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課標選修6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人教新課標選修6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人教新課標選修6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人教新課標選修6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人教新課標選修6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新課標選修6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啟蒙運動的先導;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下列屬于羅馬文藝復興時期文化遺存是。

①《雅典學院》②《哀悼基督》

③《英國人畫像》④《天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四幅文藝復興時期的杰出作品中,出自米開朗基羅的是A.B.C.D.3、近代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著有《清式營造則例》一書;該著作的第一幅插圖就是故宮的太和殿。太和殿作為代表封建皇權的核心,在建筑設計上主要體現在。

①在殿前中軸線上先后設置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②采用最尊貴的屋頂形式。

③在三個殿中氣勢最雄偉,裝飾最華麗④采用減柱法,殿內顯得格外寬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梁辰魚將革新后的昆腔推向戲曲舞臺,其代表作品有A.B.C.D.5、下圖是意大利的一處世界建筑文化遺產。下列對該遺產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該建筑的大圓頂是古羅馬以來歐洲最大的圓頂B.其建造理念為“體現公民精神、彰顯人類的勤勉和力量”C.該建筑的建造標志著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的誕生D.該建筑內懸掛拉斐爾設計的十幅掛毯,與壁畫交相輝映評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6、(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北京故宮曾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也是中國古代建筑的典范。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永樂年間;奪得帝位的朱棣,為了達到威鎮北方;控馭全國的目的,遷都北京,于是迫使全國的農民、軍士、工匠修建了比南京更為壯麗的北京宮殿。

——摘編自萬依等《故宮——東方建筑的瑰寶》

材料二世界上的建筑師看過北京故宮以后;無一不發出贊美和驚嘆。這一建筑早已達到最高的水平,將深沉的對自然的謙恭情懷與崇高的詩意組合起來,達到任何文化都難以超越的程度。它的組織方法;構圖意念,絕不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不管在技術上、藝術上,它都是繼承了偉大的傳統而來的。

——摘編自李允鉌《華夏意匠》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朱棣在北京修建宮殿的目的,指出北京故宮的布局特點。

(2)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北京故宮的文化遺產價值。7、歐洲一系列璨若星河的名城孕育的科學與人文精神;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雖然在1434年確立了對共和國的統治地位,但在這之前的幾起幾伏以及確立統治地位后并未銷聲匿跡的黨派斗爭,常常使他們心有余悸。該家族時人文主義的慷慨贊助,爭取到更多的普通市民,在很大程度上確實起到了宣傳、鞏固自己,排斥、削弱政敵的作用。在這里召開宗教會議,云集此地的各國宗教界權威人士親眼目睹共和國文藝復興的盛況,他們感受到了佛羅倫薩統治者治國有方,自然對其刮目相看,因而其國際地位迅速提高。家族的羅倫佐當政時期,他已不只是一個保護者、旁觀者、贊助者,還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藝術家和運動的實際領導者。——摘編自[英]赫伯特《美第奇家族興亡史》材料二瑞士首都伯爾尼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山地,坐落在萊菌河支流阿勒河一個天然彎曲處,并形成一個半島。伯爾尼是一個古老、低調、美麗、小巧玲瓏的城市。其在1848年成為瑞士聯邦的首都,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目錄》。1902年春,愛因斯坦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干起了專利審查員的工作。在伯爾尼專利局7年的業余時間里,這位年輕的專利審查員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奇跡。——摘編自百度相關資料材料三在愛因斯坦的眼中,我們所處的宇宙,不僅僅是長、寬、高的三維空間,而是應該包括時間在內的四維時空。在愛因斯坦的眼中,人類社會應該是公平、正義的。各民族之間友好相處,各國家之間友好相待。和平是永恒的主題,戰爭與殺戮是不可饒怒的罪行。在愛因斯坦的眼中,人應該信仰上帝。他認為,應該信仰那個在事物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事實上,愛因斯坦已經把上帝哲學化了。他把人類的道德和福社置于最高地位。愛因斯坦說,你們光關心科學是不夠的,要關心人,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愛因斯坦當然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了,但他卻認為科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么樣為人類造福,怎么樣給人類帶來尊嚴。——摘編自蔡曉濱《啟蒙者―西方思想家群像》、吳國盛《反思科學》(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第奇家族推動佛羅倫薩建筑活動的史實,并分析其“對人文主義的慷慨贊助”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05年,在伯爾尼專利局工作的愛因斯坦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愛因斯坦思想的特點。8、紀念奧斯維辛的意義不僅是見證人性的扭曲;更是修復戰后的世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從1940年4月希特勒下令建立奧斯威辛集中營到1945年該營解放時;該營注冊編號的囚犯逾40.5萬人,其中1/3為女性。除小部分從事修膳和建筑勞動外,囚犯大多從事冶金;礦山和其他工業的勞動。大批猶太人被押解到集中營。據推測,五年中因疾病被處決、被毒氣室大批謀殺而死亡的人數超過100萬,其中30萬人是注冊編號的囚犯。

