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質量意識認識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及其發展歷程(初稿)_第1頁
全員質量意識認識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及其發展歷程(初稿)_第2頁
全員質量意識認識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及其發展歷程(初稿)_第3頁
全員質量意識認識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及其發展歷程(初稿)_第4頁
全員質量意識認識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及其發展歷程(初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標題:全員質量意識

&認識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及其發展歷程目錄開篇:引言&術語第一章:從秦國兵器追溯冷兵器時代的質量觀——古代的標準化、質保體系、生產管理制度

(附圖)第二章:現代質量管理(分節:0、由生活案例走進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1、認識ISO及其發展歷程

;2、企業推行ISO質量管理體系的意義

3、企業推行ISO9000的一般流程及申請認證流程。**●第三章: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工作內容簡介(分節:1、烏龜圖簡介(插入鏈接)

;2、公司現行手冊(插入鏈接)、程序文件目錄清單。第四章延伸:什么是工業4.0?從工業1.0到工業4.0——工業4.0將是整個中國時代性的革命開篇:引言&術語質量

(Quality):產品、體系或過程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顧客和其他相關方要求的能力.注:迄今為止,術語“質量”已產生許多衍生義,可使用形容詞差、好、優秀以及感官體驗等來修飾。質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指導和控制組織的與質量有關的相互協調的活動。質量管理體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建立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并實現這些目標的體系。產品(product

):過程的結果。注:公認的產品類別有四種:硬件(如發動機機械零件)軟件(如計算機程序)服務(如運輸)流程性材料(如潤滑油)供方(supplier

):提供產品的組織或個人。示例:制造商、批發商、產品的零售商或商販、服務或信息的提供方.注:供方可以是顧客組織內部的或是外部的。第一章:從秦國兵器追溯冷兵器時代的質量觀——古代的標準化、質保體系、生產管理制度

(附圖)引子:秦時明月--墨家機關、兵家武器【秦時兵器】秦劍箭鏃秦弩戈戟、吳勾箭鏃范史海鉤沉秦朝武器制造誤差只有幾微米,它是怎樣做到的?商鞅變法后,秦國虎狼之師開始了他們東出崤函,蠶食鯨吞六國的征程,經歷近一百三十年的廝殺,天下諸侯盡并兼于秦??疾烨剀姷膽鹂儯鋫淝闆r是其中一個角度,恩格斯指出“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生產為基礎的,而武器生產本身又是以一般生產力為基礎的。”戰國晚期的秦軍武器如何,是否較之他們的敵人更有優勢呢?Q:秦朝武器強大到逆天、制造誤差只有幾微米,它是怎樣做到的?A:大概可以總結成如下三點:1、兵器制造:標準化制式化

;2、管理制度:長期穩定有效的度量衡標準管理,是實現各手工業門類生產標準化的基礎

;3、戰略戰術:武器標準化,重組織協同輕單兵搏擊。01秦朝“令人發指”的標準化成就自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坑集中出土一批秦兵器以來,關于秦兵器的研究,都發現了秦國兵器的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標準化制式化,這體現了秦兵器制造工業在設計指導和管理思想上的先進性,二是青銅兵器的絕大占有比例,較之普遍認識的戰國時代鐵器大發展大普及的歷史背景看,又反映出相對“落后”的一面。如果把秦兵器放在更廣闊的背景下進行分析,或可得出較為合理的解釋。獨步一時的“標準化”——秦兵器在標準化制造方面的成就有多高?“標準化”之所以被視作秦兵器的先進性特征,是因為它一般來說是近代工業時代到來后發展成熟起來的概念。現代的工藝標準化包含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在有意識地對重復性的對象,以統一、簡化、協調、最優化為原理,制定出標準,實現產品系列化,通用化,組合化和模塊化。以秦兵馬俑坑出土的秦兵器為觀察對象,如數量最多的青銅箭鏃,4萬枚箭鏃中,只有7支與其它形制不同,在同型式的箭鏃中,隨機抽取172枚,同一鏃不同主面的相應尺寸誤差僅為幾微米,同一鏃和不同鏃的主面輪廓的不重疊誤差分別小于0.15和0.16mm。與箭鏃配合使用的發射器具弩機,從全部28套中抽取13套,發現各零件尺寸亦基本相同,特別是銷和銷孔的間隙配合有較高精度,零件互換不成問題。箭鏃范生產制度我國在東周時期,已有嚴格的標準化生產制度。在關系到國家命脈的兵器制造工業上,戰國晚期的秦國體現得尤其突出。其精密的規范管理章程、責任到人,青銅兵器產品也都具有統一、嚴整的尺寸與生產質量標準。春秋時期的典籍《禮記·月令》篇(約成書于公元前620年前后),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的記載(這段記載另見《呂氏春秋》卷十《孟冬紀》,《呂氏春秋》成書于公元前240年前后,由秦王趙政

