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浙江省A9協作體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聯考高二地理試題命題:余姚四中宣權審題:知恩中學王文靜麗水學院附中梁功啟校稿:楊天逸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選擇題部分單選題(共30題,共60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某中學(坐標為121°09'E、30°30'N)學生在拍攝美麗校園的活動中,拍攝了校園中心的石碑,此面石碑上有“立人”二字。根據此照片來判斷該“立人”面可能朝哪個方向()A.東 B.南 C.西南 D.西北2.下次在這個時間點拍到太陽與石碑相同的位置照片應該在哪一天附近()A.1月23日 B.2月23日 C.4月23日 D.12月23日【答案】1.A2.B【解析】【1題詳解】據圖可知,此時為2024年10月23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全球日出東南,日落西南。15:32太陽大致位于西南方位,即圖中左上角為西南,根據太陽方位,可知“立人”二字朝向東,A正確,BCD錯誤。故選A。2題詳解】下次在這個時間點拍到太陽與石碑相同的位置照片,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應與10月23日相同。10月23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與9月23日(直射點在赤道),相距一個月左右;2月23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與3月21日(直射點在赤道),相距一個月左右,兩時間大致位于同一半球同一緯線,B正確;1月23日太陽直射南半球,與3月21日(直射點在赤道),相距兩個月左右,A錯誤;4月23日,太陽直射北半球,C錯誤;12月23日左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D錯誤。故選B。【點睛】一年之中,太陽直射點緯度位置相同的兩個日期關于兩至日對稱。下圖為“某日部分地區晝夜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陰影部分表示白晝。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此時b地方時是()A.3:00 B.6:00 C.15:00 D.21:004.關于圖中的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日b地的白晝時間比杭州長B.此日后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快C.一年中四地晝夜變化幅度最小的是aD.太陽直射點坐標是(75°E,23.5°N)【答案】3.D4.A【解析】【3題詳解】讀圖可知,d、a、e三點隨著地球自轉將由黑夜進入白天,所以d、a、e三點所在的直線是晨線。e為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地方時6時;完整的晨線跨經度180°,圖中d、e為晨線的一半,故d、e經度差為90°,b、e經度差為135°、時差為9小時,b在e的西側,地方時更晚,故b地方時=6:00+24:00-9:00=21:00,D正確,排除ABC。故選D。【4題詳解】讀圖可知,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該日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此日后地球離遠日點(7月初)先越來越近再越來越遠,公轉速度先變慢再變快,B錯誤;夏至日太陽直射23.5°N,d在a(150°E)的西側45°,經度為105°E、地方時為0時,地方時為12時的經線為75°W,即太陽直射點的坐標為(75°W,23.5°N),D錯誤;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故四地中晝夜變化幅度最小的是e,C錯誤;該日直射點在北半球,全球除極晝極夜區外,越往北晝越長,b地在杭州的北側,故白晝時間比杭州長,A正確。故選A。【點睛】赤道上晝夜長短的年變化幅度最小、為0,緯度越高,晝夜長短的年變化幅度越大,極圈內的晝夜長短年變化幅度為24時。下圖是從北極俯視地球公轉運動的兩種示意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5.結合兩圖,當地球運行到圖甲近日點位置時,最接近圖乙中的()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6.圖乙中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對應的位置是()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答案】5.C6.A【解析】【5題詳解】讀圖乙可知,A位置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C位置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根據地球公轉自西向東可知,B位置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D位置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當地球運動到圖甲近日點位置時,為1月初時,接近圖乙的冬至日C點,C正確,ABD錯誤。故選C。【6題詳解】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據上題分析可知,A位置為夏至日,B位置為秋分日,C位置為冬至日,D位置為春分日,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春秋二分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在北京時間10月22日19:00,原生鴻蒙之夜暨華為全場景新品發布會如期舉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在發布會開幕當天,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大約是()A.30° B.40° C.60° D.70°8.