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教新版選修4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一位意大利愛國者在1814年寫道:“我這樣說是痛苦的。因為沒有人比我更意識到我們應該向拿破侖表示感激;沒有人比我更懂得濕潤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復生氣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國人鮮血的價值。但是,我必須說這樣一句真實的話,看到法國人離開是一種巨大的;說不出的歡樂。”這段話反映拿破侖的對外戰爭。
①客觀上具有進步作用。
②具有侵略性一面。
③促進了意大利民族意識的覺醒。
④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復辟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堅持為無產階級革命奔波,為此遭到歐洲多國政府驅逐。他曾發出如下警告:“我們鐵面無情,但也不向你們要求任何寬恕。當輪到我們動手的時候,我們不會用虛偽的詞句來掩飾恐怖的手段”。這段話發表在下列哪份文獻上A.《共產黨宣言》B.《新萊茵報》C.《資本論》D.《<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3、在近代中國的某次鐵路通車典禮上;一位來自廣東的代表說:“詹總辦獨具匠心,不假外國人分毫之力,筑成此路,為中國人吐氣矣。”下列能充分體現這一觀點的史實有。
①運用新式氣壓沉箱法②設計“人”字形路線。
③采用直井施工法④用風扇機、手拉風箱通風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4、下表關于科學家李四光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國籍B.經歷C.成就D.評價5、以下屬于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或思想的是()
①在東京建立同盟會②成立了預備立憲公會③提出三民主義思想④主持召開國民黨一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對于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革命的“同時勝利論”,列寧在一戰爆發后提出了“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或者甚至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列寧的觀點。
①成為俄國十月革命的指導理論②削述了國際關系格局的新變化。
③說明“同時勝利論”已不合時宜④揭示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條件A.①B.①③C.②④D.①③④評卷人得分二、判斷題(共3題,共6分)7、二次革命、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都是由孫中山直接領導的。A.正確B.錯誤8、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紀初期推動中國發生歷史性巨變的主要代表。A.正確B.錯誤9、“無產階級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個落后國家取得勝利”是馬克思的觀點。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題(共7題,共14分)10、(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丁積;字彥誠,寧都人。成化十四年進士,授新會知縣。其時,新會為“廣藩巨邑,素號難治”。丁積積極提倡洪武禮制,挑選耆老教導百姓,又召集游手好閑者到縣衙,每天讀朱熹編纂的啟蒙讀物《小學》,并為他們解說。民間有信巫信鬼的陋俗,丁積毀淫祠;禁妖巫,對節烈義士極力表彰宣傳。他還規定婚禮標準,不準“超前”消費。宮中受寵太監梁芳的弟弟梁長橫行鄉里,高利盤剝,強索過倍。丁積將梁長的高利貸借據全部燒毀并將其逮捕下獄,使權豪們再不敢胡作非為。當時百姓為賦外增加的“月供錢”所苦,甚至有貧困人家被逼賣兒賣女。丁積明令將其廢除,并下令除正常賦稅外,不得再向百姓收取一文錢。《明史》和《寧都直隸州志》為其立傳,以記述其生平功業事跡。
——摘編自《中國紀檢監察報:模范知縣丁積》(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丁積治理新會的主要措施。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丁積受到后世推崇的原因。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現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已經再也容納不下它所煥發出來的生產力;資產階級的關系太狹隘了,再也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歷史證明我們以及那些與我們抱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錯誤的。歷史指出:在那個時候;歐洲大陸的經濟狀態,還沒有成熟到可廢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經濟革命證明了此點。這個資本主義的基礎,在1848年,還是很有發展能力的。
——恩格斯1895年《法蘭西階級斗爭》序言材料二隨著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萌發與擴散;落后的東方國家產生了對馬克思主義的普遍需要。落后國家是不是必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才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是這些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列寧把馬克思的思想創造性地運用于俄羅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外的廣大地區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運動。
——《列寧對馬克思的繼承與發展:關于列寧主義的再認識》(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恩格斯對資本主義認識的變化及其依據。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列寧是如何把馬克思的思想創造性地運用于俄羅斯的。12、曹墓之爭。
2009年12月,河南安陽發現一座東漢大墓,一些學者依據該墓的規模、形制、遺物及文獻記載等,認定這是曹操墓,由些引發了各界熱議。學者質疑的主要理由
√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從盜墓者手中繳獲的:
√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賜予近臣;
√文獻中對曹墓方位的記載十分復雜,與該墓所處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
