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解放前的下洼村莊面貌(修改稿)_第1頁
5、解放前的下洼村莊面貌(修改稿)_第2頁
5、解放前的下洼村莊面貌(修改稿)_第3頁
5、解放前的下洼村莊面貌(修改稿)_第4頁
5、解放前的下洼村莊面貌(修改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5、解放前的下洼村莊面貌(修改稿).docx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證下洼村莊的居住變遷清朝乾隆時期,國泰民安,社會經濟繁榮,人口迅速增加。桑大郢的桑姓更是枝繁葉茂,人丁興旺。乾隆中后期,下洼桑姓老來祖桑時延攜子桑永泰遷居到下洼。最早那會是居住在澗溝的屋脊地,因為那個地方水源好,估計大郢的老祖還幫著挖了一口老井,臨水而居,很方便。而且,下洼老來祖也很聰明,知道初來乍到,想在下洼站住腳,首先就得把鄰村關系搞好。所以,兒子桑永泰后來就娶了豆(竇)莊的豆氏為妻,又續娶了王廠的王氏為妻。桑姓在下洼,逐漸發展起來,通過聯姻在下洼和周邊立足了下來。但是,澗溝屋脊地那里畢竟地勢低洼,趕上發大水的時候,經常會被淹到,至少也有二三十年一遇的可能。我們老來祖想當年一定經常遇到過夏季跟洪水抗爭,全家出動排水保房子的境地。據老人說,道光年間的一次大洪水(推測應該是1823年,這樣算來,在屋脊地居住大概1790-1823年,三十年左右。當時在屋脊地可能是并排的兩處房子),讓我們老來祖的房子徹底被淹沒,再也無法挽救,只好搬遷上來。搬到了地勢高的地方,也就是現在桑和元家居住的地方。那次大洪水,下了很多天,水面跟喬塘平齊,喬塘上面都可以行船停船。下洼桑家老來祖的兒子桑永泰(估計當時老來祖桑時延應該已經去世,葬在得風得雨得光,視野開闊的下洼老墳灘)帶著孩子們搬到了今天桑和元家老宅子的地方居住下來。桑永泰當時在屋脊地居住時候陸陸續續生了四個兒子(榮宗、榮德、榮廷、榮清)一個女兒,估計大兒子榮宗也有近二十歲左右,其他的孩子都小,一大家子人。搬上來的時候,一開始可能是住臨時搭建的窩棚,洪水過后搭了三間草房子,不久又加蓋前屋三間。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得娶妻生子,老來祖桑永泰開始向兩邊擴建,把兒子們逐一分居出去,但是始終是貫徹長子守家的原則,一般都是把次子分出去。因為老來祖桑永泰就生一個女兒,掌上明珠,把這個唯一的寶貝女兒也留在身邊照顧,弟兄四個一人出一份田,讓蘆姓女婿入贅下洼(包立生家就是最早的蘆家居住地,只是后來到解放前蘆家只生了一個女兒,嫁給了入贅的包姓,包家才取代了蘆家)。這樣,下洼桑家老四房,連帶女兒女婿蘆姓一房,慢慢形成了四加一的家族生活格局,整個大家族都居住在今天的下洼北頭。因為是同一血脈,所以管理和建設起來很方便,大家都能夠同心協力,共同勞動,把大家族的安全和村子的安全維護好。這個過程應該不是一蹴而就,估計每年冬季農閑的時候,祖先們都會組織起來,挖溝砌墻、修路建房、植樹造林,逐漸把村莊打造成四周圍溝連通,圍溝里面高墻聳立,高墻內綠樹成蔭、遮云蔽日,封閉安全的小村莊。據桑和金叔爺的回憶,解放前,下洼村莊前后都建有護村河(也就是水圍溝,連通的池塘。