亞圣,須優其秩《唐會要·卷三五》,唐玄宗詔令顏子去圣人,只毫發之間。孟子大賢,亞圣之次也程頤、程顥《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顏子亞圣,猶不能無違于三月之后。

(孟子)真可謂命世亞圣之才矣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加封顏子兗國復圣公孟子鄒國亞圣公《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詔令

A.顏子亞圣地位僅為民間說法B.顏子賢能不及孟子是歷代共識C.理學的盛行使孟子地位提升D.儒家圣人地位完全由政府左右7、1980年,威廉·麥克尼爾寫道:“與偏狹歷史著作不可避免地增強沖突相反,一部簡明的世界史應當樹立個人與全人類禍福休戚與共的意識,從而避免民族沖突的惡果。”作者贊同的世界歷史是A.以歐洲歷史為中心B.人類社會應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C.以殖民擴張為主線D.不同文明間相互交流交融的歷史評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題(共9題,共18分)8、史料分類史料;是歷史的遺存,也是研究歷史的中介。史料留存的形式與價值不同,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

(一)第一手史料(直接更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歷史發生時產生;后者是指對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詮釋。(二)“文獻史料”與“實物史料”:文獻史料指用文字等手段記錄的歷史;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繪畫等;多由考古所得。(三)“有意史料”與“無意史料”:前者指著述、回憶錄或公開的報道等,其原作者而為之的歷史;有意想以文字影響時人和后人;后者指政府檔案、軍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種文物等,這都是當時人們在無意中留下的歷史證據。

請根據上述史料分類的提示;將上述史料進行分類,將字目填在下列橫線上。

(1)第一手史料:____

(2)第二手史料:____

(3)文獻史料:____

(4)實物史料:____

(5)有意史料:____

(6)無意史料:____9、(探索歷史的奧秘)

克里特文明是愛琴海地區的古代文明;擁有著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特島上的山區長滿了森林;提供了建造單桅商船的木材。米諾斯人駕著這些商船,滿載著來自埃及的糧食;象牙和玻璃,來自敘利亞的馬和木材,來自愛琴群島的銀子、陶器和大理石,來自塞浦路斯的銅,以及自己島上產的橄欖油和陶器,往返于地中海。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考古學家尼古拉·普拉東在克里特島上發掘出土了“宏偉的宮殿;別墅、農場、居民區和規劃整齊的城市、港口設施、貫穿全島的公路網、教堂和秩序井然的墓地”。居民的生活是相當“現代化的”:“所有城市中心都有完備的污水排放系統、衛生設施和家庭廁所。”大量的壁畫、塑像、花瓶、雕刻品;它們體現出活潑而快樂的藝術風格。

——摘編自閔家胤主編《陽剛與陰柔的變奏》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克里特文明產生的有利條件。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克里特文明興盛時期城市獲得了怎樣的發展?

(3)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克里特文明的發現對于認識歐洲歷史有什么意義?10、(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0分)

雅典衛城和平遙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杰出代表。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平遙古縣城歷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平遙古城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城墻高聳喬家大院建筑上正院都為瓦房出檐,偏院較為低矮,為方磚鋪頂的平房,既表現了倫理上的尊卑有序,又顯示了建筑上的層次感。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號。“日升昌記”票號專營異地匯兌及存款,曾享有“匯通天下”美譽。

——李凱《淺談平遙古城的建筑風格》

材料二在古希臘人建造的公共建筑物中;以雅典衛城建筑群最為著名。衛城建在高出地面70米的一個陡峭的山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頂的天然平臺上,在沿坡而下的低處砌上圍墻。建筑物的安排順應地勢,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簡單軸線關系,衛城內各個建筑物均處于空間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藝術雕塑。帕特農神廟的位置雄踞雅典衛城山巔之上,是整個建筑群的中心,其他建筑則起著陪襯和烘托作用。神廟不僅建筑外觀宏偉壯麗,精致華美的雕刻裝飾也堪稱人類藝術的瑰寶.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臘的神話故事,描繪了諸神與巨人對抗以及希臘人勇斗半人半馬怪獸的戰斗場面。

