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2024選擇性必修3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273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中國科技大學研制了我國首臺具有體驗交互功能的美女機器人“佳佳”,不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的面龐,還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B.村委會班子認為,在現(xiàn)代化形勢下,財富的充足和可持續(xù)增長需要以知識的充實為前提,要讓村民真正富起來,關鍵在于知識起決定性作用。C.真理標準問題在討論以前,《人民日報》和不少報紙以及社會輿論已經(jīng)就教育上“兩個估計”問題、所謂“文藝黑線”問題等,強烈地提出撥亂反正的要求。D.“金磚峰會”已走過10年,集中代表著廣大新興經(jīng)濟體利益的“金磚五國”在這十年來脫穎而出,加速發(fā)展,是實實在在的南南合作主力軍。2、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舉:全,整個A.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愛:喜愛。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致,招引B.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蒙:繼承。
追亡逐北北:敗逃的軍隊C.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
數(shù)十伶人困之困:困乏D.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抗:抵抗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以”與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A.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B.然后以六合為家C.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D.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4、下列各句與其他三項句式不同的一項是()A.即謀單于,何以復加B.雖欲報恩將安歸C.見犯乃死,重負國D.子卿尚復誰為乎5、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天下云集響應②外連衡而斗諸侯③憂勞可以興國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一夫夜呼⑧函梁君臣之首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6、下列各組句子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禍患常積于忽微B.此三者,吾遺恨也世言晉王之將終也C.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雖九死其猶未悔D.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數(shù)十伶人困之評卷人得分二、其他(共7題,共14分)7、課文《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只是一段,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幾個部分?8、《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中為什么人的認識要有第二次飛躍?第二次飛躍為什么比第一次飛躍“意義更加偉大”?9、文章圍繞“憐憫是人的天性”這一核心論點,是怎樣一步步展開論述的?10、《為了忘卻的記念》一文中,魯迅知道柔石遇難后寫了這樣一句話“原來如此!”關于省略部分的內(nèi)容你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談談你的理解。11、詞類活用:指出下列加點字的活用類型并解釋。
(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2)讒諂之蔽明也。
(3)邪曲之害公也。
(4)方正之不容也。
(5)明道德之廣崇。
(6)蟬蛻于濁穢。
(7)厚幣委質(zhì)事楚。
(8)惠王患之。
(9)時秦昭王與楚婚
(10)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11)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
(13)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14)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15)其后楚日以削12、因。
欲因此時降武介詞,______________
君因我降介詞,______________
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連詞______________13、指出下列句式的具體類型。
(1)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古代詩歌閱讀(共1題,共2分)14、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適古鎮(zhèn)青山口,寒風落日時。巖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出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東山足松桂,歸去結(jié)茅茨。【注釋】①青夷軍,唐戍邊軍隊。此詩歌是四十七歲的高適送兵往青夷軍,歸途入居庸關時所作,他曾到邊塞尋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東晉謝安在時局混亂時退居東山,相機而作。