——(德)古德龍·施瓦茨《納粹集中營》材料二意大利作家萊維對奧斯維辛集中營慘絕人寰的大屠戮記憶的建構理念和書寫方式是猶太思維中最重要的遺產之一。他強調“不要把對大屠殺的反思‘降格’為專屬猶太人的生存;道德或宗教問涉及對整個現代性工程本身的反思;從而把避免歐洲猶太人遭受的悲劇再次發生當成我們必須承擔的普遍責任。”

——黃文凱、王曉燕《普里莫·萊維的奧斯維辛文學書寫》材料三令人驚訝的是;這座聞名海內外的國家級博物館,在其戰后60多年建館史上,從未新建一處新館,其展廳就設在集中營的囚室內,工作人員用高倍顯微鏡,從營員的皮鞋(文物)中找出如芝麻粒大小的各種蟲子,釘在大頭針上進行分析,然后找出相應的治理辦法,還將成堆的僵硬變形的皮鞋進行軟化和著色處理,修舊如舊。

——朱成山《原樣原貌的奧斯維辛遺址保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納粹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制造的人間罪惡,并指出這些罪惡所暴露出的本質。

(2)分析材料二與材料三在紀念奧斯維辛的側重點上有何不同?有人認為,奧斯威辛集中營只是反映了德國法西斯的罪行,因而這一文化遺產的警示意義只局限于歐洲。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試從文化遺產入選標準的角度,對這一看法進行評議。9、[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奧斯維辛波蘭南部的一個小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管,這個小鎮因此聞名于世。當年納粹德國奧斯維辛集中營管理局控制的地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集中營內共有3個主要營地和39個小型的營地,分布在整個波蘭南部西里西亞地區。集中營內部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布,設有哨所看臺、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尸爐,由奧斯維辛一號、奧斯維辛二號(比克瑙,英文:Birkenau);奧斯維辛三號(莫諾維茨;英文:Monowitz)組成,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

一百度百科《奧斯威辛集中營·簡介》

材料二侵華日軍南京大居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中國南京市人民玫府為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而籌建.位于中國南京城西江東門茶亭東街原日軍大屠殺透址之一的萬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開放。

—百度百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分析奧斯維辛集中營出名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南京日軍侵華戰爭大屠殺紀念館申遺具備哪些條件?

(3)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奧斯維辛集中營殉難者紀念館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立的意義。10、D.(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0分)

國際社會將奧斯威辛集中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意在警示后人避免重演歷史的悲劇。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奧斯威辛集中營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能讓遇難者的血白流,應該對所有的后人進行有關教育,接受集中營和種族滅絕的教訓。

——《籌建奧斯威辛集中營和種族滅絕國際教育中心呼吁書》

材料二1970年12月7日;正在華沙訪問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來到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獻花圈。當勃蘭特佇立凝視一幅幅清晰的受難者的浮雕時,突然下跪,并發出祈禱:“上帝饒恕我們吧,愿苦難的靈魂得到安寧。”

