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1延慶區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試卷高一歷史第一部分選擇題1.炎帝是我國傳說時代的英雄,又稱神農氏。據傳他發明了許多生產工具與耕作方法。這些傳說A.可作為原始農業產生的直接證據 B.折射出中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C.是一種沒有史料價值的憑空想象 D.能證明炎帝是真實的歷史人物【答案】B【解析】【詳解】傳說炎帝發明了許多生產工具與耕作方法,這些傳說折射出中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故選B;傳說不屬于一手史料,不能作為直接證據,排除A;傳說也具有一定史料價值,C錯誤;炎帝是我國傳說時代的人物,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排除D。2.下列應該出現在“文景之治”時期的現象是①輕罪重罰②提倡節儉③輕徭薄賦④奉行黃老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漢朝初年漢文帝、漢景帝時期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奉行黃老思想,認為君主應該“無為而治”,提倡節儉,減輕農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②③④正確;輕罪重罰是秦朝統治政策,①錯誤。故選B,ACD排除。3.下列屬于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歷史特點的是①政權更替頻繁②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③民族交融頻繁④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鞏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替頻繁,民族交融頻繁,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①②③正確,故選A;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分裂割據時期,國家不統一,④錯誤,故排除BCD。4.自隋唐以來,中國溝通南北方物產和人力資源的重要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靈渠 C.鄭國渠 D.大運河【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運河是自隋唐以來,中國溝通南北方物產和人力資源的重要水利工程,D項正確;修建于戰國時期的都江堰、鄭國渠和修建于秦朝的靈渠,均不是隋唐時期的水利工程,ABC三項錯誤。5.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關于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下列正確的說法是A.加強了明朝與亞非國家的往來 B.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絕的狀態C.明朝政府因此獲得了巨額的財富 D.明朝的綜合國力顯著提高【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經歷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強了明朝與亞非國家的往來,故選A;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絕的狀態,排除B;鄭和下西洋不計經濟效益,采取厚往薄來原則,國力逐漸衰落,CD錯誤。6.如圖是某同學課堂筆記,根據筆記內容,他學習的主題是A.西漢的農業 B.唐朝的金融 C.元朝的外貿 D.明朝的經濟【答案】D【解析】【詳解】明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白銀成為流通貨幣,明朝后期在江南地區出現“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早期資本主義萌芽,即自由雇傭勞動的出現,故某同學的學習主題是明朝的經濟,D項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排除。7.馬克思寫道:“(19世紀)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形成“人為地隔絕于世”的政策是A.朝貢貿易 B.商品專賣制度 C.閉關鎖國 D.奏折制度【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說的“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指的是中國,導致(19世紀)中國“人為地隔絕于世”的是閉關鎖國政策,C項正確;傳統的朝貢貿易溝通中外,不是使中國在19世紀“隔絕于世”的原因,A項錯誤;商品“專賣”制度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不會造成中國的與世“隔絕”,B項錯誤;政治生活中的奏折制度與中國在19世紀“隔絕于世”無關,D項錯誤。8.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這場戰爭”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戰爭是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故A正確;1856年爆發第二次鴉片戰爭,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BCD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聯系所學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分析解答。9.一位對太平天國并無敵意的英國外交官員富禮賜(RobertJ.Forrest)在其所著的《天京游記》中說:“我不能不承認他是我所認識的最開通的中國人。他極熟悉地理,又略識A.洪秀全 B.洪仁玕 C.陳玉成 D.李秀成【答案】B【解析】【詳解】洪仁玕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提出《資政新篇》,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符合題意,故B正確;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接受的只是西方基督教思想,不可能“極熟悉地理,又略識機器工程,又承認西洋文明之優越”,A錯誤;陳玉成、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后期的將領,不可能“極熟悉地理,又略識機器工程,又承認西洋文明之優越”,CD錯誤。10.2013年6月,法國皮諾家族向中國政府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圓明園的侵略者是A.俄國軍隊B.英法聯軍C.美國軍隊D.八國聯軍【答案】B【解析】近代焚劫圓明園侵略者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的英法聯軍,故選B;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美俄兩國只是派公使參加,而沒有派軍隊,故排除AC;八國聯軍侵華之時,圓明園已經被洗劫過了,故排除D。11.19世紀,洋務派為解決創辦軍事工業中出現的資金、燃料、運輸等困難創辦了一系列企業,其中包括A.江南制造總局 B.福州船政局 C.開平煤礦 D.總理事務衙門【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為解決軍事工業中出現的資金、燃料和運輸方面的困難,又提出了求富的口號,創辦了一批民用企業,如湖北織布局、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等,C正確;AB屬于軍事工業,排除;總理事務衙門主要是涉外機構,D排除。故選C。12.