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四川省成都蓉城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二十四節氣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鄰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大致相等。2024年10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下圖為二十四節氣劃分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霜降節氣前后各半個月期間,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是()A.越來越快 B.越來越慢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2.二十四節氣對我國農業活動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最適用的地區為()A.熱帶地區 B.亞熱帶地區 C.暖溫帶地區 D.寒帶地區【答案】1.A2.C【解析】【1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月初,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近地點附近,公轉速度較快,7月初,位于公轉軌道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慢。霜降節氣前后各半個月時間,即10月8日到11月7日,地球越來越接近近日點,故公轉速度的變化是越來越快,A正確,BCD錯誤。故選A。【2題詳析】二十四節氣反映季節的變化,暖溫帶四季變化最明顯,對農業活動指導意義最大,C正確;熱帶地區、寒帶地區沒有季節變化,亞熱帶地區季節變化不如暖溫帶明顯,ABD錯誤。故選C。下圖為“部分地區晝夜分布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他部分表示白晝)。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甲、乙、丙、丁四地中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4.下列關于圖中的判斷,正確的是()A.甲地地方時為0:00 B.該日,甲、丁兩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C.丙地晝長為12小時 D.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23°26'S,180°)【答案】3.B4.B【解析】【3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越接近赤道,自轉線速度越大,乙地最接近赤道,故線速度最大,B正確,ACD錯誤。故選B。【4題詳析】結合材料信息可知,甲地位于白晝的中央經線,因此地方時為12:00,A錯誤;甲、丁位于同一緯度,故同一日兩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B正;南極圈以南出現極夜現象,太陽直射北回歸線,180°上為地方時12點,因此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23°26'N,180°),D錯誤;丙地位于南半球,晝長應小于12小時,C錯誤。故選B。阿布辛貝神廟(22°18'N,31°36'E)位于埃及南部,當地時間2022年10月22日6時23分陽光穿過阿布辛貝神廟門廊,照亮法老雕像,形成著名的“日照圣殿”奇觀(下圖)。神廟內室圣壇上的雕像每年會有兩天迎來“日照圣殿”奇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該地下一次出現“日照圣殿”奇觀的日期可能是()A.2月22日 B.5月22日 C.9月22日 D.12月22日6.該日出現圖示“日照圣殿”奇觀時()A.北京的街道上夕陽西下 B.拉薩(92°E,30°N)的物體一天中日影最短C.倫敦的學生在黎明的美夢中 D.吉林市(126°E,44°N)太陽位于東南方向【答案】5.A6.C【解析】【5題詳析】結合材料信息可知,第一次陽光穿過阿布辛貝神廟門廊為10月22日6時23分,第二次照射的時間應關于冬至日對稱,故為2月22日,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詳析】結合材料信息可知,阿布辛貝神廟地理位置為(22°18'N,31°36'E),該地位于東二區,北京位于東八區,時間應當加6個小時,則東八區為12點23分,此時正值正午,A錯誤;該地位于東二區,拉薩位于東六區,時間應當加4個小時,則東六區為10點23分,“拉薩的物體一天中日影最短”時,應為地方時12:00,B錯誤;倫敦為0時區,時間為4點23分,黎明表示4:00~6:00之間,C正確;此時吉林市剛過正午,太陽應位于西南方向,D錯誤。故選C。下圖是平原地區某河流橫剖面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形成北岸形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的堆積 B.河流的下蝕 C.河流的側蝕 D.河流的溶蝕8.若僅考慮地轉偏向力,該河流的流向是自東向西,則該河段位于()A.北半球 B.南半球 C.東半球 D.西半球【答案】7.A8.B【解析】【7題詳析】讀圖可知,相比于南岸,該河流橫剖面北岸坡度較緩,水深較淺,說明該河段南岸以侵蝕作用為主,北岸以堆積作用為主,且該河流位于平原地區,所以形成南岸形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的側蝕,形成北岸形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的堆積,A正確,C錯誤;下蝕使河床變深,對兩側河岸的影響差異較小,且多位于上游山區,B錯誤;河流溶蝕作用對河岸的影響取決于河岸的巖石類型,若兩側河岸巖石類型相同,則溶蝕作用對兩側河岸的影響差異較小,且溶石作用多發生在喀斯特地貌區,D錯誤。故選A?!?題詳析】該河流的流向是自東向西,而圖示河流橫剖面南岸侵蝕更嚴重,故地轉偏向力為向左偏,則該河流位于南半球,B正確,A錯誤;?地轉偏向力沒有東西半球之分,CD錯誤。故選B。