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XJX-煤制合成氨裝置特種控制閥再制造技術規范_第1頁
TNXJX-煤制合成氨裝置特種控制閥再制造技術規范_第2頁
TNXJX-煤制合成氨裝置特種控制閥再制造技術規范_第3頁
TNXJX-煤制合成氨裝置特種控制閥再制造技術規范_第4頁
TNXJX-煤制合成氨裝置特種控制閥再制造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LB.□XXXXX-XXXX目次TOC\o"1-1"\h\t"標準文件_一級條標題,2,標準文件_附錄一級條標題,2,"前言 III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24通用要求 34.1總則 34.2安全、環保要求 44.3再制造流程 45技術要求 55.1檢測、評估及方案制定 55.2再制造方法 65.3材料選用 85.4控制閥再組裝與調試: 86試驗與檢驗 96.1檢測項目 96.2不合格品處理 97記錄 97.1原始記錄收集 97.2審核和驗證 97.3存檔和存儲 97.4數據管理系統 97.5記錄訪問 97.6記錄更新和維護 108表面防護處理 109標志、包裝、儲運和運輸 109.1標識、包裝 109.2運輸、貯存 1010數字化交付 10附錄A(規范性)煤制合成氨裝置連接短節排液閥和廢熱鍋爐集水槽液位閥(調節閥)再制造 11A.1技術要求 11A.2一般要求 11A.3再制造零部件要求 11A.4驅動裝置 12A.5控制閥的附件 12A.6試驗與檢驗 13附錄B(資料性)去火炬合成氣壓力控制閥再制造 14B.1技術要求 14B.2一般要求 14B.3故障原因 14B.4零部件要求 14B.5驅動裝置 15B.6控制閥再制造檢驗與試驗 15附錄C(資料性)氣化劑切斷控制閥再制造 16C.1技術要求 16C.2一般要求 16C.3零部件要求 16C.4驅動裝置 18C.5控制閥再制造檢驗與試驗 18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寧夏機械工程學會提出。本文件由寧夏機械工程學會歸口并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吳忠儀表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寧夏大學、寧夏和寧化學有限公司、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為首次發布。煤制合成氨裝置特種控制閥再制造技術規范范圍本文件規定了煤制合成氨裝置特種控制閥(以下簡稱特種控制閥)再制造術語和定義、通用要求、安全環保要求、再制造流程、技術要求和再制造試驗與檢測、再制造標識、包裝、貯存與運輸。本文件適用于煤制合成氨裝置特種控制閥的再制造。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90.1緊固件驗收檢查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230.1金屬材料洛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GB/T231.1金屬材料布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GB/T983不銹鋼焊條GB/T984堆焊焊條GB/T4157-2017金屬在硫化氫環境中抗硫化物應力開裂和應力腐蝕開裂的實驗室試驗方法GB/T4213氣動調節閥GB/T4295-2019碳化鎢粉GB/T4340.1-2009金屬材料維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GB/T5117