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仁愛科普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故宮里有一塊牌匾上寫著“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來自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2、《水調歌頭?中國夢》:“華夏史文化,經歷數千年。也曾四大發明,科技居世先。”關于四大發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B.雕版印刷術形成于活字印刷術之后C.宋朝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D.唐朝時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3、相傳,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部落激戰,最終蚩尤被打敗。他們激戰的地點是()A.阪泉B.涿鹿C.牧野D.巨鹿4、圖片與文字一樣承載著歷史,一圖勝千言。關于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信息較為準確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頂洞人5、白居易的詩歌“千歌萬歌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歷史上與這支舞蹈有關的帝王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則天D.唐玄宗6、“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這里指的是()A.陳勝、吳廣起義B.楚漢戰爭C.長平之戰D.秦完成統一7、公元5世紀末,北魏孝文帝力排眾議,遷都到()A.平城B.咸陽C.洛陽D.建康8、毛澤東《沁園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的詞句,其中“唐宗”指的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9、朝代更替。
朝代接龍。
五代十國、元、隋、唐、北宋、南宋、____、____、五代十國、____、____、元10、盛唐時期農業發達,發明并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如______和______。11、元朝戲劇空前發達,元代最優秀的戲劇家是______,他的代表作是《竇娥冤》;明朝時,昆曲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劇種,代表作有湯顯祖創作的《______》。12、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其中大運河中經過蘇州的一段叫做邗溝。______(判斷對錯)。13、歷史診所判斷正誤(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將判斷結果填入題后的括號內,正確的畫“√”,錯誤的畫“×”。每題1分,共10分)1、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2、夏、商、周是我國的青銅時代,因此,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在夏朝。()3、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曾出現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并立的局面。()4、長平之戰,桂陵之戰,城濮之戰都是發生在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5、春秋晚期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出自屈原長篇抒情詩《離騷》。()7、成語“退避三舍”的故事,是發生在秦楚兩國爭霸戰爭期間。()8、西周時期青銅器的種類非常豐富,大量用于祭祀。()9、為了鞏固統治,東周的統治者開始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10、下圖中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標志著西周的建立。()14、【題文】隋朝時期開通的大運河以長安為中心;全長兩千多公里,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改正;15、公元前206—202年,楚漢之爭。____建立漢朝,都____。西漢開始。16、秦統一后,地方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這樣,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國各地的權力。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7、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寫道:“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帶領的蒙古軍隊相繼滅亡了西夏、金和南宋。()18、魏晉時期內遷的北方少數民族有匈奴、鮮卑、羯、犬戎和羌等族。()19、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紂,建立商朝。()20、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于隋朝。21、董仲舒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并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22、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評卷人得分四、識圖題(共4題,共12分)23、請你仔細觀察下圖,結合所學內容并回答問題。(1)上圖描述的是____(水利工程的名稱)?(2)運河兩端城市的現今名稱:A.涿郡指今_____________B.余杭指今____________(3)假如你是唐朝時期的讀書人,通過水路從B點到洛陽去,先后會經過哪幾段運河(寫出具體名稱)?(4)唐代詩人皮日休在《汴京懷古》中寫道“盡道隋亡為此何,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你贊同作者詩中的觀點嗎?請說明理由。24、閱讀下圖;回答問題。
(1)上述兩幅圖分別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什么房屋?說明人類的居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假如你穿梭時光隧道去居住在圖一房子的原始居民家中做客,他們會用什么主食招待你?
