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選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浙教版選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浙教版選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浙教版選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浙教版選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教版選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有學者指出:900多年之前,中國即企圖以金融管制的辦法操縱國事,其范圍與深度不曾在當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梁啟超更是指出,在這個“金融管制的辦法”中,其中的一些辦法“如同近代‘文明國家’的銀行”。這里所說如同銀行的辦法有A.青苗法方田均稅法B.均輸法市易法C.青苗法市易法D.免役法均輸法2、梭倫改革之前曾經賦詩說:“我注目凝視,悲哀充滿我的心,這愛奧尼亞最古老的地位,竟至陷入絕境?!彼髠愃f的絕境是指A.雅典面臨外邦入侵B.奴隸主貴族與奴隸之間的矛盾C.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D.自然災害的威脅3、元朝通過南北大運河漕運江南米糧供應都城官民;明太祖時期則基本不再依靠大運河進行漕運;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復大運河漕運。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北方地區局勢持續動蕩B.江南地區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C.海路漕運其有明顯優勢D.政治中心的變遷影響運河漕運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將收歸國有的包稅地的一半分配給王公貴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紳,其最重要的影響是A.加強了中央集權B.消除了割據勢力C.擴大了統治基礎D.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5、天主教在中世紀歐洲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因為A.封建割據嚴重,王權衰弱B.“什一稅”的大量征收C.統一了《圣經》版本且有解釋權D.是歐洲最大的封建地產所有者6、恩格斯在評價梭倫改革時說:“隨著有產階級日益獲得勢力,舊的血緣親屬團體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敗?!彼髠惛母锏拇胧┲兄苯訉е逻@一局面出現的是A.頒布“解負令”B.實行財產等級制度C.設立“四百人會議”D.鼓勵農工商業的發展7、梭倫改革是古代雅典重要的政治改革之一;它被稱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的原因有。

①促進工商業經濟發展。

②政治機構改革。

③“解負令”的頒布。

④確立財產等級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從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絕大部分學成歸國后在軍政和實業部門就職,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擁護者。1905年前后留日學生近萬名,其中公派生的相當部分轉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現此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科舉考試制度的廢除B.清廷革新能力的喪失C.國內武裝起義的推動D.中日甲午戰爭的影響9、朱熹在《堯典》注中討論了天文學的歲差、置閏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討論了早期的渾天說、渾天儀的結構。朱熹對地質、天文、生物與人類起源、中醫、農業等問題都有自己的見解。據此可知A.朱熹堅持踐行“格物致知”理論B.儒家思想淵源于久遠的歷史傳統C.科技發展為儒學發展提供理論依據D.理學思想極大地促進古代科技發展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1題,共2分)10、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與完善。

(1)確立:公元前6世紀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發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紀,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榮。評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題(共5題,共10分)11、材料開中制是明初的一項鹽政制度;即國家利用手中的食鹽專賣特權,吸引商人將糧食從內地運到官方指定的邊遠地區以換取鹽引。明中期,政治日益腐敗,政府頒發的鹽引數大大超過了鹽產量數額,增加了商人支兌鹽引的難度。灶戶(設灶煎鹽的鹽戶)不堪重負,大量道逃,使鹽課受損缺額。許多商人不愿“報中”(以輸票憑證申報配領鹽引),邊境的糧食得不到充足供應。北方邊患嚴重,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弘治五年,戶部尚書葉淇提出商人可以激納數倍的銀兩至銀運司,向政府換取鹽引,由太倉統一向邊境運輸糧食。葉淇變法提高了商人“報中”的積極性,一時太倉銀累至百余萬;導致地方鹽商勢力重新洗牌,徽州鹽商依靠地利迅速發展壯大;標志著以糧換鹽到以銀換鹽的轉變。

——摘編自李幸《破舊與立新:葉淇變法話難背后的明代鹽業經濟》(1)根據材料;概括明代葉淇變法的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代葉淇變法在經濟方面的作用。12、(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太宗即位;于貞觀元年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修訂新律,至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完成,仍為十二篇,五百條,稱《貞觀律》?!敦懹^律》克服隋代法律《開皇律》的不足,對《武德律》(唐初律法)作了較大修改,增設加役流作為死罪的減刑,為封建立法提供了死罪減刑較為現實的辦法。同時還區分兩類反逆罪,縮小緣坐處死的范圍,規定“反逆者,祖孫與兄弟緣坐;惡言犯法者,兄弟配流而已”,縮小了舊律株連的范圍。確定了五刑、十惡、八議、請、減、贖等斷罪量刑的主要原則。

