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課后習題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_第1頁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課后習題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_第2頁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課后習題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_第3頁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課后習題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_第4頁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課后習題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第3課古代西亞、非洲文化必備知識基礎練1.圖書館擔負著保存人類文化典籍的職責。現存古代文明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書籍最齊全的圖書館是亞述帝國建立的,它屬于()A.埃及文明 B.西亞文明C.東亞文明 D.瑪雅文明2.美索不達米亞歷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來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歐人與來自南面的入侵者閃米特人為爭奪這肥沃的大河流域而展開長達數千年的斗爭的歷史。此觀點強調了()A.人類文明在沖突中發展B.古代戰爭的目的C.地理環境與文明發展D.歷史形成的殘酷性3.下列屬于西亞兩河流域文明的是()①種姓制度②《漢謨拉比法典》③佛教④楔形文字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4.古代西亞和埃及都有輝煌的文化成就,在許多領域走在當時世界的前列。以下成就屬于埃及文明的是()①楔形文字②象形文字③《吉爾伽美什》④制定太陽歷⑤人首飛牛石雕⑥計算圓周率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C.①③⑤ D.②④⑥5.《吉爾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是古代兩河流域的優秀文學作品,它得以較完整地保存下來的形式是()A.莎草文書 B.泥版文書C.石刻 D.青銅銘文6.《漢謨拉比法典》表示要讓正義之光照耀整個大地,消滅一切罪人和惡人,使強者不能壓迫弱者。這表明了該法典()A.公開確認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地位B.延續并綜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C.彰顯了現代法律的人道主義和平等精神D.形式上標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7.埃及象形文字的書寫主要材料是()A.龜甲 B.石塊 C.草紙 D.陶片8.作為埃及著名的神廟,卡爾納克神廟給人的感覺就是夸張,且不說塔門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連多柱式大廳中的134根圓柱子,每根“盛開”的蓮花大圓柱頂可以站立100余人。最神奇的要數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方尖碑,碑高約29米,重約323噸,象征著女王在埃及的權威。這說明()A.古埃及統治深受宗教影響B.神廟富甲一方,勢力強大C.古埃及人以此宣揚來世說D.豪華的陵墓建筑備受歡迎9.央視頻道的《世界歷史》是一部跨越國度、跨越時空、跨越民族,以人類社會發展史為題材的大型紀錄片,其中關于古代埃及文明的內容更是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埃及歷史。下面說法不可能出現在該紀錄片中的是()A.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實現了統一B.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C.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D.留下了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10.觀察下列三幅圖片,從中傳達的信息正確的是()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證明了我國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夏朝開始B.羅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代埃及歷史的珍貴資料C.《漢謨拉比法典》的出現,說明印度河流域進入了文明時代D.不同區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充分體現了世界文明的多樣性能力素養提升練11.初創之時的楔形文字僅是一種記賬的工具,樸素而簡陋。其后,兩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來輔助記憶。接著,楔形文字成為記錄口頭語言的工具。后來,楔形文字成為表達和溝通思想的工具。這表明()A.文字必須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經歷了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C.文字產生后就具備了完善的功能D.文字的書寫經歷了一個由繁到簡的演變12.下面兩圖分別反映了古代兩個區域文明的政治制度,下列文明表述對應正確的是()圖1圖2A.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中國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C.古巴比倫文明古代中國文明D.古阿拉伯文明古蘇美爾文明13.開始于沙漠中的一個宗教,在短短一個世紀內,已發展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到750年,它統治了從比利牛斯山到信德,從摩洛哥到中國邊境的廣大地區。材料里所說的這一帝國和宗教是()A.羅馬帝國教B.阿拉伯帝國伊斯蘭教C.拜占庭帝國東正教D.基輔羅斯帝國東正教14.古巴比倫王國的一部法典規定:殺死或傷害奴隸不算犯罪,只要向主人賠償損失,就算了事;盜竊或隱藏他人奴隸者處死;消滅他人奴隸標記者斷指或處死;毆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隸處割耳之刑。這說明該法典的實質是()A.體現自由平等B.體現“君權神授”C.維護奴隸主的利益D.規定嚴格的等級制度15.“金字塔”作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承載著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埃及吉薩發現的新墓群的隨葬品中發現大量測量、計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此外,還發現了原始的金屬手術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醫治的痕跡,說明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醫療待遇,而奴隸是不可能得到這種待遇的。