[2]

的相邦呂不韋主編),也就是說在生產的產品上刻上工匠或工場名字,并設置了政府中負責質量的官員職位“大工尹”,目的是為了考查質量,如質量不好就要處罰和治罪。如前所述,秦俑坑出土的鈹、戈、戟、矛等大量兵器器身都銘刻有制造管理者、工廠和工匠的名字。秦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劍,劍身的8個棱面游標卡尺測量誤差不足一根頭發絲,已經出土的19把完整的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結構致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打磨痕紋理細膩、來去無交錯,且全部垂直于劍身中脊線,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此外,在秦俑坑中發現的多件青銅鈹,盡管在制造時間上前后相隔十幾年,造型和尺寸竟然能夠完全一致,這些都是令人驚嘆的。02

秦國取得高度成就的制度原因那么,在近代工業出現之前,秦人是如何實現了如此高水平的標準化兵器制造的呢?除了眾所周知的秦國“物勒工名,以考其誠”的嚴格法律管理規定的保障外,至少還有如下原因。首先,從制度層面看,標準化是戰國時代國家行政管理制度運作的必然要求。戰國時代,隨著宗法組織的不斷瓦解,國家管理模式轉向為集權的官僚行政模式,這一模式在技術方面的一個特征是以文書為載體,以實現國家對社會資源盡可能廣泛高效的控制和汲取為目的,因此在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必然要求盡可能地推行標準化以實現對管理對象的直觀量化,以提高效率。在以農戰兩方面為戰國國家主要目的的要求下,首先是制定了統一的度量衡標準。并將其運用于田租征收并擴大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此,戰國國家制作了較為精確的度量衡標準器,并以制定相應法律保證其推行于全國,如上海博物館藏商鞅方升,銘文為“十六寸五分寸一為升”實測容積為202毫升,為考慮到在實際使用時,不同谷物有不同的堆密度,在秦簡中特別規定了黍粟、糲米、麥和水在同重量下的不同體積以便于換算。同時在標準器管理上,也以法律形式規定地方官員必須定期校準所使用的度量衡器,如有誤差則予以相應懲罰。另外,度量衡標準一經制定既長期穩定,乃至我們在漢代的《九章算術》中依然可見“程粟一升”的容積與商鞅方升一致。長期穩定有效的度量衡標準管理,是實現各手工業門類生產標準化的基礎。古代質量控制之道——物勒工名以考其誠(注:所謂“物勒工名”是一種春秋時期開始出現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檢驗產品質量,我們可以理解成刻的意思,物就是所有的器物,在器物上面要刻上制造者的名字。)“質量記錄”的雛形古代很早就建立以物勒工名為主體的質量責任體系。“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商鞅變法時,在兵器上刻下督造人的名字,秦國開始實施物勒工名制度。漢承秦制,“物勒工名”制度不僅逐漸成熟,而且建立國家級“質量檔案”——骨簽。目前所見的骨簽最早的年號為漢武帝太初元年,記錄著各地工官和中央某些屬官向中央“供進之器”詳細信息,既包括名稱、數量,也包括生產日期、生產工官、官名、工名、強度、編號等物勒工名要素,以便質量溯源。王安石變法前,北宋質量檢驗監督不力,名將龐籍說:“造甲之所,多不擇間長之官!”“三檢制度”(自檢、互檢、專檢)的雛形王安石不僅恢復物勒工名制度,而且采取不同地區相互監督質量。釋義:呂氏春秋上首次提到了“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呂氏春秋上說: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對于歷史學家來說,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國軍事工業的管理機密。