——據葉孝信《中國法制史》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貞觀律》修訂的背景。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貞觀律》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13、【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建國后,教育事業一定程度上受到“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的舊教育觀念的困擾。1949年12月開始,黨中央明確提出將勞動教育作為培養新時期知識分子的重要途徑,全國中小學由此掀起勞動教育熱潮。如河南省湯陰縣鶴壁完小語文老師李棲鵬講《斯達哈諾夫》一課時,強調學生應該學習斯達哈諾夫的勞動精神;馬煥然老師在講歷史課時,以勞動在人類生活中的巨大意義啟發學生。少先隊組織了《勞動就是幸?!贰陡桧炍覀冏嫦鹊膭趧印返却箨牷顒?,出了《勞動是光榮的事業》的隊報。學校利用晚會向學生介紹了曲耀離、李順達等光榮勞動事跡。在不影響學習和健康的前提下,指導學生植樹、種花、布置教室、打掃衛生以及搬磚和砌路。增設以科學實驗、手工雕刻等為主的“手工勞動課”。建國后,教育事業一定程度上受到“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的舊教育觀念的困擾。1949年12月開始,黨中央明確提出將勞動教育作為培養新時期知識分子的重要途徑,全國中小學由此掀起勞動教育熱潮。如河南省湯陰縣鶴壁完小語文老師李棲鵬講《斯達哈諾夫》一課時,強調學生應該學習斯達哈諾夫的勞動精神;馬煥然老師在講歷史課時,以勞動在人類生活中的巨大意義啟發學生。少先隊組織了《勞動就是幸福》《歌頌我們祖先的勞動》等大隊活動,出了《勞動是光榮的事業》的隊報。學校利用晚會向學生介紹了曲耀離、李順達等光榮勞動事跡。在不影響學習和健康的前提下,指導學生植樹、種花、布置教室、打掃衛生以及搬磚和砌路。增設以科學實驗、手工雕刻等為主的“手工勞動課”。

——摘編自陳彤彤《芻議建國初期我國中小學的勞動教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建國初期我國中小學是如何開展勞動教育的。(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開展勞動教育的影響。14、【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東漢時期,選官制度經發展而趨于嚴密,察舉制度也相應的發生了一些變化;光武帝重申德行為首,這時候的主要特點是“以德取人”。到了東漢順帝時,出現了“以文取人”的變化,即把某種專門知識的程序化考試,作為認定官員資格的手段。東漢時期,選官制度經發展而趨于嚴密,察舉制度也相應的發生了一些變化;光武帝重申德行為首,這時候的主要特點是“以德取人”。到了東漢順帝時,出現了“以文取人”的變化,即把某種專門知識的程序化考試,作為認定官員資格的手段?!幾蚤惒娇恕恫炫e制度變遷史稿》

