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A新版九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975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共9題,共18分)1、下列不屬于造成環境危機的原因是()A.環境污染B.自然資源破壞C.大力植樹種草D.人口的急劇增長2、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小木棍碰到濃硫酸后﹣﹣變黑B.硫在氧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大量白霧D.向石蕊試液通入SO2﹣﹣試液變藍3、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所以每種溶液里只有兩種物質B.硫酸鈉溶液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含有較多自由移動的離子C.配置0.09%的生理鹽水的一般步驟是計算、稱量和溶解D.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4、往200g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己知反應的先后順序和化學方程式分別為: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圖為加入鐵粉的質量與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關系.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點后溶液的顏色為藍色B.D點對應縱坐標為6.4C.該200g溶液中的CuCl2質量分數為6.75%D.取DE兩點間的剩余固體加入鹽酸,均有氣泡產生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視機遙控器是利用紫外線工作的B.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的能量來發電的C.手機是利用超聲波來傳遞信息的D.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會發生能源危機6、關于內能、熱量和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溫度低的物體可能比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多B.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C.物體內能增加,一定要從外界吸收熱量D.物體溫度升高,它的熱量一定增加7、接種卡介苗能預防肺結核病的原因是()A.直接殺死結核桿菌B.全面增強易感人群的體質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況下產生抗結核病的抗體D.使人獲得非特異性免疫8、下列關于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中,錯誤的是()A.鍛煉身體,增強體質B.搞好環境衛生C.足不出戶,不與他人接觸D.搞好個人衛生9、(2014·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主題是“攜手節能低碳,共建碧水藍天”。根據如圖碳循環的部分過程進行的有關分析中;
錯誤的是()
A.②是指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鏈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傳遞的C.在城市交通中少開汽車多騎自行車能減少①過程的發生D.綠化環境、愛護草木有利于③過程的進行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0、鋰是一種金屬單質,化學式為Li,鋰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易失去最外層一個電子.則鋰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化學反應A→B+C,D在反應中作催化劑,12gA與3gD混合后使反應完全生成了8gB,問同時生成____gC.(3)工業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甲醇有毒,易揮發.請你根據甲醇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2和H2O推斷甲醇肯定含有____、____元素,還可能含有____元素.11、如圖是用高枝剪修剪樹枝的情景,仔細觀察高枝剪頭部的結構和使用情況,發現高枝剪頭部有____和滑輪組兩類簡單機械.當園林工用30N的力向下拉繩時,因拉繩而使圖中A處受到的作用力大約增加____N
12、下列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鐵;氫氣、氧化銅、二氧化碳、硫酸、氫氧化鈉、氯化銅.他們進行擊鼓傳花游戲;條件是相互之間能發生反應就可以進行傳遞.請把上述物質分別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從A傳到G.其中A的固體俗稱干冰.請回答:
(1)氫氧化鈉應放在位置____上.
(2)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反應類型為____反應.上述物質除了發生從A到G的化學反應外,常溫下還能相互發生化學反應的是____.
(3)當G換成另一個同類別物質時就能將花傳回起點A,它是____(寫名稱).13、如圖是自動回轉的“魔罐”,橡皮筋兩頭分別固定在罐子的頂部和底部,中間系一個鉤碼,當你將“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滾出后,它能自動滾回來的原因是____能轉化為____能.
14、低碳生活正在廣元興起,據有關研究表明,在保證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買一件衣物,可節約2.6kg的標準煤(相當減排CO26.5kg),若2.6kg的標準煤完全燃燒則可生產____J的熱量(煤的熱值為3.0×107J/kg),煤是____能源(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15、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將質量為10kg的水從30℃加熱到80℃,需要吸收的熱量是____J,如果將水倒去后,剩余水的比熱容為____J/(kg?℃).16、如圖所示是太陽能路燈,燈桿頂端是太陽能電池板,它能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向燈桿下方的蓄電池充電,供夜晚路燈照明.蓄電池充電時將電能轉化為____能.若在一定時間內,太陽光輻射到該太陽能電池板的能量為2.1×107J,這些能量經轉化后,可供功率為35W的路燈正常工作50h,則該太陽能路燈的能量轉化效率是____.
17、世界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____產生了沉重的壓力..18、電動輪椅為殘障人士出行提供了方便.某型號的電動輪椅質量為20kg,輪子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0cm2.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操縱桿可以同時控制S1和S2兩個開關。向前推操縱桿時輪椅前進且能調速,向后拉操縱桿時輪椅以恒定速度后退.已知蓄電池電壓為24V,定值電阻R2=20Ω,R1為滑動變阻器。分別將S1和S2同時接觸對應點____(選填“1”或“2”)時,輪椅前進;當輪椅后退時,電流表示數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A。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1題,共2分)19、植物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評卷人得分四、解答題(共1題,共5分)20、簡述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參考答案一、單選題(共9題,共18分)1、C【分析】【分析】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十大環境問題,包括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等.概括起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是人類面臨的主要的環境問題.本題主要考查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要求考生了解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能根據題干要求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解答】解:A;環境污染是造成環境危機的重要原因;
B;自然資源被破壞是造成環境危機的原因之一;
C;大力植樹造林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D;人口急劇增長是造成環境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故選:C.2、A【分析】【解答】A;用小木棍碰到濃硫酸;小木棍變黑,體現了脫水性,故正確;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故錯誤;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故錯誤;
D、向石蕊試液通入SO2會生成亞硫酸;試液變紅,故錯誤.