在發布會舉辦后一個月內,我國()A.正午太陽高度漸大 B.日出方位逐漸偏南C.晝夜時長差值漸小 D.日落時刻逐漸推后【答案】7.B8.B【解析】【7題詳解】經查證,10月22日太陽直射點位于11°17′32″,北京的緯度為40°N。根據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可知,北京此日的正午太陽高度H=90°-(40°+11°17′32″)≈39°,最接近40°,B正確,ACD錯誤。故選B。【8題詳解】在發布會舉辦后一個月內,即10月22日----11月22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我國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A錯誤;日出方位逐漸偏南移,B正確;晝短夜長,但晝長逐漸變短,晝夜時長差值逐漸變大,C錯誤;日落時刻逐漸提前,D錯誤。故選B。【點睛】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為90°,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某地質科考隊野外考察時,發現某地煤層中含有蕨類植物化石。下圖為“該地地質剖面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該地形成排序正確的是()A.石灰巖→礫巖→斷層→花崗巖 B.石灰巖→斷層→礫巖→花崗巖C.斷層→礫巖→花崗巖→石灰巖 D.花崗巖→石灰巖→斷層→礫巖10.該地砂巖最早可能形成于()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11.該構造地貌及其成因()A.斷層谷,斷裂陷落 B.斷塊山,地殼抬升C.向斜谷,擠壓凹陷 D.背斜谷,差異侵蝕【答案】9.A10.B11.D【解析】【9題詳解】讀圖可知,圖中花崗巖切穿了礫巖、石灰巖和斷層,因此花崗巖形成時間晚于礫巖、石灰巖和斷層,石灰巖位于礫巖之下,形成時間早于礫巖,斷層使礫巖和石灰巖發生斷裂錯位,因此礫巖和石灰巖形成早于斷層。綜上所述,該地形成排序正確的是石灰巖→礫巖→斷層→花崗巖,A正確,BCD錯誤。故選A。【10題詳解】結合材料信息可知,砂巖中有煤層分布,而煤層中含有蕨類植物化石,蕨類植物繁盛于古生代,因此該地砂巖最可能形成于古生代,B正確,ACD錯誤,故選B。【11題詳解】讀圖可知,圖中巖層向上拱起,為背斜,地勢中間低,為谷地,即為背斜谷。其形成原因為背斜頂部受張力,巖石破碎,容易受外力侵蝕,久之形成谷地,即是差異侵蝕的結果。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地球的歷史從時間來講,由老到新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從植物來講,由老到新為藻類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從動物來講,由老到新為無脊椎動物、有脊椎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人類時代。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2.形成于淺海環境的巖層是()A.石灰巖 B.砂巖 C.花崗巖 D.砂礫巖13.推測該地的地質形成過程正確的是()A.頁巖、石灰巖、花崗巖由新到老 B.從頁巖到侵蝕面經歷了地殼的上升運動C.花崗巖的形成以外力作用為主 D.斷層導致現代河谷不斷下切【答案】12.A13.B【解析】【12題詳解】聯系已學可知,石灰巖形成于淺海環境,A正確;砂巖、砂礫巖形成于河湖環境,花崗巖形成于巖漿侵入環境,排除BCD。故選A。【13題詳解】讀圖可知,花崗巖侵入頁巖和石灰巖中,說明花崗巖最新,石灰巖位于頁巖之間,說明經歷了兩次頁巖沉積,分布形成于石灰巖前、后,A錯誤;侵蝕面位于頁巖之上,說明頁巖形成之后經歷了地殼抬升,接受外力侵蝕,形成侵蝕面,B正確;花崗巖的形成以內力作用為主,由巖漿侵入形成,C錯誤;現代河谷并非位于斷層構造之上,說明河谷下切與斷層無關,D錯誤。故選B。【點睛】石灰巖形成于淺海環境、砂礫巖形成于河湖環境,頁巖形成于靜水環境。氣候對土壤形成有著重要影響。黑土形成時氣候溫暖濕潤,黑鈣土形成時氣候暖干,鈣積層較厚,鈣積層過淺對作物生長有不利影響。下圖為我國東北某區域土壤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4.圖示區域成土階段的氣候變化為()A.冷濕-冷干 B.暖濕-暖干 C.冷干-冷濕 D.暖干-暖濕15.為圖示區域帶來降水的大氣環流是()A.副熱帶高氣壓 B.東南季風 C.盛行西風 D.赤道低氣壓【答案】14.B15.B【解析】【14題詳解】據材料“黑土形成時氣候溫暖濕潤,黑鈣土形成時氣候暖干”結合圖示信息可知,黑土所在河流階地較高,形成時間較早,氣候表現為溫暖濕潤,黑鈣土所在河流階地形成較晚,氣候暖干,故圖示區域成土階段的氣候變化為暖濕-暖干,B正確,ACD錯誤。故選B。【15題詳解】圖示區域為嫩江流域,地處亞洲東部,我國的東北地區,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季風氣候影響,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降水豐富,冬季盛行西北季風,不受盛行西風影響,B正確,C錯誤;該流域緯度較高,受不到赤道低氣壓、副熱帶高氣壓影響,AD錯誤;C錯誤。故選B。【點睛】河流階地是由于河流下切侵蝕作用,使得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的地形。階地的位置越高,其形成的時代就越老。下圖為某小組成員繪制的某半球氣壓帶風帶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6.該半球是()A.