天津濱海新區(117°E,39°N)的長蘆鹽場建成世界單體最大的“鹽光互補”項目。該項目需對長蘆鹽場所在緯度與太陽入射角等參數進行模擬推算,以此設定光伏面板的最佳坡度和光伏陣列的最佳間距。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3月21日,為使光伏面板有最好的效果,其坡度角(α)為()A.23°26' B.39° C.51° D.66°34'10.從春分日到秋分日,光伏陣列間距(L)應()A.先減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減小C.不斷增大 D.不斷減小【答案】9.B10.A【解析】【9題詳析】3月21日,太陽直射赤道,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90°-緯度差=90°-39°=51°,為使光伏面板有最好的效果,太陽光線應與光伏面板垂直,在直角三角形中其坡度角α=90°-51°=39°,B正確,ACD錯誤。故選B?!?0題詳析】從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北移到北回歸線,又由北回歸線南移到赤道,天津的正午太陽高度先增大后減小,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的時候,光伏面板的傾斜角度越小,則前后光伏面板的影響越小,則光伏陣列間距越大,所以光伏陣列間距(L)應先減小后增大,A正確,BCD錯誤。故選A。下圖是成都某同學在一條東西向街道面向東方拍攝的照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照片拍攝的日期可能是()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2.拍攝照片的時間是當地地方時()A.6:00 B.11:00 C.14:00 D.18:00【答案】11.B12.A【解析】【11題詳析】由題干材料可知,圖示街道為東西向,照片為面向東方拍攝的照片,則可推斷圖中樹影朝向為西南,故此時太陽位于東北方位,可知此時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則拍攝的日期可能是夏至日,B正確;春分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半球,ACD錯誤。故選B?!?2題詳析】由上題分析可知,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此地為成都,此時太陽位于東北方位,樹影朝向西南,根據太陽視運動規律可知,此時應為日出不久后,結合選項可知,6:00最符合題意,A正確,BCD錯誤。故選A。南太行形成于燕山運動時期,東側是大斷裂帶,斷裂帶以西隆升成高原,以東沉降為平原,中間則是絕壁林立、山峰巍峨的太行斷崖;因地下水資源豐富、地表泉水眾多,有“華北地下水庫”的美稱。下圖示意南太行地質與地貌典型結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據圖判斷太岳山與太行山之間的地質構造是()A.背斜 B.向斜 C.地塹 D.地壘14.林州盆地經歷的地質作用過程是()A.沉積作用—水平受力擠壓—巖層斷裂位移—河流沉積作用B.沉積作用—巖層斷裂位移—水平受力擠壓—河流沉積作用C.沉積作用—水平受力擠壓—河流沉積作用—巖層斷裂位移D.水平受力擠壓—沉積作用—巖層斷裂位移—河流沉積作用15.南太行山地表泉水眾多的主要原因是()A.向斜構造儲水豐富 B.季風氣候降水較多C.河流流經補給較多 D.斷裂發育地下水易出露【答案】13.B14.A15.D【解析】【13題詳析】據圖判斷太岳山與太行山之間的巖層按形成年代順序向下彎曲,并且中部巖層新兩翼巖層老,故地質構造應為向斜,ACD錯誤,故選B?!?4題詳析】該區域巖層為沉積巖,在石灰巖沉積完成之后,該地地殼運動,巖層水平受力擠壓,發生了斷層。在斷層發生之后,沿著斷裂帶可能形成了河流,然后該地出現了河流沉積物,說明此地最后發生了河流的沉積作用,排除BCD,故選A。【15題詳析】由圖可知,太行山南部有斷層發育,泉水會沿裂隙出露地表,D正確。向斜構造是良好的儲水構造,但一般不會形成泉水,而是承壓水,A錯誤;降水多并不一定泉水眾多,B錯誤;河流補給不一定形成泉水,C錯誤。故選D。某地質考察隊在某山區考察時,在冰緣區的陡崖坡腳地帶發現了大量“倒石堆”(堆積在巖壁下方的石塊碎屑物)(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該山區形成陡峭崖壁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為()A.風力侵蝕 B.流水侵蝕 C.冰川侵蝕 D.風化作用17.倒石堆石塊碎屑物,由A到B粒徑分布特征為()A.混雜分布 B.均勻分布 C.由大到小 D.由小到大18.形成倒石堆的主要地質作用為()①重力崩塌②流水堆積③風力侵蝕④凍融風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16.C17.D18.D【解析】【16題詳析】由材料“冰緣區的陡崖坡腳地帶發現了大量‘倒石堆’”可知,該區會受到冰川作用影響,且該山區崖壁陡峭,故形成主要外力作用為冰川侵蝕,C正確;該區域存在風力侵蝕、流水侵蝕、風化作用,但是在冰緣區,應當是以冰川作用為主,ABC錯誤。故選C?!?7題詳析】由材料“冰緣區的陡崖坡腳地帶發現了大量‘倒石堆’(堆積在巖壁下方的石塊碎屑物)”,可推測,石塊碎屑物從陡峭崖壁滑落,在重力作用下,大的石塊滾落的比較遠,小的碎屑滾落的比較近,故由A到B粒徑分布特征為由小到大,D正確,ABC錯誤。故選D?!?8題詳析】根據材料可推測,該地位于冰緣區,故巖石經歷反復凍融(風化作用)會變得破碎;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沿著陡峭崖壁滑落,形成倒石堆,故形成倒石堆的主要地質作用為重力崩塌和凍融風化,①④對;冰緣區以冰川作用為主,氣溫較低,流水作用、風力作用不是主要地質作用,②③錯。故選D。阿根廷某地在地質歷史時期的演變過程經歷了淺淡水湖—辮狀水系—鹽湖沙丘三個階段,整個演變過程受降水影響較大。下圖示意從階段Ⅰ到階段Ⅲ的演變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階段Ⅰ沙丘的沙源最可能來自()A.人為堆積 B.海濱的沙灘C.枯水期出露的河床 D.巖石就地風化20.從淺淡水湖(階段Ⅰ)發育為辮狀水系(階段Ⅱ)的原因是()①地殼抬升②降水變率增大③泥沙含量變少④河流徑流量變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1.