下列現象,出現在《馬關條約》簽訂后的是①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②開始允許外國人在通商口岸經商、游歷③列強強占租借地,掀起瓜分狂潮④允許列強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強占租借地,掀起了瓜分狂潮,清政府允許列強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③④符合題意,A項正確;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開始允許外國人在通商口岸經商、游歷,前兩個現象出現在《馬關條約》簽訂之前,①②不符合題意,與之組合的BCD三項錯誤。13.清政府于1912年2月12日發布一則詔書如下:“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予(隆?;侍螅┡c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游歲月?!睂υ撛t書解讀正確的是A.袁世凱復辟帝制 B.中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C.南京國民政府實現統一 D.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專制統治【答案】D【解析】【詳解】該詔書是清帝退位詔書,標志著清朝專制統治的結束,故選D;1916年袁世凱復辟帝制,排除A;辛亥革命后,中國建立民主共和政體,排除B;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實現統一,排除C。14.有學者形容五四運動期間“新知識分子從象牙塔中走出來,到十字街頭,大庭廣眾之間……與商人、店員、都市工人、工業家以及職業政客相往來”。這說明五四運動A.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B.促進新文化運動開始C.目標是推翻君主專制 D.促成中國共產黨成立【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新知識分子”“與商人、店員、都市工人、工業家以及職業政客相往來”可知,五四運動參與階層廣泛,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故選A;1915年開始新文化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B錯誤;1912年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排除C;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D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15.1924年至1927年的國民革命中,下列重大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①國民黨一大召開②四一二反革命事件發生③國民政府出師北伐④黃埔軍校成立A.①④③②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召開,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件發生,1926年國民政府出師北伐,1924年5月黃埔軍校成立,先后順序排除正確的是①④③②,故選A;BCD不符合題意,排除。16.《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下列各項主題中,符合“滬浙紅色旅游區”的是A.延安精神,革命圣地B.黨的創立,開天辟地C.武裝起義,八一建軍D.歷史轉折,出奇制勝【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材料中“滬浙紅色旅游區”等信息可知,這一旅游區位于上海和浙江,分析選項內容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秘密在上海秘密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開天辟地的大事,符合題意,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延安位于陜西,與滬浙地區無關;C選項錯誤,八一建軍指的是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起義,與滬浙地區無關;D選項錯誤,“歷史轉折,出奇制勝”主要指的是貴州遵義會議,與滬浙地區無關。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7.1933年開始,國民黨構筑碉堡與軍隊齊頭并進,逐步縮小對蘇區的包圍圈;而紅軍在“左傾”錯誤的影響下,實行分兵把守,被動防御的戰術,遭到重大損失。在此情況下,紅軍開始A.建立農村根據地B.進行土地革命C.開展敵后游擊戰D.實行戰略轉移【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材料中“1933年”、“紅軍在‘左傾’錯誤的影響下,實行分兵把守,被動防御的戰術,遭到重大損失?!钡刃畔⒔Y合所學可知,1933年9月-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的時候,“左”傾教條主義路線致使紅軍損失慘重。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因此D選項正確。創建農村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開展游擊戰爭在1933年之前已經出現,其他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18.下列事件中,標志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是A九一八事變 B.盧溝橋事變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可知,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B項正確。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9月18日,事變后三個月,北三省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排除A。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排除C。百團大戰,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勝利的信心,排除D。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選B。點睛:本題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這屬于備考重點。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全民參戰的一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從2017年1月10日起,在全國中小學課程教材中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取代以往的“八年抗戰”說,“十四年抗戰”凸顯了抗日戰爭的民族性、長久性、完整性。19.20世紀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 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D.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D項正確;中國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是在1954年,A項錯誤;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1953年,B項不符合題意;中國提出“求同存異”方針是在1955年的亞非會議上,C項錯誤。20.隨著對外開放邁出重大步伐,1980年中央決定在東南沿海設立四個經濟特區,其中下列城市中屬于特區的是A.上海 B.福州 C.深圳 D.杭州【答案】C【解析】【詳解】1980年中央決定在東南沿海建立四個經濟特區,即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故選C項;ABD不符合題意,排除。第二部分:非選擇題21.