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焊條GB/T5118熱強鋼焊條GB/T6388運輸包裝收發貨標志GB/T8642-2002熱噴涂抗拉結合強度的測定GB/T8650-2015管線鋼和壓力容器鋼抗氫致開裂評定方法GB/T11894電子文檔歸檔與管理規范GB/T12224鋼制控制閥一般要求GB/T12237-2021石油、石化及相關工業用的鋼制球閥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T13814鎳及鎳合金焊條GB/T13927-2022工業控制閥壓力試驗GB/T17213.4-2015工業過程控制閥第4部分:檢驗和例行試驗GB/T17213.9-2005工業過程控制閥第2-3部分:流通能力試驗程序GB/T17213.10-2015工業過程控制閥第2-4部分:流通能力固有流量特性和可調比GB/T19805焊接操作工技能評定GB/T19868.3基于標準焊接規程的工藝評定GB/T20173-2013石油天然氣工業管道輸送系統管道GB/T22513-2023石油天然氣鉆采設備井口裝置和采油樹GB/T22652密封面堆焊工藝評定GB/T24925-2019低溫技術條件GB/T26479彈性密封部分回轉控制閥耐火試驗GB/T26480控制閥的檢驗與試驗GB/T26481工業的逸散性試驗GB/T27611再生利用品和再制造品通用要求及標識GB/T28618-2012機械產品再制造通用技術要求GB/T28619-2012再制造術語GB/T31207機械產品再制造質量管理要求GB/T31208再制造毛坯質量檢驗方法GB/T34631-2017再制造機械零件剩余壽命評價指南GB/T40727-2021再制造機械產品裝配技術規范GB/T40728-2021再制造機械產品修復層質量檢測方法GB/T41352-2022再制造機械產品質量評價通則GB/T41353-2022再制造機械產品壽命周期費用分析導則GB/T43553.1智能工廠數字化交付第1部分:通用要求DL/T748.3火力發電廠鍋爐機組檢修導則第3部分:與汽水系統檢修HG20202脫脂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JB/T6617柔性石墨填料環技術條件JB/T6440受壓鑄鋼件射線照相檢測JB/T6903鍛鋼件超聲波檢測JB/T7744密封面等離子弧堆焊用合金粉末JB/T7928工業控制閥供貨要求JB/T8527金屬密封蝶閥JB/T9218無損檢測滲透檢測方法NB/T20010.8壓水堆核電廠第8部分:安裝和維修技術條件NB/T20010.13壓水堆核電廠第13部分:核電非核級技術條件NB/T47014承壓設備焊接工藝評定NB/T47013.2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第2部分:射線檢測NB/T47013.3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第3部分:超聲檢查NB/T47013.4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第4部分:磁粉檢測SHS02019特殊控制閥維護檢修規程SHS03014-2004超高壓控制閥維護檢修規程SY/T6470-2011油氣管道通用操作維護檢修規程IEC60534-2-3工業過程控制閥第2-3部分:流通能力.試驗規程IEC60534-2-4工業過程控制閥第2-4部分:流通能力.固有流量特性IEC60534-4工業過程控制閥第4部分:檢驗和例行試驗ISO5208工業閥門金屬閥門的壓力試驗術語和定義GB/T28619-2012、GB/T43553.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控制閥再制造remanufacturingofcontrolvalve煤制合成氨裝置廢/舊控制閥經過專業化修復或升級改造,使修復后的控制閥各項技術性能達到或優于原控制閥水平的制造過程。

