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民版選修5歷史上冊月考試卷188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加強對五四運動史料和文物的收集、整理、保護,為后人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留下歷史記憶,加強對史料的分類整理和系統化研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和保護五四運動史料迫在眉睫。這可以說明A.研究五四運動收集官方文件為當務之急B.應把第一手史料的整理保護作為重中之重C.史料是認識、解釋和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D.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還原歷史場景大有可能2、《舊唐書》和《新唐書》皆記載房玄齡為進士出身,且可推算出房玄齡為隋文帝開皇年間進士。但大量可考的史料都明確記載,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由此可知A.史料考證的復雜性B.房玄齡的進士身份不可信C.正史記述更具權威D.進士科創建時間無法判定3、關于宗法制的行用范圍,傳統看法認為宗法制只行于大夫、士階層,近來學者又多認為天子、諸侯亦行宗法制。以李學勤為代表的一部分學者進而認為,庶人亦不能被拒于宗法制門外,宗法制在當時的社會各階層(奴婢除外)普遍存在。據此可知宗法制的行用范圍A.因眾說紛紜而無法確定B.需要進行考古挖掘才能印證C.傳統看法接近歷史真相D.拓展研究視角可能得出真相4、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抗日隊伍;下列選項中對于研究東北抗日聯軍具有第一手史料價值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2021年,四川三星堆遺址新出土了一批包括青銅禮器、儀仗用具等在內的精美文物。有專家指出,這批文物“有很多是來自中原地區夏商王朝風格的遺物”。這些考古新發現A.可以說明分封制加強了對四川的統治B.充分證明中原禮制影響范圍十分廣泛C.表明古蜀地區華夏認同觀念已經形成D.有助于揭示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特點6、2002年;考古學家公布了一件周穆王時的青銅器季姬方尊(如圖),該尊內底部著有銘文8行,經專家隸定如下:“惟八月初吉庚辰,君命宰茀(官名)易(賜)季姬政(佃)臣于空桑,厥師夫曰丁,以厥友廿又五家折(誓);易(賜)厥田,以生馬十又五匹,牛六十又九。”這有助于研究當時的。
①天文歷法②職官制度③文字書法④土地制度⑤宗法制度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7、中國古代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指出“(漢代)趙過始為牛耕”。1923年在山西省渾源縣李峪村發掘的戰國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銅器牛尊,牛鼻上有環,這被認為是牛耕出現的證據。這說明A.牛耕的出現不晚于戰國時期B.文獻記載的可信度不高C.實物史料才能反映歷史真實D.我國牛耕技術歷史久遠8、對于魏、蜀、吳三國政權的正統問題,北宋學者多以禪讓得國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權為正統,而南宋學者則多以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為正統。這一現象體現出A.兩宋官方意識形態差異B.立場差異使得歷史研究難有共識C.對三國歷史的認識漸趨理性客觀D.政治形勢發生顯著變化評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9、(探索歷史的奧秘)廣受世人關注的瑪雅文明;堪稱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葩。它是美洲印第安瑪雅人在與亞;非、歐古代文明隔絕的條件下,獨立創造的偉大文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建筑方面;古代瑪雅人修建了不少金字塔。其中最高的可達70多米,其規模之巨大;施工難度之高,令人吃驚。古代瑪雅的金字塔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在建筑形式、用途上有著明顯的不同。
材料二瑪雅文明何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迅速衰敗了呢?對其衰敗原因眾說紛紜;考古學界提出了以下假說:瑪雅人居住在如此狹小的面積上,人口無節制的繁殖,興盛時期達到數百萬人口。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在當時那個年代是個重大的社會負擔。瑪雅人當時選擇的居住地區土地不肥沃,不適宜谷物;稻米,只能種植些紅薯之類的副食品充饑,或者以木瓜、香蕉、柑桔之類的果品為食。而且所收獲的數量肯定遠遠滿足不了人口增加的需求,數以萬計的人長期解決不了的飲食問題,必然對社會形成一種危機。中美洲是強烈地震曾經發生的地方,也深受臺風、颶風之苦。歷史上瑪雅人所居住的地區,也難免遭受地震之害和風災之苦。據調查,瑪雅人十分仁慈,對于人間爭斗是不贊成的,特別是認為人殺人更是不可理解的。就連宰殺動物都是不允許的,所以在與相鄰的人類交往中,總是處在弱者的地位。倘有外界的入侵,瑪雅人必然以失敗告終。據考證瑪雅人昌盛時,居住地區是比較文明衛生的,而且醫療條件也好于在周圍的人類。然而通過相鄰的人類侵擾和交流,把當時存在于社會上的種種傳染病,有意無意地傳播到了瑪雅人的居住區,從而導致傳染病的流行。以上這些原因可能會導致大規模、閃電般的移民,繁榮昌盛的瑪雅石造城市,幾乎在一夜之間成了孤城。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所說古代瑪雅的金字塔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在建筑形式;用途上有什么明顯的不同?
