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高三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人教版高三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人教版高三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人教版高三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人教版高三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版高三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下列關于電容的說法正確的是()A.電容器簡稱電容B.電容器A的電容比B的大,說明A的帶電荷量比B多C.電容在數值上等于使兩極板間的電勢差為1V時電容器需要帶的電荷量D.由公式C=Q/U知,電容器的電容與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成反比,與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成正比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速度越大的物體越難靜止,所以它的慣性越大B.質量越大的物體,運動狀態越難改變,因為它的慣性大C.力是改變物體慣性的原因D.處于完全失重的物體沒有慣性3、如圖所示,有一段長為1m,電阻為15Ω的金屬絲,兩端連接成一閉合圓環,在圓環上取M、N兩點與外電路相連.已知M、N間的短圓弧長20cm,沿AM流入圓環的電流強度為0.5A.則()A.M、N間的短圓弧金屬絲的電阻值為12ΩB.閉合圓環在M、N間的電阻值為2.4ΩC.閉合圓環在M、N間的電阻值為15ΩD.通過M、N間的短圓弧金屬絲的電流強度為0.1A4、【題文】以下是有關近代物理內容的若干敘述,其中正確的是____(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選對一個給3分,選對兩個給4分,選對三個給6分。每選錯一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A.太陽內部發生的核反應是熱核反應B.一束光照射到某種金屬上不能發生光電效應,可能是因為這束光的光強太小C.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D.原子核發生一次β衰變,該原子外層就失去一個電子5、CTMD(中國戰區導彈防御體系)是一種戰術型導彈防御系統,可以攔截各類型的短程及中程超音速導彈.在某次演習中,檢測系統測得關閉發動機的導彈在距地面高為H處,其速度為v且恰好水平,反應靈敏的地面攔截系統同時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發射一顆炮彈成功攔截.已知發射時炮彈與導彈的水平距離為s,不計空氣阻力,則()A.v0=vB.v0=vC.v0=vD.v0=v6、一艘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大小為4m/s,要橫渡水流速度為5m/s的河,河寬為80m.設船加速啟動和減速停止的階段時間很短,可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船無法渡過此河B.小船渡河的最小位移(相對岸)為80mC.船渡河的最短時間為20sD.船渡過河的位移越短(相對岸),船渡過河的時間也越短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7、要將力F沿虛線分解為兩個分力,哪些是不能分解的()A.B.C.D.8、煤、石油、天然氣和生物能作為能源的共同特點是()A.可再生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少一點C.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D.污染環境的能源9、一個電荷只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過程中,電場力做了2×10-6J的正功,那么()A.電荷的電勢能減少了2×10-6JB.電荷的動能增加了2×10-6JC.電荷在B處時具有2×10-6J的電勢能D.電荷在B處時具有2×10-6J的動能10、如圖甲所示,光滑的平行導軌MN、PQ固定在水平面上,導軌表面上放著光滑導體棒ab、cd,兩棒之間用絕緣細桿連接,兩導體棒平行且與導軌垂直.現加一垂直導軌平面的勻強磁場,設磁場方向向下為正,磁感應強度B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t1=2t0,不計ab、cd間電流的相互作用,不計導軌的電阻,每根導體棒的電阻為R,導軌間距和絕緣細桿的長均為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t0時輕桿既不被拉伸也不被壓縮B.在O~t1時間內,絕緣細桿先被拉伸后被壓縮C.在0~t1時間內,abcd回路中的電流方向是先順時針后逆時針D.若在0~t1時間內流過導體棒的電量為q,則t1時刻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11、2010年1月17日,我國成功發射北斗COMPASS-G1地球同步衛星.據了解這已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射的第三顆地球同步衛星.則對于這三顆已發射的同步衛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它們的運行速度大小相等,且都小于7.9km/sB.它們運行周期一定相同C.它們離地心的距離可能不同D.它們的向心加速度與靜止在赤道上物體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12、如圖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圖中1、2、3、4、5所示下小球運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連續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為d.根據圖上的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能求出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B.能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C.能判定位置“1”不是小球無初速釋放的位置D.能判定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13、三個分別帶有正電、負電和不帶電的質量相同的顆粒,從水平放置的平行帶電金屬板左側以相同速度v0垂直電場線方向射入勻強電場,分別落在帶正電荷的下板上的a、b、c三點,如圖所示,下面判斷正確的是()A.落在a點的顆粒帶正電,c點的帶負電,b點的不帶電B.落在a、b、c點顆粒在電場中的加速度的關系是aa>ab>acC.三個顆粒在電場中運動所受沖量關系是Ia>Ib>IcD.電場力對落在c點的顆粒做負功14、如圖甲所示,小物塊從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小物塊的位移x

和時間的平方t2

的關系如圖乙所示.g=10m/s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物塊的加速度大小恒為2.5m/s2

B.斜面傾角為30鈭?