。學者質疑的主要理由
√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從盜墓者手中繳獲的:
√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賜予近臣;
√文獻中對曹墓方位的記載十分復雜,與該墓所處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
材料一。學者質疑的主要理由
√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從盜墓者手中繳獲的:
√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賜予近臣;
√文獻中對曹墓方位的記載十分復雜,與該墓所處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
材料二。
問題:
(1)此事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曹操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請你列舉兩個與曹操有關的史實。
(2)從材料一來看;質疑者的依據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3)根據材料二,你認為史家怎樣才能增加學術可信度,寫出信史?學者持有的另一種意見
此項研究在眾多證據的支持下公布學術成果,似乎并無不妥,之所以招來眾多質疑,是因為學界存在著抄襲造假的現象,影響了公眾對學術成果的信任度。
。學者持有的另一種意見
此項研究在眾多證據的支持下公布學術成果,似乎并無不妥,之所以招來眾多質疑,是因為學界存在著抄襲造假的現象,影響了公眾對學術成果的信任度。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高祖置酒洛陽南宮。高祖日:“列侯諸將無敢隱聯,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日:“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著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日:“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高祖置酒洛陽南宮。高祖日:“列侯諸將無敢隱聯,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日:“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著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日:“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摘編自司馬遷《史記
(1)根據材料;概括宴會眾人對項羽的評價。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劉邦的角度簡析他能戰勝項羽的原因。高祖本紀》14、【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馮桂芬(1809—1874)江蘇吳縣人。曾入李鴻章幕府,贊襄軍務。1861年,他寫成《校邠廬抗議》,書中較為全面地表達了改革大局的政治見解。馮桂芬重視經世致用之學,不拘泥于傳統先賢之道。他發展了前人的“變易”思想,提出初步的進化觀點。他正視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之后的落后,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整體中的一部分,中國應向西方學習。在如何向西方學習的問題上,馮桂芬的認知已不僅僅停留在“師夷長技”的層面上,他認為應“以中國綱常名教為本原,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來補救中國的不足。因此,他十分重視和欣賞西方的天文、數學、地理、化學以及工農業機器生產,認為中國應該學會“自強”,應全面發展經濟、軍事,應裁汰冗員、整頓漕運、河務、鹽務等衙門,反對以八股取士為準的科舉取士,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中國在政治、經濟、教育制度上的落后。馮桂芬的思想是“中體西用”思想的學術基礎。——楊寧一主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馮桂芬改革思想的背景。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馮桂芬的思想主張,并簡要評價。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張秉貴(張秉貴(19181987-1955),出生于北京市東鐵匠營的一個售貨員家庭,因家境貧困,十歲便和三哥到天津一家地毯作坊當學徒,后又到崇文門外的金聚織布廠當學徒。36年,1979歲的張秉貴因有“多年的經商經驗”而被北京市售貨大樓破格錄取,成為“新中國第一店”的一員。張秉貴無論是在糕點柜臺還是糖果組柜臺,始終堅持“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要為國家服務,怎能不先為人民服務呢”的原則。1987年,張秉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后,下決心苦練售貨技術和心算法,他把每次售貨歸納為問、拿、稱、包、算、收六個環節,并學會了“一抓準”的本領。69年,張秉貴的“一團火”精神被正式確定為王府井百貨大樓的企業精神,同年,歲的張秉貴辭世。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張秉貴在售貨員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張秉貴在售貨員工作中所體現的優秀品質。——摘編自《北京日報》文章《張秉貴:“一團火”精神》16、【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劉知畿(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學家。一生著述頗豐,其《史通》成為我國第一部系統性的史論專著。他在《史通》中提出史官、史家是史學活動中的主體,優秀的史官、史家應當“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他對史官、史家之社會作用持有正面的、積極的認識,堅持“書法無隱”的原則,主張“彰善貶惡,不避強御”,對后世史官、史家產生極大影響。他提出的“史才三長”論,即“史才”是作為一個歷史學者必須具備的文字功底,最好是文字簡潔、明晰、準確;“史學”是歷史學者具備的博通古今的史實功底;“史識”是史學見識,即用正確的歷史觀作指導,才能寫好歷史論著。“史才三長”論是對《史通》之論史官、史家的另一種表述形式,也可看作是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摘編自瞿林東《論劉知畿<史通>關于史學構成的思想》等