從階段Ⅱ到階段Ⅲ反映的氣候變化趨勢為()A.暖干 B.暖濕 C.冷干 D.冷濕【答案】19.C20.A21.A【解析】【19題詳析】沙丘迎風坡緩,背風坡陡,因此判斷該地區盛行風為偏西風,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灘出露面積增大,風從沙丘西側的河灘搬運沙粒在此堆積形成沙丘,C正確;湖泊為淡水湖,人類可能為了生產生活需要清除湖泊周圍的沙丘,而不是堆積,A錯誤;圖示湖泊階段1為淺淡水湖,說明離海洋較遠,B錯誤;巖石就地風化,不會形成典型的沙丘形狀,一側坡陡一側坡緩,其坡度變化應較小,ABD錯誤。故選C?!?0題詳析】對比階段Ⅰ可知,階段Ⅱ中原階段Ⅰ中部的湖泊消失,轉而演變為辮狀水系,應是西部地殼抬升,湖泊中的水向東傾瀉而出,從而形成河流,且河流降水變率增大,則降水對地表的沖刷增強,河流含沙量增大,洪水期帶來大量泥沙,枯水期堆積,從而形成辮狀水系,①②對,③④錯。綜上分析,A正確,BCD錯誤。故選A?!?1題詳析】據圖可知,階段Ⅱ到階段Ⅲ,該區域地表徑流減少,沙丘、鹽湖的面積大幅度增加,這說明該區域小氣候趨于暖干,蒸發加劇,A正確,BCD錯誤。故選A。下圖為亞洲部分地區2021年某時刻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2.甲地氣壓及天氣狀況分別為()A.高壓、晴朗 B.高壓、陰雨 C.低壓、晴朗 D.低壓、陰雨23.甲地氣流運動狀況為()A.順時針輻合上升 B.順時針輻散下沉C.逆時針輻合上升 D.逆時針輻散下沉24.乙地在冬半年能形成強大的高壓的主要原因是()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C.緯度較高 D.海拔較高【答案】22.D23.C24.A【解析】【22題詳析】讀圖可知,甲地中間氣壓低,應為低壓;甲地位于氣旋中心,盛行上升氣流,故天氣狀況為陰雨,D正確,ABC錯誤。故選D。【23題詳析】甲地中間氣壓低,四周氣壓高,為氣旋;在水平方向上氣流由四周流向中間,并受北半球右偏的地轉偏向力的影響,表現為逆時針輻合;在垂直方向上氣流上升;故氣流運動狀況為逆時針輻合上升,C正確,ABD錯誤。故選C?!?4題詳析】乙地位于亞歐大陸內部,在冬半年能形成強大的高壓的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緯度較高和海拔較高不是主要原因,A正確,CD錯誤。乙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壓帶,使低壓保留在海洋上,B錯誤。故選A。下圖為某時刻亞洲局部地區等壓線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5.圖示天氣系統中,AB、AC分別為()A.暖鋒、冷鋒 B.冷鋒、暖鋒C.冷鋒、冷鋒 D.暖鋒、暖鋒26.甲地未來幾天的天氣狀況為()A.氣溫升高、氣壓升高 B.氣溫降低、氣壓升高C.氣溫升高、氣壓降低 D.氣溫降低、氣壓降低【答案】25.B26.C【解析】【25題詳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圖示天氣系統中,AB北側為冷氣團、南側為暖氣團,按照圖中氣旋呈現逆時針旋轉可判斷出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故AB為冷鋒,AC為暖鋒,B正確,ACD錯誤。故選B。【26題詳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甲地未來幾天將會暖鋒過境,故天氣狀況為氣溫升高、氣壓降低,C正確,ABD錯誤。故選C。下圖為南亞地區7月和1月的多年平均海平面氣壓場(單位:百帕)及盛行風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7.南亞地區()①夏季風為東南風②冬季風為偏北風③夏季風的形成與風帶的季節移動有關④冬季風的形成與風帶的季節移動有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8.與夏季風相比,南亞冬季風更弱,原因是()①冬季南北溫差更大 ②冬季風源地高壓勢力弱③離冬季風源地遠 ④青藏高原的阻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27.C28.D【解析】【27題詳析】由圖可知,南亞地區夏季風為西南風,冬季風為偏北風,①錯,②對;根據所學可知,南亞地區的夏季風是由于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導致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為西南風,冬季風是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來自于蒙古—西伯利亞高壓,③對,④錯。綜上分析,C正確,ABD錯誤。故選C。【28題詳析】若冬季南北溫差更大,那么氣壓梯度力應該更大,風力應該更強,①錯;冬季風源地為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勢力強,②錯;從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吹出的冷氣流,經過長途跋涉,再加上青藏高原的阻擋,到達此地時,勢力被削弱,從而導致南亞冬季風弱于夏季風,③④對。綜上分析,D正確,ABC錯誤。故選D。華西秋雨是指每年秋季,特別是9月到11月,中國西部地區出現連續陰雨現象。影響范圍涵蓋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陜西、寧夏、甘肅等省級行政區。這一現象與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強度密切相關。副高的北側有利于水汽沿副高外圍向北輸送。下圖示意華西秋雨范圍與副熱帶高壓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9.華西秋雨帶一般分布在副熱帶高壓的()A.西南側 B.東北側 C.東南側 D.西北側30.2024年9月,四川、重慶等長江流域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而北方地區如甘肅、寧夏、內蒙古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主要是因為副熱帶高氣壓帶()A.異常南退 B.異常北移 C.由北向南退縮 D.