(2)據材料二概括分析瑪雅文明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衰敗的幾種原因假說。瑪雅文明迅速衰敗的原因怎樣才能真正解開?10、(探索歷史的奧秘)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津巴布韋遺址位于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多公里的馬斯溫戈鎮附近;是津巴布韋首都以南,非洲最大和最重要的古代文化遺址,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大津巴布韋在班圖語中意為“石頭城”。在公元13—15世紀,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國的都城,遺址于1877年被發現,占地達一萬多畝。在津巴布韋的維多利亞博物館里,陳列著早年土著人的繪畫和從“大津巴布韋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東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遺址旁還保留著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遺址地基上還找到了古代鑄造錢幣的泥模。
——摘編自王青青《津巴布韋:大津巴布韋遺址》材料二大津巴布韋遺址之建筑群。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與所學知識;指出大津巴布韋遺址所反映的歷史狀況。
(2)綜合上述材料與所學知識,概括大津巴布韋遺址建筑的特點。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9世紀70年代;英國探險家斯坦利率一支考察隊在非洲考察,與當地土著相遇。對此事件,斯坦利和當地土著酋長摩基姆巴分別有自己的敘述。
材料一斯坦利的敘述:
早8點左右;我們看到一個市場,附近停泊著許多獨木舟。人們立即集合起束,從四面八方向我們逼近:我們長時間保持自制。但最后他們因我們的鎮靜而鼓起勇氣,當某個人因此高叫“穆提”(投);他們一齊向我們投擲木矛時,我們才被迫開搶,對他們予以回擊,迫使他們驚惶逃竄下午2點,我們從兩岸樹木茂密的河道中駛出看到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停在河中央。那些船民發現我們后站起泉,高聲喊叫,把角吹得異常響在5分鐘里,我們全力射擊,無暇顧及別的事。但最后我們人正在距我們約200碼的地方重新組織力量。我們熱血沸騰。這簡直是殺戮。他們第一次感到我們憎惡居住在這里的這些丑陋不堪的食尸鬼們。
材料二摩基姆巴的敘述:
當我們聽說那個白皮膚的人(指斯坦利)要來的時候;我們不禁驚奇地我們對自己說,這人的皮膚是白色的,一定是從河流王國來的,他是我淹死的弟兄們中的一個。一切生命都來自水中,在水中他又找到了自己的生命要回到我們中間來,他要回家了。我們要舉行一個宴會,我下令將去迎接我們陪伴他高高興興返回村莊但是我們靠近他的小舟對,聽到喊聲:“土匪!土匪!并向我們噴射鐵雨,我們一時驚呆了那天晚上我們回來時看到了可怕的東西,我的弟兄死在血泊中,我們村遭到洗劫后被焚燒,水中飄滿了死尸。那些強盜和土匪消失了。現在請告訴我,那白人對我們公平嗎?
