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學案】2014-2021學年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單元-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1頁
【金版學案】2014-2021學年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單元-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2頁
【金版學案】2014-2021學年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單元-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3頁
【金版學案】2014-2021學年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單元-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4頁
【金版學案】2014-2021學年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單元-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必修2(人教版)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進展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進展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進展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基礎達標1.19世紀四五十年月,中國社會經濟結構開頭發生重大變化,主要表現為()A.自然經濟開頭解體B.近代軍事工業消滅C.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產生D.近代民用工業消滅答案:A2.鴉片戰斗后,中國的自然經濟開頭解體。自然經濟的“解體”主要是指()A.外國商品壟斷了中國市場B.個體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的分別C.寬敞農夫被迫與土地分別D.商品經濟占主導地位答案:B3.(2022·廣東學業水平測試)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于()A.鴉片戰斗時期B.洋務運動時期C.戊戌變法時期D.辛亥革命時期答案:B4.要了解近代廣東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歷史,可以供應較詳盡資料的是()A.繼昌隆繅絲廠B.貽來牟機器磨坊C.開平煤礦D.發昌機器廠答案:A5.(2022·北京海淀區期中考)李鴻章說:“古今國力,必先富而后能強,尤必富在民生而國本乃可益固。”據這一思想,李鴻章創辦的近代企業是()A.輪船招商局B.湖北織布局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總局解析:本題考查再認再現和材料信息獵取力量。材料“必先富而后能強,尤必富在民生”說明李鴻章重視民用工業的創辦,據此只有A項符合題意。B項是張之洞創辦的民用企業,C項是左宗棠創辦的軍用工業。D項是李鴻章創辦的軍用工業。答案:A6.(2022·四川學業水平測試)《南京條約》簽訂后,在通商口岸地區,“江浙之棉不復暢銷,商人多不販運”。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緣由是()A.土布棉布質量的提高B.交通運輸的不便C.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D.洋布洋紗的沖擊答案:D7.認真觀看下圖,并結合所學學問回答相關問題。問題:(1)上述四幅圖分別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存在過的哪幾種經濟形式?(2)鴉片戰斗后圖一所示的經濟形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19世紀六七十年月的上海存在三種不同類型的近代企業,試分別舉出與圖二至圖四所示企業性質相同但企業名稱不同的上海企業各一例。(4)歸納后三種經濟形式對第一種經濟形式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解析:本題組以圖片為載體考查再認再現、識記辨別、歸納概括和理解分析力量。第(1)問結合圖片的文字說明進行推斷。第(2)問結合課本學問回答。第(3)問要留意各類企業的對應。第(4)問實際考查自然經濟與外國資本主義、洋務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的內在關系。答案:(1)封建自然經濟、外國資本主義經濟、洋務企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2)隨著洋紗、洋布等西方商品的輸入,中國的自然經濟開頭瓦解,但在農村仍占統治地位。(3)耶松船廠;輪船招商局;發昌機器廠。(4)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破壞了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并使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但又千方百計試圖連續它的瓦解過程;洋務企業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起到了肯定的促進作用;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一方面瓦解了封建自然經濟,另一方面又對它具有肯定的依附性。素能提升1.(2022·浙江會考)“(上海開埠后)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這一材料反映了當時()A.自然經濟遭到沖擊B.民族工業快速進展C.傳統紡織業消逝D.