由南向北移動【答案】29.D30.B【解析】【29題詳析】由圖可知,華西秋雨帶分布在副熱帶高壓的西北側,D正確,ABC錯誤。故選D。【30題詳析】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天氣炎熱干燥,四川、重慶等長江流域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是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而副熱帶高氣壓北側為雨區,正常年份降水范圍為圖示華西地區,而2024年9月內蒙古降水都較常年同期偏多,說明此時副熱帶高壓位置較正常年份偏北,B正確、A錯誤;C、D選項描述的是正常年份的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正常南北移動,CD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左圖為某日全球晝夜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他部分表示白晝),右圖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轉位置示意圖。(1)如左圖所示,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____,此時成都(105°E)的地方時是____。(2)左圖中A、C、D、E四地角速度大小關系是____,此日D點晝長約為____,A點此時的太陽高度為____,此日E點(60°N)的正午太陽高度是____。(3)右圖中地球公轉位置從①到②期間,杭州市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杭州市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是____,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地球公轉速度變化為____。(4)成都一中學正午時分操場的旗桿影長達到一年中最長時,地球公轉的軌道位置最接近右圖中____(填序號)附近。教室內光照面積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圖中的____(填序號)附近?!敬鸢浮浚?)23°26'N01:00(2)D=C=E=A(或相等)12小時0°53°26'(3)晝長夜短晝變短,夜變長越來越小先變慢后變快(4)③①【解析】【小問1詳析】讀左圖可知,此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則可推知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23°26'N。讀左圖可知,此時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為90°W,地方時為12時,則可計算出成都的地方時為12+(90°+105°)÷15°/h=25時,即次日凌晨1點,即01:00?!拘?詳析】根據所學可知,除了南北極點外,全球各地的角度均相等,為15°/h。讀左圖可知,D點位于赤道上,全年晝夜等長,其晝長為12小時,A點位于晨昏線上,其太陽高度為0°。此日,太陽直射23°26'N,則E點(60°N)的正午太陽高度H=90°—(60°-23°26')=53°26'。【小問3詳析】讀右圖并結合所學可知,①位置為夏至日,②位置為秋分日,則由①到②期間,太陽直射點由北回歸線向赤道運動,但是此時太陽直射點仍位于北半球,所以杭州市晝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但是晝長仍大于夜長,隨著太陽直射點南移,其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地球經過遠日點(7月初),公轉速度先變慢后變快?!拘?詳析】成都一中學正午時分操場的旗桿影長達到一年中最長時,則其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成都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則當其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北半球冬至日,即右圖中的③位置。教室內光照面積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時,則其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北半球夏至日,即右圖中的①位置。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阜平天生橋(左圖)是我國最大的片麻巖(變質巖)天生橋,橋長27米,寬13米,高13米,橋面結構奇特,橋面下呈微拱形。在28億年前,阜平地區曾是一片海洋,阜平運動使原來沉積的巖層發生褶皺、變質,形成變質巖,之后地殼上升為陸地,片麻巖出露地表,山谷瀑流沿巖體裂隙沖蝕崩塌而成天生橋。右圖示意地殼物質循環,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地質作用。(1)說出右圖中片麻巖對應的巖石類型(填字母)和②、④分別所代表的地質作用類型。(2)簡述片麻巖天生橋的形成過程?!敬鸢浮浚?)巖石類型:B。地質作用類型:②:重熔再生(或熔化);④:外力作用(或風化、侵蝕、搬運、沉積)。(2)巖漿巖或沉積巖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經過變質作用而形成片麻巖;地殼緩慢抬升,片麻巖出露地表;出露地表的片麻巖受風化作用,而不斷崩解破碎;流水侵蝕作用,使裂隙逐漸擴大,最后形成橋洞結構?!窘馕觥俊拘?詳析】讀右圖可知,A來自地幔,為巖漿,D為巖漿侵入形成的侵入巖(花崗巖),E為巖漿噴出形成的噴出巖(玄武巖),C由沉積物轉化而來,為沉積巖,B為變質巖;其中②是變質巖轉化為巖漿,是重熔再生(或高溫熔化)作用,④是地表巖石形成沉積物的過程,是外力作用(或風化、侵蝕、搬運、沉積)?!拘?詳析】據材料“在28億年前,阜平地區曾是一片海洋,阜平運動使原來沉積的巖層發生褶皺、變質,形成變質巖,之后地殼上升為陸地,片麻巖出露地表,山谷瀑流沿巖體裂隙沖蝕崩塌而成天生橋”可知,在歷史時期,這里是一片海洋,海底沉積大量沉積物,形成沉積巖;經阜平運動,沉積巖發生褶皺、變質,形成變質巖(片麻巖);后地殼抬升,片麻巖出露地表,受到風化作用,不斷崩解破碎;受山谷流水侵蝕作用,裂隙沖蝕崩塌形成天生橋。