C.小物塊2s

末的速度是5m/s

D.小物塊第2s

內的平均速度為7.5m/s

1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太陽光譜中的暗線是太陽高層大氣含有的元素全部吸收了它自己特征譜線的太陽光造成的B.由巴爾末公式確定的氫原子譜線只在可見光區C.衰變過程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的中子轉變為質子時所產生的D.波爾理論的不足之處在于把電子的運動仍然看做經典力學描述下的軌道運動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6、某人推著自行車前進時,地面對前輪的摩擦力為F1,對后輪的摩擦力為F2;人騎著自行車前進時,地面對前輪的摩擦力為F3,對后輪的摩擦力為F4,則F1與車前進方向____;F2與車前進方向____;F3與車前進方向____;F4與車前進方向____.(填“相同”或“相反”)17、某學生興趣小組通過實驗,探究相同厚度的普通均勻條形玻璃片的振動頻率f與其長度l的關系,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數據,由表中數據可知,振動頻率f隨玻璃片長度l的變化而____(選填“均勻”或“不均勻”)變化;振動頻率f與玻璃片的長度l的關系為____(比例系數用k表示).比例系數k的大小為____(若k有單位,請按國際單位制帶上其單位),k可能與____有關(至少寫出一項).

。音符C調頻率f(Hz)玻璃片長度l(mm)低音區539229064402747494258中音區1523251258723736592244698217578420568801947988183高音區10461781174168131815818、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讓小車在一條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此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然后用完全相同的橡皮筋二條;三條合并在一起分別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保持一致,且每次實驗中小車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求出.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Hz.

(1)除了圖甲中已有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導線、開關、____電源(填“交流”或“直流”)和____(填測量工具).

(2)實驗中小車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適當傾斜來平衡摩擦阻力,則下面關于平衡小車摩擦阻力的操作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

A.小車不拖紙帶;能夠加速下滑即可;

B.小車不拖紙帶;能夠勻速下滑即可;

C.打開打點計時器;小車拖著紙帶,能夠加速下滑即可;

D.打開打點計時器;小車拖著紙帶,能夠勻速下滑即可.

(3)實驗中不可缺少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序號).

A.測出小車的質量;B.測出橡皮筋的伸長量;

C.用量角器測出長木板的傾角;D.改變橡皮筋條數后將小車從同一位置釋放.

(4)下列關于此實驗操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

A.實驗時要盡量保持木板水平;

B.打點計時器的電源要等到小車開始做勻速運動時才能打開;

C.求小車速度時;應取紙帶上點跡均勻的部分;

D.用多條橡皮筋時應適當減小橡皮筋的形變量;以免小車速度過大.

(5)分別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并起來進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實驗時;每次實驗中橡皮筋拉伸的長度應該保持一致,我們把第一次實驗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由于橡皮筋對小車做功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以由打點計時器和紙帶測出,如圖所示是其中四次實驗打出的紙帶.