更換件replacementparts控制閥檢維修過程中,根據控制閥再制造裝配要求選用的新零部件。

控制閥再組裝reassemblyofcontrolvalve將再制造的合格控制閥零件與部分更換零部件組裝成再制造控制閥的過程。

集水槽液位控制閥collectingtanklevelcontrolvalve一種用于碎煤加壓熔渣氣化技術工藝流程中廢熱鍋爐集水槽液位控制的特種控制閥。

連接短節排液控制閥connectthenipplelevelcontrolvalve一種用于碎煤加壓熔渣氣化技術工藝流程中氣化爐短節液位控制的特種控制閥。

氣化劑切斷控制閥gasificationagentshutoffcontrolvalve煤制合成氨裝置氣化爐中由蒸汽和氧氣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氣化劑,切斷的特種控制閥。

合成氣放空切斷閥syngasventingvalve煤制合成氨裝置中氣化爐至火炬放空系統中用于合成氣切斷的特種控制閥。

特種控制閥specialtypecontrolvalve集水槽液位控制閥、連接短節排液控制閥、氣化劑切斷控制閥、合成氣放空切斷閥的統稱。通用要求總則特種控制閥再制造應符合國家有關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及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特種控制閥再制造組織建立并實施環境管理體系,應滿足GB/T31207相關要求和行業有關要求。特種控制閥再制造企業應取得《檢維修能力評定技術規范》相關專項能力評定。從業人員應取得國家頒發的化工自動化控制閥儀表作業相關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控制閥再制造企業所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范圍應包含再制造業務。再制造的特種控制閥安全性能和質量特性應不低于原型產品。拆解后的特種控制閥零部件清洗應按GB/T32809的相關規定進行。拆解及清洗后的特種控制閥零部件應進行再制造性評估分類。再制造的特種控制閥應制定再制造技術方案和實施方案。再制造的特種控制閥出廠前應通過產品性能檢測。再制造的特種控制閥應有鋼牌制作的醒目標識,鋼牌的尺寸和標識內容如圖1所示,鋼牌應牢固懸掛在閥門非傳動部件上,或使用鉚釘固定于閥門的中法蘭外緣。特種控制閥再制造標識再制造的特種控制閥包裝及隨機文件按照同類產品要求執行。安全、環保要求控制閥操作人員應對檢修場所適用的安全因素進行評審??刂崎y拆解人員應進行必要的勞動防護。清洗產生的各種有害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再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處置應滿足國家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要求。再制造時應考慮減少資源消耗、能源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再制造應優先選用環保的工藝、設備、材料和方法。控制閥拆卸或殼體清理產生的噪音應符合GB12348的規定。球閥在全開或全閉狀態應確保腔體泄壓安全和工作介質排放符合環保要求。控制閥壓力試驗用水應符合GB/T4213標準的要求,可循環使用,不應隨地排放。再制造合格的控制閥應有安裝凈化設備的噴漆室進行噴漆,并有調漆室和打磨室,噴漆應符合環保部門的有關規定。再制造流程再制造流程包括數據采集、初檢、方案的制定、拆解、分類、清洗、評估、圖紙設計、工藝設計、加工、檢測、組裝、調校、試驗、檢驗、隨機技術文件準備、包裝、發貨、數字化交付等,如圖2、圖3所示??