呂不韋作為內閣總理,是兵器生產的最高監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師,就是各兵工廠的廠長,監制這只戈的廠長叫“蕺”。在廠長的下邊是丞,類似車間主任,這位主任的名字叫“義”。而親手制作這只戈的工匠,叫“成”。歷史學家由此推斷:秦國的軍工管理制度分為四級。從相邦、工師、丞到一個個工匠,層層負責,任何一個質量問題都可以通過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責任人。我們已經無法知道管理的細節,但秦國的法律對失職者的懲罰是非常嚴酷的,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中國《唐律疏議》中明文記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物勒工名"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早期階段手工業生產管理模式的具體反映,對提高手工業產品質量有重要意義。歷史背景:據《周禮·考工記》記載:中國古代從春秋戰國時期起,就有了國家對產品質量進行檢渙的年審制度和政府官員質量負責制度。春秋初,齊、晉、秦、楚等國規定:制造產品,要“取其用,不取其數。”在原材料選擇、制造程序、加工方法、質量檢驗、檢驗方法等,都要按統一的標準和規定進行生產,以保證產品的“堅好便用?!笔紫忍岢鲇谩拔锢展っ辟|量負責制對產品質量進行檢測監督的構想,是戰國時期秦國宰相呂不韋,經過四年多的不懈努力,率先在秦本土實行了:國家于每年十月份由“工師效工,陳祭器……,必功致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的對各郡、縣工業產品進行質量抽驗的制度。同時,還將各郡(?。┛h制造工業產品用的衡器、容器等,由“大工尹”(相當于今天的機械部長)統一進行年審。凡不符合標準的,不得使用,以保證產品質量能“功致”。在對產品質量年審時,除要求每件產品“做工考究,工藝精湛”外,還要求生產者在產品上打上自己的姓名。以防止以疵充好和仿冒行為。如一經發現產品質量比較低劣,坑害了使用者,由負責檢測質量的“相幫”寫出鑒定結果,提吐對責任者懲罰的建議;責令查明原因,制定改過。第二章:現代質量管理0、由生活案例走進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導讀】這是發生在一個普通家庭請客吃飯的故事,卻被人提煉成一名家庭主婦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工作。(*注:角色簡析 丈夫(爸爸)、兒子、女兒——代指顧客

,妻子(媽媽)——代指生產/銷售/服務商

)角色扮演人物情景對話對應的標準條文(ISO

9001:2015版)過程(流程)主導者丈夫一天中午,丈夫給家里打電話:“老婆大人,晚上我想帶幾個同事回來吃飯,你看可以么?”產品和服務的要求顧客溝通<接收客戶電話訂單>銷售部、電商部妻子——“當然可以。幾個人一起,大概什么時候,想吃什么菜呢”8.2

產品和服務的要求(8.2.1

顧客溝通

<問詢顧客要求>)銷售部、電商部丈夫“5個人,晚上7點回來,準備點酒和下酒菜”8.2.1

顧客溝通b)處理問詢、合同或訂單,包括變更;銷售部、電商部妻子——“啤酒還是白酒或者紅酒?”8.2

產品和服務的要求(8.2.1顧客溝通

<問詢顧客要求>)銷售部、電商部丈夫“就家里那瓶五糧液,另外準備一件老金威,12支那種”產品和服務的要求顧客溝通銷售部、電商部妻子——“好的。那我準備點魚香肉絲、燉一鍋排骨湯、一只烤鵝、炒盤肉片、買點牛肉,再弄點小菜就可以了吧”產品和服務的要求顧客溝通銷售部、電商部丈夫“好的,你安排吧,記得,牛肉要到南門李燒臘那里去買”8.2