(1)前兩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兩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評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寫(共1題,共6分)15、古詩文默寫。
(1)四圍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2)世人皆濁,____________?眾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_______________。
(5)漁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陣驚寒,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五、現(xiàn)代詩歌閱讀(共1題,共2分)16、下面這首小詩在網(wǎng)絡上被許多人轉(zhuǎn)發(fā)、推薦。請品讀該詩,說明其被推薦的理由。要求:寫3點理由,字數(shù)60字左右。一碗油鹽飯佚名前天,我放學回家,鍋里有一碗油鹽飯。昨天,我放學回家,鍋里沒有一碗油鹽飯。今天,我放學回家,炒了一碗油鹽飯,放在媽媽的墳前。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項;偷換主語,應將“研制了”改為“研制的”,或者在“不僅”前加上“佳佳”;
B項;“關鍵在于知識起決定性作用”句式雜糅;可改為“關鍵在于知識”或“知識起決定作用”;
C項;中途易轍,可將“在”放到句首。
故選D。2、B【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句中意義的能力。
A項;“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中“愛”解釋錯誤,這里的“愛”,吝惜。
C項;“數(shù)十伶人困之”中“困”解釋錯誤,這里的“困”,圍困,困擾。
D項;“非抗于九國之師也”中“抗”理解錯誤,這里的“抗”,匹敵,相當。
故選B。3、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常見虛詞在句中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中的“以”,連詞,表目的,“來”。
A.介詞,拿;
B.介詞,把;
C.介詞,憑借;
D.連詞;表目的,來。
故選D。4、C【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正常語序為“即謀單于;以何復加”,賓語“何”前置,為賓語前置句。
B.正常語序為“雖欲報恩將歸安”;“安”為賓語,為賓語前置句。
C.“見”表被動;為被動句。
D.正常語序為“子卿尚復為誰乎”;賓語“誰”前置,為賓語前置句。
故選C。5、D【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
①云;名詞活用作狀語,像云一樣。
②斗;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斗爭。
③興;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興盛。
④履;名詞活用作動詞,登上。
⑤小;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變小。
⑥朝;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
⑦夜;名詞活用作狀語,在夜晚。
⑧函;名詞活用作動詞,用匣子裝。
綜上;①⑦名詞作狀語,②③⑥動詞的使動用法,④⑧名詞用作動詞,⑤形容詞用作動詞。
故選D。6、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詞;被/于:介詞,在;
B.也:表判斷/也:用于句中;表語氣停頓;
C.雖:雖然/雖:即使;
D.兩個“之”都為代詞;代莊宗。
故選D。二、其他(共7題,共14分)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結(jié)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第一部分;提出問題,從開頭到“這三項實踐中來”,提出中心論點“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指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人的正確思想來自生產(chǎn)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并且指出,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被群眾所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zhì)力量。“物質(zhì)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zhì)。”
第二部分;分析問題;從“人們的社會存在”到“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具體論述“由物質(zhì)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zhì)”的認識過程。指出認識包括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即由客觀物質(zhì)到主觀精神、由存在到思想和由精神到物質(zhì)、由思想到存在兩個階段,在這兩階段中,分別實現(xiàn)認識的兩次飛躍。“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jīng)過由物質(zhì)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zhì),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完成。”并強調(diào)第二次飛躍的意義更大,因為它是檢驗認識、檢驗真理的唯一辦法。