——《奧斯維辛——猶太人永遠的痛》

材料三今天的奧斯威辛;是整個世界反思過去的歷史路標。當年的納粹德國用400萬生命,在波蘭這個小鎮向我們證明了,一旦脫離了人性的軌道和世界規則的束縛,政治欲望可以以如此殘忍的方式來實現。奧斯威辛讓世界為之哭泣的另一個理由,是奧斯威辛之后60年,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殘暴;殺戮甚至種族清洗和納粹主義的陰影仍然沒有從這個世界徹底消失。這是奧斯威辛的眼淚無法停止的原因,也是今天世界與60年前相比的慚愧。

——《奧斯威辛:世界反思歷史的路標》

請回答:

(1)材料一強調奧斯威辛集中營要承擔什么歷史責任?談談你對籌建“奧斯威辛集中營和種族滅絕國際教育中心”的看法。(3分)

(2)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勃蘭特的舉動有何認識?(4分)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據材料三,概括國際社會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死難者的意義。(3分)11、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1)讀材料一圖;指出哪幅是明長城圖(局部)?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

(2)材料二圖是埃及金字塔的杰出代表吉薩金字塔建筑群;它包括哪些建筑?

(3)分別概述中國長城、埃及金字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主要原因。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古建筑作為一種文化精神的載體;是一個民族生活的歷史記錄,是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文化模式的反映,也是文化多樣性的表征,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指出圖片中古建筑的各自風格,判斷其盛行的主要時期、地區,并分析原因13、北京故宮材料一北京故宮是中國第一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公約》所定義的“文化遺產”為北京故宮是中國第一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公約》所定義的“文化遺產”為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分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建筑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筑群。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故宮文物遷移路線圖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簡要說明北京故宮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理由,并以此分析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任選兩個階段概述故宮文物遷移的路線及時代背景。材料二故宮文物遷移路線圖評卷人得分三、論述題(共2題,共4分)14、(加試題)昆曲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戲曲藝術的塊寶,被譽為“近代百戲之祖”。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從明朝萬歷年間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蓬勃發展的時期。新劇作不斷涌現,深受觀眾喜愛。然嘉慶三年(1798),蘇州官府設立《欽奉諭旨給示》碑,碑文中有“揚州向習昆腔,近有厭舊喜新,皆以亂彈為新廳可喜,轉將素習昆腔拋棄,流風日下,不可不嚴行禁止”的文字。

——人教版《世界文化遺產薈萃》材料二白先勇提出了“昆曲新美學的概念,何為昆曲新美學?即古典美與現代感的結合。業內多數人也認為昆曲最基本的曲牌、聲腔、程式是不能變的,融入現代舞臺的聲光電技術,則是允許的。此外,回到歷史去把捉昆曲流脈,也是戲曲理論界一直在做的事情。昆曲講究活體傳承,必須“活”在人身上。據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整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所指的新劇作并概括昆曲受到挑戰的原因。

(2)如何拯救和保護昆曲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主張昆曲要不斷創新;融入現代元素。第二種觀點主張昆曲應保持原生態形式,不能創新。結合所學,請你選擇其中一種觀點并予以闡述。(只列觀點,不加闡述不得分)

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從康照到宣統年間,雷氏家族連續八代主持或參與設計皇家建筑。雷家工匠先做燙樣(建筑模型)御覽欽準后再繪制施工圖。立體可折卸的燙樣展示了建筑內部梁結構;平面的圖檔繪制出建筑環境,大小比例等;有些還細化到室內裝修、家具和陳設這些精準描繪的燙樣和圖檔有助于還原中國傳統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真實地位。2007中國清代“樣式雷”建筑圖檔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名錄。。類型圖像備注燙樣模型

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立體模型,原建筑已毀于戰火;總樣總設計圖

《清西陵全圖》,圖中所有陵寢配合山川形勢,因地制宜,“雖為人作,宛如天開”。立樣立體設計圖樣

圓明園“方壺勝境”銅龍陳設立樣,描繪了銅龍及石座尺寸及細節平格樣二維平面上的三維信息圖樣

按比例繪制格網,在交點處標注高程數據,與西方“數字高程模型”的技術核心原理一致。——據《國家寶藏》(第二季)解說詞整理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中的“記憶”,都是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不可或缺、不可復制的寶貴財富。