產品和服務的要求(8.2.1

顧客溝通c<顧客信息反饋>)銷售部、電商部妻子——“好的,沒有問題”,妻子隨即記下。(8.2.3產品和服務要求的評審)銷售部妻子妻子打開冰箱一看,晚上做菜的材料,有半只雞,三只老金威,于是到市場上購買。在一番對比、挑選后 ,8.4

外部提供過程、產品和服務的控制(8.4.1a供應商選擇)、(8.4.2d產品驗證)采購部妻子將原材料買回了家,將菜打包好連同買回來的酒一起放在冰箱中8.5.4

防護倉庫妻子開始做飯。妻子看了看,覺得燉湯的時間太長了,并且爐灶不夠用(家里的是單灶),于是打電話給龍鳳瓦罐煨湯叫他們在7點鐘送一個南瓜綠豆排骨湯來

。8.4

外部提供過程、產品和服務的控制<外包>采購部妻子——在做飯之前妻子突然想起了丈夫企業外省的同事較多,于是打電話給丈夫:“有沒有不吃辣的”8.4.1顧客溝通<訂單信息確認和修改確認>銷售部、電商部丈夫“還可以,他們都可以吃辣”女兒剛給丈夫打完電話,接到女兒的電話:“媽媽,我想帶兩個同學晚上回家吃飯,麻煩你幫我準備一下呢,菜不用特意準備了”(又來一訂單)銷售部、電商部妻子(媽媽——“剛好你爸爸晚上幾個同事也過來,一起吃吧?”8.2.1顧客溝通b<詢問訂單處理>銷售部、電商部兒子于是,妻子準備開始做飯,此時接到兒子的電話:“媽媽,今晚我想帶幾個同學回來吃飯,好不好?”(又來一訂單)銷售部、電商部妻子(媽媽——“不行呀,兒子,爸爸和姐姐晚上都要帶幾個朋友回來,這樣吧,你晚上和同學到麥當勞好不好”(8.2.1

顧客溝通b<取消客戶訂單>)銷售部、電商部妻子回絕完兒子后,妻子開始做飯,先把飯放在電飯煲中,于是開始洗菜,切菜,炒菜……(8.1

運行的策劃與控制<過程設計和實現>)車間妻子發現宮保雞丁好久沒有做了,都忘了,于是找來《川菜365(8.5.1a

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可獲得成文信息>)研發工藝部妻子于是炸花生米、炸蘑菇、拌芡粉,忙得不亦樂乎,自己嘗了一塊8.6產品和服務的放行<驗證要求得到滿足>質量部妻子感覺不錯,于是起鍋上桌。(產品交付)車間丈夫這個時候,丈夫、女兒和客人都一起回了家,大家落座開始吃飯。丈夫吃了一塊,發現宮保雞丁不夠熟,眉頭一皺小聲嘟噥了一句:傳說中的暗黑料理呀~8.5.5

交付后的活動

e)顧客反饋銷售部、電商部丈夫然后叫妻子回鍋再煸炒8.7不合格輸出的控制<a>)--返工車間同事吃了一塊,圓場道:“不錯,這樣吃起來味道正好,嫂子也一起來吃吧”。8.7

不合格輸出的控制d<獲得讓步接收的授權>車間妻子——妻子連忙解釋說:“估計是時間不夠,下次一定注意稍微長一些,請各位慢用?!?.1.3分析與評價、10

持續改進10.2 不合格和糾正措施“嫂子好手藝,這是我吃過的最好的一頓飯了”9.1.2

顧客滿意銷售部、電商部妻子等大家吃好喝足,送走客人后,疲憊不堪的妻子一邊收拾,7.1.4

過程運行環境c)物理因素(如溫度、熱量、濕度、照明、空氣流通、衛生、噪聲等)車間妻子邊對丈夫講:“最近幾個月家里請客的頻率特別高,你看,家里的煤氣灶是不是應該換了,來個客人就不夠用了7.1.3

