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案號:44623-2015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技術規范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技術規范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2015-01-30發布2015-05-01實施電子種伎大學步版社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技術規范電子種彼大學臨版社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技術規范:DB50/T580-2014/重I.①氣…Ⅱ.①重…Ⅲ.①氣象災害-災害管理-技術規范-重慶市IV.①P429-65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技術規范(DB50/580-2014)廈郵編:610051)成品尺寸:140mm×208mm印張1.25字數32千字版次:2015年5月第一版■版權所有侵權必究■本標準依據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重慶市氣象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重慶市氣象局、重慶市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重慶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重慶市林業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良福、馬彬、李家啟飛、葛的庭。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 14評估原則 45評估流程 4 5 68風險評估方法 7附錄A(規范性附錄)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流程圖 附錄B(資料性附錄)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報告編寫大綱 附錄C(資料性附錄)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識別的專家調查分析法 附錄D(規范性附錄)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編碼方法 附錄E(規范性附錄)建筑物防雷類別在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分析中的通用性處置原則 附錄F(規范性附錄)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等級與敏感類別對 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的術語和定義、評本標準適用于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與氣害事故應急處置單位等階段性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其氣象災害風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GB/T21714.2雷電防護第2部分:風險管理(IEC62305—2,QX/T85—2007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DB50/214—2006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DB50/T270—2008氣象災害標準DB50/368—2010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氣象保障技術規范DB50/368—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復列出了DB50/368—2010中的某些術語和定義。3.1氣象災害meteorologicaldisaster霾、道路結冰、森林火險災害性天氣等所造成的災害。[DB50/368—2010,定義3.1]3.2災害性天氣disastrousweather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極易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天氣,具有明顯的破壞性。[DB50/368—2010,定義3.2]3.3單災種氣象災害singlemeteorologicaldisaster在氣象災害風險區一定時段內僅有一種災害性天氣造成的氣象災害。[DB50/368—2010,定義3.16]3.4多災種氣象災害multiplemeteorologicaldisasters在氣象災害風險區一定時段內超過一種災害性天氣造成的氣象災害。[DB50/368—2010,定義3.17]3.5單位organization[DB50/368—2010,定義3.18]根據單位地理、地質、土壤、氣象、環境等條件和單位的重要性及其工作特性,經氣象主管機構認證,在遭受暴雨、雷電、濃霧等災害性天氣時,可能發生氣象災害的單位。[DB50/368—2010,定義3.19]根據單位承擔的階段性工作任務所在地的地理、地質、土壤、氣象、環境等條件和階段性工作任務的重要性、特殊性,經氣象主象災害的單位。3.8應急預案emergencyplan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為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行動、降低突發事件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預防氣象災害發生和防止災害擴大的各種氣象技術措施及管理措施。[DB50/368—2010,定義3.23]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因災害性天氣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可能性。3.11單災種氣象災害風險singlemeteorologicaldisasterrisk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只有一種災害性天氣造成人員3.12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multi-meteorologicaldisasterso-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災害性天氣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可能性。3.13單災種氣象災害風險事件eventofsinglemeteorologicaldis-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只有一種災害性天氣可能造成3.14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eventofmulti-meteorologi-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災害性天氣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風險事件。分析與研判災害性天氣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而導致傷害、損失或不利影響等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防范措施。包含氣象災害風險識別、氣象災害風險分析、氣象災害風險評價、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四部分。3.16風險管理riskmanagement通過分析氣象災害風險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及其對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影響,采取相應的措施,將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降至最低的管理過程。3.17風險控制riskcontrol實施氣象風險管理決策的行為。通過采取各種措施減小氣象災害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損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避免在風險事件發生時帶來難以承擔的損失。4評估原則4.1客觀性原則應客觀、真實地反映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風險。4.2科學性原則應采用科學的方法,依據本標準及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4.3系統性原則應綜合分析影響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的氣象災害風險,防4.4動態性原則應堅持依據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災害性天氣的動態變化特性,對導致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的氣象災害風險源進行5評估流程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流程由接受委托、搜集資料、辨識風險源、風險分析計算與評估、編制評估報告等部分組成,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流程圖參見附錄A。