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教案完整版本_第1頁
篆刻教案完整版本_第2頁
篆刻教案完整版本_第3頁
篆刻教案完整版本_第4頁
篆刻教案完整版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篆刻--章法課型:新授課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方法:講解、欣賞和學生相結合共同觀察章法的變化。教學目的:1.通過篆刻的鑒賞,激發學生學習篆刻的興趣,了解我國篆刻的起源和類別,使他們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強民族自豪感。2.通過篆刻的講解,使學生初步懂得章法的基本技法。教學重點與難點:難點:印章的章法,隨形布局,千變萬化。重點:對于章法的基本知識運用。教學設計:首先,引導學生認真聽課;其次,講授篆刻章法的相關知識;再次,視頻觀看章法運用的實例;第四,自由練習;最后,實踐檢驗練習效果。教學過程:1、導入2、組織教學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課前準備制作教學課件,準備相關教學實例的圖片。準備學具導入新課利用視頻播放一些不同類型篆刻作品引入本課。向學生提問,視頻中的篆刻有什么不同?觀看視頻找出問題的答案。1、引起學生注意篆刻的豐富類型。2、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講授新課觀看視頻,向學生展示不同特點的篆刻作品。教師提出問題,視頻中篆刻作品的特點是什么?講授新課:一、文字的歷史及演變。書法的分類:甲骨文、篆文、楷書、行書、草書等。二、篆刻章法、設計: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照顧等關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稱“大章法”。習慣上又稱一字之中的點畫布置,和一字與數字之間布置的關系為“小章法”。平正、勻落

這是最基本的要領,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勻稱妥貼。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將筆畫故作盤曲的姿態填滿空間,也不能如鉛字一樣呆板。一般以筆畫繁者不覺其繁,筆畫少者不覺其少的處理手法為主。漢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細細體會。

二、疏密統一

對印面文字筆畫多寡差別較大的印,古人有時以“寬可走馬,密不容針”的方法處理,對多劃字不讓其占地多,對少劃字反給予較多的地位,從而使疏密對比更強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時還可調整文字的異體和繁體,人為地安排疏密(如萬、無、一等)要彼此統一。

三、巧拙、粗細

印章的風格應提倡多樣,“巧”“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但追求“巧”不能失之纖媚: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印章文字中多巧者,則就參之以拙,文字中多拙者,則應參之以巧。在傳統藝術中,“漂亮”并非好字眼,常作為貶義詞,作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評為“太漂亮”的。印文的粗細,是在篆印時就得注意用筆,這與作者的書法和金石修養有關。應多的留意并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線條粗細的自然處理。

四、增減、重復

為求全印妥貼,對部分文字有時要作增減處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減,增減的筆畫也不能太多;增減要不礙字義,不失篆體。如增減后變成他字,或章法上并無需要而強自增減,全弄巧成拙。

印中有重復字接連出現,一般以二小點代替,如不接連出現,則要變化篆刻,以不致雷同,單調。

五、挪讓、呼應

挪讓即在字有空處無法填實,或一字筆畫無法使之平正方直時,伸縮文字所占地位,移動文字筆畫的位置,使全印氣勢寬展的辦法。呼應這里主要指在章法上兩個相同的局部,(包括空間)經過人為的強調,使之起到此呼彼應作用的一種手段,一般有“對角呼應”、“并頭呼應”、“盤曲呼應”、“留紅呼應”等。

六、盤曲、變化

字體有的帶方勢,有的帶圓勢,有屈曲、有的平直,為求章法上的協調,對個別字可作屈伸方圓處理,但一切應視印文而定。同一內容,如要求連刻數印就要變化字體,或增減、調整其字體結構、位置、或加置印框,或變化流派風格,變化朱白等,以使其不相雷同,就是對幾根平行線條,也應使粗、細、長短、波折、頓挫、斜度等取得變化沖破平淡、板滯局面。

七、穿插、筆

有時為了打破平板的章法,使字與字相互顧盼,往往將其中筆畫隨勢伸縮,上穿下聯以達到氣貫勢連。但采用此法宜慎重,以免弄巧成拙。有時白文印筆畫繁多瑣碎或平行線條過多,則可對文字作“筆”處理,使全印渾為一體。并筆相當于書畫上的“墨滲”但往往化到一定程度而止,在外圍要防臃腫,在內心必留細眼,而不是隨意信手所能達到的。在臨印時應留心學習名印中的筆法。