東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17.該成員繪制的風帶及其風向正確的是()A.東北信風帶對應A,是東北風 B.極地東風帶對應C,是東南風C.盛行西風帶對應B,是西南風 D.盛行西風帶對應A,是西北風【答案】16.C17.B【解析】【16題詳解】結合圖中氣流運動方向可知,此時,氣流運動方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左邊,因此,受到偏左的地轉偏向力,該半球為南半球,C正確,ABD錯誤。故選C。【17題詳解】結合上題可知,該半球為南半球,因此A為東南信風帶,B為盛行西風帶,風向為西北風,C為極地東風帶,風向為東南風,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地轉偏向力,也稱為科里奧利力,是由于地球自轉而產生的慣性力。它作用于地球表面運動的物體,使其運動方向發生偏轉。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使物體向右偏轉;在南半球,則向左偏轉。地球上分布著多個氣壓帶和風帶。下圖示意某氣壓帶和風帶,圖中箭頭表示風帶及風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圖中X氣壓帶所屬哪個半球及名稱分別為()A.北半球赤道低壓帶 B.南半球赤道低氣壓帶C.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D.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19.圖中氣壓帶的成因()A.由大氣受熱上升形成 B.由大氣冷卻下沉形成C.由大氣受擠壓上升形成 D.由大氣擠壓下沉形成20.圖示季節()A.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 B.華北平原忙著收割小麥C.北極考察繁忙 D.南極點附近出現極晝現象【答案】18.C19.D20.D【解析】【18題詳解】讀圖可知,X氣壓帶位于回歸線附近,應為副熱帶高氣壓帶;風帶從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低緯度且向左偏,可以判斷其為南半球,C正確,ABD錯誤。故選C。【19題詳解】由上題可知,X氣壓帶為副熱帶高氣壓帶。結合所學可知,副熱帶高氣壓帶是來自赤道上空的氣流在緯度30°附近集聚堆積,受重力作用擠壓下沉形成的,屬于動力高壓,D正確,ABC錯誤。故選D。【20題詳解】結合圖中信息可知,此時氣壓帶位置整體靠南,因此,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A錯誤;此時為北半球的冬季,北極出現極夜現象不適宜進行科考,C錯誤;華北平原忙著收割小麥應在夏季,B錯誤;此時,南極點附近出現極晝現象,D正確。故選D。【點睛】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與太陽直射點移動有關,(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雅典娜神廟(TempleofAthenaNike)又名雅典娜勝利神廟,也稱為無翼勝利女神廟,位于衛城山上。神廟呈長方形,全部用晶瑩潔白的大理石砌成。左圖:雅典娜神廟。下右圖: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甲、乙、丙、丁代表巖漿和三大類巖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大理石是由哪種巖石變質而來()A.石灰巖 B.片麻巖 C.玄武巖 D.花崗巖22.巖石循環圖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巖石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21.A22.A【解析】【21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大理石屬于變質巖,是由石灰巖變質作用形成,A正確;片麻巖本質屬于變質巖,不會變質形成大理石,玄武巖和花崗巖可以通過變質作用形成片麻巖,BCD錯誤。故選A。【22題詳解】結合圖中信息可知,甲通過固結成巖形成,因此為沉積巖;丁來自于上地幔,因此丁為巖漿;丁通過冷卻凝固形成丙,因此丙為巖漿巖;則乙為變質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通過外力作用形成的為沉積巖,即甲,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地殼物質循環主要是三大巖石以及巖漿的互相轉化,巖漿巖可以通過外力作用形成沉積巖,沉積巖通過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變質巖可以通過外力作用形成沉積巖,或者通過重熔再生形成巖漿,沉積巖和巖漿巖也可以通過重熔再生形成巖漿。下圖中的甲圖為“某半球氣壓場中風形成示意圖”,乙圖為“北半球某區域等壓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甲圖表示風向示意圖,其對應的半球、字母及名稱組合正確的是()A.北半球a→風向 B.北半球b→摩擦力C.南半球d→水平氣壓梯度力 D.南半球c→地轉偏向力24.乙圖中正確表示風向的組合是()A.A和B B.B和C C.C和D D.A和D【答案】23.B24.B【解析】【23題詳解】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并且垂直等壓線,為d;地轉偏向力、風向都位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右側,為北半球,CD錯誤;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在風的右側,為a,氣流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由高壓流向低壓,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偏轉形成風,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夾角,且總體上由高壓吹向低壓,c為風向;摩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為b,綜上,B正確,A錯誤。