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06-城鎮化(分層練習)-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解析版)_第1頁
主題06-城鎮化(分層練習)-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解析版)_第2頁
主題06-城鎮化(分層練習)-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解析版)_第3頁
主題06-城鎮化(分層練習)-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解析版)_第4頁
主題06-城鎮化(分層練習)-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6城鎮化一、基本要求學習目標自我評價運用資料,歸納世界城鎮化的典型特點優秀良好一般需努力結合區域實例,識別其所處的城鎮化階段優秀良好一般需努力運用資料或結合實例,說出城鎮化帶來的利與弊優秀良好一般需努力二、知識梳理三、基礎訓練一、單選題讀表“中國城鄉人口數據”,完成下面小題。年份(年)鄉村人口(萬人)城鎮人口(萬人)城鎮化率(%)2010674156655849.682019551628484360.601.表中數據反映出,我國城鎮化的表現有(

)①鄉村人口增多②城鎮人口增多③城鎮化率升高④城鎮用地規模縮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城鎮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是(

)A.增加就業機會 B.第一產業比重上升C.加劇環境污染 D.加大城鄉發展差距3.衡量城鎮化水平的標志是(

)A.城市數量 B.城市人口數量C.城市人口比重 D.城市規模【答案】1.C

2.A

3.C【分析】1.表中數據反映出,我國城鎮人口增多、城鎮化率升高,②③正確;鄉村人口減少,①錯誤;由城鎮人口數量增加,城鎮化率提高,可推測城鎮用地規模擴大,④錯誤。故選C。2.城鎮化會促進工業化和第三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A正確;城鎮化促進第二三產業發展,第一產業比重會下降,B錯誤;加劇環境污染、加大城鄉發展差距不是積極影響,CD錯誤。故選A。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標志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C正確、B錯誤;城市數量、規模均不能衡量一個地區的城市化水平,AD錯誤。故選C。【點睛】城市化也稱為城鎮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有三個重要標志:1、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2、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標志);3、城市用地規模擴大。下圖是“某地城市化過程發展階段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城市化過程發展階段Ⅰ所對應的右圖中城市化階段是(

)A.a階段 B.b階段 C.c階段 D.無法確定5.下列屬于圖中階段Ⅰ產生的城市化現象的是(

)A.城市化水平低,發展較慢 B.城市化速度減慢甚至停滯C.市區出現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等問題 D.出現逆城市化現象6.城市化過程發展階段Ⅱ的主要表現敘述錯誤的是(

)A.大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回流 B.大城市中心區失業率增高、人口萎縮C.整個國家或地區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D.城鎮化地域不斷向農村推進【答案】4.B

5.C

6.D【解析】4.城市化過程發展階段Ⅰ為郊區城市化,郊區城市化主要是在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階段,即b階段,a階段為初級階段,c階段為后期階段,故選B。5.階段Ⅰ為郊區城市化(城市化發展的中期加速階段),城市化速度快,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導致市區出現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等問題,C正確;城市化初期階段,水平低,發展較慢,A錯誤;城市化后期階段,城市化速度減慢甚至停滯,B錯誤;城市化后期階段可能出現逆城市化現象,D錯誤。故選C。6.階段Ⅱ為逆城市化階段,由于鄉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大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回流,大城市中心區失業率增高、人口萎縮,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下降,整個國家或地區城市人口比重下降,ABC選項表述均正確,不符合題意;逆城市化過程表現為城市人口向農村地區遷移,并不是城鎮化地域向農村推進,D選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城市化部分容易混淆的概念總結如下:①郊區城市化:指城市表現為人口、工業、商業等從城市中心區向郊區遷移,中心區人口絕對數量下降的現象,一般發生在城市發展的加速階段,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②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區遷往農村和小城鎮的現象,一般發生在城市發展的后期階段,并且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③再城市化:發達國家針對大城市郊區化、逆城市化帶來的問題,采取各種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區繼續萎縮,并實施了一系列城市復興計劃,使大城市出現再城市化的現象。近年來,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象。據此完成問題。7.這種空心化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環境好 B.農村收入低C.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大 D.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低8.“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帶來(

)A.城鄉協調發展 B.農業發展水平提高C.土地資源浪費 D.農村老齡化程度降低【答案】7.B

8.C【解析】7.城市環境主要體現人文環境,自然環境不如農村好,A錯誤;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象,主要是城鄉收入差距大,農村收入低,城市收入高,農村人口遷移到城市務工、經商,導致農村出現空心化現象,B正確;城市土地面積較小,人口數量較多,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小,C錯誤;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于城市,D錯誤。故選B。8.“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造成了土地資源荒蕪、浪費,C正確;無人耕種,農業發展水平落后,造成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A、B錯誤;遷出的多是青壯年勞動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導致農村老齡化程度升高,D錯誤。故選C。【點睛】人口大量由農村遷往城市,會導致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減少,不利于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四、綜合提升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材料一