(1)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為什么?(4分)
(2)就此事件的起因而言,你認為誰的敘述可信,為什么?(4分)12、歷史的奧秘常常隱藏在多種歷史的記錄中;非洲大津巴布韋文明的確鑿記錄呈現了它曾經的輝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歷史為人類進化的記錄。最初是由考古學者從埋沒地中的石器;土器、銅器等種種遺物或在洞窟內的壁畫,而讀著歷史的記錄;還有人類學者從現在的蠻人生活里,而見著活著的歷史的記錄;再有歷史家從古代荒唐的傳說與神話中,窺破了赤裸裸的歷史的事實。
——(日)上田茂樹《世界史綱》材料2:人類學反對某些人的觀點;他們認為只有他們自己可以代表人類,只有他們最進步,他們是神或歷史選擇出來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
——(英)馬文·哈里斯(文化人類學)(1)據材料1;探索歷史奧秘所能依據的主要史料類型有哪些?結合所學知識,以其中的一種史料說明大津巴布韋社會的生產;貿易以及生活藝術狀況。
(2)在大津巴布韋文明創造者問題上,我們需要反對西方某些人的什么觀點?揭示這種觀點所反映的價值觀。13、甲骨文的發現以及對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證明了商王朝的存在。這給了中國學者以極大的鼓舞,他們希望能從考古學上尋找夏王朝的文化遺存。
材料一如果你對堯舜的盛世給予過多的頌贊;好吧,拿出你的證據來。如果你論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偉績,證據也得拿出來。我們得先記住,在這種懷疑的精神之下,單純的文字記載已不復被認為是有效的佐證了。
——中國著名考古學家李濟(1955年)材料二。
二里頭遺址平面示意圖。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臨的困境。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遺址有哪些可行性條件?
(2)據材料二;概括二里頭遺址表現出的文明特點。
(3)聯系材料一與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探尋夏王朝遺址學術領域有著怎樣的定論和爭論?對二里頭遺址奧秘進一步科學解讀,需要繼續使用什么方法?14、(探索歷史的奧秘)
三星堆遺址的驚世發現集中反映了巴蜀文明的成就。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從早期城市的“磁體”和“容器”兩大功能來看;三星堆古城可以成為不同時期不同社會經濟形態和文化特征的各支蜀文化的“兼容器”。三星堆文化所包含的四期文化層似應是歷代蜀文化最早匯集的結穴處和時代性文化積淀的結果。在三星堆祭祀坑的龍虎尊等器物內出土了海貝4600枚,這應該是古代閉塞的“天府之國”同南海交通的明證,也不排除是殷商文化南進與商品交換的影響。
——摘編自譚繼和《三星堆文化與古蜀文明》材料二西亞地區出土的大型雕像;多發現于宗廟祭祀場所(如神廟或露天的神廟廣場),這與我國三星堆遺址的情況相似。這些雕像造型特點;藝術風格及表現手法也與三星堆銅像相似,在西亞地區也有雕像上覆蓋金面罩、金箔的傳統,古代西亞與三星堆類似的“神樹”或“神柱”也時有發現。蘇美爾人的神廟總是占據著城市中主要位置,也與三星堆古城情況相近。
——摘編自敖天照《三星堆蜀都源流再探》請回答:
(1)材料一是如何認識三星堆文化的?據材料一;指出這些認識的研究視角。
(2)據材料二,指出三星堆文化與西亞文化的相似之處。綜合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三星堆文化的主要特點。15、探索歷史的奧秘。
材料。
統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記·秦始皇本紀》對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語。秦始皇陵等處出土的秦權銘文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狀;王綰“法度量則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秦簡記載:“縣及工室聽官為正(校準)衡石毋過歲壹。”“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罰沒)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
——摘編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具體措施。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在歷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對已有文獻資料的作用。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唐代《貞觀政要》和宋代《資治通鑒》對隋文帝時期發生的一件史事分別有自己的敘述。材料一隋開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饑乏。是時,倉庫盈益,竟不賑給,乃今百姓逐糧。隋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隋開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饑乏。是時,倉庫盈益,竟不賑給,乃今百姓逐糧。隋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唐]吳兢《貞觀政要》高祖文皇上之開皇十四年關中大旱,民饑,上(隋文帝)遣左右視民食,得豆屑雜糠以獻。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責,為之不御酒肉,殆將一期。材料二高祖文皇上之開皇十四年關中大旱,民饑,上(隋文帝)遣左右視民食,得豆屑雜糠以獻。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責,為之不御酒肉,殆將一期。
(1)在兩則材料的的記載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為什么?