(3)圖片中的兩種房屋在結構上存在異同,請說出它們各自的特點。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卻變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說變為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馬克思請回答:(1)材料一中圖一的印刷品采用了什么技術?圖二中的人物有什么貢獻?(2)圖三和圖四分別與哪兩項重大發明有關?(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三大發明有何重大影響。(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關系的認識。26、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歷代中央政府為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采取了許多措施。結合下圖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清朝疆域圖(1820年)
(1)圖中A地在哪個朝代的時候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該朝代管轄圖中A地的中央機構是什么?(2)為加強對圖中A地的管轄,清政府采取了怎樣的措施?(3)清初圖中B地遭到沙俄的侵略,對此,哪個皇帝兩次組織了自衛反擊戰?最終通過平等協商,簽訂了中俄第一個邊界條約,請寫出該條約的名稱。(4)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對圖中C地的管轄?(5)元朝時管轄臺灣地區的行政機構是什么?為加強對臺灣的管轄,在臺灣先設置了臺灣府,后來又正式建省的是哪個王朝?評卷人得分五、改錯題(共1題,共7分)27、420-589年;中國南方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都城都在長安,統稱為“南朝”。
改正:______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4題,共24分)28、連線題。
(1)唐太宗a.開設武舉和殿試。
(2)武則天b.擴充國學規模。
(3)吳道子c.《步輦圖》
(4)閻立本d.《送子天王圖》29、閱讀下列材料:
條約規定:“中俄兩國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和外興安嶺往東至海為界。外興安嶺以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西屬俄國;外興安嶺以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東屬中國。”
請回答:
(1)材料中條約的名稱是什么?是何時簽訂的?條約的內容有何法律作用?
(2)清政府通過什么戰役迫使沙俄簽訂該條約的?當時清朝的皇帝是誰?30、我國江南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閱讀下列相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漢朝以后長江流域開發進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贛江一帶已開發成重要的稻米產地。從東晉;南北朝到隋、唐、宋時期的幾百年間,北方戰亂頻繁,人口大量南徙(遷移),使南方人口明顯大增,移民紛紛向丘陵山區開荒種地,從而促進了長江流域山區的開發。
材料二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宋書》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湖熟,天下足。”
--南宋陸游的文章。
(1)從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經濟的發展狀況如何?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區能夠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三中的“蘇湖”在當時有什么特別之處?當時江南地區種植的優良水稻的品種是什么?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格局呈現怎樣的變化趨勢?這種趨勢最終在什么時候完成?
(4)你認為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的過程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31、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一詩中曾提到“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答:這里的漢武指:______
他的主要改革措施(從政治;經濟、思想三個方面介紹)。
政治上:______
經濟上:______
思想上: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B【分析】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了“仁”的思想學說。
故選:B。
本題以“仁”的思想為依托;考查的是儒家學說的知識。
本題以“仁”的思想為背景,考查的是學說對儒家學說思想的有關知識的記憶能力。【解析】B2、A【分析】A;正確;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B;錯誤;應為雕版印刷術形成于活字印刷術之前。
C;錯誤;唐朝末年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
D;錯誤、南宋時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
故選:A。
本題考查中國四大發明。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解析】A3、B【分析】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在涿鹿一戰中打敗蚩尤部落.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黃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選B.
本題考查炎黃戰蚩尤;知道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在涿鹿一戰中打敗蚩尤部落.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炎黃戰蚩尤的涿鹿之戰和華夏族的形成.【解析】B4、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的相關內容。半坡聚落位于陜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約6000年,屬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黃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居民飼養豬、狗等家畜,還打獵、捕魚,已經學會紡線,織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那時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為紅色,上面多繪有人、動物和幾何花紋等圖案,稱為彩陶。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地穴式建筑。半坡文明中發現了粟的種植痕跡,中國是最早種植粟的國家。結合圖片信息,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紡輪,可以得出指的是半坡原始居民。故選C。【解析】C5、D【分析】“千歌萬歌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描述的是唐玄宗愛好歌舞的史實.隋唐時期的音樂;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邊各國的傳統樂舞,再加以創新,呈現出氣勢恢宏、風格多樣、優美和諧、鏗鏘熱烈的盛世特色.著名的樂舞有唐玄宗參與編創的《霓裳羽衣舞》等.
故選D.