試根據圖乙中的信息;填寫如表:(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次數1234橡皮筋對小車的做功W2W3W4W小車速度v(m/s)1.001.422.00速度的平方v2(m2/s2)1.002.004.00從表中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小車合外力做的功與小車的____成正比.19、一根長10cm的通電導線放在磁感強度為0.4T的勻強磁場中,導線與磁場方向垂直,受到的磁場力為4×10-3N,則導線中的電流為____A.將導線中電流減小為0,磁感強度為____T,導線受到的磁場力為____.20、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體____發生變化的原因,該定律引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是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3題,共27分)21、電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電壓的影響下能夠發光.____.(判斷對錯)22、物體速度變化的方向與它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____(判斷對錯)23、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內能的大小只與溫度有關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識圖作答題(共2題,共14分)24、如圖表示某高等植物體種子在適宜萌發的條件下,鮮重的變化情況及對應階段萌發種子形態變化(圖A)和長成的幼苗植物體內的生理過程(圖B).請據圖回答.AB(1)圖A中,在第Ⅰ階段,種子吸水的主要方式為______________;圖A中,在第Ⅱ、Ⅲ階段,種子干重比第Ⅰ階段干重減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圖A中,在第Ⅱ階段,種子呼吸產生的CO2大大超過O2的消耗。當胚根長出,鮮重又增加時,O2的消耗速率就高于CO2的釋放速率。這說明初期的呼吸方式主要是圖BⅢ階段中的______(填序號),而隨后是圖BⅢ階段中的______(填序號)。(3)圖BⅠ、Ⅱ中能夠在葉肉細胞生物膜上進行的生理過程是______(填序號),圖B中的Ⅱ過程發生在_________。(4)若為油菜種子,含量最多的有機物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種子中____(激素)含量高,不易萌發,可以浸泡在_______溶液中解除休眠。油菜種子的形成受基因決定,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Notch信號途徑是一種細胞間相互作用的基本途徑,調控著細胞增殖、分化、凋亡等過程。下圖表示肝臟組織受損或部分切除后激活Notch信號途徑實現再生的過程。圖中受損細胞A的膜上產生信號分子,與正常細胞B膜上的Notch分子(一種跨膜受體)結合,導致Notch的膜內部分水解成NICD,NICD再與RBP(一種核內轉錄因子)一起結合到靶基因的相應部位,激活靶基因,最終引起肝臟再生。請分析回答:(1)信號分子與細胞膜上的Notch分子結合后引起肝細胞的一系列變化,這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2)在Notch分子基因表達過程中,過程①需要的酶主要是________;過程②除需要mRNA外,還需要________。(3)直接參與Notch分子合成、加工和轉運的細胞器有________,其中轉運過程依賴于生物膜的________。(4)靶基因激活后能促進過程①,其意義是________。(5)眾多研究發現,Notch信號傳導的異常活化與多種腫瘤的形成有關。請結合圖中信息,寫出一種通過阻斷Notch信號傳導途徑以治療肝癌的設想:________。評卷人得分六、作圖題(共4題,共8分)26、如圖所示,ABC是固定在絕緣水平面上的光滑金屬導軌,長度AB=BC=L,夾角為60°,且單位長度的電阻均為r,導軌處于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MN是一根金屬桿,長度大于L,電阻忽略不計.現MN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0在ABC上勻速滑行;始終與導軌接觸良好,并且與AC確定的直線保持平行.求:(1)在導軌上滑行過程中MN受安培力F與滑行位移x的關系表達式并畫出F-x圖象;

(2)滑行全過程中構成回路所產生的焦耳熱Q和通過B點截面的電量q.27、在美麗的物理大廈的構建過程中,有許多科學家做了非常經典、著名的物理實驗,下面幾幅圖是其中的代表,請你用直線把圖與相對應的物理學家的名字連起來28、【題文】在圖(1)中畫出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圖。在圖(2)中畫出物體對斜面的壓力的示意圖。29、【題文】在圖示的電路中,已知電阻R1=5Ω,電流表A1的示數為I1=1A;電流表A的示數為I=1.5A,求:

(1)R1兩端的電壓U1;

(2)通過R2的電流I2;

(3)R2的阻值。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分析】電容表征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大小,由電容器本身的特性決定,與兩極板間的電壓、所帶的電荷量無關.電容器的作用是隔直流,通交流.【解析】【解答】解:A;表述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為電容;電容器不是電容,故A錯誤;

B;電容器的電容反映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但容納的電荷量與兩端的電勢差有關,電勢差越大,則電量越多,并不是說電容越大,電量越多,故B錯誤;

C、由C=可知;電容在數值上等于使兩極板間的電勢差為1V時的電容器需要帶的電量,故C正確;

D;電容是由電容器本身所決定的;與電壓及電荷量無關,故D錯誤;

故選:C.2、B【分析】【分析】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唯一的量度,與物體的受力及運動情況無關.【解析】【解答】解:A;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不會隨速度的改變而改變;速度大的物體越難停止是因為物體的動能較大,故難靜止,故A錯誤;

B;質量越大的物體;則慣性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越難改變,故B正確;

C;力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會改變物體的慣性,故C錯誤;

D;物體在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失重時仍有慣性,故D錯誤;

故選:B.3、B【分析】【分析】根據電阻定律,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總長度為1m的電阻為15Ω,故短弧的電阻為R1=0.2×15=3Ω,長弧的電阻為R2=0.8×15=12Ω;.