故選B。【24題詳解】乙圖為北半球,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右側,斜穿等壓線,B和C正確,B項正確;A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不是風向,D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畫錯,ACD錯誤。故選B。【點睛】近地面大氣的水平運動受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和水平氣壓梯度力三個力作用,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夾角;高空大氣的水平運動受地轉偏向力和水平氣壓梯度力兩個力作用,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又稱風蝕壟槽,或者稱為風蝕脊。我國柴達木盆地中心擁有著世界非常特殊的水上雅丹地貌,如左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5.雅丹地貌常見于()A四川 B.吉林 C.云南 D.新疆26.右圖為鯨背狀雅丹,多出現在常年高速大風的地方,分析兩側坡度差異的成因()A.緩坡,背風坡堆積而成 B.陡坡,背風坡堆積而成C.緩坡,迎風坡侵蝕而成 D.陡坡,迎風坡侵蝕而成【答案】25.D26.D【解析】【25題詳解】結合材料信息可知,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風蝕地貌,因此,大多出現于風力作用較為強勁的干旱半干旱地區,新疆符合該條件,四川、吉林和云南都屬于典型的季風氣候區,氣候較為濕潤,不利風蝕雅丹的形成,D正確,ABC錯誤。故選D。【26題詳解】結合材料信息可知,鯨背狀雅丹多出現在常年有高速大風的地方,高速大風的長期吹蝕導致迎風坡的巖石侵蝕得比較嚴重,逐漸形成了陡峭的坡面,另一側位于背風坡侵蝕作用較弱,因此坡面相對和緩,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雅丹地貌其現泛指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在中國雅丹面積約2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內蒙古、青海等地,著名景點有白龍堆、烏爾禾、三壟沙雅丹群等。2024年暑假,某中學學生蔡某在未成年人游戲限玩日歷期內體驗某款戰術競技型射擊游戲,他發現其中也蘊含著不少地理知識。圖1為某虛擬海島地圖,圖2為降落時該島東部小村莊地區海陸熱力環流圖,圖3為氣溫變化特征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7.圖2中①②③④四處氣壓最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8.據圖3,降落后隊員面朝大海,風迎面吹來的時間段是()A.16時至次日8時 B.18時至次日6時C.6時至18時 D.8時至16時【答案】27.B28.D【解析】【27題詳解】隨海拔升高氣壓降低,①④氣壓大于②③,水平方向上氣流由③(高壓)流向②(低壓),故氣壓最低的是②處,B正確,ACD錯誤。故選B。【28題詳解】根據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可知,當海洋溫度低于陸地時,海洋處大氣下沉形成高壓,陸地為低壓,即吹海風。由圖3可知,在8時至16時時,海洋溫度低于陸地,此時吹海風,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簡單的形式。讀亞洲某季節季風圖回答下面小題29.圖示季節為北半球()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0.B地氣壓中心和南亞此季節季風的成因分別為()A.亞洲高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印度低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C.亞洲高壓風帶氣壓帶季節性移動 D.印度低壓風帶氣壓帶季節性移動【答案】29.B30.D【解析】【29題詳解】讀圖可知,東亞地區盛行風由海洋吹向陸地,為夏季風,故該圖所示的季節為北半球夏季,B正確,A、C、D錯誤。故選B。【30題詳解】結合第1題分析可知,此時為北半球夏季,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洋的比熱容比陸地要大,所以夏季陸地溫度升高比海洋快,在陸地上形成低壓,B地氣壓中心為亞洲低壓,AC錯誤。在南亞地區盛行西南季風,主要是因為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而成,故其成因主要為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D正確,B錯誤。故選D。【點睛】東亞季風的形成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南亞季風的形成原因是兩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非選擇題部分二、綜合題(共3大題,共40分)31.下列左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下圖為地質構造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左圖①②③④中巖漿是____(填數字),變質巖屬于左圖中____(填數字)。圖中⑤表示的地質作用是____,⑥表示的地質作用是____。(2)圖中C處構造地貌名稱是____,成因是____。