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材種植中藥材驗收方案
目錄
第一節中藥材原材料驗收流程....................3
一、原料驗收流程圖..........................3
二、現場接收................................3
三、驗收程序................................5
四、驗收內容................................5
第二節中藥材種植驗收細則......................9
一、驗收辦法................................9
二、驗收步驟................................9
三、驗收標準...............................10
第三節中藥材種子檢驗規程.....................11
一、定義...................................11
二、構成與操作流程圖.......................14
三、扦樣...................................15
四、真實性鑒定.............................16
五、凈度分析...............................17
六、發芽試驗...............................17
七、幼苗鑒定...............................22
八、重新試驗...............................23
九、水分測定...............................25
十、生活力的測定...........................28
十一、重量測定.............................32
1
十二、健康狀況測定.........................33
十三、容許誤差.............................35
十四、結果報告與檢驗證書...................36
2
為了使XXX公司產品質量穩定、創優質名牌,樹立公司
及產品形象,在總結過去的經驗基礎上,結合政府有關規定,
特重新修訂了這套《原料驗收標準》,為使本標準順利執行,
現對編制與使用作如下說明。
第一節中藥材原材料驗收流程
一、原料驗收流程圖
二、現場接收
原料到廠后,檢查運輸車輛的衛生狀況,雨雪天檢查是
否淋濕;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及合同查驗許可證明文件編號、
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進口登記證編號及原料質量檢驗報
告,并填寫《原料查驗記錄》。抽樣員初步取樣,感官檢查
原料的氣味、色澤、形狀、有無發熱發霉、有無污染和蟲害。
感官檢驗合格后,抽樣員通知原料保管員安排卸貨。卸貨過
程中,裝卸人員要觀察原料的質量,發現異常立即剔除,并
3
報告抽樣員。抽樣員在卸貨過程中應不定時監視原料質量情
況,并進一步取樣檢查;并由采購部勤填寫《原料進貨臺
賬》。
(一)抽樣員要充分利用眼、鼻、口、耳、手對原料的
外觀、色澤、形狀等進行感官評定,查驗要求包括:
1.查看有無昆蟲、顆粒有否穿孔、昆蟲幼蟲及其他可能
侵入原料的雜物。
2.查看有無結塊、金屬片或破玻璃塊等,查看有無肥料、
鼠類或鳥糞、死鼠、貓及其他動物尸體及糞便。
3.確定是否有任何不正常氣味出現,如腐朽動物、化學
品、發熱、酸敗味、霉變、發酵、燒焦、化肥、油品、煙味
等異味。
4.確定是否有霉菌絲、霉粒、霉塊等霉變現象。
(二)查驗容包括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對需要行政許可的國產原料,應當逐批查
驗許可證明文件編號、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沒有許可證明
文件、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的,不得接收和使用;