閉合圓環在M;N間的電阻值為短弧和長弧并聯的電阻;根據短弧和長弧的阻值可計算出并聯的阻值.

并聯電阻中的電流分配與電阻成反比,求出這個比值,再根據總電流是0.5A,可計算出通過M、N間的短圓弧金屬絲的電流強度.【解析】【解答】解:A、B、C、根據電阻定律,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故短弧的電阻為R1=0.2×15=3Ω,長弧的電阻為R2=0.8×15=12Ω;

閉合圓環在M、N間的電阻值為短弧和長弧并聯的電阻,故;故AC錯誤;B正確.

D、通過M、N間的短圓弧金屬絲的電流強度與通過M、N間的長圓弧金屬絲的電流強度之比等于其電阻的反比,即,總電流為0.5A,故通過M、N間的短圓弧金屬絲的電流強度為;故D錯誤.

故選:B.4、A|C|E【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太陽內部發生的核反應都是輕核的聚變反應;而且溫度很高,選項A正確。能不能發生光電效應僅僅看入射光的頻率,與強度無關,選項B錯誤。氫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規律與衛星的相似,軌道半徑越大,動能越小,總能越大,選項C正確。原子核發生一次β衰變,原子核里面釋放出一個電子,選項D錯誤。天然放射現象中發出的三種射線是從原子核內放出的射線,因此表明了原子核也是可分的可變的,具有復雜的結構,選項E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氫核的聚變、光電效應、玻爾的理論、原子核的天然衰變及其射線的產生。【解析】【答案】ACE5、A【分析】【分析】若攔截成功,豎直上拋的炮彈和平拋的導彈運動時間相等,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移之和等于H,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解析】【解答】解:導彈的運動時間t=;

根據;

解得.

故選:A.6、C【分析】【分析】因為水流速度大于靜水速度,所以合速度的方向不可能垂直河岸,則小船不可能到達正對岸.當靜水速的方向與河岸垂直,渡河時間最短.【解析】【解答】解:A;因為水流速度大于靜水速度;所以合速度的方向不可能垂直河岸,則小船不可能到達正對岸,但可以過河,故A錯誤;

B、當合速度的方向與靜水速的方向垂直時,合速度的方向與河岸的夾角最大,渡河航程最小,設船的最短渡河位移為s,則有:=;

因此s=;故B錯誤;

C、當靜水速的方向與河岸垂直時,渡河時間最短,最短時間t==s=20s;故C正確.

D;由上分析可知;故D錯誤;

故選:C.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7、BCD【分析】【分析】根據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結合平行四邊形特征,即可求解.【解析】【解答】解:根據題意可知;力依據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分解時,滿足平行四邊形,因此被分解的兩個分力必須要被分解的力兩側,兩個分力不能共線,因此不能分解有的BCD選項,只有A選項符合要求;

本題選擇不能分解的,故選:BCD.8、BCD【分析】【分析】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解析】【解答】解:非可再生資源是指經人類開發利用后蘊藏量不斷減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種礦物;巖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故煤、石油、天然氣及生物能共同點為不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少一點;它們都是來自于太陽的輻射形成的能源;且對環境均會帶來污染;

故選:BCD9、AB【分析】【分析】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動能增加,做負功,動能減小,電勢能增加,根據功能關系可正確解答.【解析】【解答】解:A、由題知道電場力做正功多少,電荷的電勢能就減小多少,則知電荷的電勢能減少了2×10-6J;故A正確.

B、電荷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電場力做了2×10-6J的功,合力做功即為2×10-6J,根據動能定理得知,動能增加了2×10-6J.故B正確.

CD;根據功能關系只能判斷電勢能與動能的變化量;不能確定電勢能與動能的大小.故C、D錯誤.