(2)兩則材料對同一史事的記載有何明顯分歧?你認為哪則材料的敘述可信,為什么?評卷人得分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關于世界現代史的開端;在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有兩種見解。一種認為:20世紀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另一種認為: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一一摘編自齊濤《世界通史教程現代卷》
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就材料中關于“世界現代史開端”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并簡要論述。(要求:可以選取材料中任意一個觀點闡述,也可以另立觀點闡述,觀點必須明確,簡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清楚)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1題,共6分)18、時代與史家。
社會文化,時有更新:史家智識,遂以變遷。試以司馬遷、司馬光、梁啟超為例,敘述中國史家治史理念的變化趨勢及其社會原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C【分析】【詳解】
收集史料是研究歷史的必要條件,因為史料是人們認識,解釋、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故C項符合題意;官方文件是“有意史料”,雖然有很高的價值,但研究五四運動是全面行為,不能側重一端,故A、B項的敘述是片面的;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歷史,是為了提高研究歷史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歷史場景不能完全還原,排除D項。2、A【分析】【詳解】
《舊唐書》《新唐書》和大量可考的史料,對進士科創立的時間說法不一,這增加了史料考證的難度,使史料考證變得非常復雜,故A正確。由“《舊唐書》《新唐書》皆記載房玄齡為進士出身”“但大量可考的史料都明確記載,隋煬帝始建進士科”,可知材料并沒有說明哪個記載更準確,所以無法確認房玄齡進士身份的真偽,故B錯誤。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舊唐書》《新唐書》都是正史,正史由于著作人階級、立場的不同,往往有作者主觀感情在里面,不一定更具有權威性,故C錯誤。不同史料對進士科創建的時間可能會有不同記載,但并不代表進士科創建的時間無法判定,故D項錯誤。3、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傳統觀點和李學勤為代表的部分學者在宗法制適用范圍方面存在差異,后者拓寬了研究視角,由此可知,選項D正確;選項A陷入歷史虛無主義,排除;選項B不符合歷史研究的思路,并不是所有存在爭論的歷史議題都需要考古驗證,排除;材料并未給出結論,選項C排除。4、C【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歷史素養能力要求可知,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是指當時那個年代留下的,特別是當時的人提供的,較客觀、真實,學術價值較高。而第二手史料是指距離那個時代較遠的記錄,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學術價值:主觀色彩較強,學術價值偏低。因此②③都是當時的實物史料,是第一手史料,而①④則是后人編錄的,是第二手史料,C選項正確。結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選項錯誤。5、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2021年,四川三星堆遺址新出土的精美文物,“有很多是來自中原地區夏商王朝風格的遺物”,這表明古蜀文明和中原地區夏商王朝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古蜀文明接受了夏商王朝的強烈影響。三星堆考古新發現再次證實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形成,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進程提供了更多考古實物證據,有助于揭示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特點,故D項正確;材料與分封制無關,故A項錯誤;材料只強調中原禮制對古蜀文明的影響,所以不能充分證明中原禮制影響范圍十分廣泛,故B項錯誤;材料只涉及青銅禮器、儀仗用具等在內的一批精美文物有中原地區夏商王朝的風格,這不能說明古蜀地區華夏認同觀念已經形成,故C項錯誤。6、B【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中的官職、文字和賜田可知,這一文物可以用來研究當時的職官制度、文字書法和土地制度,B項正確;天文歷法宗法制度在文物中無法體現,排除A、C、D項。故選B項。7、A【分析】【詳解】