——戴爾·布朗主編《失落的文明》

請回答:

(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平遙古城的重要歷史價值和經濟地位。(3分)

(2)據材料二概括雅典衛城的建筑特色。(3分)

(3)文化的積淀是古城建筑的靈魂。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平遙古城設計和雅典衛城建筑體現的文化內涵及其依據。(4分)11、下圖是前國家主席江澤民2002年與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舉行會晤的照片。在奧巴桑喬舉行的歡迎宴會上江澤民主席講道:“尼日利亞歷史悠久;人民勤勞智慧。早在兩千多年前,這里就誕生了著名的諾克文化。諾克文化是迄今所發現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文化,尼日利亞也因此成為非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人類文明史上譜寫了輝煌的篇章。”

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9世紀70年代;英國探險家斯坦利率一支考察隊在非洲考察,與當地土著相遇。對此事件,斯坦利和當地土著酋長摩基姆巴分別有自己的敘述。

材料一斯坦利的敘述:

早8點左右;我們看到一個市場,附近停泊著許多獨木舟。人們立即集合起束,從四面八方向我們逼近:我們長時間保持自制。但最后他們因我們的鎮靜而鼓起勇氣,當某個人因此高叫“穆提”(投);他們一齊向我們投擲木矛時,我們才被迫開搶,對他們予以回擊,迫使他們驚惶逃竄下午2點,我們從兩岸樹木茂密的河道中駛出看到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停在河中央。那些船民發現我們后站起泉,高聲喊叫,把角吹得異常響在5分鐘里,我們全力射擊,無暇顧及別的事。但最后我們人正在距我們約200碼的地方重新組織力量。我們熱血沸騰。這簡直是殺戮。他們第一次感到我們憎惡居住在這里的這些丑陋不堪的食尸鬼們。

材料二摩基姆巴的敘述:

當我們聽說那個白皮膚的人(指斯坦利)要來的時候;我們不禁驚奇地我們對自己說,這人的皮膚是白色的,一定是從河流王國來的,他是我淹死的弟兄們中的一個。一切生命都來自水中,在水中他又找到了自己的生命要回到我們中間來,他要回家了。我們要舉行一個宴會,我下令將去迎接我們陪伴他高高興興返回村莊但是我們靠近他的小舟對,聽到喊聲:“土匪!土匪!并向我們噴射鐵雨,我們一時驚呆了那天晚上我們回來時看到了可怕的東西,我的弟兄死在血泊中,我們村遭到洗劫后被焚燒,水中飄滿了死尸。那些強盜和土匪消失了。現在請告訴我,那白人對我們公平嗎?

(1)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為什么?(4分)

(2)就此事件的起因而言,你認為誰的敘述可信,為什么?(4分)13、歷史的奧秘常常隱藏在多種歷史的記錄中;非洲大津巴布韋文明的確鑿記錄呈現了它曾經的輝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歷史為人類進化的記錄。最初是由考古學者從埋沒地中的石器;土器、銅器等種種遺物或在洞窟內的壁畫,而讀著歷史的記錄;還有人類學者從現在的蠻人生活里,而見著活著的歷史的記錄;再有歷史家從古代荒唐的傳說與神話中,窺破了赤裸裸的歷史的事實。

——(日)上田茂樹《世界史綱》材料2:人類學反對某些人的觀點;他們認為只有他們自己可以代表人類,只有他們最進步,他們是神或歷史選擇出來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

——(英)馬文·哈里斯(文化人類學)(1)據材料1;探索歷史奧秘所能依據的主要史料類型有哪些?結合所學知識,以其中的一種史料說明大津巴布韋社會的生產;貿易以及生活藝術狀況。

(2)在大津巴布韋文明創造者問題上,我們需要反對西方某些人的什么觀點?揭示這種觀點所反映的價值觀。14、(探索歷史的奧秘)