刂崎y再制造流程控制閥再制造數字化交付流程技術要求檢測、評估及方案制定控制閥信息采集對需要再制造的控制閥進行詳細測繪,記錄原控制閥各部件材質、尺寸、形狀等參數,收集控制閥數據表、外形尺寸圖、結構圖等參數。對控制閥再制造的各個環節進行拍照取證,關鍵控制環節保留視頻資料??刂崎y初檢依據GB/T4213對控制閥整機進行內漏和外漏性能測試。再制造評估依據GB/T34631和GB/T41353,并綜合考慮技術、經濟、環境、資源等因素的基礎上評價控制閥的剩余壽命及性能指標,進行控制閥再制造性評估?;謴托栽僦圃旆桨傅闹贫ńY合煤制合成氨裝置控制閥工藝參數、控制閥產品再制造評估結果及再制造要求,制定特種控制閥恢復性再制造方案,方案中各材料的性能不得低于原控制閥材料的性能。升級性再制造方案的制定結合煤制合成氨裝置控制閥工藝參數、控制閥產品再制造性評估結果及再制造要求,制定特種控制閥升級性再制造方案,其中應明確制定再制造控制閥產品的總體技術要求。再制造方法控制閥的拆解和零件分類拆解前準備:拆解前對控制閥進行全方位拍照、檢查、性能初步測試;收集控制閥使用的工況參數、故障現象;初步分析故障原因,并制定再制造方案。拆解要求:控制閥拆解成殼體、內件和其它零部件,并按照可重用、再制造、報廢再生利用等對零部件進行分類、登記、標識、拍照;對存在危險的拆解操作,應制定專用方案,并對拆解人員進行相應的技能培訓;按照有關圖紙資料設計,選用合適的工具和拆解方法,拆解方法見表1;控制閥再制造拆解方法拆解方法拆解原理特點適用范圍擊卸法利用敲擊或撞擊產生的沖擊能量將零件拆解分離使用工具簡單、操作靈活方便、適用范圍廣容易產生銹蝕的零件,如軸承等.拉拔法利用通用或專用工具與零部件相互作用產生的靜拉力拆卸零部件拆解件不受沖擊力、零件不易損壞拆解精度要求較高或無法敲擊的零件頂壓法利用手壓機、油壓機等工具進行的一種靜力拆解方法施力均勻緩慢.力的大小和方向容易控制.不易損壞零件拆卸形狀簡單的過盈配合件溫差法利用材料熱脹冷縮的性能,使配合件在溫差條件下失去過盈量,實現拆解需要專用加熱或冷卻設備和工具.對溫度控制要求較高尺寸較大、配合過盈量較大及精度較高的配合件破壞法采用車、鋸、鏨、鉆、割等方法對固定連接件進行物理分離拆解方式多樣,拆解效果存在不確定性使用其他方法無法拆解的零部件.如焊接件、鉚接件或互相咬死件等加熱滲油法將油液滲入零件結合面,增加潤滑.實現拆解不易擦傷零件的配合表面需經常拆解或有銹蝕的零部件測量零件間的裝配間隙和有關位置關系,并做好標記和記錄;拆解的零部件存放不得造成銹蝕、變形等損傷;通過試驗或診斷沒有隱蔽缺陷,性能沒有降低的部件可不拆解;在拆解有密封面零件時,宜采用振動或頂出的方式進行拆解,避免損傷密封面;當螺栓斷裂、結合面咬合等難以拆解的零部件拆解時應避免損傷其他零部件;對于有危險性的拆解,應根據相關拆解方案執行;在拆解過程中,對拆解的零部件進行分類。拆解后要求再制造前將零件表面殘留的介質、油污、銹蝕等缺陷清理干凈;拆解后的零部件必須進行清洗、檢測,以確定其失效、腐蝕、沖蝕、磨損、老化等情況,從經濟、技術、資源、環境等方面分析其再利用或再制造的可行性;對拆解后的零部件進行狀態標識,將直接使用件、可再制造件和棄用件分類存放,并記錄相關信息。維修要求殼體檢驗符合GB/T12224局部最小壁厚。滿足下列條件可不更換:測得最小壁厚t0不小于0.75t;小于最小壁厚t的面積能被直徑不大于0.35d0t各包圍圓邊緣之間相隔的距離不小于1.75dd0為通道直徑。殼體表面有裂紋、腐蝕等缺陷。滿足下列條件可以補焊,焊后都要消除焊接應力,可不更換:深度超過壁厚20%;深度超過25mm;面積大于65cm2的。殼體補焊應符合下列要求:焊接操作工按GB/T19805評定;焊接工藝按NB/T47014評定;焊條要求:碳鋼焊條按GB/T5117使用;不銹鋼焊條按GB/T983使用;低合金焊條按GB/T5118使用;鎳及鎳合金焊條按GB/T13814使用。