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學考點07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 (二)_第1頁
2021年高考化學考點07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 (二)_第2頁
2021年高考化學考點07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 (二)_第3頁
2021年高考化學考點07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 (二)_第4頁
2021年高考化學考點07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 (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07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

1.(2021?濟南大學城實驗高級中學高三月考)在二氧化碳加氫制甲烷的反應體系中,主要發生反應的熱化

學方程式為

反應I:CO2(g)+4H2(g)=CH4(g)+2H2O(g)A//=-164.7kJ/mol

反應II:CO2(g)+H2(g)=CO(g)+H2O(g)AH=41.2kJ/mol

反應HI:2CO(g)+2H2(g)=CO2(g)+CH4(g)AH=-247.1kJ/mol

向恒壓、密閉容器中通入ImolCOz和4molHz,平衡時CHCCO、CO2的物質的量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770C

A.圖中曲線C表示CO的物質的量隨溫度的變化

C(CH4)

B.反應I的平衡常數可表示為K=C(CO:)C:(H2)

C.提高CO2轉化為CH4的轉化率,需要研發在低溫區高效的催化劑

D.CH4(g)+H2O(g尸CO(g)+3H2(g)的△H=-205.9kJ/mol

【答案】AC

【詳解】

A.反應物co?的量逐漸減小,故圖中曲線A表示co2的物質的量變化曲線,由反應n和in可知,溫度升

高反應H正向移動,反應ni逆向移動,co的物質的量增大,故曲線C為CO的物質的量變化曲線,曲線B

為CH4的物質的量變化曲線,故A正確;

B.化學平衡常數是生成物濃度帚之積與反應物濃度耗之積的比值,反應1佗平衡常數為

2

KC(CH4)C(H2O)

故B錯誤;

4

■C(CO2)C(H2)

c.反應i為放熱反應,反應n為吸熱反應,降低溫度有利于反應I正向進行,反應n逆向進行,即可提

高C02轉化為CH4的轉化率,所以需要研發在低溫區高效的催化劑,故c正確:

D.反應II-反應1,并整理可得到目標反應?則CH4?+H2Q(g)=CO(g)+3H2(g)的

△H=+41,2kJ/mol+164.7kJ/mo]=+205.9kJ/moI,故D錯誤;

故答案為AC。

2.(2021?河北高三二模)已知鍵能:H—H淳為akJ-mol',Br—Br鍵為bkJ?mo『,H—Br鍵為kJraol”<>

一定溫度下,反應Br(g)+H2(g)UHBr(g)+H(g)AH的反應歷程與能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

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B.AH=E]-E2,加入催化劑時,罵、&及AH均減小

C.已知a>c,若反應H2(g)+Br2(g)u2HBr(g)AH<0,則b>a

D.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且正反應速率加快的程度較大

【答案】D

【詳解】

A.由圖可知,4為正反應活化能,石2為逆反應活化能,耳>£,△H=-E2>0,為吸熱反應,A

項錯誤;

B.加入催化劑時,4、E2降低,但AH不變,選項B錯誤;

C.由于H—H鍵的鍵能大于H—Br鍵,若反應H2(g)+Br2(g)=2HBr(g)AH<0,則Br—Br鍵的

鍵能應小于H—Br鍵,即c>b,又。>。,貝選項C錯誤;

D.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加快的程度大于逆反應速率加快的程度,使平衡向正反應方

向移動,選項D正確。

答案選D。

3.(2021?江蘇南京市?南京師大附中高三模擬)臭氧層中03分解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反應過程

臭班分解過程示意圖

A.催化反應①②均為放熱反應

B.決定03分解反應速率的是催化反應②

C.目是催化反應①對應的正反應的活化能,(&+&)是催化反應②對應的逆反應的活化能

D.溫度升高,總反應的正反應速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逆反應速率的增加幅度,且平衡常數增大

【答案】C

【詳解】

A.從圖上可知,反應①中生成物能量高于反應物,反應①是吸熱反應,A項錯誤;

B.決定總反應速率的是慢反應,活化能越大反應越慢,據圖可知催化反應①的正反應活化能更大,反應更

慢,所以催化反應①決定臭氧的分解速率,B項錯誤;