第三部分,解決問題,從“現(xiàn)在我們的同志中”到結(jié)尾,聯(lián)系實際,指明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教育的重要意義。我們黨內(nèi)有許多同志不懂得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應當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做好工作,努力奮斗,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解析】文章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這三項實踐中來”,提出中心論點(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第二部分,從“人們的社會存在”到“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具體論述“由物質(zhì)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zhì)”的認識過程;第三部分,從“現(xiàn)在我們的同志中”到結(jié)尾,聯(lián)系實際,指明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教育的重要意義。(其他分法亦可,言之有理便可)8、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根據(jù)原文“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chǎn)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可知,第一次飛躍是感性認識變成理性認識,再根據(jù)“這時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論、政策、計劃、辦法)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guī)律,還是沒有證明的,還不能確定是否正確,然后又有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zhì)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可知,第二次飛躍的產(chǎn)生原因是要把理性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檢驗,看它是否達到預想的目的。再根據(jù)原文“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概括出第二次飛躍比第一次飛躍“意義更加偉大”的原因即可。【解析】從實踐中得來的理性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客觀外界的規(guī)律,還是沒有被證明的,必須把它再“放到社會實踐中去”檢驗,看它是否達到預想的目的,于是就產(chǎn)生了第二次飛躍。第二次飛躍特別重要,是因為:第一,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第一次飛躍中得到的認識正確與否;第二,“無產(chǎn)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9、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首先說在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既無邪惡之心;也無為善的美德,提出“邪惡”與“美德”的概念,引出接近中心論點的論題。
前半部分是對霍布斯理論的批評,“我們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樣唯一的主人”;首先樹立批駁的靶子;進而指出其錯誤認識的實質(zhì),“然而他在書中所說的話卻恰恰相反,因為他把為了滿足許許多多欲望而產(chǎn)生的需要,與野蠻人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存而產(chǎn)生的需要混為一談了”;隨后進行逐級批駁,“霍布斯沒有看出”“霍布斯還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作者采用分析推演和歸謬論證和舉倒論證等方法批駁“人天生是惡人”的觀點,這是“破”。
最后,在這些批評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憐憫心是人類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作者甚至將憐憫心上升到人類存亡的高度,來評價它的巨大作用,這是“立”。【解析】①引出接近中心論點的論題。
作者首先從在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談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話題。話題的引出,為下文展開論述做好了準備。
②批駁“人天生是惡人”的觀點梳理自己的觀點。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作者的論證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以霍布斯“人天生是惡人”的觀點作為自己批駁的靶標,采用分析推演和歸謬論證等方法,徹底駁倒“人天生是惡人”這一與自己觀點相左的觀點;第二個層次,主要采用舉倒論證的方法,以動物;殘暴者尚有憐憫之心的事實,樹立起自己的觀點。“憐憫心”是一種“善”,是一種“美德”,因此,對霍布斯的觀點批駁越徹底,作者自己的觀點就越穩(wěn)固。作者也正是這樣做的。
③指出“憐憫心”的作用。
作者指出,“憐憫心”有助于整個人類的互相保存,甚至在自然狀態(tài)下可以“代替法律、良風美俗和道德”,軟化人的心靈,“讓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對它溫柔的聲音充耳不聞”。最后,作者甚至將憐憫心上升到人類存亡的高度,來評價它的巨大作用。10、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文本省略部分的內(nèi)容及個性解讀的能力。
先亮明觀點;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或同類文章進行具體分析,說明理由。
