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單元文學文化常識1.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消息往往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新聞特寫則主要描繪新聞事件中的片段。B.傳記是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作品,一般由別人記敘,可根據寫作需要,對傳記中的人物、事件等要素進行藝術加工,不一定要完全真實。C.夸張在文學作品中極為常見,可擴大夸張,也可縮小夸張,還可超前夸張。D.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簡稱“五律”或“七律”。【答案】B【解析】B.“可根據寫作需要,對傳記中的人物、事件等要素進行藝術加工,不一定要完全真實”表述錯誤。傳記是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作品,其涉及的人物、事件等都必須準確,不能編造。故選B。2.下列對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消息的正文包括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四部分,遵循“倒金字塔結構”。B.《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C.《列夫?托爾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等。D.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被貶黃州期間所作。【答案】C【解析】C.《戰爭與和平》的作者是列夫?托爾斯泰。這部作品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鮑爾康斯、別祖霍夫等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描寫中把眾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與題干不相符合;故選C。3.下列有關名著和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聞特寫兼有新聞和文學的特點,但由于其強調新聞性、時效性和真實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訊體裁。新聞特寫主要描繪新聞事件中的片段,著重描寫精彩瞬間。B.“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出自于《詩經》,意為鳶鳥飛到天上,比喻極力追求名利。鳶,俗稱老鷹。戾,指老鷹的叫聲。C.《藤野先生》選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仙臺留學期間遇到的一位醫學導師,他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給了魯迅很大的幫助和鼓舞。D.《記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宋朝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中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達觀自得中隱含著惆悵悲涼。【答案】B【解析】B.“戾,指老鷹的叫聲”有誤,戾,至、到;故選B。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寫作消息時,標題要盡可能重點突出,簡潔醒目。如《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三十萬”“勝利”“南渡”這些關鍵詞,突出了消息中最具新聞價值的要素,很容易引起受眾的關注。B.簡要和迅速地報道新聞事實,是新聞特寫與消息的共同點所在。C.通訊主要展示新聞事件的橫剖面,著重描寫精彩瞬間,并且比新聞特寫更強調時效性和現場感。D.重視運用形象思維,采取多種文學手法,生動形象地報道新聞事實,是新聞特寫與通訊的共同點所在。【答案】C【解析】C.通訊是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報道形式。新聞特寫是截取新聞事實的橫斷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義的某個空間和時間,通過一個片段、一個場面、一個鏡頭、對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報道的一種有現場感的生動活潑的新聞體裁。應表述為“新聞特寫主要展示新聞事件的橫剖面,著重描寫精彩瞬間,并且比通訊更強調時效性和現場感”;故選C。5.以下各個選項中,全是傳統節日的是A.元旦、春節、中秋、國慶、七夕B.圣誕、春節、中秋、七夕、重陽C.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D.春節、清明、建軍、中秋、重陽【答案】C【解析】A.“元旦”“國慶”不是傳統節日;B.“圣誕”不是傳統節日;D.“建軍”不是傳統節日;故選C。6.下列關于文化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魯迅,原名周樹人,他所寫的《藤野先生》節選自《朝花夕拾》。B.蘇軾,宋代文學家,他與韓愈、柳宗元、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轍、歐陽修被譽為唐宋八大家。C.《列夫·托爾斯泰》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斯蒂芬·茨威格寫的。D.《三峽》選自東漢酈道元的《水經注》,《水經注》是我國古代的一部游記名著。【答案】D【解析】D.“東漢”有誤,應為:北魏。“游記名著”有誤,應為:綜合性地理名著。故選D。7.下面關于語文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聞,也叫消息,指對國內外新近或正在發生的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人和事實的簡要而迅速的報道。B.《藤野先生》是我國著名作家魯迅先生回憶在日本留學生活的一篇作品,本文選自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C.《三峽》選自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的《山海經》,該書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D.古人的書信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如《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寫給好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答案】C【解析】C.“《三峽》選自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的《山海經》”有誤,《三峽》選自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的《水經注》;故選C。8.下列詩句所寫內容與傳統節日無關的一項是(
)A.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B.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C.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D.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答案】B【解析】A.這句詩意為: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與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有關;B.這句詩意為:梅雨時節家家戶戶都被煙雨籠罩著,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這句詩點明了時令“黃梅時節”,也就是梅子黃熟的江南雨季,與中國傳統節日無關;C.這句詩意為: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與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有關;D.這句詩意為: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與中國傳統節日除夕有關;故選B。9.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本文選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作者回憶了母親的主要事跡,表達了對母親的贊頌、感謝與懷念。C.《列夫·托爾斯泰》的作者是英國作家茨威格。