C.據圖可知目為催化反應①中反應物斷鍵吸收的能量,即催化反應①對應的正反應的活化能,氏+當為催

化反應②生成物成鍵時釋放的能量,即催化反應②對應的逆反應的活化能,C項正確;

D.據圖可知總反應的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總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總反應的正反應速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逆反應速率的增加幅度,平衡常數減小,D項錯誤;

答案選C。

4.(2021?江蘇常州市?高三一模)尿素[CO(NH2)2]是一種高效緩釋氮肥。利用NE和CO2合成尿素的反應分

兩步進行:

?2NH3(l)+CO2(g)=NH4COONH2(l)A//i=-ll7.2kJmol」;

@NH4COONH2(1)=CO(NH2)2(1)+H2O(1)△月2=+16.67kJmol/.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的AS>0

B.反應①的平衡常數可表示為K=C(CO2)

C.2NH3⑴+CO2(g)=CO(NH2)2⑴+H2O⑴的AH=-100.53kJmoH

D.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NHa的轉化率越大

【答案】C

【詳解】

A.反應①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則該反應是一個端減小的反應,ASVO,故A錯誤;

1

B.由方程式可知,反應①的平衡常數K二FT;,故B錯誤;

C(COj

C.由蓋斯定律可知,①+②得NH3和CCh合成尿素的反應2NH3⑴+CCh(g尸CO(NH2)2(1)+H2O⑴,則

△”=AWi+A”2=(T17.2kJmoE)+(+16.67kJmo產尸一100.53kJmol」,故C正確;

D.由蓋斯定律可知,①+②得N%和CO2合成尿素的反應2NH3(l)+CO2(g)=CO(NH2)2(I)+H2O(l),

△”=T00.53kJ?moH,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NH3的轉化率減小,故D錯誤;

故選C。

5.(2021?上海徐匯區?高三二模)理論研究表明,在lOlkPa和298K下,HCN(g)=^HNC(g)異構化反應

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K修峭

A.HCN和HNC中碳氮鍵完全相同

B.HCN和HNC互為同素異形體

C.ImolHNC(g)的能量高于ImolHCN(g)

D.HCN(g)HNC(g)+59.3kJ

【答案】C

【詳解】

A.HCN中的碳氮鍵為C三N鍵,HNC中碳氮鍵為N=C鍵,二者的碳氮鍵不一樣,A項錯誤;

B.同素異形體是指由同樣的單一化學元素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質的單質。HCN和HNC

都不是單質,不符合同素異形體的定義,B項錯誤;

C.由圖可知,HNC的能量比HCN的能量高,C項正確;

D.題中熱化學方程式表示錯誤,應為:HCN(g)U^HNC(g)A/7=+59.3kJmol,,D項錯誤;

答案選c。

6.(2021.湖北鄂州市?高二月考)CO與N2O在Fe+作用下發生反應的能量變化及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兩步

基元反應為①NzO+Fe+nNz+FeO+dg、②FeO,+CO=CC>2+Fe+(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O與CO?互為等電子體,均為直線型分子

B.反應①是氧化反應,反應②是還原反應

C.總反應速率主要取決于反應②的快慢

D.因為反應①慢,所以總反應的婚變主要由反應①決定

【答案】A

【詳解】

A.N9與COz原子數相同,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也相同,二者互為等電子體。等電子體結構相似,CO2為直

線型分子,因此N2O也是直線型分子,A正確;

B.反應①②中均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因此兩個反應均是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

C.對于多步反應,化學反應的總反應的快慢由慢決定,因此總反應速率由慢反應①的快慢決定,C錯誤;

D.總反應的婚變不是由反應快慢決定,而是由反應物、生成物的總能量入小決定,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Ao

7.(2021.北京順義區.高三二模)乙烯與水加成制備乙醇的能量變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氐順的是

A.反應①中有C=C斷裂

B.反應①和反應②均為放熱反應

C.CHMg)+H2Q(l)=C2H50H

D.H2SO4是該合成過程的催化劑,可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

【答案】D

【分析】

由圖可知乙烯與水加成制備乙醇的過程為:

1

①C2H?g)+H2soMD=C2H50so3H⑴△H=E1-E2kJ-mol;

1

@C2H50so3H⑴+H2O⑴=C2H50H(1)+H2sO4⑴AH=E3-E4kJ-mol'。

【詳解】

A.對比C2H4和C2H50so3H可知反應①為加成反應,有C=C斷裂,A正確;