(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劉知畿關于史官;史家的主張。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劉知畿關于史官、史家主張的意義。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3題,共6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從表中選擇兩個英雄人物,圍繞“英雄與國運”自擬一個論題,并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說明。(要求:論題合理,史論結合,表述清晰,邏輯嚴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馬克思曾預期,隨著諸殖民地實現工業化和變得繁榮昌盛,西方的制造業中心將會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業。這反過來最終會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來反抗,并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因此,馬克思斷定:革命將首先在西方爆發。實際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達了這種擔心:當歐洲變成社會主義時,繁榮的殖民地仍然維持著資本主義,因而會進攻和“扼殺”新生的西方社會主義社會。一個多世紀以后的今天,我們看到,所發生的情況與馬克思所擔心的情況完全相反。革命的爆發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現在所稱的第三世界。這樣,歷史就把馬克思的結論顛倒了過來。為什么會這樣呢?馬克思曾預期,隨著諸殖民地實現工業化和變得繁榮昌盛,西方的制造業中心將會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業。這反過來最終會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來反抗,并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因此,馬克思斷定:革命將首先在西方爆發。實際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達了這種擔心:當歐洲變成社會主義時,繁榮的殖民地仍然維持著資本主義,因而會進攻和“扼殺”新生的西方社會主義社會。一個多世紀以后的今天,我們看到,所發生的情況與馬克思所擔心的情況完全相反。革命的爆發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現在所稱的第三世界。這樣,歷史就把馬克思的結論顛倒了過來。為什么會這樣呢?
請分析“歷史就把馬克思的結論顛倒了過來”的原因,就其中一個原因,結合所學知識予以具體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19、毛澤東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人物。
簡介。
李四光。
(1889~1971)
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1949年前;李四光側重地質基礎學科的研究。1949年后,在繼續重視基礎研究的同時,根據國家需要集中精力,積極開拓應用研究領域。李四光在仔細分析了中國地質條件后,深信在中國遼闊的領域內,天然石油資源的蘊藏量應當是豐富的,他為中國尋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時傳祥。
(1915~1975)
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舊中國;時傳祥受盡了壓迫與欺凌。新中國成立后,他繼續從事城市清潔工作。他以“搞好環境衛生,美化人民首都”為己任,肩背糞桶,走家串戶,利用公休日為居民;機關和學校義務清理糞便,整修廁所。他的“工作無貴賤,行業無尊卑;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李順達。
(1915~1983)
1943年;李順達組織6戶貧困農民成立了農業勞動互助組—李順達互助組,積極生產,支援前線。1951年春,李順達向全國各地互助組發出了開展愛國豐產競賽活動的倡議,得到了各地農民的響應。后來李順達帶領村民成立合作社。到1955年,合作社的總收入比互助組時期增加了25.1%,人均收入超過社外農民收入的23.3%。
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5題,共45分)20、(歷史——選修5: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一東南膏腴田園及所產漁鹽;最為財賦之藪(聚集),可資中國之潤。數年以來,沿邊江;浙、閩、粵,多設水陸官兵,布置錢糧,動費倍增,皆為殘孽未靖之故。如臺灣一平,地方益廣,歲賦可增,民生得寧,邊疆永安,誠一時之勞,萬世之逸也。
——[清]施瑯《靖海紀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則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復割棄。況臺灣地方,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東南之藩籬。此地若棄,沿海諸省,斷難晏然無慮。若歸天朝,使海外諸國,既懾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編》材料三茲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稅差役。分兵駐守,至數年后,閩粵之人倍至,荒林田疇復墾。樵蘇采捕,載運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聽民便。各宜樂業,人民安生。
——[清]施瑯《靖海紀事》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從政治、經濟、軍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復臺灣的戰略意圖。
(2)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康熙收復臺灣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21、“我立志選擇最能為人類謀福利的職業。這樣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是17歲的馬克思在他的中學畢業試卷上寫下的話。談談你讀后的感想。22、實現社會和諧;是人類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標。“社會穩定”是“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民主法制;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等是“和諧社會”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問題:
(1)春秋時期;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和諧社會人際關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在當時有何進步意義?
