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于繪本的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以Y小學為例摘要:近年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狀況令人擔憂。教師在課堂上過度強調語言知識的講解,導致學生誤以為閱讀僅僅是熟記單詞、理解句子意義。當面對英語閱讀短文時,學生常感到無從下手。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正不斷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新課程標準。對于現在的英語教學中,將運用繪本于小學英語課堂,不僅為孩子們帶來了豐富的詞匯和語言知識,更巧妙地為他們構建了真實的英語生活場景。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無疑將全面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養。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積極采用繪本進行教學。本研究基于國內外繪本閱讀教學理論,采用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法,調查了Y小學當前的繪本閱讀能力狀況,發現Y小學小學階段繪本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該校實際情況,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關鍵詞;小學生;英語繪本;閱讀能力目錄TOC\o"1-3"\h\u11967引言 719556(一)研究背景 7235771.大數據背景下的要求 7114582.小學英語繪本的流行 720063(二)研究目的 717525(三)研究意義 825411.理論意義 8256952.現實意義 86821(四)研究數據來源與方法 8186801.數據來源 9308752.研究方法 927561一、國內外相關研究概述 10177641.國外研究綜述 10188042.國內研究綜述 1021193二、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1212465(一)概念界定 13301271.英語繪本 13251132.英語閱讀能力 157754(二)理論基礎 1617831.多元智能理論 1625415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6314873.幼兒語言學習心理特征 1678874.圖式理論 16244825.開展英語繪本教學的必要性 174303三、小學英語繪本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 1730983(一)教學內容的豐富與活化 172326(二)閱讀興趣的激發與培養 182807(三)全面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182708四、Y小學英語繪本閱讀現狀調查 1927055(一)調查目的 1910617(二)調查對象 1911764(三)調查方法 198731.問卷調查法 1938502.訪談法 1927162(四)調查結果 20146631.英語繪本中最吸引學生的內容 20235732.學生對繪本課的期待值 21282473.教師對英語繪本的認識 2111524.繪本的使用情況 22257005.教師選擇繪本的原因 235266.教師常用的繪本教學方式 24173457.繪本教學遇到的困境 24303418.教師對繪本核心素養作用的認識 25242769.繪本教學后學生學習改善情況 2511140五、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2624137(一)缺乏繪本教學理念 2615983(二)朗讀模式枯燥 2611216(三)情境創設不合理 265281(四)繪本教學重文輕圖 2730720(五)情感教學目標不明確 278797六、小學英語繪本閱讀現狀成因分析 2823566七、基于繪本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對策 298720(一)挑選適合學生的繪本 2924185(二)構建英語教學環境,啟迪學生思考 291765(三)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感知構建文本脈絡 306619(四)引領學生深入領悟、積極實踐、勇于創新學習 313260(五)開展英語繪本閱讀積累活動 3132638(六)鼓勵學生演繹繪本故事 326395(七)組織繪本創作活動 3315210結語 3331450參考文獻 3611778致謝 37附錄1..3713430附錄2 3926996附錄3 42引言“Picturebook”,即繪本,以圖像或圖文并茂的方式講述的故事書作品,因其實景美感及精巧的設計風格深深地抓住了兒童的注意力。將其運用于小學英文教育課程上能有效提升他們的單詞量、語法技能等各種能力的同時也能讓他們體驗真實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外語的情況。同時這些生動形象且簡練易懂的內容給孩子們帶來了廣闊的思維拓展的空間。采用這種方式來教授孩子閱讀理解的能力能夠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力:它既豐富又全面的教育內容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水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類書籍有各種各樣的主題選擇并且很多都是從國外引進過來的優秀讀物,這讓我們的學子們有機會接觸到了更為貼近實際生活的外國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學習機會。由于英語繪本能夠構建實際的語境環境,所以其在小學生的英語教育中的運用日益增多。然而,盡管如此,許多老師卻僅僅專注于教授單詞與語法結構,而忽視了培養孩子們的英語感情體驗的重要性。事實上,一些優質的繪本具有強大的教化作用。因此,從核心素質的角度來審視英語繪本的教育意義變得尤為重要。(一)研究背景1.大數據背景下的要求"Corecompetencies"這個關鍵詞第一次出現在教育部門是在2014年。根據此理念基礎之上,由程曉堂與趙思奇(2016)所提出的關于英文科目核心的本質含意被總結成“四項要素”:言語表達力、文化和思想質量及學識掌握度",其中包括傳統上聽力、口語交流技巧、書面寫作能力和視覺信息解讀能力的提升;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看"這項新的要求也被納入到他們的課程中來——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具備從各種模式的信息如圖像、數據列表、動態影像或標志等等去獲取其深層意思的能力。因此可以看出,現今的教育已經超越單純依賴字面上的文章內容的學習方式,而是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多元化知識吸收力和分析思考力的發展。小學英語繪本的流行在當今教育的新浪潮中,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嶄露頭角,成為眾多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新寵。他們巧妙地將繪本與教材結合,甚至獨立設立繪本拓展課程,旨在點燃小學生的英語閱讀熱情。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孩子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而繪本閱讀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更符合當代教育理念。近年來,國內外教育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的理論和方法。通過英語繪本,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語言知識,還能領略異國文化,鍛煉語感和邏輯思維能力。繪本中的豐富色彩、生動故事和深邃內涵,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讓他們在閱讀的海洋中暢游,享受知識的樂趣。這一創新的教育方式,無疑為小學英語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領著孩子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研究目的在教授小學階段的學生時,英語老師應注重提高他們的閱讀技巧,以達到全面發展他們各科技能的目的。然而,從筆者在Y學校的實踐觀察中得出結論:Y校的孩子們普遍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無法準確地把握文本的內容。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開始探索造成這一現象的可能原因并尋求方法利用英語繪本來激發孩子們的閱讀熱情與增強其閱讀水平。基于這個目的,筆者決定對此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探討如何運用英語繪本優化閱讀教育的成效,從而有效提高孩子的閱讀素養。(三)研究意義1.理論意義對于英語繪本的研究十分必要,但是對于如何利用英語繪本去提高小學階段孩子的英語閱讀能力并給出具體方法的研究還有所缺失。因此,在根據前人研究的理論基礎上,希望可以通過對基于繪本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具體研究來為相關理論提供一定的事實依據,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來為小學生提供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同時也為更多繪本教學的相關理論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2.現實意義在Y小學的實地觀摩期間,筆者觀察到,教師在課堂上過于注重語言知識的直接傳授,致使學生錯誤地認為閱讀僅僅是記住單詞、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面對英語短篇閱讀時,學生們往往感到迷茫,無從下手。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迫切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革新,以適應新的課程標準。本研究借鑒了國內外繪本閱讀教學的理論框架,綜合運用了文獻梳理、問卷調查和訪談等多種研究方法,深入探討了繪本如何有效促進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并主要聚焦以下兩個問題:繪本閱讀能否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與學業成績?繪本閱讀具體能夠在哪些方面促進小學生的英語能力?此外,本研究還分析了Y小學學生當前的閱讀能力狀況,并結合該校實際情況,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研究數據來源與方法根據所研究的內容以及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情況結合該校的師生情況,作者在本論文的研究中,將利用文獻法、調查法、訪談法。1.數據來源(1)研究問題
①Y校當前的繪本閱讀現狀如何?