通過對這些遺跡測算,共有大約2萬名勞工參與建造金字塔,他們的生活費用由其家鄉的富裕家庭承擔。材料二1560年,瑞士鐘表匠布克在游覽金字塔時,做出一個石破天驚的推斷:金字塔的建造者,絕不會是奴隸,而只能是一批歡快的自由人。布克原是法國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對羅馬教廷的刻板教規,鋃鐺入獄。在獄中,布克發現無論獄方采取什么高壓手段,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誤差低于1/10秒的鐘表;而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輕松制造出誤差低于1/100秒的鐘表。(1)根據材料一,指出考古學家提出的關于金字塔建造者的新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古埃及金字塔建造的社會條件。(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布克做出這一推斷的因素。根據上述材料,概括人們關于“金字塔建造”新看法的認識來源。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約公元前4500年,蘇美爾人遷移到兩河流域南部。人們從事農業生產,具有灌溉知識,使用金屬工具,用削成尖頭的秸稈或木棒做筆,在未干的軟泥板上壓刻出符號。從此時到約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為中心的聚落逐步擴大,城市的功能不斷完善。該時期的一塊石碑上雕刻有一個統治者,他戴頭冠,穿長裙,孔武有力。同時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個人正主持宗教儀式,手刃敵人,表明他擁有宗教和軍事權力,在同時期的雕刻中還出現了奉獻產品的民眾。這些情況表明蘇美爾地區進入了文明時代。材料二公元前4世紀晚期,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入侵并滅亡了波斯帝國,隨后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亞歷山大遠征期間,在野蠻部落建立了數十座城市,并保留波斯帝國的行政制度,鼓勵東西方種族通婚,以馬其頓人和希臘人作為骨干力量,保證征服者的統治地位;襲用東方的專制政體,并利用宗教進行統治,宣揚君權神授,從而使帝國的統治呈現出東方、馬其頓、希臘城邦三種因素的混合現象。——摘編自齊濤《世界通史教程》(1)依據材料一,概括西亞地區進入文明時代的表現。(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請簡要評析亞歷山大遠征。

參考答案第二單元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第3課古代西亞、非洲文化1.B材料中提到“亞述帝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述帝國在西亞兩河流域,屬西亞文明,故B項正確;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2.C根據材料可知,美索不達米亞的歷史實際上是關于大河流域肥沃土地的爭奪歷史,體現了地理環境對文明發展的重要影響,C項正確;材料強調地理環境對文明發展的影響,文明沖突和歷史的殘酷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D兩項;題意只提及地理環境的影響,而古代戰爭的目的不僅僅是大河流域的爭奪,排除B項。3.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西亞兩河流域巴比倫王國的法典,楔形文字是西亞兩河流域的古文字,故②④正確;種姓制度與佛教均產生于古代印度,故排除①③。4.D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楔形文字、《吉爾伽美什》、人首飛牛石雕都是古代西亞的文化成就;象形文字、制定太陽歷、計算圓周率屬于古代埃及文明的成就,故②④⑥正確,故選D項。5.B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都是用楔形文字記錄下來的,是刻在泥板上的,故B項正確,排除C項;莎草紙是古代埃及人廣泛采用的書寫載體,它用當時盛產于尼羅河的特產植物莎草制成,排除A項;青銅銘文主要是在古代中國出現,排除D項。6.D根據材料可知,《漢謨拉比法典》強調正義,不容許強者壓迫弱者,維護弱者,體現了人人平等,故D項正確;A、B、C三項表述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7.C8.A從題干中可看出卡爾納克神廟給人以高大夸張的感覺,尤其是女王的方尖碑更為厚重高大,這些均可以說明古代埃及以法老為代表的統治者通過宏偉的神廟建筑加強統治,故A項正確;從題干中無法看出神廟勢力強大,B項錯誤;題干中未涉及來世說,C項錯誤;卡爾納克神廟不屬于陵墓建筑,D項錯誤。9.D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是古代西亞的《吉爾伽美什》,因此D項錯誤,符合題意;A、B、C三項關于古埃及文明的描述均正確,不符合題意。10.D三幅圖片分別出土于世界不同的區域,代表了不同的區域文化,因而體現了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故D項正確;甲骨文的發現,證明了我國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A項錯誤;羅塞塔石碑的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B項錯誤;《漢謨拉比法典》石柱是古代兩河流域的文物,C項錯誤。11.B楔形文字由被用來記賬到輔助人們記憶,再到記錄口頭語言,最后成為表達和溝通思想的工具,可以得出文字的功能是不斷豐富完善的,B項正確;A、C兩項說法絕對,排除;材料沒有體現文字由繁到簡的演變過程,D項錯誤。12.A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1體現的是古代埃及以法老為核心的比較完善的政治制度,圖2體現的是古代中國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故A項正確,B、C、D三項錯誤。13.B14.C材料體現的是對奴隸主階級私有財產的保護,C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的本質是奴隸主階級專制的工具,不可能實現自由平等,排除A項;材料與“君權神授”無關,排除B項;D項說法與材料無關,排除。15.參考答案(1)新觀點:大金字塔的建造者是勞工,而非人們普遍認為的奴隸。社會條件:古代埃及奴隸制經濟迅速發展;法老對全國實行專制統治;古代埃及陵墓文化提供文化基礎;幾何、天文等科技的發展。(2)因素: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促進個性解放;布克的人生經歷。認識來源:考古發掘的新成果;個人的生活經驗與所處的社會環境。16.參考答案(1)表現:金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