請圍繞“中國記憶”的主題,從上述材料中提取相關的信息,自擬一個具體論題,并加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A【分析】【詳解】

《雅典學院》是拉斐爾為羅馬教皇創作的作品;《哀悼基督》是米開朗基羅為羅馬西斯廷教堂創造的作品,均屬于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①②說法正確,故答案為A項。提香的《英國人畫像》和達·芬奇的《天使》,屬于佛羅倫薩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排除含有③或④的B;C、D項。

【點睛】

本題的解答要注意題干中的“屬于羅馬文藝復興時期文化遺存”,聯系所學內容,教材介紹了羅馬和佛羅倫薩文藝復興時期文化遺存的不同表現,區分“羅馬的”和“佛羅倫薩的”,就能確定正確答案。2、D【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A項是《帶金鶯的圣母》,意大利拉斐爾·桑西的作品,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春》是畫家波提切利的蛋彩畫作品,故B項錯誤;C項《巴爾達薩雷伯爵像》是拉斐爾·桑西在1516年創作的畫布油畫,故C項錯誤;D項《哀悼基督》是公元1498年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故D項正確。3、A【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太和殿作為代表封建皇權的核心,在殿前中軸線上先后設置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采用最尊貴的屋頂形式;在三個殿中氣勢最雄偉,裝飾最華麗,由此可知,①②③均符合題意,A項正確;保和殿采用減柱法,殿內顯得格外寬敞,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4、B【分析】【詳解】

梁辰魚以《浣紗記》傳奇最著名,故B符合題意;A是元代關漢卿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明代湯顯祖的代表作,《玉簪記》是明代高濂的作品,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5、D【分析】【詳解】

“大教堂內懸掛拉斐爾設計的掛毯”的是西斯廷小教堂,D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結合圖示和所學知識可知,該遺產是佛羅倫薩大教堂,A、B、C三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二、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6、略

【分析】第(1)問;“目的”依據材料一中的“為了達到威鎮北方;控馭全國”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安定北方、控制全國、顯示皇權至上等角度概括。“特點”,依據所學知識,從前朝后寢、沿中軸線排列、對稱格局、以三大殿為中心等角度分析。

第(2)問,依據材料二信息“這一建筑早已達到最高的水平,將深沉的對自然的謙恭情懷與崇高的詩意組合起來,達到任何文化都難以超越的程度。它的組織方法、構圖意念,絕不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不管在技術上、藝術上,它都是繼承了偉大的傳統而來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是人類創造力的杰作、超越時代的產物、偉大傳統的體現等角度回答。【解析】(1)目的:安定北方;便于控制全國;顯示皇權至上。

特點:前朝后寢;沿中軸線排列;對稱格局;以三大殿為中心。

(2)價值:人類創造力的杰作;超越時代的產物;偉大傳統的體現。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史實: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434年確立了對共和國的統治地位”之后,美第奇家族推動佛羅倫薩建筑活動的史實主要有,支持建造佛羅倫薩大教堂;建造烏菲齊宮;皮提宮等。原因:根據材料一中“爭取到更多的普通市民”可知,希望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建立廣泛的群眾基礎;根據“各國宗教界權威人士親眼目睹共和國文藝復興的盛況,他們感受到了佛羅倫薩統治者治國有方,自然對其刮目相看,因而其國際地位迅速提高”可知,擴大佛羅倫薩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根據“積極的參與者、藝術家和運動的實際領導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第奇家族“對人文主義的慷慨贊助”的原因還包括,統治者對古典文化的熱愛。

(2)成果:根據材料二中“1902年春(開始);愛因斯坦在伯爾尼專利局7年的業余時間里,這位年輕的專利審查員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奇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5年,愛因斯坦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是,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標志著狹義相對論的提出;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的光電效應問題。