②如何基于繪本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2)研究對象本論文的研究對象為Y小學上過英語繪本課的班級學生,涵蓋2-5年級;Y小學英語教師,其中新教師(教齡<2)有12人,占比25%。訪談對象為六位具有英語繪本教學經驗的教師,其中新教師(教齡<2)1人占比16.67%。2.研究方法(1)文獻法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明白現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研究趨勢,并在這些研究的鋪墊下,對原有的內容進行修改和整理,使之更進一步地進行研究。(2)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是根據研究人員要研究的內容進行的。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制定了科學有效的調查問卷,并分發給受訪者。最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和分類,并得到了研究的結果。因此,在進行這項研究之前,作者總結和分析了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同時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選擇了一份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調查問卷(教師卷),以及一份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調查問卷(學生卷)(見附錄一和二):(3)訪談法與問卷調查相比,訪談方式更易于接觸被調查者,能夠深度的展開本研究。因此,基于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英語繪本的現狀調查問卷,筆者制定了一份英語教師訪談大綱(詳見附錄三)。一、國內外相關研究概述1、國外研究綜述對于兒童讀物(即我們所稱之為"繪本")的歷史溯源存在著不同的看法。然而一般而言,它可以追溯到大約兩個半個多世紀前的西方世界中。其中最古老且已知的兩種早期版本是:由德籍作者HeinrichHoffmann撰寫的名為《PünktchenundAntonius》的作品及出自英裔作家的BeatrixPotter筆下的PeterRabbit系列故事集。這兩部作品分別發表的時間是在公元1902年的前后兩年內;因此它們也被視為當代童書歷史上的開端。另外一位對這一領域有著重要影響的人士就是RandolphCaldecott,他從上世末就開始嘗試探討圖像語言如何融入文辭之中并且逐漸發展成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手繪畫冊或曰"繪本";他的代表作為《JohnGilpinRide'sAstride》中的那幅著名的畫面至今仍舊成為了KidlcikAward這個著名大獎的標準圖案之一。此獎勵制度成立于公元1938年并在次年前頒發給那些在前年度完成的美版圖書創作者以表彰他們的杰出貢獻。同樣地,到了二十年代初期的某一天,大洋另一邊的同胞也在自己的國家建立了類似的一個專門針對本土優秀書籍評選的活動--KateGreenawayMedal。顯然,當代英文圖畫書籍始于二十世紀中期并在其后的幾十年間獲得了廣泛認可及極高的評價。隨后,大量杰出的英文兒童讀物如同春天里的新芽一般不斷出現,與此相關聯的研究也在持續增長。Bader(1976)通過歷史視角對美國的四五十年代的繪本分類和解析,同時也揭示出孩子們的閱讀目的已經由單純的消遣或教育轉變為探討孩子們世界的發展方向。(Sutherland,1979年發表的研究成果)。Nodelman通過運用符號學理論、視覺感知及藝術理論以及讀者的回應分析等多維度深入研究了繪本中文字與圖像的關系。他在對圖片在繪本中的重要性的理解上非常深刻,并提出了"在繪本的視覺圖像的主要任務是"這一觀點。“informationalcommunication”,這是指(1988年)書中主要通過圖片來傳遞信息的概念;對于高質量的好書來說,"theiroverallqualityexceedsmerelyaddingupallitsparts"(同上引述于第199頁);這是一種關于書籍和插畫之間聯系的研究方法——特別是那些被視為經典的作品-它們能提供一種更豐富的體驗感官上的刺激超過了文字或其他元素簡單的組合方式;(如Nodelman在他的研究里提到的那樣)近些年,全球范圍內關于探索繪本教育的功效的試驗持續開展著。Hongg&Shin(2001)選擇在美國四大城市中的非盈利組織作為實驗場所,并且跟蹤記錄下24位幼兒老師們的英文繪本教學過程,他們認為有家庭氛圍的繪本閱讀能提升孩子的閱讀熱情。Heuvel-Panhuizen&Elia(2011)把308名小學一年級及二年級的學生分為9個實驗小組與9個控制小組,測試繪本閱讀對于增強孩子長度計量技能的效果,結果顯示繪本閱讀確實能夠顯著改善小學生長度測量的總體視知覺辨識力。Kim(2016)則針對美國的中部地區一家使用英韓兩種語言授課的小學校園里的四歲預備班的孩子進行調查,他發現在探討性別主題的繪本時,通過韓英雙語的方式會激發孩子們對性別角色更深層次的反思。最后,Haese,Costandius&Oostendorp(2018)在非洲南部的一個小鎮上的慈善機構里實施了一項沒有文字的繪本親子閱讀活動,他們的結論是這種方式有利于推動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從而培養出一種積極的閱讀風氣。這些都表明,海外學者們已經非常深入地研究了兒童繪本的教育作用,涉及到閱讀愛好、習慣、數學技巧以及道德修養等多個領域。國內研究綜述相比起歐洲及美洲國家,中國對于繪本的研究起步相對滯后。北京師范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康長運率先開始了關于繪本的研究工作。他在2007年發表了一篇名為《兒童早期閱讀中圖畫故事書的作用及其相關因素》的文章,該文章主要探討了三至六歲的孩子通過讀圖畫故事書所獲得的閱讀技能和態度的變化,同時還分析了一些可能影響他們閱讀行為的關鍵因素。康長運強調說,雖然圖畫書閱讀能夠激發孩子的觀察力、創造力和思考能力,但是這些能力的提升也會受到家長、朋友和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同一年代,廈門的陳世明女士(2009年)也在探索著關于幼兒圖畫書閱讀的問題。她的重點在于揭示圖像時代下幼兒圖畫書的特性及其在閱讀過程中的兒童美感態度及需求,并且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和欣賞方式。這表明,中國早期的繪本研究主要是聚焦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特別是在其語言能力和審美的培養上。隨后,著名的專家彭懿(2011年)深入探討了繪本的構造、布局和主題等問題,同時還對其中的六十三個國際知名繪本做了全面而細致的評價。來自臺灣的郝廣才(2016年)通過分析繪本的構建框架、要素、表現技法和內容手段等方式來展示優秀的繪本特點。這兩位作者都是基于繪本的內容去推薦給讀者許多優秀的兒童讀物,同時也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或者父母們挑選和鑒賞繪本提供了參考。另外,余耀(2007年)和王林、余治瑩(2010年)則是站在小學語文老師的視角介紹了繪本,并結合他們的實踐經歷為一線老師提供了繪本閱讀教學可以采取的方法。最后,臺灣地區張湘君博士(2017年)組織了一批臺灣的小學英語老師共同撰寫了《英文繪本創意教學》一書,該書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對其中五十二個精選的英文繪本制定了相應的教學方案,并給予了具體的教學指引。這本書是市場上罕見的英文繪本教學資料,為一線英語老師進行繪本課程提供了參考。2.國內研究綜述繪本一直深受中國大陸家長和孩子的喜愛,作為兒童喜歡的閱讀材料。然而,近年來將繪本作為英語課堂教學材料進行研究也逐漸興起。敖娜仁圖雅(2015)利用英語繪本等方式,在《課堂情境下的低年級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發展研究》中研究了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影響,發現低年級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逐步提升,但各要素發展不平衡。于潤樸(2008)通過對比實驗在繪本圖片、教學時間安排、詞匯處理方式和閱讀策略滲透等方面提出了提升英語繪本閱讀效果的更優解。趙益(2015)和莫燕香(2016)分別通過問卷調查結合課堂觀察和訪談,探索更有效的英語繪本教學策略。胡逸曦(2016)和戴佐欣(2016)在江蘇和上海分別對約100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從教師視角探討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王薔和敖娜仁圖雅認為,相比教科書,英語繪本在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素養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強調英語繪本閱讀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體驗,并提出了五種可行的教學途徑供有興趣嘗試繪本教學的教師參考。69)顯然,我國已經開始對英語繪本教學進行初級研究,并正在積極尋找英語繪本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從全球視角來看,我們能夠看到對圖畫書自身圖像文字關系的深入探討及優質圖書的重要性被廣泛認可;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教育價值在這個領域的突出地位受到高度重視。