閥座、閥芯、閥板、球體按下列方式滿足原來的技術和性能要求:采用堆焊、超音速噴涂等工藝,恢復到原來的尺寸并校正;焊接要求:按照GB/T22652進行密封面堆焊工藝評定;按照JB/T7744密封面等離子堆焊用合金粉末等堆焊和噴焊;按照GB/T984使用堆焊焊條;按照GB/T4295噴涂碳化鎢粉。閥桿應符合下列要求:通過檢查,有缺陷但能再制造的閥桿,進行再制造重用;通過檢查,有較大缺陷不能再制造的閥桿使用更換件。閥桿的全跳動應不超過表2的規定。閥桿全跳動閥桿直徑(mm)全跳動(mm)閥桿長度≤400閥桿長度>400<380.020.0338~760.030.05>760.050.08再制造加工:再制造加工應符合以下規定:確定再制造加工范圍,制定工藝方法;檢查定位基準,確保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滿足技術要求;再制造熔覆層采用車削、銑削或磨削等加工;加工的零件表面性能、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應符合圖樣和工藝要求;加工件在搬運、存放時,應防止磕碰、腐蝕、變形等損傷。再制造零件的檢測承壓件(殼體、上蓋):鑄件按JB/T6440檢測不低于2級;鍛件按JB/T6903超聲波檢測,單個缺陷和缺陷密集區的等級分類不應低于2級??貕杭毫慵臋z驗按照GB/T31208的規定執行,裂紋等缺陷可采用射線、超聲、滲透、磁粉等無損檢測方法以確保質量。其中射線檢測按NB/T47013.2的要求執行,超聲檢測按NB/T47013.3的要求執行,滲透檢測按JB/T9218的要求執行,磁粉檢測按照NB/T47013.4的要求執行。機加工零件的密封面不能有砂眼、劃痕、碰傷、銹斑等降低零件質量和壽命的缺陷;機加工零件的表面不能有氧化皮、毛刺、銳邊、尖角;由加工或檢驗造成有剩磁的加工件,應進行消磁處理;焊接層表面應均勻,無剝落和斷層等,外形尺寸和表面質量應滿足修復工藝要求;整機裝配前應將零部件清理或清洗干凈,不得有毛刺、飛邊、氧化皮、切屑、砂粒、灰塵和油污等,裝配前零部件的尖角和銳邊應倒鈍。易損件對于所有O型圈、金屬纏繞墊、異形密封圈、油封、填料、平衡密封圈(唇形密封圈)等易損件,宜使用專用工具拆除,拆除后不得繼續使用。填料填料的選用要求見附錄B。材料選用材料的選用要求見附錄A、附錄B、附錄C控制閥再組裝與調試:控制閥再組裝與調試應符合以下規定:采用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裝配過程中零件表面產生污染、腐蝕、損傷和變形;裝配前零件進行檢測,表面質量、形位公差和表面清潔度應滿足裝配要求;再制造控制閥按圖樣和再組裝工藝規程進行組裝;配備必要的量具、檢具、相應的檢測工具和設備。試驗與檢驗檢測項目再制造控制閥的試驗與檢驗應按照相應新產品試驗與檢驗標準執行,包括以下內容。具體見附錄A、附錄B、附錄C。按GB/T4213的規定進行外觀檢查;按GB/T4213的規定進行耐壓試驗;按ISO5208的規定進行上密封試驗;性能試驗;按IEC60534-2-3的規定進行流通能力試驗;特殊性能試驗;其他。不合格品處理整機性能不滿足檢驗標準的以告知函形式與客戶溝通,達成進一步的處置意見。不合格品由質檢員負責標識與隔離,在不合格品區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執行。記錄原始記錄收集再制造過程中生成的所有原始數據都應及時收集和記錄,包括控制閥資料和文件、測繪數據、檢測數據、工藝資料、影視資料等。資料和文件應附在原始記錄中,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審核和驗證經過收集的原始資料和記錄應由專人進行審核和驗證,以確保其準確性和完整性。任何差異或不符合項應及時解決,并記錄在案。存檔和存儲審核和驗證過的記錄應存檔并妥善保存,記錄的存儲時間應不少于五年。