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8216.11-2024 標準主要關注在交流1 000 V和直流1 500 V及以下的低壓配電系統中,TT、TN和IT系統內剩余電流監視器(RCM)的有效性測試。該標準詳細規定了用于確保這些監視器能夠有效工作的試驗方法、測量技術和監控設備的要求。其目的是通過標準化的方法來評估RCM性能,從而提高電氣系統的安全性。
根據此標準,首先明確了不同類型的低壓配電系統(即TT、TN和IT)下安裝剩余電流監視器的具體要求。對于每種系統類型,都定義了特定條件下的測試參數與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工作電壓范圍、環境溫度以及濕度等外部因素對設備性能的影響。此外,還指出了如何設置測試電路以模擬實際使用場景,并且描述了執行各種功能檢查時應遵循的步驟,比如檢測靈敏度、響應時間以及抗干擾能力等關鍵指標。
針對不同類型系統中的RCM,標準提供了詳細的測試項目列表,涵蓋從基本電氣特性到復雜故障模擬的各種情況。例如,在進行靈敏度測試時,需按照規定的最小剩余電流值來驗證監視器是否能準確觸發警報;而關于響應時間,則要求記錄從異常狀態發生到監視器發出警告信號之間的延遲。同時,也強調了在存在電磁干擾條件下RCM保持正常運作的重要性,并為此設定了專門的測試程序。
此外,該文件還包含了關于如何正確安裝、維護及定期校驗RCM以確保其長期可靠運行的指導原則。這不僅涉及到物理連接方式的選擇,還包括軟件配置建議以及故障排查技巧等內容。通過遵循這些指南,可以有效地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并減少因不當操作導致的安全隱患。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即將實施
- 暫未開始實施
- 2024-12-31 頒布
- 2025-07-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17.220.20
CCSN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18216.11—2024/IEC61557?11:2020
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及以下
低壓配電系統電氣安全防護措施的
試驗、測量或監控設備
第11部分:TT、TN和IT系統中剩余
電流監視器(RCM)的有效性
Electricalsafetyinlowvoltagedistributionsystemsupto1000VACand
1500VDC—Equipmentfortesting,measuringormonitoringofprotective
measures—Part11:Effectivenessofresidualcurrentmonitors(RCM)inTT,
TNandITsystems
(IEC61557?11:2020,IDT)
2024?12?31發布2025?07?01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
GB/T18216.11—2024/IEC61557?11:2020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Ⅴ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要求·······················································································································3
4.1通用要求···········································································································3
4.2功能·················································································································3
4.36
超過UL的故障電壓······························································································
4.4過電壓··············································································································6
5標志和使用說明書·····································································································6
5.1標志·················································································································6
5.2使用說明書········································································································6
6試驗·······················································································································7
6.1通則·················································································································7
6.2工作不確定度·····································································································7
6.3高故障電壓保護試驗····························································································8
6.4過電壓試驗········································································································8
