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第3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課堂精練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第3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課堂精練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第3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課堂精練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第3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課堂精練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第3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課堂精練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第3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一、單項選擇題讀下圖,完成第1~3題。1.下列中國古人的行為或主見蘊含了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是()A.燒草為灰,取灰肥田B.以人為本,人定勝天C.竭澤而漁,焚藪而田D.封山育林,定期開禁2.下列人類活動中,具有可持續發展意義的是()A.20世紀30年頭美國開墾中西部大草原,引起“黑風暴”B.發展熱帶雨林遷移農業C.在長江河床大力挖沙出售,既有經濟效益,又疏浚了河道D.我國中西部一些地區實施“退耕還林”戰略3.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A.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共處B.人類盡可能地索取自然資源C.人類不要向環境排放廢棄物D.環境無條件地為人類供應服務【答案】1.D2.D3.A解析:第1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有封山育林、定期開禁、愛護生育期的鳥獸魚鱉,使自然資源養精蓄銳,以保永續利用的主見和法令。第2題,“黑風暴”是沙塵暴現象,是人類對草原過度開墾造成的;熱帶雨林遷移農業是一種對雨林植被破壞極為嚴峻的農業生產模式;長江河床挖沙簡單造成堤壩垮塌。第3題,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共處屬于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綠色電力是利用特定的發電設備將可再生的能源轉化為電能,具有環保效益的綠色電力因為其價格比火電貴而沒能得到充分發展。據此回答第4~5題。4.下列電能中,屬于綠色電力的是()A.生物能汽化發電、核能B.風能、生物能燃燒發電C.潮汐能、地熱能發電D.核能、火電5.目前,我國綠色電力不能得到充分發展的緣由是()A.綠色電力的資源不足B.綠色電力的價格高C.沒有綠色電力的市場D.技術難題尚未解決【答案】4.C5.B解析:綠色電力是指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力。綠色電力在生產過程中不須要消耗煤、石油、自然氣等燃料,因而不會產生或很少產生對環境有害的排放物。綠色電力有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潮汐能、地熱能發電、生物能汽化發電和小水電等幾種。綠色電力因為其價格比火電貴而沒能得到充分發展。(2024年江蘇省蘇州市第五中學開學考試)2019年2月12日,美國航天局(NASA)發文稱,相比20年前,世界變得更綠色了,衛星資料顯示中國和印度行動主導了地球變綠。2月13號獲悉日喀則市珠峰管理局副局長格桑表示,愛護珠峰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嚴守生態愛護紅線,全力愛護好珠峰國家級自然愛護區,進一步筑牢國家生態平安屏障。據此,完成第6~7題。6.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比發達國家嚴峻,除經濟和技術水平低的緣由外,還有()A.污染物排放總量比發達國家多B.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C.對環境問題的無知D.政府對環境問題不重視7.“建設漂亮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基礎是()A.經濟可持續發展B.社會可持續發展C.生態可持續發展D.文化可持續發展【答案】6.B7.C解析:第6題,發展中國家處在經濟發展初級階段,環境承受著發展與人口的雙重壓力,環境問題比發達國家嚴峻。第7題,“建設漂亮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即為可持續發展,其基礎是生態可持續發展。(2024年河北省邢臺市第八中學期末)2024年10月18~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召開。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漂亮中國”。據此,完成第8~9題。8.“建設漂亮中國”的目的是()A.經濟可持續發展B.社會可持續發展C.生態可持續發展D.文化可持續發展9.下列行為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是()A.在丘陵、山區實施退耕還林B.我國北方缺水地區擴大地下水開采C.毀林開荒、圍湖造田D.全面關停重化工業【答案】8.B9.A解析:第8題,可持續發展系統中,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目的。第9題,在丘陵、山區退耕還林,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A項正確;擴大地下水的開采,易產生地面下沉的問題,B項錯誤;圍湖造田,湖泊面積減小,加劇了洪澇災難,C項錯誤;全面關停重化工業,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當適當改造傳統工業,D項錯誤。(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部分區縣期末)舟山漁場是中國最大的漁場。20世紀80年頭以來,舟山漁場的小黃魚、大黃魚、烏賊、海蜇已無法形成魚汛,帶魚魚汛亦出現旺汛不旺、總產趨低的現象。近年來,大約每年6月1日~9月16日,舟山漁場實施伏季休漁。據此,完成第10~11題。10.20世紀80年頭以來,舟山漁場出現魚汛不旺、總產趨低現象的緣由是()①過度捕撈、漁業枯竭②禁止近海捕魚,發展遠洋捕撈③近海水質污染嚴峻④臺風危害較大,魚類大量死亡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11.定期休漁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A.共同性原則 B.公允性原則C.創建性原則 D.持續性原則【答案】10.C11.D解析:第10題,漁業資源削減主要是人為地過度捕撈和魚類生存環境的破壞。第11題,持續性原則的核心指的是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不能超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實力,“伏季休漁”是在魚生長的季節禁止捕撈,促進漁業的可持續發展,體現的是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原則。二、綜合題12.下圖為“我國黃土高原某地區農業生態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按因果關系推理,選擇下列適當內容,將其代號填入圖中方框內。A.土壤肥力衰退 B.毀林開荒C.旱災加劇 D.毀草開荒E.土地破壞F.糧食減產(2)圖示黃土高原農業生態循環惡化的人為緣由是什么?自然緣由是什么?(3)為變更黃土高原生態現狀,促進生態環境逐步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應實行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答案】(1)從上至下、從左到右依次是:F、A、C、E、B、D。(2)人為緣由:不合理開墾荒地,破壞地表植被。自然緣由:氣候干旱,降水少,夏季暴雨集中,土質疏松。(3)陡坡破裂地帶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緩坡地帶修筑梯田;溝壑打壩淤地;調整農業結構,以林草為主綜合發展。13.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將來》報告中,對可持續發展作了明確的定義:可持續發展是這樣的發展,它既滿意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意其需求的實力。材料二漫畫“斷指”。(1)可持續發展包括________可持續發展、______可持續發展和________可持續發展。(2)公眾參加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準備采納哪些有益于可持續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