故選A.
【分析】A;根據濃硫酸的脫水性解答;
B;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解答;
C;根據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解答;
D、根據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的性質解答.3、A【分析】【解答】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但溶質可以有多種,故錯誤;
B;只有存在自由移動的帶電的離子才能導電;故正確;
C;配置0.09%的生理鹽水的一般步驟是計算、稱量和溶解;故正確;
D;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故正確.
故選A.
【分析】A;根據溶液的組成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硫酸鈉導電的原因考慮;
C;根據配制溶液的步驟考慮;
D、根據稀釋濃硫酸的步驟考慮.4、A【分析】【解答】A;A點以前是鐵與氯化鐵反應;說明與氯化鐵反應的鐵為5.6g;A﹣B段是鐵與氯化銅溶液反應,B點后溶液中無氯化銅,故A錯誤;
B;B點處與氯化銅反應鐵的質量為11.2g﹣5.6g=5.6g;設生成銅的質量為x,參加反應氯化銅的質量為y
Fe+CuCl2═FeCl2+Cu
5613564
5.6gyx
x=6.4g,故此時生成銅為6.4g,也就是D點的坐標為6.4g,故B正確;
C;由D點的坐標為6.4g;則DE間的固體質量為5.6g,而BC間的質量也為5.6g,則說明B點后鐵粉再未參加反應,氯化銅已恰好反應完全;
y=13.5g,由此可知反應的氯化銅的質量為13.5g,其溶質的質量分數×100%=6.75%;故C正確;
D;由于由于DE兩點間存在鐵粉;所以加鹽酸后一定能產生氣泡,故D正確;
故選A.
【分析】分析圖象可知:0﹣A段是鐵與氯化鐵反應,A﹣B段是鐵與氯化銅反應,B﹣C段的質量=D﹣E段的質量,說明B﹣C段是鐵粉剩余.5、B【分析】【解答】解:A;電視機的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對電視機進行遙控的;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來工作的,故A錯誤;
B;核電站是利用鈾原子核裂變時放出的核能來發電的;故B正確;
C;手機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故C錯誤;
D;能量轉移具有方向性、不可逆性;比如燃料的燃燒需要產生的能量才能利用,而燃料一旦消耗完,不能及時得到補充,因此能源存在危機,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1)紅外線的作用和用途:紅外線的熱作用很強;制成熱譜儀;紅外線夜視儀;紅外線可以用來遙控,制成電視遙控器;
(2)核電站是利用鈾原子核裂變時放出的核能來發電的;
(3)手機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
(4)能量的確是守恒的,在能量的轉化過程中,數量上并沒減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從便于利用的變成不便于利用的了,所以說能量雖守恒但還是要節約能源.6、A【分析】【解答】內能是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內能的大小不僅與物體的溫度有關,還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狀態等因素有關,所以溫度低的物體可能比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多。故此題選A。
【分析】該題考查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內能是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溫度的高低影響分子運動平均快慢,對分子動能有影響。內能的大小不僅與物體的溫度有關,還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狀態等因素有關,所以溫度低的物體可能比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多。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在熔化時吸熱,內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改變物體的內能有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從周圍吸熱,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物體能量的變化量,所以經常用“吸收”或“放出”來描述熱量,不能用“含有”或“具有”等詞來描述。7、C【分析】【解答】接種卡介苗能預防肺結核病能夠使人在不生病的情況下產生抗結核病的抗體;故選C。
【分析】本題考查免疫與計劃免疫,學生要掌握預防接種和非特異性免疫這兩個基本概念,屬于常考題。8、C【分析】【解答】本題考查的是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它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故答案選:C
【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措施。9、B【分析】【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內部以有機物的形式循環;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
圖中:①過程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燒;②過程包括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③過程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由生產者完成。
【解答】
A;②過程包括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A正確。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間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是以CO2形式傳遞;B錯誤。
C;在城市交通中少開汽車多騎自行車能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確。
D;綠化環境;愛護草木有利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進行,D正確。
故選:B。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0、Li2O4CHO【分析】【解答】(1)根據Li的化合價為+1價,氧的為-2價,可以推知氧化鋰的化學式為Li2O(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的質量=12g-8g=4g.(3)甲醇+O2CO2+H2O;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改變,該反應生成物中有C;H、O三種元素,故反應物甲醇中一定有C、H元素,可能有O元素.
故答案為:(1)Li2O(2)4(3)C;H、O.