B.由圖可知反應①、反應②的反應物的總能量均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均為放熱反應,B正確;

C.結合分析可知①+②得C2H4(g)+H2(XD=C2H50H(l)A”=(Ei-E2+E3-E4)kJ?moH,C正確;

D.H2s04在兩步反應中出現,在總反應中未出現,是該合成過程的催化劑,它可提高反應速率,但是不能

使平衡發生移動,不能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D錯誤;

答案選D。

8.(2021?河南高三月考)硫酸甲酯(CH3OSO3H)是制造染料的甲基化試劑,在有HzO存在的條件下,CHQH

和SO,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分子間的作用力用"…”表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2o

卷o

■2O

A.CH30H與SO3反應的A”VO

B.a、b、c三種中間產物中,a最穩定

C.該反應最高能壘(活化能)為19.06eV

D.由d轉化為f過程中,有硫氧鍵的斷裂和生成

【答案】C

【詳解】

A.根據圖示可知:反應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高,因此發生反應放出熱量,所以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的

<0,A正確:

B.物質含有的能量越低,該物質的穩定性就越強,根據圖示可知a、b、c三種中間產物中,a物質的能量

最低,則a的穩定性最強,故a最穩定,B正確;

C.根據圖示可知該反應最大壘能為:3.66eV-(-2.96eV)=6.62eV,C錯誤;

D.結合圖示中的粒子間的結合方式可是在轉化過程中甲醇、水、三氧化硫中的化合鍵均有斷裂,故由d轉

化為f過程中,有硫氧鍵的斷裂和生成,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C。

9.(2021?江蘇高三二模)通過反應I:4HCl(g)+O2(g)=2C12(g)+2H2O(g)可將有機氯化工業的副產品

n(HCl)。

HC1轉化為C%。在0.2MPa、反應物起始物質的量比)=2條件下,不同溫度時HC1平衡轉化率如

題圖所示。向反應體系中加入CuCL,能加快反應速率。

-1

反應I[:2CUC12(S)+O2(g)=2CuO(s)+2Cl2(g)AH=125.6kJmol

-1

反應HI:CuO(s)+2HCl(g)=CuCl2(s)+H2O(g)AH=-120.0kJ-mol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H

A.反應I的AH=5.6kJ?mol”

B.升高溫度和增大壓強均能提高反應I中HC1的平衡轉化率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500C時,使用CuCU,能使HC1轉化率從X點的值升至Y點的值

n(HCl)

D.在0.2MPa、500C條件下,若起始小、々,HC1的轉化率可能達到Y點的值

n(02)

【答案】D

【詳解】

A.根據蓋斯定律.由H+HIX2得

-1

4HCl(g)+O2(g)=2Cl2(g)+2H2O(g)AH=125.6kJmol'+(-120.0kJ.mof)x2=-114.4kJ-mol

,故A錯誤;

B.反應I為氣體體積減小的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HC1的平衡轉化率降低,故B錯誤;

C.使用CuCU作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不能改變HC1的平衡轉化率,故C錯誤;

n(HCl)「

D.在O.2MPa、5(MTC條件下,若起始小\<2,增加了(h的相對含量,能提高HC1的轉化率,HC1的

n(°2)

轉化率可能達到Y點的值,故D正確;

答案選D。

IU.(2。21?上海虹口區?高二二模)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了由小分子X、Y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M的催化反應

歷程。該歷程可用示意圖表示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一②過程有熱量放出

B.X、Y、M分別為甲烷、二氧化碳和乙酸

C.反應過程中有C-H鍵、C-C鍵、O-H鍵生成

D.由X、Y生成M的總反應原子利用率為100%

【答案】C

【分析】

依據圖示反應歷程可知甲烷在催化劑作用下斷裂C-H生成中間產物①;①一②過程中形成C-C鍵,從②到

CFhCOOH有O-H鍵生成。

【詳解】

A.。一②過程能量變低,有熱量放出,故A正確:

B.結合圖例和分子結構示意圖,X為CH4、Y為CO2、M為CH3coOH,即分別為甲烷、二氧化碳和乙酸,

故B正確:

C.反應過程中沒有C-H鍵生成、①T②過程中形成C-C鍵、從②到CH3C00H有0-H鍵生成,故C錯誤;

