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廣東專版中考地理中考解讀專題復習十二中國的自然環境講義_第1頁
2019屆廣東專版中考地理中考解讀專題復習十二中國的自然環境講義_第2頁
2019屆廣東專版中考地理中考解讀專題復習十二中國的自然環境講義_第3頁
2019屆廣東專版中考地理中考解讀專題復習十二中國的自然環境講義_第4頁
2019屆廣東專版中考地理中考解讀專題復習十二中國的自然環境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二中國的自然環境考點一、地形和地勢1.地形復雜多樣(1)四大高原的特點。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廣布、雪山連綿。黃土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崎嶇不平。內蒙古高原:我國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蕩、一望無垠。(2)三大平原的特點。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廣布。華北平原:我國第二大的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3)四大盆地的特點。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有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準噶爾盆地:我國面積第二大盆地,相對濕潤。柴達木盆地:我國地勢最高的盆地,有“聚寶盆”之稱。四川盆地:也稱“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積較大的成都平原,農業發達,物產豐富,有“天府之國”的美譽。(4)主要山脈。①東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山脈—陰山山脈中列:昆侖山脈—秦嶺南列:南嶺②東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中列:長白山脈—武夷山脈東列:臺灣山脈③西北—東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爾泰山脈中列:祁連山脈南列:巴顏喀拉山脈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賀蘭山中列:六盤山南列:橫斷山脈⑤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境。(5)我國主要山脈和地形區分布的識記方法。①位于省區界線上的山脈:②作為重要地形區界線的山脈:2.山區面積廣大(1)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2/3。(2)山區的開發與利用。有利條件:山區在發展旅游、采礦和農業多種經營等方面優勢較大,山區的森林、礦產、生物資源、水能豐富。不利條件:地形崎嶇,交通不便,易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的發生。3.地勢呈階梯狀分布(1)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2)三級階梯概況。(3)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了豐沛的降水。②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入海洋;河流從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的水能。③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的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但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考點二、氣候多樣,季風顯著1.我國的氣溫分布(1)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及成因。(2)我國溫度帶的劃分。①依據:將≥10℃持續期內的日平均氣溫累加起來,得到的氣溫總和,稱為積溫,它是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②溫度帶和作物熟制:2.東西干濕的差異(1)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2)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臺灣省的火燒寮;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3)四類干濕地區對應的年降水量、植被與農業類型:3.我國氣候特點(1)氣候復雜多樣。①東部: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②西北部:溫帶大陸性氣候。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區):高原山地氣候。(2)季風氣候顯著。①季風:季風是指隨季節變化而變更風向的風。②季風的成因:海陸熱力差異是形成我國季風的主要原因。③季風氣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風,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風,溫暖濕潤。④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為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稱為非季風區。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4.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1.眾多的河湖(1)外流河、外流區: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外流河,其流域為外流區。(2)內流河、內流區: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內流河,其流域為內流區。(3)我國外流區和內流區的比較:考點三、河流和湖泊(4)外流河與內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較: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東南部,受季風氣候影響,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來越短,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②內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內陸,水量較小,季節變化大,河水主要來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3.主要的湖泊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咸水湖)。我國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键c四、自然災害1.自然災害的定義有兩層含義,首先是自然環境發生異常變化,其次是對資源、財產和人員造成損失或傷亡。2.主要的氣象災害有:寒潮、臺風、旱災、洪澇等。其中干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象災害。3.主要的地質災害:泥石流、山體滑坡、崩塌、地震等。讀圖,完成1~3題。1.黃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減少的原因是(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②氣候干旱,河水被蒸發③引水灌溉農田④地上河導致河水下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乙地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時節會產生冰壩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濫現象,即凌汛。這段黃河產生凌汛的原因除有結冰期因素之外,還與

有關。(

)A.流速B.流量C.流向D.含沙量3.西寧供暖時間比太原約早15天,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B.經濟水平C.海陸位置D.地形地勢BCD【考點】天氣和氣候?!窘獯稹?.由圖可知,甲地到乙地為黃河的上游,落差大對水量減少并沒有影響,主要是因為該地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河水蒸發旺盛,寧夏平原灌溉農業發達,需水量大,“地上河”位于黃河的下游。2.因為該河段河流的流向是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所以在初冬和初春時上游地區冰塊先解凍,而下游由于緯度較高未解凍堵塞河道,導致河水溢出,發生凌汛。3.西寧位于青藏高原地區,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所以西寧寒冷時間比太原來得早,供暖時間也跟著早。2.春節期間,哈爾濱冰天雪地,廣州卻是鮮花盛開。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B.海陸因素C.地形因素D.人類活動1.山脈構成地形的骨架,也常常作為重要的地理分界線。關于大興安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B.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C.我國內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分界線D.我國主要農耕區和牧區分界線CA2.(2017·長沙市)山脈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大興安嶺是()A.干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