三星堆遺址的驚人發現證實了青銅時代古蜀文明的輝煌;同時也給研究者不斷探尋歷史的真相提出了新的課題。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號坑內首先投放的是海貝;玉石禮器、青銅善面、鳳鳥、小型青銅雜件和青銅樹枝、樹干等。其后再投入大型的青銅容器和青銅立人像、頭像、人面、樹座等;最后投放象牙。頭像和面像部分損毀并經過火燒,尤其是人面像,大部分被打壞或燒壞。象牙及骨器之類也明顯地有被燒焦的痕跡,有的玉石器被燒裂。結合文獻記載,我們推測,當時的祭祀應有“燔燎”祭天、“瘞埋”祭地、“庪懸”祭山等形式,二號坑正是一次重大綜合祭祀活動的遺存。

——摘自《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發掘簡報》材料二一號祭祀坑開口于三星堆遺址第五;六層以下。從地層的疊壓打破關系分析;此坑年代的下限不會晚于三星堆遺址第三期后段。陶器中的廣肩平底罐和頸部施凹弦紋的壺,是三星堆遺址第三期出現的典型器物;尖底盞、器座是第三期偏晚出現的新器物。故可進一步推測此坑的時代為三星堆遺址第三期后段。器物的形制、花紋和鑄造工藝與安徽阜南月兒河段打撈出的商代前期(晚于鄭州二里崗上層,與殷墟文化第一期相當)的龍虎尊一致,據此,我們推測一號祭祀坑的相對年代相當于殷墟文化第一期。

——摘自《文物》1987年第10期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概括二號坑出土遺物的主要特點。考古人員推測二號坑應是祭祀坑,請結合材料一說明理由。

(2)據材料二,考古人員推斷一號祭祀坑年代的基本依據有哪些?綜合上述材料,指出在探尋歷史奧秘的過程中應有的研究方式。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銅立人像。

材料二三星堆青銅立人像的著裝示意圖。

(1)材料一展示出三星堆青銅器的什么特點?

(2)據材料二分析青銅立人像的著裝情況怎樣?

(3)綜合以上材料分析青銅立人像的形象,說明了什么?16、(探索歷史的奧秘)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是一組由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圖片。

材料二蜀候蠶叢;其目縱(突出),始稱王。——[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

材料三“蜀王之先名蠶叢;是時人萌(民)椎髻(高高的錐型發髻)左衽。”“(蠶叢的)后代名日柏灌(樹和鳥),后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魚鳧田于湔山,得仙,今廟祀之于湔。”——[漢]揚雄《蜀王本紀》

請回答:

(1)據上述材料;研究古蜀文明所依據的歷史資料有哪些類型?從考證的角度講,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并結合材料加以說明。

(2)材料三是如何描述蜀王的?評卷人得分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關于世界現代史的開端;在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有兩種見解。一種認為:20世紀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另一種認為: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一一摘編自齊濤《世界通史教程現代卷》

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就材料中關于“世界現代史開端”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并簡要論述。(要求:可以選取材料中任意一個觀點闡述,也可以另立觀點闡述,觀點必須明確,簡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清楚)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1題,共5分)18、時代與史家。

社會文化,時有更新:史家智識,遂以變遷。試以司馬遷、司馬光、梁啟超為例,敘述中國史家治史理念的變化趨勢及其社會原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B【分析】【分析】