(3)特點:根據材料三中“愛因斯坦的眼中,我們所處的宇宙,不僅僅是長、寬、高的三維空間,而是應該包括時間在內的四維時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有創新思維,實現了物理學的重大突破;根據“在愛因斯坦的眼中,人類社會應該是公平、正義的。各民族之間友好相處,各國家之間友好相待。和平是永恒的主題,戰爭與殺戮是不可饒怒的罪行”,“愛因斯坦說,你們光關心科學是不夠的,要關心人,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可知,愛因斯坦具有人文精神,對人類命運和前途的強烈關注;根據“應該信仰那個在事物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認為科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么樣為人類造福,怎么樣給人類帶來尊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愛因斯坦思想的特點還包括,有信仰,把追求人類的道德和福祉放在最高的位置。【解析】(1)史實:支持建造佛羅倫薩大教堂;建造烏菲齊宮;皮提宮。

原因:希望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建立廣泛的群眾基礎;擴大佛羅倫薩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統治者對古典文化的熱愛。

(2)成就: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標志著狹義相對論的提出;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的光電效應問題。

(3)特點:有創新思維,實現了物理學的重大突破;有人文精神,對人類命運和前途的強烈關注;有信仰,把追求人類的道德和福祉放在最高的位置。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罪惡:根據“除小部分從事修膳和建筑勞動外;囚犯大多從事冶金;礦山和其他工業的勞動。大批猶太人被押解到集中營”得出不僅是苦役營;根據“五年中因疾病被處決、被毒氣室大批謀殺而死亡的人數超過100萬”得出更是大規模毒殺猶太人的屠宰場。本質:根據所學可知,奧斯威辛集中營充分暴露出納粹法西斯的反人類本性。

(2)不同:根據“把避免歐洲猶太人遭受的悲劇再次發生當成我們必須承擔的普遍責任”得出材料二側重精神反思;根據“這座聞名海內外的國家級博物館”得出材料三側重保護物質遺存。根據所學;可從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完整性;真實性、標作、價值等角度進行評議。可以奧斯威辛集中營保存了二戰時期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方式的完整性;奧斯威辛集中營保留了真實的屠殺行徑,是滅絕人性歷史的真實呈現;為特殊意義的事件,目的是提醒人類牢記歷史,吸取教訓,防止類似罪惡和暴行重演;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全人類了解二戰黑暗歷史的寶貴資源等分析評議。

【點睛】【解析】(1)罪惡:不僅是苦役營;更是大規模毒殺猶太人的屠宰場。

本質:充分暴露出納粹法西斯的反人類本性。

(2)不同:材料二側重精神反思;材料三側重保護物質遺存。

條件:完整性:奧斯威辛集中營保存了二戰時期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方式的完整性。

真實性:奧斯威辛集中營保留了真實的屠殺行徑;是滅絕人性歷史的真實呈現。

標作:為特殊意義的事件;目的是提醒人類牢記歷史,吸取教訓,防止類似罪惡和暴行重演;是一種警示文化遺產。

價值: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全人類了解二戰黑暗歷史的寶貴資源;提醒人們除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大屠殺,亞洲更有南京大屠殺。9、略

【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1)本小題主要考查獲取材料信息以及調動知識解題的能力;據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管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等信息并結合世界文化遺產的主要警示作用來回答歸納。

(2)本小題主要考查獲取材料信息以及調動知識解題的能力;據材料二“侵華日軍南京大居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中國南京市人民玫府為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而籌建”并結合所學從“它深刻展示人類苦難的悲劇,具有特殊的警示意義;同時它具備真實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回答。

(3)本小題主要考查獲取材料信息以及調動知識解題的能力;世界文化遺址的主要作用要從“揭露罪行;哀悼死者、反省歷史、警惕未來;呼喚年輕一代摒棄民族歧視和偏見的丑行、唾棄吞并和侵略的野心,尊重其他民族存在與發展的權利、珍惜祖國的自強與獨立。”的角度說明作答。