參考文獻·····················································································································9
14
圖增加的平滑直流試驗電流(IT)的最大步長····································································
24
圖線性增加的平滑直流試驗電流(IT)的最大梯度······························································
330mA5
圖線性增加的平滑直流試驗電流(IT)的示例:IΔn=····················································
表1工作不確定度的評定······························································································8
Ⅰ
GB/T18216.11—2024/IEC61557?11: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
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18216《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及以下低壓配電系統電氣安全防護措施的
試驗、測量或監控設備》的第11部分。GB/T18216已經發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絕緣電阻;
——第3部分:環路阻抗;
——第4部分:接地電阻和等電位接地電阻;
——第5部分:對地電阻;
——第6部分:TT、TN和IT系統中剩余電流裝置(RCD)的有效性;
——第7部分:相序;
——第8部分:IT系統中絕緣監控裝置;
——第9部分:IT系統中的絕緣故障定位設備;
——第10部分:用于防護措施的試驗、測量或監控的組合測量設備;
——第11部分:TT、TN和IT系統中剩余電流監視器(RCM)的有效性;
——第12部分:電量測量和監視裝置(PMD)。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1557?11:2020《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及以下低壓配電系統電氣安
全防護措施的試驗、測量或監控設備第11部分:TT、TN和IT系統中剩余電流監視器(RCM)的
有效性》。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編輯性改動:
——更正IEC61557?11:2020的4.3中的編輯性錯誤,由“IEC61010?1:2010中圖1”修改為
“IEC61010?1:2010中圖2”;
U
——IEC61557?1120206.1=L=
更正:的注中公式的編輯性錯誤,由“RAmaxIΔo”修改為“RAmax
IΔn
U
L”。
IΔn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文件由全國電工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04)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嘉興供電公司、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有限公司、華立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營銷服務中心、物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浙江格蕾特電器股
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
公司營銷服務中心、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瀘州供電公司、
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寧波迦南智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服務中心、
河南省高壓電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深圳弘星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華能淮陰第二發電有限公司、江蘇華鵬智能儀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電裝備山東電子有限公司、湖北
德美電控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廣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浙江萬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盤錦廣利達電
氣有限公司、浙江誠通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上圖電氣有限公司、
Ⅲ
GB/T18216.11—2024/IEC61557?11:2020
北京煜邦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西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錦電氣有限公司、國網安徽省電
力有限公司淮南供電公司、深圳市隆元科技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聊城華瑞電氣有限公
司、天津東泉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安徽優旦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邢建旭、錢偉杰、曾仕途、程瑛穎、侯慶全、暢偉、姜濱、彭勇、王建誼、張權勝、
鞠默欣、要文波、溫才權、陳聞新、程興亮、沈鑫、李俊明、胡紅瓊、章恩友、徐敏銳、邢文奇、李克光、
單冠華、丁浩、姜緒良、戴文俊、劉輝勇、丁毅、姚廣慶、李軍、傅春明、葉志偉、楊奎剛、李紅櫻、戴吉勇、
崔佳嵩、王秉君、鄭志豪、林曉海、戴忠、葉曉朋、歐勇、陳劍、蔣廣振、馬衛東、王曉東。
Ⅳ
GB/T18216.11—2024/IEC61557?11:2020
引言
IEC60364?6規定了在TN、TT或IT系統中電力安裝設備的首次試驗、連續監控以及這些設備調
整后試驗的標準化條件。除了規定施行這些試驗的通用標準外,IEC60364?6還包括了需要通過測量
來驗證的要求。只有在少數幾種情況下,例如在測量絕緣電阻時,IEC60364?6包括了所使用的測量裝