請回答: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東漢時期察舉制度標準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東漢時期的察舉制度。到了東漢末期,王朝和社會日益陷入到深刻的矛盾之中,察舉制度的實施也遇到了深刻的危機,出現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現象?!耙悦∪恕奔撮L官舉薦要考慮到士人的名望,士人也著意于培養這種名望?!耙宰迦∪恕?,就是在舉薦的時候,更加考慮到士人家族的名望,論族姓閡閱。這些都嚴重損害了察舉的公平性,加速了東漢王朝的覆亡,兩漢的察舉制也隨之瓦解。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9年3月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了全面武裝叛亂。為了鞏固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中央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愿望,決定“徹底平息叛亂,充分發動群眾,實行民主改革”。經過兩年多的斗爭,取得了平息武裝叛亂的全面勝利,為西藏民主改革鋪平了道路。1959年3月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了全面武裝叛亂。為了鞏固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中央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愿望,決定“徹底平息叛亂,充分發動群眾,實行民主改革”。經過兩年多的斗爭,取得了平息武裝叛亂的全面勝利,為西藏民主改革鋪平了道路。當時的民主改革把自下而上的充分發動群眾同自上而下的協商結合起來,這一措施得到了西藏各階層人民,首先是貧困農奴和奴隸的歡迎,也受到很多的上層人士的理解和合作,保證了西藏民主改革順利進行.第二步是進行土地改革。對參加叛亂的農奴主的全部財產、土地、牲畜和其他生產資料采取沒收政策,時未參加叛亂的農奴主的土地、牲畜和其它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并把這些財產、土地、牲畜等生產資料,全部分給了農奴和奴隸。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西藏實行民主改革的歷史背景。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西藏民主改革方式的特點及歷史作用。材料二當時的民主改革把自下而上的充分發動群眾同自上而下的協商結合起來,這一措施得到了西藏各階層人民,首先是貧困農奴和奴隸的歡迎,也受到很多的上層人士的理解和合作,保證了西藏民主改革順利進行.第二步是進行土地改革。對參加叛亂的農奴主的全部財產、土地、牲畜和其他生產資料采取沒收政策,時未參加叛亂的農奴主的土地、牲畜和其它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并把這些財產、土地、牲畜等生產資料,全部分給了農奴和奴隸。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2題,共12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人物的個性作用的發揮要以既定社會條件為舞臺;不能造背經濟必然性的客觀規律,社會總趨勢不會因此改變,在這個意義上,沒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個性作用:在承認這些的前提下,由承認具有不同個性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作用確實是不同甚至極其不相同的,在這個意義上,歷史人物個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質。

——《試論歷史人物的個性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結合所學歷史知識,概括并論證材料闡述的觀點。(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思路清晰、表達通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人物的個性作用的發揮要以既定社會條件為舞臺;不能造背經濟必然性的客觀規律,社會總趨勢不會因此改變,在這個意義上,沒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個性作用:在承認這些的前提下,由承認具有不同個性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作用確實是不同甚至極其不相同的,在這個意義上,歷史人物個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質。

——《試論歷史人物的個性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結合所學歷史知識,概括并論證材料闡述的觀點。(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思路清晰、表達通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C【分析】【詳解】

“以金融管制的辦法操縱國事”指的是王安石變法推行的青苗法市易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使政府承擔了今天銀行的職能。市易法,指平價收購市上滯銷的貨物,并允許商賈貸款或賒貨,按規定收取息金。在東京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這就限制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于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故選C。方田均稅法,“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縣令負責丈量土地,“均稅”就是以“方田”的結果為依據均定稅數,這個法令是針對豪強隱漏田稅、為增加政府的田賦收入而發布的,無法體現銀行的職能,排除A;均輸法,要求發運使必須清楚東南六路的生產情況和北宋宮廷的需求情況,依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必須在路程較近的生產地采購,節省貨款和轉運費,無法體現銀行的職能,排除BD。2、C【分析】【詳解】

材料中的“悲哀充溢著我的心”和雅典“陷入絕境”,說明梭倫改革之前雅典社會矛盾尖銳,當時梭倫面臨最大的壓力來源于公民內部不同階層的矛盾,其中主要是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故答案為C項。A項不是當時雅典面臨的危險,排除;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矛盾不是梭倫改革準備解決的問題,排除B項;當時沒有自然災害的威脅,排除D項。3、D【分析】元朝和明成祖以后的首都在北方;而經濟重心在南方,需要通過大運河的漕運保證對首都的物資供應;明太祖時首都在現在的南京,不需要漕運提供物資。因此是政治中心的變遷對運河漕運產生了影響。故答案為D項。A項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符合史實,但不能說明變化的原因,排除;材料沒有比較運河漕運和海路漕運,排除C項。

點睛:本題的回答要從元明時期的政治中心以及明朝政治中心的變化來看對運河漕運的影響。4、C【分析】材料中的做法必然會得到王公貴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紳對政權的支持,這樣政權的統治基礎必然就會擴大,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不涉及中央集權的問題,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消除”的說法過于絕對,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這樣做是減少了政府財政收入,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5、D【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天主教會控制歐洲大約1/3的土地,這些土地由教堂和大小僧侶掌控,采用封建的剝削方式,所以天主教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封建地產所有者,故天主教在中世紀歐洲占支配地位,故D正確;封建割據嚴重,王權衰弱不屬于主要原因,故A錯誤;教會向信徒征收“什一稅”,但這也不是天主教在中世紀歐洲占支配地位的主要原因,故B錯誤;歐洲中世紀的天主教會掌握著《圣經》的解釋權,以加強對人們的思想控制,但這不是天主教在中世紀歐洲占支配地位的主要原因,故C錯誤。6、B【分析】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梭倫改革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舊的血緣親屬團體”“遭到排斥”及“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敗”等關鍵詞語。財產等級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貴族依據血緣門第的世襲特權壟斷政權的局面,故選B項。A有利于發展奴隸制工商業,排除;古希臘屬于地中海氣候,不利于農業生產,排除D;C和題意無關,排除。