八、留紅、空白

印章的留空處,在白文叫留紅,朱文稱空白。尤其白文,大塊留紅,可以給讀者強烈的印象。篆刻講究方寸之地“分朱布白”,這“布白”也即留出空處,實在是最要緊的事。好比造屋,設計前,先得定好門窗地位一樣,在設計印稿時也得規劃好何處留空,這種范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見的。

九、離合、變形

離是將字形太局促者分開、使者寬展;合是將字形太散漫者連一體,不致造成幾個字的感覺。但要離合有倫錯落有致,離不致散,合不致局促才好。有些字筆畫繁簡不一,線條排列方圓雜陳,就須變動其字體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長為方,或化方為長,以取得統一調和,給人一種新鮮感。

十、文、合文

印章文字一般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地排列,但有時為了布局上的需要,將繁簡懸殊的文字安排得斜角對稱,將文字的次序作逆時針方向處理,就是“文”。有時為將單數字排列成雙數字那樣均衡,或將一簡一繁的文字或兩個較簡單的文字處理從只占一個字的地位,這便是“合文”。

十一、草、隸、楷外文字

除篆書以外其它文字入印古已有之,須參考“元押”、“龍門二十品”、“漢簡”等資料,使之有金石息。偶以外文字母入印,也要以漢字結構變能處理,使之與其它渾然一體。很重要的是必要多多揣摩有關的傳統資料及名家作品。

十二、加邊,界劃。

在創作中,為求全套印譜之形式多變,可以依照古印的形式,在印章中加以各類界劃,邊框。所要注意的是,是所采取的界劃同所配的文字要合乎印章的傳統體制如在周秦格式中,填以漢印文字或宋元文字,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十三、十宜十忌

十宜:1.筆畫、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詳:2.筆畫、字數少的印宜排列得沉著;3.方筆方形字宜豐滿;4.圓筆或圓形筆宜挺勁;5.?單筆無所依者挺而略帶濡澀;6.有相同的筆畫的字宜緊湊而排列得有參差;7.多轉折之字宜靈活;8.?字的橫劃或直劃宜刻得渾厚;9.朱文一般宜刻得秀勁;10.白文一般宜刻得質樸。

十忌:1.筆畫方正忌板;2.筆畫圓轉忌滑;3.字數少忌散漫;4.字數多忌雜亂;5.巧忌纖媚;6.拙忌狂怪;7.筆畫瘦忌單薄;8.筆畫肥忌臃腫;9.筆畫轉折忌露角;10.字之起筆,終筆忌尖而銳。

[印邊處理]

印章加邊就好比房屋之有墻垣,它是一方印的重要組成部分。白文印一般在印的四周稍留一圈空地作邊或另加邊欄,不論朱白文,為免頭重腳輕,一般下端留邊稍粗、其它三面邊的粗細、完整或斷殘、搭連文字,以及借文字的橫豎筆畫作邊(借邊)、干脆無邊等形式處理,都要根據印文的具體情況,?在注意到印章的傳統形式原則下加以靈活變化。

[殘邊法]

殘邊,也稱擊邊。這里另立一講,實因此法與布局有極大的作用。一般不懂殘邊之法,只要于邊角過新處略加敲擊使之渾厚與印文協調即可,而工整的仿鑄印及圓朱文則不宜殘破。

在邊欄與印文線條過分對稱平行之處,或為了破長直線,或在印文能通體悶塞的情況下,以及因線條太光潔與呆板,都可用殘邊法使之舒暢通氣。

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回答問題。學生認真觀察圖片通過教師講解獲得更多關于篆刻章法的認識。通過講授,讓學生充分了解篆刻藝術的有關知識。實踐操作讓學生動手操作,設計自己的姓名。教師:告訴學生在篆刻設計過程中運用所學習的章法知識。指導:觀察學生的設計過程,發現問題并及時引導和解決問題。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注意對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動手操作,設計自己的姓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展示交流評價作品,教師總結。1、評價方式: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2、評價內容:作業效果。展示篆刻作品讓學生相互比較,找出優點和不足,分享設計與完成的快樂。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并實踐操作了篆刻章法藝術,對于我國古老的篆刻文化有了記憶不深刻的印象和了解。對于我國古老的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是需要我們在座的來完成的。因此課下大家有時間也有興趣的話繼續把我們的篆刻藝術發揚光大。學生思考學習篆刻藝術的收獲。通過課堂總結,來說明本課程學習的重要意義。教學思考本課程雖然內容較為繁瑣,但講課力求讓學生明白,同時要布置學生課后設計印稿,給學生一定的任務,讓他們為上好該課程做好充足準備。本課學生積極性很高,有興趣的學生可鼓勵課后多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