置的特性細節。在IEC60364?6中作為例子給出并在文件的正文中加以引用的電路圖,一般不適用于
實際使用。
當電氣安裝出現危險電壓以及設備的使用方法不當或有損壞時,施行試驗很容易引起意外。因
此,技術人員在簡化測量以外,還需要依賴于保證測量方法安全的測量裝置。
應用電工和電子測量裝置的通用安全規則(IEC61010?1)進行防護措施試驗本身是不充分的。在
電力安裝中進行測量不僅對技術人員,還可能由于測量方法不同對第三方造成危害。
同樣,為了獲得一個關于設備的客觀評判,例如設備移交以后進行周期性試驗、連續絕緣監控或者
在性能保證的情況下,一個重要的前提是采用不同廠家的測量裝置獲得可靠的和可比的測量結果。
制定GB/T18216《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及以下低壓配電系統電氣安全防護措施的試
驗、測量或監控設備》的目的在于規定與上述特性相符合的統一原則,這些原則適用于標稱電壓交流
1000V和直流1500V及以下系統中的電氣安全試驗和性能測試用的測量和監控設備。GB/T18216
擬由17個部分組成。
——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確立標稱電壓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及以下低壓配電
系統中用于電氣安全性測量和監控的試驗設備的通用要求。
——第2部分:絕緣電阻。目的在于確立測量適用于非激勵狀態下的設備和電氣安裝設備的絕緣
電阻設備的相關要求。
——第3部分:環路阻抗。目的在于確立測量線導體與保護導體之間,線導體與中線導體之間或
兩線導體之間的環路阻抗設備的相關要求。
——第4部分:接地電阻和等電位接地電阻。目的在于確立測量設備的接地導體、保護接地導體
以及等電位連接導體電阻的相關要求。
——第5部分:對地電阻。目的在于確立使用交流電壓來測量對地電阻的測量設備的相關要求。
——第6部分:TT、TN和IT系統中剩余電流裝置(RCD)的有效性。目的在于確立用于測試
TT、TN和IT系統中剩余電流裝置防護措施有效性的測量設備的要求。
——第7部分:相序。目的在于確立用于測試三相配電系統相序的測量設備的要求。
——第8部分:IT系統中絕緣監控裝置。目的在于確立IT系統中絕緣監控裝置的相關要求。
——第9部分:IT系統中的絕緣故障定位設備。目的在于確立IT系統中絕緣故障定位設備的相
關要求。
——第10部分:用于防護措施的試驗、測量或監控的組合測量設備。目的在于確立在一個設備內
組合了多個符合本系列標準各自部分的試驗、測量或監控的測量功能或試驗方法的組合測量
設備的要求。
——第11部分:TT、TN和IT系統中剩余電流監視器(RCM)的有效性。目的在于確立用于測試
在配電系統中已安裝的剩余電流監視器(RCM)有效性的試驗設備的要求。
——第12部分:電量測量和監視裝置(PMD)。目的在于確立配電系統中測量和監視電參數的綜
合電量測量和監視裝置的相關要求。
——第13部分:配電系統中測量漏電流用手持式和手操作式電流鉗及傳感器。目的在于規定配
Ⅴ
GB/T18216.11—2024/IEC61557?11:2020
電系統中測量漏電流用手持式和手操作式電流鉗及傳感器的相關要求。
——第14部分:用于測試機械電氣設備安全的設備。目的在于規定用于測試機械電氣設備安全
的設備的特殊要求。
——第15部分:IT系統中絕緣監測裝置和絕緣故障定位設備的功能安全要求。目的在于規定IT
系統中絕緣監測裝置和絕緣故障定位設備的功能安全要求。
——第16部分:測試電氣設備和/或醫療電氣設備的防護措施有效性的設備。目的在于規定測試
電氣設備和/或醫療電氣設備的防護措施有效性的設備的特殊要求。
——第17部分:非接觸式交流電壓指示器。目的在于規定非接觸式交流電壓指示器的最低性能
要求。
Ⅵ
GB/T18216.11—2024/IEC61557?11:2020
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及以下
低壓配電系統電氣安全防護措施的
試驗、測量或監控設備
第11部分:TT、TN和IT系統中剩余
電流監視器(RCM)的有效性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用于測試在配電系統中已安裝的剩余電流監視器(RCM)有效性的試驗設備的
要求。
該試驗設備能用于任何類型的網絡,例如:TN、TT或IT系統。該試驗設備還能用于測試在IT
系統中區分方向的RCM。
本文件的目的不是根據其產品標準來驗證RCM。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
本文件。
GB/T18216.1—2021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及以下低壓配電系統電氣安全防護措施
的試驗、測量或監控設備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2024年農藝師考試市場需求分析試題及答案
- 農業經濟學基本原理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藝師考試重難點歸納試題及答案
- 輸電技術經濟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利樂磚及培訓試題答案
- 農用土地出租合同樣本3篇
- 園藝項目的市場營銷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永磁同步齒輪減速電動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水性聚氨酯膠粘劑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建筑工程通-用工序流程試題
- 解除租賃合同的協議
- 2025-2030中國碳纖維預浸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總部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必考題
- 人工智能對文化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 2025年全屋定制家居市場分析與經營計劃
- 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與檢修課件:慢充系統檢修
- 2025年中國旅行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專題09 產業區位與產業發展【知識精研】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 事業單位考試綜合基礎知識真題及解析
- 長期護理保障失能等級評估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