第二種情況,不需要行政許可的原料應依據原料驗收標
準逐批查驗原料質量檢驗報告;
第三種情況,對需要行政許可的進口原料,應查驗產品
的進口登記證編號。沒有進口登記證的,不得接收和使用。
(三)企業除做好原料的日常查驗和檢驗工作外,還應
根據原料特性及季節變化等因素,每3個月至少選擇5種原
料,自行或委托有資質的對其主要衛生指標進行檢測,保存
4
好自行檢測記錄或委托檢測報告。
三、驗收程序
物料來貨后,倉庫驗收員協同質量管理員按來貨通知單
或來貨清單對品名、規格、產地,數量件數、外觀質量、包
裝質量、生產批號等到進行驗收、取樣,準確無誤,方可寄
庫。驗收人員對貨單有不符,質量異常,標志不清等商品有
權拒收。在質量驗收時,對真偽,優劣對以確定或有質量疑
問的藥材,送實驗室進行鑒定和檢測,經檢驗不合格者,應
根據驗收,檢驗所發檢驗報告書通過業務部門辦理退貨手
續。對驗收中查出的偽劣或質量問題的藥材應及時記錄。并
單獨存放不合格區。標志要明顯,妥善保管。按規定及時處
理。
四、驗收內容
1.數量驗收:檢查貨物與原始憑證的貨源單位,貨物品
名、數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的原因。數量驗收包括清
點數量驗收和稱重量驗收兩種,清點數量驗收,如對蜈蚣、
白花蛇。稱重量驗收,中藥材要過秤除皮重,以確定凈重。
貴細藥材應使用天平稱量,做到計算準確無誤。
2.等級規格驗收:依照《中國藥典》和其他有關的質量
標準,檢查來貨等級規格是否與所簽合同要求一致。
3.質量驗收:
(1)檢純度:對中藥材的雜質等。
5
(2)檢變質:蟲蛀、發霉、走油、變色、分解、揮發、
風化潮解、腐爛等現象。
(3)檢藥用部位:檢查藥用部位是否正確,是否除了
非藥用部位。
(4)檢炮制質量:如購進是半成品,應對炮制質量驗
收,炮制是否合格,關系中藥療效和毒副作用。中藥材炮制
品色澤均勻,雖經切制或炮制但應具有原有的氣味,不應帶
異味或氣味消失。炒制中藥飲片其生片、糊片等不得超標,
炒炭存性;蜜炙、醋炙、鹽炙、姜汁炙等中藥飲片應具有輔
料香氣;蒸制過的中藥飲片內無生心,色澤黑潤;鍛制中藥
飲片內外色澤一致,酥脆易碎,不得碳化等。
(5)檢硫熏:適度硫熏可殺蟲害,有利于倉儲保管。
但硫磺為有毒物質,檢測是否過度硫熏:一看色澤(過度增
白)、二嗅氣味(酸味增重)
(6)檢增重:貴細藥材常有增重加工情況,應觀察同
重量的包裝,其裝量是否比較少。
(7)檢老嫩:檢老嫩的目的在于確定采收季節是否適
宜。
(8)檢真偽:中藥材的外形及其他特征比較相似,驗
收時要認真仔細地檢查,發現有假冒摻偽品,及時做出正確
處理。
4.內在質量檢驗:對有規定含水量和浸出物含量或其他
成分含量測定的藥材即使性狀項目符合標準要求,也要送質
量管理部實驗室進行浸出物和含量測定,符合規定要求后才
6
能入庫。
5.初驗合格中藥材則辦理收料手續,寄庫、待檢。
6.抽樣原則及方法:
(1)中藥取樣法是指選取供檢定用藥材樣品的方法。
取樣的代表性直接影響到檢定結果的正確性。因此,必須重
視取樣的各個環節。
(2)檢查包件:取樣前,應注意品名、產地、規格等
級及包件或樣是否一致,檢查包裝的完整性,清潔程度以及
無水跡、霉變或其他物質污染等情況,詳細記錄。凡有異常
情況的包件,應單獨檢驗。
(3)從同批藥材包件中抽鑒定用樣品的原則:
1)藥材總包件數在100件以下的,取樣5件。100-1000
件,按5%取樣。超過1000件的,超過部分按1%取樣。不足
5件的,逐件取樣。貴重藥材,不論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樣。
2)破碎或粉末狀藥材的取樣;對破碎的、粉末狀的或
大小在1cm以下的藥材,可用采取器(探子)抽取樣品,一
件至少在不同部位抽取2-3份樣品,包件少的抽取總量應不
少實驗用量的3倍,包件多的每一包件的取樣量一般按下列
規定。
一般藥材100-500g
粉末狀藥材25g
貴重藥材5-10g
個體大的藥材,根據實際情況抽取有代表性的樣品,如
藥材的個體較大時,可在包件不同部位(包件大的應從10cm
7
以下的深處)分別抽取。
7.質量管理部根據檢驗結果,送檢驗報告單及貨物件數
的合格證或不合格證交倉庫。中藥材的每件包裝上應有品
名、規格、數量、產地、調出單位等內容。倉管員憑質量管