觀點一;聯(lián)系上文“天氣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們是有的。洋鐵碗可曾收到了沒有”,此處表現(xiàn)魯迅因未得知柔石遇難的消息,牽掛和關心他,為他在獄中的生活憂慮,聯(lián)系上文“但忽然得到一個可靠的消息,說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斃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彈”,得知了柔石犧牲的消息,魯迅的內(nèi)心充滿悲憤,可知省略部分表達的意思是柔石已經(jīng)遇難。
觀點二;聯(lián)系上文“但忽然得到一個可靠的消息,說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斃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彈”,“中了十彈”表現(xiàn)出國民黨反動派的殘忍與冷酷,可知省略部分是突出國民黨反動派的慘無人道。
觀點三;聯(lián)系上文“并于昨夜上了鐐,開政治犯從未上鐐之紀錄”“第二封信就很不同,措詞非常慘苦,且說馮女士的面目都浮腫了”“但忽然得到一個可靠的消息,說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斃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彈”,表現(xiàn)國民黨反動派對進步青年的兇殘,聯(lián)系同類文章《記念劉和珍君》,此文寫于1926年,文中“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創(chuàng)傷,只是沒有便死。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仆;同去的楊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還能坐起來,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寫出反動派對進步愛國青年慘無人道的殺害,魯迅先生悲憤地寫道“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大量血淋淋的現(xiàn)實,使得魯迅先生對反動派的卑劣面目;兇殘本質(zhì)有了清醒深刻的認知,可知省略部分表達的意思是歷代反動統(tǒng)治者的本質(zhì)都是一樣的。
觀點四,聯(lián)系上文“有的說,他曾經(jīng)被巡捕帶到明日書店里,問是否是編輯;有的說,他曾經(jīng)被巡捕帶往北新書局去,問是否是柔石,手上上了銬,可見案情是重的”,“說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斃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彈”,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革命青年作家,被國民黨進行文化“圍剿”,殘忍殺害,聯(lián)系下文“是在中國,那時是確無寫處的,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魯迅對現(xiàn)實有著清醒的認識,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人們是沒有言論自由的,可知省略部分表達的意思是在當時的中國是沒有言論自由的。【解析】觀點一:柔石已不幸遇難。在這之前;“天氣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們是有的。洋鐵碗可曾收到了沒有?”因為不知道柔石已遇難,魯迅還在為身在獄中的柔石的生活擔憂。
觀點二:國民黨反動派是如此慘無人道!柔石是在1931年1月17日被捕的;同年的2月7日便被秘密殺害,而且他的身上中了十彈。
觀點三:歷代反動統(tǒng)治者的本質(zhì)都是一樣的。在魯迅1926年寫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他對當時政府的兇殘“竟至于頗為懷疑”,此后幾年中,大量血的事實,使他對國民黨反動派本質(zhì)的認識清醒和深刻很多。
觀點四:在當時的中國是沒有言論自由的。“左聯(lián)”五烈士是革命青年作家,他們是無辜的,卻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文化“圍剿”中被捕,很快又被秘密殺害。這讓魯迅認識到,那時的中國,“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是“沒有寫處的”。11、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
(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中“聽”本為動詞;在句中做“不聰”的主語,詞性發(fā)生變化,動詞用作名詞,譯為“聽力”,“聽之不聰”即“聽力不明”的意思。
(2)“讒諂之蔽明也”中“讒諂”本是動詞;指“在別人面前說陷害某人的壞話或奉承;巴結(jié)、諂媚”,在句中做“蔽明”的主語,詞性發(fā)生變化,動詞用作名詞,譯為“說人壞話、奉承獻媚的小人”。
(3)“邪曲之害公也”中“邪曲”本是“邪惡;不正”;形容詞;在句中做“害公”的主語,由形容詞活用為名詞,譯為“邪惡的小人”。
(4)“方正之不容也”中“方正”本指“品行端正不阿”;形容詞;在句中做“不容”的主語,由形容詞活用為名詞,譯為“品行端正的人”。
(5)“明道德之廣崇”中“明”本為形容詞;“明亮,清晰”;在句中帶賓語“道德之廣崇”,詞性發(fā)生變化,形容詞作動詞,譯為“闡明”。
(6)“蟬蛻于濁穢”中“蟬”本指“蟬蟲”;名詞;在句中用于動詞“蛻”之前,不做主語,表明方式和狀態(tài),活用為狀語,譯為“像蟬一樣”。
(7)“厚幣委質(zhì)事楚”中“厚幣”本為“豐厚的禮物”;名詞;在句中修飾動詞“委質(zhì)事楚”,表明方式方法途徑,屬于名詞做狀語,譯為“拿著豐厚的禮物”。
(8)“惠王患之”中“患”本是名詞“災禍;禍害”,在句中帶有賓語“之”,由名詞活用為動詞,且為主語“恵王”主觀上的意識活動,屬于名詞的意動用法,譯為“認為是禍患”或“以為患”。
(9)“時秦昭王與楚婚”中“婚”指“婚姻關系”;名詞;在句中做“秦昭王與楚”的謂語,詞性發(fā)生變化,名詞用作動詞,譯為“通婚”。
(10)“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中“內(nèi);外”本是方位名詞;“國內(nèi)、國外”的意思;在句中修飾動詞“惑、欺”,表示動作的范圍,屬于名詞用作狀語。