基礎設施b<設備>工程部妻子另外,你需要多拿些錢來貼補家用,最好能再雇個小保姆7.1.2人員<人員申請>行政、人事丈夫“家里的事情你作主就好了”5.3

組織的崗位、職責和權限最高管理者(總經理)現在,你應該對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大致有了一個感性的認知了吧?事事追求質量,時時體現管理,每個過程背后都有一套管理體系在支撐著,而ISO9001就是針對過程和產品質量的一套管理體系。視角延伸:視角延伸:現在,你應該對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大致有了一個感性的認知了吧?事事追求質量,時時體現管理,每個過程背后都有一套管理體系在支撐著,而ISO9001就是針對過程和產品質量的一套管理體系。什么叫ISOISO

是一個組織的英語簡稱。其全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譯成中文就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際標準化協會國際聯合會”(簡稱ISA)。ISO現有117個成員(包括117個國家和地區)。其最高權力機構是每年一次的“全體大會”,其日常辦事機構是中央秘書處,設在瑞士的日內瓦。中央秘書處現有170名職員,由秘書長領導。ISO

宣稱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進標準化及其相關活動的發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務的國際交換,在智力、科學、技術和經濟領域開展合作。"IEC即“國際電工委員會”,1906年在英國倫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EC主要負責電工、電子領域的標準化活動。而ISO負責除電工、電子領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領域的標準化活動。1、認識ISO及其發展歷程【ISO組織

領導小組】視角延伸:視角延伸:視角延伸:什么叫ISO

9000ISO通過它的2856個技術機構開展技術活動。其中技術委員會(簡稱TC)共185個,分技術委員會(簡稱SC)共611

個,工作組(WG)2022個,特別工作組38個。ISO的2856個技術機構技術活動的成果(產品)是“國際標準”。ISO現已制定出國際標準超1萬多個,主要涉及各行各業各種產品(包括服務產品、知識產品等)的技術規范。ISO制定出來的國際標準除了有規范的名稱之外,還有編號,編號的格式是:ISO+標準號+[杠+分標準號]+冒號+發布年號(方括號中的內容可有可無),例如:ISO9001:2015、ISO14001:2015等,分別是某一個標準的編號。**注意:“ISO9000”不是指一個標準,而是一族標準的統稱。根據ISO9000-1:1994的定義:“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什么叫TC176呢?TC176即ISO中第176個技術委員會,它成立于1980年,全稱是“品質保證技術委員會”,1987年又更名為“品質管理和品質保證技術委員會”。TC176專門負責制定品質管理和品質保證技術的標準。TC176最早制定的一個標準是ISO8402:1986,名為《品質-術語》,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發布。1987年3月,ISO又正式發布了ISO9000:1987、ISO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ISO9004:1987共5個國際標準,與ISO8402:1986一起統稱為”ISO9000系列標準”。此后,TC176又于1990年發布了一個標準,1991年發布了三個標準,1992年發布了一個標準,1993年發布了五個標準;1994年沒有另外發布標準,但是對前述“ISO9000系列標準”統一作了修改,分別改為ISO8402:1994、ISO9000-1:1994、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ISO9004-1:1994,并把TC176制定的標準定義為“ISO9000族”。1995年,TC176又發布了一個標準,編號是ISO10013:1995。ISO9000系列標準發展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是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以ISO9000系列質量體系標準為依據進行的第三方認證活動,以絕對的權力和威信保證公開、公正、公平及相互間的充分信任。其系列標準發展歷程如下:1980年,“質量”一詞被定義為企業動作及績效中所展現的組織能力。導致一些行業標準與國家標準的產生,而由于跨國貿易的逐漸形成,跨行業、跨國度的新標準也呼之欲出。198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TC176技術委員會,聯系53個國家,致力于ISO9000系列標準的發展。頒布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標準。1992年,中國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標準,形成GB/T19000系列標準。歐共體提出歐共體內部各國企業按照ISO9000系列標準完善質量體系,美國把此作為“進入全球質量運動會的規則”。1994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修改發布ISO9000-1994系列標準。世界各大企業如:德國西門子公司、日本松下公司、美國杜邦公司等紛紛通過了認證,并要求他們的分供方通過ISO9000認證。1996年,我國政府部門如:電子部、石油部、建設部等逐步將通過ISO9000認證作為政府采購的條件之一,從而推動了我國ISO9000認證事業迅速發展。200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修改發布ISO9000系列-2000系列標準,更適應新時期各行業質量管理的需求。2008年8月,國際標準化組織推出了ISO9001:2008版本。