3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左圖為華北平原主要沖積扇分布圖,右圖為開封至商丘兩地間沖積扇剖面圖。(1)說出左圖所示區域沖積扇的分布特點。(2)根據右圖,從沉積物厚度和顆粒物粗細的角度,描述此沖積扇從開封到商丘的沉積物變化特征。(3)分析左圖所示區域沖積扇上多古城的原因?!敬鸢浮浚?)主要分布于河流出山口;及太行山山麓地帶。(2)沉積物厚度變??;顆粒物由粗到細。(3)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水;地勢平坦,便于耕作和建設;土壤肥沃,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為古城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窘馕觥俊拘?詳析】結合圖例讀圖可知,左圖所示區域沖積扇主要分布于河流出山口和太行山山麓地帶?!拘?詳析】由右圖可知,由開封至商丘,即從扇頂到扇緣,隨著地勢的變低,河流流速降低,河流的搬運能力減弱,顆粒大的泥沙先沉積下來,且沉積物較多,隨著流速的進一步降低,顆粒小的碎屑物質后沉積下來,沉積物較少,由此形成由扇頂到扇緣沉積物厚度變薄,沉積物顆粒變小的沉積特征。【小問3詳析】沖積扇平原為河流堆積地貌,靠近河道,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水;沖積扇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便于耕作和建設;沖積平原靠近河流,可以獲得較為豐富的水產品等。四川省成都蓉城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二十四節氣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鄰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大致相等。2024年10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下圖為二十四節氣劃分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霜降節氣前后各半個月期間,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是()A.越來越快 B.越來越慢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2.二十四節氣對我國農業活動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最適用的地區為()A.熱帶地區 B.亞熱帶地區 C.暖溫帶地區 D.寒帶地區【答案】1.A2.C【解析】【1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月初,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近地點附近,公轉速度較快,7月初,位于公轉軌道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慢。霜降節氣前后各半個月時間,即10月8日到11月7日,地球越來越接近近日點,故公轉速度的變化是越來越快,A正確,BCD錯誤。故選A。【2題詳析】二十四節氣反映季節的變化,暖溫帶四季變化最明顯,對農業活動指導意義最大,C正確;熱帶地區、寒帶地區沒有季節變化,亞熱帶地區季節變化不如暖溫帶明顯,ABD錯誤。故選C。下圖為“部分地區晝夜分布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他部分表示白晝)。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甲、乙、丙、丁四地中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4.下列關于圖中的判斷,正確的是()A.甲地地方時為0:00 B.該日,甲、丁兩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C.丙地晝長為12小時 D.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23°26'S,180°)【答案】3.B4.B【解析】【3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越接近赤道,自轉線速度越大,乙地最接近赤道,故線速度最大,B正確,ACD錯誤。故選B。【4題詳析】結合材料信息可知,甲地位于白晝的中央經線,因此地方時為12:00,A錯誤;甲、丁位于同一緯度,故同一日兩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B正;南極圈以南出現極夜現象,太陽直射北回歸線,180°上為地方時12點,因此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23°26'N,180°),D錯誤;丙地位于南半球,晝長應小于12小時,C錯誤。故選B。阿布辛貝神廟(22°18'N,31°36'E)位于埃及南部,當地時間2022年10月22日6時23分陽光穿過阿布辛貝神廟門廊,照亮法老雕像,形成著名的“日照圣殿”奇觀(下圖)。神廟內室圣壇上的雕像每年會有兩天迎來“日照圣殿”奇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該地下一次出現“日照圣殿”奇觀的日期可能是()A.2月22日 B.5月22日 C.9月22日 D.12月22日6.該日出現圖示“日照圣殿”奇觀時()A.北京的街道上夕陽西下 B.拉薩(92°E,30°N)的物體一天中日影最短C.倫敦的學生在黎明的美夢中 D.吉林市(126°E,44°N)太陽位于東南方向【答案】5.A6.C【解析】【5題詳析】結合材料信息可知,第一次陽光穿過阿布辛貝神廟門廊為10月22日6時23分,第二次照射的時間應關于冬至日對稱,故為2月22日,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詳析】結合材料信息可知,阿布辛貝神廟地理位置為(22°18'N,31°36'E),該地位于東二區,北京位于東八區,時間應當加6個小時,則東八區為12點23分,此時正值正午,A錯誤;該地位于東二區,拉薩位于東六區,時間應當加4個小時,則東六區為10點23分,“拉薩的物體一天中日影最短”時,應為地方時12:00,B錯誤;倫敦為0時區,時間為4點23分,黎明表示4:00~6:00之間,C正確;此時吉林市剛過正午,太陽應位于西南方向,D錯誤。