考點:歷史上重大變法·梭倫改革·梭倫改革的內容7、D【分析】試題分析:這一題實際在考查梭倫改革的內容;因為梭倫改革的內容使得它被稱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根據所學知識,D為正確答案。

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梭倫改革?梭倫改革內容8、B【分析】材料中文字“1905前后留日學生近萬名;其中公派生的相當部分轉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現的重要原因是日俄戰爭在中國爆發后,清政府的腐敗及革新能力的喪失使留日學生對清政府失去信心,所以B項是學生傾向革命的重要原因,ACD項中與“轉變”無直接影響。

【名師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核心語句是“1905前后留日學生近萬名,其中公派生的相當部分轉向革命或同情革命”,1901清末新政結果失敗,再有此時資產階級革命思想興起,1905年為爭奪中國東北而興起日俄戰爭,使留日學生看到清政府的腐敗,喪失對清政府失去信心,日益傾向于革命。9、A【分析】【詳解】

由材料可知朱熹對天文學的歲差、置閏法、渾天說、渾天儀的結構等都有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說明他踐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的探究了萬物,得到了其中的“理”,故A正確;材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淵源于久遠的歷史傳統,故B錯誤;材料未體現科技發展為儒學發展提供理論依據,故C錯誤;材料是朱熹對古代科技進行研究并提出見解,不是促進科技發展,故D錯誤。二、填空題(共1題,共2分)10、略

【分析】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劃分十個地區部落取代過去的四個氏族部落,以五百人會議代替梭倫創立的四百人會議,創立十將軍委員會和陶片放逐法,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級官職向廣大公民開放,為貧苦公民參加政權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質保證,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榮。故答案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窘馕觥靠死固崮岵死锶?、材料分析題(共5題,共10分)11、略

【分析】【詳解】

(1)原因:由材料“明中期;政治日益腐敗,政府頒發的鹽引數大大超過了鹽產量數額灶戶(設灶煎鹽的鹽戶)不堪重負,大量道逃,使鹽課受損缺額北方邊患嚴重,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可知,變法的原因是明中期政治日益腐敗,政府超發鹽引加劇了原有鹽政制度的弊端,同時當時還面臨邊患嚴重;國家財政困難的問題。

(2)作用:由材料“葉淇變法提高了商人‘報中’的積極性,一時太倉銀累至百余萬”可知,變法提高了鹽商積極性,促進了鹽業發展,從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由材料“導致地方鹽商勢力重新洗牌,徽州鹽商依靠地利迅速發展壯大”可知,變法推動了徽商的發展壯大;由材料“標志著以糧換鹽到以銀換鹽的轉變”可知,變法確立了以銀換鹽的新制度,進一步推動明朝白銀貨幣化?!窘馕觥浚?)原因:政治日益腐?。贿吇紘乐?;政府超發鹽引加劇了原有鹽政制度的弊端;國家財政困難。

(2)作用:提高鹽商積極性,促進鹽業發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推動徽商的發展壯大;確立以銀換鹽的新制度,進一步推動明朝白銀貨幣化。12、略

【分析】本題考查唐朝《貞觀律》修訂的背景;以及《貞觀律》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主要考查學生聯系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材料信息的概括歸納能力。