D.依據反應歷程可知甲烷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乙酸為化合反應,所以原子都轉移到目標產物,原子利用

率為100%,故D正確;

故選C。

11.(2021?陜西西安市?西安中學高三月考)I,3-丁二烯(/\〃\)與HBr發生加成反應分兩步:第一步

H+進攻1,3-丁二烯生成碳正離子中間體QHc/券);第二步B「進攻碳正離子完成1,2-加成或1,

4-加成.反應進程中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已知在較低溫度時,得到以1,2-加成產物為主;在較高溫度

反應進程

A.第一個過渡態決定反應速率,第二個過渡態決定產物組成

B.在較低溫度下,1,2-加成反應速率比1,4-加成更快

C.在較高溫度下,1,4-加成產物比1,2-加成產物更穩定

D.對異構化反應:C乩CHBrCH二C%、化'CH3cH=CHC4Br,升高溫度,3-澳-1-丁烯的平衡轉化率增大

1*2-丁都

【答案】D

【詳解】

A.由圖可知第一個過渡態所需能量高決定反應速率,第二個過渡態由于能量不同會有不同產物,故決定產

物組成,故A正確;

B.在較低溫度下,1,2-加成反應速率比1,4-加成更快,因為1,2-加成反應所需能量更低,故B正確;

C.根據題給反應進程中的能量關系知,1,3-丁二烯與HBr的加成反應為放熱反應,兩種溫度下,1,4-加

成產物比1,2-加成產物的能量低,所以I,4-加成產物更穩定,故C正確:

D.由圖選像可知反應為放熱反應,升溫立衡逆向移動,升高溫度,3-溟-1-丁烯的平衡轉化率減小,故D錯

誤;

故選Do

12.(2021.張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學高二月考)由于化石燃料的長期大量消耗,傳統能源逐漸枯竭,而人類對

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高,氫能源和化學電源的開發與利用成為全球發展的重要問題。以太陽能為熱源,熱

化學硫碘循環分解水是一種高效、環保獲取氫能源的方法,其反應過程如下:

已知反應1:SO2(g)+12(g)+2H2O(1)=2HI(aq)+H2SO4(aq)AH<0

反應2:()

H2SO4(aq)=SO2(g)+H2O1|+1Q2(gAH>0

反應3:2HI(aq)=H2(g)+I2(g)AH>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過程實現了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該過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氫反應的活化能,可加快反應速率

C.熱化學硫碘循環分解水的總反應為2H2。=2H2T+O2T

D.升高熱源溫度可使上述三個反應的平衡常數均增大

【答案】D

【詳解】

A.由圖可知,總反應為2H20=2凡+。2,該過程中利用太陽能使化學反應發生,實現了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

能,故A正確;

B.該過程利用S()2(g)和L(g)作催化劑,改變反應進行途徑,降低了水分解制氫反應的活化能,可加快

反應速率,故B正確;

C.反應1+反應2+反應3得H2O(l)=H2(g)+go2(g),即是2H2(D=2H2T+。2T,故C正確;

D.由于反應I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減小,而反應H、IH是吸熱反應,升高溫

度,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故D錯誤;故選D。

13.(2021?廣東高三月考)氯代叔丁烷[(CH3)3C-C1]的水解反應進程與能量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CH工C二CI過渡態2

水分子以質子化的靜之間發生質

\子交換得到HQ,和叔J解用。?和

\去質子化產生的H?。溶液中的CI

(CHJJJC—Cl+O^\結合生成HQ

+CI+0:(CH0.C—O4-H—a

子作為親核

狀劑進攻碳止離子

反應進程

A.氯代叔丁烷水解的正反應活化能大于逆反應活化能

B.極性共價鍵發生異裂時,可以產生正、負離子

c.HQ分子親核進攻碳正離子時,能夠放出能量

D.過渡態1、中間體、過渡態2中,過渡態1最穩定

【答案】B

【詳解】

A.由圖象可知,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即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則正反應活化能小于逆反應活化

能,故A錯誤;

B.由圖象可知,圖中過渡態1發生極性共價鍵(C—C1鍵)異裂生成了中間體碳正離子和氯離子,即極性

共價鍵發生異裂時,可以產生正、負離子,故B正確:

C.由圖象可知,圖中H2O分子親核進攻碳正離子后生成了能量更高的過渡態2,即該過程需要吸收能量,

故C錯誤;

D.由圖象可知,過渡態1、中間體、過渡態2中,過渡態1能量最高,最不穩定,中間體能量最低,最穩

定,故D錯誤;

故答案選B。

14.(2021?福建福州市?高三二模)三甲胺N(CHj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國科學家實現了使用銅催化劑將

N,N-二甲基甲酰胺[(CHshNCHO,簡稱DMF]轉化為三甲胺的合成菖線。結合實驗與計算機模擬

結果,研究單個DMF分子在銅催化劑表面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裝示物質吸附在銅催化劑上)。下列說法

苗毛的是

(CH)NCHO(g)+2H(g)

0.0322

N(CH3)3(g)+H2O(g)

(CH3)2NCHOH*+3H*-102

-1.23(CH3)2NCH2+OH*+2H*

-1.55

-1.77

「2.16

(CH3)2NCH2OH*+2H*

(CH)NCHO*+2H*

32N(CH3)3+OH*+H*

A.該歷程中發生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斷裂

B.該歷程中的最大能壘(活化能)為1.19eV

C.銅催化劑的作用之一是吸附反應物形成更穩定的反應中間體

D.若ImolDMF完全轉化為三甲胺,則會釋放出1.02eV的能量

【答案】D

【詳解】

A.(CH3)2NCHO(g)與H2(g)反應最終生成N(CH3)3(g)過程中N-C與H-H鍵一定會斷裂,故有極性鍵和非極

性鍵斷裂,A項正確;

B.看歷程最后一步中出現了最大能量-1.02-(-2.21)eV=1.19eV,B項正確;

C.銅催化劑的作用之一是吸附反應物形成更穩定的反應中間體,圖中可見反應中間體能量低,穩定,C項

正確;

D.該反應的總反應由(CH3)2NCHO(g)轉化為N(CH3)3(g),但L02eV為單個(CH3)2NCHO(g)反應時放出的熱

量,故A"=-1.026V?NA,D項錯誤;

答案選D。

15.(2021?遼寧錦州市?高三一模)1,3.丁二烯在某條件下與濱發生加成反應時,會生成M和N兩種產物,

其反應機理如圖1所示:室溫下,M可以緩慢轉化為N,能量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M發生加聚反應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BrBr

B.N存在順反異構

C.室溫下,N的穩定性強于M

D.M—N反應的熱效應△H=-(E2?E1)kJmol

【答案】A

【詳解】

A.M發生加聚反應,產物的結構簡式為千以一?1+,

BiCHCH^r

二丁-戶+

"M-MKF4Hze,u

BiCHCH^r?BiCHCH^Br人日沃

LNViwUri^jr

B.有機物N的雙鍵碳原子都連接了-H和-CHzBr,當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團位于雙鍵的同側,即順式結構,

當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團位于雙鍵的異側,即反式結構,故N存在順反異構,B項正確;

C.由題干信息“室溫下,M可緩慢轉化為N”,化學反應趨向于生成更穩定的物質,因此N的穩定性強于

M,C項正確;

D.由圖2可知MfN反應放熱,AH<0,故AH=-(E2-EJkJ-moL,D項正確:

答案送A。

16.(2021?遼寧高三模擬)甲酸脫氫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我國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技術,研究在催化劑表面脫

氫的反應歷程與能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O,一

E

W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酸脫氫生成二氧化碳為吸熱反應

B.歷程中最大能壘(反應活化能)為44.7kcal-mo『

C.反應CO2(g)+2H*=CC)2(g)+H2(g)AH=+3.3kcalmor,

D.使用催化劑能夠加快反應速率,降低熔變,提高平衡產率

【答案】C

【詳解】

A.由圖可知,HCOOH脫氫反應為放熱反應,選項A錯誤;

B.由圖可知,最大能壘(反應活化能)為80.3kcal-mo「,選項B錯誤;

C.由圖可知,反應CO2+2H*==COz+H2,能量由-17.4變為一14.1,故△〃=+3.3kcal-moL,選

項C正確:

D.催化劑能夠加快反應速率,但不改變熔變和平衡產率,選項D錯誤。答案選C。

17.(2021?湖南常德市?高三一模)消除天然氣中H2s是能源領域的熱點,利用CuFezCh表面吸附H2s時,

華中科技大學李鉉等研究表明有兩種機理途徑,如圖所示。

,途徑1

-——途徑2

o—

E

m

s

3

H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吸附過程釋放能量

B.途徑1歷程中最大活化能為204.5kJ-mol"

C.HiS』HS*+H字的速率:途徑1>途徑2

D.CuFezCh在吸附過程中提供了O原子

【答案】C

【詳解】

A.該吸附過程相對能量下降,所以為釋放能量,A項正確;

B.途徑1最大活化能為?362.6-(?567.1)=204.5kJmolLB項正確;

C.HS*=HS*+H*中,活化能途徑1>途徑2,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則反應速率途徑1〈途徑2,C

項錯誤;

D.在吸附過程中CuFezCh提供了O原子.D項正確:答案選C。

18.(2021?遼寧丹東市?高三一模)1,3-丁二烯與HBr發生加成反應分兩步:第一步H+進攻1,3-

丁二烯生成碳正離了(CH《瑞);第二步Br一進攻碳正離了完成1,2-加成或1,4-加成。反應

進程中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已知在O'C和40℃時,1,2-加成產物與1,4-加成產物的比例分

別為70:30和15:8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兩步反應都為放熱反應

B.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選擇合適的催化劑提升1,4-加成產物的產率

C.相同條件下,第二步反應1,2-加成的反應速率比1,4-加成的反應速率快

D.可以通過控制溫度提升1,4-加成產物的產率

【答案】A

【詳解】

A.根據圖中信息得到反應第一步是反應物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總能量,因此第一步反應為吸熱反應,故A錯

誤;

B.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選擇合適的催化劑提高1,4-加成,而降低I,2-加成,從而提升1,4-加成產物

的產率,故B正確;

C.相同條件下,根據圖中信息第二步反應1,2-加成的反應的活化能比1,4一加成的反應的活化能低,因

此第二步反應1,2-加成的反應速率比1,4-加成的反應速率快,故C正確;

D.根據已知在0℃和40℃時,1,2-加成產物與1,4-加成產物的比例分別為70:30和15:85,因此可以

通過控制溫度提升1,4-加成產物的產率,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A。

19.(2021?山西晉中市?高三二模)“氯化反應”通常指將氯元素引入化合物中的反應。計算機模擬單個乙塊分

子和氯化氫分子在催化劑表面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5

2.0-崎?

+/

HC=CH(g)+HCl(g)HgCl2(s)!\

L"http://2.12\

0.5//.'

0K……二9竺-.型紡...1

-0.5Ml+HCl(g)M2-q

-1.00-0。?

-1.5

\M3

-2.0o心。/

-2.5-一240i

?H2C=CHCl(g)+HgCl2(s)

1

A.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C=CH(g)+HCl(g)=H2C=CHCl(g)AH=-2.24x1O^eV-mor

B.反應物或產物在催化劑表面進行物理吸附和解吸附

C.該歷程中活化能為1.68x1024eV

D.碳碳三鍵鍵能:CH三CH>M1

【答案】D

【詳解】

A.題干中“計算機模擬單個乙煥分子和氯化氫分子”,即圖像中表示的單個分子的能量的變化,故熱化學方

程式中A”=-2.24xl(T24xNAeV-moir,故A錯誤;

B.在催化劑表面吸附和解吸附的過程都是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的過程,不是物理過程,故B錯誤;

C.由M2TM3的變化過程可計算出該歷程的活化能為2.12'10-24乂防6丫皿0口,故C錯誤;

D.Ml為C2H2與HgCb形成的中間體,加入催化劑,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形成的中間體更易發生加成反

應,化學鍵更易斷裂,故Ml中碳碳三鍵筵能比C2H2中小,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D。

20.(2021?江西高三模擬)反應CH“g)+C02(g尸CH3C00H(g)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該反應歷程示意圖如圖