故選:AB.10、AB【分析】【分析】由楞次定律判斷出感應電流方向;由左手定則判斷導體棒受力方向,然后判斷絕緣桿的伸縮情況;

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求出電動勢,由歐姆定律求出電流,由電流定義式求出感應電荷量,然后求出磁感應強度.【解析】【解答】解:A、由圖乙所示圖象可知,t=t0時磁感應強度為零;導體棒不受安培力作用,輕桿既不被拉伸也不被壓縮,故A正確;

B;由圖乙所示圖象可知;磁場方向先向下后向上,磁通量先減少后增大,由楞次定律可知,感應電流始終沿順時針方向,由楞次定律可知,為阻礙磁通量的變化,兩導體棒先有遠離的趨勢,后有靠近的趨勢,則絕緣桿先被拉伸后被壓縮,故B正確,C錯誤;

D、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可知,感應電動勢:E===L2×=,感應電流I=,電荷量q=I△t1=×2t0,則B′=+B;故D錯誤;

故選:AB.11、AB【分析】【分析】同步衛星的特點:定周期(24h),頂軌道(赤道上方),定高度,定速率.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衛星貼近地球表面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根據,得,可知r越大,v越小,可知同步衛星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要比較同步衛星的向心加速度和靜止在赤道上物體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可根據公式:a=rω2,ω相同,半徑大的向心加速度大.【解析】【解答】解: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衛星貼近地球表面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根據,得,可知r越大;v越小,可知同步衛星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正確.

BC;同步衛星的特點:定周期(24h);頂軌道(赤道上方),定高度,定速率.故B正確、C錯誤.

D、根據公式:a=rω2;同步衛星的半徑大于地球的半徑,而同步衛星的角速度與地球自轉的角速度相等,所以同步衛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體的向心加速度.故D錯.

故選:AB.12、ABC【分析】【分析】小球做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相機的曝光的時間間隔相同,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可以求得.【解析】【解答】解:A、由于時間的間隔相同,所以3點瞬時速度的大小為2、4之間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所以V3=;故A正確;

B、由圖可以知道每兩個相鄰的點之間的距離差是一樣的,所以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x=at2可知,a=;故B正確;

C、根據V=V0+at可知點1的速度大小是V1=V3-2at=;所以位置“1”不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故C正確;

D;因為不知道a是否等于g;所以不知道下落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故D錯誤.

故選ABC13、BCD【分析】【分析】由圖,電容器上極板帶負電,下極板帶正電,平行板間有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正電荷在電場中受到向上的電場力,負電荷受到向下的電場力,不帶電的顆粒做平拋運動,帶負電的顆粒做類平拋運動,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大,帶正電的顆粒做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的類平拋運動.由此根據平拋和類平拋運動規律求解.【解析】【解答】解:A、B:根據題意,三顆粒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有x=v0t,v0相同,則水平位移x與運動時間t成正比,由圖看出,水平位移的關系為xa<xb<xc,則運動時間關系為ta<tb<tc.豎直方向上三個顆粒都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到達下極板時,在豎直方向產生的位移y相等:y=at2,則知加速度關系為aa>ab>ac.由牛頓第二定律得知三個顆粒的合力關系為Fa>Fb>Fc.由于平行板間有豎直向上的電場,正電荷在電場中受到向上的電場力,向下的合力最小,向下的加速度最小,負電荷受到向下的電場力,向下的合力最大,向下的加速度最大,不帶電的顆粒做平拋運動,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可知,落在a點的顆粒帶負電,c點的帶正電,b點的不帶電.故A錯誤;B正確.

C: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三個顆粒的合力關系為Fa>Fb>Fc.所以合力對三個顆粒做的功:Wa>Wb>Wc到達下邊的極板時三個顆粒的速度:va>vb>vc;

根據動量定理I=△mv=m(v-v0)得:三個顆粒在電場中運動所受沖量關系是Ia>Ib>Ic.故C正確;

D:由上分析得知;落在c點的顆粒帶正電,電場力向上,則電場力對它做負功.故D正確.

故選:BCD14、BD【分析】解:A

由圖得:x=2.5t2

對照公式x=v0t+12at2

得初速度為v0=0

加速度為a=5m/s2.

故A錯誤.

B、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mgsin婁脠m=gsin婁脠

得sin婁脠=ag=510=0.5婁脠=30鈭?

故B正確.

C;小物塊2s

末的速度v2=at=5隆脕2=10m/s

故C錯誤.