重大修訂2015版什么叫認證“認證”一詞的英文原意是一種出具證明文件的行動。根據ISO/IEC指南2:1986中對“認證”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范性文件的活動。”舉例來說,對第一方(供方或賣方)生產的產品甲,第二方(需方或買方)無法判定其品質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來判定。第三方既要對第一方負責,又要對第二方負責,類似于“裁判”的角色,不偏不倚,出具的證明要能獲得雙方的信任,這樣的活動就叫做“認證”。這就是說,第三方的認證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有效。這就要求第三方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須與第一方和第二方沒有經濟上的利害關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關系,或者有維護雙方權益的義務和責任,才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那么,這個第三方的角色應該由誰來擔當呢?顯然,非國家或政府莫屬。由國家或政府的機關直接擔任這個角色,或者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去擔任這個角色,這樣的機關或組織就叫做“認證機構”。1、認證審核概述認證審核,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定義,是指由國家認可的認證機構證明一個組織的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相關標準、技術規范(TS)或其強制性要求的合格評定活動。(CNCA

簡稱“認監委”)——由國務院組建并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統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全國的認證認可工作。

??(CNAS

簡稱“認可委”)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認監委”)批準建立,并授權的國家認可機構;統一負責對認證機構、實驗室和檢驗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認可工作。(CCAA

簡稱“認可協會”

)由我國認證認可行業的相關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組成的非營利性、全國性組織;依法接受業務主管單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授權,統一實施認證人員國家注冊制度、認證培訓機構培訓課程確認制度、認證人員統一考試制度。認證:由認證機構證明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相關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或者標準的合格評定活動。審核:為獲得審核證據并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準則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并形成文件的過程。當前,世界各國的認證機構主要開展兩方面(類型)的認證業務1.產品品質認證2.

品質(質量)管理體系認證1.產品品質認證現代的第三方產品品質認證制度早在1903年發源于英國,是由“英國工程標準委員會”(BSI的前身)首創的。在認證制度產生之前,供方(第一方)為了推銷其產品,通常采用“產品合格聲明”的方式,來博取顧客(第二方)的信任。這種方式,在當時產品簡單,不需要專門的檢測手段就可以直觀判別優劣的情況下是可行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品種日益增多,產品的結構和性能日趨復雜,僅憑買方的知識和經驗很難判斷產品是否符合要求;加之供方的“產品合格聲明”屬于“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一套,真真假假,魚龍混雜,并不總是可信,這種方式的信譽和作用就逐漸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前述產品品質認證制度也就應運而生。1971年,ISO成立了“認證委員會”(CERTICO),1985年,易名為“合格評定委員會”(CASCO),促進了各國產品品質認證制度的發展。

現在,全世界各國的產品品質認證一般都依據國際標準進行認證。國際標準中的60%是由ISO制定的,20%是由IEC制定的,20%是由其他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也有很多是依據各國自己的國家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進行認證的。產品品質認證包括合格認證和安全認證兩種。依據標準中的性能要求進行認證叫做合格認證;依據標準中的安全要求進行認證叫做安全認證。前者是自愿的,后者是強制性的。產品品質認證工作,從20世紀30年代后發展很快。到了50年代,所有工業發達國家基本得到普及。第三世界的國家多數在70年代逐步推行。我國是從1981年4月才成立了第一個認證機構—“中國電子器件質量認證委員會”,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發展快。2.