考點:世界文化遺產薈萃·世界文化遺產·奧斯維辛集中營殉難者紀念館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解析】(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攻占波蘭,建立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希特勒實行種族滅絕政策;這一集中營的存在可使人們銘記歷史警戒未來。(2)條件:它呈現了二戰期間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的殘酷暴行;它深刻展示人類苦難的悲劇,具有特殊的警示意義;同時它具備真實性和完整性。(3)意義:揭露罪行、哀悼死者、反省歷史、警惕未來;呼喚年輕一代摒棄民族歧視和偏見的丑行、唾棄吞并和侵略的野心,尊重其他民族存在與發展的權利、珍惜祖國的自強與獨立。10、略

【分析】試題分析:

(1)問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依據材料一進行概括;奧威辛集中營要承擔對后人進行教育,接受集中營和種族滅絕的教訓歷史責任;籌建奧斯威辛集中營和種族滅絕國際教育中心的目的在于為了悲劇不再重演,這是警示后人的舉動,應該支持。

(2)問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犯下滔天大罪,勃蘭特的“下跪”舉動證明了德國勇于承認戰爭罪行,德國人具有反省歷史錯誤的品質,也表明絕不讓歷史重演的決心和勇氣,值得國際社會的尊重,進而更加感受到保護具有警示意義的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問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國際社會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死難者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抓住材料中幾個關鍵之處,“歷史路標”、“一旦脫離了人性的軌道和世界規則的束縛,政治欲望可以以如此殘忍的方式來實現。”“殘暴、殺戮甚至種族清洗和納粹主義的陰影仍然沒有從這個世界徹底消失。也是今天世界與60年前相比的慚愧。”即可解答。

考點: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奧斯威辛集中營·歷史價值及影響【解析】(1)責任:對后人進行教育;接受集中營和種族滅絕的教訓。(1分)

看法:籌建教育中心的目的在于為了悲劇不再重演;這是警示后人的舉動,應該支持。(2分)

(2)認識:德國勇于承認戰爭罪行;德國人具有反省歷史錯誤的品質;德國人表明絕不讓歷史重演的決心和勇氣;值得國際社會的尊重;感受到保護具有警示意義的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分)

(3)意義:有助于推動世界反思歷史;讓全人類為和平而保持永恒的警覺;有助于消除人類社會存在的殘殺甚至種族清洗和納粹主義的現象。(3分)11、略

【分析】試題分析:第(1)問;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山海關建于明朝,明朝遷都北京,由此可以判斷圖2是明長城。第(2)問,聯系所學可知,吉薩金字塔建筑群包括三大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多座小型金字塔;第(3)問,主要從這些建筑的歷史意義上總結回答。

考點:長城;金字塔。

點評:解題過程應把握好四個環節:

讀(粗讀通篇;明確考查主題;讀設問,明確答案出處和回答什么)

找(根據設問找材料相關信息)

接(結合所學部分要把課本相關知識遷移嫁接到題目中)

答(組織答案,根據不同類型合理組織,做到提示化、序號化、要點化、段落化、總分化)【解析】(1)圖2。山海關建于明朝;明朝遷都北京。

(2)三大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多座小型金字塔。

(3)長城無論從歷史的悠久;工程的浩大以及氣勢的雄偉來說,都堪稱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或答長城有獨特的建筑風格;復雜完備的防御體系、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一座巍峨的歷史豐碑。)

金字塔是古代奇跡中唯一幸存的實體,昭示著古代埃及文明,承載著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歷史,是人類建筑史上的奇跡。12、略