【分析】該題要求學生能掌握好質量守恒定律,并能根據元素的化合價會寫出物質的化學式.11、杠桿90【分析】【解答】解:由圖剪刀剪樹枝符合杠桿的定義;
拉動A處動滑輪,下端有定滑輪,拉繩子自由端時有三段繩子通過動滑輪,所以A處受到的作用力FA=3F=3×30N.
故答案為:杠桿;90.
【分析】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根據F=FA計算A處受到的作用力大小12、BFe+CuCl2=FeCl2+Cu置換硫酸和氫氧化鈉碳【分析】【解答】A的固體俗稱干冰;因此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夠和氫氧化鈉反應,則B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能夠和硫酸和氯化銅反應,假設C是氯化銅,氯化銅能夠和鐵反應,因此D就是鐵;鐵能夠和硫酸反應,因此E就是硫酸;硫酸能夠和氧化銅反應,氧化銅能夠和氫氣反應,因此F是氧化銅,G是氫氣,帶入驗證符合要求,因此:
(1)氫氧化鈉能夠和二氧化碳反應;因此氫氧化鈉在B位置上;故填:B;
(2)C是氯化銅,D是鐵,鐵和氯化銅反應產生氯化亞鐵和銅;該反應是單質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單質和化合物的置換反應;常溫下硫酸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化學方程式為:H2SO4+2NaOH=Na2SO4+2H2O;故答案為:Fe+CuCl2=FeCl2+Cu;置換;硫酸和氫氧化鈉;
(3)G是氫氣;氫氣和碳都能夠還原氧化銅,因此可以把氫氣換成碳;故填:碳.
【分析】根據鐵、氫氣、氧化銅、二氧化碳、硫酸、氫氧化鈉、氯化銅之間的兩兩反應關系及相互之間能發生反應就可以進行傳遞的條件進行大膽的假設,最后能夠符合傳遞的要求即可.13、彈性勢動【分析】【解答】解:魔罐在開始滾動的時候;具有動能,滾動的過程中,罐子動能轉化為橡皮筋的彈性勢能,當動能為0時,彈性勢能最大,魔罐開始向回滾動,在魔罐滾回來的過程中橡皮筋彈性勢能減小,罐子動能增大,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故答案為:彈性勢;動.
【分析】動能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速度;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物體的形變程度.14、7.8×107不可再生【分析】【解答】解:(1)煤的質量m=2.6kg;
這些標準煤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Q放=qm=3.0×107J/kg×2.6kg=7.8×107J;
(2)煤屬于化石能源;一旦消耗很難再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為:7.8×107;不可再生.
【分析】(1)利用燃料完全燃燒的放熱公式Q放=mq計算;
(2)煤是動植物體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是短期內不能從自然界得到補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15、2.1×1064.2×103【分析】【解答】解:(1)水吸收的熱量:
Q=cm(t﹣t0)=4.2×103J/(kg?℃)×10kg×(80℃﹣30℃)=2.1×106J;
(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和物體的質量大小無關,將水倒去后,剩余水的比熱容仍為4.2×103J/(kg?℃).
故答案為:2.1×106;4.2×103.
【分析】(1)根據Q=cm(t﹣t0)求出水吸收的熱量;
(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物體的質量、溫度、吸收熱量的改變而改變.16、化學30%【分析】【解答】解:(1)蓄電池充電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起來;
(2)使用太陽能路燈的有用能量:
W電=Pt=35W×50×3600s=6.3×106J;
太陽光輻射到該太陽能電池板的能量(總能量)
W總=2.1×107J;
該太陽能路燈的能量轉化效率:
η=×100%
=×100%
=30%.
故答案為:化學;30%.
【分析】(1)蓄電池的充電過程;消耗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并將化學能儲存在蓄電池內;用電過程是把蓄電池內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2)知道路燈的電功率和用電時間,利用P=求路燈消耗的電能,這是有用能量;太陽光輻射到該太陽能電池板的能量為總能量,利用效率公式求該太陽能路燈的能量轉化效率.17、環境【分析】【分析】環境與資源是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約著人類的行為活動;而人為因素也影響;改變著自然環境.由于人們的環保意識太差,環境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類生產、生活等所帶來的嚴重破壞.保護資源和環境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日益被人們所關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同法》2025個易混淆知識點
- 駕照c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租賃合同范本示范文
- 2025年原研藥項目合作計劃書
- 管理制度試題及答案
- 2025智能家居系統升級服務合同協議書
- 2025商品房買賣的認購合同范本
- 2025湖北省某基礎設施項目BT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設備購銷合同范本
- 課件習題:認識主要氣候類型
- (整理)年產20萬噸氯乙烯工藝設計
- 電動葫蘆(行車)檢查記錄表
- DB2110T 0004-2020 遼陽地區主要樹種一元、二元立木材積表
- 100以內進位加法練習題1
- 建設工程施工項目每日“防高墜三檢”檢查記錄表
- 服裝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學校體育學(第三版)ppt全套教學課件
- 住建部《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7版)》解讀培訓課件
- 基于深度學習的問題鏈講座課件(44張PPT)
- 水文學習題和答案解析
- 西安交通大學趙進全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8-9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