(2)古代東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圖對理想社會的標準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孔子和柏拉圖所提出的理想社會的標準。23、(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楊度(1874~1931年),早年師從大儒王闿運學習“帝王之學”(輔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勛)。甲午戰爭后,楊度的思想逐漸趨于維新,兩度留學日本,逐漸確立了君主立憲思想,1907年回國,開設憲法講座,為王公大臣講授法律常識,參與制定了《欽定憲法大綱》。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當選民國大總統,1915年,楊度呈送《君憲救國論》,提出“中國如不廢共和,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終歸于亡國而已故以專制之權,行立憲之業”,深得袁世凱贊許,與嚴復等在北京發起籌安會,推動帝制。1916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楊度君主立憲的政治理想破滅,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漸傾向革命,先是追隨孫中山,為廣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報,后積極營救李大釗,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嚴重時期成為中共特別黨員,除了提供情報,還以賣字畫等方式籌集資金,捐助革命事業。楊度(1874~1931年),早年師從大儒王闿運學習“帝王之學”(輔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勛)。甲午戰爭后,楊度的思想逐漸趨于維新,兩度留學日本,逐漸確立了君主立憲思想,1907年回國,開設憲法講座,為王公大臣講授法律常識,參與制定了《欽定憲法大綱》。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當選民國大總統,1915年,楊度呈送《君憲救國論》,提出“中國如不廢共和,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終歸于亡國而已故以專制之權,行立憲之業”,深得袁世凱贊許,與嚴復等在北京發起籌安會,推動帝制。1916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楊度君主立憲的政治理想破滅,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漸傾向革命,先是追隨孫中山,為廣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報,后積極營救李大釗,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嚴重時期成為中共特別黨員,除了提供情報,還以賣字畫等方式籌集資金,捐助革命事業。——摘編自黃昊《楊度研究述評》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楊度富有傳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經歷。(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楊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動。24、實現社會和諧;是人類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標。“社會穩定”是“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民主法制;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等是“和諧社會”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問題:
(1)春秋時期;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和諧社會人際關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在當時有何進步意義?
