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6插秧歌一、古代詩歌閱讀(2022·湖南益陽·高一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插秧歌楊萬里田夫把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1.本詩的體裁是______。2.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折,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田夫”“田婦”“大兒”“小兒”,可知農家是大小總動員,突出插秧繁忙、緊張。B.“拋”“接”“拔”“插”真切地展現了插秧時的分工明確,井然有序,點明題目。C.“笠是兜鍪蓑是甲”句比喻新穎,化板滯為飛動,形成一股靈動的氣勢,耐人回味。D.全詩描寫農民在雨中插秧的勞動情景,典雅新奇的用語使農事的輕松之感躍然紙上。3.面對吃飯歇息的招呼,農人為什么“不答”?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答案】1.古體詩2.D3.農人掛念的是“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秧苗剛插下去還不牢固,而且這塊田的秧還沒有插完,此時要看管好飼養的鵝和雛鴨,提防它們來搗亂。最后農人的回答看似答非所問,實則傳神地反映了農事的勞身與勞心。【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掌握詩歌體裁的能力。《插秧歌》是一首古體詩。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漢族詩歌體裁。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和雜言詩等形式。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語言、表達技巧等的能力。D.“典雅新奇的用語使農事的輕松之感躍然紙上”錯誤,根據全詩來看,語言并不典雅新奇,而是通俗淺白,反映的也是農事的艱辛。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低頭折腰只不答”,這是寫農夫的反應:他仍然保持著插秧的姿勢,手腳不停地忙著,仿佛連抬起頭來望一眼的功夫也沒有。這里,“只不答”,并不是說他對農婦的呼喚置若罔聞,一聲不吭,而是說他沒有答應農婦“歇半霎”的請求。事實上,農夫用別的話題將農婦支吾了開去。“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便是農夫的答話。言外之意是,在這當口,農夫沒有時間歇息。話雖簡短,意實明了。同時農夫還囑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飼養的雛鴨,提防它們來田里作踐。真是時時盡力,事事操心。農家的勤勞、艱辛,全部凝聚在這樸實的答話中。(2021·河南·濮陽一高高一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小題。插秧歌楊萬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4.下列有關詩詞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詩經》“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其中,“風、雅、頌”為詩歌體制,“賦、比、興”為主要表現手法。B.《詩經》原稱《詩》,它是“五經”之一,“五經”是指《易》《書》《詩》《禮》《樂》。C.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在古代詩歌中,是形式最活潑、體裁最多樣、句法和韻腳的處理最自由,而且抒情敘事最富有表現力的一種詩歌形式。D.“誠齋體”是南宋詩人楊萬里詩歌風格的特稱,楊萬里號“誠齋”,故得名。其詩以語言通俗明快、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而自成一家。5.下面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的一、二句以極其通俗生動的語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拋”“接”“拔”“插”四個動詞用語直白卻極為傳神,描繪出全家老少齊上陣,為搶農時忙碌不停的場景。B.本詩的三、四句點明雨中搶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搶插稻苗無異于一場戰斗。C.本詩的五、六與白居易的《觀刈麥》中的“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一樣,都表現了農民搶抓農時忘我勞動的心理。D.本詩的七、八句是農夫岔開農婦呼喚的答話,極富生活的氣息,用生動樸實的語言勾勒出一位時時盡力、事事操心的農人形象。6.下列各組對文中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兜鍪:古代戰土戴的頭盔。
照管:照料,照看。B.胛:肩胛,胳膊上邊靠脖子的部分。
半霎:極短的時間。C.渠:河渠。
朝餐:早飯;吃早飯。D.蒔:移植。