然而,盡管國際間的觀點存在差異,但是中國和國外在這方面的焦點仍然有些許差別:一方面來說,西方國家的早期探索使得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并且設立了一些專門針對書籍獎勵的項目,特別強調高質量的作品制作過程及其成果展示;另一方面而言,中國的進步空間還需進一步提升——近年來市場中涌現出大量的英文繪本書籍品種豐富多樣化,而其中來自英國美國等地的"originalbook"數量明顯超過由本地研制的同類產品。許多父母和孩子老師選擇直接采用這些外國進口的產品而不去考慮它們是否適合自己孩子的實際需求或符合他們的年齡段要求等等因素。實際上,"originalsbooks"通常都是根據歐洲或者美國的等級讀物系統所制定的標準推出的,它們的級別設定可能并不完全適應中國人孩子目前的知識結構和生活習慣需要。這種現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因為西洋各國很早就意識到必須按照自己的國民理解能力和日常生活行為模式作為基礎構建一套有效的讀書指南制度等同于開發閱讀評估分級體系,以及藍思分級體系。臺灣地區出版了多種分級閱讀繪本,如ICanRead系列、牛津閱讀樹系列等,在臺灣地區較早推廣,建立了分級閱讀,但直至2016年,中國大陸才出版了第一部英語分級閱讀標準《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并推薦了一些優秀的分級閱讀繪本,如《領先閱讀·X計劃》和《大貓英語分級閱讀》等。根據此標準,王薔教授聯合英國“牛津閱讀樹”作者JaneLangford和國際知名插畫家共同打造了符合中國孩子閱讀習慣和文化背景的英語分級繪本《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關于繪本的教育功能,我國在研究內容和深度方面有待提高,英美國家研究內容多樣,而我國研究相對單一,需要更多實證研究來驗證英語繪本在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方面的實際效果。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一)概念界定1、英語繪本所謂的繪本,就是一種圖文并茂的故事書籍,它能夠傳達特定的感情和主題,通過圖片和文本相互配合的方式講述故事。這種類型的圖書被稱為"英語繪本"或"英語圖畫書",是使用英文語言進行敘述的一種繪本龔亞夫.英語教育新論:多元目標英語課程[M]英語教育新論龔亞夫.英語教育新論:多元目標英語課程[M]英語教育新論:多元目標英語課程.2015:78-79.英語繪本是一種使用圖像與文本相結合的方式來呈現兒童日常生活的書籍。其中,圖片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其影響力和文字相當或超過它。相較于普通書籍,繪本的特點在于利用插圖向讀者傳達直觀的信息。繪本的內容通常包含一系列簡短的故事元素,它們源于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并用優美的畫面表現出真實的場景。有時候,繪本會進一步提升故事情節,闡述某些基本原則或是寓意。此外,英語繪本還注重單詞的韻律感和重復性。這種方式非常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生動形象的圖片及富有吸引力的故事能滿足他們的理解需求,同時激發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再者,由于詞匯的重復性和押韻,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記住英語單詞。除了這個優點外,在教授繪本的過程中,如果老師仔細朗讀繪本,孩子們就能從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英語的獨特之處,進而意識到閱讀不僅有趣且具有價值,這樣既能強化自己的英語水平,也能增加學習動力。主要的英語繪本特征包括:(1).畫面精美,圖文并茂英文故事書通常由圖像與文本共同構成,包含了大量精致插畫,它們均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知名藝術家的作品所繪制而成。其繪畫技巧高超且構思獨特美觀,極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并激起他們的讀書興趣。此外,大部分描繪的內容都具有較強的敘述性質,這使得它能夠輕松融入到文章中去,以一種生動的、直接的方式來呈現信息,有助于提升對內容的掌握程度。(2).語境真實,語言簡潔通過使用簡單易懂的詞匯,繪本能夠成功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同時也能提升他們對于語言的感覺。此外,它能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優質的學習英文的環境,從而深化他們對周邊世界與生活的認識,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語言學習的本質是大量的、真實的并且有效的語言輸入,這其中包括閱讀各種書籍。而英文繪本則具有其獨特的優勢:文本簡潔清晰,插圖栩栩如生,準確無誤地展示出文章的故事背景和情節細微之處,傳達出了更多的故事意義楊金華楊金華,周維華.長篇繪本教學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J].小學教學設計,2016(12).信息的增加,豐富了文字的表述,使得故事或對話更具有立體感和豐富性。同時,圖書的文字內容通常都相當簡潔易懂,主要是一些常見的句型或者日常用語,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并且具備重復性,因此很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應用。(3).情節有趣,想象豐富在英文繪本里,許多是場景對話,它們以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展現出趣味性和吸引力,創造出了一個更為生動的語言氛圍,使讀者能夠直觀地領會到其中的含義。這使得學生能輕松識別文章中的連貫關系,有助于他們深入了解場景對話所描述的環境,進一步深化他們對于英語對話的認識和體驗,進而提升他們的語言感知能力和口語表達技巧。(4)、復現強調,引導性強英文圖畫書的文本擁有高重復性的特性,其語法結構通常是和諧一致的,這對于學生的語法學習有很大的助力和指導作用。所有的文字素材都是從著名作家或作品中精選出來的,富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這樣的教材能夠拓寬學子的視野,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與文化,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同時,這種書籍的內容也向學子展示了多元化的視角,鼓勵他們在思考問題時采用多種方式,從而訓練并增強他們的創新能力。2、英語閱讀能力英語閱讀能力,簡而言之,即是對英語書面材料的深入解析與理解。它不僅涵蓋了詞匯和語法的掌握,更涉及到文化背景的洞察與閱讀策略的運用。想象一下,當你面對一篇英文文章時,你能迅速捕捉到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的深層意圖,這就是理解文章段落含義的能力。而當你需要從文章中提取關鍵信息,判斷其真偽和重要性時,你正在運用獲取和判斷事實信息的能力。英語閱讀能力還包括了歸納和推理的能力。你能夠基于文本內容進行分析、推斷,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而理解語篇結構,則是讓你明白文章的各個部分是如何相互關聯,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文化背景的理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當你深入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和語言習慣,你才能真正理解英語文本的深層含義。最后,掌握閱讀策略,如預測內容、推測詞義、評估文本可信度等,都是提升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綜上所述,英語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它需要我們不斷地積累知識、鍛煉思維,才能真正地掌握和運用。(二)理論基礎1、多元智能理論霍華德?加德納是一位美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他在《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該理論將人的智能劃分為八個方面:語言智能、音樂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白知-內省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這一理論強調每個人都擁有多種智能,并且各種智能之間有所不同。多元智能理論為教學提供了全新的啟示。在英語教學中,不應只瞄準分數,只看中一個結果,只在意“智力的發展”。兒童自主選擇發展空間,達成發展結果,實現發展夢想的可能性來源于繪本的包容和多樣性,以及圖文的排列和組合。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根據構建主義學說,理解力是在特定的環境中,借助于其他人的協助,使用必要的教育資源,以有意義地建立認知的過程。所以,該學派重視"情景"、"合作"、"對話"和"意義"等因素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角色。"意義構造"被視為學習的終極目標。"場景"作為"意義建設"的基礎,而"合作"和"對話"則是其具體實施步驟。在閱讀圖畫書的過程中,這些元素都能夠得以全面展示,并對其"意義建造"起到正向的影響。3、幼兒語言學習心理特征著名的美國語言學教授克拉申(1982年)提出了關于語言學習的觀點:它是一個自然的、非自覺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像兒童發展母語的能力一樣。