故選C。下圖是平原地區某河流橫剖面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形成北岸形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的堆積 B.河流的下蝕 C.河流的側蝕 D.河流的溶蝕8.若僅考慮地轉偏向力,該河流的流向是自東向西,則該河段位于()A.北半球 B.南半球 C.東半球 D.西半球【答案】7.A8.B【解析】【7題詳析】讀圖可知,相比于南岸,該河流橫剖面北岸坡度較緩,水深較淺,說明該河段南岸以侵蝕作用為主,北岸以堆積作用為主,且該河流位于平原地區,所以形成南岸形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的側蝕,形成北岸形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的堆積,A正確,C錯誤;下蝕使河床變深,對兩側河岸的影響差異較小,且多位于上游山區,B錯誤;河流溶蝕作用對河岸的影響取決于河岸的巖石類型,若兩側河岸巖石類型相同,則溶蝕作用對兩側河岸的影響差異較小,且溶石作用多發生在喀斯特地貌區,D錯誤。故選A。【8題詳析】該河流的流向是自東向西,而圖示河流橫剖面南岸侵蝕更嚴重,故地轉偏向力為向左偏,則該河流位于南半球,B正確,A錯誤;?地轉偏向力沒有東西半球之分,CD錯誤。故選B。天津濱海新區(117°E,39°N)的長蘆鹽場建成世界單體最大的“鹽光互補”項目。該項目需對長蘆鹽場所在緯度與太陽入射角等參數進行模擬推算,以此設定光伏面板的最佳坡度和光伏陣列的最佳間距。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3月21日,為使光伏面板有最好的效果,其坡度角(α)為()A.23°26' B.39° C.51° D.66°34'10.從春分日到秋分日,光伏陣列間距(L)應()A.先減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減小C.不斷增大 D.不斷減小【答案】9.B10.A【解析】【9題詳析】3月21日,太陽直射赤道,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90°-緯度差=90°-39°=51°,為使光伏面板有最好的效果,太陽光線應與光伏面板垂直,在直角三角形中其坡度角α=90°-51°=39°,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題詳析】從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北移到北回歸線,又由北回歸線南移到赤道,天津的正午太陽高度先增大后減小,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的時候,光伏面板的傾斜角度越小,則前后光伏面板的影響越小,則光伏陣列間距越大,所以光伏陣列間距(L)應先減小后增大,A正確,BCD錯誤。故選A。下圖是成都某同學在一條東西向街道面向東方拍攝的照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照片拍攝的日期可能是()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2.拍攝照片的時間是當地地方時()A.6:00 B.11:00 C.14:00 D.18:00【答案】11.B12.A【解析】【11題詳析】由題干材料可知,圖示街道為東西向,照片為面向東方拍攝的照片,則可推斷圖中樹影朝向為西南,故此時太陽位于東北方位,可知此時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則拍攝的日期可能是夏至日,B正確;春分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半球,ACD錯誤。故選B?!?2題詳析】由上題分析可知,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此地為成都,此時太陽位于東北方位,樹影朝向西南,根據太陽視運動規律可知,此時應為日出不久后,結合選項可知,6:00最符合題意,A正確,BCD錯誤。故選A。南太行形成于燕山運動時期,東側是大斷裂帶,斷裂帶以西隆升成高原,以東沉降為平原,中間則是絕壁林立、山峰巍峨的太行斷崖;因地下水資源豐富、地表泉水眾多,有“華北地下水庫”的美稱。下圖示意南太行地質與地貌典型結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據圖判斷太岳山與太行山之間的地質構造是()A.背斜 B.向斜 C.地塹 D.地壘14.林州盆地經歷的地質作用過程是()A.沉積作用—水平受力擠壓—巖層斷裂位移—河流沉積作用B.沉積作用—巖層斷裂位移—水平受力擠壓—河流沉積作用C.沉積作用—水平受力擠壓—河流沉積作用—巖層斷裂位移D.水平受力擠壓—沉積作用—巖層斷裂位移—河流沉積作用15.南太行山地表泉水眾多的主要原因是()A.向斜構造儲水豐富 B.季風氣候降水較多C.河流流經補給較多 D.斷裂發育地下水易出露【答案】13.B14.A15.D【解析】【13題詳析】據圖判斷太岳山與太行山之間的巖層按形成年代順序向下彎曲,并且中部巖層新兩翼巖層老,故地質構造應為向斜,ACD錯誤,故選B。【14題詳析】該區域巖層為沉積巖,在石灰巖沉積完成之后,該地地殼運動,巖層水平受力擠壓,發生了斷層。在斷層發生之后,沿著斷裂帶可能形成了河流,然后該地出現了河流沉積物,說明此地最后發生了河流的沉積作用,排除BCD,故選A?!?5題詳析】由圖可知,太行山南部有斷層發育,泉水會沿裂隙出露地表,D正確。向斜構造是良好的儲水構造,但一般不會形成泉水,而是承壓水,A錯誤;降水多并不一定泉水眾多,B錯誤;河流補給不一定形成泉水,C錯誤。故選D。某地質考察隊在某山區考察時,在冰緣區的陡崖坡腳地帶發現了大量“倒石堆”(堆積在巖壁下方的石塊碎屑物)(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該山區形成陡峭崖壁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為()A.風力侵蝕 B.流水侵蝕 C.冰川侵蝕 D.風化作用17.倒石堆石塊碎屑物,由A到B粒徑分布特征為()A.混雜分布 B.均勻分布 C.由大到小 D.由小到大18.