【詳解】

宋朝史書對于陳橋兵變前的相關記載和近代史學家的研究結論相左,而且通過近代史學家對史料的整理,可以得出陳橋兵變是有預謀的,由此可知,宋代官方史書記載隱去了陳橋兵變的預謀特征,說明其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B正確;A陷入歷史虛無主義,排除;近代史學家的研究結論證明歷史真相難以掩蓋,排除C;D表述絕對,排除。2、D【分析】材料反映了人類生產決定社會的其它方面的發展,“歷史是‘博古史’,是基于‘密謀與隱私的傳奇’”沒有反映人類生產的決定作用,故A排除;“歷史發展的核心在于國家和精英層面的推動”突出國家和精英層面,故B排除;“歷史研究必須是計量的,才能是科學的”也不符合材料,故C排除;“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突出了人類生產的決定作用,故D正確。故選D。3、A【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史學素養的相關知識點,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及理解知識的能力。根據材料所述,《漢書·霍光傳》記載劉賀“既至,即位,行淫亂”,被大將軍霍光廢黜,而近代史學家呂思勉認為“史所言昌邑王罪狀,皆不足信”,這種歷史記載的不同反映了由于時代和個人等因素的差異,這造成了歷史觀點往往很難達成一致,A項正確;昌邑王劉賀是在漢昭帝沒有子嗣情況下成為皇帝的,不是根據嫡長子繼承制繼位,B項錯誤;歷史的真實性是需要多種史料和實物來證實的,C項表述太過絕對化,表述錯誤;班固雖然是漢朝人,但是其記載也需要多方驗證,不能以此認為其更可信,D項錯誤。故選A。4、C【分析】二里頭遺址屬于夏商兩代的遺存,又大量夏朝和商朝的實物史料。實物史料比起傳說更具說服力,所以學者不再懷疑夏朝的存在,故選C項。該遺址的發現證明夏的存在,而主要不是為了證明傳說有一定真實性,排除;該遺址的考古發現與有關夏的文獻記載一一對應與題干“夏朝沒有留下直接的文獻史料”不符,而且也不可能一一對應,排除;該遺址的考古發現屬于原始材料,但原始材料也有可能是虛構,不能把它絕對化,排除。所以選C。5、D【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材料說明;中國領土廣闊,歷史悠久,對中國歷史的研究要放在確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用一成不變的觀點看問題,故D項合理;A;B兩項曲解了材料的前半部分,沒有把握材料的主旨;C項表述過于絕對,應排除。

考點:史學理論和研究·史學研究·研究歷史的方法。

【易錯警示】此題是程度型選擇題,需要明確作者的主旨,認真甄別,不要斷章取義。題干材料的重點是“對中國歷史的有效論述必須涉及確切的時間和地點”,即要把具體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去認識和研究。6、C【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了史料探究。顏子為亞圣的說法記錄進了《唐會要》和《元史》,說明得到了官方認可,故排除A項;根據“顏子去圣人,只毫發之間。孟子大賢,亞圣之次也”可知二程認為顏子的賢能是超過孟子的,故排除B項;二程、朱熹是宋代理學的代表人物,但他們不代表政府,他們認可顏子亞圣的地位,說明儒家圣人地位不僅僅是由政府左右的,故排除D項。朱熹作為理學集大成者,認為孟子要優于顏子,最終由于理學的興盛奠定了孟子亞圣的地位,故選C。7、D【分析】【詳解】

威廉·麥克尼爾主張世界史著作要強調“個人與全人類禍福休戚與共”的意識,以減少民族沖突,促進世界和平,體現了作者贊同世界歷史是展現人類社會多樣性的全球史,是不同文明間相互交流交融的歷史,D項正確;以歐洲歷史為中心屬于“偏狹歷史”意識,排除A項;威廉·麥克尼爾強調人類歷史的共性,這并不意味著人類社會應當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排除B項;殖民擴張的主線是強調了沖突,排除C項。故選D項。二、材料分析題(共9題,共18分)8、略

【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一手史料“指接近或歷史發生時產生”,袁世凱就職照片是其就職時拍攝,屬于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指對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詮釋”,陳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是對近代中國的研究,屬于二手史料;根據材料“文獻史料指用文字等手段記錄的歷史”可知,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符合文獻資料的定義;根據材料“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繪畫等,多由考古所得”可知,圓明園遺址屬于實物史料;有意史料“指著述、回憶錄或公開的報道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屬于這一類史料;無意史料“指政府檔案、軍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種文物等,這都是當時人們在無意中留下的歷史證據”可知,民國時期婚禮照是時人拍攝照片,無意間成為研究近代婚禮變化的資料,因此屬于無意史料。【解析】C、A、B、D、E、F9、略