比如,當孩子們開始學習中文的時候,父母并沒有強制他們首先學會閱讀漢語拼音,或者掌握漢語的句型構造和語法規律,而是在真實的場景里大量互動,并借助環境里的面部表情、圖片、身體姿勢等等元素去輔助他們的理解力,從而讓他們更好地領悟到漢語的意思及其句型的運用方式。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英語學習。對那些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孩子而言,英文繪本是以完整的敘述為中心,配有精美的插圖作補充,同時還附帶了純正的英文朗讀音頻,這樣就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發學習語言"的環境和條件,使他們在欣賞插圖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故事的氛圍,并在故事中學會使用正確的英語詞匯,這是非常符合小孩子的語言學習過程中"先理解含義再獲取知識"的心智特點。4.圖式理論作為當代模式理論的主要倡導者,Rumelhart在20世紀70年代就曾強調:唯有當個體利用其已有的知識來建立自己的模型時,他們才能夠有效地消化及轉換接收到的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其他類型的語言資料。若個人沒有足夠的基底知識去形成他們的模型架構,那么無論何種類型的信息都難以被吸收或轉變。他進一步闡述了,在教授母語的過程里,個體的不同圖式能互相協作以實現更好的效果;然而,在外語教育環境下,如學生的詞匯儲備、學習態度、情緒狀況等諸多因素會影響到他們在頭腦中圖式的運作方式。所以教師的核心任務是協助學生創建模型并且激發它們的活性,以便在新舊知識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新橋,從而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語言素材的實質及其含義。繪本中的新元素會被納入已有的大腦模型之中,進而生成全新的理解和記憶。5.開展英語繪本教學的必要性目前,我國已經明確定義了培育學生關鍵能力的方針。這包括四個主要因素:語言技能、文化修養、思考質量及學識水平。這一政策更加強調教育對人的塑造作用,并進一步揭示出英語課具有實用和人文兩方面的特性,同時強調語言與其思想和文化之間的緊密聯系。"繪本"是一種通過圖畫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講述故事,展示特定的主題,傳達感情的閱讀材料。在新版教學大綱里,我們發現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能夠理解和掌握一些簡短的故事。由于繪本包含豐富的視覺元素,它們使得英文故事得以重新詮釋,從而增強其表現力和影響力。由于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所以英文故事書的教育并非僅僅是語言學習,而是一種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的方法。由此可見,在學校中開展小學英語繪本課程是一個必然趨勢。然而,當我們將理性與冷靜的態度應用于目前的小學英語繪本教育時,我們會發覺仍有諸多挑戰需要克服。三、小學英語繪本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一)教學內容的豐富與活化在小學一、二年級這一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繪本作為一種獨特的教學資源,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相較于傳統教材,英語繪本以其豐富的趣味性、生動的畫面和鮮活的語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繪本中的高頻詞匯、簡單句型以及重復的情節設計,都使得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有效拓展他們的視野和認知。(二)閱讀興趣的激發與培養英語繪本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工具。繪本中的故事情節、角色設定以及精美的插圖,都為學生提供了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能夠感受到故事的趣味,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審美能力和多元價值觀。同時,繪本的教育價值也使得學生在享受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心靈的滋養和成長。將英語繪本與學校英語教材相結合,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能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趣味和情境交融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三)全面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繪本,這一獨特的文學形式,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其題材廣泛,內容多樣,往往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創作靈感,涵蓋了人文、地理、歷史、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深入了解這些領域,更能通過故事情節的引導,將自身融入其中,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繪本的閱讀過程,也是學生語言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徑。借助自然的閱讀圖畫書,學生能在舒適且歡樂的環境里學到并且理解自然閱讀技巧,逐步達到"看到單詞就能念出聲來,聽到發音就能夠書寫出來"的高級水平。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更培養了他們的語言感知和運用能力。此外,繪本閱讀還能在多個方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生活技能,提升閱讀素養,激發審美情感和創造力。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學到知識,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學習。三、Y小學英語繪本閱讀現狀調查(一)調查目的為進一步豐富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方法和內容,并對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有新的認識,提供對研究有意義的理論和實踐價值。本研究將結合英語繪本及核心素養,探索適宜于小學英語繪本的教學過程,提高學校和教師對小學生英語閱讀的認知,進一步完善英語繪本教學內容;通過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反思后再提供小學英語繪本在核心素養方面教學的改進建議,為進一步完善英語繪本教學提供參考。學生方面,通過本研究可以有效培養起學生在英語繪本閱讀的興趣、習慣和能力,為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調查對象本文問卷調查對象為Y小學上過英語繪本課的班級學生,涵蓋2-5年級;以及Y小學英語教師,其中新教師(教齡<2)有12人,占比25%。訪談對象為六位具有英語繪本教學經驗的教師,其中新教師(教齡<2)1人占比16.67%。調查方法1.問卷調查法筆者向Y小學上過英語繪本課的班級學生共發放問卷200份,隨后收回有效問卷194份。向海口市小學英語教師發放5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8份。問卷詳情請參見附錄1、2。2.訪談法為了解小學英語教師對英語繪本教學的認知情況,探討當前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問題的主觀因素,以及如何在核心素養下開展英語繪本教學,筆者選取了六位具有英語繪本教學經驗的教師就英語繪本價值,英語繪本教學等維度展開訪談。其中5位是教齡>2年的老教師,有教研組長、英語組長和優秀教師。筆者以期通過教師訪談更全面地反思當前小英語繪本教學,提出改進對策。訪談提綱見附錄3。調查結果1.英語繪本中最吸引學生的內容這次問卷一共派發了200份,回收了194份。對于有關英語繪本對學生吸引力的調查結果顯示,調查數據表明圖片對學生的吸引力最大,占被調查者總數的86.60%,而故事占10.31%,優美的文字占2.58%。由此可見,圖片類型的英語繪本憑借其形象直觀的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因此,教師需意識到這一點,并善加利用,才能更好地將英語繪本運用于課堂中。圖1英語繪本中最吸引學生的內容分析圖內容人數選項比例圖片1686886.60%故事2010.31%優美文字52.58%其他31.55%表1.1英語繪本中最吸引學生的內容2.學生對繪本課的期待值經過研究發現,超過七成的受訪者(占總人數的77.31%)對英語繪本有著極高的喜愛度和強烈的學習意愿;同樣地,選擇“非常期待上英語繪本課”的學生數量達到了六成八左右(約為68.04%),兩者之間的關聯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趨勢。此外,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受訪者選擇了“英語繪本課中,教師常向我們傳授故事背后的寓意”;而這些選擇該選項的人們同時還全部表達出了他們對于英語繪本課程的熱切期望。內容人數選項比例非常喜歡英語繪本課并期待上繪本課15077.31%非常喜歡英語繪本課并非常期待上繪本課13268.04%教師經常教導繪本蘊含道理并非常期待上繪本課5528.35%課上能明白繪本道理并非常期待上繪本課5025.77%表2學生對繪本課的期待值調查表明,學生對于英語繪本課程的期望不僅僅源于其豐富的圖畫內容,也與其在課堂上的情緒經歷緊密相連。