品質(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這種認證是由西方的品質保證活動發展起來的。1959年,美國國防部向國防部供應局下屬的軍工企業提出了品質保證要求,要求承包商(供應商)“應制定和保持與其經營管理、規程相一致的有效的和經濟的品質保證體系”,“應在實現合同要求的所有領域和過程(例如:設計、研制、制造、加工、裝配、檢驗、試驗、維護、裝箱、儲存和安裝)中充分保證品質”,并對品質保證體系規定了兩種統一的模式:軍標MIL-Q-9858A《品質大綱要求》和軍標MIL-I-45208《檢驗系統要求》。承包商要根據這兩個模式編制“品質保證手冊”,并有效實施。政府要對照文件逐步檢查、評定實施情況。這實際上就是現代的第二方品質體系審核的雛形。這種辦法促使承包商進行全面的品質管理,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后來,美國軍工企業的這個經驗很快被其他工業發達國家軍工部門所采用,并逐步推廣到民用工業,在西方各國蓬勃發展起來。隨著上述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各國的認證機構在進行產品品質認證的時候,逐漸增加了對企業的品質保證體系進行審核的內容,進一步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發展。到了70年代后期,英國一家認證機構BSI(英國標準協會)首先開展了單獨的品質保證體系的認證業務,使品質保證活動由第二方審核發展到第三方認證,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更加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通過三年的實踐,BSI認為,這種品質保證體系的認證適應面廣,靈活性大,有向國際社會推廣的價值。于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項建議。ISO根據BSI的建議,當年即決定在ISO的認證委員會的“品質保證工作組”的基礎上成立“品質保證委員會”。1980年,ISO正式批準成立了“品質保證技術委員會”(即TC176)著手這一工作,從而促成了前述“ISO9000族”標準的誕生,健全了單獨的品質體系認證的制度,一方面擴大了原有品質認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另一方面又導致了一大批新的專門的品質體系認證機構的誕生。自從1987年ISO9000系列標準問世以來,為了加強品質管理,適應品質競爭的需要,企業家們紛紛采用ISO9000系列標準在企業內部建立品質管理體系,申請品質體系認證,很快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推行ISO9000國際標準,約有40個品質體系認可機構,認可了約300家品質體系認證機構,20多萬家企業拿到了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證書,第一個國際多邊承認協議和區域多邊承認協議也于1998年1月22日和1998年1月24日先后在中國廣州誕生。一套國際標準,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被這么多國家采用,影響如此廣泛,這是在國際標準化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已經被公認為“ISO9000現象”。質量理念演變:從符合要求到顧客滿意最終超越顧客期待卓越適用滿意符合統計質量控制檢驗質量控制全面質量控制質量管理的發展演化(從結果控制到過程控制)1994年版版本的ISO9000質量體系將質量管理過程分解為對以下20個質量要素的全面管理與控制,后來的2000年版本和2008版本對20個要素進行有機整合,從要素管理發展為全面質量管理(TQM)。管理職責質量體系培訓管理職責文件和資料控制服務內部質量審核質量記錄控制檢驗和試驗設計控制采購客戶提供產品的控制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檢測設備控制生產過程的控制

搬運儲存包裝防護和交付糾正和預防措施統計技術不合格品控制檢驗和試驗狀態ISO9000是一個標準體系(族群)

ISO9000質量體系標準包括了3個體系標準和8條指導方針。

3個體系標準分別是ISO9001、9002和9003;

8個指導方針是ISO9000-1至4和ISO9004-1至4。其中首要標準是ISO9001,它為設計、制造(生產)產品及提供服務的組織,明確指出了一套完整質量體系中的20條要素;ISO9002為只制造產品但不設計產品及提供服務的組織明確指出了19條要素。ISO9003為只進行檢驗的組織明確指出了16條要素。

ISO9000標準每5至7年修訂一次。第一批標準已于1987年公布,第一次修訂則公布于1994年。第二次修訂為2000年版本。第三次修訂為2008版本。2015版已于2015年8月開始實施。Rev.1.0銷售發運包裝儲運檢驗試驗生產制造△包裝儲運銷售發運安裝運行產品設計采工藝準備生產制造檢驗試驗包裝儲運銷售發運安裝運行技術服務購采