理部發放的檢驗報告書解除物料待驗標志。合格物料則移入
相應庫房,并放置綠色的合格標志,做入庫手續;不合格物
料移入不合格品庫或退貨庫,辦理退貨手續。
中藥材驗收記錄
驗收內容
到貨日期年月日應與到貨驗收單一致□一致□不一致
供貨單位應與到貨驗收單一致□一致□不一致
品名應與到貨驗收單一致□一致□不一致
產地應與到貨驗收單一致□一致□不一致
規格應與到貨驗收單一致□一致□不一致
數量應與到貨驗收單一致□一致□不一致
外包裝應完整、清潔、無污染□是□否
性狀符合中藥材質量標準□符合□不符合
藥材凈度應身干無雜物霉變□符合□不符合
來源
8
抽查結果抽查XX件
備注
復核
驗收人
人
第二節中藥材種植驗收細則
為規范人工中藥材驗收標準,及時兌現種植補貼,提高
群眾種植積極性,穩步擴大全縣中藥材種植規模,特制定細
則如下:
一、驗收辦法
采取X點抽樣法,計算畝保苗量或畝成活株數。
二、驗收步驟
采購單位根據中藥材的種植基地條件、采收后的成品數
9
量進行驗收。
三、驗收標準
(一)人工撫育種植中藥材驗收標準
1.甘草育苗、直播驗收標準。育苗每畝保苗量在4.5萬
株(67株/平方米)以上為合格。直播每畝保苗量在1.5萬
株(23株/平方米)以上為合格,否則不予驗收。
2.水地甘草移栽及黃芪驗收標準。每畝保苗量在1.5萬
株(23株/平方米)以上為合格,1.2萬株以下按旱地移栽
兌現。
3.旱地黃芪移栽驗收標準。旱地移栽每畝保苗量在1萬
株(19株/平方米)以上為合格。1萬株以下,按實際保苗
量折算。旱地黃芪田間雜草每平方米5株以上或直立草苗高
于10公分以上或匍匐草大于10公分的,以上三種情形任何
一種或以上占到總面積的百分比進行兌現。
4.旱地甘草移栽驗收標準。旱地移栽每畝保苗量在0.8
萬株(12株/平方米)以上為合格。0.8萬株以下,按實際
保苗量折算。
5.人工甘草補植封育區驗收標準。每畝補植區種植200
株,每穴下苗量為1株。具體方法為取長20米、寬10米的
地塊,達到90穴為合格,否則按株數折算兌現。
6.采種基地驗收標準。查閱病蟲害發生的田間記錄、施
藥品種、數量、勞動者姓名、監督員姓名等資料。
7.枸杞驗收標準。取5點,測量行距與株距,計算畝種
10
植量,每畝成活率在200株以上,視為合格,否則按株數折
算兌現。
8.除上述情況以外的,由驗收組合議后報經驗收部門同
意后予以兌現。
第三節中藥材種子檢驗規程
一、定義
(一)種批
同一產地、同一年份、同一采收期內收獲的、在規定數
量之內的種子。
(二)初次樣品
從種批中抽取出的少量種子樣品。
(三)混合樣品
從一個種批中抽取的全部初次樣品合并而成的樣品。
(四)送檢樣品
送到種子檢驗機構檢驗的規定數量樣品。
(五)測定樣品
從送檢樣品中分取的、供某一檢驗項目之用的樣品。
(六)凈種子
種子單位或構造符合送驗物種(包括該種子的全部植物
學變種和栽培品種)的種子。通常包括完整的種子單位和大
于原來大小一半的破損種子單位。
(七)其他植物種子
11
除凈種子以外的任何植物種子單位,包括雜草種子和異
作物種子。
(八)雜質
雜凈種子和其他植物種子外的種子單位和所有其他物
質和構造。
(九)種子真實性
供檢種子與文件記錄(如標簽等)的植物種子是否相符。
(十)發芽率
在規定的條件下和時間內長成的正常幼苗種子數占供
檢種子總數的百分率。
(十一)正常幼苗
能在土質良好及適宜水分、溫度和光照條件下繼續生長
發育成為正常植株的幼苗。正常幼苗必須具有完整的幼苗結
構,如:根系、胚軸、子葉、初生葉、頂芽或芽鞘等(禾本
科、棕櫚科)。
正常幼苗必須符合下列類型之一:
1.完整幼苗:幼苗具有發育良好根系(包括初生根、次
生根及根毛),發育良好的胚軸,形態完整的子葉和芽,并
且生長良好、完全、勻稱和健康。
2.帶有輕微缺陷的幼苗:幼苗的主要構造出現某種輕微
缺陷,如,初生根局部損傷,胚軸有輕度的損傷或裂痕,子
葉局部損傷或初生葉邊緣缺損、壞死等,但在其他方面仍能
比較良好而均衡發展的完整幼苗。
3.次生感染的幼苗:幼苗明顯地符合上述的完整幼苗和
12
帶有輕微缺陷幼苗的要求,但已受到不是來自種子本生的真
菌或細菌的病源感染。
(十二)不正常幼苗
在土質良好及適宜水分、溫度和光照條件下不能繼續生
長發育成為正常植株的幼苗。包括:
1.受損傷的幼苗:幼苗的構造殘缺不全或受到嚴重損
傷,不能均衡正常發育者。如幼苗沒有初生根,胚軸、子葉、