考古文化遺存是分析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依據。請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我們如果不自滿于神話與傳說,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學之地下發掘的證據,現在雖因為材料缺乏、考訂困難,還沒有明確的論斷,可與古代的記載互證……我們今后研究古史,不必糾結于文字記載的爭辯,而只有從事于考古學而努力于地下發掘之一條大道?!苡柰堕_明本國史教本》閱讀材料,結合所學請列舉在現今中國發掘出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至少四處),并總結這些遺跡的分布特點及其體現出的中華文明早期歷史發展趨勢?!敬鸢浮课幕z存: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分布特點:“滿天星斗”或分布廣泛。發展趨勢:多元一體,或逐漸發展出階級社會?!窘馕觥俊驹斀狻课幕z存:結合所學,可列舉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分布特點:結合所學可知,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的分布特點是“滿天星斗”。發展趨勢:結合所學可知,逐漸出現私有制,逐步向階級社會發展。22.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為此次戰爭的勝利做出重大貢獻,中國戰場也被稱為東方主戰場。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戰略防御到戰略相持,進而發展到戰略反攻,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暯皆诳箲饎倮?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材料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這一偉大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暯皆诳箲饎倮?0周年紀念大會的講話閱讀材料一與材料二,結合所學分析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歷史意義?!敬鸢浮吭颍嚎谷彰褡褰y一戰線(國共合作);兩個戰場相互配合;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意義:近代以來抗擊外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洗刷了民族恥辱(提高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確立了中國的大國地位;開啟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前景。【解析】【詳解】原因:根據材料一“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結合所學可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兩個戰場的配合;根據材料一“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笨芍袊嗣竦目箲鹨庵镜榷际强箲饎倮脑?。意義:根據材料二“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可知近代以來抗擊外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根據材料二“可知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笨芍此⒘嗣褡鍚u辱;根據材料二“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可知確立了中國的大國地位;根據材料二“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這一偉大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可知開啟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前景。23.結合所學完成下列兩個表格表格一世界早期文明簡表(有11個空白處需要填寫)文明發源地文字建筑(水利工程)早期制度與文化古埃及象形文字建立較完善的官僚體系;太陽歷兩河流域空中花園古印度印章文字佛寺、佛塔古中國都江堰分封制宗法制青銅器巴爾干半島愛琴海地區線形文字字母文字帕特農神廟表格二中古時期的部分政權簡表(有9個空白處需要填寫)地理位置名稱都城最高統治者簡單概況地中海君士坦丁堡皇帝西亞阿拉伯帝國8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大帝國,信奉伊斯蘭教伊斯坦布爾蘇丹,政教合一16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大帝國,信奉伊斯蘭教南亞德里蘇丹,政教合一由突厥人建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東亞平安京(京都)天皇,12世紀幕府掌握實權【答案】表格一世界早期文明簡表文明發源地文字建筑(水利工程)早期制度與文化古埃及尼羅河流域象形文字金字塔建立較完善的官僚體系;太陽歷古巴比倫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空中花園君主專制制度;漢謨拉比法典詩歌60進制等古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印章文字佛寺、佛塔種姓制度;佛教史詩等數字等古中國黃河長江甲骨文都江堰分封制宗法制青銅器古希臘巴爾干半島愛琴海地區線形文字字母文字帕特農神廟城邦民主;神話;悲喜劇等表格二中古時期的部分政權簡表地理位置名稱都城最高統治者簡單概況地中海東羅馬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皇帝歐亞非三洲帝國東正教西亞阿拉伯帝國巴格達哈里發8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大帝國,信奉伊斯蘭教西亞奧斯曼帝國伊斯坦布爾蘇丹,政教合一16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大帝國,信奉伊斯蘭教南亞德里蘇丹國德里蘇丹,政教合一由突厥人建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東亞日本平安京(京都)天皇,12世紀幕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慢性膿胸患者護理查房
- 小白脫白系列課程
- 感應與靈敏度
-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人際溝通與禮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西方音樂史與作品欣賞(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杜郎口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西青區2024-2025學年高三高考適應性練習(一)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小兔和烏龜課件
- 海南大學《食品工程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頸腰椎疼痛預防與危害
- 海底撈銷售凈利率分析報告
- 佛教協會學習管理制度
- 2023年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事業編制招聘14人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爺爺的爺爺哪里來》共讀指導設計
- 個人業績相關信息采集表
- 宣傳片專題片視頻拍攝方案(技術方案)
- 水準測量平差表(含公式可自動計算)
- 機電安裝工程危險源識別評價清單1-發網上
- 腫瘤療效評估新標準-mRECIST標準
-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上海卷)考試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