【分析】【詳解】

本題主要是根據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根據所學要得出圖一的風格是古羅馬建筑厚實的磚石墻、粗壯的圓柱、半圓形拱券、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交叉拱頂結構。時期、地區:羅馬帝國時期的歐洲建筑。原因:羅馬帝國不斷擴張;奴隸制經濟繁榮;繼承古希臘建筑成就。圖二的風格是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尖肋拱項)大窗戶及繪有圣經故事的花窗玻璃。時期、地區:中世紀西歐的建筑。原因:西歐封建王國的建立和發展;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基督教的影響。圖三的風格是圓頂多塔(戰盔式穹頂或蔥頭式穹頂)高低錯落、色彩強烈。時期、地區;近代前后的俄羅斯建筑。原因:俄羅斯君主專制統治的強化;東正教的影響;拜占庭文化的影響。【解析】圖一:風格:古羅馬建筑厚實的磚石墻;粗壯的圓柱、半圓形拱券、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交叉拱頂結構。

時期;地區:羅馬帝國時期的歐洲建筑。

原因:羅馬帝國不斷擴張;奴隸制經濟繁榮;繼承古希臘建筑成就。

圖二:風格: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尖肋拱項)大窗戶及繪有圣經故事的花窗玻璃。

時期;地區:中世紀西歐的建筑。

原因:西歐封建王國的建立和發展;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基督教的影響。

圖三:風格:圓頂多塔(戰盔式穹頂或蔥頭式穹頂)高低錯落;色彩強烈。

時期;地區;近代前后的俄羅斯建筑。

原因:俄羅斯君主專制統治的強化;東正教的影響;拜占庭文化的影響。13、略

【分析】【詳解】

(1)原因:根據材料中關于“文化遺產”的定義并結合所學可知;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歷史悠久它位于北京城市中線的中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故宮內文物眾多,是明清兩代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重要性: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京故宮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對傳承民族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2)根據題意要求,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任選兩個階段概述故宮文物遷移的路線及時代背景。根據所學材料可知,故宮文物遷移的路線包括由北平遷往上海,后運至南京;從南京運往西南地區(內地或四川大后方);從四川(西南地區)遷回南京;將部分故宮文物從南京運往臺灣,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時代背景即可。【解析】(1)原因: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歷史悠久它位于北京城市中線的中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故宮內文物眾多,是明清兩代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

重要性:對傳承民族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2)示例。

階段一。

線路:故宮文物由北平遷往上海;后運至南京。

背景:1933~1936年;日本由東北向長城沿線進犯,將侵略矛頭指向華北,并制造華北事變,平津形勢危急。

階段二。

線路:故宮文物從南京運往西南地區(內地或四川大后方)。

背景: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南京面臨淪陷境地。

階段三。

線路:故宮文物從四川(西南地區)遷回南京。

背景:1945年中國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之后不久,國民政府政治中心遷回南京。

階段四。

線路:國民政府將部分故宮文物從南京運往臺灣。

背景:解放戰爭勝利推進,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在大陸的統治即將覆滅。三、論述題(共2題,共4分)14、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第(1)問;由材料“揚州向習昆腔,近有厭舊喜新,皆以亂彈為新廳可喜,轉將素習昆腔拋棄,流風日下,不可不嚴行禁止”,得出受到亂彈(花部)的挑戰,亂彈(花部)戲劇內容普遍貼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潑,強烈地吸引觀眾;由所學知識得出昆曲片面追求旋律性;音樂性,犧牲文學性和戲劇性。

第(2)問;屬于開放性設問,任選一種觀點結合所學知識進行闡述即可。如主張昆曲要不斷創新的觀點,需要從昆曲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是需要二度創作的舞臺表演藝術;只有不斷融入現代元素,即保存昆曲婉轉悠揚的聲腔特點,又不損失其文學性和戲劇性,才會讓廣大觀眾接受等角度闡述。如果主張昆曲不應創新的觀點,則要從昆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統的戲劇形態,是“國寶”級的“活化石”,是“近代百戲之祖”;傳統劇目的傳承、保留昆曲的原生態形式,也是保持其完整性、真實性的需要等角度闡釋。

【點睛】

對于歸納材料要點類的主觀題,最基本的要求實際上就是兩個字:“全”和“變”。“全”就是指要點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煉出來,不遺漏任何一個要點。“變”即變通,也可以說是歸納概括,要求將材料中的原文換一種更為專業的表述方式。在變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