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版高一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最早打破坊市界限,將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橋門及隱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的朝代A.漢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題文】一戰到二戰期間,主要發達國家把一些在金融貿易方面與其有密切關系的國家及海外殖民地聯系在一起,組成貨幣集團并相互對抗,為改變這一局面采取的關鍵措施是A.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B.實施馬歇爾計劃C.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D.簽訂貿易總協定3、【題文】讀下圖;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全國各界舉行了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實踐,充分顯示了香港回歸()
①是“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②促進了香港和內地的共同發展。
③有利于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發展與進步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題文】下邊木刻畫的內容形象反映了古代中國。
A.領先世界的手工技術B.先進的紡織技術C.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D.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5、明朝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重要發展階段,明朝瓷器上有以文字作為紋飾裝飾內容。明朝燒制帶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圖案的瓷器的主要原因是()A.適應對外經貿交流的多種需要B.反映了中國各民族間聯系加強C.為適應貴族生活多樣化的需要D.體現當時兼容并蓄的對外政策6、清末一首名為《報館》的竹枝詞寫道:“是非曲直報中分,一紙風行四海聞。振聵發聾權力大,萬般提創總由君。”對該詞的恰當解讀是A.當時報刊言論不受限制B.民眾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報紙已成為黨的宣傳工具D.報紙的社會功能已被認知評卷人得分二、雙選題(共4題,共8分)7、下表是1915~1919年中國紗廠盈利指數,造成這種狀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數-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動B.群眾性的反帝斗爭的推動C.“實業救國”新思潮的推動D.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8、中國讀書人歷來“恥于言商,恥于言利”,而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卻放棄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業。這里反映出的社會進步觀念是()A.實業救國B.工商皆本C.重利輕義D.重商輕農9、下表是1915~1919年中國紗廠盈利指數,造成這種狀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數-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動B.群眾性的反帝斗爭的推動C.“實業救國”新思潮的推動D.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10、中國讀書人歷來“恥于言商,恥于言利”,而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卻放棄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業。這里反映出的社會進步觀念是()A.實業救國B.工商皆本C.重利輕義D.重商輕農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1、說到人生追求,我們也許會吟誦“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名句。上述語句依次運用的文學形式是唐詩、宋詞、楚辭。12、【題文】1906年,____創辦了有軌電車交通系統。(寫地點)13、【題文】1922年,蘇俄農民瓦西里在交納了糧食稅后,把余糧運到不遠處的集市上出售,當地官員沒收了他的余糧,并處以巨額罰款。14、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內容規定中國割香港給英國,同時開放廈門、福建等通商口岸。______(判斷對錯)15、【題文】宋朝時,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市鎮。其中,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是最著名的四大商業名鎮。16、【題文】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開始于英國,很快波及所有資本主義國家。17、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的完全勝利,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華民族從此贏得了民族獨立。______(判斷對錯)18、冷戰期間,由于美蘇勢均力敵,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爆發,有效地維護了世界和平。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19、朱德同志稱井岡山是“天下第一山”,毛澤東在此地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20、近代南京見證了太平天國定都、中華民國成立、侵華日軍大屠殺和抗日戰爭勝利等歷史風云變化21、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評卷人得分五、綜合題(共1題,共8分)22、【題文】詩歌是鮮活的歷史;它向我們講述了歷史的滄桑和社會的變遷。
讀下列詩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①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1928秋)
③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毛澤東《七律·長征》
④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3,5
。1,3,5
——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詩①中“四百萬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臺灣在割占50年后回歸祖國;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以后,臺灣又與祖國大陸處于分離狀態,其眾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6分)
(2)詩②中“黃洋界上炮聲隆”;從而創出了一條中國革命武裝斗爭的新路,這條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國革命武裝斗爭的道路是什么?這種轉變說明了什么?(3分)
(3)導致詩③中這次“遠征”發生的原因是什么?這次“遠征”結果如何?(4分)
(4)詩④中“百萬雄師過大江”指的什么時期的哪次戰役?詩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3分)1,3,5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打破坊市界限”“坊巷橋門及隱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等信息說明分離的界限被打破,是在北宋時期出現的,故選擇B項。考點:古代中國的經濟·古代商業的發展·城市的管理。【解析】【答案】C2、A【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注意題干是針對金融領域的貨幣對抗問題而采取的措施。故選A。BCD雖然都是與經濟有關的措施;但是不是主要解決貨幣問題,故不符合題意。
考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點評:戰后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以改變戰前貨幣與金融方面各自為政的局面。這一體系在保證美國經濟霸權的同時,也有利于世界經濟向著有序的方向發展。但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西歐、日本經濟力量不斷地增強,美元難以有效的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面臨著需要貶值有需要維護自身核心地位的矛盾處境。【解析】【答案】A3、A【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A4、C【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木刻畫中有老農和婦女以及農具和紡線用的紡車;還有孩童牽著一頭小牛,這明顯的是一幅自然經濟那種男耕女織的形象反映出來,故選C。
考點:古代中國的經濟?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解析】【答案】C5、A【分析】依據題干“明朝燒制帶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圖案的瓷器”可知;說明明朝為了與阿拉伯和印度交流而燒制帶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圖案的瓷器,因此可知,原因是適應對外經貿交流的多種需要,故A項正確.