本題考查唐玄宗愛好歌舞的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準確記憶歷史知識是答題的關鍵.【解析】D6、D【分析】試題分析:這首詩出自詩人李白。這里六合指秦始皇消滅六國平定天下的威風。平定四海,天下一統,張揚了秦王之赫赫聲威,因此選D.考點: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統一國家的建立·“秦王掃六合”。【解析】【答案】D7、C【分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孝文帝改革為了學習中原先進文化;加強對北方的控制,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故選C。
【點評】試題考查緊扣“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這一主題,考查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有關內容。孝文帝改革為了學習中原先進文化,加強對北方的控制,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本題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遷移能力,注意分析圖片,了解各地的情況,同時注意識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及影響的識記。8、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唐太宗的相關史實,考查學生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根據材料可知,毛澤東在詩詞中之所以把幾位歷史人物并列,是因為他們都對中國歷史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在武功方面的建樹,都可算是顯赫一時。但是可惜他們在文治方面都差了一些,他們的統治實質,只能是對勞動人民的壓迫和剝削,對封建統治維護和鞏固。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個兒子,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統一戰爭中功勛卓著。并且在他的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成為世界上的強國。他的統治被譽為“貞觀之治”。由此分析,B符合題意,ACD可以排除。故選B。【解析】B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9、隋唐北宋南宋【分析】【分析】隋朝的歷史是從581年——618年;唐朝的歷史是從618年——907年;五代十國是從907年——979年;北宋的歷史從960年——1127年;南宋是從1127年——1279年;元朝的歷史從1206年——1368年。所以正確的順序是隋;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元。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古代政權更替的內容。繁榮與開放的社會·隋的統一與大運河;繁榮與開放的社會·唐太宗與貞觀之治;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與社會經濟高度發展·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與社會經濟高度發展·宋金南北對峙;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與社會經濟高度發展·元帝國拓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基業。10、略
【分析】盛唐時期農業發達;發明并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如曲轅犁和筒車。
故答案為:
曲轅犁;筒車。
本題考查盛唐的社會氣象;知道唐朝農民發明了曲轅犁和筒車。
本題考查盛唐的社會氣象,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解析】曲轅犁;筒車11、略
【分析】元雜劇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熔于一爐;是比較成熟的戲劇形式.元朝劇作家人才輩出,其中最優秀的是關漢卿,其代表作是悲劇《竇娥冤》.湯顯祖是明朝后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通過神奇的愛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
故答案為:
關漢卿;牡丹亭.
本題考查了關漢卿和湯顯祖.元曲由雜劇和散曲組成.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關漢卿和湯顯祖的代表作品.【解析】關漢卿;牡丹亭12、略
【分析】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在位時,開通的隋朝大運河,隋朝大運河全長兩千的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其中經過揚州的一段叫邗溝,經過蘇州的一段叫做江南河..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相關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歷史知識進行判斷的能力.【解析】×13、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原始的農耕文明。結合所學可知,由于地理環境的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黃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主要種植粟,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種植的是水稻。故描述是正確的;2、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青銅器,到了夏朝,種類逐漸增多,商朝時青銅鑄造業高度發達,故本題描述是錯誤的;3、結合所學可知,春秋五霸是先后出現的,戰國七雄是并立存在的,故描述是錯誤的;4、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632年,晉楚兩國在城濮相遇,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一躍成為中原霸主,故城濮之戰發生在春秋時期;5、結合所學可知,《孫子兵法》是春秋時期兵家創始人孫武寫的一部軍事著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出自屈原長篇抒情詩《離騷》,本題描述是正確的。屈原出生在戰國時期的楚國,他吸收楚國方言,創作出一種新的詩歌體裁,《離騷》就是其代表作。7、退避三舍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晉楚兩國爭霸時期,當時兩軍相遇在城濮,晉文公為實現承諾,退避三舍,最終還是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成為中原的霸主。8、本題的描述是正確的,青銅在古代一般是用于禮器和飲食,在西周時期生產工具已經大量的使用了鐵制農具,青銅器多用于祭祀。9、本題考查的是分封制的內容。結合所學可知,早在西周初年,周王為鞏固對周邊的統治,將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個諸侯,稱為“授民授疆土”,由諸侯管理當地的事務,并對周王承擔一定的義務,稱為分封制。10、圖片反映的信息是牧野之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800多個部落在牧野擊敗商朝軍隊,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定都鎬京,史稱西周。故描述是正確的。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春秋戰國的紛爭【解析】【答案】。12345678910√×××√√×√×√14、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相關知識內容。隋煬帝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繁盛一時的隋朝【解析】【答案】ד長安”改為“洛陽”15、劉邦長安【分析】【分析】公元前206—202年;楚漢之爭。劉邦建立漢朝,都長安。西漢開始。