(2)古代東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圖對理想社會的標準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孔子和柏拉圖所提出的理想社會的標準。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D【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沒有人比我更意識到我們應該向拿破侖表示感激,看到法國人離開是一種巨大的;說不出的歡樂”說明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對外征服客觀上起到了傳播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促進了被壓迫民族意識的覺醒,另一方面對外征服具有侵略性,所以①②③項表述正確符合題意,④材料中并無體現且是說法錯誤不符合史實,答案選D。
考點: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拿破侖。
點評:對拿破侖的個人評價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史學中爭論的一個焦點,如何正確評價這位歷史人物也成為我們高考中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對此我們還是應該堅持生產力標準作為評判歷史人物的主要依據,當然還應該注意的是要結合道德評判標準。2、B【分析】【詳解】
據材料“我們鐵面無情,但也不向你們要求任何寬恕。當輪到我們動手的時候,我們不會用虛偽的詞句來掩飾恐怖的手段”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段文字是《新萊茵報》1849年5月被勒令停刊后,馬克思發表了具有挑釁性的文章來揭露反動政府的卑劣行徑和荒謬借口,B正確;據所學可知《共產黨宣言》是1848年發表的,主要論述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及發展動力的理論,A與材料不符;《資本論》是18671894年分為三卷發表的,是以剩余價值為核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無情批判的著作,C錯誤;1844年馬克思發表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文中第一次指明無產階級是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完成人類解放的力量,這標志著馬克思已經從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與材料不符,D錯誤。3、D【分析】【分析】
【詳解】
材料“詹總辦獨具匠心,不假外國人分毫之力,筑成此路,為中國人吐氣矣”是對京張鐵路通車的評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京張鐵路修建時,為戰勝八達嶺隧道技術難題,詹天佑涉及“人”字形路線,延長了坡面,減小坡度,將隧道縮短至1091米。他采用直井施工法解決隧道施工困難,沒有通風設備,就用風扇機、手拉風箱代替。1909年,京張鐵路終于提前全線通車,因此②③④正確,D選項符合題意,C選項排除;關東鐵路的工程難點是灤河大橋,詹天佑新選橋址,將中國傳統橋梁法與西方近代先進技術結合,用新式氣壓沉箱法建造橋墩。詹天佑成功地建造了19世紀末中國最長的鐵路大橋,①與材料無關,AB選項排除。故答案為D。4、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李四光1971年去世,故不可能見證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故B符合題意;ACD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5、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同盟會是由孫中山領導和組織的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于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預備立憲公會是清末資產階級立憲派政治團體,與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或思想無關;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孫中山民主思想的精華和高度概括;1924年1月下旬,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孫中山主持了會議。綜上所述,①③④屬于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或思想,B項正確;②不屬于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或思想,排除ACD項。故選B項。6、B【分析】【分析】
【詳解】
列寧在一戰爆發后提出了“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或者甚至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在這個觀點的指導下,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并取得勝利,說明“同時勝利論”已不合時宜,①③正確,故選B;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國際關系格局的新變化、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條件,排除②④,故排除CD;A項不全面,排除。二、判斷題(共3題,共6分)7、B【分析】【詳解】
二次革命、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并不都是由孫中山直接領導的。故題目表述錯誤。8、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的先行者,是推動20世紀初政治變革的先驅,故題干說法正確。9、B【分析】【詳解】
“無產階級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個落后國家取得勝利”是列寧的觀點,故題干表述錯誤。三、材料分析題(共7題,共14分)10、略
【分析】【詳解】
(1)依據材料“丁積積極提倡洪武禮制;挑選耆老教導百姓,又召集游手好閑者到縣衙,每天讀朱熹編纂的啟蒙讀物《小學》,并為他們解說。”可知丁積治理新會的措施是從禮教入手,教化百姓;依據材料“丁積毀淫祠;禁妖巫,對節烈義士極力表彰宣傳。”、“他還規定婚禮標準,不準‘超前’消費。”可知丁積治理新會的措施是引導百姓革除陋習、改移風俗;依據材料“丁積將梁長的高利貸借據全部燒毀并將其逮捕下獄,使權豪們再不敢胡作非為。”可知丁積治理新會的措施是掃黑除惡;依據材料“當時百姓為賦外增加的“月供錢”所苦,甚至有貧困人家被逼賣兒賣女。丁積明令將其廢除,并下令除正常賦稅外,不得再向百姓收取一文錢。”可知丁積治理新會的措施還有減輕百姓的負擔等。