【分析】(1)從材料“克里特島上的山區長滿了森林島上產的橄欖油和陶器”“米諾斯人駕著這些商船;滿載著來自埃及來自敘利亞來自愛琴群島來自塞浦路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分析出答案。

(2)從材料““宏偉的宮殿;別墅、農場、居民區和規劃整齊的城市、港口設施、貫穿全島的公路網、教堂和秩序井然的墓地””“居民的生活是相當“現代化的””“大量的壁畫、塑像、花瓶、雕刻品;它們體現出活潑而快樂的藝術風格”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從克里特文明與周邊文明的相互影響及其地位等方面來分析出答案。【解析】(1)有利條件:地理環境優越;克里特人擅長航海;擁有高效能船隊;對外貿易活躍;擁有豐富的物產。

(2)發展:形成了以宮殿為中心的合理布局;城市商業發達;文明程度較高;城市生活時尚,充滿情趣;城市規模龐大,人口眾多。

(3)意義:與周邊的文明中心相互影響吸收,造就歐洲早期文明的輝煌;是古希臘文明乃至歐洲文明的源頭,推進了歐洲文明的歷史。10、略

【分析】試題分析:(1)依據材料“平遙古縣城歷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可以得出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縣城之一;依據材料“最引人矚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號。“日升昌記”票號專營異地匯兌及存款,曾享有“匯通天下”美譽。”可以得出平遙是古代“晉商”的發源地之一;“日升昌記”票號是全國第一家私人金融機構。

(2)由材料“衛城建在高出地面70米的一個陡峭的山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頂的天然平臺上,在沿坡而下的低處砌上圍墻。建筑物的安排順應地勢”可以得出建筑排列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地形;由材料“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簡單軸線關系,衛城內各個建筑物均處于空間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藝術雕塑”可以得出布局方式自由活潑;由材料“帕特農神廟的位置雄踞雅典衛城山巔之上,是整個建筑群的中心,其他建筑則起著陪襯和烘托作用”可以概括出主次建筑分明,重點突出。

(3)結合各自所處的時代背景來加以回答即可以得出前者以大一統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古城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等;后者是是人文主義,如神廟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臘巨人與諸神和野獸的戰斗場面。

考點: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平遙古城、雅典衛城·特點、原因【解析】(1)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縣城之一;平遙是古代“晉商”的發源地之一;“日升昌記”票號是全國第一家私人金融機構。(3分)

(2)建筑排列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地形;布局方式自由活潑;主次建筑分明,重點突出。(3分)

(3)前者以大一統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古城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等;后者是是人文主義,如神廟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臘巨人與諸神和野獸的戰斗場面。(4分)11、略

【分析】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本題解題的思路是:首先,概括歸納出材料的觀點;其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觀點。由材料信息“諾克文化是迄今所發現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文化,尼日利亞也因此成為非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人類文明史上譜寫了輝煌的篇章”可知,材料的觀點是“尼日利亞是非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結合所學知識從“為什么”“怎么樣”兩個角度分析該觀點即可。【解析】①以金字塔為標志的古埃及文明并不是由非洲人類的主體—一黑人創造的。②真正純正的黑人文明發祥地在西非,具體地說是在尼日爾河流域,這里被稱為黑非洲。③西非黑人文明的最高體現是它的雕刻藝術,以尼日爾河流域為中心的西非雕刻有著2000多年的發展演變史,基本上有三個繁榮期,即諾克文化期、伊費文化期和貝寧文化期,也正因為有了這三大一脈相承的古代文化,尼日利亞才被譽為“黑非洲文化的搖籃”。12、略

【分析】【詳解】

(1)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時間;地點、人物、流血沖突雙方敘述一致。

(2)本題屬于開放試題,若指出斯坦利的觀點可信或酋長的觀點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得分。若指出雙方各執一詞,究竟誰的說法可信,還需要其他材料證明即可。【解析】(1)時間;地點、人物、流血沖突;(指出三項即可得3分)雙方敘述一致。(1分)

(2)若指出斯坦利的觀點可信或酋長的觀點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得分。(3分)若指出雙方各執一詞,究竟誰的說法可信,還需要其他材料證明可得4分。13、略