下洼人都稱前面為大池子,稱后面為后圍溝),就像護城河一樣,守護著村莊的安全。護村河(水圍溝)是古代農村老百姓為了保衛村莊的安全,防止土匪或野獸的襲擾,自發或有組織修建的一人深左右的水塘。水塘除了安全作用,還可以蓄水,作救火灌溉和生活之用。下洼前面的水圍溝是常年有水,有一人多深,寬度很寬,里面是可以劃船,可以游泳的。日本鬼子進村掃蕩的時候,是個冬季,還在下洼南頭大池子里面游泳。下洼后面的水圍溝,雖然也有一人深,寬度也寬,但是由于地勢高一點,不盛水,常年沒有水。挨著水溝里面就是一人多高的圍墻,村子前后水沿邊都有很高的圍墻,即使土匪或者野獸游過水圍,再翻越高墻也不是那么容易得事。當時流傳一句話說“紙糊的南牛郢,鐵打的豆莊,經(經得起)打的下洼”,我們下洼村防比較牢固。下洼村莊的前后圍溝和前后圍墻,非常好的起到了保護村莊的作用。圍墻和圍墻之間還有寨門,大巷子(唐道新家前面)這邊一個寨門,現在包立生家門口一個寨門,兩個寨門晚上都是鎖上的。那時候房子都是連屋搭山,房子與房子之間是不留巷子的,不從大門都是出不去、進不來。所有人和牛驢豬羊等都是從大門進出,一到下雨天道路是非常泥濘稀陷,晴天泥塊又變硬,坑坑洼洼的,不怎么好走。不過雖然有點不方便,但是安全是有保障的。為提前和及早發現土匪的入侵,村莊里面還修有兩座土炮樓,包立生家門口一座,大巷子(唐道新家后面)一座。其實南頭還有一座炮樓,應該是后來我的曾祖父任保長的時候建的。以上這些就是下洼村莊的核心部分,下洼北頭的面貌。解放前,整個下洼村莊北頭都還是被水圍溝和圍墻包圍著,里面布滿了茂密的樹林,老遠看只能看到一片森林,黑洞洞的,看不到村莊的任何動靜。下洼村莊南頭是后來發展起來的。應該是在我的高祖父桑沅名的時候。我們這一支家族(桑榮廷,1811年生,排行老三)經濟條件好,弟兄兩個,長子(奎名)守北頭家業,次子也就是我的高祖父(沅名),首先搬出了北頭(大概時間是在1880年左右),就像弟兄分家一樣,我們家就在南頭另起爐灶,安居下來。估計當時國泰民安,社會應該是比較安定的,不然也不敢輕易搬離北頭核心區。因為北頭,人多房多,是個封閉的安全的村寨。而南頭,什么也沒有,全靠自己重新建設。老祖宗沅名遷到南頭以后,開疆拓土,把家庭經濟建設的很好,估計柿樹園和許多果園應該是那個時候栽種的。但老祖宗沅名壽命應該不是很長,1892年就去世了,只留下一個女兒(嫁郁郢)。沅名之妻姜氏守寡至1931年去世,去世時候殺了許多頭豬,儀式辦的風風光光。因為南頭沒有兒子繼承家業,后來就決定把奎名次年生的小兒子盛海(我曾祖父,1893年生)過繼到南頭,頂立門戶。估計在1910年左右,盛海因為跟嫂子(盛江之妻蘆氏)關系鬧僵,提前搬離北頭,住到南頭頂門立戶。曾祖父盛海,后來還被桑大郢鄉鄉長桑國權(以前任盱眙參議)任命為保長。曾祖父通過辛勤勞動,辛苦打拼,置得了很龐大的家業,在東蘆買下了近一半的土地,在南蘆買下了全部土地。據推測,下洼南頭的前面大池子主要部分應該是曾祖父當保長期間組織人開挖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三四十年代是主要期間),南頭的炮樓也應該是那個時候修建的。估計農忙之余,曾祖父和大爹經常組織我們家伙計和村民開溝挖塘。南頭大池子一發水,都會有許多泥鰍和草魚順著下場的路游到喬塘。