(2)依據上述問題的作答可知丁積因為教化百姓,品德高尚,引導百姓革除陋習、移風易俗、減輕百姓的負擔,關注民生,并且懲治地方惡霸,不畏強權而被后世推崇。【解析】(1)從禮教入手;教化百姓;引導百姓革除陋習;改移風俗;掃黑除惡;減輕百姓的負擔。
(2)道德品質高尚;關注民生;不畏強權。11、略
【分析】【詳解】
(1)變化:根據材料“資產階級的關系太狹隘了;再也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這個資本主義的基礎,在1848年,還是很有發展能力的”可歸納出認為應廢棄資本主義到承認資本主義有較強的生命力。依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可從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變革及工業革命的進行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
(2)運用:根據材料“落后國家是不是必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才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可歸納出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為落后國家也能建成社會主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可從十月革命的進行、新經濟政策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推行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解析】(1)認為應廢棄資本主義到承認資本主義有較強的生命力。依據:歐美國家通過革命或改革;普遍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工業革命促進了歐美各國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2)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為落后國家也能建成社會主義。領導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模式。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由直接過渡到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12、略
【分析】【詳解】
(1)第一小問基于歷史事實的回答即可,比如赤壁之戰和屯田等。
(2)本題屬于對史料性質的分析,要區分了證據的來源或判斷證據的真實性、權威性和可靠性。依據所學可知石枕等都不是直接證據,是二手材料,考古上還未找到直接可以確證曹操身份的資料。
(3)本題屬于開放型試題,依據史學家應具備的史才、史識以及“史德”回答即可。
【解析】(1)答案1;基于歷史事實的回答。(2)
?赤壁之戰;屯田。
其他答案:出自小說等的虛構情節。(0分)
(2)對史料性質的分析(2分)
答案1:區分了證據的來源或判斷證據的真實性;權威性和可靠性。(2分)
?石枕等都不是直接證據;是二手材料。
?考古上還未找到直接可以確證曹操身份的資料。
答案2:基本抄材料。(1分)
其他答案。(0分)
對考證方法的分析(2分)
答案1:從文獻與考古一致性的角度進行分析。(2分)
?沒有達到兩重證據的印證。
?文獻記載復雜;與考古地點不吻合。
答案2:缺少相互印證或一致性的含義。(1分)
?文獻記載復雜。
其他答案。(0分)
(3)知識能力層面(2分)
答案1:完整回答文獻“三長”。(2分)
?史學家應具備史才;史學、史識。
答案2:回答不完整。(1分)
?史學家應具備史才;史識。
其他答案:籠統回答。(0分)
?史學家應具備科學方法;理論。
道德品行層面(2分)
答案1:準確寫出“史德”這一關鍵詞。(2分)
其他答案:籠統回答。(0分)
?史學工作者應具有職業道德。13、略
【分析】【分析】
(1)
根據材料“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得出項羽為人寬厚;根據材料“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著害之,賢者疑之。”得出妒賢嫉能;根據材料“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得出氣量狹小;根據材料“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得出剛愎自用。
(2)
根據材料“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和結合所學知識可從廢秦苛法;善于用人,聽取諫言,指揮得當等方面思考作答。
【點睛】【解析】(1)項羽為人寬厚;妒賢嫉能、氣量狹小、剛愎自用。
(2)廢秦苛法、善于用人,聽取諫言,指揮得當。14、略
【分析】【詳解】
(1)背景:根據材料“發展了前人的‘變易’思想”可知馮桂芬受到林則徐;魏源等經世派官員提出“師夷長技”的主張;因此他重視經世致用之學;在兩次鴉片戰爭后,民族危機加重,馮桂芬認為中國已經落后于西方,主張向西方學習,結合其出生時間,可知“西學東漸”影響了馮桂芬。
(2)主張:從材料可知馮桂芬主張向西方學習;“認為中國應該學會“自強”,應全面發展經濟;軍事,應裁汰冗員、整頓漕運、河務、鹽務等衙門,反對以八股取士為準的科舉取士”,可見其主張更改舊制,有經世致用思想;較為客觀的評價了西方,意識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也意識到了中國的落后;而且在學習時候“以中國綱常名教為本原,輔以諸國富強之術”,可見其堅持中體西用。
評價:應當從積極性和局限性兩個角度回答本題。根據材料馮桂芬“曾入李鴻章幕府,贊襄軍務”,結合所學可知馮桂芬主張的“中體西用”成為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從局限性角度來看,馮桂芬代表地主階級利益,其目的還在于維護舊制度,因此其主張并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中國的富強,其堅持的“中體西用”不能從根本上實現中國社會的近代化轉型。【解析】(1)①兩次鴉片戰爭;中國民族危機加深;
②林則徐;魏源等經世派官員提出“師夷長技”的主張;
③馮桂芬重視經世致用之學;
④西學東漸;
(2)主張:①主張經世致用與改革舊制;②較為客觀的世界觀;認識到中國的落后;③中體西用;
評價:積極:“中體西用”成為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開展;