阿拉伯和印度不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故B項錯誤.
貴族生活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C項錯誤.
兼容并蓄的對外政策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D項錯誤.
故選A.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手工業發展.需要掌握明朝手工業發展的狀況.解題的關鍵是對“明朝燒制帶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圖案的瓷器”的分析理解.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手工業發展.考查對明朝手工業發展的狀況的把握,考查學生抓住關鍵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解析】【答案】A6、D【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報紙事業發展的影響。分析選項可知,A項中的“不受限制”說法錯誤,不合實際;B項中的“普遍提高”說法錯誤,歷史史實不符;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報刊的報道新聞、傳遞信息、傳播知識等的功能,所以C項中的“黨的宣傳工具”說法過于片面;D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所以應選D。考點: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大眾傳媒的變遷·報刊業走向繁榮【解析】【答案】D二、雙選題(共4題,共8分)7、D【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1915年-1919年這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所以選D。【解析】【答案】D8、A【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知當時社會進步的觀念是實業救國。所以選A。【解析】【答案】A9、D【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1915年-1919年這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所以選D。【解析】【答案】D10、A【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知當時社會進步的觀念是實業救國。所以選A。【解析】【答案】A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1、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出自李白的唐詩《蜀道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出自宋代婉約派詞人晏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楚辭。因此選A。考點:中國古代文學【解析】【答案】A12、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鴉片戰爭后;西方先進的交通工具不斷傳入中國,這極大地改變了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1906年,第一個有軌電車交通系統在天津建成。
考點: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交通工具的進步【解析】【答案】天津13、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錯誤14、B【分析】鴉片戰爭開放的并不是福建;而是福州,還包括廣州,廈門,寧波,上海,總共是五處為通商口岸。
故答案為:B。
本題主要考查鴉片戰爭;要求學生結合鴉片戰爭的結果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果,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解析】B15、略
【分析】【解析】四大商業名鎮出現應該是在清代,而不是在宋代。【解析】【答案】錯16、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錯17、B【分析】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抗日戰爭并沒有使中華民族贏得真正的獨立。
故答案為:B。
本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要求學生結合抗日戰爭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問題要搞清楚抗日戰爭的特點和影響,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解析】B18、錯【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美蘇冷戰期間,由于美蘇勢均力敵,害怕戰爭爆發兩敗俱喪,誰也不敢輕易動武,從而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爆發,客觀上有利于世界和平,而不是美蘇有效地維護了世界和平。美蘇的主觀目的是爭奪世界霸權,導致世界動蕩不安。
故答案為:錯誤。
本題考查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影響。美蘇在冷戰期間;由于勢均力敵,不敢輕易動武,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戰爆發。
本題考查美國兩極對峙下的影響。注意辯證的對美蘇爭霸對峙的影響進行客觀評價。【解析】錯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19、×【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識記能力,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發表了《新民主主義論》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所以本題說法錯誤。考點:新民主主義革命【解析】【答案】錯20、√【分析】【解析】試題分析:太平天國定都、中華民國成立、侵華日軍大屠殺和抗日戰爭勝利皆與南京有關系。考點: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析】【答案】對21、×【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識記能力,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中共的發展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遵義會議的召開是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所以本題說法錯誤。考點:十一屆三中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院感質控小組培訓
- 石棉硅酸鈣板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工藝模具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飛機場用電氣交通管理設備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紅木家居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質量流量計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高性能醫療器械軸承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陜西特色小鎮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石棉水泥波瓦脊瓦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2024廣東湛江市農發國際水產城管理有限公司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19課《十里長街送總理》 統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
- 【MOOC】航空航天材料概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倉庫發貨清單
- 法理學-(第五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學教程課件(最新)
- GB∕T 34876-2017 真空技術 真空計 與標準真空計直接比較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 GB∕T 31568-2015 熱噴涂熱障ZrO2涂層晶粒尺寸的測定 謝樂公式法
- 陜西省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編制說明
- 2022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職業適應性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后勤不“后”與“時”俱進——信息技術促幼兒園保育員專業化發展的研究
- 清潔工具使用及動作規范
- VTE防治基礎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