南頭的布局就是前面有很大很深的水池子,外加一個兩層的炮樓,后面是種了許多荊棘狗橘子,那種帶刺的東西,長的密密麻麻,外面人很難入侵進來,里面還能藏人藏東西。狗橘子園外面就是柿樹園。南頭沒有圍墻,沒有寨門,只有炮樓,周圍也都是茂密的樹林,近乎半封閉,相對來說,也算是安全的。而且住的人少,走的人少,所以路況比北頭好走多了,也不怎么泥濘。我們家南頭堂屋屋后有一棵很大很高的椿樹,站在蘇巷上苗那邊,老遠就能看到那棵椿樹。下洼村莊(北頭)夜晚景象下洼南頭,我們家是最早遷居于此的。后來,桑文家和兒子桑和平(下洼第四房次子分出來)搬到我們家西側前面居住過。因為勞模桑成家一段時間(六十年代)是隊長,后和我祖父商量并同意,在柿樹園蓋了幾間房子,桑成家和桑文家等一門(下洼第四房次子分出來)就在柿樹園定居下來。我們家當時房子很多,蓋的是三進房子,還有幾間廂房。今天桑和寬家的一排房子,解放前都是我們家房子,以前是蓋給姑奶住的,姑奶出嫁后又給湯策安教書用房,湯策安1951年離開下洼回到女山湖,這房子被我曾祖父給了桑和寬父親桑吉家。當時桑吉家說“我老爺,你給我娶親帶媳婦,不給我房子住,我怎么辦”。當時唐道傳(曾認我曾祖父做干爺)家也想要這房子,我曾祖父最后還是給了桑吉家,還對我祖父說“就配我多一個兒子的”。桑和寬家老房子西邊本來是桑和仁家房子。桑和仁家1960年一家人都餓死,就剩他一個人,不久就搬離了下洼,把老房子的頂蓋都帶過去,到女山湖那邊蓋房定居,聽說是那邊干親給他說媳婦成家。沒過幾年(1973年左右),我父母親就在他家老屋墻基和墻框架的基礎上加木棒加草成頂,翻蓋了成屋,帶著大姐小姐從南頭老房子搬到這里住了下來(真正搬過來的原因是我的哥哥1969年生,長到五六歲了,在南頭房子里病死,父母認為那里風水不好)。我們后面弟兄兩個就是在這邊房子里出生的,而且1976年還在旁邊還蓋了防震庵。我小時候腳被火燒的兩年左右時間里,就是在防震庵里面度過的。八十年代初,我們家和桑和寬家因為雞毛蒜皮事情經常吵架,祖父就要求我父母親搬到后面居住。我們家就在后面蓋了三間當時又高又大的草房子,我當時不到十歲。我們家搬出后的房子和地方就歸了桑和寬家。下洼南頭曾祖父曾經蓋了三進,共十幾間房子,因為是保長,又是有錢有勢,所以那地方曾經是當時當地的活動中心。我們家一直是與人為善,凡是需要幫忙的,遇到麻煩的,我們都會盡力幫助,不管你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而且湯策安當時在我們家教書,以此為掩護,他的許多學生都是共產黨,比如說胡坦、吳迪、周義甲、張伯謙、何玉慶等等,包括當時的汪道涵、戴夕可,遇到困難,都會到我們家,我曾祖父都會盡力幫他們度過難關。我們家關系網很強,女山湖偽區長呂介甫跟曾祖父是姑表親,大郢鄉鄉長桑國權跟曾祖父也是弟兄關系,許多地方官員都是我們家親戚或朋友。我的祖父當時也是混跡半個明光的花花公子,又是保代表,后面跟幾個扛槍的,到哪很是威風,而且各路江湖上的朋友也非常多。所以解放前,我們家是紅極一時。解放前,有個姓魏的木匠還在我們家房子里做過木匠活的生意。孔祥義還在我們家房子里開過代銷店。我們當時隸屬于津里鎮,周圍都沒有店面,買任何東西都得到津里去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