局限性:由于其士大夫地主階級的屬性,不可能從根本上認識到中國落后的原因,“中體西用”也不能推動中國真正實現近代社會轉型。15、略
【分析】【詳解】
(1)原因:根據“始終堅持‘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要為國家服務,怎能不先為人民服務呢’的原則”得出新中國成立,勞動者積極性提高;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根據“出生于北京市東鐵匠營的一個售貨員家庭,因家境貧困,十歲便和三哥到天津一家地毯作坊當學徒,后又到崇文門外的金聚織布廠當學徒”得出家庭環境的影響;豐富的經商經驗;根據“下決心苦練售貨技術和心算法,他把每次售貨歸納為問;拿、稱、包、算、收六個環節,并學會了‘一抓準’的本領”得出獨特的工作方法。
(2)綜合材料內容和所學可知,張秉貴在售貨員工作中所體現的優秀品質包括服務人民;刻苦鉆研;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等。【解析】(1)原因:新中國成立;勞動者積極性提高;家庭環境的影響;豐富的經商經驗;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獨特的工作方法。(答出四點即可)
(2)精神品質:服務人民;刻苦鉆研;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答出三點即可)16、略
【分析】【詳解】
(1)主張:由材料“他在《史通》中提出史官;史家是史學活動中的主體;”可知史官、史家是史學活動中的主體;由材料“優秀的史官、史家應當‘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可知強調史官、史家的道德操守;由材料“主張‘彰善貶惡,不避強御’,對后世史官、史家產生極大影響。”可知擔負“彰善貶惡,不避強御”的社會職責;由材料“他提出的‘史才三長’論”可知史官、史家需具有“史才”“史識”“史學”的史學素養。
(2)意義: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劉知畿主張豐富了史家修養標準,促進史官、史家個體素養的提高、豐富了史學理論,有利于史學研究;由材料“主張‘彰善貶惡,不避強御’,對后世史官、史家產生極大影響。”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弘揚了“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有利于發揮史學的社會功能;材料“他提出的‘史才三長’論”成為中國史學優良傳統的源頭之一,對后世史學發展具有深遠影響。【解析】(1)主張:①史官;史家是史學活動中的主體;②強調史官、史家的道德操守;③擔負“彰善貶惡;不避強御”的社會職責;④史官、史家需具有“史才”“史識”“史學”的史學素養。
(2)意義:①豐富了史家修養標準,促進史官、史家個體素養的提高;②豐富了史學理論,有利于史學研究;③弘揚了“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有利于發揮史學的社會功能;④成為中國史學優良傳統的源頭之一,對后世史學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四、論述題(共3題,共6分)17、略
【分析】【詳解】
根據“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并結合材料中的英雄人物,可得出英雄人物及其彰顯的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論述時可選擇其中的人物,結合其事跡展開論述,如林則徐,19世紀中期,在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之時,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嚴厲地打擊了外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増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其組織清軍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其他人物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示例:論題:英雄人物及其彰顯的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說明:(任選兩個英雄人物)
林則徐:19世紀中期,在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之時,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嚴。
厲地打擊了外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増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其組織清軍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
楊靖宇:20世紀30年代,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妄圖滅亡中國,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楊靖宇將軍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多次與日偽軍周旋苦戰,有力地錯制了日本侵略軍,充分展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和視死如歸、寧死不屈、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為中國的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黃繼光:為了保證戰爭的勝利,不惜以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的槍口,從而贏得了抗。