1950年時,印度的城市化水平為17%,而當時我國城市化水平只有13%。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2017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58.52%,而印度城市化水平僅為32.8%,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預計到2025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將會達到38%。材料二

2021年孟買人口為2066.76萬,其中貧民窟人口占總人口的48.9%。該地建筑十分密集,人口密度大。其中達拉維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貧民窟2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居住著超過100萬人。下表為印度的城市化速度。城鎮化率(%)城市人口(萬人)1960年17.977841991年25.72222872005年28.7314151960—2005每年算術平均增長0.245251991—2005每年算術平均增長0.21652(1)相較于發達國家,印度城鎮化進程的特點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2)導致印度貧民窟規模化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城鎮化超前于工業化 B.城鎮化發展速度放緩C.人口稠密,規模大 D.城市基礎設施落后(3)羅列三項孟買貧民窟大量人口集聚可能產生的城市問題。(4)針對不同的城市問題,請為緩解孟買達拉維城鎮化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至少兩條)。【答案】(1)

起步晚

速度慢

水平低(質量差)(2)A(3)環境質量下降;交通擁堵;居住條件差;醫療水平低;社會治安問題嚴重。(4)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建設保障房和福利房;發展實體經濟,增加就業機會;建設衛星城鎮,疏散、分流市區人口。【分析】本題以印度貧民窟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城鎮化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落實了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難度一般。【詳解】(1)印度與我國同屬于發展中國家,1950年時,印度城市化水平只有17%,具有起步晚的特點;結合材料,到了2017年時,印度城市化水平僅為32.8%,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故印度城市化具有發展速度慢的特點;預計到2025年,印度城市化水平將到達38%,再結合材料可知,印度出現了貧民窟規模化的情況,可推測印度城鎮化進程還具有水平低、發展質量較差的特點。(2)印度貧民窟規模化發展是由于城市化的迅猛發展,人口大量向城市涌進,使城鎮化水平迅速提高,但由于此時工業化發展速度落后于城鎮化的速度,其所創造的就業機會遠遠不能滿足不斷擴張的城市人口的就業需求,使得大量人口失業,生活貧困,更加劇了貧民窟的規模化發展,A正確,B錯誤;我國的人口規模和密度也很大,但沒有出現印度這樣的貧民窟現象,故人口稠密和規模大不是導致貧民窟規模化的主要原因,C排除;城市基礎設施落后是不合理城市化的體現,不是原因,D錯誤。故選A。(3)由材料可知孟買貧民窟建筑十分密集,人口密度大,大量的人口聚集會導致環境社會等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大量的人口聚集會使得該地區的環境承載力下降,使得環境質量下降;大量的人口聚集會使得經濟發展受阻,醫療水平低;人口過分聚集會使得社會治安問題嚴峻;人口密度過大使得交通擁堵;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住房條件差。(4)孟買達拉維城鎮化問題體現在人口問題和人口問題帶來的住房、交通等一系列問題。針對城市人口問題過多,可以建設衛星城鎮,疏散、分流市區人口;針對交通擁堵、社會治安混亂問題可以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針對住房問題可以大力建設保障房和福利房;針對經濟發展緩慢問題要發展實體經濟,增加就業機會。10.左圖是反映某城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右圖映某城不同年份的用地面積變化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題。(1)左圖漫畫反映出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是____。(2)該地從階段I到階段Ⅲ,直接反映出城市____規模擴大。(3)除漫畫所反映的問題外,城市化過程中還會帶來哪些方面的城市問題?(4)該地城市化過程中大量的人口遷入,人口遷入帶來有利影響?【答案】(1)城市交通擁堵(2)用地(3)環境污染(大氣、水、垃圾、噪聲)、住房問題、就業困難、社會問題(社會治安混亂)(4)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促進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加強與外界社會的經濟科技等聯系,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分析】本題以城市化發展為背景,考查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城市化的主要標志,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1)考查城市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措施。從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漫畫反映出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是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交通壓力大。(2)考查城市化的主要標志。從圖中可以看出,1911年城市規模較小,城市化水平較低;1990年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城市化水平提高。從階段I到階段Ⅲ,直接反映出城市用地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