作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世界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D.《與朱元思書》的“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答案】C【解析】C.“作者是英國作家茨威格”表示有誤,茨威格是奧地利作家;故選C。10.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新聞結構的五部分,分別是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其中標題、主體、結語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B.律詩屬于近體詩的一種,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八句,每兩句成一聯,計四聯。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或“長律”。C.夸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D.傳記是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作品,一般由別人記敘;自述生平的,稱為“自傳”。【答案】A【解析】A.“其中標題、主體、結語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有誤;應為“其中標題、導語、主體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故選A。11.下列有關文學名著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埃德加·斯諾根據采訪和考察得來的第一手資料,寫成了《紅星照耀中國》,當時為了在國民黨統治區出版方便,曾易名為《西行漫記》。B.唐僧在取經途中收了三個徒弟,機智靈活、疾惡如仇的是孫悟空;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豬八戒;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沙和尚。C.《藤野先生》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記敘了魯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及留學日本時的生活片段。D.《紅星照耀中國》是英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是一部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被譽為“研究中國革命的經典的百科全書”。【答案】D【解析】D.埃德加·斯諾是美國記者,并非“英國”;故選D。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藤野先生》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出自此篇。B.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比喻、擬人)C.消息是迅速、簡要地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的一種新聞體裁。極為常見,運用廣泛。D.那田壟里埋葬過我歡笑,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那沉重的鎬頭上留著我的手印。(排比)【答案】B【解析】B.“眼光像兩把刀”一句將“眼光”比作“兩把刀”,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一句將人物故意說得小了,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并未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故選B。13.下列關于文學文化知識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晴川歷歷漢陽樹”中的“漢陽”位于漢水的南面,與黃鶴樓隔江相望;“西起九江,東至江陰”中的“江陰”位于長江的北岸。B.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八句,每兩句成一聯,習慣上依次稱為首聯、頸聯、頷聯、尾聯。C.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命名,與這個節氣的特點有較為密切的聯系。例:“雨水”表示該段時間降雨較多,“處暑”表示正處在炎熱時節。D.新聞作品包括消息特寫、通訊等。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四個部分:特寫是截取新聞事件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鮮明再現典型人物、事件、場景。【答案】D【解析】A.“漢陽”應是位于漢水的北面;“江陰”應是位于長江的南岸;B.應依次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C.“處暑”表示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故選D。14.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新聞特寫兼有新聞和文學的特點,強調新聞性、時效性和真實性,更接近通訊體裁。B.《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詩,選自《野草》。C.列夫·特爾斯泰是俄國偉大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復活》等。D.《答謝中書書》此文稱道江南山水之美,筆籠山川,紙納四射,文辭清麗,堪稱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案】B【解析】B.《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散文,出自于《朝花夕拾》。故選B。15.下列關于文學和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記承天寺夜游》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字子瞻,號六一居士。B.《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所著的一篇著名山水小品,“書”是書信體。C.人物傳記是通過對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領域進行系統描述、介紹的一種文學作品形式。《列夫·托爾斯泰》出自英國傳記文學作家茨威格的傳記作品《三作家》。D.消息是迅速簡要地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的一種新聞體裁,它的最大特點是時效性強和生動形象。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答案】B【解析】A.表述不正確。“六一居士”是歐陽修的號,而非蘇軾的,蘇軾號東坡(居士);C.表述不正確。茨威格是奧地利傳記文學作家,而非“英國”;D.表述不正確。消息的特點是及時、真實、準確,而非“生動形象”;故選B。16.下列說法,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八句,每兩句一聯。一般說來,律詩二、三兩聯(頷聯、頸聯)應是對仗句。B.夸張在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中常見,如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白發三千丈”等。有些成語也帶有夸張的手法,如“驚天動地”“氣吞山河”C.新聞特寫兼有新聞和文學的特點,以形象化的描寫作為主要表現手段。但由于其強調新聞性、時效性和真實性,所以新聞特寫也就等同于消息。D.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他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記承天寺夜游》是他貶官黃州時的作品【答案】C【解析】C.“消息”是迅速、簡要地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的一種新聞體裁。“新聞特寫”是指采用類似于特寫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寫作為主要表現手段,截取新聞事件中最具有價值、最生動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從而鮮明再現典型人物、事件、場景的一種新聞體裁。二者差異在于,消息往往要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新聞特寫則主要描繪新聞事件中的片段;“新聞特寫也就等同于消息”表述有誤;故選C。17.下列對文學常識表述不恰當的一項是(