初生葉及芽缺失、破裂、縮縊、腐爛。
2.畸形的幼苗:幼苗主要構造畸形,發育不平衡或生長
瘦弱。如初生根短粗、腫脹、纖細,子葉及初生葉腫脹卷曲、
畸形、變色、壞死,胚軸深度開裂、嚴重扭曲或彎曲、纖細,
子葉出現后幼苗沒有進一步的發育。
3.腐壞的幼苗:幼苗的主要構造染病或腐爛嚴重,以致
阻礙幼苗的正常發育。
(十三)未發芽種子
在適宜的條件下,試驗末期仍不能發芽的種子,包括硬
實種子、新鮮不發芽的種子、死種子(變軟、變色、發霉等
沒有幼苗生長的跡象)。
(十四)種子含水量
種子樣品按規定程序烘干所失去的重量,這個失去重量
占供檢樣品原始重量的百分率為種子含水量。
(十五)生活力
種子發芽的潛在能力或種胚具有的生命力,稱為種子的
生活力。
13
(十六)千粒重
從凈種子中數取一定數量的種子,稱其重量,計算其
1000粒種子的重量,并換算成國家種子質量標準水分條件下
的重量,稱為千粒重。
(十七)種子健康度
主要是指種子是否攜帶有病原菌,如真菌、細菌、病毒,
以及害蟲。
二、構成與操作流程圖
(一)構成
中藥材種子檢驗規程的內容可分為扦樣、真實性鑒定、
凈度分析、發芽試驗、水分測定、生活力測定、重量測定及
健康狀況測定等部分構成。
其中檢測部分的真實性鑒定、凈度分析、發芽試驗、水
分測定、重量測定為必檢項目,其他項目檢驗屬于非必檢項
目。
(二)種子檢驗流程圖
全面檢驗時應遵循的操作程序見下圖。
14
三、扦樣
要了解成批種子的質量必須從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樣品
進行檢查,扦樣就是從大量的種子中,隨機取得重量適當、
有代表性的供檢樣品。
為了使種子檢驗獲得一致和正確的結果,應按照規程中
所規定的方法從種子批中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初次樣品、混
15
合樣品和送檢樣品。
具體扦樣方法應符合GB/T3543.2的規定。
四、真實性鑒定
(一)目的
鑒定送驗種子樣品與文件記錄物種(或品種)種子是否
相符。
(二)儀器設備
放大鏡、體視鏡、顯微鏡、培養箱、溫室等。
(三)方法與程序
真實性鑒定可用種子、幼苗。
1.種子形態鑒定
隨機從送驗樣品中數取50粒種子,二次重復。
根據種子的形態特征,如種子大小、形狀、顏色、光澤、
表面構造及氣味等,必要時可借助放大鏡、體視鏡等進行逐
粒觀察,并與標準種子樣本或鑒定圖片及有關資料對照,鑒
別送檢種子是否與文件記錄物種種子特征相符。
將種子分為文件記錄物種種子和其他物種種子,計算兩
類種子數量。
2.幼苗鑒別
隨機從送驗樣品中數取100粒種子,二次重復。
將種子置于適宜發芽床及發芽環境中(如培養室或溫
室)進行培養,加速種子生長,當幼苗生長達到適宜評價的
發育階段時,對全部幼苗進行形態鑒定。
16
將幼苗分為文件記錄物種幼苗和其他物種幼苗,計算兩
類幼苗數量。
(四)結果報告
五、凈度分析
(一)目的
確定送檢樣品中不同成分的重量百分率,據此推斷種子
批的組成。
(二)程序
分析時將送檢樣品分成三種成分:凈種子、其他植物種
子和雜質,并測定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
在種子構造上凡能明確鑒別出屬于所分析的種(已變成
菌核、黑穗病孢子團或線蟲癭的除外),即使是未成熟的、
瘦小的、皺縮的、帶病的或發過芽的種子都作為凈種子。
具體凈度分析方法應符合GB/T3543.3的規定。
六、發芽試驗
(一)目的
發芽試驗是測定種子批的最大發芽潛力,據此可估測田
間播種價值,也可比較不同種子批的質量。
(二)發芽床
17
通常采用紙和砂作為發芽床。除特殊情況外,土壤或其
他介質不宜用作初次試驗的發芽床。
濕潤發芽床的水質應純凈、無毒無害,pH值為
6.0-7.5。
1.紙床
用作發芽的紙床應具有一定的強度、質地好、吸水性強、
保水性好、無毒無菌、清潔干凈,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
學物質,pH值為6.0-7.5。
可以用濾紙、吸水紙等作為紙床。
2.砂床
用作發芽的砂具有砂粒大小均勻,其直徑為
0.05-0.80mm。無毒無菌無種子。持水力強,pH值為
6.0-7.5。使用前必須進行洗滌和高溫消毒。
化學藥品處理過的種子樣品發芽所用的沙子,不再重復