所示。有人提出利用電化學處理,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O

H

A.若設計為原電池,則通入甲烷的電極為負極

B.使用催化劑,可降低活化能和婚變,加快反應速率

C.由圖象可知①一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碳碳單鍵

D.若設計為原電池,用稀硫酸作電解質溶液,正極反應為:2co2+8e-+8H+=CH3COOH+2H2。

【答案】B

【詳解】

A.CH4中碳原子化合價?4,CO2中碳原子化合價+4,CH3co0H中碳原子平均化合價為。價,所以對于CK

來說,有反應物到生成物化合價升高,做還原劑,那么在原電池中還原劑進負極失電子被氧化,描述正確,

不符題意;

B.催化劑只能降低活化能,不可能改變熔變,描述錯誤,符合題意:

C.由題圖可知,反應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且催化過程中,CH4碳氫鍵斷裂,碳原子與C02碳原子形

成單鍵,描述正確,不符題意;

D.C02進正極,在酸性條件下被還原,生成CH3co0H,電極反應式正確,不符題意;

綜上,本題選B。

21.(2021?山東高三模擬)據文獻報道:使用新型催化劑實現芳香化合物選擇性C?H鍵活化機理如圖所示。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總反應方程式為4

B.該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有效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

C.反應過程中Pd的成鍵數目保持不變

HO

X、H

D.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

【答案】A

【詳解】

A.圖示中反應物為[了和O2,產物是:和H2O(step4),所以該反應的總反應催化劑為

催化劑\=(.

+0------2)^+2見0,A項正確;

a2

B.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但不影響平衡轉化率,B項錯誤;

C.圖示中Pd的成鍵數目有3,4兩種情況,C項錯誤;

D.根據圖示可知,為該反應的中間產物,D項錯誤;故選A,

22.(2021?安徽高三三模)鋰元素用途廣泛,如圖是一種帆的化合物催化某反應的反應機理。下列敘述錯誤

的是

H

N(HiS496)

H2O

a;H+

A.H?0參與了該催化反應

B.過程①中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

C.該催化循環過程中有氫氧鍵的斷裂和形成

D.每次循環的凈反應為H2O2+2Cr=2H0Cl+2e-

【答案】D

【詳解】

A.過程④說明HzO參與了該催化反應,故A正確;

B.根據過程①的反應,反應物全部變為生成物,說明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KX)%,故B正確;

C.過程①中有氫氧鍵的形成,過程②中有氫氧鍵的斷裂,說明該催化循環過程中有氫氧鍵的斷裂和形成,

故C正確;

D.根據整個反應體系得到每次循環的凈反應為H++H2O2+CINHOCI+H2O,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D。

23.(2021?湖北高三模擬)在紫外線的作用下,CECI2可解離出氯原子,氯原子破壞臭氧層的原理如圖所

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氧化氯自由基是臭氧分解過程的催化劑

B.反應a的活化能低于反應b的活化能

氯原子

C.臭氧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03^=30,

hv

D.CF2c%分子的空間構型是正四面體形

【答案】C

【詳解】

A.根據示意圖可判斷一氧化氯自由基是臭氧分解過程的中間產物,A錯誤;

B.反應a是慢反應,反應b是快反應,其活化能高于反應b的活化能,B錯誤;

氯原子

C.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臭氧分解轉化為氧氣,則臭氧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O3^=3O.,C正

hv

確;

D.由于C-F和C—C1的鍵長不同,因此CF2cI2分子的空間構型是四面體形,不是正四面體,D錯誤;

答案選Co

24.(2021?廣東佛山市?高三二模)中國科學院發現CO2在核(Fe-Zn?Zr).殼(Zeolite)催化劑內能高效氫化成異

構化烷燒,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過程中沒有發生電子的轉移

B.該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

C.該過程中還有HzO生成

D.H?和CO2在核殼內部進行了原子的重組

【答案】A

【詳解】

A.根據圖示,氫氣和二氧化硫在核(Fe?ZmZr).殼(Zeolite)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CO和烷夕至,存在電子的轉移,

故A錯誤;

B.催化劑能夠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故B正確;

C.根據圖示,氫氣和二氧化硫在核(Fe-Zn-Zr)-殼(Zeolite)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CO和烷燒,根據原子守恒,

CO2中的O原子不可能都轉化為CO中的O,因此該過程中一定有H2O生成,故C正確;

D.比和CO2在核殼內部轉化為CO和烷燒,發生了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的本質就是原子的重新組合,故D

正確;