D、小物塊1s

末的速度v1=at=5隆脕1=5m/s

第2s

內的平均速度v.=v1+v22=7.5m/s

故D正確.

故選:BD

根據圖象寫出x鈭?t

的表達式;對照運動學公式得到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得斜面的傾角.

由v=at

求得2s

末的速度,并求出平均速度.

本題采用對比的方法得到物體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是關鍵,要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并能熟練運用.【解析】BD

15、BCD【分析】【分析】太陽光譜中的暗線是由于太陽大氣層中相應元素的原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形成的.

巴爾末公式描述的光譜就是氫原子從n能級向2能級躍遷放出的.

衰變過程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的中子轉變為質子時所產生的.

波爾理論的不足之處在于把電子的運動仍然看做經典力學描述下的軌道運動.【解析】【解答】解:A;太陽光譜中的暗線是由于太陽大氣層中相應元素的原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形成的.故A錯誤。

B;巴爾末公式描述的光譜就是氫原子從n能級向2能級躍遷放出的.故B正確。

C;衰變過程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的中子轉變為質子時所產生的.故C正確。

D;波爾理論的不足之處在于把電子的運動仍然看做經典力學描述下的軌道運動.故D正確。

故選BCD.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6、相反相反相反相同【分析】【分析】自行車用力蹬而前進時;自行車前輪是從動輪,后輪是主動輪,主動輪為自行車前進提供動力;當自行車滑行時,自行車前輪;后輪都是從動輪;

因為是后輪驅動,所以后輪受到地面對它向前的摩擦力,而前輪不是驅動輪,被后輪推著前進,相對地面向前運動,受到地面對它向后的摩擦力.【解析】【解答】解:當推著自行車前進時;自行車前輪;后輪都是從動輪;都是利用摩擦力滑行的,因此前輪和后輪受到的摩擦均向后.

自行車用力蹬而前進時;后輪相對于地面有向后的運動趨勢,因此后輪所受的摩擦力向前;前輪是利用地面的摩擦力滑行的,因此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故答案為:相反,相反,相反,相同17、略

【分析】

由表中數據可知;振動頻率f隨玻璃片長度l的減小而增大,非均勻變化.

根據數學知識得知,頻率f與玻璃片長度l的平方成反比,則有.

將f=440Hz、l=274mm=0.274m代入解得,k=33Hz?m2;

k可能與玻璃的密度;硬度等有關.

故答案為:不均勻;.33Hz?m2;玻璃的密度,硬度等.

【解析】【答案】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振動頻率f隨玻璃片長度l的減小而增大,是非均勻變化,而且頻率與長度的平方成反比,將任一組數據代入,求出比例系數.

18、交流刻度尺DDC速度的平方【分析】【分析】根據實驗器材分析答題;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

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車的動能,實驗中改變拉力做功時,為了能定量,所以用不同條數的橡皮筋且拉到相同的長度,這樣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有倍數關系.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和小車獲得的動能滿足:w=mv2的關系,所以當小車質量一定時:w與v2成正比.實驗前要平衡摩擦力,把木板的一段墊高,使得小車做勻速運動即可,不需要用量角器測出長木板的傾角.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得出做功與小車速度的關系.【解析】【解答】解:(1)除了圖中已有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導線;開關、交流電源和刻度尺.

(2)使木板適當傾斜來平衡摩擦阻力;平衡摩擦力正確的做法是:把木板一端墊高,使木板適當傾斜,輕推一下拖著紙帶的小車后,小車能夠勻速下滑即可;

故選:D;

(3)A;本實驗是為了探究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只要保證小車的質量不變即可,不需要測量小車的質量,故A錯誤.

BD;實驗中改變拉力做功時;為了能定量,所以用不同條數的橡皮筋且拉到相同的長度,這樣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有倍數關系.而不需要測量出每根橡皮筋做功的數值,即不需要測量橡皮筋的伸長量.每次只要保證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這樣開始時橡皮筋的形變量相同,過程中每根橡皮筋做的功就相同.故B錯誤、D正確.

C;平衡摩擦力時;把木板的一段墊高,使得小車做勻速運動即可,不需要用量角器測出長木板的傾角,故C錯誤.

故選:D.

(4)A;該實驗需要平衡摩擦力;故木板應該傾斜,故A錯誤.