使用。
3.土壤
用作發芽的土壤土質疏松良好、無大顆粒、不含種子、
無毒無菌、持水力強、pH值為7.0-7.5。使用前,必須經過
消毒,一般不重復使用。
(三)儀器設備
發芽皿、發芽盤、光照培養箱等。
(四)程序
1.數取試驗樣品
從經充分混合的凈種子中,隨機數取400粒。
18
通常以100粒為一次重復,大粒種子可以50粒、甚至
25粒為一個重復。
復胚種子單位可視為單粒種子進行試驗,不需分開(弄
破)。
2.選用發芽床
通常小粒種子選用紙床;大粒種子選用砂床或紙間;中
粒種子選用紙床、砂床均可。
(1)紙床
紙床包括紙上和紙間。
紙上:種子放在一層或多層紙上發芽。
1)紙放在:
①培養皿內。
②光照發芽箱內,箱內的相對濕度接近飽和。
③發芽器上。
2)紙間可用下列方法:
①另外用一層紙松松地蓋在種子上。
②紙卷,把種子均勻置放在濕潤的發芽紙上,再用另一
張同樣大小的發芽紙覆蓋在種子上,然后卷成紙卷,兩端用
皮筋扣住,豎放。
紙間可直接放在保濕的發芽箱盤內。
(2)砂床
砂床包括:
1)砂上(TS):種子壓入砂的表面。
2)砂中(S):種子播在一層平整的濕砂上,然后根據
19
種子大小加蓋10-20mm厚度的松散砂。或把種子與沙按1:3
的比例混合均勻。
(3)土壤
當在紙床上幼苗出現植物中毒癥狀或對幼苗鑒定發生
懷疑時,為了比較或有某些研究目的,才采用土壤作為發芽
床。
3.置床培養
將數取的種子均勻地排在濕潤的發芽床上,粒與粒之間
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在培養器具上貼上標簽,按規定的條件進行培養。發芽
期間要經常檢查溫度、水分和通氣狀況。如有發霉的種子應
取出沖洗,嚴重發霉的應更換發芽床。
(五)測定條件
1.水分和通氣
根據發芽床和種子特性決定發芽床的加水量。如砂床加
水為其飽和含水量的60%-80%;紙床,吸足水分后,瀝去多
余水分即可;如用土壤作發芽床,加水至手握土粘成團,再
手指輕輕一壓就碎為宜。
發芽期間發芽床必須始終保持濕潤。
發芽應使種子周圍有足夠的空氣,注意通氣。尤其是在
紙卷和砂床中應注意:紙卷須相當疏松;用砂床和土壤試驗
時,覆蓋種子的砂或土壤不要緊壓。
2.溫度
20
發芽應在規定的溫度進行,發芽器、發芽箱、發芽室的
溫度在發芽期間應盡可能一致。
溫度變幅不應超過±1℃。
當規定用變溫時,通常應保持白天高溫8h,晚上低溫
16h。溫度的變化應在1h或更短時間內完成。
3.光照
需光種子的光照強度為13.5-22.5μmol·m-2·s-1,如
在變溫條件下發芽,光照應在8h高溫時進行。
(六)休眠種子處理
許多中藥材種子存在休眠現象,主要是由于種皮硬實、
胚未成熟或存在抑制物質。可采用下列一種或幾種方法進行
處理。
1.破除種皮硬實種子的方法
(1)開水燙種:發芽試驗前將種子用開水燙種數分鐘,
再行發芽。
(2)機械損傷:小心地用工具刺破或用砂紙摩擦種皮,
或用機械碰破種皮。
(3)濃硫酸浸泡法:用98%的濃硫酸浸沒種子,一段時
間后(依品種而定),將種子撈出,立即用大量的自來水沖
洗干凈。
2.破除胚休眠的方法
(1)低溫處理:將各重復種子放在濕潤的發芽床上(最
好是砂床),種子在較低的恒溫條件下(5℃左右)或在變溫
21
的條件下(通常5-10℃)進行,處理一定的時間后,取出在
規定溫度下進行發芽。
(2)高低變溫處理:將各重復種子放在濕潤的發芽床
上(最好是砂床),然后進行變溫處理。溫度處理分為兩個
階段:第一階段是把種子放在較高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形態
后熟,經一段時間待胚完全發育后,轉到較低的溫度條件下
(5-10℃)進行生理后熟處理,一段時間后,取出在規定溫
度下進行發芽。
七、幼苗鑒定
(一)試驗持續時間
試驗前或試驗間用于破除休眠處理所需時間不作為發
芽試驗時間的一部分。
如果樣品在規定試驗時間內只有幾粒種子開始發芽,則
試驗時間可延長7d,或延長規定時間的一半。根據試驗情況,
可增加計數的次數。反之,如果在規定試驗時間結束前,樣
品已達到最高發芽率,則該試驗可提前結束。
(二)鑒定
鑒定要在主要構造已發育到一定時期進行。根據種的不
同,試驗中絕大部分幼苗應達到:子葉從種皮中伸出、初生
葉展開或葉片從胚芽鞘中伸出。
在計數過程中,發育良好的正常幼苗應從發芽床中揀
