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果實套袋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1頁
《桃果實套袋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2頁
《桃果實套袋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3頁
《桃果實套袋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4頁
《桃果實套袋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桃果實套袋栽培技術規程》團體標準

編制說明

一、工作簡況

(一)任務來源

根據江蘇省園藝學會于2023年5月25日發布的《關于征集2023

年團體標準立項的通知》,《桃果實套袋栽培技術規程》由江蘇省農業

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推薦,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提出。

(二)起草單位

本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常州市

武進區農業農村局、昆山市張浦鎮農村工作局。

(三)主要工作過程

1.標準草案編制過程

本標準編制單位自2010年開始開展桃果實套袋試驗研究,具有

良好的研究基礎和經驗積累,采用霞暉6號、霞暉8號、湖景蜜露等

江蘇省主栽桃品種進行了果袋類型、采前除袋、反光膜鋪設等技術措

施探索,發表相關論文10余篇,為本標準的制定奠定了較好的研究

基礎。通過對科學試驗結果的分析整理,結合在生產調研、示范推廣

中總結的經驗,梳理形成了桃果實套袋栽培技術標準草案。

2.成立標準編制組

2023年8月向江蘇省園藝學會申報制定標準,2023年**月**日,

江蘇省園藝學會發布立項公告,標準編制團隊隨即組建,立足現有的

標準草案,進一步征求意見、修改完善。

3.標準征求意見

編制組于2023年**月**日完成標準草案和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

向行業內及相關行業專家、通過江蘇省園藝學會向社會不確定利益相

關方征求意見,共收到**份征求意見反饋,收到**條意見和建議。其

中,采納**條,不采納**條。2023年**月**日,編制組根據反饋意

見進行修改,最終形成標準(送審稿)和編制說明(送審稿)。

4.參與人員及分工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為:張斌斌、馬瑞娟、王燁、俞明亮、吳立飛、

馬小鋒、李強、宋宏峰、郭磊、王曉俊、丁輝;其中張斌斌為本標準

的負責人,負責《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的編制及修改、定稿;馬瑞

娟、俞明亮、宋宏峰、郭磊、王曉俊、丁輝負責主要技術內容的研究、

文獻查閱等工作;王燁、吳立飛、馬小鋒、李強負責技術內容的生產

應用驗證。

二、確定江蘇省園藝學會團體標準主要技術內容

本標準依據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

構和編寫》要求編寫《桃套袋栽培技術規程》,本標準技術指標的確

定主要根據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19341

育果袋紙、DB32/T469桃生產技術規程、DB32/T3824桃園化肥農藥

減施增效技術規程等的規定而制定。

本標準規定了桃果實套袋栽培的果袋類型與選擇、套袋時期、套

袋方式、套袋后管理、采前除袋、廢果袋的處理、鋪設反光膜、采收,

具體技術內容和依據如下:

(一)果袋類型與選擇

編制組對當前生產上常見的果袋進行了系統調研,并根據材質、

層數、作用對果袋進行了分類。由于果袋直接與果實接觸,這就要求

制作果袋的材料安全性高,用于制作紙質果袋的紙張應符合GB/T

19341的規定。部分產區有使用報紙袋進行套袋的習慣,但由于報紙

袋上有油墨,影響果品安全,紙張的韌性也不強,易爛,不推薦使用。

(二)套袋時期

果袋的袋口需要附加一定的摩擦力才容易撐開,因此,需要在套

袋前將果袋進行濕口處理,以利于撐開果袋。如果不事先進行濕袋處

理,則可使用乳膠指套來增加捻開果袋的摩擦力。此外,雨天、有露

水的天氣不宜進行套袋,濕度大時套袋易使果實感染病害的幾率增加。

(三)套袋方式

套袋時一定要扎緊袋口,能起到較好的防病防蟲效果。桃果實的

果柄較短,在套袋時要注意保護果柄,套袋的鐵絲也不應纏繞到果柄

上,纏繞在結果枝上才能起到固定的作用。

同株樹的套袋要按順序進行,以免漏套。

(四)套袋后管理

果實套袋之后至成熟前,該段時期內需要進行園區的常規管理,

如病蟲害防治、追肥、澆水、夏季修剪等。本標準對以上措施做了規

定。

(五)采前除袋

桃果實的外觀紅色是花色苷積累呈現的結果,而花色苷的積累與

光照條件關系密切,有光條件下,花色苷快速積累,而無光條件下果

皮花色苷含量非常低。對內黑袋除袋后,果實暴露于全光照條件下,

果實開始由無紅色向紅色轉變。白、黃等顏色的果袋具有透光性,果

實都可著色,但由于透過光質不同,果實的顏色也會有差異。

(六)廢果袋的處理

廢棄的果袋易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必須收集起來,統一進

行無害化處理。

(七)鋪設反光膜

桃樹是喜光樹種,但樹體中下部光照條件相對較差,而處于中下

部的果實著色相對較難,通過在樹下鋪設反光膜,可大幅改善樹體中

下部的光照條件,以提高桃果實的外觀品質。

(八)采收

桃果實的采收要考慮多種因素。樹體不同部位中,中上部果實先

熟,適宜早采,之后觀察中下部果實的成熟情況,適時采摘。對成熟

度而言,要根據銷售距離確定采收成熟度,若當地銷售,成熟度可控

制在8.5~9成熟,若長距離運輸,則以7.5~8成熟為宜。避免在雨天

采收果實,以防采收時果實濕度大滋生病害。

三、主要試驗(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預期的經

濟效果

以江蘇主栽的桃品種霞暉6號、霞暉8號、霞暉10號、金陵黃

露、湖景蜜露、晚湖景、霞脆、紫金紅2號、紫金紅3號、金霞早油

蟠、金霞油蟠等主栽桃品種作為試驗材料,進行了套袋試驗研究和探

索驗證,采用的果袋包括白色單層紙袋、黃色單層紙袋、外黃內白雙

層紙袋、外黃內黑單層紙袋、外黃內黑雙層紙袋、白無紡布袋、藍無

紡布袋、紫無紡布袋、黑無紡布袋等。結合袋內微環境(光照強度、

溫度、相對濕度)變化,篩選驗證了適合不同品種的果袋類型,并分

析了造成果實品質改變的環境因素。對套內黑袋的果實進行采前除袋

比較分析,結合鋪設反光膜技術,驗證了采前除袋有利于果皮花色苷

積累的結論。相關結果發表于園藝學報、植物生理學報、江蘇農業學

報、HorticulturalPlantJournal、ScientiaHorticulturae等雜志。

目前,江蘇省桃栽培面積已逾70萬畝,露地生產的桃果主要供

應期可從在5月延伸至10月,桃已成為夏季水果市場占主導地位的

鮮果類型,是江蘇省第一大果樹類型。套袋用工量大,生產成本較高,

一個果袋的價格從0.025元到0.085元不等,一個果袋的套袋用工成

本介于0.05元至0.12元之間,以每個套袋工一天套4000個果袋計算,

一畝地套10000個果袋至少需要2.5個工、750元。然而,套袋可使

商品果率提升至70%左右,外觀品質增加,價格也上漲,有的品種甚

至可翻倍。這對增加果農經濟收益是非常有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