)A.《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選自《毛澤東新聞作品集》,是一則消息。B.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每首一般是八句,每兩句一聯,分別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C.陶弘景字通明,是南朝齊梁時思想家、文學家,有《陶隱居集》。D.《三峽》一文,描寫了三峽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致,讓人感受到三峽多樣的美。【答案】C【解析】C.陶弘景不是文學家。故選C。18.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消息正文的結構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遞減的原則安排的,其中主體部分是消息的核心。B.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文學家,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等。C.《美麗的顏色》是居里夫婦的女兒艾芙·居里根據居里夫人的事跡創作的小說。D.“記”和“說”都屬于古代“散文”的范疇,大多以抒情為主,兼有議論、說明。【答案】B【解析】A.消息的核心是導語;而非主體部分;C.《美麗的顏色》是傳記;而非小說;D.“記”和“說”都屬于古代“散文”的范疇,其中沒有說明的表達方式;故選B。19.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水經注》作者是酈道元,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述,對于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B.《答謝中書書》作者陶以景,南朝齊梁時思想家,字玄度,著有《陶隱居集》。C.《記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蘇軾,號東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寫于作者貶官黃州期間。D.“長歌懷采薇”中的“采薇”是采食野菜的意思。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齊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后比喻隱居不仕。【答案】B【解析】B.《答謝中書書》作者陶弘景,字通明,所以“《答謝中書書》作者陶以景”“字玄度”的表述不正確;故選B。20.表述有誤的一項(
)A.新聞的記敘要素與記敘文大致相同,有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項。B.《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作者朱德回憶了母親的主要事跡,展示了母親的美德,表達了對母親的贊頌、感謝與懷念。C.《答謝中書書》中的“書”和《與朱元思書》中的“書”都是指古代的書信。D.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稱香山居士,唐代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答案】A【解析】A.“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項”錯誤,應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是新聞結構的五部分。故選A。21.下面有關新聞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一篇新聞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其中背景和結語必不可少。B.新聞,從廣義來講,指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等;從狹義來講,專指消息。C.新聞的特點:讓事實說話,內容真實:報道迅速及時;語言簡明準確。D.新聞要及時、準確地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有社會意義的事實。【答案】A【解析】A.標題、導語、主體必不可少,背景和結果可以暗含在主體當中。故選A。22.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使至塞上》作者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有“詩圣”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B.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三作家》等。C.古詩詞的意象內涵豐富,如“月亮”代表思念,“鴻雁”代表憂愁,“梅花”代表高潔,“蓬草”代表志向。D.新聞,也叫“消息”,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五部分。前三部分是主要部分,后兩者是輔助部分。【答案】D【解析】A.“有‘詩圣’之稱”有誤,王維被成為“詩佛”;B.“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三作家》等”有誤,《三作家》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傳記作品;C.“‘蓬草’代表志向”有誤,“蓬草”象征著天涯游子,游子離開家鄉,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斷根;游子行無定點,居無定處又如同蓬草的飄泊無依;故選D。23.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聞特寫,是指采用類似于特寫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寫作為主要表現手段,截取新聞事件中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從而鮮明再現典型人物、事件、場景的一種新聞體裁。B.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可以寫景,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后學。C.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八句,每兩句成一聯。一般說來,律詩的頷聯、頸聯的上下句應是對仗句。劉楨的《贈從弟(其二)》即為五律。D.夸張可以是擴大的夸張,也可以是縮小的夸張。例如: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答案】C【解析】C.“劉楨的《贈從弟(其二)》即為五律”有誤,劉楨的《贈從弟》是一首古體五言詩,不是近體詩;故選C。24.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A.列夫·托爾斯泰——俄國作家——《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B.白居易——宋代現實主義詩人——《白氏長慶集》C.曹操——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龜雖壽》《蒿里行》《短歌行》D.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水經注》【答案】B【解析】B.白居易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而不是“宋代”;故選B。25.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消息的最大特點是時效性強和真實客觀。消息必須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要用事實說話。B.《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的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作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復活》等;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三作家》里面也寫到了這位卓越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C.“信”,即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古代就有很多關于“信”的故事,如出自《韓非子》的“曾子烹彘”和出自《史記》的“商鞅立木”都很好地詮釋了“信”的內涵。D.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認為“古來記山水手,太上酈道元”,極大地肯定了北魏歷史學家酈道元所撰《水經注》在古代游記散文的發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答案】D【解析】D.