出,對可疑的或損傷、畸形或不均衡的幼苗,通常到末次計
數。嚴重腐爛的幼苗或發霉的種子應從發芽床中除去,并隨
22
時增加計數。
復胚種子單位作為單粒種子計數,試驗結果用至少產生
一個正常幼苗的種子單位的百分率表示。當送驗者提出要求
時,也可測定100個種子單位所產生的正常幼苗數,或產生
一株、兩株及兩株以上正常幼苗的種子單位數。
八、重新試驗
當試驗出現下列情況進,應重新試驗。
1.由于真菌或細菌的蔓延而使試驗結果不一定可靠時,
可采用砂床或土壤進行試驗。如有必要,應增加種子之間的
距離。
2.當正確鑒定幼苗數有困難時,可采用一種或幾種方法
在砂床或土壤上進行重新試驗。
3.當發現實驗條件、幼苗鑒定或計數有差錯時,應采用
同樣方法進行重新試驗。
4.當100粒種子重復間的差距超過表1最大容許差距
時,應采用同樣的方法重新試驗。如果第二次結果與第一次
結果相一致,及其差異不超過表2中所示的容許差距,則將
兩次試驗的平均數填報在結果單上。如果第二次結果與第一
次結果不相符合,其差異超過表2所示的容許差距,則采用
同樣的方法進行第三次試驗,填報符合要求的結果平均數。
表1同一發芽試驗四次重復間的最大容許差距
50%以上平均發芽率50%以下最大容許差距
9925
23
9836
9747
9658
9569
表2同一或不同實驗室來自相同或不同送驗樣品間發芽
試驗的容許差距
平均發芽率50%以上50%以下最大容許差距
98-992-32
95-974-63
91-947-104
85-9011-165
77-8417-246
60-7625-417
51-5942-508
結果計算和表示
試驗結果以粒數的百分率表示。當一個試驗的四次重復
(每個重復以100粒計,相鄰的副重復合并成100粒的重復)
正常幼苗百分率都在最大容許差距內(表1),則其平均數表
示發芽百分率。不正常幼苗、硬實、新鮮不發芽種子和死種
子的百分率按四次重復平均數計算。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
和未發芽種子百分率的總和必須為100,平均數百分率修約
到最近似的整數,修約0.5進入最大值中。
5.結果報告
24
填報發芽結果時,須填報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硬實
及新鮮不發芽種子和死種子的百分率。假如其中任何一項結
果為零,則將符號“-0-”填入該格中。
同時還須填報采用的發芽床和溫度、試驗持續時間以及
為促進發芽所采用的處理方法。
九、水分測定
(一)目的
測定送驗樣品的種子水分,為種子品質評價及安全貯
藏、運輸等提供依據。
(二)儀器設備
恒溫烘箱、樣品盒、干燥器、干燥劑等、分析天平(感
量達到0.001g)。
(三)測定程序
1.樣品準備
進行測定時需要取兩次重復的獨立樣品。用恒溫烘箱法
要求種子樣品的重量為:
樣品盒直徑小于8cm的種子重量為4~5g;樣品盒直徑等
于或大于8cm的種子重量要求10g。
稱重的精確度為0.001g,測定時樣品暴露在實驗室空氣
中的時間要減少至最低限度,應不超過2min。
2.樣品處理
特大粒種子在烘干前必須磨碎,磨碎的種子至少有50%
的磨碎物通過0.5mm篩孔的金屬絲篩;較大粒種子或皮堅硬
25
的種子應切成小片。
3.低恒溫烘干法
該法必須在相對濕度70%以下的室內進行。必須使試驗
樣品在樣品盒的分布為不超過0.3g/cm2。取樣時勿直接用手
觸摸種子,而應用勺或鏟子。
先將樣品盒預先烘干、冷卻、稱重,并記下盒號,取試
樣兩份(磨碎種子應從不同部位取得),每份4.5g~5.0g,將
試樣放入預先烘干和稱重過的樣品盒內,再稱重(精確至
0.001g)。使烘箱通電預熱至110-115℃,將樣品攤平放入烘
箱內的上層,樣品盒距溫度計的水銀球約2.5cm處,迅速關
閉烘箱門,使箱溫在5-10min內回至103±2℃時開始計算時
間,烘8±1h。用坩堝鉗或戴上手套蓋好盒蓋(在箱內加
蓋),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約30-45min后再稱
重。
4.高溫烘干法
其程序與低恒溫烘干法相同。首先將烘箱預熱至
140-145℃,打開箱門5-10min后,烘箱溫度須保持
130-133℃,樣品烘干時間為1h。
5.高水分預先烘干法