美援朝戰爭中最重要的一次勝利。正是無數個像他一樣的志愿軍戰士,才使得抗美援朝戰爭取得最終勝利,打擊了美帝國主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或王進喜: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開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王進喜帶領大慶工人克服重重困難,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使新中國實現了石油的自給,為祖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在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一鐵人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正是無數個像他這樣的勞動人民,才使中國的石油實現了完全自給,推動了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或袁隆平:20世紀60年代,袁隆平開始水稻高產育種研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一一南優二號,為糧食持續穩定增產做出了新的貢獻。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有助于解決未來世界性饑餓問題。
總之,正是因為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人民不懈抗爭和持續奮斗,正是因為英雄人物浴血奮斗和英勇犧牲,我們的國家才有了今天的獨立自主,我們的民族オ有了今天的發展繁榮,我們的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當代人應該發揚他們的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奮發的力量,表現出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高分必備】這種類型的題最重要的是按照題目要求去作答,結構要完整,層次分明,史實到位,此題可得高分。18、略
【分析】【詳解】
首先;根據材料列出馬克思的結論。由材料可知,馬克思的結論主要有兩處:其一,是西方會衰落,并且首先發生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其二,殖民地會實現工業化,從而變得繁榮昌盛,進而影響西方局勢。
其次;根據馬克思的結論作顛倒處理得出觀點。就馬克思的第一個結論可顛倒為資本主義國家社會改革成果顯著,西方并未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第二個結論可顛倒為殖民地即第三世界并沒有實現工業化。
第三;就兩種觀點選擇一種,結合史實進行評述分析。如談論第一個觀點時,可結合所學從政治上工人政治地位的提升;經濟上福利制度的出現、社會上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等角度展開評述。
最后,進行總結升華,與觀點形成呼應。【解析】例一資本主義國家社會改革成果顯著。
(1)資本主義國家制度不斷完善;西方的工人贏得了選舉權和組織工會權。
(2)緩和社會矛盾;增加工人的工資,改善工人生活,組建福利國家;
(3)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構建社會安全網,人們遇到事故;疾病或失業時可以提供救助。
總結:西方的工人比較滿足;他們變成了改良者,而不是革命者。
例二殖民地即第三世界并沒有實現工業化。
(1)西方列強積極阻撓殖民地建立工業。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
(2)殖民地是西方的原料產地與商品傾銷市場。《南京條約》《天津條約》《馬關條約》
等19、略
【分析】【詳解】
考查學生的史料實證、歷史解釋以及家國情懷。根據材料“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可以得出,毛澤東的觀點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即強調人民的推動作用。根據題干中列舉的三位人物,李四光、時傳祥、李順達,都是經歷了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后都在各自的領域為國家添磚加瓦,所以我們在組織答案的時候,可以先分析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社會現實,再根據材料總結他們各自的貢獻,最后結合毛澤東的觀點升華,指出新中國以來取得的巨大成果是中華兒女共同努力的結果。【解析】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認識到了人民的力量,重視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進行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經濟千瘡百孔;百廢待興,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社會主義勞動者無私奉獻。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建設需要大量石油。李四光敢于挑戰西方的權威,勇于創新,依靠自己的科學理論,克服困難,找到了華北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等油田。時傳祥愛崗敬業,為城市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激發了人民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李順達率先成立農業互助組,組織農民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注冊會計師考試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考試內容回顧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有效溝通技巧試題及答案
- 快樂課堂幼兒園小班班級工作計劃
- 強化自我學習與知識管理計劃
- 注冊會計師考試每科復習要點試題及答案
- 如何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師考試復習反饋機制試題及答案
- 復習項目管理五大過程的考題試題及答案
- 補充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時作業15含解析
- 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講解
- 電影音樂欣賞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華南農業大學
- 傳感器原理與應用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山東大學(威海)
- 工程熱力學 09氣體動力循環-wyz-2013
- 檢驗索賠仲裁和不可抗力
- 全旅館業前臺從業人員資格證考試答案解析
- 專業工程分包業主審批表
- 活動物料清單
- 08S305-小型潛水泵選用及安裝圖集
- 缺血缺氧性腦病詳解課件
- 自動打鈴控制器plc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