形成倒石堆的主要地質作用為()①重力崩塌②流水堆積③風力侵蝕④凍融風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16.C17.D18.D【解析】【16題詳析】由材料“冰緣區的陡崖坡腳地帶發現了大量‘倒石堆’”可知,該區會受到冰川作用影響,且該山區崖壁陡峭,故形成主要外力作用為冰川侵蝕,C正確;該區域存在風力侵蝕、流水侵蝕、風化作用,但是在冰緣區,應當是以冰川作用為主,ABC錯誤。故選C?!?7題詳析】由材料“冰緣區的陡崖坡腳地帶發現了大量‘倒石堆’(堆積在巖壁下方的石塊碎屑物)”,可推測,石塊碎屑物從陡峭崖壁滑落,在重力作用下,大的石塊滾落的比較遠,小的碎屑滾落的比較近,故由A到B粒徑分布特征為由小到大,D正確,ABC錯誤。故選D?!?8題詳析】根據材料可推測,該地位于冰緣區,故巖石經歷反復凍融(風化作用)會變得破碎;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沿著陡峭崖壁滑落,形成倒石堆,故形成倒石堆的主要地質作用為重力崩塌和凍融風化,①④對;冰緣區以冰川作用為主,氣溫較低,流水作用、風力作用不是主要地質作用,②③錯。故選D。阿根廷某地在地質歷史時期的演變過程經歷了淺淡水湖—辮狀水系—鹽湖沙丘三個階段,整個演變過程受降水影響較大。下圖示意從階段Ⅰ到階段Ⅲ的演變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階段Ⅰ沙丘的沙源最可能來自()A.人為堆積 B.海濱的沙灘C.枯水期出露的河床 D.巖石就地風化20.從淺淡水湖(階段Ⅰ)發育為辮狀水系(階段Ⅱ)的原因是()①地殼抬升②降水變率增大③泥沙含量變少④河流徑流量變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1.從階段Ⅱ到階段Ⅲ反映的氣候變化趨勢為()A.暖干 B.暖濕 C.冷干 D.冷濕【答案】19.C20.A21.A【解析】【19題詳析】沙丘迎風坡緩,背風坡陡,因此判斷該地區盛行風為偏西風,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灘出露面積增大,風從沙丘西側的河灘搬運沙粒在此堆積形成沙丘,C正確;湖泊為淡水湖,人類可能為了生產生活需要清除湖泊周圍的沙丘,而不是堆積,A錯誤;圖示湖泊階段1為淺淡水湖,說明離海洋較遠,B錯誤;巖石就地風化,不會形成典型的沙丘形狀,一側坡陡一側坡緩,其坡度變化應較小,ABD錯誤。故選C。【20題詳析】對比階段Ⅰ可知,階段Ⅱ中原階段Ⅰ中部的湖泊消失,轉而演變為辮狀水系,應是西部地殼抬升,湖泊中的水向東傾瀉而出,從而形成河流,且河流降水變率增大,則降水對地表的沖刷增強,河流含沙量增大,洪水期帶來大量泥沙,枯水期堆積,從而形成辮狀水系,①②對,③④錯。綜上分析,A正確,BCD錯誤。故選A?!?1題詳析】據圖可知,階段Ⅱ到階段Ⅲ,該區域地表徑流減少,沙丘、鹽湖的面積大幅度增加,這說明該區域小氣候趨于暖干,蒸發加劇,A正確,BCD錯誤。故選A。下圖為亞洲部分地區2021年某時刻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2.甲地氣壓及天氣狀況分別為()A.高壓、晴朗 B.高壓、陰雨 C.低壓、晴朗 D.低壓、陰雨23.甲地氣流運動狀況為()A.順時針輻合上升 B.順時針輻散下沉C.逆時針輻合上升 D.逆時針輻散下沉24.乙地在冬半年能形成強大的高壓的主要原因是()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C.緯度較高 D.海拔較高【答案】22.D23.C24.A【解析】【22題詳析】讀圖可知,甲地中間氣壓低,應為低壓;甲地位于氣旋中心,盛行上升氣流,故天氣狀況為陰雨,D正確,ABC錯誤。故選D?!?3題詳析】甲地中間氣壓低,四周氣壓高,為氣旋;在水平方向上氣流由四周流向中間,并受北半球右偏的地轉偏向力的影響,表現為逆時針輻合;在垂直方向上氣流上升;故氣流運動狀況為逆時針輻合上升,C正確,ABD錯誤。故選C?!?4題詳析】乙地位于亞歐大陸內部,在冬半年能形成強大的高壓的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緯度較高和海拔較高不是主要原因,A正確,CD錯誤。乙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壓帶,使低壓保留在海洋上,B錯誤。故選A。下圖為某時刻亞洲局部地區等壓線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5.圖示天氣系統中,AB、AC分別為()A.暖鋒、冷鋒 B.冷鋒、暖鋒C.冷鋒、冷鋒 D.暖鋒、暖鋒26.甲地未來幾天的天氣狀況為()A.氣溫升高、氣壓升高 B.氣溫降低、氣壓升高C.氣溫升高、氣壓降低 D.氣溫降低、氣壓降低【答案】25.B26.C【解析】【25題詳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圖示天氣系統中,AB北側為冷氣團、南側為暖氣團,按照圖中氣旋呈現逆時針旋轉可判斷出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故AB為冷鋒,AC為暖鋒,B正確,ACD錯誤。故選B?!?6題詳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甲地未來幾天將會暖鋒過境,故天氣狀況為氣溫升高、氣壓降低,C正確,ABD錯誤。故選C。下圖為南亞地區7月和1月的多年平均海平面氣壓場(單位:百帕)及盛行風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7.南亞地區()①夏季風為東南風②冬季風為偏北風③夏季風的形成與風帶的季節移動有關④冬季風的形成與風帶的季節移動有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8.與夏季風相比,南亞冬季風更弱,原因是()①冬季南北溫差更大 ②冬季風源地高壓勢力弱③離冬季風源地遠 ④青藏高原的阻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27.C28.D【解析】【27題詳析】由圖可知,南亞地區夏季風為西南風,冬季風為偏北風,①錯,②對;根據所學可知,南亞地區的夏季風是由于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導致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為西南風,冬季風是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來自于蒙古—西伯利亞高壓,③對,④錯。