需要磨碎的種子,如果種子水分含量超過16%,必須采
用預先烘干法。
稱取兩份樣品各25.00±0.02g,置于直徑大于8cm的樣
品盒中,在103±2℃烘箱中預烘30min。取出后放在室溫冷
卻和稱重。此后立即將這兩個半干樣品分別磨碎,并將磨碎
26
物各取一份樣品按3或4條所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四)結果計算
根據烘后失去的重量計算種子水分百分率,按式(1)
計算到小數點后一位:
(1)式中:M1—樣品盒和蓋的重量,g;
M2—樣品盒和蓋及樣品的烘前重量,g;
M3—樣品盒和蓋及樣品的烘后重量,g。
若用預先烘干法,可從第一次(預先烘干)和第二次按
上述公式計算所得的水分結果換算樣品的原始水分,按式
(2)計算。
(2)式中:
S1—第一次整理種子烘后失去的水分,%;
S2—第二次磨碎種子烘后失去的水分,%。
(五)容許差距
若一個樣品的兩次測定之間的差距不超過0.2%,其結果
可用兩次測定值的算術平均數表示,否則,重做兩次測定。
(六)結果報告
結果填報在檢驗結果報告單的規定空格中,精確度為
0.1%。
27
十、生活力的測定
(一)目的
在短期內快速估測種子樣品的生活力,特別是休眠種子
樣品的生活力。XX樣品在發芽末期尚有較多的休眠種子時,
可應用生活力的生化法快速估測種子。一般采用三苯氯化四
氮唑(簡稱四唑,TTC)法。
(二)試劑
0.1%-1.0%(m/V)的TTC溶液。1.0%溶液用于不切開胚
的種子染色,而0.1%-0.5%溶液可用于已經切開胚的種子染
色。配成的溶液須貯存在黑暗處或棕色瓶里。
如果用蒸餾水配制溶液的pH值不在6.5-7.5范圍內,
則采用磷酸緩沖液來配制。
(三)儀器、設備
1.控溫設備
電熱恒溫箱或發芽箱,冰箱。
2.觀察器具
體視顯微鏡或手持放大鏡,光線充足柔和的燈光。
3.容器
棕色定量加液器,不同規格的染色盤。
4.切刺工具
單面刀片、矛狀解剖針、小針等。
5.預濕物品
濾紙、吸水紙和毛巾等。
28
6.其他
天平(感量為0.001g)、鑷子、吸管等。
(四)測定程序
1.試驗樣品的數取
從經凈度分析后并充分混合的純凈種子隨機數取100粒
種子作為一種重復。共取3次重復。如是測定發芽末期休眠
種子的生活力,則單用試驗末期的休眠種子。
2.種子的預處理
(1)預措:有些種子在預濕前須先除去種子的外部附
屬物(包括剝去果殼)和在種子非要害部位弄破種皮,如刺
破硬實種皮等。
較易剝掉種皮種子,可用始溫30-45℃的水浸種
24-48h,每天換水。硬粒大種子可用始溫80-85℃水浸種,
攪拌并在自然冷卻中浸種24-72h。種皮致密堅硬的種子,可
用98%的濃硫酸浸種20-180min,充分沖洗,再用水浸種
24-48h,每天換水。
(2)預濕:為加快充分吸濕、軟化種皮,便于樣品準
備,以提高染色的均勻度,通常種子在染色前要進行預濕。
根據種的不同,預濕的方法有所不同。一種是緩慢潤濕,即
將種子放在紙上或紙間吸濕,它適用于直接浸在水中容易破
裂種子(如豆科大粒種子),以及許多陳種子和過分干燥種
子;另一種是水中浸漬,即將種子完全浸在水中,讓其達到
充分吸脹,它適用于直接浸入水中而不會造成組織破裂損傷
的種子。
29
3.染色前的準備
為了使胚的主要構造和活的營養組織暴露出來,便于四
唑溶液快速而充分地滲入和觀察鑒定,經軟化的種子應進行
樣品準備。準備方法因種子構造和胚的位置不同而異,如禾
谷類種子沿胚縱切,傘形科種子近胚縱切等。丹參等種子預
濕后表面有黏液,可采用硫酸鋁鉀5min清除掉。
將早已準備好的種子樣品放入染色盤中,加入適宜濃度
的四唑溶液以完全淹沒種子,移至一定溫度的黑暗控溫設備
內進行染色反應。所用染色時間因四唑液濃度、溫度、種子
種類、樣品準備方法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來說,四
唑溶液濃度高,染色快;溫度高,染色時間短,但最高不超
過45℃。到達規定時間或染色已很明顯時,倒去四唑溶液,
用清水沖洗。
4.鑒定前處理
為便于觀察鑒定和計數,將已染色的種子樣品,加以適
當處理使胚主要構造和活的營養組織明顯暴露出來,如一些
豆類沿胚中軸縱切,瓜類剝去種皮和內膜等。
5.觀察與鑒定
大中粒種子可直接用肉眼或手持放大鏡進行觀察鑒定,
對小粒種子最好用10-100倍體視顯微鏡進行觀察。