這包括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但更多的是他們內心的感悟及精神世界的拓展。實際上,英語繪本的核心目的是引發學生的感情共鳴,實現深度閱讀。這種情感體驗是基于繪本所傳達的理念,如果老師能夠精確理解這些理念并在教學過程中將其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其中的深意,那么繪本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同時,只有在學生產生了這樣的情感體驗后,他們才會對英語繪本課程充滿期待和感觸。3.教師對英語繪本的認識在本次調查中(附錄2),共發放5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8份。其中,表示對繪本非常了解的教師有6人,占比12.50%;比較了解的有24人,占50%;一般了解的15人,占比31.25%;表示不了解的有3位,占比6.25%。筆者發現12名新手教師(教齡<2年)對繪本的了解程度為一般了解或不了解,己經有了相當教齡的教師對繪本也不夠熟悉。內容人數選項比例非常了解612.50%比較了解2450%一般1531.25%不了解36.25%表3教師對繪本的了解情況在交流過程中,針對"你對英文繪本有何認識?"這一提問,其中兩個擁有最多教學經驗的老教師給出的答案分別是"相對熟悉"和"相當熟知",而其他三名資深老師的大致回應則是"略微知道一些",至于那些新晉教師(工作時間不足兩年)他們都表示"完全陌生",這進一步證明了近年來英文繪本才開始被納入小學校園的教育視野,并且只有有一定工作經驗與年齡的教師才會對此有所重視并展開深入的研究。內容人數選項比例語境創設4287.50%語用體驗2143.75%語用輸出3675.00%表4教師對繪本作用的認識根據表4的數據,大部分教師都認同繪本在創建語境、提供語用體驗和輸出語用等方面的效果。然而,這些教師仍舊將繪本視為一種普通的語言材料,這與現行情況是相符的。在交流過程中,針對"你覺得英文繪本在教育中的功能是什么?"這一問題,老師A給出的答案為:"英文繪本的主要用途是在于作為一個教育的輔助工具,它能夠創造出特定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的熱情,引導他們迅速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之中。"而老師B則表示:"英文繪本具有很好的吸引力,其生動的故事情節和畫面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把新的知識點跟過去的知識聯系在一起,這有利于提升他們在英語交際及講述故事的能力。"由此可見,老師們普遍認為英文繪本的作用主要是讓學生們運用所學到的語言技能,但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際的語言使用經驗。4.繪本的使用情況內容人數選項比例經常使用510.42%有時使用2654.17%很少使用1429.17%從不使用36.25%表5繪本的使用情況從上述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只有五位老師頻繁地利用圖畫書來教授學生,占據了總數的10.42%,而另外二十六位老師則偶爾會用到這些書籍,占到了總體人數的54.17%,剩下的十四名老師幾乎從未使用過這類教材,比例為29.17%,最后三位老師的回答是完全沒有接觸過這種教育方式,所占的比例達到了6.25%。這表明我們必須讓老師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如何運用英文圖畫書進行教學的方法。5.教師選擇繪本的原因內容人數選項比例語言內容是否和教學內容匹配4185.42%有助于培養一項或幾項語言技能2756.25%與學生認知能力匹配3368.75%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1429.17%表6教師選擇繪本的原因針對提問"你會挑選哪些類型的圖畫書來教授呢?",老師A的回應是:他更傾向于選取和當前課程主題相關且與其教育目的相符的內容;而B老師的答案則是他會優先考慮適合孩子閱讀并理解的作品,這些作品必須能夠滿足他們的知識需求并且具有相應的難度級別。通過對兩位教員的研究我們發現他們都認為孩子的年紀特征是最重要的參考因素之一(其次才是書籍中的文字描述),然后就是看這個故事是否跟課堂上的討論有聯系或者說能否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第三個標準則是對應教材內容的契合程度),這也是他們在決定選用哪本圖書時的基本原則——以實現教育教學的目標為主導思想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孩子們可能從中獲得的精神享受部分。教師常用的繪本教學方式教師常用的繪本教學方式人數比例跟讀350%情境創設350%其它00%表7教師常用的繪本教學方式觀察表格七可知,超過一半的教育工作者傾向使用"師生共同閱讀并跟隨朗讀”的方法來授課;同時也有相同比例的人士更愿意采用“創建場景以使學生模擬交流模式”的形式開展教育活動。通過對這三名老師的采訪了解得知:他們普遍認同這種教法最有效果且能夠持續應用到整個課程之中——這有助于快速引導孩子們理解和吸收故事書的內容信息。然而另外的三人則持相反意見,因為其他形式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投入、而且存在許多無法預料的影響因素。因此他們在教授圖畫書籍的時候往往偏向單一化的策略運用。7.繪本教學遇到的困境內容人數選項比例選材3368.75%教學活動的設計2245.83%語言技能的培養1327.08%其他12.08%表8繪本教學遇到的困境從圖8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時主要遇到的挑戰是選擇合適的教材和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案。在采訪過程中,一些教師進一步表示,學校沒有提供充足的教學繪本供研究,同時,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成為了使用繪本進行教學活動的一大難題。8.教師對繪本核心素養作用的認識從表格9中我們可以看出,超過七成的教師都覺得通過使用繪本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和學習技巧;同時,也有近六成的人表示這能增強他們的思考能力和文化修養。然而,僅有一半多的教師認同它對于文化的塑造有所貢獻。這說明大部分教師只關注于單一領域的能力發展,而要達到全方位的學生素質提升,需要他們提供更多的引導與支持。特別是在教師方面,應更加注重繪本對學生文化修養的影響。內容人數選項比例能提升語言能力3777.08%能提升學習能力3572.92%能提升文化品格2143.75%能提升思維品質2756.25%表9教師對繪本核心素養作用的認識9.繪本教學后學生學習改善情況結果人數選項比例很大2450.00%比較大1633.33%一般510.42%沒有36.25%表10繪本教學后學生學習改善情況經過對從教師那里獲得的學生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后的學習狀況改進的數據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教師表示學生的學情有了顯著提升;三成多的教師覺得進步明顯;只有六分之一的教師觀察到變化不大;還有十分之一的教師指出未見改觀。這說明了英語繪本與英語課程相結合確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仍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和缺陷。因此,教師們必須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反省、尤其是要及時找出自身存在的錯誤并加以修正,同時也要善于借鑒成功的經驗教訓,創新繪本教育方式,以此來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學習成效。四、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一)缺乏繪本教學理念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中強調對學生英文學習的關注度,通過使用圖畫輔助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同時鼓勵他們用自己理解的話語描述出吸引人的故事內容。進一步的要求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參與到有情節的故事表演當中去,也可以選擇唱一些簡單易懂的英文歌或兒歌。然而,現實情況卻顯示老師在這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差。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影響,老師在使用英文圖畫書來教授時,過分強調了文化的傳遞,與學生的互動相對較少,這使他們難以理解并指導學生的真正需求。這樣一來,學生就無法從深度閱讀中充實自己的感情生活,缺乏積極的感受經驗,也無法與書籍的內容產生共鳴,自然也就無從掌握其中的文化和理念。再者,由于繪本課程時間較短暫,許多英文老師對于如何教授繪本還存在困惑,他們并未完全理解和掌握繪本的教育觀念,這使他們在探索過程中不斷嘗試新的方法。然而,由于老師們在設計繪本課程時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生的閱讀體驗變得雜亂無章,這對他們的思考能力發展極為不利,從而影響到小學階段英語教育的效果。(二)朗讀模式枯燥部分繪本閱讀過程中,老師過于依賴反復閱讀來教導學生。他們錯誤地以為只要讓學生能夠流利地誦讀課文就能達到大部分教育目標。然而,這種單調乏味且缺乏趣味性的閱讀方式可能會使原本充滿魅力的故事書籍變得索然無味,從而導致學生們對此產生厭倦感。