匝:遍;滿。7.楊萬里的詩被稱作“誠齋體”,風格純樸風趣。請結合本詩簡要談談你的理解。【答案】4.B5.B6.C7.①從內容上來看,捕捉場景,新鮮有趣。直接從現實生活中擷取生活場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鮮風趣,富有生活趣味,只覺一股活潑潑的生活氣息從詩中溢出,向人撲來。②從語言形式來說,語言自然活撥。這首詩通篇用口語、俗語連綴成句,用毫不賣弄甚至毫不修飾的白描手法,寫出農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淺顯,那么真實,又是那么生動。③從手法來看,想象豐富,設喻風趣。三四句,以笠比盔,用蓑喻甲,形象鮮明,使詩歌有趣活潑,更富有深意:暗贊農民的戰天斗地的精神。【解析】4.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B.“‘五經’是指《易》《書》《詩》《禮》《樂》”理解錯誤。古代《五經》指的是《易》《書》《詩》《禮》《春秋》,沒有《樂》。故選B。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B.“以‘兜鍪’和‘甲’借代”理解錯誤。這里用的不是借代的修辭手法,而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詩人將“斗笠”比作“兜鍪”,即古代戰土戴的頭盔,“蓑衣”比作鎧甲,充溢著一股火藥味兒,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緊張的戰斗。故選B。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C.“喚渠朝餐歇半霎”,意為:呼喚他們歇息一會把早飯吃了。其中“渠”,他、他們,代詞。故選C。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風格的能力。首先,在詩歌內容上,詩歌所描寫的內容都是從現實生活中擷取生活場景,富有生活氣息,如“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描寫全家參與插秧的勞動場景;“雨從頭上濕到胛”是言雨勢之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一“喚”與一“不答”,給緊張的插秧場面以靈動的點染,極富生活情趣。其次,在語言形式上,語言接近口語,自然活潑,使詩幽默活潑。如寫農家全家插秧的勞動場景時,寫田夫“拋”秧、田婦“接”秧,小兒“拔”秧、大兒“插”秧,這些描寫,毫無修飾,樸素自然,通俗易通,明白如話。最后,在藝術手法上,詩人巧用修辭,生動形象。如詩的頷聯詩人別出心裁地將“斗笠”比作頭盔、“蓑衣”比作鎧甲,比喻新鮮,冒雨插秧恰如一場緊張的戰斗,寫得生動活潑,表現出農民雨中插秧不輟的艱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讓人如臨其境。(2021·全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插秧歌楊萬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②,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③,照管鵝兒與雛鴨。”【注釋】①兜(dōu)鍪(móu):古代打仗時戴的頭盔。②渠:他。半霎:半晌,一會兒。③蒔:移栽植物,這里指插秧。匝:滿。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緊張繁忙的勞動場面:全家老少一齊出動,各盡所能,配合默契。四個動詞“拋”“接”“拔”“插”準確地刻畫出這家老小低頭插秧、全神貫注的神態。B.頷聯采用夸張和白描手法寫天公發威,大雨滂沱的景象,充溢著一股火藥味兒,暗示搶插稻苗無異一場緊張的戰斗。同時極寫雨勢之猛,插秧之艱辛。C.頸聯詩人巧妙地插入了畫外音:農婦招呼農夫暫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農夫照樣低頭彎腰勞作,這就意味著勞動緊張到了極點,分秒不能停。D.全詩生動地描繪了江南農戶全家總動員插秧的情景,前四句,純用描寫手法,極富表現力。后四句宛若一組特寫鏡頭,繪形繪聲。全詩寫得新、奇、活、快,充分體現了誠齋體的風格。9.請將楊萬里的這首詩和白居易的《觀刈麥》進行比較,說說它們同是寫緊張繁忙的勞動圖景,但在塑造的農人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態度上有什么不同。【答案】8.B9.①農人形象上:楊詩表現了農人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插秧不輟的艱辛和吃苦耐勞,用生活化的語言勾勒出一位時時盡力、事事操心、憨厚可愛的農人形象。白詩描寫了在暑氣熏蒸,烈日烘烤天氣下的農人勞作,及貧婦人抱著孩子,手提破籃,拾麥充饑的景象,塑造了辛勤忙碌、苦難悲慘、生活貧困,令人心酸的農人形象。②在情感態度上:楊詩對農人的勞作是抱著欣賞的態度,客觀地展現勞動場面,流露出詩人對勞動和勞動者的贊美。白詩在字里行間都充滿對勞動者的同情和憐憫,對于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解析】【分析】8.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和藝術手法的分析鑒賞能力。B.“夸張手法”錯,應是比喻手法,以“兜鍪”和“甲”分別比喻“笠”和“蓑”。故選B。9.