B;應該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故B錯誤;

C;求小車速度時;應取紙帶上點跡均勻的部分;故C正確;

D;為保證每個橡皮筋做功一樣;要求每次實驗中,像皮筋伸長的長度必須保持一致,故D錯誤;

故選:C.

(5)根據運動學公式得。

小車速度v==1.73m/s

速度的平方v2=3.00m2/s2;

從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增倍,則速度的平方也增倍,知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與小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故答案為:(1)交流,刻度尺(2)D(3)D(4)C(5)1.73,3.00,速度的平方19、0.10.40【分析】【分析】由于B⊥L,根據磁感應強度的定義式,求電流的大小;磁感應強度只與磁場本身有關.【解析】【解答】解:由F=BIL得:

I=

磁感應強度只與磁場本身有關;故為0.4T,當I=0時,F=BIL=0

故答案為:0.1,0.4,020、運動狀態慣性【分析】【分析】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又稱慣性定律,它科學地闡明了力和慣性這兩個物理概念,正確地解釋了力和運動狀態的關系,并提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的屬性--慣性,它是物理學中一條基本定律.【解析】【解答】解: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原因,該定律引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慣性.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慣性.四、判斷題(共3題,共27分)21、×【分析】【分析】液晶像液體一樣可以流動,又具有某些晶體結構特征的一類物質.液晶是介于液態與結晶態之間的一種物質狀態;液晶在外加電壓的影響下并不發光,而是由于液晶通電時,排列變得有秩序,使光線容易通過.【解析】【解答】解:液晶在外加電壓的影響下并不發光;而是由于液晶通電時,排列變得有秩序,使光線容易通過.所以該說法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22、√【分析】【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規律分析答題.【解析】【解答】解:物體速度變化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方向與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相,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23、√【分析】【分析】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內能只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內能越大.【解析】【解答】解:物態的內能與物體的物質的量;溫度、體積以及物態有關.對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物質的量一定,物態一定,而氣體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內能的大小只與溫度有關.

故答案為:√五、識圖作答題(共2題,共14分)24、(1)吸脹作用第Ⅱ階、第Ⅲ階段沒有光合作用,僅有呼吸消耗有機物(2)④⑤(3)Ⅰ葉綠體基質(4)甘油、脂肪酸脫落酸赤霉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新陳代謝過程,從而控制性狀【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種子萌發過程中的細胞代謝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記所列知識點,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解答】(1)干種子細胞沒有大液泡,主要吸水方式為吸脹吸水;圖A為種子萌發過程,種子萌發時,因為吸水后呼吸作用加快,消耗的有機物增加,且在第Ⅱ階、第Ⅲ階段沒有光合作用,故在種子萌發階段的第Ⅱ、Ⅲ階段種子干重比第Ⅰ階段干重明顯減少。

(2)圖A中,在第Ⅱ階段,種子呼吸產生的CO2大大超過O2的消耗,說明種子既進行有氧呼吸,也進行無氧呼吸,且此時種子呼吸方式以圖B中的④無氧呼吸為主,隨后當胚根長出,鮮重又增加時,O2的消耗速率就高于CO2的釋放速率,說明此時圖BⅢ階段中的⑤有氧呼吸為主。

(3)圖B中Ⅰ、Ⅱ僅能夠在葉肉細胞生物膜上進行的生理過程是Ⅰ光反應過程,圖B中的Ⅱ為暗反應過程,發生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4)油菜種子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為脂肪,其基本單位是甘油和脂肪酸;脫落酸可抑制細胞分裂,故種子中脫落酸含量高,不易萌發;赤霉素可促進種子萌發,所以可將種子浸泡在赤霉素溶液中解除休眠。油菜種子的形成受基因決定,途徑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新陳代謝過程,從而控制性狀?。【解析】(1)吸脹作用第Ⅱ階、第Ⅲ階段沒有光合作用,僅有呼吸消耗有機物(2)④⑤(3)Ⅰ葉綠體基質(4)甘油、脂肪酸脫落酸赤霉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新陳代謝過程,從而控制性狀25、(1)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2)RNA聚合酶核糖體、tRNA、氨基酸等(3)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流動性(4)增加細胞中Notch分子數量,有利于接受信號分子的刺激(5)誘導癌細胞中Notch分子基因突變,使其失去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