購工藝準備生產制造檢驗試驗ISO9003ISO9002ISO9001開發設計、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保模式生產和安裝的質保模式最終檢驗和試驗的質保模式ISO9001是當前唯一的(證書)認證標準

ISO9000認證需要一個同ISO9001、9002或9003相一致的正在運行的質量體系,由注冊團體所作的成功且獨立的評估。為了維持認證,注冊團體需要每6或12個月進行監督評估,每到3年還要進行一次全面再評估。

ISO9000系列2000版以后的版本,將9002和9003融合到ISO9001:2000標準中。

ISO9002和ISO9003已經退出歷史舞臺,ISO9004是業績改進指南,不用于認證,只用于組織內部綜合績效改進指南。

所以目前用于認證的只有ISO9001。2、企業推行ISO質量管理體系的意義ISO9001標準是世界上許多經濟發達國家質量管理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具有通用性和指導性。實施ISO9001標準,可以促進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和完善,對促進國際經濟貿易活動、消除貿易技術壁壘、提高組織的管理水平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和意義:一、實施ISO9001標準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保護消費者利益,提高產品可信程度二、提高企業管理能力三、有效于企業的持續改進和持續滿足顧客的需求和期望四、有利于增進國際貿易,消除技術壁壘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ISO9001標準被作為相互認可的技術基礎,ISO9001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制度也在國際范圍中得到互認,并納入合格評定的程序之中。世界貿易組織/技術壁壘協定(WTO/TBT)是WTO達成的一系列協定之一,它涉及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貫徹ISO9001標準為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提供了國際通用的共同語言和準則;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已成為參與國內和國際貿易,增強競爭力的有力武器。因此,貫徹ISO9001標準對消除技術壁壘,排除貿易障礙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3、企業推行ISO9000的一般流程及申請認證流程。企業推行ISO9000的一般流程簡單地說,推行ISO9000有如下幾個必不可少的過程:知識準備、標準宣貫-建立流程(制度)-執行-監督、改進。(P-D-C-A)具體可以根據本公司的具體情況,對上述五個過程進行規劃,按照一定的推行步驟,引導企業逐步邁入ISO9000的世界。以下是企業推行ISO9000的常見的策劃階段:企業原有質量體系識別、診斷;任命管理者代表、組建ISO9000推行組織;制訂目標及激勵措施;各級人員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識和質量意識訓練;ISO9001標準知識培訓;質量體系文件編寫(立法);質量體系文件大面積宣傳、培訓、發布、試運行;內審員接受培訓(最好是經有資質的第三方認證機構輔導,并考核合格);若干次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在內審基礎上的管理者評審;質量管理體系完善和改進;申請認證。企業在推行ISO9000之前,應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對上述各推行步驟進行周密的策劃,并給出時間上和活動內容上的具體安排,以確保得到更有效的實施效果。企業經過若干次內審并逐步糾正后,若認為所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已符合所選標準的要求(具體體現為內審所發現的不符合項較少時),便可申請外部認證。ISO9000認證申請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第三章專門講了條件和程序,歸納起來,企業申請產品質量認證必須具備四個基本條件:1.中國企業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外國企業持有有關部門機構的登記注冊證明。2.產品質量穩定,能正常批量生產。質量穩定指的是產品在一年以上連續抽查合格。小批量生產的產品,不能代表產品質量的穩定情況,必須正式成批生產產品的企業,才能有資格申請認證。3.產品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其補充技術要求,或符合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標準。這里所說的標準是指具有國際水平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產品是否符合標準需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確認和批準的檢驗機構進行抽樣予以證明。4.生產企業建立的質量體系符合GB/T19000-ISO9000族中質量保證標準的要求。建立適用的質量標準體系(一般選定ISO9001來建立質量體系),并使其有效運行。具備以上四個條件,企業即可向國家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一般說,已批量生產的企業多基本具備了前三個條件,后一個條件是要努力創造。目前應該積極開展宣傳貫徹GB/T19000-ISO9000族標準,結合企業實際,建立質量體系認證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中國企業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