數據管理系統應使用電子或計算機化的數據管理系統或數字化交付手段提高數據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便于記錄的檢索和管理。記錄訪問相關方,如監管機構、客戶和內部人員,應根據需要有權訪問記錄。但對記錄的訪問應受到嚴格的控制,以維護數據的保密性和完整性。記錄更新和維護記錄應根據需要進行定期更新,以反映閥門的狀況變化和再制造過程的進展。任何恢復或升級都應記錄在案,以便了解閥門的歷史和維修情況。表面防護處理噴漆前對控制閥進行必要的打磨或噴砂處理,控制閥表面清潔干燥,無油污、銹跡、氧化皮等。噴漆顏色應與原控制閥一致。噴漆厚度為0.1~0.15mm,漆膜不能有起泡、色差等。標志、包裝、儲運和運輸標識、包裝再制造控制閥使用說明書中應提供拆解和裝配說明。再制造控制閥的包裝儲運標識應符合GB/T191的規定。運輸、貯存再制造控制閥的運輸、貯存應符合JB/T7928的規定。再制造控制閥隨機文件應有合格證、使用說明書、質??ǎ褂谜f明書應符合JB/T7928的規定。數字化交付交付的數據包括控制閥基本信息,以及備件、采購、試驗、進度信息等,數字化交付流程見圖2。交付方和接收方統一指定數字化交付的模式和內容。交付的文件應采用通用的數據格式,交付方和接收方統一交付的格式和版本。保證交付的原始內容不能被編輯篡改。交付方和接收方應對交付內容進行準確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檢查。應有相應的安全措施,保證交付時的信息安全。

(規范性)

煤制合成氨裝置連接短節排液閥和廢熱鍋爐集水槽液位閥(調節閥)再制造技術要求應符合本文件第5.1、5.2的要求。一般要求再制造的控制閥零部件,其基本尺寸及偏差和形狀位置公差應符合原設計要求。對不能滿足原技術要求的再制造加工件,其圖樣及技術文件應永久存檔并作為隨機資料提供給用戶。再制造零部件要求殼體殼體包括閥體、閥蓋及閥體組合件。符合本文件5.3.4要求的殼體,可以不更換。閥芯閥芯的流量特性閥芯的流量特性應符合下列規定:線性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流量特性。閥芯的種類閥芯應為串式多級降壓柱塞閥芯。主要故障煤制合成氨裝置連接短接排液閥和廢熱鍋爐集水槽液位閥根據現場工藝了解,此工況下閥門會出現嚴重氣蝕,原閥內件為globe結構,側近底出。閥門使用現象為閥芯強烈震動,使用不到一個月,導致閥桿與閥芯連接的防轉銷頻繁折斷或脫落,最終導致給信號時閥桿移動但流量沒有變化??紤]了抗氣蝕處理,但在閥體材質及硬化處理上無法滿足現工況。閥芯再制造閥芯再制造應符合以下規定:在維持原管道尺寸和流向的情況下,缺口式多級降壓閥內件結構,降低噪音,有效防止液化空化現象對閥內件的氣蝕作用;多級節流:大流量時4級節流,小流量時5級節流,減少流動沖刷磨蝕;閥芯采用YG11,硬度達到HRC70左右,關閉嚴密,壽命長;閥芯表面開有大缺口,閥芯也不會卡死,動作靈活;按5.2的要求進行再制造重用;對有較大缺陷且不能再制造的閥芯,使用更換件。套筒按5.2的要求進行再制造重用;對有較大缺陷且不能再制造的套筒,使用更換件。閥桿閥桿應進行缺陷檢查,有缺陷可進行再制造的閥桿,按5.2.5要求進行再制造重用;對有較大缺陷的閥桿且不能再制造的閥桿,使用更換件。對于有抗硫要求的閥桿,按GB/T230.1、GB/T231.1進行硬度檢測,若閥桿的硬度高于35HRC(321HBW)為棄用件。閥體內腔對閥體的堆焊應符合下列規定:按GB/T22652進行工藝評定;使用GB/T984堆焊焊條;等離子堆焊按JB/T7744,使用的碳化鎢粉按GB/T4295并滿足設計要求。閥體流向再制造設計閥門流向流向為流開。填料裝置填料裝置包括填料箱、填料壓蓋、填料壓套、填料、0形密封圈,平衡密封圈(唇形密封圈)等零件,除填料、0形密封圈、唇形密封圈易損件更換外,其他零件都要進行清洗,然后進行缺陷檢查。有缺陷的能進行再制造的填料裝置,要進行再制造重用;對有較大缺陷且不能再制造的填料裝置為棄用件。