此外,有些老師過分強調深入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學生去研究詞匯、句式、段落構造及語法規則等各個方面,全面細致,但這可能反而消磨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那些繁瑣復雜的語法知識點會讓故事書與學生之間的聯系逐漸疏離。(三)情境創設不合理受到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老師們試圖將日常生活的元素和活動的環境融入到圖畫書的教育過程中,卻忽略了小學階段的學生們的真實認識能力和接納程度。他們過于熱衷于尋求情感教學所產生的成果,而在實踐操作時采取了一系列快速提問的方式,并未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機會去探討和交談,而是在創造出一種符合老師的期望的環境,但這并不一定能被孩子理解或需要。這樣的無腦式情景設置無法激起孩子的學習熱情,反倒會增加他們的壓力感,這是不合適的。(四)繪本教學重文輕圖筆者注意到,許多教師已經深深植根于傳統的字詞教學理念,因此在授課過程中,他們常常將文字作為首要任務,過度重視英語繪本里的單詞和語法,而很少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這使得學生對圖片的理解不足。實際上,英文繪本的核心是插圖,作者可以利用各種形式的繪制技巧來講述他們的故事,如水彩畫、木刻印刷、剪紙、素描等等。這些圖像能夠傳達出許多信息,包括角色的情緒狀態、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劇情的發展。它們提升孩子的美學感知能力,悄然地影響他們的心智,讓他們擁有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孩子們會更加熱衷于參與閱讀活動。然而,一些教師并未充分理解繪本中的插圖所包含的信息,僅僅停留在表面層面,未能深入挖掘插圖背后的內涵。以《Brownbear,Brownbear,whatdoyousee?》為例,許多教師僅關注插圖的外部特征,教授學生識別動物名稱及顏色,但忽略了繪本插圖所能傳遞出的豐富情感與藝術元素。我們必須意識到,繪本不僅僅依賴文本,插圖同樣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若無法準確領悟插圖的意涵,我們將難以全面掌握繪本要傳達的內容。另外,部分教師認為插圖并不關鍵,主要焦點在于語言文字,這種觀點反映出他們尚未完全理解繪本教育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未理解繪本教育真正的目標。為了讓小學生有更豐富的情感體驗,以及塑造他們正確的人格特質,我們應該重視英語繪本中圖片所帶來的情緒影響。目前的教育環境下,許多老師并未充分理解和掌握英文圖畫書的使用方法與技巧。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傳統的教導模式影響之下過于注重文字部分的內容,卻忽視或低估了圖像的重要性。實際上,這些書籍的核心價值在于其視覺元素所包含的大量知識內容。若僅憑書中零碎的信息或者簡單的插圖來引導學習者思考問題的話,是無法有效提升他們的思辨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夠挖掘出隱藏于其中的豐富感情色彩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蘊。所以我們必須要求老師們更加深刻地去研究如何正確使用這種圖書資源的方法,以便能夠更全面準確地區分各種類型的文章結構特點(包括文本語言表達方式)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通過深度解析其中復雜多樣的畫面細節可以使讀者更好地領會作者意圖從而增強讀者的美學感受力進而深化學生的內心世界進一步完善他的綜合素質水平。(五)情感教學目標不明確研究過程中,筆者注意到了一種現象:部分教育工作者并未充分認識到情緒表達的重要性;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教育者難以確定合適的情感導向。盡管他們明白閱讀英文繪本能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但是他們在尋求正確的心靈引導上遇到了困難。這些問題主要源于過去的教育觀念過于深入人心,使得老師們總希望孩子們能在閱讀后如同成人般領悟出人生的一些真諦。例如,在教授《Davidgoestoschool》時,教師試圖借助該故事向學生傳達"老師真心關愛每個學生,并盡心竭力解決問題"的信息。然而,課后與不同孩子的交談揭示了他們的觀點各異。有些學生認為,“大衛的行為導致了很多原本可避免的問題出現,是個負面榜樣”;而另一些人則表示,“大衛有個優秀的老師,無論如何頑劣,她都愿意傾聽他的困惑并且提供支持”;還有的學生指出,“對大衛這種行為應施以懲罰,如清潔環境等,以此來讓他了解自己的錯誤,并負起相應的責任”。"以下是導致這個問題產生的主要因素:首要的是,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并未設定清晰的教學目的;其次,在講授的過程中未能強調關鍵知識點,也沒有通過使用圖畫書來使學生從中獲得積極的力量,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教室里并沒有得到恰當的指導,從而導致了他們個人情緒目標的發展出現了誤導。因此,為了解決這個情況,我們需要教師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利用圖畫書來提高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念。通過這個案例我們能得到啟示:教師不能強制要求孩子們接受自己對文章的主觀看法或必須從中領悟到某些教訓、觀點等;而應傾聽孩子們的解讀心聲后再表達自身見解與之交流探討。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把英文圖畫書作為一種情緒化的學習工具來實現其價值最大化——而是激發孩子的讀書熱情,讓他們自由地闡述個人的感悟,教授怎樣向他人展示自我思考的方式方法等等,使他們在享受書籍的同時感受到樂趣而不感到壓力過大。筆者認為這種以情動人的方式是兒童最需要的也是最為渴求的教育模式之一。總結來說,這是筆者在參考各種文獻并參與這次調查中遇到的常見難題。若未能妥善且迅速地解決這些困難,將會嚴重阻礙我們自身的教育技能的發展,也無法提高學生的關鍵素質如學習技巧、語言掌握程度、思考能力和文化修養等方面。四、小學英語繪本閱讀現狀成因分析小學英語課堂中的英語繪本教學,其實施狀況目前看來并不樂觀,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英語繪本教學資源的稀缺性。在選擇合適的繪本進行教學時,教師們常常感到無從下手。繪本材料的不足,使得許多教師只能將繪本束之高閣,只有在遇到相應的主題時,才會勉強將其納入教學之中。這種情形導致繪本教學缺乏全面且系統的規劃,使得其潛在的價值無法充分發揮。其次,教師們對英語繪本的理解深度也存在不足。繁重的教學任務、考試壓力以及對英語繪本教學的畏懼心理,都使得教師們在實施繪本教學時感到困難重重。這種心態限制了繪本教學的發展,使得其應有的價值難以體現。此外,缺乏針對繪本教學的教師培訓是影響其實際運用表現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推動繪本教育的廣泛實施并取得進步,我們需要教育工作者們的熱情參與和持續付出。由于目前繪本教學并未得到全面推廣,因此強化教師的教育訓練及研討活動變得至關緊要。但是,現有的環境制約了這類活動的執行,這使教師們很難提高他們使用繪本的能力,進而無法達到公眾對于英語教育品質的要求。五、基于繪本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對策(一)挑選適合學生的繪本為了在閱讀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選擇恰當的繪本至關重要。一本好的繪本應該具有吸引人的插畫、充滿創造力的構思和內涵深刻的故事情節,才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積極思維和領悟力。繪本可以展現完整的故事線索,提供優質的語言學習體驗。因此,在選擇繪本時,老師需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同時確保故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讓他們產生共鳴。王薔教授參與編寫的《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為老師提供了選材指導。根據標準,6至8歲的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材料應簡單易懂,與他們日常生活相關。考慮到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視覺內容的接受度高,老師可以選擇“麗聲北極星自然拼讀”、“麗聲拼讀故事會”和“大貓英語自然拼讀”等繪本系列,這些繪本的故事貼近學生的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當孩子的年紀與理解力逐漸增長后,老師能夠循序漸進地加大對圖畫書難易度的處理方式,例如添加新的詞匯量并闡述其書寫規則等方法能有效增強他們的讀解技能。挑選合適的書籍的時候,老師們必須全方位考究孩子們的知識層次、接受教育的深度、言語表達能力和個性特征等等因素。這樣,通過精心選擇和調整繪本,教師可以有效地輔助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水平。(二)構建英語教學環境,啟迪學生思考在實施英語課程時,我們需要強調對實質含義的傳遞及回應,這樣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問題解答的狀態,進而提升課程的多維度性和效果。所以,在閱讀教育環節,老師應主動構建寬泛且實際的語言氛圍,尋找日常生活與學科知識的結合處,并激勵學生參與富有價值的交流和表述。