(3)a、b兩處中最適宜建設地下隧道的是____(填字母),隧道走向是____,該處適合建設地下隧道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①.④②.②③.冷卻凝固④.變質(2)①.背斜谷②.背斜頂部受張力易被侵蝕成谷(3)①.a②.東西走向③.拱形不易坍塌④.防止地下水入侵【解析】【分析】本題以地質構造剖面圖和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到三大類巖石的形成,地質構造的判斷及地理意義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小問1詳解】外力作用形成的巖石為沉積巖,故①為沉積巖,沉積巖有明顯的層理結構。①②③都可以形成④,故④為巖漿,則③為巖漿巖,②為變質巖。⑤作用形成巖漿巖,故⑤表示冷卻凝固作用,⑥作用形成變質巖,則⑥表示變質作用。【小問2詳解】讀圖可知,圖中C處巖層向上隆起,為背斜;背斜頂部受張力,巖層結構疏松,易被侵蝕成谷。【小問3詳解】a處為背斜,b處為向斜,背斜巖層向上隆起,不易塌陷,也不易積存地下水,而向斜易積存地下水,故a處適宜建設地下隧道。根據圖中指向標判斷,該隧道為東西走向。該處適合建設地下隧道的原因主要是巖層向上隆起,呈天然拱形,不易塌陷,也可防止地下水入侵。32.瀾滄江地處我國西南橫斷山區,為南北走向,沿線山高谷深,河谷多呈“V”字形,沿江階地發育較少,但在中游某地卻發育了多級河流階地(如圖)。階地發育在瀾滄江右岸,全部為基座階地(谷地展寬并發生堆積,后期在下切深度超過沖積層而進入基巖的情況下形成)。階地面上的礫石成分復雜,磨圓度較高。(1)喜馬拉雅山地處____板塊和____板塊交界;從內外力的作用角度來分析其橫斷山區山高谷深的形成過程_____。(2)橫斷山區河流階地上的礫石磨圓度較高,分析形成原因。(3)圖中形成最早的階地是____,與階地T5相比階地T6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并推測其形成環境_____。(4)簡析該河段左、右兩岸階地數量差異較大的成因。【答案】(1)①.亞歐板塊②.印度洋板塊③.地處板塊碰撞擠壓,受河流下切侵蝕形成。(2)中上游山體巖石受流水侵蝕崩落,在流水長距離搬運過程中經沖刷,滾動,撞擊,棱角被磨圓。(3)①.T7②.與階地T5相比,階地T6面積較小,且階地面傾角較大,說明階地T6形成時期該地區地殼不穩定,地殼上升速率快,河流堆積作用相對較弱。(4)右岸地殼上升次數較多,抬升速度快,抬升較為明顯,巖層較為堅硬不易被侵蝕【解析】【分析】本題以瀾滄江中游某地發育的多級河流階地為背景材料,涉及河流地貌的發育等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學生的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等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喜馬拉雅山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板塊碰撞擠壓;橫斷山區山高谷深,首先是因地處板塊碰撞擠壓,山脈隆起,后在斷裂區域,河流下切侵蝕形成深谷。【小問2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磨圓度是指巖石或礦物顆粒在搬運過程中經沖刷、滾動、撞擊后,棱角被磨圓的程度。一般來說,河流搬運礫石的距離越長,或經過反復搬運,階地面上的礫石磨圓度越高,橫斷山區河流階地上的礫石磨圓度較高,是因中上游山體巖石受流水侵蝕崩落,在流水長距離搬運過程中經沖刷,滾動,撞擊,棱角被磨圓。【小問3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質能發電的生物質能發電新技術開發考核試卷
- 一年級口算練習題大全(1000題)
- 靜脈血液標本采集指南 2
- 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
- 小學四年級語文詞語搭配練習題
- 江西省南昌二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臨川一中八所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二次診斷性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體2025屆高中畢業班第一次模擬(生物試題理)試卷含解析
- 平頂山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影視平面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泰安市南關中學2024-2025學年中考數學試題考前三個月(江蘇專版)含解析
-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豐城九中2025屆高三4月綜合測試生物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京瓷哲學學習與應用課件
- 2025年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新版
- 手機終端采購合作協議書范本
-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2課時)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
- 2025年甘肅財貿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有答案
- 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
- 愛護牙齒-兒童保健課件
- 電廠水化驗培訓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運營與管理策略
- DB4401∕T 10.10-2019 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10部分:園林公園
- 機動車檢測站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