重農抑商政策強化答案:A2.19世紀70年月前后消滅的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等企業()A.都消滅在中國東南沿海B.都是私人建立的近代企業C.都屬于外國人出資建立的D.說明工業文明戰勝了自然經濟解析:本題考查基礎學問的再認再現。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題干所列企業都是近代私人投資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排解C項,選B項。貽來牟機器磨坊在天津,排解A項;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盡管誕生并進展,但始終未戰勝自然經濟而取得統治地位,排解D項。答案:B3.19世紀40—60年月,中國的傳統手工業紡織業日益衰落,制茶、繅絲、皮革加工等手工業卻“意外獲得較快進展”。部分手工業“意外獲得較快進展”的主要緣由是()A.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B.洋務運動中近代工業的崛起C.自然經濟解體的必定結果D.西方對工業原料的需求擴大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力量。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鴉片戰斗后,西方國家大量傾銷棉布、棉紗,收購茶葉、絲等農產品,中國成為西方列強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故選D項。答案:D4.(2022·威海一模)下表是19世紀70—90年月清政府投資的基本狀況,這些投資()類別工礦、紡織鐵路運輸數量18個364千米投資額1546萬元1251萬元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徑B.是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進展的主要途徑C.遏止了列強的經濟侵略D.使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迎來了春天解析:本題考查圖表信息解讀力量。據19世紀70—90年月推斷屬于清政府在洋務運動的投資,“工礦、紡織”和“鐵路”為民用企業,屬于清政府“求富”范疇,故A項正確。洋務企業不具備資本主義屬性,故B、D兩項錯誤;民用企業在肯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的侵略,但未起到遏止的作用,C項錯誤。答案:A5.有人說洋務運動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表明洋務運動()A.增加了封建統治力氣B.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C.引進了近代科學技術D.抑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力量。題干強調的是洋務運動的客觀作用。A項為洋務運動的主觀目的;C項為洋務運動的手段,D項表述與史實不符。洋務運動對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起誘導作用,故選B項。答案:B6.近代中國的民族工業呈現出“一流價格,二流設備,三流產品”的不正常現象,其主要緣由是()A.缺少必要的資金B.缺乏先進的投資方式C.勞動力素養較低D.設備和技術受制于外國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力量。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外國資本主義是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最大障礙,故選D項。答案:D7.(2022·龍巖質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豐富的糧產,曾是江南成為基本經濟區的一個主要緣由。北宋以后,據稱京師漕粟多出東南,而江浙居其大半,南宋時更有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從今江南就成為中國稻谷的主產區之一。但是近代江南地區糧食生產的地位開頭下降,在早期的一個進展階段之后,糧食生產并沒有在江南的進展中起到帶動的作用。在江南經濟中起到這種帶動作用的不是糧食,而是其他產業,特殊是棉花種植和棉紡織業,當然還有來自西方的其他產業。——依據《近代中國經濟地理的主要變化》等整理材料二江南地區的古代棉紡,多是家庭婦女晚上的工作,很多時候是借著月亮的自然光工作的,這種狀況在近代上海有了很大變化,有巨大廠房的生產車間,很多紡織女工集中在一排排的現代化紡織機械前工作,和古代織布機幾天才能生產一匹布不同,近代紡織機器幾分鐘就可以生產一匹布。——依據《江南紡織業變遷》等整理問題:(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古代與近代江南經濟結構的各自特點。(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比較古代和近代江南手工業的不同之處。(3)依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近代江南社會經濟發生變化的背景。解析:本題組以江南手工業在鴉片戰斗前后的變化為切入點考查材料信息獵取、比較歸納和綜合分析力量。第(1)問從經濟形態、產業結構及相互關系等角度將古代與近代進行比較,從而找出其特點。一個是自然經濟、一個是多種經濟要素并存,進而導致經濟結構的不同。第(2)問可從規模、技術、條件等方面比較。第(3)問聯系時代特征及相關重大大事進行關聯分析即可找出變遷的背景。答案:(1)特點:古代江南經濟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手工業與農業親密相關;近代江南經濟受西方近代科學技術影響,消滅了獨立的近代先進工業,資本主義因素漸漸進展起來。(2)不同:古代手工業規模較小,生產條件簡陋,科技含量較低,以手工為主;近代工業規模較大,科技含量較高,接受機器生產,生產技術較為先進。(3)背景:鴉片戰斗后中國國門被打開,西方先進技術傳入中國。商務嘆鄭觀應輪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