【分析】第⑴問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從材料二概括“史料類型”以及用“史料”闡述“狀況”;第⑵問考查考生論證和闡述事物的能力,首先要明確“西方某些人的觀點”,然后用所學知識進行論證。【解析】(1)實物遺存;土著生活實錄;傳說與神話。

生產:鋤和斧等鐵器(梯田;水井和水渠等);說明了農業的發達;采石場、熔爐和泥范(鑄模),說明手工業的發達。

貿易:中國的青瓷碎片(波斯的小花碗);說明大津巴布韋社會存在著與其它族群的交流。

生活藝術:鐲和一些黃金制品(橢圓形建筑上的精美石雕);說明人們懂得裝飾生活。

(2)觀點:大津巴布韋文化遺存,不可能是非洲人創造的,而只能屬于白人。價值觀:種族中心主義。14、略

【分析】【詳解】

(1)一問;可根據材料一“首先投放的是海貝其后再投入大型的青銅容器最后投放象牙”從物品種類;投放方式及存在狀態進行概括,二問根據材料“像和面像部分損毀并經過火燒...象牙及骨器之類也明顯地有被燒焦的痕跡,有的玉石器被燒裂”從焚燒的物品及次序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2)一問可根據材料二“開口于三星堆遺址第五、六層以下。從地層的疊壓打破關系分析是三星堆遺址第三期出現的典型器物尖底盞、器座是第三期偏晚出現的新器物器物的形制、花紋和鑄造工藝”從地層分布、器物樣式進行比較分析;二問結合所學可知,考古發掘出土文物作為第一手史料,具有明顯的可信推理價值。【解析】(1)特點:遺物種類豐富;投放有一定順序;有人為破壞;火燒的痕跡。理由:器物疊放層次有序;不像是一時匆忙窖藏;出土的青銅器、玉石禮器等器物是典型的祭祀用品;遺物反映出“燔燎”祭天的祭祀形式。

(2)依據:根據地層分布;器物樣式比較。方式:以考古發現為依據,進行合理的推測。15、略

【分析】第(1)問;根據材料圖片的信息及所學,可以得出該青銅器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復雜的特點。

第(2)問;人像的著裝情況可根據材料中人像的信息分析得出。要認真觀察圖片中的細微之處。

第(3)問,形象要從五官、體形、衣著等方面入手。其所反映說明的內容要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社會地位。從而得出答案。【解析】(1)特點: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復雜。

(2)穿了三重衣服:外為單袖齊膝左衽長襟衣;中著雙袖右衽雞心領,里面還有一件窄長雞心領短衣。

(3)形象:人像頭戴獸面形高冠,濃眉大眼,方頤大耳,身著三層衣服,兩臂平抬,兩手呈握物獻祭狀;這說明青銅立人具有相當高的地位(其它如:側面反映了服飾文化的豐富多彩或展現了我國青銅時代的輝煌成就等內容均可)。16、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根據出土文物和《華陽國志;蜀志》;《蜀王本紀》等方面記載可知,研究古蜀文明的歷史資料有考古實物、古書記載和傳說。二者之間的關系是考古實物證實了古書記載的可靠性。結合材料可知,材料二中的“其目縱”與圖一相符。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圖二得到佐證。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與鳥和魚有關,與圖三相符。

(2)根據材料“魚鳧田于湔山,得仙,今廟祀之于湔”可知體現的是蜀王是被神化了的人物。【解析】(1)資料:考古實物;古書記載和傳說。

關系:考古實物證實了古書記載的可靠性。

說明:材料二中的“其目縱”與圖一相符。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圖二得到佐證。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與鳥和魚有關;與圖三相符。

(2)描述:蜀王是被神化了的人物。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7、略

【分析】關于世界世界現代史開端問題;可以采用不同的史觀分析。首先要給出明確的分界線。如果用整體史觀,要突出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世界市場與世界經濟最終形成。如果采用采用革命史觀,要突出十月革命的意義,即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起點,是人類歷史由資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