出土文物是一手史料,文獻記載是二手史料,兩者結合可知,我國牛耕出現的時間不晚于戰國時期,A正確;文獻記載有一定的可信度,排除B;文獻記載相互印證之后也能反映歷史真實,排除C;D與題無關,排除。8、D【分析】【詳解】
材料中“對于魏、蜀、吳三國政權的正統問題,北宋學者多以禪讓得國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權為正統,而南宋學者則多以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為正統”并結合所學可知,北宋建立與后周禪讓有關,如果否定曹魏的話,那北宋就是僭偽,所以“北宋學者多以禪讓得國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權為正統”,目的在于證實北宋是正統。北宋亡于金人,南宋建立之后,此時局勢已經相反過來了,必須將蜀漢當作正統,才能夠使南宋成為正統。故答案為D項。A項,材料涉及的是正統問題,它與政治形勢密切相關,與兩宋官方意識形態差異無關,排除;B項,“立場差異使得歷史研究難有共識”的說法本身錯誤且不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是政治形勢的差異造成題干中的現象,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不同時期把不同的政權認定為正統的問題,不是強調對三國歷史的認識是否漸趨客觀,排除。二、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9、略
【分析】試題分析:(1)第一小問形式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瑪雅金字塔頂部多為平臺。第二小問用途上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埃及的金字塔主要用來存放法老的尸體;而瑪雅金字塔主要用來舉行祭祀活動;觀測天象。
(2)第一小問假說結合材料從自然災害、外族入侵、疾病流行等角度回答;第二小問原因表現在歷史研究的繼續、考古發現等。【解析】(1)形式上:瑪雅金字塔頂部多為平臺;上面建有神廟,可拾級而上;用途上:埃及的金字塔主要用來存放法老的尸體,而瑪雅金字塔主要用來舉行祭祀活動;觀測天象。
(2)人口膨脹;糧食危機、自然災害、外族入侵、疾病流行。
瑪雅象形文字的成功釋讀、考古發掘、歷史研究的深入。10、略
【分析】【詳解】
(1)狀況:根據材料“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國的都城;陳列著早年土著人的繪畫和從“大津巴布韋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東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遺址旁還保留著古代的梯田、誰去、水井,遺址地基上還找到了古代鑄造錢幣的泥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津巴布韋遺址所反映的歷史狀況是曾經作為首都、既為政治統治服務,也為宗教服務、具有較高的經濟技術水平、對外貿易較為發達、統治范圍較廣、會熔煉黃金和制造鐵器和貧富差別等。
(2)根據材料“大津巴布韋在班圖語中意為“石頭城””結合圖示信息和所學可知大津巴布韋遺址建筑的特點主要有建筑都用花崗石砌成、圣堂外墻和圓錐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衛城較為粗糙、不施灰漿、拼縫技術高超等。【解析】(1)狀況:作為首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經濟中心;既為政治統治服務,也為宗教服務;具有較高的經濟技術水平;對外貿易較為發達;統治范圍較廣;會熔煉黃金和制造鐵器;貧富差別。
(2)特點:建筑都用花崗石砌成(僅答石頭,不得分);圣堂外墻和圓錐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衛城較為粗糙;不施灰漿;拼縫技術高超。11、略
【分析】【詳解】
(1)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時間;地點、人物、流血沖突雙方敘述一致。