彈簧包括螺旋壓縮彈簧和碟形彈簧應進行清洗和檢測彈簧壓力,如彈簧壓力符合標準要求,則繼續使用;如彈簧壓力不符合設計要求,則應更換。緊固件螺柱、螺母等緊固件應全部更換。緊固件的驗收檢查應符合GB/T90.1的有關規定:還應按有關標準GB/T230.1、GB/T231.1進行硬度檢查,如果硬度高于35HRC(321HBW)則螺柱不能用,需要更換硬度小于等于35HRC(321HBW)的螺柱。驅動裝置氣動裝置目測檢查,如無缺陷,繼續使用;如有缺陷,應由具備生產能力的氣動裝置的生產廠進行檢修或更換為同型號、同規格、同出力的新品??刂崎y的附件控制閥附件的種類控制閥附件的種類應符合下列規定:定位器:氣動定位器;電-氣定位器;智能電-氣定位器。電-氣轉換器;閥位傳送器:氣動閥位傳送器;電動閥位傳送器;空氣過濾器;氣動保位閥;氣動繼動器;閥位控制器;其他附件:其他附件還有儲氣罐、蓄能器、位置指示開關等??刂崎y附件的再制造目視檢查,如無缺陷,繼續使用;如有缺陷,應由原控制閥附件生產進行檢修,或更換為同型號、同規格、同性能的新品。試驗與檢驗液體靜壓和閥座泄漏試驗液體靜壓試驗再制造工業過程控制閥的液體靜壓試驗按GB/T17213.4/IEC60534-4標準規;閥座泄漏試驗再制造工業過程控制閥的閥座泄漏試驗按GB/T17213.4/IEC60534-4標準規定。性能試驗性能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控制閥額定行程試驗按GB/T4213規定執行;死區試驗試驗按GB/T4213規定執行;基本誤差按GB/T4213規定執行;回差按GB/T4213標規定執行;始終點偏差按GB/T4213規定執行;流通能力試驗按GB/T17213.9/IEC60534-2-3的標準規定;固有流量特性和可調比試驗按GB/T17213.10/IEC60534-2-4的標準規定。

(資料性)

去火炬合成氣壓力控制閥再制造技術要求應符合本文件第5.1、5.2的要求。一般要求再制造后的控制閥零部件,其基本尺寸及偏差應符合原設計要求。不符合技術要求的再制造加工件,其圖樣及技術文件應歸檔永久檔案,并作為隨機資料提供給用戶。對再制造控制閥重要的零部件及易磨損、易沖刷、易腐蝕的殼體、密封件(如閥座、密封圈)、啟閉件(如蝶板、球體)等主要零件應采取堆焊、超音速噴涂等,提高其使用壽命,并達到技術要求。故障原因由合成氣放空調節閥自動調節,閥門由全開到全關,閥前壓力逐漸升高,兩端壓差逐漸加大,全關時閥前壓力達到最高,此處閥門泄露嚴重。零部件要求殼體殼體包括閥體、閥蓋及閥體組合件。符合本文件5.3.4要求的殼體,可以不更換。支架應進行清洗和缺陷檢查,有缺陷可進行再制造支架的重用。內件內件包括閥座、啟閉件(蝶板、閥板密封環等)、上密封座、閥桿及內部零件等。符合本文件第要求的內件可以不更換。填料裝置填料裝置包括填料箱、填料壓蓋、填料壓套、填料墊、填料等零件。除填料要求更換外,其他零件都要進行清洗和缺陷檢查。有缺陷可進行再制造重用。填料填料的選用依據控制閥填料的選用依據:介質溫度;介質化學和物理特性;介質操作壓力。填料選用要求控制閥填料的選用符合下面的要求:有一定的塑性,在壓緊力作用下能產生一定的徑向力并緊密與閥桿接觸;有足夠的化學穩定性,不污染介質,填料不被介質泡脹,填料中的浸漬劑不被介質溶解,填料本身不腐蝕密封面;自潤滑性能良好,耐磨、摩擦系數?。划旈y桿出現少量偏心時,填料應有足夠的彈性。填料填裝要求控制閥填料的填裝符合下面的要求:閥桿和填料在填料函中對中;使用專用填料壓緊工具對填料進行壓實操作,工具材料硬度不得大于填料函及閥桿材料硬度。閥桿在填料函中和金屬零件的配合間隙不能造成閥桿劃傷和介質泄漏現象;閥桿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8,填料函、填料壓蓋、隔環和底墊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1.6,閥桿密封部位不得有劃痕;填料的填裝數量應與原控制閥結構要求一致,由于填料函處泄漏進行升級性再制造的填料函設計深度應為填料函內壁與閥桿間隙的5.5~7.5倍;對壓緊填料的螺母按控制閥操作手冊進行定力矩緊固。