本題考查學生比較鑒賞能力。題目要求學生比較鑒賞本詩和《觀刈麥》在塑造的農人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態度上有什么不同。本詩:人物塑造上:“雨從頭上濕到胛”,雨勢甚猛,盡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渾身濕透,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插秧不輟,其艱苦可以想見。詩人這是借助惡劣的天氣條件來表現農人的艱辛和吃苦耐勞。還有五至八句用“歇半霎”“朝餐”“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鵝兒與雛鴨”這些生活化的語言寫農婦喊農夫歇一會用早餐,而農夫仍然保持著插秧的姿勢,手腳不停地忙著,仿佛連抬起頭來望一眼的功夫也沒有。只是告訴農婦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種也還沒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鵝小鴨,不要讓它們來破壞秧苗。真是時時盡力,事事操心。農家的勤勞、艱辛,全部凝聚在這樸實的答話中。情感態度上:本詩入手即表現了插秧的繁忙。插秧關系到收成的好壞,萬不能失時。因而,值此時節,全家一齊來到田頭,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三四兩句通過對雨具和雨勢的刻畫,表現了插秧的艱苦。天公不甚作美,連連灑下雨水,正在插秧的農家夫婦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這里,作者別出心裁地將“斗笠”比作頭盔,“蓑衣”比作鐵甲,不僅是為了變化生新,而且也是暗示:插秧簡直就是一場緊張的戰斗,農家兒女正像全副武裝的士兵一樣在與天奮斗,與地拼搏。同時,兩個形象化的譬喻的疊用,還化板滯為飛動,造成一種前人所盛贊的“活潑潑”的氣勢。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農人的勞作是抱著欣賞的態度,客觀地展現勞動場面,流露出詩人對勞動和勞動者的贊美。《觀刈麥》人物形象塑造上:“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意思是“腳被地面熱氣熏蒸,背烤著火辣的陽光。精疲力竭不覺酷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描寫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干點活。通過天氣的炎熱塑造了辛勤忙碌農人的形象。“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通過具體的動作“抱子”“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描寫貧婦人抱著孩子,手提破籃,拾麥充饑的景象,表現了繁重的賦稅之下農婦失去土地,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拾麥充饑。刻畫了苦難悲慘、生活貧困。令人心酸的農人形象。情感上:“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詩人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里久久不能平靜。這是詩人觸景生情,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具體作答時,根據以上分析,結合兩首詩歌具體內容分條作答即可。10.(2021·天津·高一期末)閱讀下面詩歌,然后回答問題。插秧歌宋·楊萬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萬里,南宋詩人,號“誠齋”,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并稱“中興四大家”。淳熙六年,楊萬里從常州卸任返回故里,途經衢州看到農人插秧的場景,寫下此詩。B.詩歌開篇點題,直接敘事。從詩中看農家是大小總動員,反映了那個社會有濫用童工、不重視兒童身心健康的問題。C.詩歌頷聯用特寫鏡頭描摹農人冒雨插秧的場景,用兜鍪比斗笠,用鎧甲喻蓑衣,比喻新穎,形成一種活潑靈動的氣勢,也展現出農人如士兵,在天地中奮勇戰斗的意味。D.面對吃飯休息的呼喚,勞動者不但“低頭折腰只不答”,反而表達對農事的“牽掛”,這恰能反映廣大勞動人民吃苦耐勞的精神。【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劍圣是個語言、手法的能力。B.“反映了那個社會有濫用童工、不重視兒童身心健康的問題”錯誤,詩歌中寫全家總動員應該是突出了勞動繁忙而緊張的特點。故選B。(2021·全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插秧歌楊萬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②,照管鵝兒與雛鴨。”【注】①兜鍪(móu):古代戰士戴的頭盔。②蒔(shì):移栽,指插秧。匝:遍;滿。1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暗示分工精細明確。B.頷聯點明雨中搶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搶插稻苗無異于一場戰斗。