綜上分析,C正確,ABD錯誤。故選C?!?8題詳析】若冬季南北溫差更大,那么氣壓梯度力應該更大,風力應該更強,①錯;冬季風源地為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勢力強,②錯;從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吹出的冷氣流,經過長途跋涉,再加上青藏高原的阻擋,到達此地時,勢力被削弱,從而導致南亞冬季風弱于夏季風,③④對。綜上分析,D正確,ABC錯誤。故選D。華西秋雨是指每年秋季,特別是9月到11月,中國西部地區出現連續陰雨現象。影響范圍涵蓋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陜西、寧夏、甘肅等省級行政區。這一現象與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強度密切相關。副高的北側有利于水汽沿副高外圍向北輸送。下圖示意華西秋雨范圍與副熱帶高壓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9.華西秋雨帶一般分布在副熱帶高壓的()A.西南側 B.東北側 C.東南側 D.西北側30.2024年9月,四川、重慶等長江流域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而北方地區如甘肅、寧夏、內蒙古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主要是因為副熱帶高氣壓帶()A.異常南退 B.異常北移 C.由北向南退縮 D.由南向北移動【答案】29.D30.B【解析】【29題詳析】由圖可知,華西秋雨帶分布在副熱帶高壓的西北側,D正確,ABC錯誤。故選D。【30題詳析】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天氣炎熱干燥,四川、重慶等長江流域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是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而副熱帶高氣壓北側為雨區,正常年份降水范圍為圖示華西地區,而2024年9月內蒙古降水都較常年同期偏多,說明此時副熱帶高壓位置較正常年份偏北,B正確、A錯誤;C、D選項描述的是正常年份的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正常南北移動,CD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左圖為某日全球晝夜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他部分表示白晝),右圖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轉位置示意圖。(1)如左圖所示,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____,此時成都(105°E)的地方時是____。(2)左圖中A、C、D、E四地角速度大小關系是____,此日D點晝長約為____,A點此時的太陽高度為____,此日E點(60°N)的正午太陽高度是____。(3)右圖中地球公轉位置從①到②期間,杭州市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杭州市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是____,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地球公轉速度變化為____。(4)成都一中學正午時分操場的旗桿影長達到一年中最長時,地球公轉的軌道位置最接近右圖中____(填序號)附近。教室內光照面積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圖中的____(填序號)附近。【答案】(1)23°26'N01:00(2)D=C=E=A(或相等)12小時0°53°26'(3)晝長夜短晝變短,夜變長越來越小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電力高等??茖W?!堆C醫學與流行病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企業級數據庫的配置和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泗陽縣重點名校2025年初三9月聯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三江學院《Oacle數據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銀川二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物理試題(創新班)試題含解析
- 遼寧師范高等??茖W?!杜R床微生物》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市示范名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診斷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房地產分銷代理合同二零二五年
- 房地產抵押管理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落水管安裝高空作業安全協議書
- 項目2-低頻電療法
-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 三方安全管理協議書模板
- 幼兒園大班古詩《春夜喜雨》課件
- 2023-2024學年河南省鄭州外國語中學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人體發育學??荚囶}與參考答案
- 制造執行系統集成
- 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治課件
- 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 室內設計原木風格研究現狀
- MOOC 涂附磨具-河南工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