觀察鑒定時,確定種子是否具有生活力,必須根據胚的
主要構造和有關活營養組織的染色情況進行正確的判斷。一
般的鑒定原則是:凡胚的主要構造或有關活營養組織全部染
成有光澤的鮮紅色且組織狀態正常的為正常有生活力的種
30
子;否則為無生活力的種子。
(1)依據鑒定標準,將有生活力與無生活力的種子分
開和計數。鑒定標準如下:
有生活力的種子符合下列任意一條的列為有生活力種
子:
1)胚和子葉全部均勻染色。
2)子葉遠胚根一端≤1/3不染色,其余部分完全染色。
3)子葉側邊總面積≤1/3不染色,其余部分完全染色。
(2)無生活力的種子符合下列任意一條的列為無生活
力種子:
1)胚和子葉完全不染色。
2)子葉近胚根處不染色。
3)胚根不染色。
4)胚和子葉染色不均勻,其上有斑點狀不然色。
5)子葉不染色總面積>1/2。
6)胚所染顏色異常,且組織軟腐。
(五)結果表示與報告
計算各個重復中有生活力的種子數,重復間最大容許差
距不得超過表3的規定,平均百分率計算到最近似的整數。
表3生活力測定重復間的最大容許差距
平均生活力百分率4次重重復間容許的最
2次重復
%12復大差距3次重復
9925--
98365-
31
974766
965876
十一、重量測定
(一)目的
種子重量以“千粒重”表示,千粒重與種子大小和飽滿
程度密切相關,也是計算種子播種量的必要依據。
(二)測定方法
有百粒法和五百粒法:
1.百粒法:大粒種子一般采用百粒法。從試驗樣品中隨
機數取種子100粒,8次重復,分別稱重(g),小數位數與
GB/T3543.3的規定相同。
2.五百粒法:中小粒種子一般采用五百粒法。從試驗樣
品中隨機數取種子500粒,4次重復,分別稱重(g),小數
位數與GB/T3543.3的規定相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洛陽理工學院《中國當代文學(上)》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遂寧市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二模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湖南大學《大學英語中級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富陽區重點名校2025屆中考總復習單元滾動測試卷初三生物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第一中學2025年高三最后一卷數學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畜牧微生物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2025屆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鄭州亞歐交通職業學院《統計專業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省長沙市廣益實驗中學2025年下學期高三數學試題1月階段測試考試試卷含解析
- 怎樣收集有效的客戶資料
- 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第四課書面作業設計樣例(第3-4周)
- GB∕T 17626.5-2019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
- 《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培訓結業考核試題附答案
- 基于SolidWorks球閥參數化設計
- 首件檢驗記錄表(標準樣版)
- 重慶森林工程林業項目營造林檢查驗收辦法(試行)
- 《江南園林分析》ppt課件
- 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檢查表
- 施工日志填寫范本
- 土及部分巖石力學參數經驗值
- 如何做好銀行業IT審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