填料裝填效果檢查填料填裝效果檢查符合下列要求:除過單獨的填料產品質量要求及檢測要求外,必須對裝填好的控制閥進行填料耐壓試驗,以便檢測裝填效果;裝填后的控制閥在實際工況下使用一段時間后,了解填料及裝填方法的實際使用效果;對完成外密封試驗的控制閥壓緊填料的螺母進行二次定力矩緊固檢查。密封圈、0形圈、密封環、墊片密封圈、0形圈、密封環、墊片應全部更換。彈簧包括螺旋壓縮彈簧和蝶形彈簧應進行清洗和檢測彈簧力,如符合標準要求,則繼續使用;如彈簧力不符合設計要求,應更換。緊固件螺栓、螺柱、螺母、銷等緊固件應視損壞情況進行更換。緊固件的驗收檢查應符合GB/T90.1的有關規定。驅動裝置手動裝置手輪、手柄、扳手應進行清洗和目測檢查,如果有缺陷,則不能使用。帶減速裝置的手動裝置目測檢查,如有缺陷應由具備生產能力的減速裝置的生產廠進行檢修或更換成同型號、同規格的新品。氣動裝置目測檢查,如無缺陷,繼續使用;如有缺陷,應由具備生產能力的氣動裝置的生產廠進行檢修或更換為同型號、同規格、同出力的新品。蝶閥與驅動裝置的連接蝶閥與驅動裝置連接法蘭的尺寸應符合GB/T12223的規定,驅動裝置的連接方向應符合用戶的要求。控制閥再制造檢驗與試驗檢驗要求驅動裝置再制造的檢驗與試驗應符合本文件第5.2要求。驅動裝置再制造的壓力試驗應符合GB/T13927或GB/T26480的要求。驅動裝置再制造的性能試驗應符合GB/T26479或GB/T26481的規定。

(資料性)

氣化劑切斷控制閥再制造技術要求應符合本文件第5.1、5.2的要求。一般要求再制造后的控制閥零部件,其基本尺寸及偏差應符合原設計要求。不符合技術要求的再制造加工件,其圖樣及技術文件應歸檔永久檔案,并作為隨機資料提供給用戶。煤制合成氨氣化劑切斷控制閥再制造重要的零部件及易磨損、易沖刷、易腐蝕的殼體、密封件(如閥座、密封圈)、啟閉件(如球體)等主要零件應采取堆焊、超音速噴涂等,提高其使用壽命,并達到技術要求。零部件要求殼體殼體包括閥體、閥蓋及閥體組合件。符合本文件要求的殼體,可以不更換。支架應進行清洗和缺陷檢查,有缺陷可進行再制造支架的重用。內件金屬內件應符合以下要求:要求密封副的耐磨合金密封面與金屬基體結合可靠;噴涂的耐磨合金密封面機加工后的厚度不小于0.25mm,密封面的硬度不小于58HRC;噴焊的耐磨合金密封面機加工后的厚度不小于0.5mm,密封面的硬度不小于55HRC;堆焊的耐磨合金密封面機加工后的厚度不小于1.6mm,密封面硬度不小于45HRC;密封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4。閥體與閥蓋的連接閥體與閥蓋的連接應符合以下規定:緊固件:螺柱、螺母等緊固件應全部更換。緊固件的驗收須符合GB/T90.1的有關規定;介質中含有硫化氫的緊固件按GB/T230.1、GB/T231.1進行硬度檢查,如果硬度高于35HRC(321HBW),則螺柱不能應用,需更換硬度低于35HRC(321HBW)的螺柱;內壓自密封閥蓋:內壓自密封閥蓋的密封零件包括閥蓋、密封圈、壓環、壓蓋等零件。除密封圈要求更換外,其他零件都要進行清洗,然后進行缺陷檢查,有缺陷的能進行再制造的零件,應進行再制造重用,有較大缺陷且不能再制造的零件即為棄用件;密封墊應更換為鎳基合金密封墊、金屬纏繞墊或柔性石墨組合的密封墊。填料裝置填料裝置包括填料箱、填料壓蓋、填料壓套、填料墊、填料等零件。除填料要求更換外,其他零件都要進行清洗和缺陷檢查。有缺陷可進行再制造重用。閥桿所有的閥桿都要進行清洗,然后進行缺陷檢查,有缺陷的能進行再制造的閥桿,進行再制造重用;對有較大缺陷而不能再制造的閥桿即為棄用件。介質中含有硫化氫的閥桿還應按GB/T230.1進行硬度檢查,如果硬度高于35HRC(321HBW),則閥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