【點評】考查學生對西漢建立知識點的掌握。16、略
【分析】分析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秦朝的郡縣制。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把全國分為36郡,后來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長官稱郡守;在郡下設縣,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郡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縣以下又設鄉;亭、里等基層社會組織。這樣,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國各地的權力。
故答案為:
√。
本題以秦統一后;地方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鞏固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點。【解析】√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7、×【分析】【分析】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但他沒有帶領蒙古軍隊滅亡西夏;金和南宋,全國統一是在元世祖忽必烈時。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成吉思汗。18、×【分析】【分析】從東漢末年起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五個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并先后建立多個政權,控制我國北方地區。五個少數民族分別是匈奴;鮮卑、羯、氐、羌。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內遷“五胡”。19、×【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商朝的建立。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夏桀,建立商朝。【解析】【答案】錯20、×【分析】【分析】這是基礎題,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于元朝。【點評】考查行省制度的建立。21、√【分析】【分析】董仲舒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并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為了實現思想上的大一統,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到排斥。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漢武帝時期的儒家思想。22、√【分析】本題考查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周口店的山洞里,他們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他們將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幾十個人在一起,過著群居生活。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本題是正確的,故選T。【解析】T四、識圖題(共4題,共12分)23、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大運河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征發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所以上圖描述的是:(隋朝)大運河。(2)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大運河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征發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涿郡是現在的北京;余杭是現在的杭州。所以答案是:①北京;②杭州。(3)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隋朝大運河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朝大運河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所以通過水路從B點到洛陽去,先后會經過:江南河;邗溝;通濟渠。(4)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大運河相關知識的掌握。材料中的“至今千里賴通波”、“共禹論功不較多”是肯定了大運河的作用。如果贊同作者詩中的觀點,可以從大運河的積極影響方面說明理由,如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持續發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如果不贊同作者詩中的觀點,可以從大運河的消極影響方面說明理由,如耗費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給人們帶來了災難。同時征收了大量賦役,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激化了社會矛盾。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隋朝)大運河。(2)①北京;②杭州。(3)江南河;邗溝;通濟渠。(4)贊同;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24、略
【分析】(1)本題考查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生活。根據本題的圖片內容可知,圖一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圖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欄式房屋。他們居住在房屋里,說明人類由野外洞穴發展到蓋房定居。(2)本題考查半坡居民的糧食。距今約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糧作物是粟,而且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所以,半坡居民會拿粟來招待客人的。(3)本題考查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生活。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涼,適應北方氣候。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欄式房屋,這種房屋可以通風防潮,防止野獸侵襲等。【解析】(1)圖一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圖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欄式房屋。說明人類由野外洞穴發展到蓋房定居(2)粟(3)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涼,適應北方氣候。干欄式房屋可以通風防潮,防止野獸侵襲等。25、略