(11)“然亡國破家相隨屬”中“亡;破”本為不及物動詞“滅亡、破敗”;在句中帶有賓語“國”和“家”,且賓語“國、家”是“滅亡、破敗”的承受者,屬于動詞的使動用法,譯為“使滅亡,使破滅”。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中“短”本是形容詞“不長;距離小”;在句中帶有賓語“屈原”,屬于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譯為“說的壞話”“詆毀”。
(13)“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中“忠;賢”本指“忠誠、忠心”“有才能”;在句中做動詞“求、舉”的賓語,詞性發(fā)生變化,屬于形容詞用作名詞,譯為“忠誠的人、有才能的人”。
(14)“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中“祖”本指“祖先”;名詞;在句中帶有賓語“屈原之從容辭令”,由名詞活用為動詞,譯為“效法;繼承”。
(15)“其后楚日以削”中“日”本指“天、一天”,名詞;在句中修飾動詞“削”,表示動作的方式方法,屬于名詞作狀語,譯為“一天天地”。【解析】(1)動詞作名詞;聽力。
(2)動詞作名詞;說人壞話;奉承獻媚的小人。
(3)形容詞作名詞;品行不正的小人。
(4)形容詞作名詞;端方正直的人。
(5)形容詞作動詞;闡明。
(6)名詞作狀語;像蟬一樣。
(7)名詞作狀語;拿著豐厚的禮物。
(8)意動用法;以為患。
(9)名詞作動詞;通婚。
(10)名詞作狀語;內(nèi),在國內(nèi);外,在國外。
(11)使動用法;亡,使滅亡;破,使破敗。
(12)形容詞作動詞;詆毀。
(13)形容詞作名詞;忠,忠誠的人;賢,賢能的人。
(14)名詞作動詞;效法,繼承。
(15)名詞作狀語,一天一天地12、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①第一個“因”,介詞,趁機,趁著;句子譯為: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②第二個“因”,介詞,經(jīng)由、通過;句子譯為:你通過我而投降。③第三個“因”,連詞,于是;“因泣下沾衿”譯為:于是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解析】①.趁機,趁著②.經(jīng)由、通過③.于是13、略
【分析】【詳解】
本題主要考查分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察察”,皎潔的樣子,修飾“身”,即“察察之身”;“汶汶”,污濁的樣子,修飾“物”,即“汶汶之物”。為定語后置句。“之”為定語后置的標志。句意:又哪能使自己高潔的品質(zhì),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解析】“身之察察”“物之汶汶”,即“察察之身”“汶汶之物”。定語后置句。三、古代詩歌閱讀(共1題,共2分)14、略
【分析】【詳解】
(1)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兩聯(lián);首聯(lián)既點明了詩人觀察的時間和地點,也是對環(huán)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頷聯(lián)寫詩人看到的景象,峰巒高聳;冰雪凄迷、路途艱險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艱難之狀,暗示了詩人對自己的仕途絲毫看不懂前景,感到無可奈何。
(2)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分析詩歌的情感的題目;是詩歌的常考的題目之一。答題時要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頸聯(lián)總結(jié)此次出塞的收獲,詩人看到時局混亂、陰暗,良臣進階無路,因此失分失望、憤懣,想到了暫居家中以修身養(yǎng)性。尾聯(lián)追述先賢在時局混亂時退居草莽,相機而作的故事。
點睛: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jié)合詩中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答案無限接近。【解析】(1)描繪了冬日傍晚的居庸關寒風呼嘯;峰巒高聳、冰雪凄迷、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珠寶首飾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與合規(guī)管理考核試卷
- 常用辦公軟件課程培訓
- 體育鍛煉與心率課件
- 門診部護理及治療規(guī)范
- 小兒腹瀉護理與健康指導
- 2025技術機密成果轉(zhuǎn)讓合同專業(yè)版
- 高職院校繼續(xù)教育工作匯報
- 2025買賣合同買賣終止協(xié)議
- 2025年至2026年無線通信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屆河南省天一大聯(lián)考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診斷A卷歷史試題(含答案)
- 聲樂課件教學課件
- 《卓越非凡的紐崔萊》課件
- 醫(y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培訓
- 無人機空氣動力學與飛行原理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2022年俄烏沖突專題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恩怨情仇課件
- 舒適化醫(yī)療麻醉
- 手工小船的原理
- 2024年高級汽車維修工職業(yè)鑒定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離婚不離家互不干涉的婚姻協(xié)議書范文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一平臺在線形考(形成任務1)試題及答案
- 對我國地方檔案立法原則的探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