我們可從圖畫書"TeaandtheCake"中找到例子來闡述這一主題——這本書講述了當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深入理解偵探泰克與各種動物的心靈深處及情緒波動,從而激起他們的主動推理和思索,讓他們真切地體會到了讀書的快樂。最終,借助引導學生分享對于小狗舉動的觀點,逐漸鍛煉了他們的英文思維能力,并提高了他們表達自我的能力。(三)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感知構建文本脈絡在教學的旅程中,我們始終追求一種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教學方法。正如于漪老師所強調的,教學的開篇應如磁石般牢牢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思維火花。為此,教師在課前需深入鉆研教材內容,全面細致地理解教材特點與編寫意圖。當我們站在課堂的講臺上,每一次提問都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詢問,而是與學生心靈深處的一次對話。以繪本《Ox,YakandZebra》為例,我們可以設計一系列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問題:“封面上隱藏了哪些秘密?那位神秘的男人究竟是誰?他為何想要抓住這些動物?野牛、牦牛和斑馬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他們在派對上的心情如何?管理員的真正意圖又是什么?”這些問題如同一把把鑰匙,引導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深入探索繪本的奧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探索之旅的引路人。我們應充分利用繪本中的圖文資源,以問題為導向,組織多元化的閱讀交流活動。這樣的課堂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者,而是主動的探索者。他們通過觀察圖片、思考問題和與同伴交流,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提取和想象能力。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不僅促進了學生的高階思維發展,更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師生間的積極互動以及學生間的相互合作,我們持續推動交流型學習。在深入理解故事的核心意義后,學生們不僅能夠從情節中抽離出來,還能在情感上與故事產生共鳴。這種學習方式有助于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探索未知的世界。(四)引領學生深入領悟、積極實踐、勇于創新學習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貫徹英語學習活動觀的三個方面: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通過生動詳實的案例,將相關理論轉化為具體的教學實踐。只有讓學生在繪本學習中展開思維、暢所欲言,才能充分體現繪本多維閱讀教學的價值。就以《Monkeyfun》這個繪本來說,老師成功利用了謎語游戲來引導學生進入主題,并使用吸引人的TPR故事教學方法呈現出書籍的內容。此外,她還用一系列的問題串聯起來:"這只猴子正在做些什么呢?你能模仿嗎?做得對嗎?你喜歡這樣嗎?”的多維閱讀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深入繪本世界。借助如"觀察一下并談論一番"、"閱讀一遍,聆聽一次,表演一場"和"思維火花碰撞"等多種教育手段,使學生體驗到英文圖畫書的非凡吸引力。再通過繪本《Let'sPlayTogether》為例:首先,老師用一首活潑輕快的歌《Let‘splay》作為課程開始,以此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接著,利用各類教育工具并創新教法,盡力使講解生動有趣,從而吸引學生對英文多元化的閱讀產生濃厚興趣。接下來,我們會看到多種形式的多維閱讀教學方法如圖像巡游、拼圖閱讀等,這些都旨在引領學生更深層次理解文章內容,同時也借由一些小問題引發出更多的大問題,激勵他們在課堂上更加主動投入到學習之中。在講授的過程中,我們將語言視為基本元素,把文化的認知看作價值觀,而對于思維能力的訓練則被設定為我們的培養目標,最后是學習的技能,這樣一來,學生們就能在這個富有活力的教室環境下自然而然地提高他們的核心素質了。繪本中,他們描繪了各種游戲的場景:在綠色的草地上踢足球,籃球場上激烈的對抗,乒乓球桌邊的巧妙對決,還有在寬闊的操場上玩捉迷藏。每一幅畫面都充滿了孩子們的歡樂和興奮,仿佛能聽到他們的歡笑聲和呼喊聲。為了讓這個故事更加生動,他們精心制作了頭飾,準備了一場精彩的繪本表演。他們穿上頭飾,化身繪本中的角色,用生動的表演將故事中的歡樂和活力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不僅讓他們在實踐中運用了所學知識,更讓他們在表演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英語教師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既要引導學生們深入探索知識,又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去發揮和創造。這種“扶”與“放”的平衡,使得英語教學不斷優化,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這個繪本創作和表演的過程,也培養了學生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們通過親手制作繪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故事的內容和含義。同時,他們在表演中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五)開展英語繪本閱讀積累活動我們希望通過此項活動,進一步點燃學生英語學習的激情,塑造他們的持續性閱讀習慣,同時提升他們的英語閱讀素養。這項活動與國家“雙減”政策緊密相連,旨在為學生打造一個更加高效、有趣的閱讀環境。我們倡導實踐性的學習任務,提倡學生使用他們手頭的自然繪畫書籍或者在線音頻故事書來擴展他們的知識面。在英語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會按照個人愛好與興趣挑選并且閱讀例如麗聲系列、大貓、ReadingA-Z等等級劃分的英文圖畫書。同時,學生們也會主動拍攝他們的英文故事書朗誦或者演出過程的視頻。為了鼓勵學生堅持閱讀并大聲誦讀這些書籍,老師會從中選取優秀的或是表現有顯著提升的作品,將其整合成為按年段劃分的朗讀專輯的長影片,然后通過微信短視頻平臺向全體師生播放,以便大家觀摩、借鑒與互動。這項活動不僅注重實踐操作,減輕學生負擔,而且在提質增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它完美體現了從育知識到育能力,再到育素養的教育觀念,讓學生在享受自然拼讀樂趣的同時,也能深深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六)鼓勵學生演繹繪本故事小學生們總是充滿展現自我的渴望,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課堂上的角色扮演活動來進行繪本教學。通過為每個角色找到最合適的演員,鼓勵他們勇敢地站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營造出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緊密結合繪本的內容,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識點。隨后,組織一次富有創意的繪本故事創作與演繹活動。以繪本《MopMopMop》為例,教師可以巧妙地將自然拼讀教學法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將課堂變得充滿趣味。學生們熱情洋溢,爭先恐后地參與活動,通過模仿和跟讀,成功地掌握了字母o的短音發音。他們以個人、同桌或小組的形式進行拼讀練習,不斷創造出包含這一音標的單詞,并用生動的肢體語言將它們演繹得淋漓盡致。接下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學會了如何正確地閱讀繪本中的句子,逐步理解了繪本所傳達的深刻意義。教師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們進行合作表演,時刻關注那些在表演中稍顯生澀的學生,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和支持,讓他們也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肢體語言、音效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們仿佛置身于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世界。最后,教師設計了一個富有創意的環節,讓學生們以劇本的形式復述故事,并演繹繪本的高潮部分。這一環節旨在加深學生們對故事的理解,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培養他們感恩父母、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質,同時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校園生活的美好與溫馨。(七)、組織繪本創作活動為了激發學生對閱讀的熱愛,教師可以策劃一場英語繪本創作大賽。