C.頸聯寫勞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飯讓歇一會兒卻無人答話,搶插的緊張程度不言而喻。D.尾聯寫田夫對送飯的人的回答:搶插還未結束,稻苗還未栽穩,體現了農夫的吃苦耐勞。12.這首《插秧歌》似是率口而出,卻又不失耐人尋味的新鮮之意和活潑之趣,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案】11.B12.①用語活潑有趣:全詩擷取田夫的肢體動作和口語化語言,給緊張的插秧場面以靈動的點染,極富生活的情趣,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②設喻別出心裁:將“斗笠”比作頭盔、“蓑衣”比作鎧甲,用語新鮮活潑,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一場戰斗。③構思新穎精巧:模擬問答,如此便寫出搶插的緊張程度以及全家其樂融融的畫面。【解析】11.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B項,“以‘兜鍪’和‘甲’借代”錯誤。本句手法應是比喻,不是借代。以“兜鍪”和“甲”分別比喻“笠”和“蓑”,充溢著一股火藥味兒,正暗示搶插稻苗無異一場緊張的戰斗。故選B。12.本題主要考查理解詩句內容及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審清題干要求,如本題“這首《插秧歌》似是率口而出,卻又不失耐人尋味的新鮮之意和活潑之趣,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努力用自己的眼和手,將“活潑潑”的自然風景和生活場景捕捉到筆底來加以表現。詩的首聯,以極其通俗的語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拋、接、拔、插”四個動詞雖直白通俗卻極為傳神,描畫出全家老少齊上陣,為搶農時忙碌不停的場景。詩的頷聯,第三句寫天公發威,大雨滂沱,詩人別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頭盔,“蓑衣”比作鐵甲,用語新鮮活潑,暗示出農家兒女全副武裝與天斗,與地斗,與雨斗。第四句“雨從頭上濕到胛”寫雨勢之猛,明白如話,勾勒出農人冒大雨搶農時插秧的場景。前四句詩人以樸素通俗的語言和白描的手法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緊張插秧勞動的圖畫。詩的頸聯,是詩人巧妙插入的畫外音:農婦招呼農夫用早餐小憩片刻,可是農夫依然低頭彎腰勞作。“只不答”,不是說農夫一聲不吭,而是寫他爭分奪秒手腳不停。一“喚”一“答”,生動活潑,描畫出農人田間勞作緊張辛苦的場景。詩的尾聯,是農夫岔開農婦的答話,說秧苗剛種下,尚未挺拔,秧苗也沒有種完,我怎么能歇得下?然后話題一轉囑咐妻子要管好小鵝小鴨,免得它們到田里糟蹋莊稼。詩人選用樸實的語言勾勒出時時盡力、事事操心、吃苦耐勞的農人形象,描畫出農人田間勞作雖緊張辛苦卻富有生活情趣的場景。后四句詩,通過描寫農家夫婦的對話及對話時的情態,進一步表現了農家的勤勞和農事的緊張。(2021·全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插秧歌楊萬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師職稱認定工作總結范文
- 2025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沖刺復習高頻考點試題集(含答案)
- 2025年征信考試題庫(企業征信專題)-企業征信市場分析與競爭策略試題
- 2025年人力資源管理師專業技能考核試卷:企業薪酬福利設計與實施策略實戰試題匯編
- 2025年小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考試高頻考點預測題庫(含答案)
- 2025年安全教育培訓考試電氣安全知識深化題庫電氣安全意識測試試題解析與實操
- 2025年攝影師職業資格鑒定攝影器材售后服務試題試卷
- 2025年消防安全培訓考試題庫:消防隊伍建設與管理消防設施試題
- 2025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核心考點教育政策法規解析題庫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消防執業資格考試題庫:消防應急救援裝備在石油化工企業中的應用試題
- 2025年安徽九華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6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24修訂版)
- 2025年日歷表(A4版含農歷可編輯)
- 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管理指引
- SF_T 0097-2021 醫療損害司法鑒定指南_(高清版)
- 易學書籍大全291本
- ISP98《備用信用證慣例》中英文
- 料倉施工方案
- 淺談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_免費下載
- 數獨題目—難度系數4(精編版)
- 物資管理員安全責任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