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報告編寫大綱參見附錄B。6風險源辨識6.1影響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災害性天氣種類根據重慶市地理位置、氣候背景和DB50/T270—2008的規13種災害性天氣造成。6.2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識別采用專家調查分析法,評估專家應根據氣象災害敏感單位自身特點及災害性天氣形成機理,分析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潛在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可能引發的氣象災害,識別氣象災害發生的種類、引起氣象災害的主要災害性天氣危險因子特征、氣象災害風險區域和氣象災害時空動態分布特征以及氣象災害引發后果的嚴重程度。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識別的專家調查分析法參見附錄C。6.3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多災種疊加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根據氣象災害敏感單位自身特點及災害性天氣形成機理,利用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近30年的氣象觀測資料,按照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編碼方法對災害性天氣風險源進行編碼,分析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同一天內潛在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可能引發的氣象災害,辨識同一天內氣象災害發生的種類、風險區域和引起氣象災害的主導災害性天氣風險源、可疊加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以及氣象災害引發后果的嚴重程度,識別主導災害性天氣風險源和可疊加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的活動規模和活動頻次以及氣象災害時空動態分布。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編碼方法見7.1災害性天氣風險分析7.1.1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的天氣特征分析依據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近30年的氣象觀測資料,分析災害性天氣的特征,評估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遭受氣象災害的可能性。7.1.2災害性天氣對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影響分析根據災害性天氣對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危害機理和方式,分7.1.3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災害性天氣風險識別分析件和單位的重要性及其工作特性,分析災害性天氣可能引發的風析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中各種災害風險源的分配比例、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的風險源重疊發生的概率、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的風險源重疊組合類7.2.2辨識氣象災害敏感單位主導氣象災害風險源及與主導氣象分析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是否采取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分析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遭受災害性天氣時,可能引起人員傷亡、財產價值損失的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及其后果。8風險評估方法8.1一般規定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應根據GB/T 電災害風險評估標準執行,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屬建筑物防雷類別在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分析中的通用性處置原則見附錄E。8.2評估模型除雷電災害風險以外的其他氣象災害風險按照下面的評估模R?——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R?——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同一時段內可能出現的N種氣象R?——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同一時段內可能出現的N種氣象災害風險源疊加引發其安全事故造成設施設備房屋等財產損失的N——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同一時段內存在引發其安全事故K——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存在的氣象災害風險源類型的具體Mk——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為應對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Er——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及人員暴露在影響氣象災害敏感單8.3評估實用模型參數選擇8.3.1N參數N參數為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氣象歷史資料及其災害性天氣導致安全事故歷史資料統計分析獲得的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8.3.2K參數K參數為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氣象歷史資料及其災害性天氣導致安全事故的歷史資料統計分析獲得的氣象災害風險源類型的具體類別特征符號。特征符號用1~13表示,其物理意義如表1所示。K123456789暴雨暴雪寒潮大風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道路結冰森林火險8.3.3Mk參數MR參數根據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應對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其安全事故而采取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控制措施的狀態的差異 表2Mk參數表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應對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安全事故的控制531有預防措施。例如建立了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系統和發布系統,安裝了安全性能檢測合格的雷電防護裝置等工程性措施。E參數為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及人員暴露在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的暴露頻繁程度,通過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氣象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導致其安全事故的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出現頻率確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出現頻率P為(P用百分數表示):P=N年內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的天數/N年總天數 (5)E=0.062041nP+1.3178 (6)E?=0.00003P2+0.0139P (7)8.3.5S?K參數8.3.5.1S?K參數由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狀況的年平均值SS?K確定。SS?k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計算:a)SS?k=S??/N (8) (9)S??—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N.年內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人 So?——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Nc年內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造成的受傷人數;N——時間長度,取N≥5年。 (10) (11)式中,n——氣象災害敏感單位人數;N——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同一時段內存在引發其安全事故的氣象災害風險源類型個數;S?——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行政區N年內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事故導致人員死亡人數年平均值;S??——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行政區N年內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事故導致人員受傷人數年平均值;S??——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行政區N年內人口總數年平均值。N——時間長度(年),取N≥5年。 (12) (13)n——氣象災害敏感單位人數;N——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同一時段內存在引發其安全事故的氣象災害風險源類型個數;S??——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行政區N?年內自然災害引發事故導致人員死亡人數年平均值:S??——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行政區N。年內自然災害引發事故導致人員受傷人數年平均值; S??——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行政區N。年內人口總數年平均值。8.3.5.2S?K參數與SS?K的關系如表3所示。表3S?k參數表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后果SS?K842需要醫院治療18.3.6.1S?K參數由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造成設施設備房屋等財產損失狀況的年平均值SS?K確Soo——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Np年內K類別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造成設施設備房屋等財產損失;N——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同一時段內存在引發其安全事故的氣象災害風險源類型個數;S??——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行政區N,年內氣象災害風險源引發事故導致災害性天氣事件引發事故導致設施8.3.6.2S?k參數與SS?k的關系如表4所示。表4S?k參數表單純財產損失事故后果(人民幣)SS?k≥1億元81000萬元≤SS?<1億元4100萬元≤SS?k<1000萬元23萬元≤SS2K<100萬元1SS?K<3萬元8.4風險等級表5R?k參數表一級二級四級五級表6所示。一級二級四級五級8.4.2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應利用氣象歷史資料對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多災種氣象災害疊辨識其主導風險源,對同一定時段內可能出現的N種氣象災害風8.4.2.1風險R?R?是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同一定時段內可能出現的N種氣象災害風險源疊加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的風險程度。R?對應的風險等級如表7所示。表7R?參數表一級二級四級五級R?是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在同一定時段內可能出現的N種氣象災害風險源疊加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造成設施設備房屋等財產損失的風險程度。R?對應的風險源等級如表8所示。表8R?參數表一級二級四級五級8.4.3綜合風險當災害性天氣事件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的綜合風險R?和造成設施設備房屋等財產損失的綜合風險R?同時存在時,以造成人員傷害的風險R?等級為主;當造成設施設備房屋等財產損失的風險R?等級達到二級以上時,將R?參數值的13.733%疊加到R?參數值。9.1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應根據其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確定的風險等級,及相對應的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類別,按照DB50/368-2010的基本規定和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氣象保障措施的要求,采取氣象災害防御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等級9.2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應參照DB50/368-2010附錄H制定氣象(規范性附錄)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流程圖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應委托經氣象主管機構確認具有風險評估能力的單位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并簽署相應的委托書。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應提供以下資料:1、單位法人資格證;2、單位組織機構代碼證:3、單位概況搜集相關資料1.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地理、地質、土壤、氣象、環境等資料:2.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應對災害性天氣事件采取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根據搜集到的資料,辨識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氣象災害風險源辨識風險源5.大霧災害風險源4.確定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氣象災害風險等計算與評估6.提出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氣象災害防御的工程性措施及非工程性措施,及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建議等。評估報告內容應包含5.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氣象災害風險分析評(資料性附錄)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風險評估報告編寫大綱B.1概述簡要介紹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基本情況。主要包括氣象災害敏簡要論述目前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氣象災害防御現狀及存在問B.1.2氣象災害風險概述簡要論述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風險基本概念、氣象B.1.4評估范圍B.1.5評估依據gainstLightning—Part2:Riskmanagement》(GB/T21714.2-2008/IEC62305-2:2006IDT)、《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QX/-2011)等。B.2氣象災害風險分析B.2.1重慶市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種類及災害性天氣結合重慶市實際情況,分析確定重慶地區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種類及災害性天氣。B.2.2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風險源辨識根據重慶市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情況統計資料、國內災害性天氣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事故文獻資料以及重慶市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管理試點經驗,結合重慶市氣候背景情況,研究分析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風險源。B.3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B.3.1評估模型B.3.1.1模型計算公式論述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實用模型建模背景、計算公式和模型參數的物理意義與參數選擇原則,模型的適用范圍與評估結論應用原則。B.3.1.2評估工作程序明確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實用模型評估工B.3.2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分災種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詳細分析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K類別氣象災害天氣時間特征、K類別氣象災害天氣對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影響與危害、氣象災害敏感單位K類別氣象災害天氣風險識別、氣象災害敏感單位K類別氣象災害天氣風險特征,提出氣象災害敏感單位防御K類別氣象災害天氣風險的處置措施與對策建議。