故選A。

25.(2021?湖南永州市?高三三模)工業生產排放的煙氣中同時存在SO2、NO,.和CO,利用它們的相互作用

可將SO2、NOx還原成無害物質,一定條件下得到以下實驗結果。圖1為298K各氣體分壓與CO物質的量

分數的關系,圖2為CO物質的量分數為2.0%時.各氣體分樂與溫度的關系c

p/KPa必KPa

10000100002J?—■1

1000CO?1000

co

750cos750cos

250250

00

1.01.21.41.61.82.0

9(CO)/%

77K

圖1圖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不同溫度下脫硝的產物為N2,脫硫的產物可能有多種

B.溫度越高脫硫脫硝的效果越好

C.NOx比SO2更易被CO還原

D.體系中可能發生反應:2cosUS2+2CO、4cO2+S2=4CO+2sO2

【答案】B

【詳解】

A.根據圖2可知,不同溫度下脫硝的產物為N2,脫硫的產物可能有S2、COS等多種物質,故A正確;

B.根據圖2可知,1200K~1400K,隨溫度升高,SCh含量升高,故B錯誤;

C.由圖示可知,NOx比SO2更易被CO還原,故C正確;

D.由圖示可知,溫度低于1000K時COS含量降低,S2、CO含量升高,體系中可能發生反應:2cosWS2+2CO;

溫度人于1000K時CO2、S2含量降低,CO、SO2含量升高,體系中可能發生反應:4CO2+S2-4CO+2SO2,

故D正確:

選B。

26.(2021?湖南永州市?高三三模)工業上用CO2合成乙酸的反應路徑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過程中碳元素的化合價始終不變

B.第4步反應的氧化劑是CH3coORh*I

C.HI、LiOH、CH3RCHaRh*I、CH3coORh*I為反應的中間產物

TjTRh*

D.催化循環的總反應為CH3OH+CO2+H2CH3COOH+H2O

【答案】A

【詳解】

A.碳元素在CH30H中顯-2價,在CH380H中顯。價,碳元素的化合價跟成鍵原子的非金屬性有關,故

A錯誤;

B.第4步反應為CH3co0Rh*I+H2=CH3COOH+Rh*+HL氧化劑是CH3coORh*L故B正確;

C.根據每一步的反應可知,中間產物有HI、LiOH、CH3I、CH3Rh*kCH3coORh*L都是先生成后反應的

物質,故C正確;

D.根據圖示,CHsOH>CO2和H2在Lil、Rh*催化作用下生產CH3coOH和H2O,所以循環的總反應為

T;TRh*

CH3OH+CO2+H2ACH3COOH+H2O,故D正確;

答案選A。

27.(2021?浙江高三模擬)如圖表示某溫度下氣體分子的能量分布圖,縱坐標為,竺,其中N為分子總

NAE

數,表示單位能量間隔內的分子數目,工、T2表示溫度,[空表示單位能量間隔內的分子數占分子

AENAE

總數的分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曲線的變化趨勢表明活化分子所占分數少,能量小的分子所占分數也少

B.曲線下之間的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能量處于E1~E?之間的氣體分子所占分數

c.T,>T2,且此時速率關系為V(TJ<V(T2)

D.只要溫度相同,無論氣體分子總數怎樣變化,曲線形狀保持一致

【答案】C

【詳解】

A.由于工空表示單位能量間隔內的分子數占分子總數的分數,因此曲線的變化趨勢表明活化分子所占

NAE

分數少,能量小的分子所占分數也少,A正確;

B.由于,空表示單位能量間隔內的分子數占分子總數的分數,因此曲線下之間的陰影部分的面

NAE

積表示能量處于E「E2之間的氣體分子所占分數,B正確;

C.升高溫度加快反應速率,若工>12,則此時速率關系為V(TJ>V(T2),C錯誤;

D.由于橫坐標表示氣體分子的能量,縱坐標表示單位能量間隔內的分子數占分子總數的分數,因此只要溫

度相同,無論氣體分子總數怎樣變化,曲線形狀保持一致,D正確;

答案選C。

28.(2021?北京門頭溝區?高三一模)乙醇水蒸氣催化重整是一種清潔且可持續的制氫方法,Ni-CoCu水滑

(乙醇可用鍵線式表示為/\6口)

石復合催化劑具有較好的催化活性,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員和CO?阿?遜

co1水淮re]

:7?本人Q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