(1)《貞觀律》修訂的背景;應當聯系所學當時的社會背景,從唐太宗吸取隨朝滅亡的教訓;民本思想的影響、當時政治和社會經濟狀況、社會矛盾相對緩和等方面來回答。

(2)《貞觀律》的主要特征,根據材料中的“增設加役流作為死罪的減刑,為封建立法提供了死罪減刑較為現實的辦法”“同時還區分兩類反逆罪,縮小緣坐處死的范圍”“確定了五刑、十惡、八議、請、減、贖等斷罪量刑的主要原則”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減輕刑罰、減少死刑和連坐范圍、區別對待犯罪種類、受儒家倫理影響等特點。《貞觀律》的影響應當根據材料信息并聯系所學有關內容,從緩和階級矛盾鞏固封建統治、促進經濟恢復和發展、有利于“貞觀之治”的出現等方面來回答?!窘馕觥浚?)背景:唐太宗吸取隨朝滅亡的教訓;民本思想的影響;當時政治較為清明;社會穩定;經濟恢復發展較快;社會矛盾相對緩和。

(2)特征:減輕刑罰;減少死刑和連坐范圍;區別對待犯罪種類;受儒家倫理影響。

影響:緩和了階級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促進了經濟恢復和發展;有利于“貞觀之治”的出現。13、略

【分析】【詳解】

(1)依據材料“強調學生應該學習斯達哈諾夫的勞動精神以勞動在人類生活中的巨大意義啟發學生?!?、“學校利用晚會向學生介紹了曲耀離、李順達等光榮勞動事跡?!?、“在不影響學習和健康的前提下,指導學生植樹、種花、布置教室、打掃衛生以及搬磚和砌路。”、“增設以科學實驗、手工雕刻等為主的‘手工勞動課’”結合所學可從將勞動教育滲透在學科教學之中、通過主題活動及學習模范培養勞動品質、要求學生從事力所能及的學校勞動、開設專門的勞動課程等角度概括建國初期我國中小學是如何開展勞動教育的。

(2)依據材料“黨中央明確提出將勞動教育作為培養新時期知識分子的重要途徑,全國中小學由此掀起勞動教育熱潮”及開展勞動教育的內容結合所學從確立社會主義的人民教育、有利于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糾正了舊教育觀念,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升了學生勞動技能及思想道德水平、為國家經濟恢復、發展提供人才支持等方面分析開展勞動教育的影響?!窘馕觥浚?)將勞動教育滲透在學科教學之中;通過主題活動及學習模范培養勞動品質;要求學生從事力所能及的學校勞動;開設專門的勞動課程。

(2)是確立社會主義的人民教育的表現,有利于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糾正了舊教育觀念,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升了學生勞動技能及思想道德水平;為國家經濟恢復、發展提供人才支持。14、略

【分析】【詳解】

(1)變化:需要從材料中得出答案。由材料中的光武帝時期的“以德取人”到漢順帝時期的“以文取人”;再到后來東漢后期的“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即可得出答案。

原因:從“以德取人”到“以文取人”說明文化在其中的地位超過了德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代自從董仲舒發展了儒家學說,被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家思想的影響越來越大,故到東漢就出現了“以文取人”;從“以文取人”再到“以族(或名)取人”則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門第思想嚴重,地主階級發生了分化,出現了不同的階層,結合所學可知,這是世家大族逐漸崛起,選官制度也受到了其影響;再有就是由材料中的“到了東漢末期,王朝和社會日益陷入到深刻的矛盾之中,察舉制度的實施也遇到了深刻的危機”可以得出其他原因。

(2)評價:“以德取人”是在延續西漢時期的察舉制選官標準;所以有利于選拔人才;而“以文取人”強調“專門知識”,所以經過考試選拔的官員文化素質相對較高;而“以族(或名)取人”則是只在世家大族中選拔,這使得選官制度具有很大的封閉性,很難體現民意,也不利于中央集權。

點睛:選修模塊的考題一般都提供新材料,創設新情境,考查考生根據所學知識的遷移能力和相關分析問題的技巧和方法。所以一般情況下,考查內容均不是選修課本上的基本史實。這就需要考生在閱讀材料的基礎上,結合所學分析問題的方法,將所學相關時空范圍的必修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遷移過來回答有關問題。當然,也有部分問題是通過閱讀材料進行分析就可以得到答案的??傊x修的題目需要活學活用,沒有選修教材的知識作為依托,考查內容和形式有很大的自由度。這希引起考生的關注?!窘馕觥浚╨)變化:從“以德取人”到“以文取人”再到“以族(或名)取人”.

原因:儒家思想的影響;察舉制的弊端;社會政治局勢動蕩;世家大族的崛起.

評價:最初有利于選拔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員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