(2)本題屬于開放試題,若指出斯坦利的觀點可信或酋長的觀點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得分。若指出雙方各執一詞,究竟誰的說法可信,還需要其他材料證明即可。【解析】(1)時間;地點、人物、流血沖突;(指出三項即可得3分)雙方敘述一致。(1分)
(2)若指出斯坦利的觀點可信或酋長的觀點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得分。(3分)若指出雙方各執一詞,究竟誰的說法可信,還需要其他材料證明可得4分。12、略
【分析】第⑴問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從材料二概括“史料類型”以及用“史料”闡述“狀況”;第⑵問考查考生論證和闡述事物的能力,首先要明確“西方某些人的觀點”,然后用所學知識進行論證。【解析】(1)實物遺存;土著生活實錄;傳說與神話。
生產:鋤和斧等鐵器(梯田;水井和水渠等);說明了農業的發達;采石場、熔爐和泥范(鑄模),說明手工業的發達。
貿易:中國的青瓷碎片(波斯的小花碗);說明大津巴布韋社會存在著與其它族群的交流。
生活藝術:鐲和一些黃金制品(橢圓形建筑上的精美石雕);說明人們懂得裝飾生活。
(2)觀點:大津巴布韋文化遺存,不可能是非洲人創造的,而只能屬于白人。價值觀:種族中心主義。13、略
【分析】第(1)問;根據材料中“證據也得拿出來。我們得先記住,在這種懷疑的精神之下,單純的文字記載已不復被認為是有效的佐證了”,可以得出主要的困境在于史實材料少。根據材料及所學,可以推斷出可行的條件有疑古思辨的推動;學者對夏朝遺存位置的預測;借鑒新的史學方法。
第(2)問;根據材料二中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二里頭文化的特點可以得出答案。
第(3)問,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二里頭遺址已經證明了夏的存在,但是否與其完全相符還需要更多材料考證。具體的方法是考古成果與文獻資料相互印證。【解析】(1)困境:文字記載少;遺存片段而零散。
條件:疑古思辨的推動;學者對夏朝遺存位置的預測;借鑒新的史學方法(傳說材料與考古實物相印證;借用西方現代科學方法)。
(2)特點:文化遺存豐富(遺跡;遺物和墓葬等);有一定經濟、政治管理水平。
(3)定論:二里頭遺址用事實證明了夏朝的真實存在。
爭論:二里頭遺址與夏文明的時期;范圍是否完全吻合等。
方法:考古成果與文獻資料相互印證。14、略
【分析】【詳解】
(1)由材料“三星堆古城可以成為不同時期不同社會經濟形態和文化特征的各支蜀文化的“兼容器”。三星堆文化所包含的四期文化層似應是歷代蜀文化最早匯集的結穴處和時代性文化積淀的結果。”和“這應該是古代閉塞的“天府之國”同南海交通的明證;也不排除是殷商文化南進與商品交換的影響。”可見作者認為三星堆文化的產生不是孤立的;三星堆文化有悠久而獨立的始源;三星堆文化受中華文明內部不同地域之間文化的影響。而“早期城市的“磁體”和“容器”兩大功能”來看,材料是從早期城市的功能和三星堆文化是蜀文化的“兼容器”來分析三星堆文化。
(2)由材料“西亞地區出土的大型雕像這些雕像造型特點、藝術風格及表現手法.在西亞地區也有雕像上覆蓋金面罩、金箔的傳統神廟總是占據著城市中主要位置,也與三星堆古城情況相近。”,可見三星堆文化與西亞文化的相似之處有:雕像放置場所,造型特點、藝術風格;神廟的城市位置。通過材料一、二,容易得出三星堆文化的主要特點:鮮明的地域特色;明顯反映出中原商文化的影響;融匯了中原和其他區域的文明。【解析】(1)認識:三星堆文化的產生不是孤立的;三星堆文化有悠久而獨立的始源;三星堆文化受中華文明內部不同地域之間文化的影響。
視角:早期城市的功能;三星堆文化是蜀文化的“兼容器”。
(2)相似之處:雕像放置場所;造型特點;藝術風格;神廟的城市位置。
特點:鮮明的地域特色;明顯反映出中原商文化的影響;融匯了中原和其他區域的文明。15、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秦始皇令丞相隗狀;王綰“法度量則.縣及工室聽官為正(校準)衡石..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罰沒)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可知秦朝統一度量衡采用中央由丞相負責,主管官員負責督查校準,并制定相應的處罰等措施。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研究中出土文物為第一手史料對文獻記載有更好印證、補充、訂正的作用,有利于正確認識歷史真相。【解析】(1)中央由丞相負責統一度量衡;主管官員負責督查;按期校準;限定誤差并制定相應的處罰標準(5分)
(2)印證、補充、訂正文獻資料,有助于認識歷史真相。(3分)16、略
【分析】【詳解】
(1)可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時間;人物、旱災、民饑;根據兩則材料中的敘述可以看出,雙方敘述一致。
