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03 中國現代史-2022年中考歷史三輪沖刺復習【知識體系整合全能清單】_第1頁
清單03 中國現代史-2022年中考歷史三輪沖刺復習【知識體系整合全能清單】_第2頁
清單03 中國現代史-2022年中考歷史三輪沖刺復習【知識體系整合全能清單】_第3頁
清單03 中國現代史-2022年中考歷史三輪沖刺復習【知識體系整合全能清單】_第4頁
清單03 中國現代史-2022年中考歷史三輪沖刺復習【知識體系整合全能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現代史

中國現代史發展趨勢:

(1)政治上: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會議制

度等一系列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實施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國兩制”制度等,維護了民族團結和

國家統一;

(2)經濟上: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3年)→三大改造時期(1953-1956年)→社會主義十年

探索時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時期(1966-1976年)→徘徊時期(1976-1978年)→社

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年至今);

(3)對外關系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紀50年代提出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求同存異”方針;70年代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中美建交,

外交事業取得重大成就;改革開放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

外交布局;

(4)科技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某些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第1頁共7頁.

1、過渡時期(1949-1956):

2、社會主義探索時期(1956-1976):

3、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以來):

第2頁共7頁.

一、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里程碑意義

建立中國共產黨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

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

然一新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

會主義的力量

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主義事業

總結: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指南

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政治保證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

調整時間調整原因調整政策影響

1950-1952年封建土地制度阻礙了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農業

土地改革社會經濟發展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

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1953-1956小農經濟無法滿足農引導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提供了

農業合作化業生產和工業建設的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堅實的基礎

需要義道路

1958迫切希望改變我國經片面擴大公有化規模,提高公有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害,打

人民公社化運動濟落后的狀況化程度,實質上是追求平均主義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1978年人民公社化體制阻礙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包產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戶,自負盈虧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

制和農業發展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

認識:經濟政策的調整必須實事求是,尊重客觀經濟規律;生產關系的變革、調整必須適應生產力

的發展水平

第3頁共7頁.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民主法治建設

時間會議法律文獻內容

1949第一屆政協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

同綱領》政治協商制度;

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

度確定下來

1954第一屆全國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014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

召開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

法治國家

四、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探索史實內容影響

正確土地改革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

農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制度

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相應地發展其他產業,培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

養建設人才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三大改造農業、手工業合作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

行公私合營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

失誤大躍進和人民公大煉鋼鐵,制定了不合實際的生產目標,建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社化運動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等。1959年至1961年,我國國民

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正確改革開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進行城市經濟體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

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

制;實行對外開放,設立經濟特區、開放沿平大幅提高

海、沿江城市等

第4頁共7頁.

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

時期特點成果確立會議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毛澤東思想中共七大

具體實踐相結合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主鄧小平理論中共十五大

義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

科學發展觀中共十八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中共十九大

會主義思想

總結: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

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引著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取得巨大成就

六、對外開放

總結:歷史證明,只有主動融入世界大潮,才能帶來國家的繁榮與富強

七、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制度和政策創新

制度創新政治協商會議制度總結: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人民不斷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探索實踐,堅持制度和政策創新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進行制度和政策創新是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和表現之一

一國兩制

政策創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贖買政策

求同存異方針

第5頁共7頁.

八、祖國統一進程

時間史實意義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調整“三不”政策海峽兩岸同胞近40年的隔絕狀態被打破

1992年海協會與海基會達成“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

國原則)要一步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邁出了重要一步

2008年11月兩岸實現“三通”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臺灣方面領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

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

認識: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民心所向,祖國統一大業終將完成

九、新中國外交政策與方針

時期政策史實影響

新中國成立后獨立自主的和平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

外交政策準則

1955年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

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西方國家掀起與中國建交的高潮

改革開放后繼續奉行獨立自已與世界上180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

主的和平外交政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舉辦了多的外交布局

策次國際會議和國際盛會

認識:外交是綜合國力的延伸,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外交政策也在不斷發展,中國的國

際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十、時代楷模

第6頁共7頁.

時期人物評價事跡精神

抗美援朝時期邱少云最可愛的人為保證潛伏部隊安全被大火燒愛國主義、革命英

死雄主義、革命樂觀

主義、革命忠誠、

黃繼光上甘嶺戰役中用身體堵住槍口

國際主義精神

社會主義建設時王進喜鐵人開鉆了大慶油田第一口油井熱愛祖國、自力更

期生、艱苦奮斗、奮

發圖強、無私奉獻、

雷鋒解放軍好戰士默默無聞的為人民做了大量好

勇于創新、淡泊名

事,因公殉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