通過繪本這一視覺媒介,結合自然拼讀法,教師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活動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在初始階段,我們需要引導學生開始閱讀,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為他們設定每周的閱讀時間,并且傳授閱讀技巧。同時,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進行閱讀。第二階段是創作實踐,學生需要依據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拼讀故事,創作一份英語繪本,并在班級內進行分享。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能拓展他們的閱讀視野,同時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和動手能力。例如,在閱讀完《FlyAwayHome》后,學生們鞏固了諸如tree、leaf、shed、pond、flower等名詞,甚至在團隊合作中,基礎較弱的學生也能參與到新故事的創作中。故事描繪了一只小蜜蜂在戶外游玩時迷路,最后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成功返回家園的冒險歷程。在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們使用了一些像inthetree、ontheleaf、ontheflower、theriver、underthetalltree、passthroughtheforest、flyintothenet這樣的方向介詞短語。雖然他們的作品在語法上可能有些瑕疵,但這些都是他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體現。第三階段是閱讀記錄的繪畫創作,如在教授完繪本《Whereisit?》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為這本小讀物繪制插圖,作為閱讀記錄。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詞匯和介詞in和on的用法,也能讓他們將前幾期的繪畫作品連接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繪本。結語繪本里幽默的語言文字和簡單有趣的圖畫給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學習英語的方式,讓孩子們自覺地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去,讓同學們不僅能看到各種不同的圖片,還能從中是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這可謂是英語教學課堂的一種全新的模式。在繪本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各方面的培養,加強文本內容理解訓練,著重過程體驗再構文本,明確并提升繪本情感目標,,組織開展語言活動,注重提高繪本審美認知,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英語知識與核心素養的共同發展。在英語主教材與英語繪本的融合教學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主教材作為基石,巧妙地、有策略地融入繪本元素。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擴充學生的語言知識庫,更能為他們創造一個充滿趣味和探索空間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能夠在享受文字閱讀的樂趣中,同時領略到繪本圖片的視覺美感。整個教學過程應精心設計,注重活動的多樣性和創新性,使自然拼讀的教學巧妙地融入其中。這樣,學生便能在輕松、自在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語言,體驗學習的樂趣。然而,教師的角色并不僅僅局限于此。他們還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勇于創新實踐,用最新的教學理念來引領學生的學習。我們的目標是通過這些付出,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有趣且富有啟發性的"快樂讀書時間",以此來逐步提高他們的英文閱讀技巧與知識水平,并為其未來的持續學習打下穩固基礎。參考文獻[1]Niblack,R.A.ArtCriticism:AWholeLanguageApproachtoArt.[M].London:Macmillan,1995.[2]KellyBooker,AStorytellingwithChildre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143-148[3]Tiedt1MC.TeachingwithPictureBooksintheMiddleSchool[M].OrderDepartment,InternationalReadingAssociation,800BarksdaleRoad,POBox8139,Newark,DE19714-8139,2000.[4]DeanD,GriersonS.Re-envisioningReadingandWritingThroughCombined-TextPictureBooks[J].JournalofAdolescent&AdultLiteracy,2005,48(6):456-468.[5]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147.[6]培利?諾德曼.兒童文學的樂趣[M].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陳中美譯),2008.[7]鄭婷婷.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初探,[M].小學教學參考(綜合),2010.21(11):83-83.[8]陳雪梅.借繪本“繪出”英語課堂之精彩——學本課堂理念下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案例分析[M],創新教育,2013,(5):25-25.[9]魯了問,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育[D].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01):22-25.[10]張麗寧.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D].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10):11-13.[11]黃超.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的“五讀"攻略[D].教學與管理,2020(11):59-61.[12]沈娟.英義繪本教學有效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8.[13]楊柳.小學英語繪本教學設計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9(10):48-50.[14]徐學敏.英語繪本閱讀的有效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8(29):48-50.[15]江麗華,小學英語繪本閱讀開放性活動的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8.(3):44-46.[16]吳昕哲.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設計探究[J].英語教師,2018(06):90-93.[17]丁玲麗.如何釋放芡語繪本的教學價值門.江西教育,2020(36):77.[18]楊衛紅.小學高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9):319-320.[19]謝春英.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184[28]陳銳.淺析繪本閱讀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化妝品級珠光材料項目建議書
- 2025年福州道路運輸貨運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題庫
- 2025年伊犁道路運輸貨運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題庫
- 優化甜蜜釀造:甘蔗鳳梨糯米甜酒工藝品質提升研究
- 新材料推動建筑節能環保施工技術革新
- 2024年二月份聚丙烯微孔濾膜細菌截留率保證書
- 幼兒園游戲活動觀察與分析
- 2024年1月份影視演員臨時劇本修改權限制條款
- 【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債務管理和金融分析系統7:新一代債務管理軟件-2025
- 校園快遞柜創業計劃書
- 《中電聯團體標準-220kV變電站并聯直流電源系統技術規范》
- 2021年10月自考00567馬列文論選讀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2024年鄭州黃河護理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文檔版
- 非機動車交通管理及規劃研究
- 勞務派遣及醫院護工實施預案
- 華電行測題庫及答案2024
- 產后病(中醫婦科學)
- 蘇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題(原卷版)
- 社區獲得性肺炎教學演示課件
- 農村藍莓樹補償標準
- 市級臨床重點專科申報書(麻醉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