B.3.3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綜合評估詳細論述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的定義、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發生狀況、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特征,綜合分析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引發氣象災害敏感單位人員傷亡事故的綜合風險程度與設施、設備、房屋等財產損失的綜合風險程度,確定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敏感類別等。B.4評估結論及建議根據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實用模型評估得到的風險等級與氣象災害敏感類別,按照DB50/368-2010的有關規定,提出防御氣象災害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以及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建議等。(資料性附錄)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識別的專家調查分析法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識別的專家調查分析法就是指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專家對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的地卷表格方式對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災害性天氣風險源進行預測和識a)從重慶市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專家庫,隨機抽取3~5名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專家組成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災害性天氣風險現場3)調查和統計評估單位歷史上所有發生過的氣象災害事故,c)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背景資料搜集整理完成后,每位專家按照表C.1進行填寫,并根據重慶地區13種災害性天氣依次進行篩選,甄別是否為評估的敏感單位風險源;原因響形式歷史上是否是否重慶災害天氣類別暴雨寒潮雷電霜凍霾d)依據每位專家填寫的表C.1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災害天氣風險源辨識結論形成統計分析表C.2,按照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最終確定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災害天氣風險源辨識結論;若出現無法執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的狀況,則由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專家組組長按照會議協商原則,組織召開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災害性天氣風險源篩選甄別的專家會,形成最終確定作為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專家組的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辨識結論。災害天氣風險源辨識結論專家簽名1結論結論結論結論結論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原則是:否結論重慶災害天氣類別暴雨寒潮雷電霜凍霾示例1:重慶某煤礦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辨從重慶市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專家庫中隨機選取5名專家,對表C.1進行填寫形成表C.3,并根據重慶地區13種災害天氣依次煤礦表C.3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辨識結論,按照表C.2進行填寫形成表C.4,按照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最終確定該煤礦的災害性天時間事件風險原因響形式險源暴雨統非計劃性停電下降或者故障√發生過一次井下小是否寒潮冷空氣低溫高密度重力滲透效應、√無是毀壞地面設施、非計劃性停電碰撞搭接短路停電間接√是身體出現異常持續的高溫極易造成煤氧化熱能積高溫條件下發生自燃;工作人員在√發生過幾次員工中是否雷電毀壞地面建筑、非計劃性停電、引燃炸藥雷電的大電流特性,若直接擊中易電的電磁感應和電磁脈沖可以造成電氣設備失效或者損毀√電跳閘事件是否霜凍性冷損傷或局部凍結性冷損傷;霜的冰凍或凍雨將大量污穢包裹在其內部,形成堅硬、致密且干燥的覆冰,容易產生絕緣子冰閃間接√無是運輸交通事故、能急劇下降,引起因“污閃”跳閘間接√無是霾否√無是否專家簽名專家簽名1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是:否暴雨是是是是是是一否否否否否否二寒潮是是是是是是二是是是是是是一是是是是是是一否否否否否否一雷電是是是是是是一否否否否否否一霜凍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一霾否否否否否否一是是是是是是一否否否否否否二專家組組長簽名:示例2:重慶某自來水公司氣象災害敏感單位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辨識的專家調查分析從重慶市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專家庫中隨機選取5名專家,對重慶市某自來水公司進行現場勘查,在該公司的背景資料搜集整理完成后,按照表C.1進行填寫形成表C.5,并根據重慶地區13種災害天氣依次進行篩選,甄別是否為該自來水公司的風險源,然后依據每位專家填寫該公司表C.3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辨識結論,按照表C.2進行填寫形成表C.6,按照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和會議協商原則,最終確定該自來水公司的災害性天氣風險源辨識結論是:其風險源。重慶市某自來水公司時間風險原因響形式險源暴雨司的正常生產安全事故毀壞自來水公司的生產設施和供電附近雜物突然增多√發生過一次暴雨沖是否寒潮否序和生產活動;并影響職工正常工作司所在地的交通正常運行;大風極易刮斷電線等引發火災間接√是司正常的生產秩序和生產活動公司生產設施和供電設施故障√是供電設施故障、取水點的水質、持續高溫影響會導致用水需求量的急劇增加,使自來水公司生產設施和供電設施超負荷運行;高溫對自來水公司生產所需易燃易爆、有毒影響;高溫使自來水公司所在地的火險等級升高√發生過幾次員工中是雷電毀壞地面建筑、非計劃性停電√電跳閘事件是否霜凍造成自來水公司自來水、影響自來水公司正常的生產秩序、影響霜凍天氣容易造成自來水公司管網而發生輸電線路故障;低溫霜凍天氣影響自來水公司戶外活動間接√無是重慶災害天氣類別司安全生產事氣質量的惡化在地的交通正常運行間接√無是霾否結冰安全√無是否專家簽名重慶某自來水公司專家簽名1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是:否暴雨是是是是是是 否否否否否否 寒潮是是否否不確定 否是是是是是是 是是是是是是 是是是是是是 雷電是是是是是是 否否否否是否 霜凍是是是是是是 是是是是是是 霾否否否否否否 否否是不確定是一是否否否否否否 專家組組長簽名:(規范性附錄)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編碼方法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編碼方法就是將暴雨、暴雪、寒險等13種重慶氣象災害風險源,按照以下定義進行順序編號:風險源1—暴雨災害風險源、風險源2—暴雪災害風險源、風險源3—寒潮災害風險源、風險源4—大風災害風險源、風險源5—高溫風險源、風險源6—干旱災害風險源、風險源7—雷電災害風險源、風險源8—冰雹災害風險源、風險源9—霜凍災害風險源、風險源10—大霧災害風險源、風險源11—霾害風險源、風險源12—道路結冰災害風險源、風險源13—森林火險災害風險源,同時取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所在地氣象觀測站逐日觀測資料,按照“站點(氣象觀測站編號****)年(YYYY)月(MM)日(DD)風險源1(0或1)風險源2(0或1)風險源3(0或1)風險源4(0或1)風險源5(0或1)風險源6(0或1)風險源7(0或1)風險源8(0或1)風險源9(0或1)風險源10(0或1)風險源11(0或1)風險源12(0或1)風險源13 (0或1)風險源重疊種類(X)”的編碼規定,作為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種類的具體事件特征符號進行編碼的方法。在多災種氣象災害疊加風險事件編碼方法中,風險源括號內的“0或1”表示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