酈道元是北魏地理學家,不是歷史學家。故選D。26.下列對文章內容和寫法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在《三峽》中,先寫三峽的山,后寫三峽的水;寫山是為下文寫水作鋪墊。“清榮峻茂”四字高度概括了三峽春冬之時“水”“樹”“山”“草”四種景物的不同特色,語言簡約凝練,富有表現力。B.《記承天寺夜游》中,文章借“閑人”表達出作者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等微妙而復雜的心境。C.《答謝中書書》中,作者變換著多種角度寫景,如“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先是俯視,再是仰視。D.《與朱元思書》全文以寫景為主,兼有抒情,第一段為總起,后兩段分寫水和山。【答案】C【解析】C.“高峰入云”是仰視,“清流見底”是俯視,所以選項“先是俯視,再是仰視”的表述是錯誤的。故選C。27.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新聞特寫兼有新聞和文學的特點,強調新聞性、時效性和真實性,更接近于通訊題材。消息最大特點是時效性和真實性,必須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要用事實說話。新聞特寫往往要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消息則主要描繪新聞事件中的片段。B.傳記是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作品,一般由別人記敘,自述生平的稱為“自傳”。傳記中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都必須是準確的,有時還要引用一些可靠資料,保證敘述真實可信。C.《水經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該書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D.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簡稱“五律”或“七律”。一般說來,律詩二、三兩聯的上下句應該是對仗句。【答案】A【解析】A.“新聞特寫往往要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消息則主要描繪新聞事件中的片段”有誤,消息往往要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新聞特寫則主要描繪新聞事件中的片段;故選A。28.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掃墓、祭祖、踏青、放風箏等習俗。B.中秋節又稱中元節,這一天民間有花燈會,猜燈謎等活動,是闔家團圓的美好節日。C.吃粽子、插艾蒿、賽龍舟、掛香包、喝雄黃酒都是端午節的習俗。D.每年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人們喜歡登高、賞菊、插茱萸、喝菊花酒,熱鬧非凡。【答案】B【解析】B.有誤,“中元節”是農歷七月十五,‘花燈會,猜燈謎’是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故選B。29.下列關于文學和文化常識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通常規定每首八句,每兩句成一聯,計四聯,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一般說來,律詩的頷聯和頸聯的上下句應是對仗句。B.《記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宋朝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中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達觀自得中隱含著惆悵悲涼。C.《水經注》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撰,此書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的地理名著。D.我國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號紀年。如“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豐”和“自康樂以來”中的“康樂”,都是用皇帝的年號表示時間。【答案】D【解析】D.“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家。并不是“皇帝的年號”。故選D。30.下面對“傳記”的闡述,錯誤的一項是(
)A.傳記要求真實,但為了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可以進行合理的虛構。B.在記述事件時,要讓人物“自行”展現他們的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等。C.小傳比起一般的傳記,要簡略一些,往往把筆墨集中在傳主的主要經歷上。D.傳記是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作品,一般由別人記敘;自述生平的,稱為“自傳”。【答案】A【解析】A.傳記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根據各種書面的、口述的回憶、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選擇性的編排、描寫與說明而成。傳記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以記述翔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一般紀傳文字;另一類屬文學范圍,傳記作者在記述傳主事跡過程中,可能會滲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斷,但和小說不同,傳記一般不虛構,紀實性是傳記的基本要求。“但為了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可以進行合理的虛構”表述有誤;故選A。31.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北魏地理學家陶弘景所著的《水經注》,既是內容豐富的地理著作,又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B.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運用比喻的修辭,將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積水,用交錯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動形象地寫出月光的皎潔空靈,清亮無比。C.茨威格的傳記作品《列夫·托爾斯泰》首先用“刻薄”的語言,來“調侃”托爾斯泰的外貌,然后透過托爾斯泰的眼睛,展示出他的天才靈魂。這是一種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D.《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文筆優美、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諾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答案】A【解析】A.《水經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草坪種植協議書
- 用電搭火協議書
- 繼承棄權協議書
- 江西防溺水安全協議書
- 幼兒園校車取消協議書
- 草場分戶協議書
- 招生合伙人合同協議書
- 電信合伙人合同協議書
- 英超版權協議書
- 宣傳傳播KPI協議書
- JJF(津) 54-2021 液體流量計在線校準規范
- 關于進一步厲行節約推行無紙化辦公的通知
- 劉德武教學課件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
- 河池市大任產業園污水處理廠(江南污水處理廠二期)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DB22-T 5118-2022 建筑工程資料管理標準
- 集體備課《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 六年級下冊生命生態安全知識要點
- JJG 211-2021 亮度計檢定規程(高清最新版)
- 高壓噴射注漿工程施工工藝標準
- 最新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課件(完美版)寫作布局謀篇
- 農村水電站崗位設置及定員標準(全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