【分析】(1)本題考查印刷術。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材料一中圖一的印刷品采用了雕版印刷術。北宋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2)本題考查指南針、火藥。圖三和圖四分別與指南針、火藥發明。羅盤就是現在的指南針。蒙古人在滅亡金、滅亡宋的戰爭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元朝還用金屬作筒,取代竹筒,發明了火銃,這比以前的突火槍威力更大。(3)本題考查中國發明的影響。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的三大發明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預示著資本主義社會的到來,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4)本題考查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關系的認識。根據本題材料內容可知,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進步的社會更加能夠推動科技的發展。【解析】(1)雕版印刷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2)指南針、火藥。(3)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是我國對世界文明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4)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等等。26、略
【分析】(1)本題考查元朝對西藏的管理。圖中A地在元朝的時候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西藏。元朝在中央設置宣政院管理全國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首次對西藏實現行政管轄,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2)本題考查清朝對西藏的管理。清朝順治帝正式賜予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帝又賜予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清朝時期,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金奔巴瓶掣簽制加以確認,并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這些措施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3)本題考查雅克薩之戰。清朝康熙皇帝帶領清軍和各族人民,進行了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1689年,中俄雙方經過平等協商,簽定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4)本題考查清朝對新疆的管理。康熙皇帝三次率兵親征多次戰役中打敗葛爾丹,平定了叛亂,穩定了西北部邊疆地區。乾隆時期平定了回部上層貴族大、小和卓發動叛亂,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清軍駐扎新疆各地,設置哨所,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控制。另外,還安置回歸的土爾扈特部。(5)本題考查對臺灣的管理。元朝在澎湖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歷史上的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并收復開發臺灣。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解析】(1)元朝;宣政院。(2)冊封當地宗教首領;設駐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簽制度等。(3)康熙帝;《尼布楚條約》(4)平定噶爾丹的叛亂;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設置伊犁將軍;安置回歸的土爾扈特部。(5)澎湖巡檢司;清朝。五、改錯題(共1題,共7分)27、略
【分析】420-589年;中國的南方相繼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統稱為“南朝”,這四個王朝都定都在建康。
故答案為:×;長安改為建康。
本題考查兩晉南北朝更替的相關知識;把握南朝包括的朝代和各個朝代的都城。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考查南朝相關政權的名稱和都城。【解析】×;長安改為建康六、簡答題(共4題,共24分)28、(1)唐太宗——(b)
(2)武則天——(a)
(3)吳道子——(d)
(4)閻立本——(c)【分析】【分析】
(1)科舉制在隋朝創立;在唐朝完善,唐太宗擴充國學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2)武則天親自面試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這是殿試。他讓各州每年送武藝好的人,進行騎射等考試稱為武舉。
(3)《送子天王圖》是吳道子代表作;《送子天王圖》此圖描繪了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降生以后,起伏凈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到天神廟禮拜諸神的故事。該圖是全畫中最精彩的兩部分,第一幅圖為原畫第一段,描寫天王召見送子之神。天王端坐中間,莊嚴肅穆;第二圖為原畫的最后一段,表現凈飯王抱子謁神,摩耶夫人及其侍從緊隨其后,迎面則是倉皇跪迎的天神。
(4)《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步輦圖》所繪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根據隋唐文化的相關內容就可以作答,因此本題屬于送分題。29、(1)中俄《尼布楚條約》;1689年;從法律上肯定了中國對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的主權。
(2)雅克薩之戰;康熙皇帝。【分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尼布楚條約》的作用。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規定:中俄兩國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和外興安嶺往東至海為界。外興安嶺以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西屬俄國;外興安嶺以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東屬中國。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本題答案:中俄《尼布楚條約》;1689年;從法律上肯定了中國對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裝載機配件租賃合同協議
- 藝術玻璃定制合同協議
- 藝術玻璃安裝合同協議
- 蔬菜肉類購銷合同協議
- 裝修竣工協議書范本
- 觀察案例提升設計能力廣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城市公園生態修復項目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分析
- 紡織工程創新案例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開采技術裝備智能化改造與技術創新報告
- 交通設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智能交通產業政策環境分析報告
- 農業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綠地集團購房合同樣本
- GB/T 37507-2025項目、項目群和項目組合管理項目管理指南
- 2025年郵政社招筆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保密觀知識測試題及答案
- 【MOOC】天文探秘-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3D打印技術與應用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三年級數學下冊《面積》練習試卷及答案
- T∕CVIA 73-2019 視覺疲勞測試與評價方法 第2部分:量表評價方法
- 物流地理第八章商業布局和物流地理
- GB T 197-2018 普通螺紋 公差(高清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