(2)分歧:根據材料“隋開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饑乏。是時,倉庫盈益,竟不賑給,乃今百姓逐糧”可知,《貞觀政要》認為旱災發生后,隋文帝不憐惜百姓而珍惜倉庫;根據材料“高祖文皇上之開皇十四年關中大旱,民饑,上(隋文帝)遣左右視民食,得豆屑雜糠以獻”可知,《資治通鑒》認為旱災發生后,隋文帝關心百姓疾苦。宋代材料可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貞觀政要》成書于唐代,受當朝時政影響較大,有假借隋文帝賑災不作為說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規勸統治者重視民生、推行“仁政”的現實可能;《資治通鑒》成書于宋代,與隋朝統治無直接利害關聯,隋文帝對災民的不同態度對宋代統治者均有資治功效主要在于總結出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或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誠來加強統治,相對客觀),故宋人無作偽的必要。此外,還需要搜集其他的史料對這一推斷進行印證。【解析】(1)時間;人物、旱災、民饑;雙方敘述一致(或:兩則材料互相印證)。
(2)分歧:《貞觀政要》認為旱災發生后;隋文帝不憐惜百姓而珍惜倉庫;《資治通鑒》認為旱災發生后,隋文帝關心百姓疾苦。(若整體概括為“在隋文帝是否賑濟災民的問題上有分歧”也可得2分)
宋代材料可信。《貞觀政要》成書于唐代,受當朝時政影響較大(或:歌頌貞觀之治、美化唐太宗統治,有明顯政治傾向),有假借隋文帝賑災不作為說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規勸統治者重視民生、推行“仁政”的現實可能;《資治通鑒》成書于宋代,與隋朝統治無直接利害關聯,隋文帝對災民的不同態度對宋代統治者均有資治功效(或:《資治通鑒)》)主要在于總結出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或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誠來加強統治,相對客觀),故宋人無作偽的必要。此外,還需要搜集其他的史料對這一推斷進行印證(或:《資治通鑒》匯集了其他的史料對這一推斷進行敘述)。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7、略
【分析】關于世界世界現代史開端問題;可以采用不同的史觀分析。首先要給出明確的分界線。如果用整體史觀,要突出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世界市場與世界經濟最終形成。如果采用采用革命史觀,要突出十月革命的意義,即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起點,是人類歷史由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到社會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健康狀況與工作履歷證明書(7篇)
- 小區垃圾分類與環保管理協議
- 服裝制造銷售協議
- 知識產權轉讓許可使用協議詳細內容說明
- 行政管理公文流轉試題及答案
- 2025商業辦公裝飾裝修施工合同范本
- 行政管理學的實施效果試題及答案
- 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的世界歷史比較研究
- 行政管理中的決策制定聚焦市政學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資格市政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延安通和電業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液壓油供應合同協議
- 2024年貴州省德江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醫療衛生崗筆試題帶答案
- 高考二輪專題復習:圖文轉換
- 2024年甘肅省大數據中心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崇左市人民檢察院招聘機關文員筆試真題2024
- 2025-2030煤油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 (二模)2025年4月濰坊市高三高考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 香港勞務服務合同協議
- 園林噴灑器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GB/T 9065.2-2025液壓傳動連接軟管接頭第2部分:24°錐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